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的一般检查.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008764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10.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血液的一般检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血液的一般检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血液的一般检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血液的一般检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血液的一般检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血液的一般检查.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血液的一般检查.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血液的一般检查.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血液的一般检查.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血液的一般检查.docx

《血液的一般检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液的一般检查.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血液的一般检查.docx

血液的一般检查

实验室诊断

血液的一般检查

血栓与止血检查

骨髓检查

肝脏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

肾功能检查

常用生化检查

酶学检查

免疫学检查

尿液检査

粪便检查

痰液检查

浆膜腔穿刺液检查

脑脊液检查

  第一节血常规

一、红细胞

1、血红蛋白测定和红细胞计数

(1)参考值

血红蛋白(Hb)

120~160g/L

110~150g/L

红细胞计数(RBC)

(4.0~5.5)×1012/L

(3.5~5.0)×1012/L

  

(2)临床意义

  贫血分级及其血红蛋白值

贫血分级

血红蛋白(Hb)值

轻度

>90g/L;

中度

90~60g/L

重度

60~30g/L

极重度

<30g/L

造血功能障碍主要是骨髓造血功能,红细胞丢失过多指失血。

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增多

  

机体缺氧,红细胞代偿性增多

2、红细胞形态改变和大小改变

类型

MCV

MCHC

常见疾病

大细胞性贫血

>100

32~35

巨幼细胞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肝疾病

正常细胞性贫血

80~100

32~35

再障、溶血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骨髓病性贫血、肾性贫血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80

<32

缺铁性贫血、铁幼粒细胞性贫血、慢性病贫血、

海洋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注意:

①小细胞低色素里面的四种贫血,都是导致Hb合成障碍,出现大量细胞质不足(小细胞),及Hb含量减少(低色素)。

②MVC:

红细胞平均体积;MCHC: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

③肾性贫血是指各种因素造成肾脏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产生不足或尿毒症血浆中一些毒素物质干扰红细胞的生成和代谢而导致的贫血,是慢性肾功能不全发展到终末期常见的并发症。

贫血的程度常与肾功能减退的程度相关。

④骨髓病性贫血(MA)或称骨髓浸润性贫血,是骨髓被肿瘤细胞或异常组织浸润,造血骨髓微环境遭受破坏,造血功能受损引起的贫血。

其特征是骨痛、骨质破坏、贫血伴幼粒幼红细胞血象。

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异质性后天性克隆性疾患,其基本病变是克隆性造血干、祖细胞发育异常(dysplasia),导致无效造血以及恶性转化危险性增高。

表现为骨髓中各系造血细胞数量增多或正常,但看明显发育异常的形态改变;外周血中各系血细胞明显减少。

而且演变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危险性很高。

椭圆形红细胞:

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

球形红细胞: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二、白细胞

1、白细胞计数及白细胞分类计数

细胞类型

百分数

绝对值(×109/L)

中性粒细胞(N)

杆状核(st)

0~5

0.04~0.05

分叶核(sg)

50~70

2~7

嗜酸性粒细胞(E)

0.5~5

0.05~0.5

嗜碱性粒细胞(B)

0~1

0~0.1

淋巴细胞(L)

20~40

0.8~4

单核细胞(M)

3~8

0.12~0.8

白细胞总数

成人:

(4~10)×109/L

2、中性粒细胞

(1)中性粒细胞增多

  

(2)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常见原因

中性粒细胞减少

1

感染

病毒感染、伤寒、疟疾等

2

血液系统疾病

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

3

药物及理化因素损伤

氯霉素、抗肿瘤药物、抗结核药物

X线及放射性核素

化学物质,如苯、铅

4

自身免疫性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

5

脾功能亢进

脾大

脾脏是血细胞的火葬场

(3)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变化

  ①核左移:

周围血中杆状核粒细胞增多并出现晚幼粒、中幼粒、早幼粒等细胞。

常见于感染,特别是急性化脓性感染,也见于急性大出血、急性溶血反应、急性中毒等。

  ②核右移:

5叶者超过3%时称为核右移。

见于巨幼细胞贫血、恶性贫血。

核左移说明正常的中性粒细胞损伤过多,或者造血功能出现问题。

右移是造血功能下降。

3、几种白细胞增多或减少的临床意义

  

(1)嗜酸性粒细胞

  增多          减少

  过敏性疾病       伤寒的极期

  寄生虫病        应激状态

  皮肤病         休克

  血液病及某些恶性肿瘤  库欣综合征

  

(2)嗜碱性粒细胞

  增多

  血液病及某些恶性肿瘤、过敏性疾病。

  

(3)淋巴细胞增多

  

  

(4)减少:

接触放射线、糖皮质激素、烷化剂

  考点汇集——重要几种细胞增多或减少的原因

增多

减少

嗜酸性粒细胞

过敏+寄生虫+血液病

伤寒、应激、休克、库欣综合征

淋巴细胞

①感染性疾病

1)病毒感染

2)某些杆菌感染

②某些血液病

应用糖皮质激素、烷化剂,接触放射线

单核细胞

1)某些感染:

感染性心内膜炎、活动性结核病

2)单核细胞白血病

--

三、血小板计数

参考值

(100~300)×109g/L

血小板增多

>400×109g/L

血小板减少

<100×109g/L

 

1、增多 

①反应性增多:

急性大出血及溶血之后、脾切除术后等。

②原发性增多: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纤维化早期等。

  

2、减少 

  

四、网织红细胞计数:

网织红细胞为外周血内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

参考值:

百分数0.005~0.015(0.5%~1.5%)

临床意义:

反映骨髓造血的功能状态,对贫血的鉴别诊断及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增多:

  ①明显增多:

溶血性贫血和急性失血性贫血。

  ②贫血治疗的疗效判断指标。

  ●减少:

骨髓造血功能减低。

缺铁贫铁剂治疗有效后最早期上升的是网织红细胞,而不是血红蛋白。

五、红细胞沉降率测定

1、参考值

  成年男性:

0~15mm/h;

  成年女性:

0~20mm/h。

  

2、临床意义

(1)生理性增快妇女月经期、妊娠、老年人。

  

(2)病理性增快

  ①各种炎症:

细菌性急性炎症、风湿热和结核病活动期。

  ②损伤及坏死:

心肌梗死等。

  ③恶性肿瘤。

  ④各种原因导致的高球蛋白血症:

如多发性骨髓瘤、感染性心内膜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慢性肾炎、肝硬化等。

  ⑤贫血和高胆固醇血症。

红细胞少了,相对沉降率就快力。

红细胞带负电荷,血液中带正电荷东西多了也下降块。

球蛋白是正电荷,即免疫疾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