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市工业发展总体规划.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971696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40.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陇南市工业发展总体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陇南市工业发展总体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陇南市工业发展总体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陇南市工业发展总体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陇南市工业发展总体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陇南市工业发展总体规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陇南市工业发展总体规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陇南市工业发展总体规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陇南市工业发展总体规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陇南市工业发展总体规划.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陇南市工业发展总体规划.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陇南市工业发展总体规划.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陇南市工业发展总体规划.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陇南市工业发展总体规划.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陇南市工业发展总体规划.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陇南市工业发展总体规划.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陇南市工业发展总体规划.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陇南市工业发展总体规划.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陇南市工业发展总体规划.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陇南市工业发展总体规划.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陇南市工业发展总体规划.docx

《陇南市工业发展总体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陇南市工业发展总体规划.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陇南市工业发展总体规划.docx

陇南市工业发展总体规划

陇南市工业发展总体规划

(2013—2020年)

目?

序言……………………………………………………5

一、发展基础…………………………………………7

(一)发展现状…………………………………7

(二)发展优势…………………………………13

(三)发展机遇…………………………………14

(四)面临挑战…………………………………16

二、总体要求…………………………………………17

(一)指导思想…………………………………17

(二)总体目标…………………………………19

三、工业布局…………………………………………23

(一)一个核心引擎……………………………24

(二)两条工业经济带…………………………24

(三)四大产业集群……………………………25

(四)四大重点产业……………………………26

四、实施工业发展突破十一大专项…………………28

(一)铅锌产业发展专项………………………28

(二)黄金产业发展专项………………………30

(三)白酒酿造业发展专项……………………33

(四)中医药制造产业发展专项………………35

(五)油橄榄产业发展专项……………………38

(六)清洁能源产业发展专项…………………41

(七)石材产业发展专项………………………43

(八)中小企业培育专项………………………45

(九)循环经济发展专项………………………46

(十)工业园区建设专项………………………49

(十一)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专项………………51

五、加大对工业发展的政策支持……………………54

(一)建立工业投入增长机制…………………54

(二)完善工业发展金融政策…………………54

(三)出台工业科技人才政策…………………55

(四)健全工业建设用地政策…………………55

(五)创新工业招商引资政策…………………55

(六)实施工业进步奖励政策…………………56

(七)落实中小企业培育政策…………………56

(八)实行名牌产品培育政策…………………56

(九)推进工业信息化提升政策………………57

(十)制定绿色发展引导政策…………………57

六、组织实施…………………………………………59

(一)加强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59

(二)营造工业发展的良好氛围………………59

(三)夯实工业经济基础性工作………………59

序?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工业发展的水平直接关系到农业、商贸、交通等各项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业发展的快慢和成败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起着重大而深刻的影响。

党的十八大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工业经济的重要地位进一步突出。

陇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工业经济工作,近年来努力克服全球金融危机和重大自然灾害的不利影响,积极抢抓发展机遇,科学拟定发展思路,持续出台支持政策,大力深化战略合作,全面加快工业发展,全市工业经济无论在总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为进一步谋求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市三次党代会将工业发展与交通建设、城镇建设并列为全市工作的三大突破点,明确提出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努力实现工业发展量的扩张和质的飞跃,打造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陇南市工业经济发展站在了新的起点上。

从现在起到2020年,是陇南实现与全国、全省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工业发展瓶颈的突破期、转型升级的加速期和承接产业转移的机遇期。

必须牢固树立工业强市的思想,充分认识工业是实现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主导力量,是增加财税收入、增强经济实力的主要渠道,是实现资源比较优势向经济发展优势转化的现实选择,坚定不移地走工业强市之路,科学规划,加大力度,重点突破,整体推进,不断开创陇南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

为了深入贯彻实施“3341”项目工程,根据《甘肃省政府关于支持陇南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甘政发〔2012〕111

号)、《甘肃省工信委关于支持陇南市加快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的意见》(甘工信发〔2012〕895号)和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编制本规划,规划期为2013—2020年。

一、发展基础

(一)发展现状

——工业实力大幅增长。

工业投资力度持续加大,工业经济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增速加速增长,总量得到有效扩充。

“十二五”以来,全市累计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76.3亿元,实施市列重点工业项目47个,完成投资31.1亿元,甘肃大冶地质矿业公司日采选黄金矿石1500吨、文县万利铁合金公司临江20万千伏安铁合金生产基地、西和中宝矿业后川坝日采选黄金矿石450吨、甘肃金润玉石业公司年产大理石材200万平方米、甘肃洛坝有色金属集团100万吨扩能等一批投资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建成投产,为扩大工业经济总量和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

持续的工业投资带动工业总量迅速扩大,2012年全市完成工业增加值49.36亿元,较“十一五”末增长47%,年均增长21%,工业对全市生产总值贡献率达到21.8%,工业税收占大口径财政收入的35.1%,为全市保增长、保增收、保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图1?

