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生物综合能力突破复习训练39染色体结构变异.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011110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10.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生物综合能力突破复习训练39染色体结构变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届高考生物综合能力突破复习训练39染色体结构变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届高考生物综合能力突破复习训练39染色体结构变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届高考生物综合能力突破复习训练39染色体结构变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届高考生物综合能力突破复习训练39染色体结构变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届高考生物综合能力突破复习训练39染色体结构变异.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届高考生物综合能力突破复习训练39染色体结构变异.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届高考生物综合能力突破复习训练39染色体结构变异.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届高考生物综合能力突破复习训练39染色体结构变异.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届高考生物综合能力突破复习训练39染色体结构变异.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生物综合能力突破复习训练39染色体结构变异.docx

《届高考生物综合能力突破复习训练39染色体结构变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生物综合能力突破复习训练39染色体结构变异.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高考生物综合能力突破复习训练39染色体结构变异.docx

届高考生物综合能力突破复习训练39染色体结构变异

考点一 染色体结构变异

1.(2016·重庆高三检测)某精原细胞在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发生了如题图中3所示的染色体易位,则该精原细胞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中异常精细胞所占比例可能为(  )

A.1/4或3/4     B.1/2或1

C.1/4或1/2D.1/4或1

[导学号29520367] 解析:

选B。

该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将产生4个精细胞,在产生精细胞的过程中,可能出现下列2种组合方式:

1与3、2与4组合,此时产生的异常精细胞与正常精细胞的数量比为1∶0;或者1与4、2与3组合,此时产生的异常精细胞与正常精细胞的数量比为1∶1,故选B。

2.(2016·河北邯郸摸底)若图甲中①和②为一对同源染色体,③和④为另一对同源染色体,图中字母表示基因,“∘”表示着丝点,则图乙~图戊中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依次是(  )

A.缺失、重复、倒位、易位B.缺失、重复、易位、倒位

C.重复、缺失、倒位、易位D.重复、缺失、易位、倒位

[导学号29520368] 解析:

选A。

分析题图可知,图乙表示染色体缺失D片段;图丙是同一条染色体上C片段发生重复;图丁表示属于染色体B、C片段的倒位;图戊中一条染色体的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属于易位,A正确。

3.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了甲、乙、丙、丁4种变异类型。

图甲中英文字母表示染色体片段。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乙、丙、丁都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增加了生物变异的多样性

B.甲、乙、丁三图中的变异类型都可以用显微镜观察检验

C.甲、乙、丁三图中的变异只会出现在有丝分裂过程中

D.乙、丙两图中的变异只会出现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导学号29520369] 解析:

选B。

图甲中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染色体片段增加,图乙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中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增加,图丙发生了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图丁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A错误;染色体变异可以用显微镜观察到,基因重组不能观察到,B正确;染色体变异可以发生在分裂过程的任何时期,因此不会只出现在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过程中,交叉互换只能发生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C、D错误。

考点二 染色体数目变异及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

4.下图中图1为等位基因Aa间的转化关系图,图2为黑腹果蝇(2n=8)的单体图,图3为某动物的精原细胞形成的四个精细胞的示意图,则图1、2、3分别发生何种变异(  )

A.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 基因重组

B.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 染色体变异

C.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

D.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

[导学号29520370] 解析:

选A。

等位基因A、a是由基因突变形成的,图1反映了突变的不定向性;图2黑腹果蝇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8条,该单体有7条,则此变异应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图3形成了四个染色体各不相同的精子,可推断某动物的精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

5.(2016·安徽合肥模拟)在某基因型为AA的二倍体水稻根尖中,发现一个如右图所示的细胞(图中Ⅰ、Ⅱ表示该细胞中部分染色体,其他染色体均正常),以下分析合理的是(  )

A.a基因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其亲代产生配子时发生了基因突变

B.该细胞一定发生了染色体变异,一定没有发生基因自由组合

C.该细胞产生的各项变异均可在光学显微镜下直接进行观察

D.该细胞的变异均为可遗传变异,都可通过有性生殖传给后代

[导学号29520371] 解析:

选B。

因为图示为水稻根尖细胞,a基因产生的原因是体细胞突变,不是其亲代产生的配子时发了基因突变,因此该变异也不能通过有性生殖传给后代,A、D错误;Ⅱ号染色体为三体,说明细胞一定发生了染色体变异,而且基因重组(基因自由组合)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所以此细胞一定没有发生基因自由组合,B正确;基因突变不能在显微镜下直接观察,染色体变异可以在光学显微镜下直接观察,C错误。

6.(2016·福建宁德质检)有关“低温诱导大蒜(2N=16)根尖细胞染色体加倍”的实验,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实验材料要先用卡诺氏液固定再用酒精冲洗

