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表格式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015139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3.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表格式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表格式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表格式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表格式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表格式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表格式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表格式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表格式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表格式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表格式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表格式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表格式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表格式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表格式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表格式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表格式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表格式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表格式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表格式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表格式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表格式教案.docx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表格式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表格式教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表格式教案.docx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表格式教案

教学内容

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

单元解析

本组教材以“大自然的启示”专题,选编了精读课文《自然之道》《蝙蝠和雷达》,略读课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大自然的启示》,一个综合性学习,一个语文园地。

《自然之道》《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告诉我们要研究和掌握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蝙蝠和雷达》《大自然的启示》是讲人类从大自然中受到启示,有所发明创造,告诉我们大自然也是人类的老师。

本组课文的学习是对以前所学习的观察大自然、保护环境等专题的延伸与发展,并有新的内涵。

让学生获取新的科学知识,激发学生进一步关注自然、了解自然的兴趣,并能从中受到有益的启示,同时获得语文的综合素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28个生字,会写26个生字。

能会写会运用31个词语,会读会认30个词语。

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规律的兴趣,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一些新的科学知识,引导学生进一步关注自然,提高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继续培养学生的默读与自学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

教学难点

通过师生共同查找有关人类与自然联系的资料,深入感受人类应按自然规律办事,并从自然中受到启示,更好地为人类服务这一思想。

教学方法

导引法、比较法、情境探引法

学习方式

质疑探究法,比较法、小组合作法

教学准备

1、阅读相关方面的书籍、文章,更深刻地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2、搜集人类与自然关系方面的有关材料。

课时安排

课题

9、自然之道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本课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过程与方法:

通过抓住重点词句的方法,理解“自然之道”的真正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探究大自然对人类启示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从中受到启示。

教学难点

理解向导话,体会文章表达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质疑法表演法

学习方式

朗读法、合作表演、讨论

教学准备

收集有关太平洋绿龟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学习生字,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掌握重写新词,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方法

讲授法

学习方式

朗读法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读通课文

 

二、指导自主识字

三、自由读文

一、读顺课文,感知文本内容

①谈话导入:

同学们,大自然气象万千,美丽无比;充满生机,也充满神秘。

今天,你们将和老师一起走进大自然,了解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内在规律。

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一篇大自然中发生的真实故事──《自然之道》,相信同学们会从中得到启示。

②悬疑读文:

二、自主识字。

1、组织小组识字

2、展示识字方法

三、自由读文。

1、给足时间让学生读得正确、流利。

2、老师注意给学习较吃力的学生机会。

学生读的过程中要求其他人认真倾听,读完后由学生自己有重点地点评。

对于课文中出现的难读的字词句,教师要让学生读到位。

四、整体感知。

说说初读课文的印象或说说故事主要写了什么。

五、探读课文,读出自我发现

①自主探读:

指导学生细读课文,提示学生联系课后连接语提示的内容读课文。

②心声吐露:

 

齐读课文题目,“自然之道”指的是什么意思?

带疑初读课文,感知课文。

1.小组合作,进行识字。

2.提出难认难写的字,并由学生展示自己的学法,落实识与写。

1.在难读处做上记号,多读几遍,或与同学合作读。

2.交流练读情况。

由学生自己选择自然段读,相互推荐读、

 

先读读课文,再组织语言来说。

 

读出重点,读出感情,与作者情感共鸣。

a.与同桌相互交流;

b.在全班展示自己的读书体会。

板书设计

9、自然之道

幼龟遇敌、向导救龟——误导信息、致使幼龟倾巢而出——死亡

先……再……最后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故事对我们的启示

2、理解向导的话,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

从课文内容中受到启示

教学难点

领导向导话中的哲理,领会文章表达的感情

教学方法

导引法

学习方式

比较法,表演法

教学准备

《蛇与庄稼的故事》《狼与鹿的故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谈话导入新课

二、复习旧知

三、演一演

一、引入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知道了作者一行人的目的,那么他们的目的达到了吗?

又发生了什么事呢?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第九课《自然之道》

二、复习

1.作者一行人的目的是什么?

2.欣赏海龟图片。

三、以演促读,感悟蠢事

1、是啊,如此可爱的小海龟却被我们不经意间深深地伤害了(师出示句子)。

2、学习三、四、五自然段:

提出学习要求

 

③指名汇报,学生补充。

 

④比较句子。

我们干了一件蠢事。

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3、学习六、七、八自然段:

①这件蠢事造成了什么样的后果呢?

②指名说。

③向导由“冷淡”到“不情愿”到“补救”到“不得不发出悲叹”。

④同学们,当海滩上最后一只海龟艰难的爬进大海,看到那长长的沙滩足迹时,你最想说什么?

