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重点.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978132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2.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心理学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管理心理学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管理心理学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管理心理学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管理心理学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管理心理学重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管理心理学重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管理心理学重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管理心理学重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管理心理学重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管理心理学重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管理心理学重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管理心理学重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管理心理学重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管理心理学重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管理心理学重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管理心理学重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管理心理学重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管理心理学重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管理心理学重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管理心理学重点.docx

《管理心理学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心理学重点.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管理心理学重点.docx

管理心理学重点

名词解释:

1.负强化:

就是取消那些令人厌恶的刺激,从而增强该行为今后发生的频率。

2.员工成熟度:

下属成熟度包括两个可以沿着一条连续线表示的主要部分:

工作成熟度和心理成熟度:

工作成熟度是表现出来的与任务有关的能力、技巧和知识。

心理成熟度与信心,自愿和动力方面的感觉有关。

3.表同:

把别人具有的、使自己感到羡慕的品质加到自己身上。

这往往表现为模仿别人的举止言行。

4.挫折:

是指人们在通向目标的道路上遇到障碍不能克服时产生的紧张状态或情绪反应。

5.社会助长:

是指个人对别人的意识,包括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

6.冲突:

心理学上把冲突定义为一种过程,当某个群体或个体感知到其他群体或个体妨碍了或将妨碍自己的需要、利益或目标的实现时,这个过程就开始了。

7.群体内聚力:

是指成员之间的相互吸引力以及他们愿意留在组织中的程度。

8.期望:

就是指一个人根据以往的能力和经验,在一定的时间里希望达到目标或满足需要的一种心理活动。

9.从众:

是指根据他人而做出的行为或信念的改变。

10.近因效应:

指最近或最后获得的信息给人留下的较深刻的印象。

11.激励:

指的是通过某些精神或物质的刺激,激发人的工作动机,使人朝着组织所希望的目标和方向前进的心理活动过程。

12.性格:

是个体比较稳定的对待现实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13.投射:

一个人把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良品质强加于别人身上就是投射作用的表现。

14.组织:

是开放的社会技术系统,或组织是为实现某一共同目标,在分工与协作基础上构成的人群集合系统。

15.群体:

是指为了实现某个特定的目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组合而成的集合体。

16应激:

是一种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有两种性质的应激,一种是短期或偶然发生的,是由出乎意料的紧急情况所引起的应急反应,另一种应激是长期的,是由生活压力所引起的。

17流程再造:

哈默博士提出了流程再造概念:

根本重新思考,彻底翻新作业流程,以使在现今衡量表现的关键因素:

如成本、品质、服务和速度等方面获得戏剧化的改善。

18角色确认:

指领导者的角色行为得到了社会和他人的肯定和认同。

19情景模拟:

其核心就是编制一套与某职务实际情况相类似的测试题目,将被试安排在模拟、仿真的工作环境中,要求被试处理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对被试各方面的能力等做现场考察,用以确定被试的潜能。

它主要包括公文处理、与人谈话、无领导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和即席发言等。

20挫折:

是指一种情绪状态,指个人在某种动机推动下所要到达的目标行为遇到无法克服的障碍而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情绪反应。

21角色行为:

指一个人按照特定的社会与组织所赋予角色的特定的行为模式而进行的行为。

角色行为是在综合角色认知和角色期望的基础上的行为,并受到自己个性的制约。

22.退化:

指个人在遭受挫折时,采取一种与自己年龄和身份很不相称的幼稚反应形式。

23.工作激励:

就是让工作过程本身使人感到有兴趣、有吸引力,从而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如工作有内在意义、有挑战性,工作内容丰富化、扩大化等。

24.组织文化:

是由组织成员的态度、价值观、行为准则以及共同愿景所构成的认知体系。

25:

.传统组织理论:

.创建人:

德国社会学家韦伯;

内容:

强调组织是一个封闭式的、有明确职责、等级、规章制度、和专业化分工等特点的阶层结构。

26霍桑实验:

