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开放30年苏州农村干部学院.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014315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111 大小:140.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改革开放30年苏州农村干部学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1页
中国改革开放30年苏州农村干部学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1页
中国改革开放30年苏州农村干部学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1页
中国改革开放30年苏州农村干部学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1页
中国改革开放30年苏州农村干部学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1页
中国改革开放30年苏州农村干部学院.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1页
中国改革开放30年苏州农村干部学院.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1页
中国改革开放30年苏州农村干部学院.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1页
中国改革开放30年苏州农村干部学院.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1页
中国改革开放30年苏州农村干部学院.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1页
中国改革开放30年苏州农村干部学院.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1页
中国改革开放30年苏州农村干部学院.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11页
中国改革开放30年苏州农村干部学院.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11页
中国改革开放30年苏州农村干部学院.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11页
中国改革开放30年苏州农村干部学院.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11页
中国改革开放30年苏州农村干部学院.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11页
中国改革开放30年苏州农村干部学院.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11页
中国改革开放30年苏州农村干部学院.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11页
中国改革开放30年苏州农村干部学院.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11页
中国改革开放30年苏州农村干部学院.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改革开放30年苏州农村干部学院.docx

《中国改革开放30年苏州农村干部学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改革开放30年苏州农村干部学院.docx(1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改革开放30年苏州农村干部学院.docx

中国改革开放30年苏州农村干部学院

中国改革开放30年

苏州实践

今天,5月11日,一个平凡而不能忘却的纪念日。

30年前的今天,一篇传世宏文横空出世,撼动中国。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2个大字,一声惊雷,激醒了沉睡十年的国人心灵,骤然燃亮了思想解放的火把,照亮了改革开放的迢迢征程。

从此,真理实践,潮涌中国。

苏州人牢牢把住实践这把标尺,冲破重重樊篱,摸着石头过河,杀出了一条率先“血路”,写下了一段辉煌的历史。

实践比真理本身的分量还要重。

因为,实践迸发力量,结晶智慧,创造历史。

30年创新创业创优,苏州这块热土上,涌现出灿若星辰的实践者。

无论位居高堂,还是身在江湖,也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他们都曾在实践的大路上跋涉过、坚守过。

他们是创造苏州光荣历史的真心英雄,他们的实践精神更是一笔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

为了这不能忘却的纪念日,我们重访了30位人物。

戴心思、秦振华、吴克铨、沈文荣、赵晴芳、王振明、朱永亮……他们来自各方,从事各种不同的职业,但拥有一个共同的、令我们尊敬的名字——实践者。

也许从30年改革开放大事件看,我们选择的这30位人物不尽完整,但他们的心路历程,可描摹出历史的大致轮廓;也许这30位人物不尽典型,但他们身上都有着苏州人的典型品格——与时俱进、敢为人先。

重访,是为了重温历史,更是为了展望未来——我们相信,思想解放薪火相传的美好明天已经悄然走来。

 

戴心思小平同志指示鼓舞着苏州人民的心

【人物档案】

1927年2月生,山东蓬莱人。

1943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8年3月江阴县委书记,省四次党代会代表。

1965年7月苏州地委副书记兼专署副专员。

1973年4月镇江地委常委、地区革委会副主任。

1975年12月苏州地委副书记、地区革委会副主任、行署副专员。

1980年8月苏州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

1982年1月苏州地委书记,中共十二大代表。

1983年2月苏州市委书记,省委七届委员;1985年3月兼市九届人大常委会主任。

1987年3月市十届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

省八、九次党代会代表。

1994年12月离休。

【人物语录】

只要对老百姓富起来有利的事情,我们就去做,挨批评也不要紧!

