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完整.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258408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85 大小:521.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完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完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完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完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完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完整.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5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完整.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5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完整.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5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完整.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5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完整.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5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完整.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5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完整.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5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完整.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5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完整.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5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完整.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5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完整.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5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完整.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5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完整.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5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完整.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5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完整.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5页
亲,该文档总共8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完整.docx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完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完整.docx(8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完整.docx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完整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

第一节辽阔的疆域(3课时)

第一课时位置优越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运用地图说出我国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及海陆位置;记住我国陆疆面积、邻国、临海、海疆概况;能够分析我国地理位置、特点及其优越性;知道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大国;进一步培养学生用图获取地理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方法与过程

运用地图帮助学生建立地理事物空间概念,养成用图、读图、分析图的地理学习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

建立学习中国地理的兴趣;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通过中国轮廓的审美,丰富想象力,感受快乐。

教学重点:

优越的地理位置。

教学难点:

位置、疆域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用具:

地球仪、挂图(世界地图)。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与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引入新课

辽阔的疆域伴随着《我爱你,中国》的乐曲,展开一幅世界政区图指出:

“我爱你,中国”这是亿万中国人的共同心声。

像一只东方报晓的雄鸡,版图位置就是我们伟大的祖国,让我们在地理学习的时间里,更深刻地了解我们的祖国。

“知之深,爱之切”今后才能更好地报效祖国。

聆听、感悟。

讲授新课

半球位置呈现“中国在地球位置”示意图提问:

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

从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看,我国分别位于哪个半球?

提供地球仪并要求一名学生用地球仪讲解。

指出:

从南北半球看,中国位于北半球,从东西半球看,中国位于东半球、亚欧大陆的东部。

呈现“中国政区图”

呈现我国最南最北点地图提问:

我们吃的香蕉、龙眼、荔枝等水果产自我国什么地方?

冬天,我可以去哪里看冰雕、雪雕?

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指出:

我们一同来研究我国纬度位置。

提问:

找到我国领土的最北端,读出纬度数;找到我国领土最南端,读出纬度数;根据比例尺,计算出南北跨多少千米?

有什么重要纬线从我国南部通过?

我国缺少哪个热量带的气候类型?

我国地跨几个温度带?

我国大部分位于哪个热量带?

提问:

我国大部分位于温带,南北跨纬度广对农业发展有什么益处?

思考、回答:

南方;东北;纬度跨度大。

学生读图思考、回答。

边听、边读、边回答。

黑龙江省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53°N)附近;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南北相差5500千米。

北回归线;寒带;热带和温带;温带。

学生讨论发言。

气候条件多样;农作物品种丰富;根据不同的热量条件发展多种经济。

海陆位置的优越性,呈现世界政区图

呈现中国地形图,提问:

日本、韩国、中国、蒙古四国的海陆位置有什么不同?

指出:

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大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千米,此外,还有众多的岛屿,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就有6500多个。

那么漫长的海岸线,对我国究竟有何意义?

收集学生的讨论结果,并展示于黑板上,师生一起讨论,并加以归类指出:

我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海洋大国之一。

海洋是人类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地,凡是海洋事业强大的国家,大都是发达国家;所有沿海国家的经济发达地区几乎都集中在临海地区。

所以我们自豪,我国拥有300万平方千米诱人的“蔚蓝色的海域”。

提问:

我国东临什么洋?

濒临哪四个海?

要求在图中找出:

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和南海诸岛。

以及隔海相望的6个国家。

强调:

中国台湾岛东侧直接濒临太平洋。

看图比较、回答:

日本为岛国;

韩国为半岛国;

中国为临海国;

蒙古为内陆国。

四人为单位进行小组讨论,并将讨论的结果写在一张白纸上。

海洋捕捞,海洋养殖(海带),海洋矿产资源开发(石油钻井等),海洋旅游,观光;海洋运输,对外贸易等。

思考回答太平洋、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看图,一一在图中找到,并加以识记。

呈现图片“乌苏里江晨光”“帕米尔高原夜色”提问:

为什么要统一用北京时间?