B.在显微镜视野内可观察到染色体数为16、32和64的细胞

C.用高倍显微镜观察不到某细胞染色体加倍的过程

D.低温通过促进着丝点分裂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

[导学号29520372] 解析:

选D。

该实验处理要先用卡诺氏液固定再用酒精冲洗,A正确;在显微镜视野内可观察到染色体数为16、32和64的细胞,B正确;制片过程中解离导致细胞死亡,用高倍显微镜观察不到某细胞染色体加倍的过程,C正确;低温通过抑制纺锤体形成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D错误。

7.(2016·上海长宁模拟)如图显示一次减数分裂中,某染色单体的基因序列出现改变,该改变属于(  )

A.染色体变异中的一小段染色体倒位

B.染色体变异中的一小段染色体缺失

C.基因突变中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倒位

D.基因突变中DNA分子中碱基对的缺失

[导学号29520373] 解析:

选B。

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是指细胞内一个或几个染色体发生片段的缺失、重复、倒位或易位等改变。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

由于断裂,结果缺失了基因C和基因D,因此该染色单体的基因序列出现改变的原因是一小段染色体缺失,故选B。

8.(原创题)染色体数目变异有两大类型:

一类是以体细胞内完整染色体组为单位的改变,称整倍体变异,如三倍体无子西瓜;另一类是染色体组内的个别染色体数目增加或减少,使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不成染色体组数的完整倍数,称为非整倍体变异,如21三体综合征。

而非整倍体变异又包括下表所示的几种常见类型。

请据表分析,若夫妇均为21三体综合征,则有关子代的叙述合理的是(假设人类21四体的胚胎无法发育)(  )

名称

染色体数目

染色体类型

单体

2n-1

(abcd)(abc-)

缺体

2n-2

(abc-)(abc-)

三体

2n+l

(abcd)(abcd)(a)

四体

2n+2

(abcd)(abcd)(aa)

双三体

2n+1+1

(abcd)(abcd)(ab)

A.子代可有2种表现型,两种表现型之比为3∶1

B.若三体的胚胎约有50%死亡,子代出现三体的概率为50%

C.若三体的胚胎约有50%死亡,则子代的致死率为2/3

D.若母亲的卵细胞均正常,则子代患病的概率为25%

[导学号29520374] 解析:

选B。

根据表格信息可知,双亲的染色体数目均为46+1,双亲产生的配子类型是23和23+1,因此子代的染色体数目有:

(25%)46、(50%)46+1和(25%)46+2共3种,但46+2的个体死亡,因此,子代有两种表现型,两种表现型之比为1∶2,A错误;若三体的胚胎约有50%死亡,则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分别是50%正常、50%三体,B正确;根据C选项的叙述可知,子代致死的个体包括:

四体(约25%)和三体的一半(约25%),因此,子代致死率为50%,C错误;若母亲的卵细胞正常,则子代的患病情况由父亲提供的精子决定,由于父亲产生的精子中约有50%异常,因此子代的患病概率为50%,D错误。

9.下图表示某种生物的部分染色体发生了两种变异的示意图,图中①和②,③和④互为同源染色体,则图a、图b所示的变异(  )

A.均为染色体结构变异

B.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均发生改变

C.均使生物的性状发生改变

D.均可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导学号29520375] 解析:

选D。

由图可知,图a为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未发生改变,性状可能没有变化;图b是染色体结构变异,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均发生改变,性状也随之改变;二者均可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10.下列是对a~h所示的细胞图中各含有几个染色体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是图h

B.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是图e、g

C.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是图a、b

D.细胞中含有四个染色体组的是图c、f

[导学号29520376] 解析:

选C。

a~h分别含有3、3、2、1、4、4、1、2个染色体组。

11.(原创题)果蝇(2n=8)缺失一条点状染色体的个体称为单体,可以存活,而且能够繁殖后代,若两条点状染色体均缺失则不能存活。

增加一条点状染色体的个体称为三体,仍可以存活,而且能够繁殖后代,若让这样的单体雄性果蝇(基因型为a)和三体雌果蝇(基因型为Aaa)相互交配,对子代基因型和表现型及比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子代中三体所占的比例为1/4

B.子代中正常果蝇中Aa所占的比例为2/3

C.单体果蝇的基因型有两种且比例相同

D.子代中致死个体所占的比例为1/12

[导学号29520377] 解析:

选A。

单体雄性果蝇产生两种配子a和0,各占1/2,三体雌果蝇产生四种配子A∶aa∶a∶Aa=1∶1∶2∶2,子代中三体所占的比例为:

3/12=1/4,A项正确。

子代中正常果蝇中Aa所占的比例为1/2,B项错误。

单体果蝇的基因型有两种,其中A占1/3,a占2/3,C项错误。

子代中无致死个体,D项错误。

12.(2015·高考江苏卷)甲、乙为两种果蝇(2n),下图所示为这两种果蝇的各一个染色体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杂交产生的F1减数分裂都正常

