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辽宁省大连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双基测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036204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12.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辽宁省大连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双基测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届辽宁省大连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双基测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届辽宁省大连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双基测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届辽宁省大连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双基测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届辽宁省大连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双基测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届辽宁省大连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双基测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届辽宁省大连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双基测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届辽宁省大连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双基测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届辽宁省大连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双基测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届辽宁省大连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双基测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届辽宁省大连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双基测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届辽宁省大连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双基测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届辽宁省大连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双基测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届辽宁省大连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双基测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届辽宁省大连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双基测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届辽宁省大连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双基测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届辽宁省大连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双基测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届辽宁省大连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双基测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届辽宁省大连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双基测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届辽宁省大连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双基测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辽宁省大连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双基测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届辽宁省大连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双基测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辽宁省大连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双基测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辽宁省大连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双基测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届辽宁省大连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双基测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辽宁省大连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双基测试

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

1.细胞学说掲示了

A.细胞为什么要产生新细胞B.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

C.细胞及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D.认识细胞经历了艰难曲折的过程

【答案】C

【解析】细胞学说表面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但没有揭示细胞为什么要产生新细胞,A错误;细胞学说没有揭示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区别,B错误;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这说明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C正确;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说明人们对细胞的认识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但是不是细胞学说揭示的内容,D错误。

2.“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与其它两种相比,神经调节不具备的特点是

A.作用时间短暂B.作用范围较广泛

C.反应速度迅速D.作用途径为反射弧

【答案】B

【解析】神经调节作业时间比较短暂,A正确;神经调节作用范围比较局限,而体液调节作用范围广泛,B错误;神经调节反应迅速,C正确;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D正确。

3.关于细跑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衰老的生物体中,细胞都处于衰老状态

B.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在人体的正常细胞中不表达

C.细胞凋亡有利于多细胞生物体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

D.同一个体的神经元和肌细跑所含的核DNA不相同

【答案】C

【解析】衰老的生物体中,大多数细胞处于衰老状态,A错误;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所以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在正常细胞中也表达,B错误;细胞凋亡使细胞自主有序死亡,有利于多细胞生物体内部环境的稳定,C正确;同一个体的神经元和肌细跑来自于同一个受精卵,因此两者所含的核DNA相同,D错误。

4.关于ATP分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A.ATP的中文名称是三磷酸腺苷,其结构简式是A—P〜P〜P

B.ATP与ADP的相互转化时刻不停地发生并且处于动态平衡之中

C.人体细胞形成ATP所利用的能量既可来自化学能又可来自光能

D.植物、动物、细菌和真菌的细胞内都以ATP作为能量的“通货”

【答案】C

【解析】ATP的中文名称是三磷酸腺苷,其结构式为A—P〜P〜P,A正确;ATP的含量很少,但是转化非常迅速,ATP与ADP的相互转化时刻不停地发生并且处于动态平衡之中,B正确;人体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形成ATP所利用的能量只能来自于化学能,C错误;ATP是直接能源物质,植物、动物、细菌和真菌的细胞内都以ATP作为能量的“通货”,D正确。

5.下列关于基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细胞中,基因是指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B.CFTR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性状

C.真核生物的细胞核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D.基因中4种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代表着遗传信息

【答案】B

【解析】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A正确;CFTR是一种跨膜蛋白质,因此CFTR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B错误;真核生物的细胞核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C正确;基因中4种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D正确。

6.下列关于HIV和艾滋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A.HIV是RNA病毒,因容易变异使疫苗效果难持久

B.艾滋病患者比健康人更容易罹患流感和恶性肿瘤

C.HIV首先破坏B细胞,逐渐使人体的免疫系统瘫痪

D.预防艾滋病的发生,我们要做到拒绝毒品、洁身自爱

【答案】C

【解析】HIV是RNA病毒,其遗传物质RNA是单链的,很容易发生变异,因此疫苗效果难以持久,A正确、C错误;艾滋病毒主要攻击T细胞,使人几乎丧失一切免疫能力,因此艾滋病患者比健康人更容易罹患流感和恶性肿瘤,B正确;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精液、血液和乳汁,因此预防艾滋病的发生,我们要做到拒绝毒品、洁身自爱,D正确。