1927-1932年期间;

主持人:

以哈佛大学梅奥教授为首的一批学者;

地址:

美国西方电器公司下属的霍桑工厂;

实验:

照明实验、福利实验、群体实验、访谈实验等一系列实验的总称。

27绩效考核:

内容:

对组织与个人的工作成绩和效果进行全面考察与核定的程序、方式、方法的总称;

作用:

它是组织行为合理化的重要环节,是组织变革与发展的有效措施

选择题:

1.弗鲁姆的期望理论认为,影响激励程度的因素主要是期望值和(D)

A.需要B.动机

C.人格D.效价

2.在人性假设理论中,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满足自己的私利,这是(B)

A.“社会人”假设B.“经济人”假设

C.“自我实现人”假设D.“复杂人”假设

3.需要层次论认为人的行为是(B)

A.由生理需要决定的B.由优势需要决定的

C.由安全需要决定的D.由社交需要决定的

4.根据菲德勒模型,在情境情况极有利或极不利的情况下,有效的领导形态是(A)

A.任务导向型B.关系导向型

C.人际导向型D.权力导向型

5.属于挫折产生的内部原因是(C)

A.婚姻关系破裂B.人际关系紧张

C.生理缺陷D.强烈的噪音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管理心理学研究内容的是(D)

A.个体心理B.群体心理C.组织心理D.病理心理

2.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中的双因素是指(C)

A.物理因素、社会因素B.环境因素、主体因素

C.保健因素、激励因素D.内在因素、外在因素

3.根据生命周期理论,对从事科学工作的专家、从事教育工作的教授,有效的领导方式一般是(D)

A.高工作与低关系B.高工作与高关系

C.低工作与高关系D.低工作与低关系

4.根据菲德勒模型,在情境极有利或极不利的情况下,有效的领导形态是(A)

A.任务导向型B.关系导向型

C.人际导向型D.权力导向型

5.下述公式中表述正确的是(B)

A.领导有效性=f(领导者、被领导者)

B.领导有效性=f(领导者、被领导者、环境)

C.领导有效性=f(领导作风、成熟度、环境)

D.领导有效性=f(领导效率、被领导者成熟度)

1.管理心理学在20世纪50年代产生于(C)

A.英国B.俄国

C.美国D.德国

2.在人性假设理论中,认为良好人际关系对于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是决定性因素的理论是(A)

A.“社会人”假设B.“经济人”假设

C.“自我实现人”假设D.“复杂人”假设

3.领导生命周期理论指出,有效的领导行为除了应该考虑工作行为、关系行为以外,还应该考虑被领导者的(C)

A.素质B.业务水平

C.成熟程度D.培训提高

4.根据菲德勒模型,在情境情况极有利或极不利的情况下,有效的领导形态是(A)

A.任务导向型B.关系导向型

C.人际导向型D.权力导向型

5.在管理方格理论中,最佳的管理方式为(D)

1.在管理心理学中,把一个人在群体中工作不如单独一个人工作时更努力的倾向称为(B)

A.群体促进效应B.社会惰化效应

C.协同效应D.责任分摊效应

2.性格是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对现实的态度与习惯化了的(A)

A.行为方式B.生活方式

C.学习方式D.交往方式

3.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在他提出的双因素理论中,把良好的政策与管理、良好的上

级监督、工资、人际关系、工作条件等因素归为(B)

A.情境因素B.保健因素

C.激励因素D.工作因素

4.弗鲁姆在他的期望理论中强调,要调动、保持人的工作积极性,管理者必须正确处理好三类关系:

努力与成绩关系、成绩与奖励的关系、奖励与(D)的关系。

A.他人需要B.社会需要

C.组织需要D.个人需要

5.斯金纳在他提出的强化理论中强调,人类行为的发动、调节与控制只能依靠(A)强化作用。

A.外部的B.内部的

C.潜在的D.需要的

1.把性格划分为外倾型与内倾型,是依据下列哪类划分标准(C)