B.甲发生染色体交叉互换形成了乙

C.甲、乙1号染色体上的基因排列顺序相同

D.图示染色体结构变异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导学号29520378] 解析:

选D。

A项,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甲、乙是两种果蝇,甲、乙杂交产生的F1虽然含有2个染色体组,但是因为来自甲、乙中的1号染色体不能正常联会配对,所以F1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

B项,根据题图,甲中1号染色体发生倒位形成了乙中的1号染色体。

C项,染色体中某一片段倒位会改变基因的排列顺序。

D项,可遗传变异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都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13.(2016·吉林长春质检)果蝇体色的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

眼色的红眼(R)对白眼(r)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

(1)眼色基因R、r是一对________,其上的碱基排列顺序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2)与体色不同的是,眼色性状的表现总是与____________相关联。

控制体色和眼色的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判断依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缺刻翅是X染色体部分缺失的结果(用XN表示),由于缺失片段较大,连同附近的R(r)基因一同缺失,染色体组成为XNXN和XNY的个体不能存活。

请根据图示的杂交组合回答问题:

果蝇的缺刻翅属于染色体________变异。

由上述杂交组合所获取的F1果蝇中,红眼∶白眼=____________。

若将F1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得F2,F2中红眼缺刻翅雌果蝇占________。

[导学号29520379] 解析:

(1)眼色基因R、r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控制一对相对性状,属于等位基因,等位基因R和r的碱基排列顺序不同。

(2)控制眼色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控制眼色性状的基因的遗传属于伴性遗传,其性状表现总是与性别相关联。

控制体色和眼色的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上,因此,它们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3)缺刻翅是X染色体部分缺失的结果,X染色体部分缺失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图示的杂交组合所获取的F1为:

XRXr(红眼)、XNXr(白眼)、XRY(红眼)、XNY(死亡),各占1/4,所以红眼∶白眼=2∶1。

F1自由交配得F2,杂交方式有两种:

XRXr与XRY杂交、XNXr与XRY杂交,其中XRXr与XRY杂交,F2的基因型有XRXR、XRXr、XRY、XrY,XNXr与XRY杂交,F2的基因型有XRXN(红眼缺刻翅雌果蝇)、XRXr、XNY(死亡)、XrY,可见XRXN(红眼缺刻翅雌果蝇)在F2中占1/7。

答案:

(1)等位基因 不同

(2)性别 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或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3)结构 2∶1 1/7

14.(图示信息类)(2016·河北南宫测试)猫是XY型性别决定的二倍体生物,当其体细胞中存在两条或两条以上的X染色体时,在早期胚胎的细胞分裂过程中,一般只有一条X染色体上的基因能表达,其余X染色体高度螺旋化失活成为巴氏小体,如图所示。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组成巴氏小体的化合物主要是______________。

通常依据细胞中巴氏小体的数量来区分正常猫的性别,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性染色体组成为XXX的雌性猫体细胞的细胞核中应有________个巴氏小体,高度螺旋化染色体上的基因不能表达,主要原因是其中的__________过程受阻。

(3)控制猫毛色的基因B(黑色)、b(白色)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型为XBY的猫的表现型是______________。

现观察到一只白色的雄性猫体细胞核中有一个巴氏小体,则该猫的基因型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控制有尾、无尾的基因依次为A、a,则无尾黑毛雄猫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如果它与图示的雌猫交配,

子代雄性个体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导学号29520380] 解析:

(1)巴氏小体为X染色体高度螺旋化失活形成,主要成分为DNA和蛋白质。

雄猫染色体正常为XY,体细胞无巴氏小体,雌猫染色体正常为XX,体细胞有1个巴氏小体。

(2)XXX的雌性猫体细胞的细胞核中应有2个巴氏小体,高度螺旋化染色体上的基因不能解旋进行转录,故不能表达。

(3)XBY的猫的表现型是黑色。

白色的雄性猫体细胞核中有一个巴氏小体,则该猫性染色体组成为XXY,基因型为XbXbY或XBXbY(XB成为巴氏小体不表达)。

(4)雄性无尾黑猫的基因型是aaXBY,与图示的雌猫AaXBXb交配,子代雄性个体为(1Aa∶1aa)(1XBY∶1XbY),表现型及其比例为:

有尾黑猫∶有尾白猫∶无尾黑猫∶无尾白猫=1∶1∶1∶1。

答案:

(1)DNA和蛋白质 正常雄性猫体细胞中没有巴氏小体,正常雌性猫体细胞中有1个巴氏小体

(2)2 转录

(3)黑色雄猫 XBXbY或XbXbY

(4)aaXBY 无尾白猫∶有尾白猫∶无尾黑猫∶有尾黑猫=1∶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