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体制改革系列评论.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000490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体制改革系列评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文化体制改革系列评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文化体制改革系列评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文化体制改革系列评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文化体制改革系列评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文化体制改革系列评论.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文化体制改革系列评论.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文化体制改革系列评论.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文化体制改革系列评论.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文化体制改革系列评论.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文化体制改革系列评论.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文化体制改革系列评论.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文化体制改革系列评论.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文化体制改革系列评论.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化体制改革系列评论.docx

《文化体制改革系列评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体制改革系列评论.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文化体制改革系列评论.docx

文化体制改革系列评论

承担起共同的历史责任

——关于文化改革发展的思考①

∙日期:

20100906

∙作者:

本报评论员

∙来源:

大众日报

【查看PDF版】

    ■编者按:

    随着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振兴大会的召开,一个文化建设的新高潮正在全省兴起。

本报推出这组系列评论,阐释文化建设的责任与担当,剖析文化建设面临的各种现实问题,以期对促进文化改革与发展有所助益。

    □本报评论员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已成为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曾有人预言,21世纪是文化的世纪,世界的格局将以文化为坐标重新调整。

走过第一个十年,这个预言得到了初步证实,文化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文化也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强度影响着一个民族的沉浮,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崛起。

    文化塑造了新的时代,新的时代也重新定义了文化。

历史走到今天,文化早已不单单是“文化人”的文化,“文化圈”的文化,而是变成了全社会共建共享的精神家园,文化建设也早已从搭台唱戏的发展手段,演变成了发展的内容乃至目的本身,演变成了人的全面发展的一部分。

    古老的齐鲁大地文脉充盈、人杰地灵,山东人民在这片土地上创造出了辉煌的历史,留下了无数的文化瑰宝。

一代又一代齐鲁儿女尽享先辈余荫,不忘传承创造,铸就了山东人共有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正是这种文化自觉,维系着山东人的集体认同,书写出了中华文化光彩夺目的齐鲁篇章。

损益盈虚,与时偕行。

当历史翻开新的一页,每一个浸润于齐鲁文化的山东人,都应该思考,如何在新的时代完成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改造和创新。

    全球化时代,文化的传播不再仅仅是一种历史精神积淀的自然散发,而变成了裹挟着价值判断和资本力量的产业浪潮。

一部《阿凡达》,在全世界席卷27亿美元票房,如果比作一家企业,收入在我省企业100强中能排到第22位。

面对着强势文化的强烈冲击,面对着日趋激烈的区域文化竞争,每一个关注山东文化发展前景的人,都应该思考,如何才能将我们自己的文化资源转化为全民的文化福利,转化为促进发展的产业力量。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

建设一个文化强省,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当代山东人传承文明、勇担责任的战略宣言。

将这个决定未来发展命运的战略目标变成现实,需要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为山东人民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需要以文化产业的发展繁荣助推山东经济的转型升级。

探索出一条文化强省的山东之路,是站在时代潮头的山东人必须担当的历史重任。

    担当起历史重任,必须拿出改革勇气。

当下文化发展存在的种种难题,最大的症结就是改革没有到位、体制没有理顺,只有以改革为推手,打破束缚文化生产力的各种枷锁,文化发展才能真正迈入快车道。

我省国有文化单位为数众多,成型于计划经济时代的文化体制仍在相当范围内存在,以一场制度革命为文化的发展繁荣铺平道路,我们责无旁贷。

    担当起历史重任,必须激活产业力量。

复兴民族文化,当以振兴民族文化产业为己任。

实现文化资源的集约利用、规模经营,产业是最为有效的手段。

抓住我省五年文化产业增加值翻两番的重大发展机遇,把山东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把文化产业打造成引领山东未来发展的支柱产业,我们责无旁贷。

    担当起历史重任,必须回归惠民本位。

为了谁,是我们建设精神家园必须回答的问题。

文化的改革与发展,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人民群众精神上的满足和依归、充实和丰盈。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全社会对精神文化需求越来越强烈,以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来温润心灵、涵养人生,创造更加幸福的生活,我们责无旁贷。

