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心故事0.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035578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孝心故事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孝心故事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孝心故事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孝心故事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孝心故事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孝心故事0.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孝心故事0.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孝心故事0.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孝心故事0.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孝心故事0.docx

《孝心故事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孝心故事0.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孝心故事0.docx

孝心故事0

孝心故事

篇一:

孝心教育小故事

《老母亲与三个儿子》

茅箭区火车站小学龚举伟

从前在一个城市里面,住着一位富人。

他有三个儿子:

大儿子爱练武,不懂文化;二儿子懂文化,不懂武;三儿子什么都不懂,但很孝顺。

一天,父亲病故与世长辞了,三个儿子悲痛万分。

这时大儿子边哭边说:

“父亲都死了,哭也没用,俺看,先分财产吧!

”“好!

”“武器就归俺,你们又拿不动。

”大儿子边挑武器边说。

二儿子咂咂嘴说:

“我是学会计的会花钱,所以珠宝就给我吧”大儿子和二儿子基本上都把好的拿走了,只剩下一些书被三儿子拿走。

三儿子想了想,说:

“父亲死了,母亲还活着,但母亲又不能自己住,是不是?

”二儿子挠挠头,说:

“让母亲在三个儿子家各住一个月,习惯了那个,就住哪个!

”“好!

第一个月,母亲来到大儿子家,大儿子让母亲扎马步,挑水,大儿子在厨房里偷偷吃肉,在客厅给母亲吃硬饼,母亲看了,就走了,去投奔二儿子家了

二儿子是个文人,但很狡诈,只给母亲喝比水还稀的粥,母亲想吃肉,二儿子说:

“我的肉比大哥的硬饼还硬您吃不动。

”母亲不敢有怨言,离开了二儿子家!

母亲来到三儿子家,三儿子看到母亲比以前消瘦了许多,马上给母亲做了特别多的好吃的让母亲吃!

从此,三儿子独自承担起了照顾母亲的任务,不仅在生活上悉心照料,还天天陪母亲聊天,给他讲书里的故事。

母亲在三儿子家里生活的越来

越开心,身体也越来越好了,她逢人就夸自己的三儿子。

但三儿子面对别人的赞扬,只是笑笑,说:

“母亲把我们养大,现在我所做的不及母亲养育我们的十分之一,没什么可夸的!

这件事一传十,十传百传到了玉皇大帝和如来佛的耳朵里,他们派众神去迎接母亲和三儿子,把母亲授为吃苦耐劳佛,把三儿子授为孝顺神!

从此三儿子孝顺母亲的美德就在人间流传开来。

一块月饼的故事

一位13岁的女孩在一个富裕人家做保姆。

一天,主人家吃月饼。

主人也给女孩一个月饼,女孩没有同主人一道吃,她到另一个房间去了,没有人注意女孩吃或不吃,在只有女孩一个人的房间里,一个香甜的月饼,在女孩陌生的眼里显的很模糊了。

有一个熟悉的背影愈来愈清晰:

她驼着背,淌着汗……锄草、拾粪……在烈日下,在雨中……艰难地支撑起一个家。

她就是小女孩的母亲。

小女孩的鼻子酸了,泪水模糊了她的眼睛。

于是,她用那双颤抖的小手用旧报纸包了一层又一层,小心翼翼地藏起,小女孩要留着让她的母亲尝尝啊!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了,小女孩终于获得了回家的机会,稚嫩的小手郑重地捧出月饼,从未有过的喜悦袭遍全身:

“妈妈,您尝尝……”

古人云: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所以,心中有孝,才能感悟充满孝心的世界;心存感激,才能体验生活带给我们的一切:

孝心--不一定非得是那种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它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感激之心。

从我出生以来,每时每刻都在父母

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爱护中,同时,我也学会了关爱,做有孝心的孩子。

郭沫若为母寻药

郭沫若的母亲由于劳累过度,母亲的身体非常衰弱,她每年初秋,总要晕到一两回,当时四川农村称这种病为“晕病”。

郭沫若5岁那年,母亲的晕病又犯了。

她躺在床上,成天呻吟呕吐,不仅饭不能吃,有时连水都不能喝。

郭沫若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怎样才能医好母亲的病呢?

一天他听大人们说,芭蕉花是治这种晕病的良药。

可是芭蕉在四川很不容易开花,不好买到。

即使有卖的,价钱也特别贵,一朵芭蕉花竟要花上两只肥鸡的价钱。

他心里暗想:

要是我能找到一朵芭蕉花,治好母亲的病,那该多好啊!

有一天,郭沫若同比他大4岁的二哥到外面玩耍,来到福建人的会馆天后宫,这里供的一位叫“天后圣母”的女神。

无意中,郭沫若看见天后宫园内有一簇芭蕉,其中一颗正开着一朵大黄花,好看极了。

郭沫若惊喜万分,悄悄地对二哥说:

“二哥,你看,那园里有朵芭蕉花,咱们把它摘下来给妈妈治病好吗?