A.按何种心理机能占优势B.按思想行为的独立性

C.按心理活动的某种倾向性D.按人的行为模式

2.领导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当被领导者群体已经表现出相当程度的工作成熟度时,最适宜的领导方式是(D)

A.指令型领导B.说服式领导

C.参与式领导D.授权式领导

3.菲德勒的权变领导理论认为,在团体情况极有利和极不利的情况下,效果较好的领导类型是(D)

A.人际关系导向型B.任务导向型

C.目标达成型D.任务结构型

4.年轻人总是认为老年人思想保守,墨守成规,缺乏进取心。

这属于(B)

A.光环效应B.社会刻板印象

C.第一印象D.情感效应

5.有的人心直口快、灵活、善于交际、兴趣和注意力容易转移。

他们的气质属于(A)

A.多血质B.粘液质

C.抑郁质D.胆汁质

1.普通心理学与管理心理学关系是基础理论与(B)的关系。

A.研究方法B.具体应用C.应用模式D.传统研究

2.群体动力理论的创始人是心理学家(B),该理论又被称为"场"理论。

A.霍尔(Hall)B.勒温(Lewin)C.琼斯(Jeass)D.凯利(Kelley)

3.心理学家麦格雷格在他的《企业中的人性方面》一书中所批判的X理论是对西方人性假设中的(C)假设的概括。

A.复杂人B.现代人C.经济人D.发展人

4.人与人之间的能力差异具有二个方面,一是质的差别,即能力的类型差别;二是(C)的差别,即能力发展水平与发展早晚的差别。

A.数B.性C.量D.形

5.心理学的研究发现,人在知觉过程中会把若干事物作为一个整体来反映,他们在对知觉对象的组合中,服从于(A)、相似原则、闭锁原则和连续原则。

A.接近原则B.情境原则C.交替原则D.对比原则

6.影响知觉选择性的主观因素主要有五个方面:

(1)观察者的(A);

(2)观察者的兴趣和爱好;(3)观察者的个性特征;(4)观察者的过去经验;(5)观察者的知识结构。

A.需要与动机B.能力结构

C.态度体系D.人格特征

7.性格是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对现实的态度与习惯化了的(A)

A.行为方式B.生活方式C.学习方式D.交往方式

8.(B)、评价要素、情感要素和意向要素是构成任何一种态度的四个基本要素。

A.文化要素B.认知要素C.社会要素D.情境要素

9.认知失调是指一个人持有两个互相矛盾的认知,而产生(B)情绪体验的现象。

A.激动B.不愉快C.高兴D.愉快

10.按照需要的起源划分,人的需要可以分为天然性需要与(C)两大类。

A.生理性需要B.发展性需要C.社会性需要D.心理性需要

11.影响个体活动效率的主观因素主要是个体的能力与动机,但动机因素比能力因素(C)

A.次要B.更次要C.更重要D.更无足轻重

12.过程型激励理论是从激励的(D)出发(即需要的未满足这一过程出发),对激励问题加以研究的理论。

A.起始过程B.结果过程C.情境过程D.中间过程

13.马思洛在他的需要层次理论中强调,人的行为是由(C)决定的。

A.生理需要B.发展需要C.优势需要D.自我实现需要

14.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在他提出的双因素理论中,把良好的政策与管理、良好的上级监督、工资、人际关系、工作条件等因素归为(B)

A.情境因素B.保健因素C.激励因素D.工作因素

15.弗鲁姆在他的期望理论中强调,要调动、保持人的工作积极性,管理者必须正确处理好三类关系:

努力与成绩关系、成绩与奖励的关系、奖励与(D)的关系。

A.他人需要B.社会需要

C.组织需要D.个人需要

16.斯金纳在他提出的强化理论中强调,人类行为的发动、调节与控制只能依靠(A)强化作用。

A.外部的B.内部的C.潜在的D.需要的

17.奖励与(C)相结合是强化的基本原则。

A.奖金B.表扬C.惩罚D.批评

18.群体的显着标志是群体内成员具有共同的(A)和群体意识。

A.信念B.情感C.要求D.利益

19.心理学中把组织中实际存在的群体称为(C)