    前进在新世纪强省大道上的新一代山东人,赶上了一个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时代。

承续先人,不断创造,全面推进我省文化改革发展,是我们共同的文化担当。

把改制进行到底

——关于文化改革发展的思考②

∙日期:

20100907

∙作者:

本报评论员

∙来源:

大众日报

【查看PDF版】

    □本报评论员

    2008年8月8日,是淄博电影人的分水岭。

这一天,他们告别了近50年的“国有”身份,在全省同行中率先进行股份制改革,踏上了二次创业征程。

如今,他们有了山东首家五星影城,得到了淄博百万观众的厚爱,半年票房收入过千万元,在全国影城排行榜中名列前茅。

    淄博电影公司变“包袱”为“财富”的故事,只是山东文化体制改革恢弘剧情中的一个片段。

    近年来,在文化强省战略的指引下,山东拉开了文化体制改革的大幕,各项改革措施纷纷出台,一些制约发展的桎梏渐次被打破,一批脱胎于事业单位的文化企业应运而生,一大批合格的文化市场主体在成长,山东文化产业跨入了“千亿俱乐部”。

    然而,改革只有逗号,没有句号。

    尽管改制多年,但在一些文化单位,事业编制依然存在,事业职能和企业功能相混淆,“脚踩两只船”,内部员工多种身份形成“三六九等”,同工不同酬,同工不同等,内部活力远远低于改制预期;还有些文化单位,尽管已经改制转企,但长期形成的唯职称、唯资历、唯工龄的做法没有改变,原来怎么干现在还是怎么干,有作品无市场,依旧没有走出“政府是投资主体、领导是基本观众、评奖是主要目的、仓库是主要归宿”的怪圈。

    事实表明,虽然改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不等于现代企业制度已经建立,也不意味着改制单位已经成为合格的市场主体。

若改制不彻底,没有与市场接轨的新体制,没有调动积极性的新机制,改制就可能产生“半拉子工程”。

    有家民营书业公司辛辛苦苦编辑出版的教辅材料,因盗版猖獗,收益严重受损。

他们痛恨不法商贩,同时呼吁切实解决职能部门在打击盗版方面的“不作为”现象。

还有家文化单位,改制后的发展势头很好,但管理体制方面新增的若干限制,使这家单位闯荡市场的手脚反而被捆得很紧。

    看来,改制绝不仅仅是文化单位的事儿。

若相关各方不能遵循文化发展规律,“穿新鞋走老路”,该放开的权力不撒手,该办好的事情办不好,就不能实现从办向管、从管微观向管宏观转变,改制势必难以深入。

    改制是一个长期过程,不会一马平川,我们远没有到松口气的时候,更不能陶醉于成绩而“刀枪入库”。

只有进一步加大力度、加快进度,把改制进行到底,文化发展之路才能越走越宽广。

    把改制进行到底,必须真“转”真“改”。

半心半意啃不下“硬骨头”,“半拉子改制”越不过关隘。

只有拿出勇气,动真格的,该核销的事业编制坚决核销,该注销的事业法人坚决注销,才能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打造真正的市场主体,真正做到“可核查、不可逆”,不为“开倒车”留退路。

    把改制进行到底,必须处理好利益关系。

改制既是单位性质转变,也涉及职工身份转换,与人们的工资福利、社会保障、养老待遇等密切相关。

改制难,说到底是利益关系协调难,若各种利益关系处理不好,改制势必障碍重重。

改革不是无偿的,为谋求长远利益,有时需要以某种程度的眼前利益付出为成本,只想着坐享其成不行,只求平平稳稳不行,极端冒进也不行。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科学谋划改制过程,准确把握改制节奏,既积极推进,又稳步实施,真正让改制过程成为激发文化发展活力的过程,成为保护和调动文化工作者积极性、创造性的过程。

在市场淬炼中重生

——关于文化改革发展的思考③

∙日期:

20100911

∙作者:

本报评论员

∙来源:

大众日报

【查看PDF版】

    □本报评论员

    山东省杂技演艺有限公司面临一个困惑。

    他们在改制后打造的节目《蹬人》,获得世界杂技最高奖,也上了央视春晚,在上海世博会山东周上受到热捧,可谓好评如潮。

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个节目在老家山东却反响平常,很少有人主动来观看,很多情况是公司赠票演出,结果几乎每场演出都要赔钱,现在《蹬人》已暂停在山东的演出。

    一些刚刚经历转企改制的文化企业,在新的道路上走得如履如临。

这是一场震动每个人心灵的蝶变,有人为猛然转向市场,一些老办法陡然间不灵了而深感困惑和恐惧,有人为由事业编制转为企业编制,个人利益得失难测而焦灼不安,有的则冀求改制了也不要脱离政府的襁褓,当然也有人为能够面向市场振展翅膀而鼓舞,如此种种,改革映射出的众相心影,斑驳陆离。

    山东省杂技演艺有限公司的困惑,是每一个刚刚改制的文化企业的困惑:

曾依靠国家供养的单位聚集了一流的人才,一流的人才创作了一流的作品,但一流的作品却叫好不叫座,就连世界大奖的光环也没有市场吸引力。

    是不是市场出了问题?

    的确有这样的说法,山东的演艺市场不活跃,与山东人的文化心理和消费习惯有关。

齐鲁大地传统文化浸淫深厚,鲁文化讲求内敛庄敬,教人勤俭持家,农业文明惯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深受这种文化价值润泽,山东人自然习惯于在万家灯火时聚家融融,而很少外出过“耳声目色”的夜生活。

    消费习惯的确会形成某种市场惯性,但细掰起来又不完全是那么一回事儿。

    很多人应该没有忘记,就是朴厚方正的济南,也曾有过“曲山艺海”的声乐繁华,直到“文革”前济南人还常常流连于茶社而忘记回家。

现在济南的晨光茶社、明湖居等地,又恢复了曲艺演出,正慢慢红火起来——怎能说山东人不喜欢看演艺?

    济南的曲艺演出,用的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形式,说的是“泉水人家”等老百姓熟悉的故事,反映的是老百姓的情感诉求,无论是演员还是节目,都扎根生活土壤的最深处,老百姓焉能不喜欢?

刚刚从国有文化单位的帷幕中走出来的文化企业,只有抖抖身子摆脱“行政气”,调转一下只向“上”盯的眼光,铺下身子扎到老百姓堆里,说老百姓,唱老百姓,才会有光明出路。

    济南有一家东方斯卡拉西部酒城,是一家现代演艺广场,他们的经营路线是,针对现代人工作节奏快、生存压力大的特点,以大众化、高度互动的演出,让观众在观看节目中宣泄心情、释放压力,消除身心疲劳。

西部酒城在济南营业已五年,虽然也曾亏损过,但现在境况已大为好转,

正筹划在我省临沂和山西省开辟新市场。

    立于时代文化消费的最前沿,贴近现代观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与时俱进创作作品,调整演出形式,打造印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卖点,是许多文化企业的成功之道。

那些丝弦咿呀百年不变、演出节奏百年不变的演艺业,应该由此受到启发,在紧扣现代人的消费特点中求得自己的生存位置。

    根据国家政策,我国大多数演艺院团都将转企改制,山东也正按照“成熟一个改制一个”的原则进行院团改革。

转企改制只是第一步,改制后的企业只有跻身市场,成为市场的一分子,围绕市场作、演给群众看,做群众文化需求的发现者和供给者、时代文化的追踪者和创造者,才能立于市场的风云中而不倒。

这样,不但演艺团体将浴火重生,他们从事的艺术门类也将重获生命力。

当“人本位”取代“物本位”

——关于文化改革发展的思考④

∙日期:

20100915

∙作者:

本报评论员

∙来源:

大众日报

【查看PDF版】

    □本报评论员

    这是一个“以人为本”的新时代,一个经济与文化高度交融的新时代。

当“物本位”理念逐步被“人本位”理念所取代,一个文化影响力不断扩张,并深度改造提升诸产业门类的经济发展新阶段,正悄悄向我们走来。

    谁能敏锐捕捉住闪烁其中的机遇,谁就是最早的受益者。

沂源有个织女洞,织女洞下有个牛郎官庄,织女洞与牛郎官庄间有条大河,已存在不知多少年,却一直静默乡野,很少有人知道,这是国内惟一一处与牛郎织女传说相对应的实地实景。

近年来兴起的传统文化价值时尚化新潮,让当地决策者敏锐意识到其中蕴藏的“商机”,一场以爱情文化为主题的文化策划拉开了大幕,洞成为“爱情洞”,河成为“情爱河”,浓浓的爱情文化芳香引得游客络绎不绝。

一个口口相传的民间传说,不但壮大当地旅游业,还为这个山区县注入新鲜的产业活力,让人感慨不已。

    这样成功的例子还有很多,他们为什么会成功?

当今时代,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强,这种需求体现在各类产品生产中,就是要求提高产品的文化含量和文化品位。

顺应人民群众需求的变化,当前“物本位”社会正向“人本位”社会转变,人们从追求GDP逐步转向对人的物质、情感、精神需求的关怀,能够满足这些新需求的文化,也就越来越重要,越来越体现出改造提升其它产业的作用,为产品注入更多文化元素,已成为提升产品竞争力的金钥匙。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看不到文化对提升一地经济整体素质的重要性,仅仅从GDP角度打量文化的作用,已经显得狭隘而落后了。

    文化促进产业调整改造的最直接表现,是成为与技术齐头并进的有生力量。

文登鲁绣在当地已流传几百年,当地家纺龙头企业艺达集团,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挖掘民间刺绣艺术,在现代设计中注入传统文化因子,并以先进设备实现产业化。

现在艺达集团已发展成为全国家纺行业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家纺这个传统产业也成为文登“不老”的支柱产业。

    文化具有拉近心理距离、抚慰和愉悦心灵的作用,能够使产品具有更强的亲和力、贴近性、趣味性。

技术以知识、信息为支撑,与文化相通相融。

在生产中文化的火花与技术的灵光相碰撞,能够孕育出打破常规的创意之花,生产出时尚厚重的畅销品,为传统产业“点石成金”,让夕阳产业焕发青春活力。

这昭示我们,促进转方式调结构,要重视技术创新,但也绝不能忽视文化创新。

    文化的作用,还体现于对某一个行业的整体提升。

青岛有一家酒店,名曰CHINA公社,它以中国传统“和合”居住文化为主题,主要建筑为体现这一文化的客家土楼和北京四合院样式,家具、床铺、桌椅等大大小小用品,无不围绕主题文化制造和摆设。

文化成为CHINA公社经营的灵魂和市场的卖点,客人在满足基本的物质需求外,更多的是体验一种文化上的享受、心灵上的满足。

    在这里,传统产业一改对文化要素的简单吸收和组合,转为对文化要素的整合与创造,服务业嬗变为文化服务业,传统产业置换上文化“芯片”和“外衣”,它们的身价也获得极大提升。

在这个过程中,传统产业的价值创造方式、运营方式都将发生根本转变,传统经济结构也将因此得到深刻改造,整个行业将旧貌换新颜。

    经济的发展导致理念变迁,理念变迁催生新的需求,新的需求催生新的发展方式,这应该是当今时代最为深刻的发展辩证法。

寻找品牌基因

——关于文化改革发展的思考⑤

∙日期:

20100916

∙作者:

本报评论员

∙来源:

大众日报

【查看PDF版】

    □本报评论员

    淄博的世纪天鸿书业有限公司,是中国文教书业的领头羊,旗下的辅导书在教辅市场上畅销多年。

然而这个企业在初创期却栽过大跟头,原因是未能形成品牌,拳头产品《优化设计》被一些不法书商大肆模仿、盗用。

后来公司迅速注册了“志鸿优化”品牌,挫败了各地的模仿者。

凭借着这块金字招牌,世纪天鸿已成长为全国最大的民营图书发行企业,营销网络遍布全国。

    注入品牌基因,一个快速成长的企业解决了“成长的烦恼”,顺利发展成业界的一棵参天大树。

世纪天鸿的成长故事,再一次向我们展示了品牌所具有的巨大能量。

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一个好品牌的重要性已无需多谈。

文化产业属于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相比,其产品大多为无形资产,品牌效应更为明显。