——戴心思

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注定要在苏州留下难以抹去的印记。

1983年初春,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亲临苏州视察。

在这块生机勃勃的土地上,伟人“小康构想”开始萌芽,一个民族复兴的梦想从此起航。

如今,这一段历史已成为苏州人民心中永远珍藏的春天故事。

作为这个故事的亲历者,已81岁高龄的戴心思老人,谈起往事,依然精神矍铄,激情四溢。

1983,苏州,春天的故事

岁月的长河波澜壮阔,翻开戴心思老人的记忆,仿佛回到了那个热火朝天的时代。

而那个时代,苏州也因一位伟人而永远定格在了春天——1983年2月6日至2月9日,邓小平自1959年2月初视察苏州后,第二次来到苏州。

与二十多年前来苏州不一样的是,中国已经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年代。

“党的十二大提出了到上世纪末全国工农业总产值在1980年基础上翻两番的目标。

十二大后,小平同志首次离京就选择江苏,并亲临苏州视察,这对我们是多大的鼓舞和鞭策啊。

”戴心思谈到这一切,充满着对小平同志的敬爱之情。

他说:

“我没有向小平同志当面汇报过苏州地区当时的社会与经济发展情况。

当时省委还通知我,中央有首长要到苏州来,那时地市还没有合并,我把当时苏州地区八个县的情况写了个汇报提纲报告给了省委。

后来,中央办公厅还专门核实了苏州地区(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具体数字指标是否属实。

戴心思回忆道,小平同志一到苏州就向陪同的省、市负责同志提出:

到2000年江苏能不能实现翻两番?

省委负责同志汇报了江苏省1976年到1982年工农业总产值翻番的实践后说,照这样的速度,用不了20年就有把握实现翻两番。

小平同志听了非常高兴,目光中充满了期待。

当时的苏州经济发展水平已位于江苏省前列,1982年,工农业总产值已达104.88亿元,人均接近800美元。

小平同志认真考察了苏州的发展情况后又问道:

“达到这样的水平,社会上是一个什么面貌?

发展前景是什么样子?

”戴心思深情地回忆道:

“小平同志非常详细地看了我们提供的16份典型材料,听取了我们的汇报后,概括说,只有经济发展了,人民富裕了,才能真正体现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来。

戴心思一生见过三次邓小平。

1962年,时任县委书记的戴心思参加“七千人大会”看见过邓小平,20年后的1982年,作为党的十二大代表,他在北京看到了邓小平。

他没有想到,第三次见到小平同志会是在苏州。

接待小平同志期间,戴心思也耳闻目睹了伟人的胸怀和人格,“邓小平对省委负责同志的讲话,或者视察中对我们的讲话,都给了我们很大启发”,戴心思说,“小平同志的苏州之行,虽然时间不长,但应该看到,他是在苏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刻来的,对我们苏州干部群众的鼓舞非常大!

”说到动情处,老人的手指不停地轻敲桌面。

苏州提前12年翻两番

邓小平在视察江苏、苏州一年后曾说过:

“这几年一直摆在我们脑子里的问题是,我们提出的到本世纪末翻两番的目标能不能实现,会不会落空?

”——小平同志正是带着这个关系国家发展前途的战略思考到江苏考察的。

虽然在苏只停留了短短几天,但回京后,邓小平就对视察苏州的情况作了深刻而全面地阐述,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

邓小平说:

“苏州市工农业总产值人均接近八百美元,下面这些问题都解决了:

第一,人民的吃穿用问题解决了,基本生活有了保障;第二,住房问题解决了,人均达到20平方米,因为土地不足,向空中发展,小城镇和农村盖二三层楼房的已经不少;第三,就业问题解决了,城镇基本上没有待业劳动者了;第四,人不再外流了,农村的人总想往大城市跑的情况已经改变;第五,中小学教育普及了,教育、文化、体育和其他公共福利事业有能力自己安排了;第六,人们的精神面貌变化了,犯罪行为大大减少。

”邓小平满怀信心地说:

“看来,四个现代化希望很大。

”后来,小平同志又在中顾委第三次全会上讲“现在看,翻两番肯定能够实现”。

他进而又阐述:

“翻两番还有个重要意义,就是这是一个新的起点。

再花三十年到五十年时间,就可以接近经济发达国家的水平。

千红万紫安排着,只待春雷第一声。

邓小平视察苏州,以及对于“翻两番”的思考和对乡镇工业的肯定,为苏州干部群众投身经济社会发展实践注入了伟大动力。

戴心思说:

“小平同志离开苏州以后,我们立即召集了全地区公社党委书记以上的干部开会,部署提前实现翻两番”。

小平同志的指示温暖和鼓舞着苏州人民的心,更进一步坚定了苏州人民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经过五年的艰苦奋斗,苏州不仅提前12年于1988年完成了翻两番的任务,以后又抓住机遇,扩大开放,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完成了第三个翻番。

到1996年底,苏州国内生产总值已突破1000亿元。

再后来的发展速度,更是如同驶上了高速路。

“在苏视察期间,小平同志还关切地询问苏州农村的发展采取的是什么方法”,戴心思说,省、市负责同志汇报一是重视知识和技术进步,吸引人才,二是靠集体所有制发展社队工业(即现在的乡镇工业),小平同志对此作了充分的肯定。

小平同志回京不久,中共中央就为加快乡镇工业发展下发了文件,为乡镇工业在全国“异军突起”创造了条件。

对于这一点,戴心思格外显得激动和兴奋,他说:

“当时对于苏州地区发展乡镇企业,社会舆论和专家们有不同的看法,我们的压力非常大。

我在一次会议上讲,大家有不同的看法不要紧,但是我们一定要站住脚跟,千万不能垮台。

小平同志把乡镇工业肯定为‘异军突起’后,给当时全地区的干部群众放下了一个很大的‘包袱’啊!

“小康构想”与苏州版“全面小康”

苏州,是邓小平“小康构想”概念萌生的地方。

视察苏州后不久,邓小平以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的战略眼光高瞻远瞩地指出:

“翻两番,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

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

翻两番、小康社会、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些都是我们的新概念。

今天,苏州正在全面巩固小康建设成果,向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新高峰奋勇攀登。

回过头来看,当时苏州发展的经验,对于邓小平正在构想的小康战略是“有启发”的。

戴心思说,苏州广大干部群众的劳动成果和实践经验,引发小平同志用更加宽广的眼界思考中国的发展道路和战略目标,提出了建设“小康社会”的宏大构想,正是苏州基层群众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过程中的劳动创造和积极探索,为邓小平同志把握全局,科学决策,思考、总结与提升小康社会思想,提供了重要的实践依据。

回溯改革开放30年,每一次创新和实践,都是以解放思想为先导。

那么,在摸着石头过河的年代,苏州解放思想最主要的经验是什么?

戴心思认真地思索片刻,说道:

“那个时候我们不管是发展乡镇工业,发展农业,还是实现翻两番,主要的想法就是要让这个地区的老百姓尽快富起来。

当时我们的解放思想其实就是——只要对老百姓富起来有利,我们就去做,挨批评也不要紧!

”他接着说,“当时办珍珠市场、沙钢、常熟招商城等都是政策不允许的,只好‘偷偷摸摸’地干,但那时地委、市委的班子里没有‘杂音’,大家思想都非常一致。

”“现在各方面的条件和过去不能同日而语了,但是解放思想,我觉得一个最重要的问题,不是学多少就解放思想了,关键是要敢于实践才行”,戴心思语重心长地说。

秦振华矢志不渝践行张家港精神

【人物档案】

1936年生,张家港人,原张家港市委书记。

他倾其一生心力,与张家港市80多万人民一起倡导了“张家港精神”,创造了张家港速度,书写了张家港奇迹。

中共十四大、十五大代表,曾获“全国优秀县市委书记”、“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优秀领导干部”、“中国改革功勋”等10多项全国先进荣誉称号。

