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004173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7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2课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第22课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22课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22课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22课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第22课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第22课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第22课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第22课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第22课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第22课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第22课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第22课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第22课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第22课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第22课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第22课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第22课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22课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docx

《第22课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2课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22课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docx

第22课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第22课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状况帝国主义对世界的瓜分和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确立列强之间矛盾的根源欧洲列强争霸中形成的三对基本矛盾三国同盟的形成三国协约的形成战争危机加剧的原因

①通过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德经济发展迅速,英、法发展相对缓慢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对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原因和形成过程的教学,引导学生运用经济和政治相互影响的辩证观点,认识历史现象,培养辩证思维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①了解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不平衡的状况,认识这一时期列强瓜分世界争夺霸权矛盾的根源及其具体表现。

②运用表格法和图示法归纳有关历史知识,揭示复杂的国际关系,引导学生掌握化繁为简,把握历史基本线索的学习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不平衡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新的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懂得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体会到创新和进取精神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从而形成热爱科学、钻研科学、开拓创新的意识。

②通过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以后,加紧瓜分世界,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的分析,认识这一体系是建立在对亚、非、拉美地区的宰割与奴役基础上的,它必然遭到亚、非、拉美国家和人民的反抗。

③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加剧了战争危机,使学生认识到帝国主义国家的扩张与争夺,是世界大战根源。

重点难点

重点:

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原因

难点: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不平衡世界殖民体系的概况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从1914年7月开始到1918年11月,历时4年3个月,是一场主要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战,战火席卷欧、亚、非三大洲,参战国家地区达34个,受战祸波及的人口达15亿以上,约占当时世界人口总数的75%。

这次战争首次使用潜艇,毒气,坦克和飞机!

双方动员的兵力达889个师,共计7400万人,共有840万人阵亡,另有2100万人受伤。

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

这场人类灾难是怎样发生的?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22课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第22课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不平衡

1.美、德、英、法经济发展的状况及其原因

提问: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德、英、法经济发展状况如何?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

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都有较大程度的发展。

但发展不平衡,其情况是:

步伐最快──美国、德国;相对缓慢──英国、法国;开始崛起──日本;较快发展──俄国

教师展示下表,使学生加深印象:

1870年到20世纪前10年英、法、美、德在世界工业产量比重中地位变化表

国家

1870年位次

19世纪80年代位次

20世纪前10年位次

英国

第一位

第二位

第三位

法国

第二位

第三位

第四位

美国

第三位

第一位

第一位

德国

第四位

第四位

第二位

提问: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不平衡”一段文字后回答: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德国经济发展赶上和超过英国、法国的原因是什么?

美德经济发展迅速的原因,可从市场、资源、资金、劳力、技术、政府政策和垄断组织发展等方面概括。

英法发展缓慢的原因,可从市场、资源、劳力、技术、资金等方面分析。

尤其是英国,其拥有广大的市场、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但是其经济发展速度却比美德慢,关键是其资本家不愿意更新技术设备,因此,是否积极采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新技术新设备是经济发展迅速还是缓慢的关键因素。

由此说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想一想

1、美国不过“100岁”左右,为什么经济发展最快?

(1)内战废除了黑人奴隶制;

(2)国内资源丰富,市场广大;

(3)欧洲资本和欧、亚移民大量涌入;

(4)垄断组织程度高;

(5)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6)内战后政治相对稳定;

(7)西部领土的开发。

2、德国经济发展迅速的原因是什么?

(1)国家实现了统一;

(2)普法战争后获得大量赔款;

(3)普法战争后获得阿尔萨斯和洛林;

(4)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技术设备更新快。

3、分析英法两国工业发展缓慢的共同因素有哪些

(1)没有充分利用先进技术

英:

不愿法:

很难

(2)大量资本输出国外

英:

生产性投资

法:

信贷投资

2.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确立

提问:

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于何时?

其标志是什么?

学生:

20世纪初,帝国主义把世界瓜分完毕,标志着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确立。

教师指出:

这一体系是建立在对亚、非、拉美地区国家和民族的宰割与奴役基础上的。

但它在客观上沟通了世界各地区之间的联系,因而有利于近代世界的发展。

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侵略亚洲简表

殖民国家

被侵略和侵占的国家和地区

英国

印度、土耳其、阿富汗、伊朗、缅甸、马来半岛、中国

法国

越南、老挝、柬埔寨、中国、土耳其

俄国

伊朗、中国、土耳其

德国

土耳其、中国

美国

菲律宾、中国

日本

朝鲜、中国

3.列强之间矛盾的根源及其表现

1913年英、法、德、美实力对比表

项目

1870—1913年工业增长速度(倍数)

1.3

1.9

4.6

8.1

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3

4

2

1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1

2

4

5

提问:

根据上表分析,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形成的根源、实质是什么?