7.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内的个体在水平方向的分布构成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B.环境容纳量也称K值,是指一定空间中种群的最大数量

C.捕食者的存在客现上起到促进被捕食者种群发展的作用

D.在沙丘、火山岩、弃耕农田上发生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答案】C

【解析】种群内的个体在水平方向的分布构成了种群的空间结构,A错误;环境容纳量也称K值,指的是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B错误;捕食者的存在客现上起到促进被捕食者种群发展的作用,C正确;在沙丘、火山岩上发生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而弃耕农田发生的是次生演替,D错误。

8.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小于它的直接价值

B.生物多样性只包括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C.可持续发展只追求经济与社会的持久而协调的发展

D.保护生物多样性,关键是要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答案】D

【解析】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大于它的直接价值,A错误;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B错误;可持续发展追求的是自然、经济、社会的持久而协调的发展,C错误;保护生物多样性,关键是要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D正确。

9.下图表示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a表示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了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B.b表示生殖隔离,其一旦形成就意味着新物种产生

C.自然选择决定生物变异和基因频率改变的方向

D.c表示新物种形成,新物种与生活环境共同进化

【答案】C

【解析】据图分析,a表示表示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A正确;b表示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B正确;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但是不能决定生物的变异的方向,C错误;c表示新物种形成,新物种与生活环境共同进化,D正确。

10.关于DNA的分子结构和复制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双链DNA分子中,含氮碱基与脱氧核糖的数目相等

B.在DNA分子的一条链中,相邻的碱基通过氢键相连

C.解旋时需要利用细胞提供的能量和解旋酶的作用

D.DNA分子复制的特点是半保留复制和边解旋边复制

【答案】B

【解析】DNA分子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脱氧核苷酸由一分子含氮碱基、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磷酸组成,因此双链DNA分子中,含氮碱基与脱氧核糖的数目相等,A正确;在DNA分子的一条链中,相邻的碱基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相连,B错误;DNA复制过程中,解旋需要解旋的催化,还需要ATP提供能量,C正确;从过程看,DNA分子是边解旋边复制的,从结果看,DNA分子是半保留复制的,D正确。

11.下列关于人类探索遗传奥秘历程中的科学研究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孟德尔在研究生物遗传的规律时,运用了杂交实验法和假说演绎法

B.摩尔根在寻找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时,运用了类比推理法

C.沃森和克里克在研究DNA分子结构时,运用了构建物理模型的方法

D.赫尔希和蔡斯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时,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

【答案】B

【解析】孟德尔在研究生物遗传的规律时,运用了杂交实验法和假说演绎法,A正确;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B错误;沃森和克里克在研究DNA分子结构时,运用了构建物理模型的方法,C正确;赫尔希和蔡斯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D正确。

12.将哺乳动物的两种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小分子物质X溶液中,测定两种条件下细胞对物质X的吸收速率,结果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成熟红细胞吸收X的方式不消耗能量

B.造血干细胞吸收X需载体蛋白的协助

C.温度不影响两种细胞对于X的吸收速率

D.两种细胞吸收X都是逆浓度梯度进行的

【答案】B

【解析】成熟红细胞不能进行有氧呼吸,但是可以进行无氧呼吸产生能量,因此图示不能说明红细胞吸收X物质不消耗能量,A错误;通入空气后,造血干细胞吸收物质X量增加,说明其吸收物质X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的协助,B正确;温度会影响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C错误;物质X进入成熟红细胞的方式不能确定,因此不能确定其是逆浓度差进行的,D错误。

13.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时,通常采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

B.验证淀粉解对淀粉和麦芽糖的催化作用时,用斐林试剂检测无法区分实验结果

C.探究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中,用卡诺氏液可将染色体染色

D.调査人群中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多基因遗传病

【答案】B

【解析】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时,通常采用取样器取样法,A错误;麦芽糖和其水解产物葡萄糖都能属于还原糖,都能与斐林试剂产生砖红色沉淀,因此验证淀粉解对淀粉和麦芽糖的催化作用时,用斐林试剂检测无法区分实验结果,B正确;探究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实验中,卡诺氏液用于材料的固定,C错误;调査人群中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D错误。