”二哥急忙拦住说:

“不行!

那是天后圣母的花,凡人是不能摘的!

”“动了又怎么样!

”郭沫若倔强地反问。

他没听二哥的劝阻,拼命地爬上了一米来高的围墙,把芭蕉花摘下来藏在衣服里,气喘吁吁地跑回了家。

郭沫若手捧着芭蕉花,连蹦带跳地跑到母亲床前。

没想到,不但没得到夸奖,反而挨了父亲一顿打。

郭沫若不服,理直气壮地说:

“摘芭蕉花给母亲治病有什么错?

管它是谁的花,只要能治好母亲的病就行呗!

”郭沫若感到委屈,伤心地哭了。

后来,郭沫若受国民党反动派迫害,流亡日本。

他时常思念年迈的老母,1932年母亲病逝时,他竟无法回国送葬。

他在流亡日本期间写的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的一些著名论文,用的都是“杜衎”的笔名。

他母亲姓杜,性格刚直。

他所以取名杜衎,是用来纪念自己的母亲。

郭沫若50岁那年,曾在文章中深情地回忆说:

“我母亲事实上是我真正的蒙师。

篇二:

我身边的孝心故事

我身边的孝心故事

长沙市芙蓉区火星小学六(3)班杨可欣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百善孝为先,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乌鸦反哺,羔羊跪乳,动物尚且如此,孝敬父母更是我们每个有良知的人应尽的义务。

中央电视台曾经有过这样一则广告:

一位孝顺的媳妇在外面工作了一天,晚上回到家还为她的婆婆端了一盆洗脚水,为婆婆洗脚。

这时,她年幼的儿子在看见这一切,自己便也打了一盆水,颤颤巍巍地端到妈妈面前,说到:

“妈妈,洗脚!

”看了这则广告,我非常感动,那天起,我便经常晚上给爸爸妈妈端洗脚水,有时候还给他们洗脚。

爸爸妈妈每天非常辛苦地工作,于是,我便经常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洗菜,洗碗,扫地,为他们分担一点事儿。

我从小跟爸妈还有奶奶生活在一起。

记得有一天,爸爸妈妈一大早就出去上班了,家里只剩下我和奶奶。

那天奶奶却突然生病了,躺在床上很难受的样子。

看着奶奶这样,我想我应该为奶奶做些什么。

快到中午了,我便毫不犹豫地去厨房做饭去了。

过了一会儿等饭做好了,我跑到奶奶床前对她说:

“奶奶,我给你做好饭了,快去吃饭吧!

”奶奶不可思议地看着我,连声说:

“好!

好!

好!

我的乖孙女能给奶奶做饭了!

”虽然我做的饭没有妈妈做的好吃,但奶奶吃得特别香,还一直夸我真棒!

吃完饭后,我把自己和奶奶的碗都洗了,还把前一天洗的衣服晒到了外面。

这时,我突然想到奶奶还没有吃药,连忙倒了一杯温水,拿药给奶奶。

奶奶连连夸我懂事、有孝心。

趁着奶奶看电视,我就帮奶奶捶背。

下午,妈妈回来了,她看见一上午都是我在照顾奶奶,也不住地夸我懂事,我听了高兴极了!

同学们,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使我们一辈子都无以为报的。

我们只能从生活中的每件小事做起,孝顺父母,尊敬老人,帮他们分担一些事,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做一个懂事、孝顺的好孩子!

篇三:

孝心故事

孝心话题

导语

孝指子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包括尊敬、抚养、送终等等,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文明的一个标准。

动物都懂得“反哺”,人更应该孝顺自己的父母,这不仅仅是个人的道德行为,不仅仅是个人家事,也是为人应对社会承担的一份责任。

然而在当今的社会中,“孝心”似乎已经是一个“过气”的词语,它在年轻人中已经引不起强烈的感情。

人们似乎已经淡漠了。

一、现在很多人不懂得孝顺

1、20XX年11月初,南京大学校园的公告栏里贴出了一封信,署名为“一位辛酸父亲的来信”。

亲爱的儿子:

尽管你伤透了我的心,但你终究是我的儿子。

虽然,自从你考上大学,成为我们家几代里出的唯一一个大学生之后,心里已分不清咱俩谁是谁的儿子了。

从扛着行李陪你去大学报到,到挂蚊帐缝被子买饭菜票甚至教你挤牙膏,这一切,在你看来是天经地义的,你甚至感觉你这个不争气的老爸给你这位争气的大学生儿子服务,是一件特沾光特荣耀的事。

