主立井开拓作业规程.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965061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9.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立井开拓作业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主立井开拓作业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主立井开拓作业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主立井开拓作业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主立井开拓作业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主立井开拓作业规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主立井开拓作业规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主立井开拓作业规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主立井开拓作业规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主立井开拓作业规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主立井开拓作业规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主立井开拓作业规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主立井开拓作业规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主立井开拓作业规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主立井开拓作业规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主立井开拓作业规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主立井开拓作业规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主立井开拓作业规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主立井开拓作业规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主立井开拓作业规程.docx

《主立井开拓作业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立井开拓作业规程.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主立井开拓作业规程.docx

主立井开拓作业规程

主立井开拓施工作业规程

第一章概况

第一节矿井地理位置及基本情况

万安煤业有限公司位于河南省州市万山镇上庄村,地理坐标为:

东径113°12′27.7″—113°13′40.8″,北纬34°5′37.6″—34°16′10.1″。

东距许昌—洛阳公路10KM,该公路向东可达许昌,并与107国道连接,交汇京广铁路;向北至芦店与郑州—洛阳公路相交。

矿区距方山镇镇政府0.5KM,有水泥公路经过矿区门口,交通四通八达,十分便利。

万安煤业有限公司为联合改造矿井,由原州市万山镇煤矿、万山镇上庄根和煤矿和万山镇上庄煤矿整合而成。

现矿井设计两立一斜开拓,即利用原万山镇煤矿主斜井为副井,立风井为风井,另上一眼立井为主立井。

本施工作业规程为新上一立井的施工作业规程。

第二节井田水文地质

一、主要含水层

1、上寒武统、中粤陶统碳酸盐含水层

出露于矿区北部,垂向上距二1煤层约70m,由白云质灰岩,白云岩及石灰岩等组成,厚约285m,地表裂隙、溶隙等较多发育,利用大气降水的渗透补给。

据邻区2114孔简易水文观测,该含水层漏失量大于9m3/h,静止水位标高273.43m。

该含水层含岩溶裂隙承压水,富水性强且不均匀。

其为二1煤层底板间接充水含水层,因距离较远且受到隔水岩组的阻隔,正常情况下不会影响二1煤层的开采。

但遇导水断层沟通,可能危及矿井安全,要采取相应的防水措施。