要求学生加以解释。

指出:

我国东西跨经度大,相差4个多小时,说明我国领土广大。

要求学生:

在地图中找出我国最东端与最西端,并根据图中比例尺量算两端点之间的距离。

思考: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运动,东边的地方比西边地方看到的日出早。

看图,并在图中找出相应的端点并计算。

辽阔的国土指出我国疆域辽阔,南北跨度广,东西跨度大,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绵长的疆界与14个国家陆上接壤。

展示繁荣的边境贸易要求:

比一比,赛一赛,按逆时针方向,看谁最先找出与我国陆上接壤的14个国家。

指出:

邻国众多,有利于对外合作和交往。

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发展边境贸易,不仅有利于繁荣少数民族经济,改善和提高边境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更有利于国家的安全,人民生活的幸福,安康。

看图,找出14个与我国相邻的国家。

倾听,感悟。

课堂内容小结:

中国政区图将本节课内容通过填图提问进行小结。

看图并一一回答。

复习巩固

地理论坛:

祖国,我为你自豪——谈谈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思考、演讲。

布置作业:

自制中国政区拼图。

课后独立完成。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国土辽阔

教学目标:

了解我国国土面积,认识东、西、南、北四端点,认识四大海、二岛、五群岛、二半岛,认识陆上临国和隔海相望的六个国家。

教学手段:

挂图(中国疆域示意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重点:

我国陆地面积和管辖的海域面积。

教学难点:

我国领土东、西、南、北四端点的位置。

教学流程:

(练习)

一、自学教材P4-5,读图1.4和地图册P2正图完成下列填空:

1、我国陆地面积________平方千米,居世界第______位,仅次于________和_________。

2、我国陆上疆界长________千米,陆上临国共________个,分别是: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海域从北向南依次分布着______海、_______海、______海、______海,海上散布着______、________两大岛和无数岛屿,其中著名的五大群岛是________群岛、________群岛、________群岛、________群岛。

4、我国海岸线长约________千米,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_____个,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精讲:

(穿插提问解答上述各题)

1、知识回顾:

我国的地理位置(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2、引入新课:

世界第三大国——中国

(1)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仅次于俄、加两国;

(2)海上国土广大、海岸线长1.8万千米,从北向南散布着四大海、二岛、五群岛,海域面积300万平方千米,其中有著名的台湾海峡(属东海)

(3)陆上疆界2万千米,陆上临国14个(朝、蒙、俄、哈、吉、塔、阿、巴、印、尼、不、缅、老、越),隔海相望国家6个(韩、日、马、文、印尼、菲)

三、活动:

1、分组合作完成P5活动1、2

2、探究:

P5活动3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34个省级行政区

教学目标:

“34个省级行政区”这一部分,既要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还要辨认34个省级行政区的相对位置,有大量的概念、地名及其空间分布。

方法与过程

运用中国政区图帮助学生建立地理事物空间概念,养成用图、读图、分析图的地理学习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

建立学习中国地理的兴趣;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通过中国轮廓的审美,丰富想象力,感受快乐。

教学重点:

“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位置和行政中心

教学难点:

名称、简称、位置。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用具:

挂图(我国省级行政区图)。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与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在引入新课时,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各自的户口所在地。

接着教师再举例介绍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并说明三级的关系(例如北京市、大兴县、长子营乡)。

也可从我国辽阔国土的地理事实谈起,说明我国疆域辽阔,地区差异显著,为了便于行政管理和经济建设,我国设置了各级行政区划,最高一级是省级行政区。

在介绍我国省级行政区的构成后,还可作适当的补充介绍: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本着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利于行政管理,有利于民族团结,有利于巩固国防,对省级行政区以及各级行政区可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变更,例如海南省的设置,重庆(直辖)市的设置等。

2.教学省级行政区的相对位置,必须充分运用“中国政区图”或“中国政区”投影片或教学挂图,进行反复读图、填图或拼图练习,使课本插图与投影片等各种教学手段有机组合、讲与练有机结合,以练为主,达到“心中有图”的效果。

(1)可联系上一节邻国的教学内容,辨认陆上边界省区、沿海省级行政区进行教学;还可以直接利用活动教材组织学生活动,在活动中学习、熟悉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及其分布。

(2)可将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分片或串线制成复合投影片,让学生对照着有注记的课本插图与无注记的投影片,进行分组练习,熟悉它们的相对位置,并增强记忆。

可将全国省级行政单位分成7部分,例如东北部的黑、吉、辽;北部的陕、甘、宁和内蒙古;西部的新、青、藏;西南的云、贵、川;带有方向的8个省,即河南、河北、山东、山西、湖南、湖北、广东、广西;直辖市京、津、沪、渝;最后7省为苏、浙、闽、台、琼、皖和赣。

