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度山东潍坊初中历史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有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012354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5.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度山东潍坊初中历史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有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学年度山东潍坊初中历史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有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学年度山东潍坊初中历史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有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学年度山东潍坊初中历史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有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学年度山东潍坊初中历史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有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学年度山东潍坊初中历史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有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学年度山东潍坊初中历史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有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学年度山东潍坊初中历史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有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学年度山东潍坊初中历史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有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学年度山东潍坊初中历史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有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学年度山东潍坊初中历史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有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学年度山东潍坊初中历史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有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度山东潍坊初中历史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有答案.docx

《学年度山东潍坊初中历史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有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度山东潍坊初中历史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有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度山东潍坊初中历史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有答案.docx

学年度山东潍坊初中历史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有答案

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

A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九年级历史试题

2016.4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l~4页,第Ⅱ卷5~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试卷密封线内及答题卡上面的考生信息填涂清楚。

试题所有答案均须涂、写在答题卡限定的区域,答在本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战国时期,提出“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的思想家是

A.孔子B.墨子C.韩非D.孟子

2.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此

其所以为得也。

”这句话肯定的是

A.设立郡县制B.推行分封制

C.实行科举制D.废除郡县制

3.“丝绸之路”是中外联系的纽带,沟通中西的桥梁,被称为流动的“文化运河”。

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①中国的冶铁、造纸技术传到西方②西域的葡萄、石榴传入内地③中国的丝绸织品转运欧洲④古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4.“开元年间,左右藏库,财物山积,不可任数。

四方丰稔,百姓殷富。

”材料直接反

映了唐朝开元年间

A.政治清明           B.经济繁荣

C.民族团结           D.文化昌盛

5.宋代的社会风貌气象万千。

下列关于宋代社会生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妇女缠足的习俗逐渐传开B.饮食品种丰富市场空前繁荣

C.起居尚未采用垂足而坐的方式D.瓦子十分热闹增添了城市生气

6.右图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堪称“天下第一卷”。

其作者是

A.赵秉忠

B.张择端

C.赵明诚

D.曹鸿勋

明神宗御批“第一甲第一名”

7.我国古代有很多德才兼备、万古流芳的“圣人”。

其中,被誉为“医圣”和“药圣”

的人分别是

A.华佗、张仲景B.张仲景、扁鹊

C.张仲景、李时珍D.华佗、李时珍

8.亚非许多国家和地区至今还保存着不少同郑和有关的遗迹,这是中国航海家郑和下西

洋的历史见证。

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

A.促进中外民间经济交往        B.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C.销售中国的手工业品         D.促进中国的海外贸易

9.潍坊是历史上著名的手工业城市,有“南苏州、北潍县”之称。

这一美誉始于

A.北宋B.南宋C.明朝D.清朝

10.名誉华夏的收藏大师陈介祺不仅收藏盖世,而且著述颇丰。

下列名作中,属于他的是

①《金石录》②《毛公鼎考释》③《毛诗笺》④《十钟山房印举》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11.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法令,废除了“大人”“老爷”等前清官场的称呼,规定民国政府职员相互之间一律称职务,民间普通称呼改为“先生”或“君”。

这体现了

A.自由的思想            B.平等的思想

C.共和的观念            D.博爱的观念

12.下表是关于中国近代工业的统计资料(1872—1913年),厂数(个),资本(千元):

时间

商办

官办或官商合办

外商企业

厂数

资本

厂数

资本

厂数

资本

1872~1894年

53

1697

19

16196

103

28000

1895~1913年

463

90801

86

28469

136

103153

该表不能说明

A.洋务运动期间中国已经出现官僚资本B.近代民族工业资金少、规模小

C.甲午战后近代民族工业有了一定的发展D.近代民族工业技术力量薄弱

13.李宗仁将军曾说:

”我们在内战中搅了二十多年,……败虽不足耻胜亦不足武。

现在真是天如人愿,让我们这些人这辈子有个抗日救国的机会。

”他践行“抗日救国”的突出表现是

A.台儿庄战役B.九一八事变

C.百团大战D.卢沟桥事变

14.潍坊人民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

下列关于潍坊革命史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益都县城广大师生点燃了潍坊地区五四运动的熊熊烈火

B.王尽美是从潍坊大地上走出去的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

C.抗日名将马保三创建了“鲁东抗日游击队第八支队”

