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思想政治课实践研究性教学培养创新能力初探.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012693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思想政治课实践研究性教学培养创新能力初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学思想政治课实践研究性教学培养创新能力初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学思想政治课实践研究性教学培养创新能力初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学思想政治课实践研究性教学培养创新能力初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学思想政治课实践研究性教学培养创新能力初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中学思想政治课实践研究性教学培养创新能力初探.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学思想政治课实践研究性教学培养创新能力初探.docx

《中学思想政治课实践研究性教学培养创新能力初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思想政治课实践研究性教学培养创新能力初探.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学思想政治课实践研究性教学培养创新能力初探.docx

中学思想政治课实践研究性教学培养创新能力初探

中学思想政治课实践研究性教学,培养创新能力初探

一、研究性教学的关系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新世纪的基础教育,应当是学生素质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中的重点内容是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中学政治学科中,通过何种教学过程或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我们教学改革的实践能明确回答这个问题:

研究性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方法。

研究性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就素质教育中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言,二者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它们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我们理解创新精神主要是在创新欲望和动机基础上的一种高层次的思维品质,其实质是辩证思维的品质。

具有这种思维品质,思维就显现出敏锐、流畅、独创、批判等特征。

学生的学习过程离不开创新思维品质所起的重要作用。

然而这种思维品质的形成不是自然而然的,它需要培养,其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则是实践。

从哲学的意义上讲,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中所表现出的能力即是实践能力。

就学生的实践能力而言,一般包括三方面:

社会实践能力、研究能力、实验能力。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学生在创造性思维的指导下,通过实践,将理性思维的认识与外部客观对象之间取得的间接的联系,转化为一种直接经验。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就可以逐步提高。

可见,创新精神的培养能促使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反之,实践能力的培养又能促使创新精神的进一步发展。

这样,学生的整体素质就能得以逐步提高。

研究性的教学方法在学生的素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完全渗透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过程中。

教师研究性的教,是以学生素质发展为目的,研究确定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学生研究性的学,是以知识结构为根据,或以书本知识为基础,对客观事物进行直接的认识,它包括对事物的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研究现实问题存在的原因和结果。

在教学实践中,发展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就能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正如爱因斯坦曾强调过的:

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

如果一个人掌握了他的学科的基础理论,并且学会了独立地思考和工作,他必定会找到自己的道路,而且比起那种主要以获得细节知识为其培训内容的人,他一定会更好地适应进步和变化。

爱因斯坦强调的正是我们今天素质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题中之义。

只有在研究性教学过程中,学生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提高素质。

  

二、实践研究性教学法的具体措施:

在政治学科初三年级的教学中,我们有意识有准备地将素质教育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

教师在教学理念上站在时代的前沿,必然带学生在探索性研究性学习方法上的重大突破,必然带动学生基本素质的进一步提高。

(一)方法一:

溶入社会,开展调查研究,培养分析问题、解决的问题能力

调查设计:

1.调查目的。

培养学生培养分析问题、解决的问题能力,提高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学校是学习的小堂,社会是学习的大堂,政治学科的特点之一是时代性、实践性强;而理论联系实际是政治教学的基本方法,是学生学好知识的基本前提。

为培养学生们初步的社会实践和调查研究能力,提高学生们运用政治的基本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水平,开展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的社会调查的实践活动。

2.调查内容。

分组调查下列问题

(1)、对钱的看法;

(2)、对公交车上某一现象的探究;(3)、各超市物品的价格;(4)、调查本市部分商店的服务情况及发展前景;()、对某一侵权行为的解析;(6)、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研究;(7)、加入T对南安市经济发展的影响;(8)、对汽车超载问题的调查研究;(9)、农村家庭消费结构变化的思考;(10)、关于假货问题的思考;(11)、中学生与网络世界;(12)、中学生成为教学(学习)主人问题探究;(13)、本地企业(市场)经营状况;(14)、中学生人生价值(人际关系、社会公德);

(1)、学生的劳动观(家庭、学校、劳动状况);(16)、中学生的消费状况;(17)、金钱与人生;(18)、知与行(终身学习等);(19)、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研究;(20)、人与自然(经济与环境);(21)、柳中大桥对丰州、霞美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22)、当今中学生的消费观的调查研究;(23)、关于盗版市场的调查研究;(24)、关于畅销商品的调查研究(;2)、对商品广告的调查研究;(26)、关于南安市区主要书店有关情况的调查;(27)、南安民营企业情况调查;(28)、对我校食堂的调查与评估;(29)、丰州、霞美旅游开发的研究;(30)、“三个代表”理论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的调查研究;(31)、对邮票跌破面值的原因研究;(32)、关于丰州、霞美超市发展情况的研究;(33)、对丰州、霞美经济发展方向的研究;(34)、中国加入T的利弊;(3)、关于腐败问题的研究;(36)、台湾的现状与未研究;(37)、关于国际形势及国家安全问题的研究;(38)、对丰州、霞美青少年犯罪研究;(39)、中学生休闲方式调查;(40)、青少年心理问题调查研究;(41)、对丰州、霞美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42)、火灾给人们带的危害;(43)、对研究性学习施行的调查研究;(44)、对竞争问题的调查研究;(4)、对宝中学学生学习生活现状的调查研究