的确,你考上大学,你爸妈确实为你骄傲。

虽然现今的大学生也不一定能找到工作,但这毕竟是你爸妈几十年的梦想。

我们那阵闹文革,家里又穷,上不了大学。

这也就是我们以你为荣的原因。

然而,你的骄傲却是不可理喻的。

在你读大学的第一学期,我们收到过你的3封信,加起来比一份电报长不了多少,言简意赅,主题鲜明,通篇字迹潦草,只一个“钱”字特别工整而且清晰。

你说你学习很忙,没时间写信,但咱们院子里你高中的女同学,却能收到你洋洋洒洒几十页的信,而且每周一封。

每次从收发室门口过,我和你妈看着你熟悉的字,却不能认领。

那种痛苦是什么样子的,你知道吗?

后来,随着你读二年级,这种痛苦煎熬逐渐少了,据你那位高中同学说,是因为你谈恋爱了。

其实,她不说我们也知道,从你一封接一封的催款信上我们能感受到,言辞之急迫、语调之恳切,让人感觉你今后毕业大可以去当个优秀的讨债人。

当时,你妈刚刚下岗,而你爸微薄的工资,显然不够你每天出入酒吧网吧,KTV餐厅。

在这样的状况下,你不仅没有半句安慰,居然破天荒来了一封长信,大谈别人的老爸老妈如何大方。

你给我和你妈心上戳了重重一刀,还撒了一把盐。

最令我伤心的是,今年暑假,你居然偷改入学收费通知,虚报学费。

这之前,我在报纸上已看到这种事情。

没想你也同时看到这则新闻,一时间相见恨晚,及时娴熟地运用这一招,来对付生你养你爱你疼你的父亲母亲。

虽然,得知真相后我并没发作,但从开学到今天,两个月里,我一想到这事就痛苦,就失眠。

这已经成为一种心病,病根就是你—————我亲手抚养大却又倍感陌生的大学生儿子。

不知在大学里,你除了增加文化知识和社交阅历之外,还能否增长一丁点感恩的心?

看完这封信,我就觉得心酸呀!

真的很心酸!

不懂得知恩图报,只知伸手要钱,不懂得体贴父母,只把父母当做摇钱树,已是当今青少年乃至被称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中的一种普遍现象,我不知道这样的事在石家庄的大学里有多少,但我知道一点,每天晚上7点以后,您可以到咱们石家庄大学附近的网吧去看看,看能不能定上一个空位。

您就可以知道现在石家庄有多少大学生在拿着父母的血汗钱每天上网聊天玩游戏?

2、20XX-09-11出售孝心

淘宝网上一则帖子引起了社会的轰动。

上海一个署名为“田明”的人发了这样一个帖子:

“假如您的儿女对您不孝顺的话,假如您想感受一下孝顺的话,不妨租个孝顺的儿子试试?

?

最好是在同个城市,可以给您倒茶陪您聊天,说顺心的话给您听,还可以给您捏捏背揉揉腿。

一天100元。

”虽然已有超过几十位网友浏览了该男子的信息,但并无出价记录。

二、古人孝心故事

1、“代父从军”花木兰

2、“鹿乳奉亲。

”说的是古时候的郯(tán)子,非常孝顺。

他的父母年纪大了,都患有眼病,听说鹿乳可以治眼病,便有了吃鹿乳的念头。

郯子知道后,就披了一张鹿皮,来到深山老林里,混入鹿群,趁机挤取母鹿的乳汁,拿回来供双亲享用。

一次取乳时,看见猎人正要射杀一只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猎人敬他孝顺,以鹿乳相赠,护送他出山。

3、“卧冰求鲤。

”说的是古时候有个叫王祥的,天寒地冻的时节,继母想吃活鱼。

王祥来到河边,脱掉衣服卧在冰上,想用身体来融化坚冰。

忽然,河面上的坚冰自动裂开了,从裂口处蹦出两条活鲤鱼。

王祥拿着活鲤鱼回家孝敬继母。

4、“扇枕温席”说的是黄香,东汉江夏安陆人,九岁丧母,事父极孝。

酷夏时为父亲扇凉枕席;寒冬时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

少年时即博通经典,文采飞扬,京师广泛流传“天下无双,江夏黄童”。

三、现代孝心故事

1、田世国换肾救母:

山东汉子田世国在瞒着母亲的情况下,将自己的一个肾脏移植给身患尿毒症的母亲。

手术很成功,但老母亲至今不知道捐肾的“大善人”正是自己的亲生儿子。

上海中山医院接受的几百例捐肾手术中,子女给父母捐肾的这是唯一一例,多数都是父母给子女肾脏。

2、张尚昀背母求学:

20XX年7月,张尚昀在长春税务学院申请休学,背着患病的妈妈打工。

边打工边自学,其间,张尚昀参加长春税务学院6个学期的考试,5次拿到奖学金。

20XX年6月,张尚昀参加河南省税务系统公务员招考考试,在数千名考生中,取得了税务稽查岗位笔试第一名的成绩。

四、百善孝为先

1、没有孝心就没有爱心

孝心是一个人具有爱心的前提条件。

没有孝心的人,就没有爱心。

如此之徒,人人尽可得而诛之。

没有孝心的凡人会遭到世俗的鄙视,没有孝心的“伟人”更会遭到历史的唾骂。

李鬼欺骗李逵,“弱者、强者都被他的谎言欺骗”。

汉高祖刘邦与项羽争天下,其父母为项羽所擒,当项羽威胁要蒸其父母时,刘邦却无耻地说:

“愿分得一杯羹。

”如此不孝之徒,随时汉王朝的开国元勋,却依然遭到历史的鞭挞。

孝是天下的大义,无孝之人不论是凡人还是所谓的伟人,都会遭到历史的遗弃。

正面例子:

《地震中的父与子》

2、没有孝心就没有责任心

陈毅元帅不仅仅是我们党的好干部,而且也是一个“孝子”的楷模。

他在“忠孝两难全”的情况下,始终感到心中内疚。

1962年陈毅出访,途经成都探望重病的父亲,他亲手给母亲洗尿布。

母亲有难色。

他说:

“娘,我小时候,您不知为我洗过多少次尿裤,今天洗上十条,也报答不了您的养育之恩啊!

”一个好干部,好的企业负责人,他应该是孝敬父母的楷模。

一个没有“孝心”的领导,不可能爱民、爱员工。

原江西省副省长胡长清,平时满口“人道”,然而他却是一个不教的逆子,一个月只给母亲100元生活费,自己花天酒地,却对乡下的母亲不管不问,令人所不齿。

所以后来因贪污被枪毙。

3、孝心是检验人格的标准——孝心是一场“考试”

“孝心”是一种能够以小见大看到这个思想道德和人格品质的试金石。

这样说来“孝心”对每个人本身就是一次“考试”。

①近日,甘肃一民营企业招聘一名集团公司副经理,把“孝敬父母”作为招聘条件之一②曾经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交提案,建议把干部的“孝心”纳入考核干部的条件之一,

③20XX年11月14日,由浙江省嵊州团市委、教体局、少工委主办,嵊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承办的“孝心考场”正式开考。

总之,“孝心”是一次“考试”,是对一个人人格的测验。

4、孝心是社会赋予的责任

试想,一个没有“孝心”的社会,是不可能和谐的社会,一个没有孝心的儿女,不可能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

不孝敬父母的人,也不可能“孝敬”社会。

五、如何孝顺?

1、孝顺从现在做起[刘墉做客“实话实说”]

人生短短几十载,能和生我们养我们、疼我们爱我们的父母一起度过的时光又有多少?

我亲眼见过自己的一位堂哥挣了一大笔钱后,准备孝敬父母时,却见到了母亲的灵柩。

那悲痛,是一种迷茫、一种懊悔、一种欲哭无泪。

“子欲养,而亲不在”啊!

朋友们,珍惜这仅有的时光孝敬自己的父母吧。

2、孝顺从小事做起

每天主动给妈妈倒水,捶背,母亲节给妈妈买朵花。

少顶嘴。

父母是最容易得到满足的,就像歌里唱的那样:

“常回家看看,帮爸妈刷刷筷子洗洗碗”,足以让老人家得到安慰。

纯洁真挚的孝心——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平分生命》《风雨中的万寿菊》《女儿的绿瓶子》

3、孝顺从心灵做起

“每月给父母寄点钱花花,就敬到孝心了”。

这是一些人的“常规做法”。

其实,这也是对“孝心”的曲解。

孔子在论孝道时说: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意思是说,如果只注重物的供养,那和养狗养马有什么区别?

有人作过调查,假如有100块钱,美国人会花99元买保健品,1块钱买药;我们则相反。

不要把孝顺父母当作一种责任,“孝敬父母是儿女的福气”。

——孝顺父母是我们一生的作业。

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这篇文章之后眼圈是红红的?

?

这是一个真看过实的发生在德国感人故事。

9岁的孤儿德比为了寻找母亲,为了表达对母亲的爱,他每帮助一个人,就请求他去帮助另外的10个人。

他想以这种爱心传递的方式,总有一天自己的母亲也会成为被帮助的对象。

他对母亲深沉的爱感动了整个德国,人们掀起了“十件好事”的行动,德比成了德国的小名人。

然而不幸的是,德比却遇刺身亡。

在他弥留之际,无数的德国母亲假扮德比的母亲来陪伴他。

爱如潮水,涌动在每个人的心房?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