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地理导学案精编完整.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033953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82 大小:1.2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下地理导学案精编完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七年级下地理导学案精编完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七年级下地理导学案精编完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七年级下地理导学案精编完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七年级下地理导学案精编完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七年级下地理导学案精编完整.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2页
七年级下地理导学案精编完整.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2页
七年级下地理导学案精编完整.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2页
七年级下地理导学案精编完整.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2页
七年级下地理导学案精编完整.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2页
七年级下地理导学案精编完整.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2页
七年级下地理导学案精编完整.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2页
七年级下地理导学案精编完整.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2页
七年级下地理导学案精编完整.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2页
七年级下地理导学案精编完整.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2页
七年级下地理导学案精编完整.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2页
七年级下地理导学案精编完整.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2页
七年级下地理导学案精编完整.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2页
七年级下地理导学案精编完整.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2页
七年级下地理导学案精编完整.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2页
亲,该文档总共8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下地理导学案精编完整.docx

《七年级下地理导学案精编完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下地理导学案精编完整.docx(8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七年级下地理导学案精编完整.docx

七年级下地理导学案精编完整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自然环境第一课时

一、课题:

“世界第一大洲”

二、学习目标:

1、认识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并能说明依据;

2、能结合地图描述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及范围

3、学习认识大洲的基本方法。

4、使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及相关资料归纳亚洲地形和河流特点。

三、导学重点:

1、亚洲的位置特点;

2、亚洲地形与河流分布的关系。

四、学法指导:

读图法讨论法

五、导学过程:

回顾上学期所学内容:

说出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说出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复习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

(一)新知自学:

(6分钟左右)(学生阅读课文2—5页,自学完成,相互对正。

1、亚洲是世界上最大,最广,最长的大洲。

2、亚洲濒临的海洋:

东临洋,北临洋,南临洋。

3、亚洲的范围:

西北与洲为界;西南以与州为界;东北以与洲为界;东南与洲相望。

4、亚洲地面起伏很大,中部,四周,发源于中部、的河流,呈流周边的海洋,形成众多的长河,如等。

(二)、合作、探究:

(20分钟左右)(小组共同讨论,组长搜集疑难问题,师生探讨完成)

1、读图6.1亚洲在世界中的位置,回答

(1)、亚洲在东西半球的位置;

(2)、亚洲在南北半球的位置;

2、读图6.4亚洲地理分区,完成要求

(1)、亚洲共分为哪几个区域?

是根据什么划分的?

(2)、中国位于哪一个地区?

这一地区中有哪些国家?

(3)、其他地区是不是都与中国接壤,分别在中国的哪个方位?

3、读图6.5,完成第5页活动题1题、3题

(三)知识巩固运用(15分钟左右)(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引导解决难题)

1(广安中考题)亚洲的地势特征是_____;同时又是_____人种的故乡。

A.中低周高;黑色B.东高西低;黄色

C.中高周低;黄色D.南高北低;白色

2、(广安中考题)下列素有“地下油海”之称的地区是_____。

A.波斯湾地区B.北海地区C.加勒比海地区D.南海地区

3、从面积看,亚洲是世界_______大洲,亚洲的人种主要是________人种。

4、地跨亚非的国家是________。

5、阿拉伯半岛和印度半岛属于_______板块。

喜马拉雅山脉是_______板块和_______板块相向运动抬升形成的。

6、世界陆地表面最低处是:

7、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有:

六、小结:

(3分钟左右)(可教师总结,可学生小结,亦可学生提出疑难问题或导学方法的意见)

第一节自然环境第二课时

一、课题:

复杂的气候

二、学习目标:

1、初步掌握亚洲气候特征

2、能运用气候类型分布图,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及相关资料分析亚洲的气候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

3、理解亚洲东部和南部的降水与夏季风的关系以及对农业的影响。

4、初步学会从位置、河流、气候等方面归纳一个大洲的自然环境特征。

三、导学重难点:

重点:

气候特点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难点:

对比不同城市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造成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

四、学法指导:

读图法

五、导学过程:

(一)新知自学:

(6分钟左右)(学生阅读课本6—9页,自学完成,相互对正。

1、亚洲受和的影响,气候,显

和气候分布广的特点。

在亚洲东部和南部受的影响易发生灾害。

2、读图6、9亚洲的气候类型回答

(1)亚洲主要有哪几种气候类型?

为什么复杂多样?