师引导:

万事皆规律,有法天下和。

(板书)

四、小结。

故事

 

齐读课题

 

全班齐读“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①请同学自由选择3、4、5自然段中的任一段,看看你读懂了什么?

②四人小组讨论讨论。

第3段:

抓住幼龟:

欲出又止侦察踌躇潮鸫:

企图。

可做表演。

四段:

指导读。

抓住重点词:

焦急 若无其事 冷淡 极不情愿解释:

规律

    

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自由读6-7自然段。

同桌讨论。

齐读最后一句。

 

学生自由的说一说

板书设计

9、自然之道

“我们”求了一只幼龟(误导了众幼龟)众幼龟被海鸟啄食

违返了“自然之道”

万事皆规律,有法天下和

教学反思

 

课题

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8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

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和原因,从中受到启示,增强环保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激发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和原因。

教学难点

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和原因。

教学方法

讨论法搜集资料法朗读法

学习方式

讨论与朗读搜集资料法

教学准备

搜集黄河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激情导入

 

二、提出问题

 

三、读中感悟

 

四、全班交流、读中点拨

一、激情导入,扣题质疑

1、激情朗读:

江水涛涛、奔腾不息的黄河;森林茂密、土地肥沃的黄河流域;暴雨频频、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

2、板书课题。

二、教师板书学生提出的重点问题:

黄河发生了什么变化?

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怎样治理黄河呢?

课文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指导方法:

这节课我们就围绕大家提出的重点问题来阅读课文,解决疑问。

三、读思结合,圈点勾画

1、教师适当检查。

2教师巡回指导,表扬善于学习的同学,耐心辅导学习吃力的学生。

 

四、全班交流,读中点拨

1、对比感悟黄河由“摇篮”变成“祸河”,适时出示课件,形象介绍什么是“流域、河道、悬河、河段、河床”,抓住数字体会黄河之“祸”。

2、引导重点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社会原因。

3、适当补充有关黄河治理的情况。

五、联系“资料袋”,畅叙感受

鼓励学生联系课文内容及本地河流湖泊的状况畅谈感受。

六、延伸拓展

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为治理黄河出出主意,在“展示台”进行交流。

 

听了这段关于黄河的词语,你最想说什么?

齐读课题,质疑。

 

学生提出问题

 

1、自由朗读课文,读通读顺,并认读生字词。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边读边思考问题,在书中圈点勾画,还可以在语句、段落旁批注自己的感受

3、选择自己乐意交流的伙伴,相互交流。

 

读读课文及课后“资料袋”,以一分钟即兴演讲的方式畅谈从课文中得到的启示。

 

板书设计

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人口迅速增长

无限制的开垦放牧农作物大量减产

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土壤肥力显著下降

水土流失

教学反思

 

课题

11、蝙蝠和雷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7个生字,正确书写12个生字和“本课词语。

2、朗读课文,能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解飞机夜间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3、搜集并能与同学交流有关仿生学的资料,提高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填表等方法理解科学家的实验过程和结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

教育学生理解好蝙蝠在夜里飞行的秘密是怎样探索出来的。

是如何发现了这个谜,又是如何解开这个谜的,科学家又如何仿生创造而为人类造福的

教学难点

对蝙蝠利用超生波导飞,飞机的雷达导航的工作原理,只是文字表述,总是比较抽象,宜用电教手段,实施直观教学,使抽象的原理讲述变成直观的形象演示。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质疑法

学习方式

讲授法

教学准备

读议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学习生字新词,初步感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方法

讲授法

学习方式

读议法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引入新课

 

二、自由读文

 

三、默读课文、归纳大意

 

四、自主阅读完成表格

一、以图为媒,引入新课

(依次出示蝙蝠和雷达的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它们吗?

请说一说你对它们的了解。

蝙蝠是一种动物,雷达是一种探测装置,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二、朗读课文,读通读顺

①提出朗读要求

②出示写有生字词的小黑板,指名开火车从读生字词,注意形声字和“蝙、荧”等字的读音。

三、默读课文,归纳大意

①课文主要讲什么?

②小结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如:

抓住课题联系课文归纳,把课文各部分意思连起来归纳。

四、填表助学,自主阅读

①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

③默读四、五、六自然段,填写下表

试验顺序试验方式试验结果试验结论。

 

学生自由畅谈

齐读课题

 

①自由朗读课文两遍,难读句子多读几遍,标出自然段序号,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

②两人一组轮流读课文,互相认读生字词。

 

默读全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找出含有关联词的句子,想想说明了什么;文中提出什么疑问?

请读出疑问的语气。

1、交流:

先在小组,再在班上交流填与表格的情况。

2、读读课文,同桌互相看图表,科学家是怎样揭开蝙蝠探路之谜的。

再指名上台介绍

 

五、课堂小结

五、小结:

a.出示句子“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b.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样配合的?