此外,还有香港、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

分片方法很多,目的是便于学生在图上记忆。

还可以大陆沿海为线索记忆:

辽、冀、津、鲁、苏、沪、浙、闽、粤、桂;以北回归线穿过的台、粤、桂、滇为线索熟悉位置;以长江、黄河干流为线索查找流经的省级行政区等等,反复巩固练习,为以后的教学作必要铺垫。

(3)用“中国政区拼图”作拼图游戏是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一种活动。

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对各省级行政单位的形状和位置的观察能力,拼图图板可由学生自己制作。

游戏前让学生在家反复练习,游戏时可以拼全图,也可以抽出几个省区,辨认它们的名称,熟悉它们周围的省区。

举行小组或个人识图、拼图竞赛,也是一种调动学生积极识记来掌握省级行政单位名称、简称和分布的好办法,例如拼图比赛、填图比赛、各种抢答竞赛等,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寓教于乐,使学生尽快形成我国省级行政单位分布的空间概念。

3.在省级行政区名称的教学中,一要注意内蒙古自治区的简称是内蒙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名称中不要多加个“族”字;二要注意有两种简称的省区;三要注意一些学生容易写错的地名,例如秦、浙、赣、琼、黔、藏、疆,及安徽省的“徽”字等。

至于省级行政中心,在这里只要求初步熟悉一下,待以后的工业、城市、交通等地理教学中进一步熟悉掌握,一下子全部到位,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4.教材中没有特意将台湾、香港、澳门的内容提出来学习,学生如果提问,可以简单地介绍一下,开展思想教育:

台湾是祖国领土的一部分,祖国统一大业必定实现,实现与维护祖国统一是我们神圣职责。

香港、澳门是我国两个特别行政区,实行“一国两制”。

教学反思:

第二节众多的人口

第一课时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学会读“我国人口的增长”折线图,会用调查或收集的我国与当地近年来人口增长的资料绘制人口增长折线图,并分析我国与当地人口数量的变化和人口增长的特点。

2.通过阅读上述数字资料和图表,了解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分布不均)和由此带来的严重的人口问题,从而理解我国实行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重要性,并初步懂得人口增长必须与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道理,提高对我国人口政策的认识。

教学重点:

1、掌握我国人口的国情;

2、掌握人口的基本国策;

3、理解的人口观点和原理。

教学难点:

了解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和人口问题及其基本国策。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用具:

挂图(我国省级行政区图)。

教学过程:

内容点析

1.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人口的增长和分布现状、人口问题及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我国的人口政策等都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任务,主要在中国地理教学中完成。

关于我国人口的国情,教材主要说明了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迅速,人口东多西少,并联系经济发展、资源与环境,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我国人口问题的严峻性和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必要性,这既是本节学习的重点知识,又是今后学习我国自然资源和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出发点。

为突出教学重点,本节教材未涉及“我国人口年龄构成比较轻、农村人口比重大”等方面的人口内容。

2.本节教材中有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

江泽民同志指出:

“中国人民勤劳勇敢。

中国人口众多是一个突出的国情。

我们有的产品产量已列入世界第一位(如煤),但用人口总数一平均,指标却非常低。

中国人口形势现在已经很严重,如再不严加控制,问题会更加严重。

……人口如果控制不住,即使经济上去了,也会产生各种困难和问题”。

本节教材通过正文、图表和活动教材的讨论,突出“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人口数量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观念,使学生加深对我国人口国情的理解,增强执行、宣传我国人口国策的自觉性。

教师必须充分利用地图,再补充一些“鲜活”的材料,训练学生学会分析课本插图、数字和文字材料的基本技能,教会学生把已获得的知识和新知识联系在一起,并巩固在地图上,帮助学生逐步养成读图用图的习惯。

本节需要掌握的我国人口基本国策是:

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本节需要理解的人口观点和原理是:

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人口数量的增长、人口的分布要与经济的发展及资源、环境承载量相适应;在控制人口数量的同时,要提高人口素质。

本节需要掌握的地理数据是:

我国有12.95亿人口(2000年),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5,居世界第一,我国人口基数大,近几年每年净增人口仍在1200万左右;我国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34人(2000年)。

引入新课:

(1)由启发性问题引入新课:

关于我国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学生对这一“话题”已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各种各样的看法。

由启发性问题直接引入新课,一方面可通过学生发表意见,在学生思考讨论中形成活跃的教学气氛,另一方面也是引入人口观点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2)由与世界面积和人口大国的对比中引入新课:

可联系以前学过的世界地理的知识,提问世界人口总数,世界前十位人口大国和前五位面积大国,再与我国人口和面积数值进行计算和对比。

例如算一算中国的人口数分别是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巴西人口的多少倍,中国在世界上人口1亿以上的国家中的排位,中国与印度在人口国情方面的异同点,从而说明我国人口在世界的地位,加深对中国人口最多的印象。

2.转折深入

(1)结合课本“我国人口的增长(公元初~2000年)”图,说明人口增长折线图的绘法,引导学生从图中分析出我国在1578年后和1949年后两个人口增长高峰,特别是1949年后人口增长过快的特点。

(2)学生基础较好的学校可进一步分析:

从以前学过的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补充说明解放后我国人口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经济文化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死亡率下降,平均寿命延长,同时人口出生率长期保持较高水平。

随后,联系正文的“话题”,引出1970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59%(特别是1960~1970年,某些年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高达3%以上,平均每年新增人口2000多万,超过澳大利亚的总人口数1875万);我国1999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88%,每年新增人口1200万(接近荷兰的总人口数1570万,超过南斯拉夫、希腊、比利时、捷克、匈牙利、白俄罗斯、葡萄牙这些人口总数为1000万左右的欧洲国家),近30年少生2.5亿人(接近美国总人口数2.78亿),仅抚养费一项就为社会节约开支约3万多亿元。

说明7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使人口出生率有所下降的事实,并分析由于人口基数这个人口“分母”太大了,每年净增人口数很大的事实,突出“人均”观念,从而使学生明确我国人口基本国策的重要意义,教育学生自觉地执行与宣传我国人口国策。

(3)提出人多好不好的问题,展开讨论,启发学生明确人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人口数量的发展要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与环境与资源相协调的人口观。

再由学生联系实际,结合课本活动教材,举例说明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过快所带来的突出的人口问题,以及晚婚晚育对人口增长的影响。

3.组织学生分组活动

学生基础较好的学校可印发一些资料,引导学生进一步讨论分析我国的人口构成和人口素质。

例如利用“中国文化程度构成百分比变化”“中国人口文化程度的构成”“中国每10万人中各种文化程度人口的增长”图表,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素质正在逐步提高的事实,加强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教育。

还可以举例说明我国四化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加速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对人口素质提出更高要求,而以上图表反映我国人口中大学、中学文化程度的百分比数值还不高,再依据“中国各省(区、市)文盲、半文盲人口比”图及“各省(区、市)人口的文化素质”图,分析我国文盲、半文盲仍占较大的比重,各省区文化素质有较大的地区差异,说明进一步提高我国人口素质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人口东多西少

教学目标

学会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知道我国黑河—腾冲人口地理分界线,并比较其西北、东南在面积和人口数量、人口密度方面的地区差异,从而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教学重点:

掌握我国人口分布密度;

教学难点:

了解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和人口问题及其基本国策。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用具:

挂图(我国我人口密度图)。

教学过程:

引入课:

我国人口总数为12.95亿(2000年),占世界人口1/5以上,形象地说明了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我国人口的增长”折线图和“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展示了我国人口增长快和人口分布的地区差异。

人口分布的地区差异,与区域自然环境差异和区域经济差异密切相关。

如何运用“我国人口的增长”折线图和“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我国各省级行政单位的人口与面积柱状图”,说明我国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形成原因,是学生在本节应学会的读图技能。

在基本训练要求方面,主要是:

(1)学会阅读和绘制“人口增长”折线图,并分析人口数量的变化和增长的特点。

(2)学会计算人口密度。

(人口密度的大小可以定量地反映一个地区的人口分布稠密或稀疏状况。

人口分布的最大特征就是不平衡性。

衡量一个地区人口分布是否合理,人口密度是否适当,应该根据在一定社会历史时期、一定的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与人口资源的结合和利用程度而定。

(3)学会阅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能够使用图例、注记,识别图上所表示的地理事物及其分布,培养阅读人口分布专题地图的能力。

能够根据不同地区的面积大小、人口多少和人口密度数据,说明人口分布的状况。

本节需要掌握的我国人口国情主要是: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人口增长过快;当前人口基数大与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人口问题;我国人口东多西少。

1.仍由与世界面积和人口大国的对比中引入新课:

先让学生复习人口密度的概念,再指导学生计算中国人口的平均密度,与印度、美国、俄罗斯等国的人口密度相比较,说明我国人口密度大的特点。

2.在讲我国人口分布时,重点应放在如何阅读“我国人口密度图”和“我国各省级行政区的人口与面积柱状图”上,让学生使用图例和注记来识别人口分布情况和分布特点。

这些内容不要单凭教师讲授,要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自己得出结论,例如问我国大约每平方千米多少人?