14.下用为某细胞的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①、③的膜及②、⑤属于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B.④与r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C.⑥为核孔,允许小于其孔径的物质自由通过

D.③中的DNA在遗传时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

【答案】C

【解析】据图分析,图中①是内质网,②是细胞膜,③是线粒体,⑤是核膜,都属于生物膜系统,A正确;④是核仁,与r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B错误;⑥为核孔,是大分子的运输通道,具有选择性,如DNA不能通过,C错误;③线粒体中的DNA在遗传时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孟德尔遗传规律只适用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基因的遗传,D正确。

15.生活在胃幽门部位的幽门螺旋杆菌是引起胃溃疡的病原体之一,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菌的细胞增殖方式有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三种

B.该菌是寄生在胃幽门部位的能将C02转变成有机物的自养生物

C.在自然状态下,该菌可遗传变异的来源只有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D.该菌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且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答案】D

【解析】幽门螺旋杆菌是原核生物,而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是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A错误;幽门螺旋杆菌是异养生物,不能将C02转变成有机物,B错误;该细菌不能进行减数分裂,而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C错误;原核细胞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且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D正确。

16.关于植物的激素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可能会获得无子果实

B.大麦种子经赤霉素处理后,无需发芽就可以产生α-淀粉酶

C.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从根本上说是植物激素调节的结果

D.植物激素是植物体内产生的对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答案】C

17.下列关于人体内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蛋白质的功能多样,可以说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

B.人体内非必需氨基酸的种类必需氨基酸的种类多

C.蛋白质具有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其空间结构千变万化

D.与血浆相比,组织液和淋巴中的蛋白质含量相对较少

【答案】C

【解析】在生物体中蛋白质具有多种功能,所以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A正确;人体内的必需氨基酸大约有8种,非必需氨基酸大约有12种,B正确;蛋白质具有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控制其合成的DNA分子具有多样性,C错误;血浆中含有大量的血浆蛋白,与血浆相比,组织液和淋巴中的蛋白质含量相对较少,D正确。

18.下列关于人体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系统调节呼吸频率的中枢位于脊髓

B.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无法完成缩手反射

C.神经细胞膜外Na+内流导致静息电位产生

D.乙酰胆碱以胞吐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

【答案】D

【解析】神经系统调节呼吸频率的中枢位于脑干,A错误;缩手反射的中枢在脊髓,所以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可以完成缩手反射,B错误;静息电位是由于钾离子外流导致的,C错误;乙酰胆碱以胞吐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并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D正确。

19.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的基本观点之一。

下列叙述不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食物链(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为生态系统功能的实现提供了渠道

B.内环境是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其成分和理化性质总是处于动态平衡中

C.线粒体内膜内折成嵴可以增大膜面积,从而提高有氧呼吸效率

D.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堆叠使膜面积增大,有利于充分利用光能

【答案】B

【解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指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等功能就是沿着食物链(网)进行的,A正确;内环境是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其成分和理化性质一般处于动态平衡中,但是有可能发生改变和破坏,B错误;线粒体内膜内折成嵴,增大了线粒体内膜的面积,而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发生的线粒体内膜上,因此可以提高有氧呼吸效率,C错误;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堆叠使膜面积增大,增大了光反应的场所,有利于充分利用光能,D正确。

20.下图所示为在显微镜下用家鸽肝脏制作的临时装片进行观察的结果。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明显区别在于细胞丙、戊所处的时期

B.DNA复制所导致的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细胞乙中

C.细胞甲中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便于观察染色体

D.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发生在细胞丁中

【答案】B

【解析】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明显区别在于前期和末期,即图中的细胞丙、戊所处的时期,A正确;乙细胞处于有丝分裂间期,细胞中DNA复制导致DNA数量加倍,而染色体数目不变,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是后期细胞(细胞丁)中着丝点分裂,B错误;细胞甲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便于观察染色体,C正确;细胞丁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D正确。

21.下列有关变异和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过程中

B.A基因可突变成a1、a2基因反映了基因突变的随机性

C.三倍体西瓜因减数分裂过程异常因而不能正常结子

D.单倍体育种中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

【答案】C

...........................