雷达与蝙蝠有什么联系?

下节课我们再来阅读探究这些问题。

说说从句子中体会到什么?

(感悟“反复、终于”)

 

板书设计

11、蝙蝠和雷达

试验顺序

试验方法

试验结果

试验结论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探究飞行原理与蝙蝠夜间飞行的关系,激发热爱科学、乐于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探究飞行原理与蝙蝠夜间飞行的关系

教学难点

探究飞行原理与蝙蝠夜间飞行的关系

教学方法

导引法

学习方式

活动法

教学准备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复习、导入新课

二、合作阅读、突出重难点

三、小结全文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①听写本课生词。

自我批改,错的订正一遍。

②引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重点探究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样配合的,以及雷达与蝙蝠之间的联系。

二、合作阅读,突破重难点

①自由读七、八自然段,想一想上述问题。

②以演促读,理解蝙蝠探路的办法。

③以画促读,理解蝙蝠探路与雷达之间的联系。

a.请用图示求表示蝙蝠幅探路和雷达探测。

b.填空,说一说雷达和蝙蝠之间的联系。

飞机上的雷达就像是骗幅的(   )。

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是蝙蝠的(       )  

雷达的荧光屏就像是蝙蝠的(    )。

三、小结全文,延伸拓展

①默读全文,说说你从本文中受到什么启示?

②阅读文后“资料袋”,教师出示有关仿生学的图片,补充相关文字资料,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阅读与探究兴趣。

 

说一说课文大意

 

三名同学表演,一生当“蝙蝠”,一生当“蝙蝠嘴里发出的超声波”,一生当障碍物。

 

适当交流“我也要从动物身上得到启示,设计一个小发明。

 

板书设计

11、蝙蝠和雷达

天线——嘴

(雷达)无线电波——声音(蝙蝠)

荧光屏——耳朵

教学反思

 

课题

12大自然的启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8个生字。

2、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认识到大自然能给人以警示和启发,学习用联系的眼光认识自然界。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文章的阅读,理解认识自然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阅读仿生学书籍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把握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学习用联系的眼光认识自然界

教学方法

阅读法、讨论法、质疑法

学习方式

读议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

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

 

二、自主学习、理清课文内容

 

三、重点学习、交流感受

 

四、拓展延伸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这是一篇阅读课文,你想采用什么方法来学习呢?

二、自主学习

1.同桌互相抽认生字词和课文,要求读熟课文。

2.小组讨论课文的主要内容

3.小组代表交流学习情况

三、重点学习,交流感受

1.出示三个重点句。

(1)原来,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

这样,才能保持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2)现在,飞机设计师注意研究苍蝇、蚊子、蜜蜂等飞行的情形,研制出了具有各种优良性能的飞机。

(3)科学家从蜻蜓、鲸等动物身上得到启示,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

四、拓展延伸

1.请生交流搜集到的人类从动植物身上受到的启示的资料。

2.进行综合性课外学习“大自然的启示”。

五、总结

围绕阅读提示讨论学习,可结合搜集的资料学习,甚至互读、互问均可。

1.同桌互相抽认生字词和课文,要求读熟课文。

2.小组讨论课文的主要内容

3.小组代表交流学习情况

1、按自己的学习方法理解这三个句子,谈感受。

2、小组合作学习,结合搜集的资料和课文内容理解。

3、交流从这三句话受到的启发和感受。

 

板书设计

11、大自然的启示

打扫森林人类的老师

从蜻蜓翅膀上从鲸的头上

破坏事物破坏了得到启示得到启示

间的联系生态的平衡防止机翼破碎流线形

教学反思

 

课题

语文园地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指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激发同学们留心自然、探究自然的兴趣。

2、让学生领会句中副词的作用。

3、积累谚语

过程与方法:

通过互动交流,展示本单元的学习收获

情态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探究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

口语交际

教学难点

副词,农谚

教学方法

导引法

学习方式

质疑探究法、合作交流法

教学准备

收集大自然的启示资料、农谚

课时安排

3-4课时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课时目标

把自己收集到的有关大自然给人启示的资料、自己了解到的启示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和同学交流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景,引入话题

二、讨论交流

 

三、课堂小结

一、激趣引入

  师讲述一个人类从大自然受到的启示的事例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自主选择、自主交流

  1.请学生阅读口语交际的要求,说说口语交际的内容

  2.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自主练说

  3.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伙伴互相交流

  4.小组内交流,推选一个代表到台上交流。

  5.学生对上台学生的交流进行评价。

要求:

语言准确、清楚、连贯,态度大方

6.评出最佳发明家、最佳资料员。

你在本次口语交际中有什么感触?