2、太原组下段灰岩含水层

由3~4层石灰岩组成,总厚约10~20m,平均15m。

据区域资料CK、CK2、ZK8404孔抽放水试验结果,涌水量2.10~2.51L/s,单位涌水量0.059~5.25L/s,水位标高265.09m。

据蔡寺~白沙普通资料,已经有三孔于该含水层发生漏水,漏失量为8.40~12.00m3/h,水位埋深9.00~13.30m,水位标高178.12~381.74m。

据2843孔于845.31m发现含水层漏水,漏失量>12m3/h,水位标高177.39m。

该含水层含岩溶裂隙承压水、导水性、含水性强,但不均一。

在断层带该含水层可能会进入矿井,应做好防治水工作。

3、太原组上段灰岩含水层

由3~5层石灰岩组成,总厚约6.50~13.50m,平均9.00m。

据区外简易水文地质观测资料,有4孔在该含水层发生漏水,漏失量11.23~>12m3/h,水位埋深23.50~42.00m,水位标高226.95~427.74m。

2845孔于149.75m漏水,漏失量360m3/日,水位标高189.87m。

该含水层含岩溶裂隙承压水。

太原组上段灰岩导水、含水性较好,是二1煤层底板直接充水含水层,在采掘过程中要高度重视。

4、山西组砂岩含水层

位于二1煤层之上,一般由3~5层中,粗粒砂岩构成,厚15~30m。

其中大占砂岩、香炭砂岩较发育。

据钻孔抽水试验,涌水量0.718L/S,单位涌水量0.0015L/S·m,水位标高249.70m,为孔隙裂隙承承压水。

该含水层为二1煤层顶板直接充水含水层,该含水层的导水、富水性较差,一般不会威胁二1煤层开采,但在雨季或遇构造破碎带时应注意防水工作。

5、石盒子组砂岩含水层

由砂锅窑砂岩、田家沟砂岩、大风口砂岩及四、五、六煤段分界砂岩组成,厚20~40m。

据以往资料,属孔隙裂隙承压含水层,富、导水性较弱。

再者距二1煤层较远,且有上、下石盒子水层的隔水作用,对开采二1煤层一般无影响。

6、第四系含水层

由砂、砾石层组成,主要分布于冲沟两侧与矿区东、西部山麓地带,厚约0~50m。

邻区颖河阶地U15水井简易抽水结果,涌水量8.86L/S,单位涌水量8.17L/S·m,渗透系数550m/日,水位标高196.42m;泉水流量一般0.374~4.132L/S。

该含水层属孔隙型潜水含水层,渗透性较强。

二、主要隔水层

1、本溪组隔水层

主要由铝质岩、铝质泥岩组成,平均厚9.00m,层位稳定,隔水性好,一般情况下可隔离粤陶系和太原组含水层的水力联系。

如遇构造破坏或在薄弱地段,可能失去隔水作用。

2、太原组中段隔水层

主要由泥岩、细粒砂岩构成,厚6.00m~28.15m,平均11m。

正常情况下能隔断太原组上、下段灰岩含水层的水力联系,在断层裂隙带可能失去隔水作用。

3、二1煤层底板隔水层

主要由二1煤层底界至太原组顶界灰岩间的泥岩、粉砂岩组成,厚2.36~10.89m,平均6.5m。

一般能阻挡太原组上段灰岩水进入二1煤层,但在断裂带或薄弱地段可能失去隔水作用。

在开采二1煤层条件下,压力释放可能引起太原组上段灰岩承压水突破该隔水层而进入矿井。

4、山西组隔水层

由二1煤层之上砂窝窑砂岩以下的砂质泥岩、泥岩及粉、细砂岩组成,厚34.31~58.73m,平均42m,一般能阻断山西组之上各含水层间的水力联系,但在采空区塌陷的情况下会失去隔水作用。

三、矿井充水因素分析

从充水水源与充水通道两方面分析。

㈠充水水源

1、大气降水

大气降水虽以间接方式对矿井充水,是引起矿井充水的主要因素。

其表现形式主要有两种:

一是通过补给各含水层,使矿井涌水量在雨季增大;二是通过采空区地表的塌陷裂隙及断层等直接向矿井渗透,其结果是矿井雨季涌水量通常比正常大一倍以上。

2、地下水

影响矿井开采的含水层为二1煤层顶、底板直接充水含水层。

顶板直接充水含水层富、导水性差,对矿井充水方式往往为顶板淋水,一般不能影响矿井安全。

底板直接充水含水层为太原组上段灰岩含水层,富、导水性相对良好,为矿井充水的主要水源,一定条件下可与下伏含水层连通,并突入矿井,需警惕。

㈡充水通道

依据通道性质、充水量及充水速度归纳为渗入性与溃入性两种通道。

1、渗入性通道

指充水水源沿裂隙、孔隙下渗,以淋水方式进入矿井的通道。

如二1煤层顶板含水层就给渗水性通道进入矿井。

渗入矿井的地下水水量小、流速慢,一般不会酿成淹井事故。

2、溃入性通道

指水体可以较大流量速度进入矿井的通道。

主要包括延至地表的冒落裂缝、断层破碎带及未封或封闭不合格的钻孔。

这些导水通道导水性能强,水源通过这些通道进入矿井,可造成矿井突水事故。

第二章开拓主立井的位置及井深

利用原万山煤矿的主斜井为技改后的副斜井,可以上、下人员、运送物料,为矿井的第一个安全出口;利用原镇矿立风井为技改后的立风井,担负全矿井的回风作用;在井田中部(副斜井东南部)新上一个新立井(坐标:

X=3793366.699Y=38427576.545Z=265.423)为提升主立井,担负全矿井煤炭提升、第二个安全出口作用。

该主立井井深计划为142.923m,落底标高为+122.5m,井筒直径为4.5m。

第三章主井井筒基岩段施工方案的选择

一、井筒基岩段技术特征表

二、本井筒开拓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主井黄土层和基岩段工程量分别为10m和132.932m,本段揭露含水层主要有两层,即下石盒子组底部砂岩含水层和二1煤层顶板砂岩含水层,这两层含水层均属砂岩裂隙弱含水量,含水性弱,导水性差,但不均一,预计在施工井筒期间,井筒涌水量不会影响井筒施工。

三、主井基岩段作业方式

主井井筒基岩选择的作业方式为单行作业。

单行作业:

段高为10-20m,井筒只需向下掘进,取消临时支护,然后自下而上进行永久支护。

这种作业方式工序单一,组织管理方便,掘进后能及时支护岩帮,防止围岩风化,安全性好,井壁接碴少,封水性能强,成井质量易于保证。

四、施工方法

1、表土层掘进时,可全断面分层向下挖掘,工作面形成锅底状,并跟随掘进工作面架设井筒背板临时支护,圈距一般为1m。

2、遇松软地段时,先掘净断面扩帮环形台阶,最后再掘够全面,并随即设井圈背板临时支护,圈距一般为0.5m,最大不超过1m。

3、若工作面有水时,采用台阶式环形挖掘法,一般在井筒中心线靠近流水下帮挖起前水窝,用以集中排水,并有专人负责。

4、砌壁施工采用井圈背板施工法,每个段高一般为20-40m;本井田表土层较薄,一般为10m左右,因此主井表土层可分别按1个段高进行施工,井筒表土段掘完后(采用井圈背板临时支护),即可进行临时支护。

支护作业采用拆卸式金属横板,自下而上整体浇筑砼井壁。

第四章井筒掘砌施工方法

第一节井筒掘砌施工方案

一、根据第三章基岩、地质资料,立井井筒采用单行作业,凿井法施工表土层人工挖掘,配合风镐掘进,装配金属模板,段高1m,基岩段采用短段掘砌作业,使用多台风钻密集凿岩法,人工出矸,采用单钩提升系统,井筒模板段高为1m金属模板。

二、地面提升设备

根据设计提升设备的选择主要考虑满足井筒的施工,选型的原则是充分考虑井筒的施工进度,班提升矸石量以满足井筒施工期提升的需要。

按照施工设计要求,采用一台JKT-1.2m×1000型提升机,配1m3吊桶。

三、凿井设备

在施工准备期间,完成井架、提升绞车、搅拌机、供电系统等设施的安装;井筒施工深度达到25m后,进行井筒内各种管路、电缆通讯的安装,以保证凿井工作正常进行。

第二节井筒施工方法

一、主井表土及风化岩段施工

主井筒井径4.5m,施工中使用砼浇灌筑井壁,厚度0.4m;井筒开挖时,基岩上部打一壁座,高度1m,厚度为0.6m。

黄土层下挖时,视土层稳定情况缩小支护段高,确保施工安全。

二、基岩段施工

根据设计要求,井筒基岩段采用普通钻爆法施工,短段单行作业方式。

钻眼器材的选择

凿眼机:

利用手持式风钻进行打眼。

钎杆:

选用Φ25mm中空六角钢成品钎杆,长度1.8-2m。

钻头:

选用Φ45mm“十”字型钎头。

炸药:

选用矿用防水安全炸药,每卷重量150g。

雷管:

选用6m钢脚线毫秒延期电雷管,电阻为75Ω,起爆电源:

放炮器干电池。

1、凿眼爆破

采用光面中孔爆破技术,炮眼深度2m,循环进尺1.5m。

2、炮眼数目的确定

掏槽眼:

采用两阶复式掏槽,一阶掏槽眼深2.1m,圈径为2m,眼距为837mm,布置6个眼。

辅助眼:

布置一阶,眼深2m,圈径为2.6m,布置10个眼,眼距为816mm;二阶圈径为3.8m,布置14个炮眼,眼距852mm。

周边眼:

圈径为4.5m,布置20个眼,眼距为706mm。

炮眼总数为:

N=6+10+14+20=50个

3、每循环炸药消耗量

掏槽眼:

6×3×0.15=2.7kg

辅助眼:

一阶:

10×2×0.15=3kg

二阶:

14×2×0.15=4.2kg

周边眼:

20×1×0.15=3kg

总装药量:

2.7+3+4.2+3=12.9kg

(具体见炮眼布置图)

炮眼布置图

主井爆破参数表

预期爆破效果

4、整个工作面采用分区、定机、定眼位的打眼制度。

打眼前清好底,打眼时应抢尺定位,由掏槽眼开始向周边眼依次打。

打眼时钻要持稳,眼低应落在同一平面上,防止小块岩石进行眼中夹钎,当炮眼深度达到规定长度时,应及时将炮眼封盖。

5、出矸:

采用人工装岩,把工作面爆破下来的岩石装入吊桶,由地面绞车单钩提升至井上出矸。

工作面涌水利用下吸水泵把水排到吊桶中,随矸石排出;装矸时及时铲出罐窝和水窝,以利于排水和快速装矸。

清底时采用尖锹将岩石直接装入吊桶内。

第三节井筒支护

根据井筒设计要求,混凝土井壁强度等级为C30,采用现浇筑厚为350mm素混凝土支护。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

⑴原始条件:

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30,塌落度为8cm,砂子为中砂,细度模数MK=3.0,容重1500kg/m3,石子为碎石,最大粒径为40mm,容重1640kg/m3,水泥使用32.5普通硅酸水泥。

⑵水灰比W/C

W/C=A(R28/RC+A×B)=0.52(320/425+0.52×0.56)=0.50

式中:

W-用水量

C-水泥用量

R28-混凝土设计28天强度

RC-水泥标号

A、B-实验数据A=0.52B=0.56

⑶砂率P

根据粗骨料量大粒径为40mm,水灰比0.50,查表砂率参考值为30%,经过修正应为:

P={30+[(3.0-2.7)/0.1]×0.5}%=33%

⑷用水量

根据粗骨料最大粒径为40mm,塌落度取8cm,查表得165kg/m3。

⑸水泥用量

由:

W/C=0.50W=165kg/m3

得C=165/0.50=330kg/m3

⑹砂用量:

S、G

S+G=2400-(350+365)=1905kg/m3

由:

砂率Ps=S(S+G)=33%

得:

S=629kg/m3

石子用量:

G=1905-629=1276kg/m3

⑺配合比

C30混凝土重量比为:

以实验结果使用。

水泥∶砂子∶石子∶水

330∶629∶1276∶165

1∶1.9∶3.9∶0.5

⑻外加剂

为保证混凝土井壁的质量,并使浇筑混凝土时有更好的和易性和流动性,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以利于快速脱模。

在搅拌时可加入水泥用量1%的JP—1减水剂,在含水阶段,搅拌混凝土时加入水泥用量8%的BR—3的防水剂,各添加剂使用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在工程开工前,现场取样做配合比实验,取得符合实际工程量需要的C30混凝土配合比用于工程中。

