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期中检测题及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038445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期中检测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期中检测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期中检测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期中检测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期中检测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期中检测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期中检测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期中检测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期中检测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期中检测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期中检测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期中检测题及答案解析.docx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期中检测题及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期中检测题及答案解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期中检测题及答案解析.docx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期中检测题及答案解析

八上语文期中检测题

时间:

150分钟  满分:

120分  姓名:

__________

 

一、语文知识积累(共20分)

1.下列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C )(3分)

A.铜陵(líng)  炽热(chì)  甲胄(wèi)  震尔欲聋

B.江荫(yīn)瞥见(piē)凝结(nín)威风凛凛

C.轻盈(yíng)刹那(chà)不逊(xùn)杳无消息

D.驿站(yì)殷勤(yīn)沉淀(dìng)正僸危坐

【解析】A项,甲胄(zhòu),震耳欲聋;B项,江阴,凝结(níng);D项,沉淀(diàn),正襟危坐。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D )(3分)

A.姜子牙的军队已经占领了朝歌,纣王再怎么戴罪立功也是没有用的了。

B.老李的才干在公司里可说是相形见绌,但经理却不重用他,实在可惜。

C.文文不伦不类地站在老师的办公室,认真地回答老师的问话。

D.每当听到国歌声响起,我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解析】A选项里的“戴罪立功”的意思是带着罪过或错误去创立功勋,以功赎罪。

与语境不符,应该用“负隅顽抗”;B选项里的“相形见绌”的意思是和同类的事物相比较,显出不足。

与语境不符,应该用“鹤立鸡群”;C选项里的“不伦不类”的意思是既非这一类,又非那一类,形容不成样子或不规范。

与语境不符,应该用“正襟危坐”。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B )(3分)

A.临近考试,同学们的学习态度有了明显的提高。

B.谈论云南文化及影响力,我们既要有文化自信,不妄自菲薄,又要有全国视野,不盲目乐观。

C.有无扎实的阅读基础,是青少年提高写作能力的前提。

D.周末的郊游踏青活动,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解析】A项,“态度”与“提高”搭配不当;C项,两面对一面;D项,否定不当,导致前后矛盾。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C )(3分)

A.《水经注》作者是郦道元,是六世纪前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述,对于研究我国古代历史和地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B.陶弘景是南朝齐梁时著名的思想家,人称“山中宰相”。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出自他的作品《答谢中书书》。

C.苏轼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记承天寺夜游》是作者被贬谪到幽州任职的作品,对月夜景色作了美妙描绘,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

D.吴均是南朝梁文学家,其文工于写景,诗文自成一家,常描写山水景物,称为“吴均体”,开创一代诗风。

《与朱元思书》就是其代表作。

【解析】C选项,《记承天寺夜游》是作者被贬谪到黄州任职的作品。

5.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8分)

(1)黄鹤一去不复返,__白云千载空悠悠__。

(崔颢《黄鹤楼》)

(2)__月下飞天镜__,云生结海楼。

(李白《渡荆门送别》)

(3)乱花渐欲迷人眼,__浅草才能没马蹄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__烈士暮年__,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

(5)相顾无相识,__长歌怀采薇__。

(王绩《野望》)

(6)《记承天寺夜游》中的“__庭下如积水空明__,__水中藻、荇交横__,__盖竹柏影也__。

”一句,描绘了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二、语文综合运用(共5分)

6.展开联想仿写一句话,使之与前文构成排比句。

(3分)

我喜欢仰望湛蓝广袤的蓝天,因为它使我的心沉静;我喜欢丈量巍峨高大的崇山,因为它使我的心谦逊;__我喜欢纵观广阔无垠的大海__,__因为它使我的心宽广__。

7.下面是参观郭沫若故居后,一位同学写的参观记录和他未完成的一副对联。

请你根据他的参观记录,在对联处写出词语,将这副对联补充完整。

(2分)

【参观记录】

时间:

2017年4月13日

地点:

郭沫若故居

郭沫若,四川乐山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

《女神》是他的第一本诗集,出版于1921年8月。

《女神》开一代新诗风,是中国自由诗的代表作。

他还是一位史学大家,潜心研究甲骨文。

他制作的《屈原》是历史剧的先锋之作。

【对联】

上联:

诗坛领袖,__自创__新诗风,《女神》为自由诗典范

下联:

话剧大家,改编老故事,《__屈原__》乃历史剧先锋

三、阅读(共45分)

(一)古诗文阅读(3分)

(一)使至塞上 王 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8.下列对《使至塞上》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3分)