A.结构群体B.假设群体C.实际群体D.活动群体

20.以非正式群体的性质为依据,可以把非正式群体分为积极型、(D)、消极型和破坏型四类。

A.情感型B.规范型C.活动型D.中间型

21.管理心理学中所强调的群体规范包括(D)和非正式规范两个方面。

A.组织纪律B.社会规范C.传统规范D.正式规范

22.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只在行为上与其它人保持一致,而在信仰上没有改变原有观点的现象称为(B)。

A.组织行为B.顺从行为C.从众行为D.规范行为

23.群体凝聚力(又称群体内聚力)包括群体对其成员的吸引力,以及(A)吸引力两个方面。

A.群体成员之间的B.组织之间的

C.群体之间的D.组织与群体之间的

24.冲突是企业运行过程中(B)地产生的一种特殊现象。

A.可避免B.不可避免C.不应该D.不可能

25.不良的(C)、组织结构和个人因素是导致冲突的潜在因素。

A.交往B.行为C.沟通D.组织

26.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沟通主要是通过(B)来进行的。

A.设备B.语言C.仪器D.媒体

27.按信息沟通的语言表达方式分类,信息沟通可以分为口头沟通和(D)沟通两类。

A.声音B.数字C.符号D.书面

28.社会心理学把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关系称为(A)

A.人际关系B.社会关系C.行为关系D.组织关系

29.人与人之间由于经济、政治、法律等因素而形成的人际关系称为(A)人际关系。

A.社会性B.阶级性C.民族性D.家庭性

30.吸引接近规律、趋同离异规律、互需互酬规律、交往深化规律和(A)是人际关系发生、发展的五大基本规律。

A.交互中和规律B.作用频率规律

C.时间空间规律D.利益交叉规律

31.美国心理学家霍曼斯认为人们在人际交往中的频率、(A)、层次和空间距离是评价人际关系的四个重要指标。

A.方向B.目标C.行为D.需要

32.人类学家霍尔认为,人们接触的距离在一英尺到四英尺之间,如朋友、邻居、同事间的接触属于人际关系(C)的范畴。

A.社交区B.亲密区C.熟人区D.接近区

33.(A)、心理吸引法、深层了解法、中和互补法、求同存异法和排难解纷法是改善

关系的六种常用方法。

A.感情投资法B.需要互补法C.金钱刺激法D.社会调查法

34.领导是对群体或个人施加心理影响,使之努力实现组织目标,并与(D)保持一致的过程。

A.组织B.领导者C.群体D.环境

35.领导者的素质包括品质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和(C)四个方面。

A.管理素质B.综合素质C.心理素质D.技术素质

36.领导的传统品质理论把领导者的个人品质条件与人格特征定义为(A)。

A.天生的B.学习的C.培养的D.社会的

37.美国密执安大学的研究把领导者行为分为面向生产与(D)两个方面。

A.面向发展B.面向效益C.面向组织D.面向职工

38.日本心理学家三隅二不二创建的PM领导行为类型中,把(B)类型的领导行为定义为效率最差的领导行为。

型型型型

39.人们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寻求并实现某种最优化预定目标的活动称为(B)。

A.思维B.决策C.判断D.分析

40.二元说强调,组织文化是组织中的(A)和精神文化的总和。

A.物质文化B.群体文化C.社会文化D.团队文化

判断题:

1.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在他提出的双因素理论中把影响员工满意感的因素分为保健因素与情境因素二大类()。

.(错)。

(1分)

改正:

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在他提出的双因素理论中把影响员工满意感的因素分为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二大类(1分)

2.弗鲁姆的期望理论可以用公式表示:

激励程度=期望值×需要()。

(错)。

(1分)

改正:

弗鲁姆的期望理论可以用公式表示:

激励程度=期望值×效价(1分

3.在时间管理上,管理者应该把时间放在重要而紧急的事情上()。

(错)。

(1分)

