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006513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11.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docx

《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docx

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专项培优易错难题练习题

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专项培优易错难题练习题

一、无机非金属材料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某一固体粉末含有SiO2、Fe2O3、Al2O3,加入足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盐酸,过滤,将所得滤渣洗涤并灼烧至恒重,最终固体成份为

A.SiO2B.Fe2O3、SiO2

C.SiO2、Al2O3D.Fe2O3

【答案】A

【解析】

SiO2、Fe2O3、Al2O3,加入足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所得溶液中含有硅酸钠、偏铝酸钠,加入过量盐酸,生成硅酸沉淀,将所得滤渣洗涤并灼烧生成二氧化硅,故A正确。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久置于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盐酸时有气体产生

②浓硫酸可用于干燥氢气、碘化氢等气体,但不能干燥氨气、二氧化氮气体

③Na2O2与水反应,红热的Fe与水蒸气反应均能生成碱

④玻璃、水泥、水晶项链都是硅酸盐制品

⑤浓硫酸与铜反应既体现了其强氧化性又体现了其酸性

⑥氢氧化铁胶体与氯化铁溶液分别蒸干灼烧得到相同的物质

A.①④⑤B.①⑤⑥C.②③④D.④⑤⑥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①久置于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变为碳酸钠,碳酸钠可以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以及二氧化碳,①正确;②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和强氧化性,浓硫酸可用于干燥中性、酸性且不具有还原性的气体,不能干燥还原性的碘化氢气体,不能干燥碱性气体如氨气等,②错误;③红热的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没有碱生成,③错误;④玻璃、水泥主要成分是硅酸盐,都是硅酸盐制品,水晶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不属于硅酸盐制品,④错误;⑤浓硫酸具有酸性、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浓硫酸与铜反应既体现了其强氧化性又体现了其酸性,⑤正确;⑥氯化铁属于强酸弱碱盐,溶液中铁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铁和HCl,加热促进水解,氯化铁胶体加热会聚沉,两者均产生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灼烧后产物都是三氧化二铁,⑥正确.答案选B。

考点:

考查常见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3.“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名句,下列有关“玉”的说法正确的是

A.玉的成分是石灰石B.玉能与盐酸反应放出CO2

C.玉的熔点较高D.玉的成分是金刚砂

【答案】C

【解析】

【分析】

玉的成分是硅酸盐,玉的硬度比河砂小,“试玉要烧三日满”的意思是检验“玉”的真假要烧满三日,说明“玉”的熔点较高,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A.玉有软玉和硬玉两种,软玉和硬玉的成分都是硅酸盐,石灰石成分为碳酸钙,不属于硅酸盐,故A错误;

B.玉的成分都是硅酸盐,不是碳酸盐,与盐酸反应不能放出CO2,故B错误;

C.“试玉要烧三日满”的意思是检验“玉”的真假要烧满三日,说明“玉”的熔点较高,故C正确;

D.金刚砂是人工制成的碳化硅,玉的成分是硅酸盐,故D错误;

答案选C。

4.能证明硅酸的酸性弱于碳酸酸性的实验事实是()

A.CO2溶于水形成碳酸,SiO2难溶于水

B.高温下SiO2与碳酸盐反应生成CO2

C.HCl通可溶性碳酸盐溶液中放出气体,通可溶性硅酸盐溶液中生成沉淀

D.CO2通入可溶性硅酸盐中析出硅酸沉淀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CO2溶于水形成碳酸,SiO2难溶于水它们都是酸性氧化物,与对应酸的酸性强弱没有关系,则无法比较酸性,故A错误;

B.比较强酸制取弱酸时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则在高温下固体之间的反应不能得到酸性强弱的结论,故B错误;

C.氯化氢通入可溶性碳酸盐溶液中放出气体,通入可溶性硅酸盐溶液中生成沉淀,根据强酸制弱酸,只能说明盐酸的酸性比碳酸强,盐酸易挥发,可溶性硅酸盐溶液中生成沉淀,可能为盐酸与硅酸盐的反应,则无法确定碳酸与硅酸的酸性的强弱,故C错误;

D.因往硅酸盐溶液通入二氧化碳,可以看到溶液变浑浊,是因为生成了难溶的硅酸沉淀,反应方程式是:

Na2SiO3+H2O+CO2=Na2CO3+H2SiO3↓,反应原理是强酸制弱酸,说明碳酸比硅酸酸性强,故D正确;

答案选D。

5.青石棉(cricidolite)是世界卫生组织确认的一种致癌物质,是《鹿特丹公约》中受限制的46种化学品之一,青石棉的化学式为:

Na2Fe5Si8O22(OH)2,青石棉用稀硝酸溶液处理时,还原产物只有N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青石棉是一种易燃品且易溶于水

B.青石棉的化学组成用氧化物的形式可表示为:

Na2O·3FeO·Fe2O3·8SiO2·H2O

C.1molNa2Fe5Si8O22(OH)2与足量的硝酸作用,至少需消耗6L3mol/LHNO3溶液

D.1molNa2Fe5Si8O22(OH)2与足量氢氟酸作用,至少需消耗5.5L2mol/LHF溶液

【答案】BC

【解析】

【分析】

【详解】

A.青石棉属于硅酸盐材料,不易燃,也不溶于水,故A错误;

B.硅酸盐写成氧化物形式的先后顺序为:

活泼金属氧化物、较活泼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硅、水,所以青石棉的化学组成用氧化物的形式可表示为:

Na2O⋅3FeO⋅Fe2O3⋅8SiO2⋅H2O,故B正确;

C.6L3mol/LHNO3溶液中硝酸的物质的量为18mol,1mol青石棉用稀硝酸溶液处理时,亚铁离子被氧化为铁离子,硝酸被还原为一氧化氮,根据转移电子守恒可知,产物为2molNaNO3、5molFe(NO3)3(有3mol的+2价铁氧化)、1molNO等,因此1mol该物质能和(2+5×3+1)mol=18molHNO3反应,故C正确;

D.5.5L2mol/LHF溶液中HF的物质的量为11mol,HF与二氧化硅反应的方程式为:

SiO2+4HF=SiF4+2H2O,由此可知HF的量不足,故D错误;

故答案为:

BC。

 

6.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按要求回答以下问题:

(1)缺铁性贫血患者应补充Fe2+,通常以硫酸亚铁的形式补充,而硫酸铁无这种药效。

当用硫酸亚铁制成药片时外表包有一层特殊的糖衣,这层糖衣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2)硅酸盐常可写成氧化物形式,钾长石(K2Al2Si6O16)写成氧化物的形式为____________.

(3)漂粉精中有效成分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

(4)“硅材料”是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其中广泛应用的光导纤维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陶瓷、水泥和玻璃是常用的传统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其中生产普通玻璃的主要原料有_________,氢氧化钠溶液不能用玻璃塞的原因是(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6)向浑浊的水中加入明矾KAl(SO4)2•12H2O后,水可得到净化.写出明矾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往明矾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直至Al3+恰好沉淀完全,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7)饮用水中的NO3-对人类健康产生危害,为了降低饮用水中NO3-的浓度,可以在碱性条件下用铝粉将NO3-还原为N2,其化学方程式为:

10Al+6NaNO3+4NaOH═10NaAlO2+3N2↑+2H2O.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化学方程式上用单线桥标出该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_________________.

②上述反应中若生成标况下3.36LN2,则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防止硫酸亚铁被氧化K2O·Al2O3·6SiO2Ca(ClO)2SiO2纯碱、石英、石灰石SiO2+2NaOH=Na2SiO3+H2OKAl(SO4)2=K++Al3++2SO42-2Al3++3Ba2++6OH-+3SO42-=2Al(OH)3↓+3BaSO4↓

1.5NA

【解析】

【分析】

(1)根据FeSO4不稳定,在空气中易被氧化的特征进行分析;

(2)根据酸盐写成氧化物形式的规律即活泼金属氧化物写到前边,以此类推完成;(3)根据漂白粉的制取原理进行解答;(4)根据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可以净水的原理分析解答;(5)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得失电子守恒进行解答。

【详解】

(1)FeSO4易被氧化而变质,糖衣可起到保护FeSO4不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所以外表包有一层特殊的糖衣,故答案为:

保护FeSO4不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2)硅酸盐常可写成氧化物形式,钾长石(K2Al2Si6O16)写成氧化物的形式顺序为,活泼金属氧化物写到前边,以此类推即可以写成K2O·Al2O3·6SiO2;答案:

K2O·Al2O3·6SiO2;

(3)氯气与Ca(OH)2反应生成CaCl2、Ca(ClO)2和水,反应的方程式为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其中氯化钙和次氯酸钙的混合物为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氯化钙无漂白作用,所以漂白粉的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钙,因其有强氧化性而有杀菌消毒的作用,有效成分的化学式为Ca(ClO)2;答案:

Ca(ClO)2;