【人物语录】

没有经济,就没有地位,没有外向度,就没有知名度。

知名度也是生产力。

以发展论英雄,凭贡献坐位置。

不管东南西北风,咬住发展不放松。

市场经济不等人,不争不抢是庸人,错过时机是罪人。

无功就是过。

——秦振华

见到秦振华,是在一个细雨的早晨,他刚从外地作报告回来。

这个已是72岁高龄的老人,脸上没有显出一丝倦容,言谈中,始终充满了激情。

上世纪九十年代,秦振华与“张家港精神”一起名震中华。

十余年时间过去了,虽然早已从领导岗位退了下来,但举手投足间,秦振华依旧还是当年那个秦振华。

张家港精神起源于“杨舍精神”,萌发、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形成、弘扬于90年代,深化、光大于新世纪。

巧合的是,秦振华也把自己的个人经历分为三个阶段,其人生的际遇节点正好与新中国的几个重大历史阶段相吻合。

拨开历史的风云,一路走来,秦振华始终是张家港精神的坚定践行者。

14年乡镇党委书记争“第一”争出个“杨舍精神”

张家港市原为沙洲县,1986年撤县建市。

1962年建县之初,工农业总产值只有3000多万元,被称为“苏南的北大荒”。

那时的沙洲县委、县政府所在地——杨舍镇镇区面积狭小,房屋破旧,环境脏乱,全年工业产值不到500万元,在苏州地区乡镇中排名倒数第一。

1978年,秦振华任杨舍镇的党委书记。

就在那一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了,一股思想解放的热潮开始在神州大地涌动。

为迅速改变落后面貌,秦振华及镇党委一班人,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顽强拼搏、艰苦创业,以经济为中心,卫生为突破口,两个文明一起抓。

凡事都要争第一,这是秦振华的性格。

至今,人们还对秦振华当年带头扫马路一事津津乐道。

当时的杨舍镇“晴天满街灰,雨天一街水,露天粪坑到处有,苍蝇蚊子满天飞”,经济基础差不说,整个环境也很不好。

为彻底改变这种落后局面,秦振华决心首先要卫生拿第一。

他亲自带了扫帚上大街和环卫工人一起扫马路,最后杨舍镇全民动手,向“脏、乱、差”发起攻击。

两年后在苏州的卫生大检查中,杨舍镇跃居苏州第一。

接着,杨舍又取得了一连串的“第一”:

丰产方第一、计生第一、外贸第一……“第一”的内涵就是拼搏、奋进、压力和争先,成就“第一”的关键在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一把手。

秦振华的经验是“坚持两手抓,必须第一把手亲自抓,两手都要硬,必须第一把手过得硬。

只有一把手过得硬,一把手抓两手,才能有效克服‘两张皮’的现象和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

在短短的几年间,杨舍镇实现了以工业为主、农副工三业并举的飞跃,成为苏州市“南学盛泽北学杨舍”的明星乡镇、“两个文明建设排头兵”,乡镇经济排名全国第七。

秦振华带领杨舍实现飞跃发展中表现出的“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顾全大局、乐于奉献,扶正祛邪、敢于碰硬,雷厉风行、脚踏实地,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自加压力、永不满足”的工作标准和工作作风,被誉为“振华精神”。

秦振华认为这是杨舍镇的党员干部共同努力的结果,将“振华精神”改为“杨舍精神”。

6年县市一把手苦干实干干出“张家港精神”

杨舍的跨越式发展,让秦振华名声大振,时代也赋予了他更大的历史使命。

1992年,已56岁的秦振华走马上任张家港市委书记,省委、苏州市委希望他能像当年改变杨舍一样,改变张家港市的整体落后面貌。

当年适逢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秦振华意识到新一轮发展机遇已经到来,一定要抓住机遇,抢先发展。

他上任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源于实践的“杨舍精神”提升完善为“张家港精神”,并高度概括为16个字——“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