A.本诗以大漠、秋天为背景,以征蓬、归雁、孤烟、长河、落日为对象,组成一幅塞外风光图,意境奇特,气势博大。

B.颔联写途中所见,既是叙事,也是写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诗人孤独惆怅的内心情感。

C.颈联描写边塞奇特壮丽的风光。

诵读时应该使用急促的节奏,低沉、悲凉的语调,表现劲拔、坚毅之美和苍茫之感。

D.尾联写行至萧关,探马来报,都护逐杀敌军,已到了最前线。

语透雄豪,既见军情紧急,又见诗人对战事的关心。

(二)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9~13题。

(18分)

【甲】记承天寺夜游 苏 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与朱元思书 吴 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4分)

(1)念无与为乐者   ( 考虑,想到 )

(2)水中藻、荇交横( 交错纵横 )

(3)负势竞上( 凭借 )

(4)疏条交映( 互相掩映 )

10.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3分)

A.月色入户      天山共色

B.念无与为乐者相与步于中庭

C.直视无碍争高直指

D.猿则百叫无绝天下独绝

【解析】A项,均为“颜色”;B项,和、跟/与“相”连用,共同、一起;C项,一直/笔直;D项,断绝、停止/独一无二。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只是少了像我们俩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像老鹰飞到天上为名利极力追求高位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追逐功名利禄的心就平静下来;那些治理国家大事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12.[甲]选文中“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显然与实际不符,因为并非每夜都能见到月色,每处都有竹柏。

你又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4分)

月光虽非夜夜明,竹柏亦非处处有,但大自然的美景却时时能觅,处处可见。

只要心胸开阔,淡泊名利,无论到哪里,都能在美好的大自然中享受到无穷乐趣。

13.[乙]选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写出了富春江的什么特点?

由此你想到《三峡》的哪些句子?

(3分)

写出了富春江水迅疾凶猛的特点。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6题。

(9分)

(2017·贵港)洞悉宇宙,天眼已开

①2016年9月25日,是举世瞩目的“天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竣工的日子。

这只在贵州的群山之中凝视着宇宙的“天眼”,即将开始追寻宇宙最深邃的过去,搜索地外文明的踪迹。

②FAST“藏在”贵州省平塘县克度镇大窝凼群山环绕的天然喀斯特洼坑里。

这个巨大的洼坑本身就是FAST的三大创新之一。

选择把“天眼”安放在这里,不仅节省了巨额的工程开支,环抱的群山还为“天眼”的观测创造了宁静的工作环境。

③“天眼”的工作原理其实跟咱们平时常见的锅式天线差不多,通过抛物面把采集到的信号反射到接收信号的馈源舱里,再由相应的信号处理系统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

只不过,“天眼“有世界级的超大口径,采集的是来自宇宙的海量信息,而它的大脑,是曙光超级计算机。

④这只大眼睛是由4450块反射面板拼在一起组成的。

与普通的锅式天线相比,它的反射面是个球面。

说得再通俗一些,从侧面看,“天眼”要比普通的锅式天线更深一些。

这个巨大的反射面摊开来足有30个足球场那么大,真真是一口“名副其实”的“大锅”。

⑤FAST的第二大创新,是为了让这口大锅能更好更精确地采集来自天空中某个区域的信号。

首先,这口“大锅”被“端起来”架在一个周长1600米的环形圈梁上。

离开地面的“锅底”上的每一块反射面板都被一根根钢索牵拉着,形成一张巨大的索网。

在上万根钢索的牵拉下,这几千块反射板能够在“锅底”形成一个300米直径的瞬时抛物面,汇聚来自某一个方向的电磁波,就好像“天眼”里转动的“瞳孔”,可以随时“望”向令它着迷的远方。

相比之下,美国的阿雷西博望远镜虽然也不小,但是它的眼睛就永远只能盯着一个方向。

⑥只有“瞳孔”可以转动还不够。

光线射入眼睛,需要投射在视网膜上才能被最终处理成眼前的风景。

“天眼”的“视网膜”,就是由6根钢索吊在“锅里”的馈源舱。

⑦巨型“天眼”的“小小”馈源舱重达30吨。

所谓“馈源”,就是“汇聚”所有从宇宙中接收到的信号的设备,馈源舱就是用来安放这些设备的地方。

要想最大限度地接收大锅采集反射回来的信号,馈源舱就必须像传统的锅式天线一样处在焦点的位置上。

这下问题就来了,还记得刚才说过的吧?

“天眼”的“瞳孔”是会转动的!

4450片反射板可以在钢索的牵拉下根据观测的需要随时改变瞬时抛物面的朝向。

相应的,“天眼”的“视网膜”也就必须得能跟着瞳孔一起动才行。

否则,就是睁眼瞎喽。

⑧想让这个30吨重的大家伙动起来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看到照片里围在“锅边”的6座巨大的高塔了吗?