改正:

在时间管理上,管理者应该把时间放在重要而不紧急的事情上(1分)

4.根据成就需要理论,人的主要需要包括安全需要、成就需要和社会交往需要(   )。

(错)。

(1分)

改正:

根据成就需要理论,人的主要需要包括权力需要、成就需要和社会交往需要(1分)

5.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较高层次需要越是不能获得满足或者缺乏,则对较低层次需要的追求也越多()。

(错)。

(1分)

改正:

ERG理论认为较高层次需要越是不能获得满足或者缺乏,则对较低层次需要的追求也越多(1分

1.需要层次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弗鲁姆提出的()。

(错)。

(1分)

改正:

需要层次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

2.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在他提出的双因素理论中把影响员工满意感的因素分为保健因素与情境因素二大类()。

(错)。

(1分)

改正:

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在他提出的双因素理论中把影响员工满意感的因素分为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二大类(1分)

3.弗鲁姆的期望理论可以用公式表示:

激励程度=期望值×需要()。

(错)。

(1分)

改正:

弗鲁姆的期望理论可以用公式表示:

激励程度=期望值×效价(1分)

4.组织结构扁平化会导致组织的管理幅度扩大()。

(对)。

5.“成就人”人性假设主张通过员工参与管理来激励员工()。

(错)。

(1分)

改正:

“社会人”人性假设主张通过员工参与管理来激励员工。

(1分

1.提出着名的双因素理论的是麦克利兰()。

(错)。

(1分)

改正:

提出着名的双因素理论的是赫茨伯格

或:

提出着名的成就需要理论的是麦克利兰(1分)

2.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凯利提出的归因模式是两因归因模式()。

(错)。

(1分)

改正: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凯利提出的归因模式是三度归因模式(1分)

3.从激励过程的起点即人的需要出发,对激励问题加以研究的激励理论是过程型激励理论()(错)。

(1分)

改正:

从激励过程的起点即人的需要出发,对激励问题加以研究的激励理论是内容型激励理论((1分)

4.在时间管理上,管理者应该把时间放在重要而紧急的事情上()。

(错)。

(1分)

改正:

在时间管理上,管理者应该把时间放在重要而不紧急的事情上。

5.根据成就需要理论,人的主要需要包括安全需要、成就需要和社会交往需要(   )

(错)。

(1分)

改正:

根据成就需要理论,人的主要需要包括权力需要、成就需要和社会交往需要。

(1分)

1.造成从众的主要原因是舆论压力()

×改为:

群体压力;

2.最早的组织结构形式是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

×改为:

直线制;

3.管理心理学是研究一切人的心理活动规律性的科学()

×改为:

组织;

4.需要层次理论的代表人物是赫兹伯格()

×改为:

双因素理论或马斯洛;

5.气质类型有好坏之分()

×改为:

性格或无。

1.位校长因自身受到某种挫折而对下级大发脾气,或为一点小事而暴跳如雷,粗暴地对待别人,属于受挫后的倒退行为()

×改为:

转向攻击;

2.群体压力实际上是个体的一种心理感受,不同的个体在同一群体中所受到的心理压力是不同的。

(√)

3.背靠背地书面征求专家们的意见,而不是一起面对面地讨论,便于他们自由思考和发表意见,不受干扰和影响,这种改善群体决策的方法称作脑力激荡法()

×改为:

德尔菲法;

4.一个人的活动由于有别人同时参加或在场旁观,活动效率就会提高,这种现象叫做协同效应。

()

×改为:

社会促进;

5.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认为工作对人的吸引力是最主要的保健因素。

()

×改为:

激励因素

简答题:

1.根据“成就人”假设和Y理论,对员工应采取什么样的管理措施?