22.最近某地儿童医院爆满,统计得知来就诊的大多数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流感患儿。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流感病毒的蛋白质物质可作为引起免疫反应的抗原

B.在抵御流感病毒的过程中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要参与

C.患儿的B细胞、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都能够产生抗体

D.流感病毒感染细胞后要靠效应T细胞识别并将靶细胞裂解

【答案】C

【解析】流感病毒的蛋白质物质可作为引起免疫反应的抗原,A正确;流感病毒没有独立生存的能力,进入人体后最终将进入组织细胞,因此在在抵御流感病毒的过程中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要参与,B正确;只有浆细胞可以产生抗体,C错误;流感病毒感染细胞后要靠效应T细胞识别并将靶细胞裂解,D正确。

23.下图中a、b、c分别代表不使用催化剂、使用无机催化剂、最适条件下使用酶催化的化学反应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E代表酶为化学反应降低的活化能

B.比较a、c两条曲线,可以得出酶具有高效性的结论

C.E1、E2、E3分别代表进行相应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D.高温、过酸和过碱条件下,c曲线的最高点都会上移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已知,a、b分别表示没有加催化剂和加入酶,因此△E代表酶为化学反应降低的活化能,A正确;比较a、c两条曲线,可以得出酶具有催化性,B错误;E1、E2、E3分别代表进行相应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C正确;高温、过酸和过碱条件下,酶的活性都会降低甚至失活,因此c曲线的最高点都会上移,D正确。

24.下图是某种哺乳动物细胞分裂过程的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甲、乙、丁

B.能够发生基因重组的细胞是甲、乙、丙、丁

C.丙细胞分裂产生的细胞一定为精细胞

D.可在该种雌性动物体内出现的细胞只有甲

【答案】A

【解析】据图分析,甲、乙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丙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丁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其中只有丙没有同源染色体,A正确;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即甲、乙细胞中,B错误;丙细胞分裂产生的细胞可能为精细胞或极体,C错误;可在该种雌性动物体内出现的细胞有甲、丙、丁,D错误。

25.图甲为人类某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已知某种方法能够使正常基因显示一个条带,致病基因则显示为位置不同的另一个条带(若显示两个条带说明此人是杂合子)。

用该方法对该家系中的每个个体进行分析,条带的有无及具体位置见图乙。

请据此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且4号的基因型有两种可能性

B.若10号与致病基因的携带者婚配,则生育病孩的概率为1/4

C.10号的基因型可能与3号或4号产生配子时发生了基因突变有关

D.据图乙可知,3号、4号、8号、9号和13号都为显性纯合子

【答案】A

【解析】据图分析,图中正常的双亲生出了有病的女儿,说明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图乙显示4号只有条带1,说明其基因型为纯合子(AA),A错误;图乙显示10号的基因型为Aa,与与致病基因的携带者Aa婚配,生育病孩的概率为1/4,B正确;图中显示3号和4号基因型都是AA,而10号基因型为Aa,a基因的出现可能与3号或4号产生配子时发生了基因突变有关,C正确;据图乙可知,3号、4号、8号、9号和13号都为显性纯合子,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遗传系谱图判断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并根据乙图中不同个体含有的条带数确定甲图中各个体的基因型,进而做出准确的判断。

二、非选择题

26.人体血浆中的胆固醇需要与载脂蛋白结合成低密度脂蛋白(简称LDL),才能被运送至身体各处的细胞。

下图是人体细胞中低密度脂蛋白(LDL)的部分代谢途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过程①表示___________,该过程的产物彻底水解后能得到___________种不同的物质。

(2)LDL受体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除线粒体外,图中与其合成和加工有关的细胞器有________。

LDL可以与细胞膜上的LDL受体结合后进入细胞,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的结构特点。

(3)据图分析,当细胞中胆固醇含量过高时,细胞除加速胆固醇的利用外,还会通过另外两种调节过程维持其稳定:

一是通过调控基因的表达过程来控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控制胆固醇的摄入;二是通过抑制细胞中相应酶的合成和活性,从而抑制胆固醇的合成。

