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一般检验.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85279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64.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血液一般检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血液一般检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血液一般检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血液一般检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血液一般检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血液一般检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3页
血液一般检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3页
血液一般检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3页
血液一般检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3页
血液一般检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3页
血液一般检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3页
血液一般检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3页
血液一般检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3页
血液一般检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3页
血液一般检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3页
血液一般检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3页
血液一般检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3页
血液一般检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3页
血液一般检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3页
血液一般检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血液一般检验.docx

《血液一般检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液一般检验.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血液一般检验.docx

血液一般检验

血液一般检验

一、选择题

(一)、A1型题(标准型)

1.红细胞从骨髓释放入血后的平均寿命约为:

A.50天

B.80天

C.100天

D.120天

E.150天

2.血液的pH值是:

A.6.80~7.00

B.7.35~7.45

C.7.00~7.25

D.6.00~7.00

E.5.50~6.50

3.以N表示五个中方格内红细胞总数,则红细胞显微镜计数法的计算式应为:

A.N×5×10×104×200

B.N×5×10×105×200

C.N×25/5×10×106×200

D.N×5/25×10×106×200

E.N×25×10×106×200

4.正常成人红细胞中90%以上的血红蛋白是:

A.HbA

B.HbA2

C.HbF

D.SHb

E.HbH

5.血红蛋白测定的参考方法:

A.沙利法

B.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

C.叠氮高铁血红蛋白法

D.十二烷基硫酸钠血红蛋白测定法

E.碱羟血红蛋白测定法

6.国内推荐哪种方法作为血红蛋白测定的次选方法:

A.沙利法

B.血气分析法

C.叠氮高铁血红蛋白法

D.十二烷基硫酸钠血红蛋白测定法

E.碱羟血红蛋白测定法

7.血红蛋白测定法中基本淘汰的是:

A.沙利法

B.血气分析法

C.叠氮高铁血红蛋白法

D.十二烷基硫酸钠血红蛋白测定法

E.碱羟血红蛋白测定法

8.HiCN法测定血红蛋白所用波长:

A.500nm

B.530nm

C.540nm

D.560nm

E.570nm

9.血液分析仪和血红蛋白测定仪多采用哪一波长测定血红蛋白:

A.500nm

B.540nm

C.560nm

D.575nm

E.600nm

10.测定Hb时,静脉血比毛细管血的结果:

A.低10~15%

B.高10~15%

C.基本相符

D.低5~10%

E.高5~10%

11.下列何种物质被认为是最强烈有力的促红细胞缗钱状聚集的物质:

A.胆固醇

B.纤维蛋白原

C.α-球蛋白

D.γ-球蛋白

E.β-球蛋白

12.血涂片中成熟红细胞常呈缗钱状排列的疾病是:

A.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B.多发性骨髓瘤

C.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E.再生障碍性贫血

13.外周血出现多色性红细胞增多,表明骨髓造血功能:

A.正常

B.活跃

C.低下

D.重度低下

E.以上均不是

14.双形性贫血最常见于:

A.溶血性贫血

B.急性失血

C.巨幼细胞贫血

D.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E.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15.高渗溶液中红细胞的形态为:

A.影红细胞

B.口形细胞

C.锯齿状红细胞

D.球形细胞

E.椭圆形细胞

16.嗜碱性点彩红细胞形成的原因为:

A.脂蛋白变性

B.胞浆内残留的DNA变性

C.胞浆内残留的RNA变性

D.核碎裂或溶解后的残余物

E.纺锤体的残余物

17.铅中毒时,血中哪种细胞明显增加:

A.嗜碱性点彩红细胞

B.有核红细胞

C.泪滴形细胞

D.多色性红细胞

E.镰形细胞

18.成人外周血涂片出现有核红细胞最常见于:

A.缺铁性贫血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溶血性贫血

D.铅中毒

E.地中海贫血

19.小细胞低色素性红细胞最常见于:

A.缺铁性贫血

B.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急性溶血性贫血

E.铁粒幼细胞贫血

20.红细胞数降低的程度比血红蛋白更显着,最可能的诊断是:

A.缺铁性贫血

B.溶血

C.失血

D.再生障碍性贫血

E.巨幼红细胞贫血

21.WHO认定血细胞比容测定首选的常规方法为:

A.微量离心法

B.温氏法

C.折射计法

D.粘度法

E.放射性核素法

22.ISCH认定血细胞比容测定的参考方法为:

A.放射性核素法

B.温氏法

C.粘度法

D.比重测定法

E.折射计法

23.血细胞比容测定法中趋于淘汰的是:

A.血液分析仪法

B.温氏法

C.粘度法

D.比重测定法

E.折射计法

24.单位fl相当于:

A.10-6L

B.10-9L

C.10-12L

D.10-15L

E.10-18L

25.单位pg相当于:

A.10-6g

B.10-9g

C.10-12g

D.10-15g

E.10-18g

26.某患者MCH为15pg,MCV为70fl,MCHC为214g/L,其可能为:

A.正常

B.正细胞贫血

C.大细胞贫血

D.单纯小细胞贫血

E.小细胞低色素贫血

27.关于红细胞平均值的叙述下列哪项正确:

A.红细胞平均值正常,提示红细胞形态无改变

B.贫血时红细胞平均值可能在正常范围

C.MCV小于正常,MCH小于正常,其MCHC必小于正常

D.MCV大于正常,MCH大于正常,其MCHC必大于正常

E.MCV、MCH、MCHC三者之间无联系

28.红细胞为4.6×1012/L,Hct为0.40,Hb为130g/L,MCV为:

A.35.38fl

B.28.26fl

C.87fl

D.115fl

E.325fl

29.正常成人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参考值范围:

A.12.0~15.0%

B.11.0~13.0%

C.11.6~14.6%

D.10.6~13.6%

E.12.5~15.6%

30.RDW常用下列哪项表示:

A.标准误

B.变异系数

C.均数

D.误差

E.偏差

31.RDW增大表明红细胞:

A.体积增大

B.体积减小

C.体积大小不均一

D.形态异常

E.以上都不是

32.显微镜计数法成人网织红细胞绝对值的参考范围:

A.(25~75)×109/L

B.(20~70)×109/L

C.(200~250)×109/L

D.(100~150)×109/L

E.(10~25)×109/L

33.Miller窥盘小方格内计数的红细胞总数是500个,大方格内(含小方格面积)计数的网织红细胞总数是180个,网织红细胞是:

A.0.02

B.0.04

C.0.05

D.0.06

E.0.07

34.下列疾病中网织红细胞升高最显着的是:

A.巨幼红细胞贫血

B.急性苯中毒

C.反复输血

D.急性溶血

E.地中海贫血

35.贫血伴轻度黄疸,网织红细胞计数>0.07,最可能的诊断是: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地中海贫血

C.脾功能亢进

D.急性白血病

E.溶血性贫血

36.目前血沉测定首选的方法:

A.库氏法

B.温氏法

C.潘氏法

D.赖氏法

E.魏氏法

37.血沉测定时,血液与抗凝剂的比例:

A.4:

1

B.5:

1

C.3:

2

D.2:

1

E.3:

1

38.关于血沉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红细胞越大越薄,血沉加快

B.心绞痛,血沉加快

C.红细胞增多症,血沉加快

D.免疫球蛋白增高,血沉减慢

E.高胆固醇血症,血沉减慢

39.计数池四角4个大方格内的白细胞数分别为37、39、40、41,则白细胞数为:

A.3.9×109/L

B.5.7×109/L

C.6.8×109/L

D.8.7×109/L

E.7.8×109/L

40.白细胞形态检查中描述正确的是:

A.吉姆萨染色法对细胞核、寄生虫着色效果好,胞质和中性粒细胞着色较差

B.仪器法和手工法能提供白细胞形态改变的直接信息

C.正常血涂片常见到浆细胞和退化变性的白细胞

D.瑞氏染色和吉氏染色不能混合染色

E.毒性指数=有中毒颗粒的中性粒细胞数/所计数的白细胞数

41.关于白细胞在血涂片中的分布情况描述正确的是:

A.淋巴细胞多位于涂片的边缘

B.嗜碱性粒细胞多位于涂片的尾部

C.幼稚细胞多位于涂片的体部

D.中性粒细胞多位于涂片的头部

E.单核细胞多位于涂片的尾部和两侧

42.白细胞分类计数时应选择血涂片哪一部位进行有序的镜检:

A.头部

B.体部

C.尾部

D.边缘

E.体尾交界

43.白细胞计数稀释液常用:

A.Hayem液

B.稀乙酸溶液

C.丙酮-伊红稀释液

D.生理盐水

E.1%甲醛的生理盐水

44.中性粒细胞升高的疾病常见于:

A.流感

B.伤寒

C.系统性红斑狼疮

D.心肌梗塞

E.疟疾

45.正常人血涂片中中性粒细胞核分叶最为多见的是:

A.杆状核

B.二叶

C.三叶

D.四叶

E.五叶

46.疾病进行期突然出现中性粒细胞核象右移,常表示:

A.预后不良

B.预后良好

C.机体抵抗力好

D.骨髓造血功能旺盛

E.有严重感染

47.退行性核左移提示:

A.机体的反应性强

B.骨髓造血功能旺盛

C.骨髓造血功能减低

D.感染程度较轻

E.预后良好

48.中性粒细胞胞核与胞质发育不平衡的表现:

A.中毒颗粒

B.空泡

C.D?

hle小体

D.棒状小体

E.染色质小体

49.中性粒细胞出现空泡,提示:

A.细胞衰老

B.细胞发生吞噬现象

C.细胞核与胞质发育不平衡

D.细胞分裂

E.细胞融合

50.白细胞11×109/L,淋巴细胞0.10,异型淋巴细胞0.15,最可能的诊断为:

A.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B.上呼吸道感染

C.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D.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E.扁桃体炎

51.放射线损伤引起白细胞中哪类细胞的形态和数量改变最为明显:

A.中性粒细胞

B.嗜酸性粒细胞

C.嗜碱性粒细胞

D.单核细胞

E.淋巴细胞

52.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会导致:

A.中性粒细胞减低

B.嗜酸性粒细胞减低

C.红细胞减低

D.淋巴细胞升高

E.以上都不是

53.火焰状浆细胞形成原因:

A.核蛋白体凝集物溶解

B.内质网充满球蛋白

C.脂肪变性

D.粘蛋白凝集物

E.内质网分泌球蛋白受阻

54.在电阻抗型血液分析仪中,哪项与脉冲振幅成正比:

A.细胞的移动速度

B.细胞的数量

C.细胞的体积

D.细胞的比密

E.以上均不是

55.电阻抗型血液分析仪依据哪项对白细胞进行分类:

A.白细胞的移动速度

B.白细胞自身的体积

C.白细胞的比密

D.加入溶血素后白细胞的体积

E.白细胞胞浆内颗粒的大小

56.血细胞过氧化物酶活性最高者为:

A.中性粒细胞

B.嗜酸性粒细胞

C.嗜碱性粒细胞

D.淋巴细胞

E.单核细胞

57.正常红细胞直方图主峰的分布区域:

A.50~125fl

B.50~200fl

C.36~360fl

D.35~95fl

E.125~200fl

58.正常红细胞直方图中,大红细胞和网织红细胞分布于:

A.50~125fl

B.50~200fl

C.36~360fl

D.35~95fl

E.125~200fl

59.血小板直方图右侧呈脱尾状,MCV低于正常,最有可能的是:

A.红细胞碎片

B.血小板聚集

C.小红细胞干扰

D.大血小板增多

E.小血小板增多

60.血小板减低,MPV增高,提示:

A.骨髓受抑制

B.骨髓病变

C.骨髓造血功能衰竭

D.血小板分布异常

E.骨髓正常,但外周血血小板破坏过多

(二)、A1型题(否定型)

1.哪项不是衰老红细胞所具有的特征:

A.细胞内酶活性降低

B.变形性降低

C.脆性增加

D.易被脾“阻滞”

E.红细胞膜表面所带负电荷增多,细胞间排斥效应增强

2.不能促进红细胞生成的是:

A.雌激素

B.肾上腺素

C.红细胞生成素

D.糖皮质激素

E.雄激素

3.有关改良牛鲍氏计数板的描述错误的是:

A.通过H型沟槽分割为两个相同的计数池

B.每个池分为9个大方格

C.盖玻片与计数池之间距离为0.01mm

D.每个大方格的面积为1mm2

E.中央大方格又用双线分为25个中方格

4.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测定法不能将哪种血红蛋白转化为HiCN:

A.HbO2

B.Hbred

C.SHb

D.HbCO

E.以上都不是

5.下列有关Hb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影响Hb合成的激素为红细胞生成素和雌激素

B.Hb是一种含色素辅基的结合蛋白质

C.组成Hb的多肽链分为α和β两大类

D.铁原子只有处于亚铁状态才能与O2结合

E.Hb分布靠近红细胞膜处最高,越往细胞中央越少

6.有关血红蛋白测定哪项不正确:

A.多参数血细胞分析仪要经过HiCN标准液校正后才能进行Hb测定

B.十二烷基硫酸钠测定法是次选方法,能有效转化SHb

C.十二烷基硫酸钠测定法不能用吸光度A值直接计算Hb浓度

D.叠氮高铁血红蛋白试剂有公害问题

E.HiCN法需定期检查K值

7.正常人外周血涂片中不可能见到:

A.裂红细胞

B.新月形红细胞

C.泪滴形细胞

D.口形细胞

E.椭圆形细胞

8.关于有核红细胞错误的说法是:

A.幼稚细胞

B.1周之内婴幼儿的血涂片中可见少量

C.脾切除后,少量有核红细胞进入外周血

D.红细胞破坏后,外周血出现有核红细胞,说明骨髓增生减低

E.最常见于各种溶血性贫血

9.红细胞中不能找到哪种病原体:

A.间日疟环状体

B.三日疟环状体

C.恶性疟环状体

D.三日疟裂殖体

E.恶性疟裂殖体

10.对血细胞比容叙述错误的是:

A.血液分析仪中Hct=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平均体积

B.贫血时Hct减低

C.抗凝血自然沉降后红细胞在全血中所占体积的比值

D.临床可以根据Hct决定是否输液

E.手工法作为仪器的参考方法

11.对红细胞平均指数描述不正确的是:

A.高脂血症或白细胞增多症使MCH假性增高

B.仪器法3个平均指数都是间接算出

C.各类患者红细胞平均指数相当稳定

D.可应用于血液分析仪的质量控制

E.作为贫血的形态学分类依据

12.对巨幼细胞性贫血的描述哪项错误:

A.最常见于叶酸及VitB12缺乏

B.易见豪焦小体、卡波氏环

C.MCV、RDW增高

D.分叶过多的中性粒细胞有助于诊断

E.低色素性红细胞多见

13.再生障碍性贫血血细胞改变不正确的是:

A.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均减低

B.网织红细胞减少

C.RDW增大

D.退行性核左移

E.正细胞贫血

14.下列哪项在瑞氏染色血片中不可能见到:

A.异型淋巴细胞

B.点彩红细胞

C.幼稚细胞

D.网织红细胞

E.以上都不是

15.下述有关网织红细胞概念,错误的是:

A.属于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

B.胞质内残存嗜碱性物质RNA

C.骨髓中数量比外周血高

D.网状结构越多,表示细胞越幼稚

E.Ⅵ级是指红细胞内几乎被网织物充满

16.网织红细胞测定的临床意义中,不正确的叙述是:

A.观察贫血疗效

B.判断骨髓红细胞造血情况

C.鉴别诊断贫血的初筛指标

D.监测骨髓移植后造血功能恢复状况

E.反映红细胞的功能

17.下列哪种情况红细胞沉降率不会加快:

A.室温>25℃

B.标本溶血

C.血沉管倾斜

D.抗凝剂浓度增加

E.以上都不是

18.ESR不加快的疾病是:

A.恶性肿瘤

B.活动性肺结核

C.盆腔炎性包块

D.多发性骨髓瘤

E.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19.血沉测定的意义中,错误的观点是:

A.常规项目,但缺乏特异性

B.判断疾病是否活动的指标

C.动态血沉对了解疾病发展有重要意义

D.能作为健康人群的筛查

E.血沉正常不能排除肿瘤或其他恶性疾病

20.血液检验中,下列哪一项指标的参考值无性别差异:

A.红细胞计数

B.白细胞计数

C.血红蛋白测定

D.血细胞比容

E.血沉

21.有关瑞氏染色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染色时间与细胞多少、室温有关

B.可以复染

C.冲洗时应先倒掉染液后再以流水冲洗

D.血片着色偏红时应适当调高缓冲液pH值

E.瑞氏染色和吉氏染色能混合染色

22.NCCLS使用的白细胞分类计数参考方法中不包括:

A.人工制备血涂片

B.EDTA-K3抗凝的静脉血

C.Romanowaky染色液

D.油镜下计数100个白细胞

E.“城墙式”移动血涂片

23.有关中性粒细胞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病毒感染时,总数常正常或轻度降低

B.早晨较高,下午较低

C.运动、疼痛、情绪激动时升高

D.妊娠、分娩升高

E.出生后第6~9天和4~5岁两阶段与淋巴细胞数大致相等

24.类白血病反应不具有的特征是:

A.有明确的病因

B.白细胞大多<100×109/L

C.以中性粒细胞增多为主

D.可见各阶段的粒细胞,并伴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E.常伴中性粒细胞中毒性改变

25.中性粒细胞核象变化中错误的是:

A.核左移表明造血功能旺盛

B.5叶以上核>0.03为核象右移

C.白细胞总数升高,杆状核粒细胞>0.10,表示有严重感染

D.炎症恢复期可见一过性核象右移

E.核象右移时,常伴有白细胞总数减少

26.中性粒细胞不升高的是:

A.大面积烧伤

B.急性溶血

C.恶性肿瘤

D.胆囊炎

E.电离辐射

27.不引起核左移的疾病:

A.恶性贫血

B.急性化脓性感染

C.急性溶血

D.粒细胞白血病

E.急性中毒

28.不属于中性粒细胞中毒改变的是:

A.大小不均

B.空泡

C.中毒颗粒

D.豪焦小体

E.D?

hle小体

29.白血病患者外周血涂片中白细胞胞质不出现棒状小体的是:

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B.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C.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D.颗粒增多的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E.以上都不是

30.淋巴细胞不增高的疾病是:

A.流行性腮腺炎

B.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

C.结核

D.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E.严重化脓性感染

31.下列疾病中外周血涂片不易出现浆细胞的是:

A.多发性骨髓瘤

B.IgA型骨髓瘤

C.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D.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

E.胰腺炎

32.嗜酸性粒细胞不升高的疾病:

A.支气管哮喘

B.猩红热

C.伤寒

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E.血吸虫

33.白细胞稀释液不能破坏的细胞是:

A.网织红细胞

B.有核红细胞

C.正常成熟红细胞

D.小红细胞

E.大红细胞

34.对VCS法检测原理理解错误的是:

A.白细胞形态完全与体内状态相同

B.体积相同,但性质不同的细胞群无法区分

C.利用电阻抗原理测定细胞体积

D.应用电导性技术测量细胞内部结构

E.光散射技术可区分粒细胞类型

35.关于血液分析仪检测血小板的错误观点是:

A.电阻抗型易受大血小板和非血小板颗粒的干扰

B.光散射型血小板计数准确性较高

C.光散射型中血小板的折射系数比红细胞高

D.高角度光散射检测细胞折射指数

E.低角度光散射测量细胞大小

36.三分群白细胞直方图上,中间细胞区不包括哪类细胞:

A.单核细胞

B.中性粒细胞

C.嗜酸性粒细胞

D.嗜碱性粒细胞

E.幼稚细胞

37.白细胞直方图中淋巴细胞左侧区域异常,最不可能的原因是:

A.血小板聚集

B.异型淋巴细胞

C.巨大血小板

D.有核红细胞

E.脂类颗粒

38.血小板不减少的疾病是:

A.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B.脾功能亢进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急性白血病

E.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39.红细胞直方图不出现两个细胞峰的是:

A.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B.巨幼细胞性贫血治疗初期

C.缺铁性贫血治疗有效

D.轻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E.以上都不是

40.MPV变化的临床意义中不正确的是:

A.MPV减低,有出血倾向

B.白血病缓解期MPV增高

C.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症,MPV减低

D.MPV越小,骨髓受抑越严重

E.MPV持续低,说明感染未控制

(三)、B1型题(配伍题)

问题1~3

A.瑞氏染色

B.碱性亚甲基蓝染色

C.煌焦油蓝染色

D.墨汁染色

E.抗酸染色

1.白细胞分类:

2.结核杆菌:

3.网织红细胞:

问题4~6

A.4.0~5.5×1012/L

B.4.5~6.0×1012/L

C.3.5~5.0×1012/L

D.6.0~7.0×1012/L

E.5.0~6.0×1012/L

4.成年男性红细胞计数参考值:

5.成年女性红细胞计数参考值:

6.新生儿红细胞计数参考值:

问题7~9

A.80~92fl

B.80~100fl

C.27~34pg

D27~31pg

E320~360g/L

7.血细胞分析仪MCV参考值:

8.血细胞分析仪MCH参考值:

9.血细胞分析仪MCHC参考值:

问题10~13

A.球形红细胞

B.裂红细胞

C.镰形红细胞

D.口形红细胞

E.棘形红细胞

10.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易见到:

11.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易见到:

12.红细胞含HbS易见到:

13.β-脂蛋白缺乏症易见到:

问题14~17

A.红细胞丢失过多

B.红细胞寿命缩短

C.造血原料不足

D.骨髓造血功能减退

E.神经、体液调节异常

14.消化性溃疡:

15.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16.铁粒幼细胞贫血:

17.蚕豆病:

问题18~21

A.MCV正常,RDW增高

B.MCV增大,RDW正常

C.MCV,RDW均正常

D.MCV,RDW均增高

E.MCV减少,RDW增高

18.铁粒幼细胞贫血:

19.再生障碍性贫血:

20.巨幼细胞性贫血:

21.缺铁性贫血:

问题22~25

A.脂蛋白变性

B.脂肪变性

C.胞浆内残留的RNA变性

D核碎裂或溶解后的残余物

E异常溶酶体

22.豪焦小体:

23.卡波氏环:

24.Chediask-Higashi畸形:

25.中性粒细胞空泡变性:

问题26~29

A.0.50~0.70

B.0.03~0.08

C.0.005~0.05

D.0.00~0.01

E.0.01~0.05

2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