.答:

成就人(self—actualizingman)又称自我实现人。

主要代表人物有马斯洛、麦格雷戈、阿吉利斯、赫兹伯格等。

1960年美国心理学家麦格雷戈出版了《企业中的人的方面》一书,书中总结并归纳了马斯洛、阿吉利斯以及其他人的类似观点,结合管理问题,提出了Y理论。

Y理论与X理论是根本对立的,其基本观点如下:

(1).人们总是勤奋的,一般都乐于使用自己的体力和能力。

如果环境条件有

利,工作如同游戏或休息一样自然。

(2).人们对于自己参与的目标能够自我指导与控制。

(3).人们投身与组织目标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成就感。

(4).人们在适当的条件下会接受或追求责任。

(5).人们在现代工业条件下,智力潜力只有一小部分得到了开发

管理措施如下:

(1).管理重点转变。

重点转到人的工作环境上,着力创造一种适宜的工作环境,并提供所需的工作条件和服务,使人们能充分挖掘自己的潜力、发挥自己的才能,能充分自我实现。

(2分)

(2).管理者职能的转变。

管理者是一个工作设计师和服务者。

减少和消除员工在自我实现过程中遇到的障碍。

(2分)

(3).奖励方式的改变。

主张通过内在的激励来满足人的成就需要。

(2分)

(4).管理制度的改变。

主张采取保证员工能充分表露自己才能、达到自己所希望成就的制度。

(2分)

2.组织结构包括哪些维度?

答:

(1).权力等级(谁向谁汇报信息);

(2).劳动分工(组织中许多任务被分成专门的工作);(3)控制幅度(向每一个主管汇报的人数即为主管的控制幅度);(4)直线和参谋职位(直线位置上的职位有向下指挥的权力,而参谋职位没有直接向下级指挥的权力);(5)分权(组织中从较高水平到较低水平的授权过程称为分权)

3.变革型领导的构成因素?

答:

(1)魅力(2分)

领导者给下属树立角色榜样,下属认同并愿意效仿他们。

领导者通常有较高的道德标准,道德行为,受到下属尊重,他们给下属提供一个目标远景,给予下属一种使命感。

(分)

(2)鼓舞动机(2分)

对下属寄予很高的期望,激励下属投身于实现组织远景的事业中去。

实践中,领导者利用信条和情绪感染力凝聚组织成员力量以取得比个人利益更大成就,增强了团队精神。

(分)

(3)智力激发(2分)

激发下属创造和革新,对自己、领导者和组织的信念、价值观提出质疑。

支持下属尝试新理论、创造出革新性新方法来解决组织问题。

他鼓励下属独立思考和仔细解决问题。

(分)

(4)个别化关怀(2分)

指领导者创造一种支持性氛围,珍惜聆听下属的个别需求。

在帮助个体自我实现时扮演着教练和建议者的角色。

领导者可以采用委派方式帮助下属通过自我挑战获得成长。

(分)

1.管理实践中运用强化手段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答:

1)要有目标体系,遵循目标强化的原则。

(2分)

(2)小步前进,分阶段设立目标并对目标予以明确的规定和表述,每个小目标都要及时给予强化,以增强信心。

(2分)(3)贯彻及时反馈、及时强化的原则。

(1分)(4)实行奖惩结合以奖为主的原则,因正强化比负强化更有效。

(1分)(5)贯彻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强化原则。

(2分)(6)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2分)

2.根据期望理论,要有效激励员工必须处理好哪几个方面关系?

答;

(1)个人努力与绩效的关系;(2分)

(2)绩效与奖励的关系;(2分)(3)奖励与满足需要的关系。

(2分)(另外,每点的解释共4分)

3.工作再设计包括哪些具体方法?

(1)工作轮换。

(2分)

(二)工作扩大化。

(2分)(三)工作丰富化。

(2分)(四)弹性工作制:

(2分)它具体包括如下几种形式:

(1)核心时间和弹性时间结合制。

(2)成果中心制。

(3)紧缩工作时间制。

(2分)

1.简述公平理论?

答:

这是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S.Adams)于1967年提出的,(2分)他认为,一方面员工所得的绝对报酬(即实际收入)会影响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另外一方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