上述调节机制称为___________。

(4)据图分析,当LDL受体出现遗传性缺陷时,血浆中的胆固醇含量会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转录

(2).6(3).蛋白质(4).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5).(一定的)流动性(6).LDL受体的合成(7).(负)反馈调节(8).升高

【解析】试题分析:

据图分析:

①表示转录过程,合成了两种MRNA;②表示翻译过程,合成了酶。

血浆中的LDL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以胞吞的方式进入细胞,被溶酶体分解;当细胞胆固醇含量较高时,它可以反过来抑制酶的合成和活性,也可以抑制LDL受体的合成。

(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过程①表示转录,形成的RNA彻底水解的产物是4种含氮碱基、磷酸和核糖。

(2)LDL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在核糖体合成后,需要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才能运输到细胞膜,体现了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3)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当细胞中胆固醇含量过高时,细胞除加速胆固醇的利用外,还会通过负反馈调节机制来维持其稳定:

一是通过调控基因的表达过程来控制LDL受体的合成,从而控制胆固醇的摄入;二是通过抑制细胞中相应酶的合成和活性,从而抑制胆固醇的合成。

(4)据图分析,当LDL受体出现遗传性缺陷时,导致血浆中的LDL进入组织细胞受阻,则血浆中的胆固醇含量会升高。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图中的物质的种类确定两个数字代表的遗传学过程,明确图中虚线表示酶的合成、LDL受体的合成存在负反馈调节。

27.下用为植物细胞代谢的部分过程简图,①〜⑦为相关的生理过程。

请据图回答:

(1)过程①的发生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具有相当于半透膜的结构,二是______________。

(2)若植物的生活环境中缺少镁,在③④⑤⑥⑦过程中首先会受到显著影响的是过程______。

(3)图中过程③表示____________,过程④的正常进行除需要过程③提供的_________以外,还需要__________(物质)。

(4)图中⑤和⑥合称为________________,其与⑤和⑦合称的方式虽然不同,但实质相同,二者的实质都是__________。

对于乳酸菌来说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发生过程⑦,请写出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的总反应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单位时间内叶肉细胞中③过程O2的产生量小于⑥过程O2的消耗量,则该细胞内有机物的总量将__________。

(6)实践中发现,炎热的环境往往会减慢光合速率,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膜内溶液浓度高于膜外溶液浓度(或“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

(2).③(3).水在光下分解(4).[H](或“NADPH”)(5).ATP和多种酶(6).有氧呼吸(7).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生成ATP(8).不能(9).

(10).减少(11).炎热会增加蒸腾作用失水,导致气孔关闭,气孔关闭会减少二氧化碳的摄入,从而减慢光合速率

【解析】试题分析:

据图分析,①表示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②表示吸收矿质元素离子,③表示光反应阶段,④表示暗反应阶段,⑤表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⑥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⑦表示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

(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过程①表示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渗透作用吸水发生的两个基本条件是:

半透膜(原生质层)、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膜内溶液浓度高于膜外溶液浓度)。

(2)Mg是合成叶绿素的成分,光反应阶段需要叶绿素吸收光能,若植物缺Mg则叶绿素的合成受到影响,首先会受到显著影响的生理过程是③光反应过。

(3)③表示光反应阶段发生的水的光解过程,④表示暗反应阶段,暗反应需要光反应提供ATP和[H],同时还需要多种酶的催化。

(4)图中⑤⑥表示有氧呼吸过程,⑤⑦表示无氧呼吸过程,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本质都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生成ATP。

乳酸菌是厌氧菌,只能进行无氧呼吸,因此不能进行图中的过程⑦;乳酸菌无氧呼吸的反应式为:

C6H12O6

2C3H6O3+能量。

(5)如果单位时间内叶肉细胞中③过程O2的产生量小于⑥过程O2的消耗量,说明净光合速率小于0,则该细胞内有机物的总量将减少。

(6)炎热会增加蒸腾作用失水,导致气孔关闭,气孔关闭会减少二氧化碳的摄入,从而减慢光合速率,因此炎热的环境往往会减慢光合速率。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光合作用、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以及物质变化,进而确定图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