,全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有十一种,你看亚洲就有种,说明亚洲气候具有复杂多样的特点。

其原因是:

亚洲地跨、、带,、

、三面频临大洋,西面深入到大陆内部。

受和的影响。

(2)亚洲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是什么?

主要分布在哪儿?

(3)北回归线穿过哪些气候类型?

(二)、合作、探究:

(20分钟左右)(教师引导,师生共同完成)

1、读图6、10回答:

(1)比较雅库茨克和孟买两地的气温状况,分析造成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

(2)比较哈尔滨和乌兰巴托的降水状况,分析造成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原因。

2、读6.12非洲气候图观察非洲的气候分布有什么特点?

分析主要的影响因

总结:

穿过非洲中部,以气候为主,气候分布很广。

以赤道为中心,气候类型南北,影响因素:

,还有地势高低等。

(三)知识巩固运用:

(15分钟左右)(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引导解决难题)

1、亚洲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是()

A亚洲温带面积大B亚洲在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上同时又临着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C亚洲的地形复杂D亚洲人口众多

2、(2010四川内江)下列关于亚洲自然环境特征的描述对的()

A河流多注入大西洋B地势西高东低

C跨寒温热三带D季风气候不显著

3、读“亚洲气候图”,回答:

15分

(1)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气候类型名称:

④             气候;⑤             气候;

⑥             气候;⑦             气候 ⑧             气候;

 

(2)亚洲各种气候类型中,影响范围最大的是             气候;降水最多的是             气候。

(3)亚洲最北面主要为        气候。

(4)读图8,各月的气温平均大约在(   )左右

A.-10℃   B.0℃       C.10℃     D.20℃

(5)图8中各月的降水分配是否均匀:

    。

结合降水量、气温变化特点,它最可能是上图7①~⑨中的哪一个气候类型:

         。

六、课堂小结:

(3分钟左右)

第二节人文环境第一课时

一、课题:

“人口最多的大洲”

二、学习目标:

1、比较各大洲的人口数、人口增长率,分析亚洲是人口最多的大洲。

2、了解亚洲人口稠密的地区。

3、运用有关资料分析亚洲的人口问题。

三、重点

1、亚洲是人口最多的大洲

2、亚洲的人口问题

四、导学过程:

(一)新知自学:

(10分钟左右)(学生阅读课文10—12页,自学完成,相互对正。

1、读图6.13“亚洲人口占世界人口的百分比”,亚洲人口占世界人口的。

亚洲人口稠密的地区是、、。

2、读图6.14,找出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亚洲有个,分别是

3、读图6.15完成活动1。

(1)按人口数排序

>>>>>

(2)按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排序

>>>>>

(二)合作、探究:

(15分钟左右)(教师引导,师生共同完成)

1、读11页资料《人口增长对土地的压力》,把教材12页的框图填完整。

2、你能根据人口增长对土地的压力的恶性循环框图,绘制出一幅解决人口增长对土地的压力的良性循环框图

 

(三)知识巩固运用:

(15分钟左右)(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引导解决难题)

(一)、填空题

1、世界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是________  ________,他们都在________洲。

2、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大洲是_____。

3、亚洲众多的人口,对___和_____产生了沉重的压力。

4、亚洲人口占世界人口的百分比是

(二)、选择题

1、亚洲人口稠密的地区是()

A北亚、西亚、南亚B东亚、东南亚、南亚

C南亚、中亚、北亚D东南亚、西亚、中亚

2、下列国家人口超过1亿的是()

A蒙古B朝鲜C印度尼西亚D新加坡

3、下列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

A开垦坡地和草地---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加重

B人口增长---对粮食需求减少

C土地肥力下降---粮食产量下降

D土地得不到休耕---土壤肥力下降

4、世界各大洲人口数量最多的洲和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组合正确的是()

A非洲亚洲B亚洲非洲C拉丁美洲非洲D拉丁美洲非洲

五:

课堂小结:

(3分钟左右)

 

第二节人文环境第二课时

一、课题:

“多样的地域文化”和“经济发展差异”

二、学习目标:

1、了解亚洲多种多样的地域文化特点。

2、了解亚洲各国家间经济发展的差异。

三、重点

1、亚洲地域文化差异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2、亚洲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四、学法指导:

读图法比较法

五、导学过程

(一)新知自学:

(8分钟左右)(学生阅读课文12—15页,自学完成,相互对正。

1、亚洲大小民族共有个左右,约占世界发展民族总数的。

人口最多的民族是族?