他用“张家港精神”指导全市工作,使张家港精神铭刻到干部群众的心坎上,贯彻落实到干部群众的行动中。

1992年,张家港响亮提出了“三超一争”的口号:

即工业超常熟、外贸超吴江、城市建设超昆山、各项工作争第一。

这个口号一喊出,把苏南的一池春水给搅动起来了,也把张家港人推上了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绝地。

当时有老同志语重心长地劝秦振华:

你能不能改一改,赶也是对的,超要牵涉到一个基础。

把“超”改成“赶”,这样比较平稳,人家比较好接受。

但秦振华不同意,他认为“超”比“赶”更有压力。

他们瞄准全球化和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发展沿江经济、临港经济、规模经济,建起了全国第一家内河港型保税区,张家港的经济实力跃升为全国县域经济第二名;他们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率先提出要让“农村变城市、农民变市民”,实现农村城市化、城市现代化、城乡一体化、港口国际化;他们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坚持两个文明协调发展,建起了全国第一条步行街,还荣获了首批国家卫生城市、全国首家环保模范城市等数十项国家级荣誉。

张家港的大发展,引来了各方关注。

1995年5月13日,江泽民同志视察张家港市并欣然挥毫提写“张家港精神”的16个大字,他称赞“张家港的成绩都是干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说是说不出来的。

”同年10月18日,中宣部和国务院办公厅在张家港联合召开全国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人民日报》为此发表社论,赞扬张家港是“伟大理论的成功实践”。

自此,张家港精神开始走向全国,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退休十年来他让“张家港精神”花开全国

1998年,62岁的秦振华离开了张家港市委书记的岗位。

按照常理,退休后的他完全可以在家里颐养天年,安享天伦之乐,然而,内心不泯的激情催促着他又忙开了。

秦振华有其独特的想法,也有其独特的活法。

他说:

“张家港的辉煌,是张家港市干部群众共同创造的。

张家港精神是张家港市创造奇迹的发展之魂,希望所在、成功之本。

张家港城市繁荣了,人民富裕了,但全国还有很多地方没有富起来,我有责任去帮助他们。

”于是,他应邀到各地做报告,去传播“张家港精神”,开启人们的心智。

秦振华首先将目光投向了祖国西部,投向了最需要发展精神的地区。

几年来,除了西藏自治区外,祖国西部的其余11个省、市、自治区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在“作报告”的同时,他还做了两件事,一是在张家港举办了西部干部培训班,五期学员达300多人;二是积极将东部企业引入西部大开发的行列。

秦振华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的号召,带着张家港的一些骨干企业到苏北去考察,去搞南北挂钩,去发动当地转变思想观念和发展理念。

牵线沙钢与淮钢实现了重组,给长江村和宿迁搭桥,促成了长江村在宿迁建立了宿豫张家港工业园。

几年里,张家港企业家在宿迁投资了20多亿元。

对于作报告、宣讲张家港精神,秦振华总是十分慎重和认真。

一般要先听当地情况介绍,然后由当地出具邀请公函,再答应前去。

去了以后还要作一些调查,经过思考才上台演讲。

秦振华说:

“张家港发展的一大成功秘诀,就是敢于结合地方实际,走自己的路,我现在出去演讲,不能单单只讲我们张家港如何如何,必须结合当地的实际,提出一些我个人的意见。

”他曾被全国20多个地区聘为党政顾问,无私地发挥着自己的余热。

这些年,他光新疆就去了五次,累计已作了150多场报告。

他的所有演讲都是免费的,无论在什么地方,总能博得满堂掌声。

对于现在的生活状态,秦振华很满意,“我现在虽然不从事具体工作了,但我有责任带头去弘扬张家港精神,去宣传张家港”,言语中,依旧是干劲十足。

 

吴克铨蓦然回首“昆山之路”