文化品牌高居企业“微笑曲线”的上端,运用得当能够翘起整个产业链条,带来丰厚回报,一个文化企业要做大做强,找到适合自己的品牌基因是关键一环,一个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繁荣,更是有赖于众多文化品牌的崛起。

    山东文化产业的品牌基因在哪里?

    几千年积淀的传统文化,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基因宝库。

孔孟之乡、五岳之首、滨海景观、革命传统……众多的文化名人和自然历史遗产构成了山东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优势,延伸已有的传统文化品牌、嫁接传统文化资源无疑是一种极为有效而又直接的方式。

《中华泰山·封禅大典》、《蒙山沂水》等演艺品牌,通过传统文化品牌在产业链条上的延伸,让泰山、蒙山这些“老树”开出了新花,《闯关东》、《沂蒙》等电视剧,则将几代山东人的集体记忆搬上了荧屏,带来丰厚回报的同时也在全国叫响了鲁剧品牌。

    从资源到品牌,既可以借助行政力量,也可以通过市场之手,但从长远看,凡是那些立得住、走得远的,无不经过了市场熔炉的淬炼。

竞争激烈的市场,既是优胜劣汰的战场,也是诸多文化品牌能否生存壮大的试验场,经过了市场竞争大浪淘沙的淘洗,那些真正有活力、受认可的品牌必然脱颖而出,而那些只为获奖、不顾市场需求的品牌必定难以长久。

一部《喜羊羊与灰太狼》,市场价值超过10亿,投资600万拍摄的电影,获得了过亿票房,当国内多数动漫企业还在想办法获取政府补贴时,主动去培育市场、树立品牌的“喜羊羊”促人反思。

    品牌能否叫得响,关键还是要看品质。

加拿大太阳马戏团是享誉世界的顶级文艺表演团体,品牌影响力位居全球第22位,今年来中国为其《龙狮》节目招徕演出单位,省杂技演艺公司独家中标,现在《龙狮》即将开始全球巡演,省杂技团表示,正是靠着自己的精湛技艺打动了世界演出巨头,迈出了走向世界、输出品牌的步伐。

看来,文化品牌能否成功,关键还是要看作品过硬不过硬,工业产品可以凭借低价位占领市场,以规模博取效益,而文化作品却只有在高品质上打动人心,品牌才能真正树立起来。

    我们经常讲,要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实际上产业优势最终要通过品牌优势来体现。

山东有世界级的文化资源,却没有世界级的文化品牌,国家级的也不多。

尽快将文化资源中的优秀基因导入品牌建设中,打造出一批富有齐鲁特色、体现中国气派的知名文化品牌,山东的文化产业必能迎来一个更加光明的未来。

论文化

∙日期:

20100930

∙作者:

本报评论员

∙来源:

大众日报

【查看PDF版】

    □本报评论员

    

(一)她从历史的长河中流淌而来,一路旖旎,一路芬芳,培育塑造着人之为人的气质与风范,教化滋养着人们的心志与魂魄。

    她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囊括了人类所有的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

她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注入新潮活水,在新世纪更显现出对经济社会发展前所未有的重要性,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一极。

    她就是文化——一个永远闪耀着时代光彩的古老课题。

    

(二)法国著名作家马尔罗曾断言:

“21世纪的发展无非是文化的发展。

”文化对民生幸福和国家发展都具有巨大作用。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灵魂,维系着民族团结和睦,是精神的家园港湾,温润抚慰心灵。