它们是“馈源支撑塔”,高的有168米,最矮的也有128米。

每座塔都有一根钢索拉住馈源舱的一个角,把它悬吊在“锅里”。

收放这6根钢索,就能拉着馈源舱在“锅里”移动,满足收集信号的需要。

⑨“收放自如”的馈源舱是FAST的又一大创新。

不论反射面如何变化,通过馈源支撑塔悬挂的轻型索拖动机构的牵拉和并联机器人的二次精调,馈源舱能够随着反射面的变化需求,在规定的时间,准确无误地到达规定的位置。

有多精确?

30吨重的馈源舱,在一百多米的高空,直径两百多米的球面上,实现误差小于10毫米的定位!

⑩随着“天眼”睁开,投入使用的FAST将首先进入调试——试运行观测阶段的工作。

科学家们期望在未来的3~5年内能够通过试运行,让整套系统达到期望的观测精度与能力,获取高质量的观测数据,进而为人类获取关于宇宙的起源和演化、脉冲星、精准时钟、深空导航,甚至是地外文明探索等更多关于宇宙的新知。

⑪与科学家们同样兴奋的,还有平塘县距离FAST几公里之遥的克度镇。

在为“天眼”选址的时候,这座始建于元朝的小镇上甚至还有人家连电都没有。

这也正是“天眼”落户这里的原因之一——射电望远镜的观测虽然不受天气的影响,但却对无线电干扰非常敏感。

电视、电台、手机,所有无线电数据的传输都会对“天眼”的观测造成干扰。

没有工业、人口稀少、甚至附近小镇连电都没通的大窝凼简直就是个完美的选择,在“天眼”周边设立5公里的电磁波宁静区简单可行。

⑫然而,今天的克度镇早没了当年的模样。

小镇如今是通往平塘县“天眼”旅游区的必经之路。

不大的小镇到处可以看到“探索星空奥秘”“打造天文小镇”的标语。

沿路几乎每隔几百米就有一家“天文宾馆“,崭新的五星级酒店还为每间客房配备了天文望远镜。

大家期待的,不仅仅是一睹“天眼”的风采,更想通过这只“眼睛”,去亲眼看看那些遥远的幻想与传说。

虽然,这些与当初选址的“初衷”多少有些背道而驰。

⑬对于FAST团队来说,建设落成其实才只是一个开始,如何用好这只巨大的“天眼”,看到渴望的风景,才是更加令人期待的未来。

14.对“FAST”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B )(3分)

A.FAST的三大创新之一,是节省了巨额的工程开支和创造了宁静的工作环境。

B.“天眼”里转动的“瞳孔”,可以随时“望”向令它着迷的远方,是为了能更好更精确地采集来自天空中某个区域的信号。

C.能“收放自如”的馈源舱,不论反射面如何变化,都能在规定的时间,准确无误地到达规定的位置。

D.由6根钢索吊在“锅里”的馈源舱是“天眼”的“视网膜”。

【解析】随时“望”向令它着迷的远方,只有“瞳孔”可以转动还不够,相应的,“天眼”的“视网膜”也必须得能跟着瞳孔一起动才行。

故B说法错误。

15.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3分)

A.这是一篇事物说明文,其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

B.第④段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C.第⑧段开头一句中的“这个”是指“FAST”。

D.第⑨和⑫段中出现的词“小于”“几乎”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解析】C项,第⑧段开头中的“这个”是指重达30吨馈源舱,不是“FAST”。

16.下列表述与原文内容不一致的一项是( A )(3分)

A.2016年9月25日,“天眼”竣工,开始追寻宇宙最深邃的过去,搜索地外文明的踪迹。

B.如今,克度镇是通往平塘县“天眼”旅游区的必经之路,沿途几乎每隔几百米就有一家“天文宾馆”。

C.“天眼”要比普通的锅式天线更深一些。

D.天气不影响射电望远镜的观测,但是无线电数据的传输会对“天眼”的观测造成干扰。

【解析】2016年9月25日,“天眼”竣工,是即将开始追寻宇宙最深邃的过去,搜索地外文明的踪迹,而不是已开始。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21题。

(15分)

等待那只手

①老头没睡,还在用眼睛的余光悄悄打量我。

②我知道他在等待下手的机会。

我也没睡。

③走南闯北这么多年,这一点苗头我还是看得出来的。

于是我暗自加剧着后悔:

要是不贪图那个懒觉,早20分钟起床就能买到卧铺,何至于胆战心惊地和一个老家伙这么对峙着?