(4)光导纤维的成分为二氧化硅,其化学式为SiO2;答案:

SiO2;

(5)陶瓷、水泥和玻璃是常用的传统的无机非金属材料,普通玻璃的制取是纯碱、石灰石分别在高温的条件下和石英反应,生成硅酸钠和硅酸钙、所以生产普通玻璃的主要原料有纯碱、石英、石灰石;因为氢氧化钠溶液和SiO2反应,所以装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SiO2+2NaOH=Na2SiO3+H2O,Na2SiO3具有粘合性;答案:

纯碱、石英、石灰石;SiO2+2NaOH=Na2SiO3+H2O;

(6)明矾在水溶液中电离方程式为KAl(SO4)2=K++Al3++2SO42-,电离生成Al3+和SO42-,可以和Ba(OH)2反应,假设KAl(SO4)2为2mol,溶液中含有2molAl3+,4molSO42-,当2molAl3+恰好全部沉淀时,需要6molOH-,即加入3molBa(OH)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Al3++3Ba2++6OH-+3SO42-=2Al(OH)3↓+3BaSO4↓;故答案为:

KAl(SO4)2=K++Al3++2SO42-;2Al3++3Ba2++6OH-+3SO42-=2Al(OH)3↓+3BaSO4↓

(7)①由10Al+6NaNO3+4NaOH═10NaAlO2+3N2↑+2H2O反应可知,Al失3个电子变成AlO2-,2NO3-得10个电子变成N2↑,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转移的电子总数为30个,所以电子转移总数为30e-,其方程式为:

;答案:

②由10Al+6NaNO3+4NaOH═10NaAlO2+3N2↑+2H2O反应可知,若反应中生成标况下3.36LN2,则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10NA=1.5NA;答案:

1.5NA。

7.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镁燃烧不能用CO2灭火,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铝制品不能盛放碱性食品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能用带磨口玻璃塞的试剂瓶盛装碱液的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一种石棉矿叫做青石棉,其化学式为Na2Fe5Si8H2O24,写成氧化物形式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5)已知CuCL是白色难溶的物质,写出CuCL2溶液与S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O2+2Mg

C+MgO2Al+2OH-+2H2O=2AlO2-+3H2↑SiO2+2OH-=SiO32-+H2ONa2O·3FeO·Fe2O3·8SiO2·H2O2Cu2++2H2O+SO2+2Cl-=2CuCl↓+2SO42-+4H+

【解析】

【分析】

(1)镁燃烧不能用CO2灭火:

(2)铝制品不能盛放碱性食品:

(3)不能用带磨口玻璃塞的试剂瓶盛装碱液:

(4)Na2Fe5Si8H2O24,写成氧化物形式的化学式为Na2O·3FeO·Fe2O3·8SiO2·H2O;

(5)CuCl2溶液与S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详解】

(1)镁燃烧不能用CO2灭火:

;故答案为:

(2)铝制品不能盛放碱性食品:

;故答案为:

(3)不能用带磨口玻璃塞的试剂瓶盛装碱液:

;故答案为:

(4)Na2Fe5Si8H2O24,写成氧化物形式的化学式为Na2O·3FeO·Fe2O3·8SiO2·H2O;故答案为:

Na2O·3FeO·Fe2O3·8SiO2·H2O;

(5)CuCl2溶液与S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故答案为:

8.A、B、C均为中学化学常见的纯净物,它们之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

其中①②③均为有单质参与的反应。

(1)若A是常见的金属,①③中均有同一种黄绿色气体参与反应,B溶液遇KSCN显血红色,且②为化合反应,写出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何检验上述C溶液中的阳离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B是太阳能电池用的光伏材料,①②③为工业制备B的反应。

C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属于置换反应____________,(填序号)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Fe+2Fe3+=3Fe2+取少量溶液于试管,加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加氯水,溶液变成血红色,则证明含Fe2+SiCl4①③2C+SiO2

Si+2CO↑

【解析】

【分析】

(1)由转化关系可知A为变价金属,则A应为Fe,B为氯化铁,C为氯化亚铁,②为Fe与氯化铁的反应;

(3)B是太阳能电池用的光伏材料,可知B为Si,①为C与二氧化硅的反应,①②③为工业制备B的反应,则C为SiCl4,③中SiCl4与氢气反应,提纯Si,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

(1)A是常见的金属,①③中均有同一种气态非金属单质参与反应,且②为化合反应,则该非金属气体为Cl2,B为氯化铁,则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Fe=3Fe2+;