5、脱模找正

当出岩后达到三个段高3m后,即停止出矸,将工作面井筒周边400mm宽浮货找平,然后下放模板及中心线,按中心线量尺进行模板找正工作。

找正必须严格按《规范》要求量尺,只有尺寸合格,方准涨模,打混凝土。

6、混凝土的搅拌与输送

地面设一集中在蓄仓,水泥、砂、石子通过料斗入一台500L强力搅拌机内进行搅拌,将搅拌好的混凝土装入吊桶送入井筒,人工装入模板进行混凝土浇筑工作。

冬季施工时,打混凝土前要将水加热到50℃-60℃,保证混凝土放模温度不低于15℃。

为保证施工质量,要严格按混凝土配合比搅混凝土,并分层对称浇筑,同时采用振动棒进行捣固。

第五章井筒综合治水

一、常规治水

井筒涌水量较小时,施工过程中主要采取以堵、导、排为主的常规治水措施,即安设截水槽,埋设导水管和设集中排水站,实现打干井,加快施工速度,保证成井质量。

二、工作面预留岩帽注浆

井筒接近或穿过含水层时,井筒涌水量较大超过正常涌水量时,则采取工作面预留岩帽短段注浆掘砌施工方法通过。

该方法不需专用钻机和钻具,不需搭设专用工作平台,利用已注岩帽做止浆垫,从而减少人工混凝土止浆垫,省时省料,有水即注,无水便掘,实现施工治水动态化,可以解决因水文地质资料不足带来的治水方案难定问题,使治水工作更具有灵活性、针对性。

施工时,沿井筒荒径用风钻均匀打5-7个深5m注浆孔,下放注浆泵进行注浆,浆液为水泥、水玻璃双液浆;水泥浆水灰比控制在1:

1-0.6:

1之间;水泥浆与水玻璃浆液(34-40Be’);体积比控制在1:

0.8-1:

0.4为宜。

注浆结束后,即可进行下掘,下掘前要打一深3m的检查孔。

若钻孔出水,即将其加深到5m继续注浆,若不出水,用于爆破。

下掘3m,预留2m已注岩帽做止浆垫,进行下一段注浆工作。

注浆结束后,再下掘3m,预留2m,放炮出矸达到支护模板段高时,进行放模浇注混凝土井壁。

如此循环往复,直至井筒通过含水层组。

三、壁后注浆封水

采用常规治水和预留岩帽段注浆掘砌施工成井后的井壁,如果局部出现淋渗水或井筒有集中出水点,井筒涌水量较小时,可采取壁后对点注浆,强化治水封堵效果,使成井井筒涌水量符合规范要求。

注浆前要对成井井筒淋渗水进行调查,查清集中点。

注浆时布孔原则是顶点打孔,孔深穿透井壁进入围岩600-1000mm为宜。

注浆过程中,要随时观察孔周围井壁,避免注浆压力过大破坏井壁。

注浆结束后,及时清理预埋注浆管,防止刮卡坠落伤人。

注浆浆液与水泥浆、水玻璃双浆液,水泥浆水灰比1:

1-0.6:

1之间;水泥浆与水玻璃浆液(20-40Be’)体积比为10.8-1:

0.4为宜。

四、工作面探放水措施

1、每次打眼前,先用5m长钎子杆打探水孔,如发现有水涌出,立即采取工作面预留岩帽注浆封水。

2、如探水孔涌水量特别大,不能进行注浆封水作业时,可加强井内排水能力,工作面直接施工止浆垫,进行注浆封水。

3、井筒内的排水设备能够满足突发涌水量达60m3/h的排水能力。

第六章井筒掘砌阶段的通风、排水、供

一、井筒掘砌通风

通风方式:

凿井期,由于主立井井筒较浅,设计采用在地面安装局部通风机压入式通风,2台风机并联安装,一用一备,运用Φ500mm胶质阻燃风筒直接向工作面供风。

1、工作面需风量计算

按工作面一次起爆炸药量计算:

该工作面分三次起爆,一次起爆最多炸药量为7.21kg。

Q=25A=25×7.2=180m3/min=3m3/s

按允许最低风速计算:

Q=S×V=18.8×0.15=2.83m3/min

根据以上计算可得

即:

Q=3m3/s

2、局部通风机工作风量计算

Q局机=Q掘机×K=3×1.2=3.6m3/s

取Q局机=216m3/min

根据计算风机的风量,确定选用二台11KW局部通风机,一台工作,一台备用,风机风量180-240m3/min,电动机功率11KW,该风机供风可满足主立井建井期所需风量。

3、主井井筒施工,通风采用压入式通风,风机采用并联安装(一台备用)供风。

井筒风筒采用井壁固定,出井口后拐曲线到地面与风机连接。

风筒接头要求严密,不反接,无破口,反压宽不得小于80mm,固定牢固,无折皱。

施工中要加强风筒管理,专人检查维修风筒,发现破口及时缝补。

二、井筒掘砌阶段的排水

主立井井筒涌水量不大,只有在井筒凿深40m左右时,有一弱含水层,只需在平地消除材料库配备4台250JQA80×7潜水泵,排水管路及电缆随着井筒延伸及时铺设,一旦工作面出现大量涌水,可将潜水泵立即安装到位,防止涌水淹没工作面,当井筒掘到70m左右时,可在井壁内建一腰泵房,满足二级排水要求,泵房内2台潜水泵必须安装到位,一用一备,保证矿井安全施工。

当井筒落底后,利用水窝安装2台潜水泵作为备用,当巷道施工出现涌水时,可将涌水排至腰泵房,经二级传递将水排至地面。

正常掘进时,工作面积水选用BQF-1型风动潜水泵排到吊桶,通过提升设备排至地面。

三、供电

主立井掘砌工作面供电,利用原矿井双回路电源引至主立井施工区,区内设临时配电点。

第七章劳动组织及人员配备

一、劳动组织形式

根据施工经验,施工队下设四个班组,打眼放炮班、清底出矸班、浇注打灰班、机电班。

井下施工四个班组在施工期间采用滚班作业方式,担负工作面的掘进、装药、放炮、出碴、清底、立模、打灰及小班机电的维修和排水工作。

机电班组“三八”制作业方式,负责地面设备的维护、检修、排水管路及有关岗位工作,实行定岗、定员、包机负责制,所有施工人员均居住在施工现场。

二、劳动力配备

根据劳动组织形式,实行专业化的施工方法,严格分工,专班负责,专人操作,以便提高操作技术水平,充分发挥机械化施工的优势,提高工时利用率,确保正规循环,实现快速施工。

(附:

劳动组织配备表)

三、正规循环图表

采用两掘一砌的循环方式,共计24小时。

为提高生产率,有效利用工时,必须按正规循环作业,各工序必须明确标准和责任制,严格质量标准施工,保证爆破进尺和成型质量,确保顺利脱模、浇筑混凝土。

(附:

正规作业循环图表)

四、质量标准

1、井筒净半径不小于设计、不大于设计50mm。

2、井壁厚度局部不小于设计30mm。

3、井壁脱模后表面应光滑、无蜂窝和麻面,无裂缝。

4、井壁接茬平整,无台阶。

5、严格混凝土的配合比及外加剂掺量,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小于90S。

第八章安全措施

一、质量保证措施

1、实行全面质量管理,经常开展质量意识教育和岗位技术培训工作,提高全员质量观念和质量标准。

2、加强技术交底工作,施工人员熟悉工程技术特征、施工操作方法和质量标准。

3、严格质量标准,加强质量检查与监督,坚持搞好班组自检,填好自检记录。

4、井筒施工要准确设立井筒十字中心线,并在井筒十字中心线、在井口锁口盘标好井心位置,施工中要保护好井筒中心线。

5、打眼前必须看线定眼位,确保爆破后井筒掘进规格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模找正时,跟班队长及班长必须亲自量尺,掌握规格尺寸,打灰前必须将模板刃角堵严。