文化是养育百业万象的土壤,是催生新花嫩芽的春雨。

30多年来,我们之所以能够开创一个万业勃发的改革开放新时代,一个重要动因,就是对中华文化的承续和开创。

    当今时代,文化成为重要竞争力。

文化软实力与经济硬实力共同构成国家的综合实力,她不但是一个民族最深层次的人文积淀和生命养库,更是国家自主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加强民族文化建设、提升文化软实力,是确保国家文化安全、提高国家综合实力的历史选择。

    当今时代,文化与经济高度融合。

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文化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以自己的渗透性改造提升着其它产业门类,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越来越带有浓厚的文化色彩,或者直接以文化的形式表现出来。

文化不但是经济发展的强大手段,还是社会进步的鲜明标志。

    决策者敏锐把握住时代发展的新趋势。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这“三个重要”“三个关系”,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文化地位和作用认识的战略新高度,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娴熟高超的文化执政能力。

    山东人深刻认识到文化的地位作用。

“文化日益成为综合国力和区域综合实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必须统筹经济文化发展,把文化作为在新阶段取得领先优势的重要力量”;“要像重视经济建设一样重视文化建设,加快推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

深刻的见解,脚踏实地的实践,充分显示了山东这个古老文化大省对文化建设的成熟认识,显示了加快文化建设的自觉担当。

    (三)文化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还具有金灿灿的产业属性。

作为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文化属于上层建筑范畴,本就体现出浓厚的意识形态属性。

文化具有教化天下的功能,不同社会的执政者出于对这一功能的掌控,总是给文化镶嵌上体现自己价值取向的意识形态内核,形成不同时代的主流文化,几千年来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总是在不断强化。

    从唐诗宋词勾画的乐师舞者,到明清小说描述的市井艺人,文化的商品属性古已有之。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化理念深入人心,文化市场日益拓展,文化作为一种生产力被渐次开掘,文化的产业属性逐步引起重视。

进入新世纪以来,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日趋多样性和个性化,不但要求生产更多的文化产品,而且要求为其它产品注入更多文化元素,为其它产业注入更多文化动力,急切呼唤一条更高效的文化发展道路、一种更先进的文化产业发展方式。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属性互为前提、相互促进。

一件文化产品如果没有市场,没有人去买去看,那么附着其上的任何属性都不能实现;一件文化产品如果只为迎合市场,不讲究社会责任,那么再大的市场最终也会丢失。

文化的产业属性为意识形态属性提供物质载体和经济支撑,意识形态属性为产业属性发挥导向和规范作用。

它们在相互作用中实现社会效益第一,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明确区别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属性,科学划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文化建设“双轮”驱动,打开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闸门。

近年来,山东自觉遵循文化建设规律,按照惠民要求发展文化事业,按照产业规律发展文化产业,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双双大发展,有力推动了经济文化强省建设。

    (四)无论是发展文化产业还是文化事业,都要遵循文化发展规律。

    文化产业是文化商品属性的产业表现形式,是商品属性和意识形态属性的统一体。

企业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组织架构、管理模式都要按照市场要求进行,讲成本,讲利润,积极组建企业集团,发展产业集群,尽可能做大做强。

这是文化产业与其它产业的共性。

同时,文化产业是生产和经营文化产品的行业,产品具有特殊的文化属性,要求将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

这是文化产业区别于一般产业的个性。

无论是政府加强服务管理还是企业自身运作,都应该遵循共性、体现个性,按照文化产业发展规律办事。

    伴随着文化产业发展壮大,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文化经济日渐浮出水面。

这是一种建立在人文精神和知识技术基础上的新型经济,文化附加值成为商品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竞争从单纯的经济要素竞争转到文化要素和经济要素的组合竞争,它具有低碳绿色、高效节能的特点,对当前正在进行的转方式调结构具有极大的促进意义。

文化经济是一种能够满足人们精神情感需要、增强幸福感的经济,具有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属性,发展文化经济既有现实意义又符合长远趋势。

    文化事业是满足人民群众公共文化需求的惠民事业,是改善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展文化事业无非两条要旨,一是随着经济发展不断加大投入,二是在加强城市文化建设的同时完善农村文化服务,让城乡居民都能享受到文化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