 

1、阅读口交际要求

2、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

3、与小组同学交流

4、上台展示:

从中受到的启发

其它同学可以提出疑问,合理化建议等

 

学生试着小结

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

从中受到的启发

是怎样试验的

完成结果怎么样

(可以选择自己的说法)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趣味语文

课时目标

积累词语,丰富语言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我的发现

二、日积月累

三、学习展示台

一、学习“我的发现”

1、出示课本上的三组句子。

2、归纳过渡:

这三组句子,每组里的两个句子意思基本相同,但每组里的第二个句子表达的语义更重一些,我们平时阅读文章与说话时,要注意这样的词语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3、请学生说说类式的句子

  日积月累

1、告诉学生,这些都是农民从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每句话都是包含着深刻的道理。

  2、逐句自读。

  3、说说自己能读懂的句子,提出不理解的。

  4、教师释疑。

5、熟读、背诵。

6、说一说你还收集到哪些

学习展示台

根据展示台的要求自己准备,利用课余时间交流、展示

1、学生自由读

2、比较一下每组里前后两句都有什么变化

3、体会前后两句句意的不同

4、自由说一说类式的句子

1、自由朗读诗句。

2.说说自己读懂了意思的句子,提出难以理解的诗句。

3.教师点评释译。

4.比一比,看谁背得多,看谁背得快。

学生之间互相评一评

板书设计

农谚

根据学生收集板书

教学反思

 

第三——四课时习作

课时目标

写出开展综合性学习的发现、经过或心得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

二、选择材料

三、指导写作提纲

四、指导写法

五、指定草稿

六、修改

一、谈话导入

 在学习了第三组课文之后,我们围绕有关大自然给人启发的资料、了解到的发明创造的事例或从动植物身上得到的启示,进行一次学习成果汇报交流。

通过交流,开阔了大家的眼界,丰富了知识。

今天我们将自己参与综合实践性学习中的发现、经过、心得体会或自己从大自然中受到的启示真实地通过书面语言表达出来,完成习作。

二、选择材料。

 大自然的美妙与多姿多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们每天和它和谐共处,感受美好的一切。

你在本组课文的学习中,在课外的阅读中,你可能了解到植物生长的奥秘,发现了动物奇特的本领,或者观察到了神奇的自然现象,知道了很多大自然给人类的启示,还知道什么是仿生学……这些内容都是写作的材料。

  三、确定写作提纲:

 能结合实践活动来写,要写清楚:

发现的经过,发现了什么,发现时的喜悦,发现后的体会和感受。

特别要选择活动过程中感受最深,最有印象的内容写具体。

如果要联系具体的科学知识,只能简单引用,切忌大段抄写资料。

  四、指导写法

   1、要注意表达真情实感。

   2、认真写,写后自己反复修改,文中尽量不出现错别字和拼音。

   3、做到条理清楚,语句通顺,详略得当。

  五、进行习作练习

   1、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完成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2、选择学生例文,师生共同进行修改。

  六、修改作文

    1自己修改。

    2同桌交换修改。

  七、抄写作文

 

1、自读题目,弄清写作的内容和要求。

2、梳理:

内容:

(1)发现

(2)经过

(3)心得

交流写法

拟定草稿

修改习作

范文

留心处处皆学问

  清晨,我在自家的墙角边发现了一张蜘蛛网,强烈的好奇心驱使我捉来一只小蚂蚱放在蜘蛛网上。

  这时,从墙缝里爬出一只蜘蛛,它在蚂蚱身边吐出一股白色的丝,把蚂蚱缠了起来,便回洞了。

我百思不解:

蜘蛛为什么回洞了,怎么不吃掉蚂蚱呢?

我又继续观察起来。

可等了好久,蜘蛛就是不出来。

  第二天,我惊奇的发现蜘蛛已经把小蚂蚱吃了,网上只留下一只空壳。

我极为奇怪,蜘蛛为什么不吃壳呢?

为了找到答案,我翻阅了很多资料,终于在《十万个为什么》里找到了答案。

原来,蜘蛛捕到猎物后,先将猎物用丝缠绕起来,再吐出一种消化液,注入猎物体内,这种消化液可以溶解由蛋白质组成的昆虫的内部组织,待昆虫一命呜呼后,就会变成汁液。

蜘蛛就可大口大口地吮吸了。

因为昆虫的外壳不是蛋白质组成的,所以蚂蚱的外壳被完整地留在网上。

  通过这次意外的发现,我知道了蜘蛛吃食的奥秘。

虽然这只是一个很小的发现,却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留心处处皆学问。

看似平拉凡凡的大自然,实际上有无穷的奥秘在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去发现。

  我为我小小的发现感到自豪。

板书设计

习作

1、要注意表达真情实感。

   2、认真写,写后自己反复修改,文中尽量不出现错别字和拼音。

   3、做到条理清楚,语句通顺,详略得当。

教学反思

 

单元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