形成了哪些基本矛盾?

其中主要矛盾是什么?

根源:

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

实质:

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

法德矛盾

矛盾英德矛盾——主要矛盾

俄奥矛盾

二、三同盟和三国协约

1.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教师强调:

1892年法俄同盟的形成,标志着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

1907年英俄协定的签订,标志着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最终形成。

2.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性质及其影响(板书)

提问: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是两个什么性质的国际组织?

这两个组织的形成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

性质:

帝国主义两大军事政治集团。

指出:

它们结盟的目的是为了重新瓜世界。

这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后,使得欧洲的局势更趋紧张。

它们疯狂扩军备战,加剧了战争危机。

三国同盟(TripleAlliance)是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在维也纳结成的秘密同盟。

1881年法国从阿尔及利亚侵入突尼斯,并把它变成自己的保护国。

意大利早已觊觎突尼斯,但苦于实力不足,不能单独对抗法国,便投靠德、奥。

经过谈判,1882年5月20日,德、奥、意3国在维也纳签订同盟条约。

德奥意三国同盟

三国同盟的缔结标志着欧洲列强两大对峙军事集团的一方初告形成。

这个同盟条约与德奥同盟、三皇同盟同时存在,成为俾斯麦同盟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

三国同盟的缔结标志着欧洲列强两大对峙军事集团的一方初告形成。

三国同盟的矛头指向俄国和法国,随着德国不断扩张以及英、德矛盾日趋尖锐,英国协调了与法国和俄国的关系,在1904年和1907年分别与法国和俄国签订协约,最后形成了三国协约。

意大利改善了同法国的关系。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意大利为自身利益,望风使舵,与协约国达成秘密协定,1915年5月意大利参加协约国,三国同盟瓦解。

三国同盟条约主要内容:

①如意大利遭到法国进攻,德、奥两国应全力援助,如德国遭受法国侵略,意大利也担负同样的义务。

②缔约国的一国或两国遭受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大国(指法、俄)进攻,则缔约3国应协同作战。

意大利对此附有一个保留条件:

如英国攻击德国或奥匈,意大利将不负援助自己盟国的义务。

③当一大国(指俄国)攻击缔约国一方时,其他两缔约国应取善意的中立,即一旦发生俄、奥战争,意大利将保守中立。

条约有效期5年,1887、1891、1902、1912年4次续订,并增补了一些义务条款。

“三国同盟”与一战

20世纪初,欧洲出现两个对抗的军事集团,一个是由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组成的“三国同盟”;另一个是英、法、俄组成的“三国协约”。

这两个军事集团拼命在扩军备战。

它们的争夺焦点是巴尔干半岛。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太子被塞尔维亚爱国青年开枪打死,奥匈帝国以此为借口,于7月28日,对塞尔维亚宣战。

7月30日,俄国总动员,准备出兵支援塞尔维亚。

德国以此为借口,于8月1日对俄宣战,8月3日,德国又以法国飞机入侵为借口,对法宣战。

8月4日,英国对德宣战。

就这样,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欧洲的两个军事集团开始战争。

德、奥、意组成的同盟国与英、法、俄组成的协约国开始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战争。

三三国协约(英语:

TripleEntente)是英、法和俄三国在1907年签订的互相谅解和互相支持的协议。

Entente是法文字,意指谅解。

1904年的挚诚协定及1907年的英俄条约签订后,英法、英俄的各种纠纷已经平息。

这两个协约,加上法俄同盟便促使三国家走在一起。

此外,他们皆因为德国在欧洲的影响力不断上升而警醒。

因此,他们便结盟,名为“三国协约”。

简介

三国同盟是德、奥、意三国;三国协约是英、法、俄三国目的就是为了重新瓜分世界由于各国种种矛盾,引发战争,从而形成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形成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矛盾国和其矛盾有:

1、法德矛盾(普法战争的后果问题);2、主要矛盾英德矛盾(世界市场和殖民地问题);3、俄奥矛盾(巴尔干问题)。

内容

英国、法国、俄罗斯帝国为对抗三国同盟(德意志帝国、意大利王国、奥匈帝国),通过1904~1907年签订一系列协议而结成的一个帝国主义集团。

进入帝国主义时代,列强实力对比发生了新的变化。

经济实力高速膨胀的德国,要同英国等老牌资本主义分享“阳光下的地盘”。

拥有强大陆军的德国又在大力扩充海军,使英国对帝国的安全非常担心。

英布战争发生后,英国放弃传统的“光辉孤立”政策,逐步同法国接近。

法、德之间的矛盾也促使法国向英国靠拢。

1903年春,英王爱德华七世访法,是英、法亲善的开端。

7月,法国总统埃米勒·卢贝回访,两国外长开始谈判,其目的是解决造成两国对立的殖民地问题。

1904年4月8日英国外交大臣兰斯多恩侯爵(第五)H.C.K.菲茨莫里斯和法国驻英大使P.-P.康邦在伦敦签订一项瓜分殖民地的协约。

其主要内容:

①法国不干涉英国在埃及的行动,英国承认法国在摩洛哥有维护安宁和协助改革的权力;②划定两国在暹罗(今泰国)的势力范围;以湄公河为界,西半部为英国势力范围,东半部为法国势力范围;③法国放弃在纽芬兰独占的捕鱼权,英国让给法国西非一些殖民地。

秘密条款规定,双方政府之一如为“情势所迫”,也可变更埃及或摩洛哥的现状。

但自由贸易、自由通行苏伊士运河、直布罗陀海峡南岸禁止设防等原则仍继续维持。

一旦摩洛哥苏丹政权终止,其一部分领土,即直布罗陀。

英、法协约签订后,英、俄也开始接近,英、俄在近东、中亚和远东地区都有利益冲突,但这时英、德矛盾的发展已超过英、俄矛盾;俄国与德奥在近东和巴尔干地区的矛盾也超过了俄、英的矛盾。

1907年8月31日,俄国外交大臣А.П.伊兹沃利斯基和英国驻俄大使H.尼科尔森在彼得堡签订了分割殖民地的协定。

主要内容:

①划定波斯(今伊朗)东南部为英国势力范围,北部为俄国势力范围,两者之间的地区为中立地带,对英俄两国平等开放;②俄国承认阿富汗在自己的势力范围之外,并承允英国代管阿富汗的外交。

英国则声明不变更这个国家的政治地位;③尊重西藏的领土完整,不得干涉它的内政,只可经过中国政府中介与它进行交涉,西藏自古以来是中国的神圣领土。

协定关于西藏的条款是对中国主权的粗暴侵犯。

英、法协约和英、俄协约,加上法俄同盟,组成了“三国协约”或“协约国”。

与三国同盟不同,三个协约国没有签订一项共同条约,只有俄、法两国是负有军事义务的同盟国,而英国却拒绝承担军事义务。

三国协约与三国同盟(1882)双方疯狂地进行扩军备战,终于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大战中,协约国也就成了反对德国及其同盟者的国家的共同名称。

1918年德国投降后,美、英、法、日等帝国主义国家,曾以协约国的名义,3次向苏俄发动武装干涉。

随着协约国之间矛盾不断加深,逐步瓦解。

签订原因

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新型资本主义国家势力迅速发展,例如德国,要求重新分配殖民地。

危及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利益,同时奥匈帝国和俄国因为克里米亚问题,亦存在矛盾,三国同盟的矛头指向俄国和法国,随着德国不断扩张以及英、德矛盾日趋尖锐,英国协调了与法国和俄国的关系,在1904年和1907年分别与法国和俄国签订协约,最后形成了三国协约。

三国同盟的缔结标志着欧洲列强两大对峙军事集团的一方初告形成。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意大利为自身利益,望风使舵,与协约国达成秘密协定,1915年5月意大利参加协约国,三国同盟瓦解。