(2)由分析知C为氯化亚铁,检验Fe2+的操作方法是取少量溶液于试管,加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加氯水,溶液变成血红色,则证明含Fe2+;

(3)B是太阳能电池用的光伏材料,可知B为Si,①为C与二氧化硅的反应,①②③为工业制备B的反应,则C为SiCl4,其中②为Si和Cl2化合生成SiCl4,③中SiCl4与氢气反应,提纯Si,则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2C

Si+2CO↑,其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有①③。

9.A、B、C、D、E五种物质之间的相互转换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

A为单质,可用于制造计算机芯片,E为无色有毒气体。

回答下列问题:

(1)B在物质分类上属于___(填“酸性氧化物”或“碱性氧化物”)。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4)在D的溶液中通入过量CO2气体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答案】酸性氧化物SiO2+2C

Si+2CO↑SiO2+CaO

CaSiO3SiO32-+2H2O+2CO2=2HCO3-+H2SiO3↓

【解析】

【分析】

A为单质,可用于制造计算机芯片,则A为Si,E为无色有毒气体,结合转化关系可知,B为SiO2,SiO2与碳反应生成Si、CO,所以E为CO;SiO2与CaO反应生成C为CaSiO3;SiO2与NaOH反应生成Na2SiO3和水。

据此解答。

【详解】

(1)B为SiO2,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酸性氧化物,故答案为:

酸性氧化物;

(2)反应①是SiO2与C反应生成Si、CO,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SiO2+2C

Si+2CO↑,故答案为:

SiO2+2C

Si+2CO↑;

(3)反应②是SiO2与CaO反应生成CaSiO3,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SiO2+CaO

CaSiO3,故答案为:

SiO2+CaO

CaSiO3;

(4)D为Na2SiO3,其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Na2SiO3+2H2O+2CO2=2NaHCO3+H2SiO3↓,其离子方程式为:

SiO32-+2H2O+2CO2=2HCO3-+H2SiO3↓,故答案为:

SiO32-+2H2O+2CO2=2HCO3-+H2SiO3↓。

10.探究无机盐X(仅含三种短周期元素)的组成和性质,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

请回答:

(1)X的化学式是____。

(2)白色粉末溶于氢氧化钠溶液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

(3)高温条件下白色粉末与焦炭发生置换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答案】Mg2SiO4或2MgO·SiO2SiO2+2OH-=SiO32-+H2OSiO2+2C

Si+2CO↑

【解析】

【详解】

无机盐X(仅含三种短周期元素),加入过量盐酸溶解,离心分离得到白色胶状物沉淀和无色溶液,白色胶状沉淀为硅酸,白色沉淀充分灼烧得到白色粉末1.80g为SiO2,物质的量=1.8g÷60g/mol=0.03mol,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得到无色溶液为硅酸钠溶液,说明无机盐中含硅酸根离子或原硅酸根离子,物质的量为0.03mol,若为硅酸根离子其质量=0.03mol×76g/mol=2.28g,金属质量=4.20g-2.28g=1.92g,无色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则判断为Mg(OH)2,金属离子物质的量=3.48g÷58g/mol=0.06mol,质量为0.06mol×24g/mol=1.44g,不符合,则应为原硅酸根,物质的量为0.03mol,质量=0.03mol×92g/mol=2.76g,金属质量4.20g-2.76g=1.44g,物质的量=1.44g÷24g/mol=0.06mol,得到X为Mg2SiO4,则

(1)X的化学式是Mg2SiO4或2MgO·SiO2。

(2)白色粉末溶于氢氧化钠溶液的离子方程式是SiO2+2OH-=SiO32-+H2O。

(3)高温条件下白色粉末与焦炭发生置换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iO2+2C

Si+2CO↑。

11.A元素的一种单质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含A元素的一种化合物C可用于制造高性能的现代通讯材料—光导纤维,C与烧碱反应生成含A元素的化合物D。

(1)易与C发生化学反应的酸是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2)将C与纯碱混合,在高温熔融时发生化学反应也可生成D,同时还生成B的最高价氧化物E;将E与D在足量的水中混合后,又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含A的化合物F。

①写出生成D和F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要将纯碱在高温下熔化,下列坩埚中不可选用的是________。

A.普通玻璃坩埚B.石英玻璃坩埚C.瓷坩埚D.铁坩埚

【答案】氢氟酸SiO2+4HF=SiF4↑+2H2OSiO2+Na2CO3

Na2SiO3+CO2↑Na2SiO3+CO2+H2O=Na2CO3+H2SiO3↓ABC

【解析】

【分析】

“A元素的一种单质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说明A为Si,通过“光导纤维”可推测C为SiO2,SiO2与烧碱即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含Si元素的化合物为Na2SiO3。