6、防止跑浆。

7、为保证井壁接茬严密、光滑、无台阶,放模时模板上节井壁压茬不能小于50mm。

浇筑混凝土时必须支浇筑孔,浇筑孔间距不能超过3.0m。

8、井筒施工所用的砂、石子必须经过质量验收,合格方准使用。

进场水泥的品种、标号必须符合施工组织设计和作业规程的要求,并要有合格的水泥出厂化验单。

9、混凝土配合比根据设计强度要求进行试制,合格后方可应用,原材料品种、规格发生变化时,要重新试制,调整配合比。

10、混凝土采用环形分层浇筑,机械振捣。

11、冬季施工时间,混凝土用水必须加热到50度以上。

二、井口房

1、井口房内要防火,周围50m内严禁烟火,闲人不得入内。

2、井口房内不得有浮石杂物,不得随意堆放材料等。

3、井盖门工要经常清扫盖门,保持盖门清洁。

4、禁止任何人在井盖门上逗留、在井盖门上向井下张望。

5、如有特殊情况必须在井盖门上工作,先取得联系,得到同意后方可工作,使用的工具必须封堵严密。

6、锁口盘各管线必须封堵严密。

7、卸矸时,井盖门必须关闭。

8、下放长、大物料时,必须绑扎牢固,物料严禁超出吊桶直径范围。

三、乘吊桶

1、乘吊桶人员必须扎好安全带,将安全带的钩头扣在吊环上。

2、入井人员应戴好安全帽,脸要朝外,身体各部位不得超出桶外。

3、装有物料的吊桶不得乘人。

4、井盖门没有关好,吊桶没有停稳之前不得抢上抢下。

5、乘吊桶人员严禁在吊桶内打闹。

6、除放炮员外,任何人不得与运送火药、雷管的吊桶同上下。

7、吊桶边沿不得坐人、挂物等。

8、脱模时人员应进吊桶,提升一定高度,防止混凝土块落下伤人。

四、信号

1、信号工必须设专人持证上岗,其他人不得替信号工传点。

2、吊桶在运行期间,信号工要精力集中,发现不正常现象要立即停车,查明原因。

3、信号工发出信号前要查清信号来源,否则不得传点。

4、信号工发出的信号要准确、及时、清楚。

5、吊桶在倒矸台上往下下放时,一定要等到倒矸石盖门打开后,方准开、关盖门,开、闭门必须准确及时。

6、向井下放吊桶时,一定要向下传点,得到回点后方准放吊桶。

7、吊桶放到工作面上5m时都要停车,得到回点后,方准继续放吊桶。

8、工作面信号在吊桶下来时,一定要通知工作人员躲开下放吊桶的位置。

五、打眼放炮

1、打眼前要抓牢风钻,以防伤人。

2、打眼前要清好底,查明有无瞎炮,如有要在距瞎炮300mm处,打一个与瞎炮平行的新炮眼,装药将瞎炮崩出。

3、利用气腿打眼时,首先要站稳身体,不要靠在风钻上,以伤断钎伤人。

4、领钎员待炮眼打稳后,要离开风钻下,以防断钎。

5、打眼不得在残眼上进行。

6、禁止打眼与装药平行作业。

7、装药时,要用木制炮棍或竹钎轻轻推入,不许冲击、捣实,禁止用钎杆当炮棍。

8、放炮员联线要迅速准确,升井前要做一次全面的检查。

9、放炮联线前,工作面设备要停电,一切导电物体要提到工作面20m以上。

10、联线前,将母线短路,如发现有火花要停止联线,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11、放炮前,应将工作面的机具提至安全高度,打开盖门,切断井棚内一切电源。

12、放炮时,井下人员要全部升井,并和井棚内的人员撤出到井口50m以外的安全地带。

13、放炮前发出放炮信号,并设置警戒线。

14、放炮开关要设箱上锁,钥匙由瓦检员携带。

放炮时,跟班队长、瓦检员、放炮员同时到放炮电源箱前,由瓦检员打开电源箱,检查放炮按钮是否放下,如没按下按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