2、不同的民族在、、、等各方面表现出不同的文化艺术风格和不同的民风民俗。

3、阅读12页下面的“亚洲的三个文明发祥地”材料,这三个文明发祥地是

、和,它们成为文明发祥地的原因是。

4、请仔细阅读课文14页第一、二自然段,回答以下问题:

①亚洲中的发达国家是_____,大部分国家属于____________国家,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差异很_______(大、小),过去长期_____________,经济不发达。

②西亚波斯湾沿岸国家成为富裕国家的原因是什么?

新加坡、韩国、马来西亚,泰国呢?

(二)合作探究:

(20分钟左右)(小组共同讨论,组长搜集疑难问题,师生探讨完成)

1、一般来说,各地区的文化都与当地的自然条件、民族习俗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读图6.17,试分析图中所反映的不同地区的文化与当地自然条件的关系。

在教材14页表中填写出与自然条件或民族习俗相关的图的标号。

2、请你读图6、18并完成下列要求:

①亚洲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最多的国家是________,最少的国家是________,多的是少的_____倍。

②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10000美元的国家有__________________,低于500美元的国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中国在亚洲各国的经济发展中处于()水平

A高等B中等C中下等D低等

3、读图6.19、表6.1和阅读材料16页《三类产业的划分》,完成下列要求。

①读出B(韩国)、C(印度)的三类产业百分比,并将读出的大约数值填在表6.1中。

②比较这五个国家的三类产业构成,说说它们的差异:

发达国家日本_____产业比重很小,_______产业比重最大。

发展中国家缅甸以_____产业为主。

总的来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越高的国家,_____产业比重越大;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越低的国家,____产业比重越大。

(三)知识巩固:

(15分钟左右)(学生独立完成,小组成员相互纠正答案)

1、按经济发展水平划分,日本属于____国家,中国属于________国家.

2、西亚波斯湾沿岸的国家,如沙特阿拉伯,因为大量出口_____资源,而成为比较富裕的国家。

3、通常把社会生产的各部门划分成3类产业,农业是第一产业,_____和建筑业是第二产业,流通部门和_____是第三产业。

4、下列国家属于发达国家的是()

A沙特阿拉伯B新加坡C日本D韩国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东西伯利亚—热带干旱草原,人们过着游牧生活。

B沙特阿拉伯—气候严寒C也门—气候湿热D日本—多地震

6、下列国家中,依靠发展出口加工工业,推进本国经济发展的是()

A新加坡B印度C中国D沙特阿拉伯

7、世界上发达国家各产业比重的特点为()

A第一产业的比重最大B第二产业的比重最小

C第三产业的比重最大D第三产业的比重最小

8、日本处于太平洋地震火山带上,因此建筑多抗震;西伯利亚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地区,因此他们多穿毛皮服装。

从这里可以看出人们的生活生产受(   )影响很大

A当地风俗 B农业C工业D自然环境

9、亚洲大多数国家属于()

A.发达国家B.发展中国家

六、小结:

(3分钟左右)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第一节日本第一课时

一、课题:

“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二、学习目标:

1、探究日本的位置和范围,知道日本主要自然地理特征及自然资源;

2、日本多火山和地震的原因。

3、初步掌握学习国家地理的方法,提高学生运用地图的能力和地理学习能力;

三、重点和难点:

1、日本自然地理特征;

2、日本多火山和地震的原因;

四、教学方法:

采取以活动的形式让学生自主学习,把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教师加以引导

五、导学过程:

知识回顾:

(学生独立完成后,学生相互对正。

1、亚洲地理分区有六个。

2、日本属于洲,在中国的方向,就经济发展水平看是国家。

(一)新知自学:

(10分钟左右)(学生阅读课文18—20页,自学完成,相互对正。

1、日本的领土主要分布在的东面,的西北。

主要由、、、等个大岛、数千个小岛及其周围的海域组成。

是一个国,海岸线,多优良。

2、在图7.2日本的地形中找出日本的主要城市是日本的首都,还有、、、、。

3、读图7.2日本的地形以为主,并能在地图上找出日本著名山

峰山,平原,

4、从图中火山的符号,是座活火山,200多年前还曾喷发过,它被日本奉为“圣岳”,是日本的,也是日本著名的旅游胜地。

由此可以看出日本是一个多和的国家。

(二)合作与探究:

(20分钟左右)(小组共同讨论,组长搜集疑难问题,师生探讨完成)

读图7.5-7.7分析完成,

1、日本多火山。

火山能给人类带来灾难请举例。

但是在火山非活动时间,能够利用火山为人类造福吗?