【人物档案】

1932年生于吴江,高级经济师。

1947年在无锡亿中银行当练习生。

1952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5年考入中南财经学院,攻读国民经济计划专业。

毕业后分配至国家计委工作。

1961年,任中央工作组甘肃高台组办公室负责人。

1981年任昆山副县长,1984年任昆山县长。

1989年9月,昆山撤县建市,任昆山第一任市长,同年11月任昆山市委书记。

1991年3月,任苏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1993年底作为主要负责人之一,参加了中国新加坡合作苏州工业园区的创建工作,先后任园区筹备委员会副主任、园区工委副书记等。

【人物语录】

解放思想必须从实际出发。

解放什么思想,什么地方思想不解放,要搞清楚,这样才有针对性。

——吴克铨

吴克铨,“昆山之路”的创始者,他的成长经历代表苏南经济发展的特殊记忆,同时也成就了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和平崛起、快速崛起、率先崛起的样板。

30年之后,蓦然回首“昆山之路”,对于当初有怎样的感悟,吴克铨沉默许久,最后想法更多。

“昆山之路”的起源

1984年,昆山新一届县政府制定规划时,决定在县城的东南面,办一个3.75平方公里的工业小区。

当年,这个工业小区毫不声张地迅速启动。

这就是后来名扬四海的昆山开发区。

吴克铨就是当时的昆山县长,也是驻工业小区的决策者之一。

为何会搞工业小区,吴克铨说,建工业小区不是偶然的。

那时,昆山还是个农业大县,是个大“粮仓”,农民温饱有余,但和苏南地区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的“无常江”(无锡、常熟、江阴)相比,昆山慢了半拍,经济发展差了一大截。

经济总量是“小八子”(苏州地区)、“小六子”(市管县后)。

昆山开始“觉醒”,但如何发展经济,靠农业不能致富农民,也不能再走“无常江”乡镇企业的老路,毕竟他们曾经抓住的老职工下放、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国家政策等三大机遇,一去不再来。

不搞农业,不搞乡镇企业,昆山发掘了自己的优势,就是区位上的靠近上海,“我们缺的,上海都有,上海是我们的大市场;我们有的,上海都喜欢,我们有农田,农副产品多、劳动力多。

”于是,昆山准备与上海等搞工业联合。

新建的工业小区放在哪里?

吴克铨回忆说,当时的决策是不能放在县区的,施不开拳脚,迟早要搬出去。

也不能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当时我们的条件也不允许,把企业请过来,他们看到乡下的条件,马上就跑掉了。

”最后,就想到了在县区边上建工业小区,可以借助县区内完善的资源,节省开发成本。

但规划要“超前”,避免将来推倒重来,例如一条长江路要54米宽。

在“富规划、穷开发”中,昆山开始自筹资金办起了开发区。

把企业请进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是对一个“落后县”,一旦有机遇就要去“抢”。

1984年的一天,昆山县人行、计委两位负责人去苏州开会,在市轻工局局长的办公桌上看到一份关于一家日本手套企业有意投资苏州的材料,如获至宝,马上通知吴克铨“有项目”。

两个小时后,吴克铨从昆山赶到了这位局长的办公室。

一番艰难的争取,让昆山也列入了这家日本企业的苏州考察点之一。

随后,吴克铨不顾身体有病,和他的同事亲自去找了企业老板7次。

这家企业就是后来苏州全市乃至全省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苏旺你”。

当第一次来到工业小区,看到当时的泥路,“苏旺你”老板对昆山方面“3个月能建好工厂”的承诺将信将疑。

为了信守承诺,吴克铨甚至亲自去工地现场动员建筑工人,这个5月谈判的项目,在7月份就建好了厂,第二年2月份就投产。

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实现了建设、投产、产出,让“苏旺你”老板乐了,信服了。

就这样,在横向联合中,昆山意外地从上海“联合”到了国外。

“昆山之路”由此“起航”了。

办开发区最大的风险是什么?