2008—2012年陇南市生产总值情况

图2?

2008—2012年陇南市工业经济主要指标情况

表1?

2012年甘肃省各市州生产总值和工业增加值完成情况表

指标名称

生产总值(亿元)

工业增加值

(亿元)

工业增加值占

GDP比重(%)

绝对数

位次

绝对数

位次

绝对数

位次

兰州市

1564.41

1

562.42

1

36.0

7

酒泉市

574.57

2

258.70

3

45.0

5

庆阳市

530.29

3

301.28

2

56.8

3

白银市

434.36

4

212.59

5

48.9

4

天水市

413.90

5

115.80

8

28.0

9

武威市

341.55

6

109.07

9

31.9

8

平凉市

325.36

7

125.40

7

38.5

6

张掖市

291.89

8

75.52

10

25.9

10

嘉峪关市

269.10

9

213.30

4

79.3

1

金昌市

244.87

10

162.93

6

66.5

2

陇南市

226.0

11

49.36

11

21.8

12

定西市

224.12

12

38.58

12

17.2

14

临夏州

151.89

13

32.45

13

21.4

13

甘南州

96.74

14

23.54

14

24.3

11

——结构调整成效显现。

坚持结构调整和总量扩张同步推进,不断加大优势资源开发力度,做大做强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初步形成了以有色冶金产业为主导,以新型建材、特色农产品加工、中医药制造、清洁能源等产业为支撑,富有特色的工业产业格局。

坚持走集约化、规模化、集群化发展的路子,有序实施资源整合、资产重组和嫁接兼并工作,鼓励科技创新,支持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和产品研发,扶持特色产业加快发展,白酒、黄金、油橄榄等产业在省内乃至全国形成一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工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

产业

有色冶金

新型建材

食品饮料加工制造

清洁能源

中医药制造

其它

产值

(亿元)

55.25

12.7

12.1

6.03

5.8

5.5

图3?

2012年陇南市产业产值结构图

——企业实力不断壮大。

企业培育扶持力度不断加大,中小企业快速成长,骨干企业持续壮大,成为加快工业发展的主要力量。

到2012年,建成大小工业企业1000多户,吸纳社会就业50000余人。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67户,其中主营业务收入1亿元以上的18户,5亿元以上的3户;资产总额在1亿元以上的25户,5亿元以上的7户,10亿元以上的4户;纳税1000万元以上的25户,5000万元以上的6户,1亿元以上的1户。

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到75户。

甘肃独一味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康县阳坝铜业有限公司2户企业成功上市,金徽酒股份有限公司、甘肃宝徽实业集团2户企业跻身甘肃省工业百强。

——承载能力明显增强。

按照建设大园区的要求,进一步优化主体功能区划布局,全面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步伐,工业发展的空间不断拓展。

西成经济开发区完成扩区规划编制,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吸引了大批企业入园;徽县工业集中区建设取得突破,规划批复、土地征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招商引资等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其它县区相继设立工业园区或工业集中区(循环经济工业园区),规划、基建等工作稳步进行。

到2012年,全市入园企业107户,实现工业增加值13.54亿元。

灾后重建全面完成,交通、电力、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大加强,长期制约工业发展的瓶颈得到缓解。

生产性服务业方兴未艾,分工更加细化,服务工业发展的融资、商贸、信息、物流、中介等专业化社会化机构蓬勃发展,工业发展的环境更加优化。

表2?