2、日本经常有发生,每年有震感地震多达多次。

人们采取很多办法来预防地震,或者减小地震带来的危害。

我国也是多地震的国家吗?

为什么?

3、日本多火山和地震是因为:

日本在板块和的交界处。

4、日本是一个岛国,英国也是一个岛国,比较日本跨越的经度比英国,日本跨纬度比英国,日本的地理环境比英国的。

日本的季风气候具有______特征,与亚洲大陆同纬度相比,冬季______,夏季_______,降水______。

(三)知识巩固运用:

(15分钟左右)(学生独立完成,小组成员相互纠正答案)

一、填空

1、日本是太平洋西部的岛国,由、、、四个大岛

2、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因为它处于和交界处。

3、日本的地形以______为主,该国最大的平原是______平原,最高的山是_。

二、选择题

1.日本四大岛从大到小的排到顺序是:

[]

A.北海道、九州、四国、本州

B.九州、四国、本州、北海道

C.四国、本州、北海道、九州

D.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

2、关于日本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东北部B、日本位于中国的南面

C、日本国土全部位于北温带D、日本位于南北半球的南北

3、日本最著名的旅游胜地是()

A富士山B琉球群岛C濑户内海D津轻海峡

4、下列自然资源中,日本比较丰富的是()

A森林资源B水能资源C矿产资源D土地资源

5、【2010江苏省南京市中考真题】日本领土组成中的四个大岛,纬度最高的是()

A.北海道岛B.本州岛C.四国岛D.九州岛

6、【2010江苏省南京市中考真题】影响樱花开放时间自南向北逐渐推迟的主要因素是()

A.水分B.地形C.热量D.树种

六、小结:

(3分钟左右)

 

第一节日本第二课时

一、课题:

“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二、学习目标:

1、探究日本经济发达的主要原因及水平,了解中日贸易联系状况,记住日本主要工业区的分布及重要城市和海港;

2、从日本经济发展过程中,使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有助于理解我国“科教兴国”策略的重大意义

三、重点:

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

四、学法指导:

读图法与讨论法相结合

五、导学过程:

知识回顾:

(学生独立完成后,学生相互对正。

1日本位于洋西部,洲的西北部。

由等四个大岛组成的国。

就经济发展水平看是国家。

2日本多火山地震,因为它位于板块与板块之间。

(一)新知自学:

(15分钟左右)(学生阅读课文21—25页,自学完成,相互对正。

1、阅读21页材料回答:

(1)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万多美元,是世界最高收入国家之一。

(2)世界上前30家大商业银行中,日本占家。

(3)日本外汇储备居世界位。

2、日本国情:

地域,资源、是一个小国。

3、二战后,日本从国外进口大量和,如、,然后依靠和资源,对进口原材料进行加工,制成大量出口,形成以为主的经济。

4、日本加速扩大海外投资,建立海外的和基地。

日本投资建厂的主要对象是、、和地区。

5、日本工业集中在和沿岸。

6、日本民族主要以为主,日本文化就是的典型。

如“穿和服的日本妇女”、“日本茶道”

(二)合作探究:

(15分钟左右)(小组共同讨论,组长搜集疑难问题,师生探讨完成)

读22页课本与图7.9完成

1.日本发展经济的有利;

(1)

(2)(3)和不利条件是:

2、根据日本经济发展水平它是国家。

有哪些主要工业部门?

3、日本主要工业原料来自哪些国家(地区)?

4、阅读课本24页有关资料,阅读“日本主要工业区的分布”图回答问题:

图中的主要工业区有、、、、。

综合分析日本工业集中在和沿岸的主要原因。

完成23页填表题。

(三)知识巩固运用:

(10分钟左右)(学生独立完成,小组成员相互纠正答案)

1、日本经济发达的有利条件有()

A.岛国海岸线曲折,但良港不多B.国土狭窄,自然资源贫乏

C.气候适宜,耕地很多D.科学技术水平高,人力资源充足

2.日本工业区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一带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适宜、降水丰富

B.多优良港口,便于原料输人、工业产品输出

C.自然资源丰富,工业发展潜力大

D.劳力资源丰富,市场大

3、下列商品中属于日本从中国输入的是()

A服装B煤炭C汽车D钢材

4、【2010山东省聊城市中考真题】9.邻居张大爷的孙子在日本学习。

一天,张大爷在与王林同学闲聊时问道:

“我孙子说他的学校位于日本最大的一个岛上,这个岛叫什么名字啊?