二十多年后,吴克铨仍认为,最大的风险是人的观念,是对搞开发区不理解。

当时有人就认为“搞开发区是吴克铨为自己扬名气”。

“我们也怕上面叫停”,吴克铨说,工业小区的建设虽然是静悄悄的,但实际上,办开发区与各方面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例如,吴克铨自己身为县长,却获得了当时一把手书记的“放手”支持,当时的苏州市、江苏省、乃至国家的领导考察昆山时,也都对昆山自费的做法给予了支持。

一句玩笑话打动李显龙

1991年,吴克铨从昆山市委书记升任苏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离开了昆山的发展一线,他的辉煌却未就此止步。

刚到任不久,吴克铨就有了一次随时任市委副书记、市长章新胜一起接待新加坡副总理李显龙的机会。

当时,李显龙来华与上海谈经济合作项目,后来谈得不是很顺利。

章新胜得知信息后,力邀李显龙来苏州看园林。

等李显龙到拙政园喝茶时,章新胜向李显龙介绍起了苏州的基本情况,间接谈到了苏州希望与新方经济合作的愿景。

李显龙哈哈大笑:

“你们不是请我来看园林的嘛,怎么谈起了经济?

可以谈。

到了晚宴的时候,李显龙在席上说起新加坡土地少、失去了很多发展机会时,吴克铨乘机插入一句玩笑话:

“李总理,现在,你有个机会可以补回来,要不要?

”这句话引起了李显龙的兴趣。

得知吴克铨讲的“机会”是“苏州不缺土地资源,新方可以通过与苏州的合作实现双赢”后,李显龙笑了,当即表示可以谈。

由于新加坡经济发展局相关的官员在上海,没能随行到苏州,谈判无法正式展开。

李显龙回国后邀请章新胜和吴克铨去新加坡访问,因种种原因两人未能成行。

但双方有关合作事宜的联系却没有中断。

第二年,新加坡资政李光耀到苏州访问,中新合作共建苏州工业园区的意向协议终于达成。

随着身体的渐渐好转,1993年,62岁的吴克铨,从苏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转岗”到苏州工业园区,作为主要负责人之一,参加了园区的创建,先后担任园区筹备委员会副主任、园区工委副书记等职。

“中新合作建设工业园区,尚无先例,是开创性的工作。

而当时整个国家的改革发展也处于关键阶段,苏州工业园区建设好了对我国的经济建设有借鉴作用。

”抱着这个理想,吴克铨全力投身于火热的园区创业中,开始焕发“第二春”……

【对话吴克铨】

“昆山之路”真经在于“唯实、扬长、奋斗”

记者:

吴老,您是“昆山之路”的创始人。

关于“昆山之路”,有过很多报道,也有专门的经验总结。

作为亲历者,您认为,“昆山之路”的内涵和精髓是什么?

吴克铨:

应该说,“昆山之路”是改革开放、思想解放的产物,也是昆山干部群众共同奋斗拼搏走出来的。

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昆山的今天。

因为,改革开放、思想解放,突破了过去我们脑子里的很多旧框框,过去不敢想的敢想了,不敢做的敢做了。

思想的大解放,带来了观念的大转变、生产力的大解放。

作为“昆山之路”的亲历者之一,我只是做了一些应该做的工作。

从我的工作实际看,我认为,“昆山之路”内涵和精髓,就是“唯实、扬长、奋斗”六个字。

“唯实”,就是一切从自身的情况出发,从实际出发;“扬长”,就是发扬自身的优势;“奋斗”,就是不满足于现状,有股子干事兴业的胆气和精神。

思想解放必须从实际出发

记者:

您刚才提到,昆山之路是思想解放的产物。

现在中央和省市委又提出新的思想解放的口号,结合“昆山之路”的经验,您认为,思想解放的着力点在哪里?

怎样才能解放思想?

吴克铨:

解放思想听上去好像很空,实际上很实在,正如过河,是坐船、上桥还是游过去,要落到实处。

因此,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解放思想最关键的是从实际出发。

我们的思想哪里不够解放,要解放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