D.1949年4月山东兵团打响了震撼鲁东的潍县攻坚战

15.“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

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右图是美国记者所言

“会议”期间的周恩来,他在这次会议上提出了

A.“求同存异”的方针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D.成立亚太经合组织的倡议

16.正确的思想路线是社会发展的灵魂。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思想路线是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B.工作重心转移,实行改革开放

C.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17.潍坊风筝会、寿光国际蔬菜博览会、山东海化集团,代表着潍坊发展的足迹,是潍坊经济发展的名片。

它们的成功得益于

A.一国两制      B.土地改革

C.改革开放    D.一五计划  

18.马克思说:

“希腊的内部极盛时期是伯里克利时代,外部极盛时期是亚历山大时代。

“希腊的内部极盛”主要原因是

A.民主政治达到极盛B.对外交流活动频繁

C.中央集权达到顶峰D.农耕文明业已发达

19.今年是公元2016年,每年12月25日是“圣诞节”。

与“公元纪年”和“圣诞节”的由来有关的宗教是

A.佛教B.基督教C.道教D.伊斯兰教

20.“蒸汽机汽笛的一声鸣响,使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展现出一幅新的景象。

”这一景象主要表现在

A.家庭电话普遍使用B.乘坐飞机外出旅行

C.铁路运输逐渐繁忙D.网络通讯广泛使用

21.《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之所以成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主要是因为它

A.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亲自起草的

B.揭露并批判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

C.广泛吸收了人类优秀的思想成果 

D.第一次较完整地系统阐述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

22.1882年4月,达尔文因病逝世,人们为了表达对他的敬仰,把他葬于威斯敏斯特教堂,使其墓地正好位于牛顿的墓地旁边。

这样做主要是因为

A.他发展了牛顿的经典力学

B.他和牛顿都是文艺复兴的先驱

C.他的进化论影响远远超过了牛顿的经典力学 

D.他和牛顿都对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正方:

它使该国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

反方:

它使该国经济发展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

23.某班举行历史辩论会,右图所示为双方辩手的主要观点。

据此判断辩论会的主题应是

A.农奴制改革的利弊

B.新经济政策的利弊

C.斯大林模式的利弊

D.罗斯福新政的利弊

24.法国总统戴高乐曾说:

“首先必须要有个欧洲啊!

现在对美国来说是很惬意的。

有一个法国、一个德国、一个意大利和一个英国,而美国可以利用它们来相互反对……”这表明当时他意识到要

A.继续推行冷战政策B.启动西欧经济一体化进程

C.彻底消除西欧国家间的矛盾D.接受美国的“马歇尔计划”

25.某政治学家认为:

“在当今以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化过程中,蛋糕做大了,但是大蛋糕分给了富人,其他的人只得到面包屑。

”对此,正确的态度和做法应是

A.反对全球化只让发达国家受益

B.反对全球化造成的贫富差距拉大

C.积极应对全球化,趋利避害

D.坚决反对全球化,走独立发展道路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九年级历史试题2016.4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4小题,第26小题14分,第27小题11分,第28小题12分,第29小题13分,共50分。

26.国家统一、边疆安定是自古以来中央政府和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随着中央集权制的建立,秦朝国力日益增强。

为安定边境,维护国家统一,秦始皇北击匈奴,南平百越,疆域不断扩大,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中国成为当时的世界大国。

——《历史(必修)1》

(1)据材料一,指出秦朝的历史地位,并概括形成这一历史地位的原因。

(5分)

 

材料二乾隆皇帝还制定“金瓶掣签”制度,规定喇嘛教活佛转世的人选,必须用中央颁发的金奔巴瓶抽签决定,由驻藏大臣监督。

——《历史(七年级下册)》

(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朝代与哪个地区的关系?

(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加强对该地区的管辖,当时的中央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

(3分)

 

材料三从秦统一后的2000多年,中国的统一时间大约占70%,分裂的时间约占30%。

……元朝和清朝的建立及其对统一的中华民族国家的贡献说明,中华民族不是由汉族一个民族缔造的,而是各个民族共同缔造的。

——《中国民族边疆史研究》

(3)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历史的鲜明特点。

(4分)

 

27.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能促进社会的进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梁启超《变法通议》一书,犹如当头一棒喝,给了无数人一种绝大的刺激。

几年之后,这种思想像野火一样,仍然延烧着许多人的心和血。

——胡适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并指出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3分)

 

材料二它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引导人们同封建专制和封建思想展开彻底的斗争,打破了传统的精神枷锁,促使人们更加积极地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华师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2)材料二中的“它”指的是什么?