全市工业园区(集中区)发展现状

工业园区(集中区)名称

级别

面积

(公顷)

企业

户数

发展程度

1

西成经济开发区

省级

635.5

98

发展阶段

2

徽县工业集中区

市级

2000

5

全面建设

3

武都区工业集中区

市级

572.69

4

起步阶段

4

礼县工业集中区

县级

595

9

起步阶段

5

康县工业园区

县级

205.8

5

建设阶段

6

西和县石堡工业园区

县级

223

4

起步阶段

7

宕昌哈达铺工业(物流)集中区

县级

376.2

1

起步阶段

8

文县工业集中区

县级

133

规划阶段

9

两当县工业集中区

县级

69.86

规划阶段

——循环经济稳步推进。

大力宣传和推广绿色发展、循环发展理念,认真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切实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加快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推动资源综合利用水平逐步提高,实现工业能耗持续下降。

“十二五”以来,累计关闭落后产能企业25户,淘汰落后生产线30条,淘汰落后产能46.85万吨,其中淘汰水泥31.2万吨,硅铁冶炼2.6万吨,铅锌冶炼13.05万吨。

新建资源综合利用项目11个,陇南紫金矿业有限公司日处理6000吨黄金堆浸尾渣综合回收生产线、徽县昌隆加气混凝土砌块有限公司尾矿废渣综合利用等一批重点项目建成。

全面完成省上下达的节能降耗任务,“十二五”以来,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7.3%,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累计下降15.6%。

陇南特色产业循环经济园区被列为全省循环经济示范工业园区,全市11户企业通过甘肃省资源综合利用产品认定。

(二)发展优势

——矿产资源富集。

丰富的矿产资源是陇南工业发展的主要优势。

已发现和探明金属、非金属矿产34种,其中铅锌矿累计探明总量1200万吨、远景储量2000多万吨,居全国第二,黄金已探明黄金储量700吨,远景储量1000吨以上。

锑矿储量位居全国第三,铜、锰、铁等金属矿均有一定分布。

石灰岩、白云岩、重晶石、硅石等非金属矿产资源的储量也十分可观。

——经济作物繁多。

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出了极具地方特色的经济作物种群,其中,有中药材1900多种,经济树种400余种,食用菌及山珍野菜100多种,是全国优质核桃主产区、最大的花椒主产区、油橄榄主产区和全省中药材主产区,具备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和中医药制造产业的良好条件。

——劳动力充裕。

有常住人口250多万人,适龄劳动人口超过180万,其中大专以上学历9万余人,初高中文化程度90余万人。

与部分地区企业用工紧张和人力成本上升相比,陇南市劳动力供给充足、成本较低的优势比较明显,为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生态环境良好。

陇南是全省唯一的长江流域地区,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森林覆盖率达42.5%,水力蕴藏量占全省三分之一,形成了在西部特别是西北地区难得的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环境优美的宜居、宜商、宜游生态环境,是环九寨沟旅游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发展的自然条件适宜。

(三)发展机遇

——宏观环境的机遇。

国家深入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继续将西部地区放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优先位置,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西部地区加快发展的大环境持续优化,陇南处于西部大开发的腹地,机遇效应十分显着。

同时,陇南整体纳入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成为全国扶贫开发主战场之一。

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扶贫开发启动实施,为陇南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带来历史性机遇,也为工业发展注入新的强大动力。

——政策叠加的机遇。

国家连续出台实施《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等重大政策性文件和规划,省政府、省工信委相继出台了《关于支持陇南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和《关于支持陇南市加快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的意见》,对陇南工业项目建设、产业布局、结构调整等提出了一系列不同层次、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政策支持措施,政策叠加的效应不断释放。

——产业转移的机遇。

随着国家实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和东中部产业升级,生产要素的选择性流动加快,部分产业和闲置资本将眼光更多地投向西部,许多企业的生产研发基地、产业链上的多个部分乃至整条产业链纷纷向西部迁移。

陇南工业发展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成本优势、后发优势比较突出,具备承接产业转移的良好条件,有利于进一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延伸传统优势产业链条,不断优化工业产业结构。

——交通改善的机遇。

兰渝、兰成铁路,兰海、十天、成武、武九等高速公路,成州机场等一批重大交通项目的陆续建设,将彻底打破长期制约陇南工业发展的交通瓶颈,形成连通成渝、关中经济区的战略通道和桥头堡。

随着陇南作为西北连接西南、华中的重要综合交通枢纽逐步建成,与周边主要经济区和城市圈的产业关联更加紧密,商业往来更加频繁,人流物流更加顺畅,将极大推动全市工业经济引进来、走出去,对工业发展将产生前所未有的推动作用。