”王林正确的回答应该是()

A.本州岛B.四国岛C.北海道岛D.九州岛

5、在下图中填注:

首都:

东京四大岛

主要城市:

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北九州、长崎

六、小结: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第二节东南亚第一课时

一、课题:

“十字路口的位置”和“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

二、学习目标:

1.了解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的重要地理位置。

2.了解东南亚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了解东南亚主要农作物和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

三、学习重点:

1.东南亚重要的地理位置,东南亚的地形、气候特点

学习难点:

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主要分布、气候特征和主要区别。

四、学法指导:

五、导学过程:

(一)新知自学:

(20分钟左右)(学生阅读课文26—29页,自学完成,相互对正。

读图7.17“东南亚在世界中的位置”和7.18“东南亚的地形”完成:

1、东南亚位于,范围包括和两部分。

2、东南亚重要的地理位置。

①东南亚的纬度大部分位于    ~    之间,地处   带。

②东南亚地处  洲与   洲、   洋与   洋之间的“      ”。

3、读图7.19“马六甲海峡的航线”及左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问题:

马六甲海峡位于    半岛和      岛之间,是从   、   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   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   洋

和   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日本从波斯湾进口石油,向西欧等国出口工业产品,都要途经该海峡,因此日本把马六甲海峡称为它的“海上生命线”。

4、东南亚的气候类型主要是气候和气候。

是东南亚单位面积产量较高的粮食作物。

5、读图7.22和29页的阅读材料《橡胶和油棕》,填表:

物产

稻米的重要出口国

橡胶的最大生产国

油棕的最大生产国

椰子的最大生产国

蕉麻的最大生产国

椰子的最大出口国

主要生产或出口国

(二)合作探究:

(15分钟左右)(小组共同讨论,组长搜集疑难问题,师生探讨完成)

1、读图7、18和图7.22,完成28页活动题1题

4、读7页图6.9“亚洲的气候”,看图并思考:

①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东南亚的哪些地区?

           

②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东南亚的哪些地区?

           

(三)知识巩固运用:

(10分钟左右)(学生独立完成,小组成员相互纠正答案)

1.东南亚位于()

A.太平洋与南极洲之间B.亚欧大陆与大洋洲之间

C.太平洋与大西洋之间D.印度洋与大西洋之间

2.关于马六甲海峡,说法正确的是()

A.介于马来半岛和加里曼丹岛之间B.介于马来半岛与爪哇岛之间

C.沟通太平洋与大西洋D.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

3.马来西亚盛产的主要经济作物为()

A.油棕和天然橡胶B.金鸡纳和油棕

C.椰子和金鸡纳D.蕉麻和油棕

4.马来群岛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特征是()

A.夏季高温多雨B.气候温和,降水丰沛

C.炎热少雨D.全年高温多雨

5.被誉为“千岛之国”的世界最大群岛国家是()

A.菲律宾B.马来西亚C.印度尼西亚D.日本

6.世界稻米的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是()

A.印度尼西亚B.菲律宾C.马来西亚D.泰国

7.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是()

A.泰国B.缅甸C.越南D.老挝

8.热带季风气候分布的地区,主要农事活动的特点是()

A.农作物随时可以播种,四季有收获

B.农作物在春季播种,夏季收获

C.农作物多雨季播种,旱季收获

D.农作物秋季播种,第二年春季收获

9、综合分析

读新加坡图,回答问题并填写下表:

(l)新加坡地处马来半岛南端,属________气候。

(2)新加坡西北部为著名的__________海峡,它既是________亚和__________亚之间,又是__________洋和__________洋之间的海上、空中交通要冲。

六、小结: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第二节东南亚第二课时

一、课题:

“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和“华人华侨集中的地区”

二、学习目标:

1、记住东南亚的地形、河流特点。

2、记住了解东南亚人口分布的特征,

3、记住东南亚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发达的旅游业。

三、重点:

1、东南亚的地形、河流特点

2、东南亚的人口分布特点

四、学法指导:

五、导学过程:

知识回顾:

1东南亚在范围上包括______半岛和______群岛两大部分。

位于亚洲和洲、洋与太平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2东南亚内陆国家是________,面积最大,岛屿最多的是________

(一)新知自学:

(10分钟左右)(学生阅读课文26—29页,自学完成,相互对正。

1、中南半岛的地形具有、的特点,河流大多自向流,其中流经国家最多的是河。

2、这样的地形条件的好处是上游蕴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