④很显然,那老头比我还有经验。

因为刚才上车一落座,他竟然目不斜视地看着我,微笑着说,你长得很像我儿子。

⑤我在心里冷笑了一声。

因为我穿西服、打领带、抱着笔记本电脑,身边还有个寸步不离的密码箱,我就像你儿子?

嘀咕完之后,我顺便瞅了瞅他,灰旧夹克、两天以上没刮的胡茬儿、和他的年龄极不相称的炯炯双眼。

⑥于是我没吭声,连头都没点,假装没听见。

⑦他讪讪地笑了笑,说,我3年没见着他了,只偶尔听到他的声音。

⑧我轻轻打了个冷战。

如果我的判断没错的话,这老头是个很难缠的对手,配得上老奸巨猾这个词。

而我的判断似乎还没错过。

⑨东奔西走,和这个行当的人打交道多了,有输有赢。

但一开始这么跟目标套近乎的,他是第一个。

所以,我又瞅了他一眼。

我也有两年没和父亲照过面了,虽然我也偶尔给他打打电话,寄些钱。

⑩我的预感没错,熄灯后车厢里的人大都睡了,他没有。

其实即使没有这种预感我也不会睡着的,我早已练就三昼夜不合眼也神志清醒。

这是经验,也是饭碗,况且我怀里还有张支票,那是分公司这个季度的费用。

寸步不离的密码箱不过是个道具,里面是几件换洗下来的内衣。

我知道这老头是看得出来的,他那一脸沧桑就是证明。

所以我能维持的,只有清醒和谨慎,然后,静静地等待那只手。

⑪我躲在外套里观察他。

⑫夜深了,四周一片漆黑,仿佛隐藏着无数索要的魔爪,敲得车窗玻璃嘣嘣作响,空气透着阵阵寒意,好像空调不断地向着车内吹着空气。

我一直紧绷着肌肉,竖立起来的汗毛往外支撑毛衣,痒痒的。

久了,牙齿还开始打起架来,不知是真冷还是我太紧张。

⑬他的眼神大多数时间一直都在窗外,车窗外面黑灯瞎火,亏他有这分耐心。

于是我有些恍惚,冲着他这分镇定劲儿,到底我和他哪个是猎手哪个是猎物呢?

⑭动手了。

那只手有点小心翼翼,终于还是游移着探了过来,漫过我头顶的时候带着一道阴影,让我有些窒息。

不过我却没看出预想中那种高明的熟练,这让我窃喜着,在脑海里虚构出即将发生的人赃俱获。

⑮盖在身上的外套一紧,从脖子往里灌的冷风忽然就没了,我觉得像是突然钻进了被人暖好的被窝。

惊讶让我努力睁大了眼,可是外套领子遮住了我的视线。

⑯老头从我上方垂下一声细微的叹息,唉,一个人在外面劳苦奔波的,不容易。

⑰我赶紧闭上了眼,用了很大力气。

我怕我眼里也有他那样的泪光。

不知怎么的,我忽然特别希望那只手能停一停,拍我两下。

(文/巩高峰,有删改)

17.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

(2分)

“我”与老头在列车上相遇,并误认为他是一个小偷,最后他为“我”盖上外套,“我”深受感动。

18.第⑫段画线句子运用了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3分)

描写了车厢内的黑暗与寒冷,烘托了“我”因长时间戒备老头动手而产生的紧张不安心理。

19.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分析“老头”这一人物形象。

(3分)

①善良淳朴:

老头穿着朴实,“我”上车刚落座,老头就主动与“我”搭话。

②思子心切:

刚见面老头说“我”像他儿子,“我”不搭理他,老头却自言自语说他三年没有见着他儿子了。

③热情真诚(与人为善):

“我”一直冷待、戒备老头,他却不以为意,主动与“我”交谈,并帮“我”掖紧身上的外套。

20.说说本文标题“等待那只手”的含义。

(3分)

一是指等待老头偷“我”东西的手;二是指等待父亲对孩子关心的手;表达父亲对孩子的关心和孩子对父亲的思念。

21.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会经常遇到同本文作者相似的经历,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想。

(4分)

示例:

我认为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应该多一份真诚和信任,少一些冷漠与猜忌。

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因缺乏真诚、信任而造成的不和谐现象,如不敢扶摔倒的老人,不与陌生人说话等。

但我们坚信,社会上还是好人多,只要我们待人彼此真诚、信赖、友善,社会就会更和谐。

四、作文(50分)

22.(2017·贵港)请以“我不后悔”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1)不少于600字,字要写的规范工整。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3)不得抄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