(四)面临挑战

工业经济总量偏小,整体实力仍然较弱。

产业结构较为单一,资源型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非资源型产业发展不足,抵御经济风险的能力不强。

园区建设相对滞后,承载能力尚待提高。

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品牌影响力弱,现代管理制度还不健全。

企业家素质参差不齐,工业人才十分匮乏,企业科技创新和产品研发能力较差。

部分行业生产工艺仍待改进,循环经济尚未形成规模,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承载的压力仍然较大。

资金不足制约明显,工业项目招商引资亟需加强。

宏观经济形势趋紧,区域间竞争愈发激烈,外部环境不容乐观。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按照省政府支持陇南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强力推进“工业强市”战略,以扩总量提质量为主要任务,以强化扶持服务为主要抓手,以推进项目建设为主要支撑,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依托优势资源发展优势产业,依托优势产业壮大龙头企业,依托龙头企业打造产业集群,全面提速重点项目实施、工业园区建设、承接产业转移、循环经济发展,努力实现工业经济重大突破,为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陇南工业发展的方针是:

总量先行、结构优化、特色引领、集群推进、科技带动、绿色发展。

总量先行。

坚持将扩充总量作为工业发展的首要任务,摆到头等重要的位置。

牢固树立项目意识,积极论证储备、启动建设一批重大项目,保持工业投资持续快速增长,不断培育新的增长点,进一步提高工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在扩充工业经济总量上率先取得突破。

结构优化。

坚持把结构调整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工业发展质量的主攻方向,推动传统产业加快技术改造步伐,淘汰落后生产工艺,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加快新兴产业布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高产值份额,加强与国内知名企业合作,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鼓励引导企业研发具有市场竞争力、附加值高的拳头产品,优化产品结构。

特色引领。

坚持打特色牌,着眼全国、全省工业布局和陇南资源禀赋,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差异竞争,错位发展,集中力量培育发展一批比较优势突出、在全省有重要地位、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特色产业,走出一条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特色工业发展道路。

集群推进。

按照“竞争性最强、成长性最好、关联度最高、带动能力最大”的原则,围绕重点主导产业,着力加强产业关联配套和技术协作,拉长产业链条,积极发展下游高端产业,推进资源整合和资产重组,加速土地、资源、资金、人才等要素向重点园区、优势企业集中,加快形成一批链条较为完整、规模效益突出、市场竞争力强的优势产业集群。

科技带动。

高度重视科技对工业转型跨越的核心推动作用,推动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建立技术研发中心,加大对关键性技术和新产品研发的支持力度,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知名品牌。

加大工业专门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增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绿色发展。

坚持在发展中加强保护、在保护中促进发展的原则,以环境保护优化工业经济发展,推广循环利用和清洁生产,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认真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逐步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模式。

(二)总体目标

到2020年,主导产业集群规模更加壮大,特色产业优势越发明显,承接产业转移成效更加突出,循环经济体系较为健全,基础设施配套基本完善,园区承载能力显着增强,工业经济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幅提升,总量提升至全省中游,工业在全市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更加突出,力争将陇南打造成全国重要的有色冶金产业基地、绿色农特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中药材生产加工基地、甘肃重要的水电能源基地和甘陕川三省交界地区的特色新型工业化基地,实现工业经济转型跨越发展。

整体实力完成跨越。

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900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累计实施市列重点工业项目突破240个,工业建设稳步推进。

工业增加值达到180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35亿元,年均增长20%,力争在2012年的基础上翻两番,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0%以上,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更加突出。

培育主营业务收入1亿元以上企业30户,其中10亿元以上企业5户,力争规模以上企业突破150户,5户企业成功上市,企业整体实力不断增强。

表3?

2013—2020年陇南市工业增加值和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测算表

?

?

?

?

?

类别

年份

工业增加值

工业固定资产投资

数值(亿元)

年均增长率

数值(亿元)

年均增长率

2012

49.36

104.6

2013

52

5.3%

145

38.6%

2014

59.8

15%

188.5

30%

2015

71.8

20%

245.1

30%

2016

86.1

20%

318.6

30%

2017

103.3

20%

414.1

30%

2018

124.0

20%

538.4

30%

2019

148.8

20%

699.9

30%

2020

178.6

20%

909.9

30%

表4?