(1分)据材料二,分析“它”的性质。

(2分)

 

材料三五四运动的领导来自中国新近现代化的大学和中学。

除了反对帝国主义之外,它的目的是建立一种清除了过去中国封建遗留物的科学和民主的新文化。

这一代中国知识分子已明显地从对传统价值核心的怀疑,转向对它的彻底否定。

——《剑桥中华民国史·上卷》

(3)举出“来自中国新近现代化的大学”的一位五四运动领导人。

(1分)据材料三,概括五四运动体现的精神。

(4分)

 

28.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发展的保证。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的意义。

(4分)

 

材料二这个宪法以1949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基础,又是共同纲领的发展。

……并且反映了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根本要求和广大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共同愿望。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材料二的“宪法”颁布于哪一年?

(1分)材料先后反映了“共同纲领”的什么作用和“宪法”的什么性质?

(2分)

 

材料三“文化大革命”期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各党派政治协商制度都遭到了破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彻底瘫痪。

国家的法律形同虚设,人权被严重践踏。

党内政治生活无法正常进行。

国家陷入崩溃的边缘。

……平反“文革”前后的冤假错案,是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首要环节。

——岳麓书社《历史·政治文明历程》

(3)据材料三,谈谈你对“文化大革命”的认识。

(4分)

 

(4)1999年,全国人大通过宪法修正案,把作为治国方略和基本国策写进了宪法,这是总结共和国50年民主与法制建设的经验教训作出的历史结论。

(1分)

29.世界历史的发展波澜壮阔,大国崛起之路是其中浓墨重彩的辉煌篇章。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

……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因此,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指出“1500年前后”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

(1分)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事件的影响。

(3分)

 

材料二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

——《大国崛起》解说词

(2)材料二中的“小国”是指哪一国家?

(1分)在政治、经济领域分别发生了怎样的社会变革,使它“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

(2分)

 

材料三这个国家的出现,虽然只有230年的历史,但却演绎了大国兴起的罕见奇迹。

它在欧洲文明的基础上,独创性地走出了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将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的位置占据了一个多世纪。

——《大国崛起》解说词

(3)材料三中的“这个国家”在崛起过程中先后遇到过哪些重大问题?

举出两例并说明各是怎样解决的。

(4分)

 

(4)苏联解体后,世界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

“多强”的崛起,使世界政治格局朝着怎样的方向发展?

(2分)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九年级历史题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2016.4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C2.A3.D4.B5.C6.A7.C8.B9.D10.B

11.B12.D13.A14.D15.A16.D17.C18.A19.B20.C

21.D22.D23.C24.B25.C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4小题,第26小题14分,第27小题11分,第28小题12分,第29小题13分,共50分。

【评分说明】考生答案不必拘泥于参考答案的表述,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

可得分。

总分不能超过该题的赋分。

26.(14分)

(1)历史地位: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当时的世界大国。

(2分)原因:

完成国家统一;建立中央集权制;增强国力;扩大疆域。

(3分,答出三点即可)

(2)朝代:

清朝。

(1分)地区:

西藏。

(1分)措施:

册封达赖和班禅;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达赖和班禅圆寂后的转世程序(或实行“金瓶掣签”制度)。

(3分)

(3)大一统(或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中华民族是各个民族共同缔造的。

(4分)

27.(11分)

(1)历史事件:

戊戌变法(或维新变法运动)。

(1分)影响:

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2分)

(2)它:

新文化运动。

(1分)性质:

思想解放运动。

(2分)

(3)领导人:

陈独秀(或李大钊)。

(1分)精神:

爱国主义;民主和科学。

(4分)

28.(12分)

(1)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

(4分)

(2)1954年。

(1分)作用:

临时宪法。

(1分)性质: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1分)

(3)“文化大革命”是对民主与法制的严重践踏;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严重灾难。

(4分,答出其意即可)

(4)依法治国。

(1分)

29.(13分)

(1)历史事件:

新航路开辟。

(1分)影响:

人类从彼此隔绝到开始直接交往(或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成为人类历史的转折点;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3分)

(2)英国。

(1分)政治上:

通过革命确立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

(1分)经济上:

进行工业革命。

(1分)

(3)制度问题:

通过独立战争(或南北战争)解决。

经济问题:

通过工业革命(或罗斯福新政,或科技革命)解决。

外部环境问题:

抓住两次世界大战的机遇。

(4分,答出其中两例即可,其它言之有理也可)

(4)多极化。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