SiO2与纯碱即碳酸钠高温条件下生成Na2SiO3和CO2,故B为C,E为CO2,二氧化碳和硅酸钠在足量水中可生成硅酸和碳酸钠,故F为H2SiO3。

【详解】

(1)SiO2易与氢氟酸发生反应,故答案为:

氢氟酸;

(2)①根据分析可知答案为:

②A项普通玻璃坩埚中含有SiO2,会在高温下与纯碱反应,故A项错误;B项石英玻璃坩埚中含有SiO2,会在高温下与纯碱反应,故B项错误;C项瓷坩埚中含有SiO2,会在高温下与纯碱反应,故C项错误;D项铁坩埚中不含高温条件下与纯碱反应的物质,故D项正确;故答案为:

ABC。

【点睛】

半导体材料为硅单质,光导纤维材料为二氧化硅,为高频考点,一定要注意记忆区分。

12.固体化合物X由四种常见的元素组成,为探究其成分,某学生进行如下实验:

①20.8gX固体进行实验,得到白色粉末1质量12.0g,白色粉末2质量为6.0g;

②白色粉末2可用作耐高温材料,白色粉末3是一种常见干燥剂;请回答问题:

(1)X中金属元素的名称是______。

(2)化合物X与足量盐酸反应离子方程式______。

(3)在高温条件下,白色粉末2中某元素单质与白色粉末1反应,是工业制备另一种单质方法之一,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答案】钙、镁Ca4Mg3Si4O15+14H+=4Ca2++3Mg2++4H2SiO3+3H2O2Mg+SiO2

2MgO+Si

【解析】

【分析】

化合物X与过量盐酸反应生成白色胶状沉淀与无色溶液,其中白色胶状灼烧得到的白色粉末1能与NaOH溶液反应得到无色溶液,故白色胶状沉淀为H2SiO3、白色粉末1为SiO2;无色溶液与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得到白色沉淀,经灼烧生成的白色粉末2可用作耐高温材料,可知白色粉末2为MgO;白色粉末3是一种常见干燥剂,结合转化可知白色粉末3为CaO;由元素守恒可知X含有Si、Mg、Ca元素,而固体化合物X由四种常见的元素组成,与盐酸反应没有气体生成,根据元素守恒可知X不可能含有H元素,而是还含有O元素,化合物X为硅酸盐,改写为氧化物的形式,由原子守恒可知SiO2、MgO、CaO的物质的量,得到它们的比,就可得出X的化学式。

【详解】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

白色胶状沉淀为H2SiO3;白色粉末1为SiO2;白色粉末2为MgO;白色粉末3为CaO;由元素守恒可知X含有Si、Mg、Ca元素,而固体化合物X由四种常见的元素组成,与盐酸反应没有气体生成,根据元素守恒可知X不可能含有H元素,而是还含有O元素,化合物X为硅酸盐,改写为氧化物的形式,由原子守恒可知n(SiO2)=12.0g÷60g/mol=0.2mol,n(MgO)=6.0g÷40g/mol=0.15mol,故n(CaO)=(20.8g-12.0g-6.0g)÷56g/mol=0.2mol,n(CaO):

n(MgO):

n(SiO2)=0.2mol:

0.15mol:

0.2mol=4:

3:

4,所以X的化学式为:

4CaO•3MgO•4SiO2。

(1)由上述分析可知,X中金属元素的名称是:

钙、镁;

(2)化合物X与足量盐酸反应离子方程式:

Ca4Mg3Si4O15+14H+=4Ca2++3Mg2++4H2SiO3+3H2O;

(3)在高温条件下,MgO中某元素单质与SiO2反应,是工业制备另一种单质方法之一,应是Mg与SiO2反应制备Si,同时生成Mg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Mg+SiO2

2MgO+Si。

【点睛】

 

13.晶体硅是一种重要的非金属材料,制备高纯硅的主要步骤如下:

①高温下用碳还原二氧化硅制得粗硅;

②粗硅与干燥HCl气体反应制得SiHCl3:

Si+3HCl

SiHCl3+H2;

③SiHCl3与过量H2在1000~1100℃反应制得纯硅。

已知SiHCl3能与H2O强烈反应,在空气中易自燃。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①步制备粗硅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

(2)粗硅与HCl反应完全后,经冷凝得到的SiHCl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