2013—2020年陇南市工业经济年度目标估算?

单位:

亿元

?

?

?

?

?

?

?

类别

年份

工业增加值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2012

49.36

35.3

2013

52

38.5

2014

59.8

45.0

2015

71.8

54

2016

86.1

64.8

2017

103.3

77.8

2018

124.0

93.3

2019

148.8

112.0

2020

178.6

134.4

发展质量显着提升。

形成有色冶金、新型建材、食品饮料制造、中医药制造4大产业集群,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保持在80%左右,清洁能源、黑色金属、化工、加工制造等重点产业发展壮大,工业增加值占到15%左右。

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下游产品产值占到产业链总产值的30%以上。

企业研发资金投入占到主营业务收入的3%以上,50%以上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设立研发机构,建成国家级研发中心2个以上,科技创新能力显着增强。

企业内部小循环、工业园区中循环、区域之间大循环的三大循环体系基本建立,资源综合利用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工业节能、节水全面完成省上下达的指标计划,绿色发展理念深入推广。

发展基础根本改善。

支持工业经济发展的政策更加完备,力度不断加大。

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基本公共服务能力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工业园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国家、省、市三级工业园区体系基本建成,入园企业迅速增加,产业聚集更加明显,园区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50%以上。

西成经济开发区完成增容扩区,整体吸纳徽县工业集中区实现融合发展,加快建设陇南经济技术开发区,形成全市工业经济的核心区域。

生产性服务业加速发展,融资性担保、小额贷款等金融服务机构健康发展,金融服务产品不断创新,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有效解决。

构建立体式、全方位、高效便捷的物流体系,建成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和特色产品交易市场,信息化服务更加高效。

建成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10家,服务体系基本形成。

三、工业布局

围绕全市工业转型跨越发展要求,结合现阶段工业发展基础,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趋势,规划期内按照“1244”的总体思路谋划和构建全市工业发展整体布局,即:

打造一个核心引擎,发展两条工业经济带,形成四大产业集群,培育四大重点产业。

(一)一个核心引擎

实施西成经济开发区扩区规划,整体吸纳徽县工业集中区,加大行政推动,创新管理机制,完善服务体系,增加建设投入,统筹项目布局,加快招商引资,大力建设陇南经济技术开发区,按照“一区多园”的模式,着力建设“陈院工业园区”、“抛沙工业园区”、“黄渚工业园区”、“伏镇工业园区”、“柳林工业园区”、“六巷工业园区”,逐步形成以徽县工业集中区为核心区域的“一区六园”的整体框架,成为陇南主要的工业产值区、项目承载区、产业聚集区,打造陇南工业经济的核心引擎和开发开放的主要窗口,发挥对全市工业经济的重要辐射带动作用。

(二)两条工业经济带

——十天高速沿线工业经济带。

依托十天高速重要通道,以成县、徽县为中心,涵盖西和县、礼县、两当县。

充分发挥工业基础优势,积极融入关中—天水经济区,重点布局有色冶金、建材、食品饮料制造、生物质能源、装备制造等产业。

——白龙江沿江工业经济带。

依托兰渝铁路和兰海高速重要通道,以武都区为中心,涵盖宕昌县、文县、康县。

充分发挥交通枢纽优势,加强与四川、陕南的交流协作,建设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重点布局中医药制造、农特产品加工、电力能源、黑色金属冶炼等产业。

(三)四大产业集群

——有色冶金产业集群。

以铅锌、黄金采选冶炼加工为重点,加快锑、铜等有色金属开发,加大地质勘探力度。

引进战略投资者,推进资源整合和资产重组,实施一批重大建设项目,大力发展精深加工,提升生产工艺和科技研发水平,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推动产业链不断向下延伸,实现产业升级。

——新型建材产业集群。

促进新型干法水泥稳定生产,进一步做大石材产业。

加大对重晶石、硅石、石膏、白云岩、水泥用灰岩等非金属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力度,加快论证、引进、实施一批重点项目,在开发利用上取得重大突破。

发展新型墙体、保温隔热、防水密封、装饰装修等新型建筑材料,加快实现新型建材的基地化和产业化。

——食品饮料制造产业集群。

支持企业强强联合,整合品牌资源。

加强白酒扩能建设和技术改造,提升产能和品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