3.调查时间。

2000~2001年寒假期间。

4.具体要求。

根据自己的意愿从上述三个方面的内容中任选一项进行调查;调查结束后完成一篇”社会调查报告”;报告要求理论联系实际,有调查的内容、结果以及自己的认识。

.实践提高。

堂交流及教师评讲;择其优秀调查报告辑成一册,以鼓励活动中的积极分子。

社会调查活动的开展,本身就体现了探索性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学生的社会调查报告极其生动地展示了探索性研究性学习的成果。

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为学生研究性学习创造了条,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发挥提供了用武之地,反过,又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二)方法二:

自学教材,发现问题;探究性学习,力争完善教材

教师的教育行为取决于一定的教育观念。

当我们把实施素质教育作为顺应时代的教育观念而树立起,当我们把创新精神的培养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确定下后,就会发现,对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挖掘和培养大有可做,我们在堂教学中也能进行创新教育。

这里以高一经济学的一堂教学为例,说明创造以学生主体发展为中心的研究性学习方式在教学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政治学科实践性、时代性强与政治教材相对滞后的矛盾,是教师在教学中始终要认真解决的问题。

传统的解决办法无非是简单地用颇具时代感的事例,印证书上理论的指导性或正确性。

这种方法不能调动学生主体意识的参与,完全是教师的教取代学生的学。

能否采取启发、探索、研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联系当前的社会实际发现教材的缺陷?

能否在学生发现教材存在的问题之后,让他们尝试着解决教材存在的不足?

能否在学生参与了补编教材内容后就肯定教材完美无缺了?

能否在一种创新的教学方式中给予学生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

答案是肯定的:

一定能。

我们是这样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做堂的主人的:

第四第三节第二框题: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这一框题,教学内容简单,但涉及一个教学重点:

“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教师在研究教材后设计,把本的一个要点:

”精神明搞不好,物质明也要受到破坏”,作为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知识点。

要求:

1.通过自学教材,整理出教材的思路,发现教材说理不完全之处;2.通过讨论,结合教材谈社会主义精神明与以往社会相比有什么特点?

3.尝试使用自己语言(言简意赅)补充教材内容。

这一研究性学习的过程表现为自学、发现问题——讨论、分析问题——补充、解决问题。

学生惊讶,我们能改写教材?

怎样改?

这的确是第一次遇到的新鲜事。

当然在整个过程中,教师扮演的都是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

1.教师引导学生自学,整理出教材的思路

通过提问得知,教材的思路是:

在上节阐述“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关系和“两个明的关系”。

最后要求学生懂得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重大意义。

教师启发学生思考:

不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后果是什么?

教材说理是否都符合当前社会实际?

没涉及当前社会的实际问题有哪些?

教师提问后,学生的思维似乎一下子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注意力一下子又自然转回到重新审读教材之上,即而由停滞不前的暂歇状态逐渐被一种愤诽、亢奋的思维状态所替代。

2.教师组织学生讨论

此时学生的思维便处于发散状态,他们在回答了教师的提问后,便主要围绕“精神明搞不好,物质明也要受到破坏”的问题各抒己见,热烈讨论。

当然,发言最积极的学生一般是平时较关心时事政治和参加过政治选修学习的学生。

学生讨论异常精彩,有些观点超出教师的意料之外。

讨论的内容主要是:

“法轮功”的实质和危害,以及党中央国务院对反腐败的决心和用心等;学生的讨论已大大超出了教材内容,并且对教材的不足基本分析到了。

3.教师组织学生拟写教材,使思维从发散走向聚合

堂讨论,已为拟写教材做了充分的准备。

教师要求学生在作业中想办法完善教材,即用精练的语言在0~100字以内补充教材内容,将“如何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中的”怎样坚持”的三种形式,完善为可行的形式。

作业之后,同学们都为他们能参加”编写”教材而甚感兴奋,虽然不能将此变为铅字,但老师充分肯定了他们的创造性劳动。

最后,教师在总结这一教学活动时特别强调,这种研究性的教学方法带给每一位学生的收获,不是简单的见之于书面的”编写”内容,而是一种可贵的思想方法,即要从发展的角度看问题。

教科书的内容,似乎已成定论,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它可能又落后了,又不全面了,所以需要研究新问题,以丰富、完善、发展教材内容。

我们中学生从所处的社会实际出发,是有发言权的。

这样,就将学生的思维发展的要求推向了更高层次。

三、一点启示:

研究性教学法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宗旨,开创了中学政治教学的新境界,对我们有以下启示:

第一,政治学科的教学堂应该是开放的。

书本知识要与社会实际相联系,要重视实践的作用。

第二,学生学习的潜在能力很大,素质全靠培养才能提高,所以,要充分相信学生。

第三,研究性学习方法使学生学习生动、主动,主体作用发挥充分。

第四,学生的创新精神只有在创新中才能得到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有效得到提高,一切都不能空谈。

第五,教师素质要不断提高。

要在研究中以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去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由以上可知,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研究性的学习方法,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把枯燥的政治变为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创新精神得到了发扬,创新能力得到了培养,学生的收益颇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