这个数字是怎样计算出来的?

这样就复习了人口密度这个概念。

还可以选出我国东、西部地区几个省级行政单位的情况(例如完成活动教材),训练学生掌握其计算方法,并在“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上找出它们的位置,加深对我国人口分布很不均匀、东多西少状况的印象。

3.在指导学生阅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时,要及时提出一些问题,指导学生观察。

例如哪些地区人口密度在400人/平方千米以上?

哪些地区人口密度在10人/平方千米以下?

人口密度不足1人/平方千米的是什么颜色图例,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还可以指导学生在图上找出黑河和腾冲,列表分析“黑河-腾冲”这条“人口分界线”东南部与西北部人口分布的地区差异,加深对我国人口分布特点的认识。

4.要使学生认识到我国东部人口多,西部人口少,是各地区自然、历史、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造成的,不要仅限于自然条件的好坏,要启发学生从经济发展和人类生产方式等方面去思考。

用近年来农村人口不断涌入城市,内地人口流向沿海和工矿地区的事实,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分布是在不断变化的。

5.在人口国情教育中,学生基础较好的学校,在教学时间又可容纳的条件下,可以对我国人口增长、分布、结构、年龄构成、文化素质现状做一些补充说明,并分析这方面的地区差异。

例如,通过“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图表,指出我国人口年龄构成比较轻,一方面后备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另一方面到20世纪末,我国面临又一个新的生育高峰;通过“中国人口增长及自然变动情况”图表,补充指出我国农业人口比重大的人口国情。

教学反思:

 

第三节多民族的大家庭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民族的构成状况,正确区分民族和少数民族的差异,认识到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2.了解我国一些主要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

3.理解我国的少数民族政策,树立各少数民族一律平等、互相尊重、共同维护祖国统一的正确观点。

4.读图并总结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

教学重点: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及民族所分布的地区。

教学难点:

我国有哪56个民族。

课时安排:

1课时。

总体教学设计:

本节课的内容涉及到我国民族的各个方面,内容全面广泛,但是不要求讲得太深。

同时,这部分内容与我们日常生活联系密切,因此是进行国情教育和实践活动课的最佳内容。

这样就将课内教学和课外地理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领域又激发了兴趣、培养了情感。

教师可以将本节课分成两个部分:

(1)拓展辅助活动部分,

(2)课堂教学部分。

拓展辅助教学设计:

拓展辅助活动部分。

教师可以尝试多种多样的活动模式。

设计1:

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他们通过各种媒体(报纸、电视、网络、书籍)收集一些有关各民族生产和生活的景观图片、文字资料、录像带、生产生活实物等,搞一次成果展览交流会。

设计2:

设计一张民族基本情况调查表,让学生在同学、家长、亲戚、朋友等范围内进行相关内容调查,了解我们身边的民族情况。

课堂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部分:

主要进行理论学习、把握思路、总结提高。

引入课题

(一)56个民族

1.首先让学生观察课本第15页的景观图片:

图1.14“多民族的大家庭”。

并请学生用语言描述图片中的情景,引导学生认识在我们伟大祖国辽阔的土地上,共同生活着的人民属于不同的民族,各民族的服饰是不同的。

接着,教师可以总结出我国的民族构成:

我国有56个民族。

2.让学生拿出一张人民币(纸币),提出一个问题:

你可知道人民币上有哪些民族的文字?

可以提示学生观察课本第16页的图1.15“几种民族文字”作为参考。

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了解到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又使学生了解到有些民族有自己的独特的文字。

老师在这里要强调一个问题:

并不是所有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字,有些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字。

3.让学生完成第17页活动2和活动3。

在学生充分发言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参照教师用书中的参考资料作一些补充,使学生了解到每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