法俄同盟

俄德的分裂,始于1878年的柏林会议。

虽然俾斯麦后来与俄国签署再保险条约,但他在1890年被撤职后,该条约失效—原因是威廉二世抱有反俄立场,并且在俄国亦有反德情绪。

德皇威廉二世采取了新的政策。

他选择了奥地利作为德国的忠实盟友,支持其在巴尔干半岛的扩张野心。

德皇的政策因而引起了法、俄的猜疑和惶恐。

自1880年代末以后,俄国得力于首相威特(Witte),开始了工业化进程。

俄国渴望将资金流放到法国,而法国在俄国的巨额投资则为政治和军事上的合作铺路。

法国面对德国在政治、经济、军事上日增的影响,使急于避免德国再次进攻法国。

与俄国结盟,便会使德国在战争中腹背受敌,减少战争的危险。

此外,结盟可以巩固法国的外交地位。

这样,两国便在1891年同意,一旦发生战争,便会互相协助。

由1893至94年,两国秘密签署了正式的军事协议,这是针对三国同盟的。

英日同盟

英国在19世纪晚期采用“光荣孤立”之政策。

然而,经过三国干涉还辽和布尔战争以后,英国感到自己在国际上是受到孤立的。

因此,英国在1902年以后便决定放弃其孤立政策,开始寻求盟友。

开始时,她尝试与德国结盟,失败后他便与日本在1902年结盟。

这个安排,是由于英国想利用日本箝制俄国和德国在远东的发展。

英日同盟盟约规定,英国同意,当日本在远东与另外两个国家开战的话,便多以支持。

挚诚协定

英国并不满足于仅于日本结盟。

德国对英国政府的威胁与日俱增,英国寻找盟国的企望亦越加高涨,以抗衡德国在经济、政治、尤其是海军方面的挑战。

另一方面,1903年爱德华七世访问法国,他对威廉二世的憎恶在法国人心目中留下了极佳的印象。

法、英两国官员开始就其在非洲尚未解决的各种纠纷交换意见。

最后结果是,签订了“挚诚协定”。

要留意的是,“挚诚协定”并非一条盟约,但却消除了两国之间的各种摩擦,因而使各国可以进一步在其他事务上进行合作。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经过摩洛哥危机后,“挚诚协定”变得越加巩固。

英俄条约

俄国在1905年的日俄战争中被打败后,其在远东的扩张受到遏止。

俄国便开始转回欧洲事务上。

1905年俄国革命震撼了俄国统治阶级。

俄国因而需要稳定和健全的财政,以便从动乱之中复原。

与英国达成谅解,便可达到这两个目的。

此外,由于英国与法国这个俄国盟友保持密切的关系,亦有助于结束英、俄两国在远东及阿富汗殖民地事务上的纠纷。

结果,两国在1907年签订了英俄条约。

结果

三国同盟形成后,法俄都感到不安,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两国逐渐接近,并于1892年缔结了军事协定。

法俄同盟形成,欧洲开始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这是向三国协约方向推进的第一步。

三国协约形成的决定性步骤是其核心英国放弃传统的外交政策与法国结盟。

随着在殖民地问题上冲突的加剧,20世纪初,英德矛盾成为帝国主义之间的主要矛盾。

英国不得不放弃维持欧洲大陆均衡的“光荣孤立”政策,首先与德国的宿敌法国接近;法德矛盾促使法国也向英国靠拢。

1904年英法签订协约,调整了两国在瓜分非洲等殖民地问题上的矛盾。

从此,英法事实上建立了同盟关系。

为了共同对付德国,英国又主动协调了同俄国的利害冲突。

1907年英俄签订协定,调整了双方在亚洲争夺殖民地的矛盾。

英法、英俄协定,都是背着有关国家签订的帝国主义的分赃协定。

英法、英俄协定的签订,意味着英、法、俄三国协约的建立。

这样,为重新瓜分世界,欧洲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了。

影响

1907年“三国协约”的签订,使欧洲正式分裂成为两个敌对阵营:

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

一战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规模空前的战争,它给交战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削弱了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出现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推动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和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在客观上也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三、战争危机

提问:

读P119最后一段小字及“畅想天地”的材料思考:

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形成后,战争危机加剧表现在哪些方面?

1.疯狂扩军备战,大搞军备竞赛。

2.大造战争舆论,国际关系日益紧张。

请学生阅读课文,了解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大搞军备竞赛的情况,认识一场世界性战争危机的不断加深。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最终促使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疯狂扩军备战,最后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课堂小结

主要资本主义发展迅速——美国、德国(居世界第一、第二位)

国家发展状况相对缓慢——英国、法国(退居第三、第四位)

根源:

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

帝国主义国实质:

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

家之间的①法德矛盾

矛盾基本矛盾②英德矛盾

③俄奥矛盾

两大军事三国同盟:

1882年德、意、奥

集团形成三国协约:

1907年英、法、俄

进入19世纪90年代,欧洲局势发生变化。

法俄两国分别于1891年和1892年缔结咨商协定和军事协定。

军事协定于1893年生效,标志着法俄正式结盟。

德皇威廉二世登基后,于1890年解除了俾斯麦的职务,变本加厉地扩充军备,建立了一支强大的陆海军。

英国对此感到不安,与德国关系疏远了。

到90年代中期,英国又一次处于孤立境地。

加拿大的政治家们于1896年初首先使用了“光荣孤立”这个术语来形容英国的这一处境,很快便在英国流行开来。

海军大臣戈申宣称这种孤立是有选择的和光荣的,因为它赋于“我们选择行动的自由”,而不像其他国家那样相互牵制。

同年,索尔兹伯里也在伦敦市长举行的宴会上致词时将“光荣孤立”作为外交政策加以阐述。

他指出英国应该不参加任何同盟和集团,保持行动自由,便于操纵欧洲均势。

“光荣孤立”这个词虽然产生于19世纪90年代,其实它作为一种外交政策,从19世纪中叶起就为历届英国政府所奉行。

疑难点拨

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表现:

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后起的美德资本主义国家可以应用先进技术,经济发展迅速,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一、二位,但拥有殖民地少。

英国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资本家不愿拆毁旧的机器设备换新机器设备,加上殖民地人民生活水平低,劳动力便宜,原料价格低廉,工业利润大。

因此,资本家宁愿把大量资本输往国外,而不愿用于更新国内企业的生产设备和技术,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工业总产值退居第三位。

但却占有广大的殖民地,英国拥有的殖民地是德国的11倍多。

德国取得普法战争的胜利后,统一了国内市场,获得了赔款和矿产基地,它十分重视科学与工业相结合,尽量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它注重教育,增加教育经费;它还大造军火和船舰,刺激了不少工业部门的发展。

后起的德、美等国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形成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演化成两大军事集团。

讲解练习

1.从英、法、美、德等国经济发展的趋势中,我们能得到哪些启示?

①是否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是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美德经济迅速发展主要是依靠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新技术,带动了新产业;英法发展相对缓慢的原因,主要是资本外流,没有及时更新技术设备。

②充分发挥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调节作用。

③必须有资本、资源和劳动力作为基本条件。

④重视教育,提高国民素质。

⑤适时调整生产关系,使之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2、想一想,20世纪初战争危机日益严重的原因是什么?

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必然使列强重新瓜分世界和争夺霸权的斗争加剧。

直接原因是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他们疯狂扩军备战,展开激烈争夺,使战争危机日益严重。

3、1892年法、俄缔结军事协定以对抗德国为核心的同盟国集团。

1895年,俄、法却与德国一道迫使日本将割占的辽东半岛归还中国。

想一想,这说明了什么?

从表面上看,俄法德迫使日本归还辽东半岛,维护了中国领土主权。

但“三国干涉还辽”后,中国东北地区实际上成了俄国的“势力范围”。

俄国在东北的这一系列行动,加剧了列强对中国的争夺。

它们在中国纷纷强占港湾、掠夺铁路修筑权和划分“势力范围”,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由此可见,“三国干涉还辽”并没有维护中国的领土主权,其实质是19世纪末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开始。

4、20世纪初,列强各国舆论大肆鼓吹战争,公然叫嚣:

“战争是万事之父”,“是一种拯救人类的事业”。

德国早在1905年就制定了战争计划。

1913年,德国参谋总长小毛奇狂妄叫嚣:

“我们已经准备好了。

对于我们,战争越快越好。

(1)为什么他们这样渴望战争?

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垄断资产阶级为了满足其对原料供应和商品倾销市场以及资本输出的需要,急于对外扩张,但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已被基本瓜分完毕。

德国要求取得“阳光下的地盘”,就渴望战争。

(2)你对他们的这种态度有何看法?

为了私利不惜牺牲世界人民的利益;同时也证明了一战的性质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国家间的掠夺战争。

5、阅读下列材料:

我们不能容忍任何外国,任何外国的主神向我们说:

“怎么办?

世界已经分割完了!

”我们不愿阻挠任何人,但我们也不容许任何人妨碍我们的道路。

我们不愿消极地站在旁边……而让他人分割世界。

——德国外长皮洛夫1899年12月在议会的演说

请完成:

(1)皮洛夫发表这篇演说的背景是什么?

19世纪末,德国经济迅速发展,赶上并超过英国而位居欧洲第一位,为此德国统治集团积极要求取得广阔的海外殖民地,重新分割世界,皮洛夫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发表这篇演说的。

(2)材料中的“外国”“任何人”“他人”所指的应该是谁?

主要是指占有广大殖民地的英国、法国。

(3)皮洛夫的演说反映了德国对外推行什么外交政策?

这种政策带来了什么影响?

德国对外推行侵略扩张、称霸世界的政策。

影响:

加剧了德国与英国、法国的矛盾,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作业(另附)

陈定林于2013年1月28日16:

18分星期一南苑花城整理完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