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别乡生猪养殖中早期断乳仔猪腹泻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毕业论文.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084029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落别乡生猪养殖中早期断乳仔猪腹泻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毕业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落别乡生猪养殖中早期断乳仔猪腹泻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毕业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落别乡生猪养殖中早期断乳仔猪腹泻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毕业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落别乡生猪养殖中早期断乳仔猪腹泻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毕业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落别乡生猪养殖中早期断乳仔猪腹泻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毕业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落别乡生猪养殖中早期断乳仔猪腹泻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毕业论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落别乡生猪养殖中早期断乳仔猪腹泻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毕业论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落别乡生猪养殖中早期断乳仔猪腹泻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毕业论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落别乡生猪养殖中早期断乳仔猪腹泻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毕业论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落别乡生猪养殖中早期断乳仔猪腹泻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毕业论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落别乡生猪养殖中早期断乳仔猪腹泻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毕业论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落别乡生猪养殖中早期断乳仔猪腹泻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毕业论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落别乡生猪养殖中早期断乳仔猪腹泻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毕业论文.docx

《落别乡生猪养殖中早期断乳仔猪腹泻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毕业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落别乡生猪养殖中早期断乳仔猪腹泻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毕业论文.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落别乡生猪养殖中早期断乳仔猪腹泻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毕业论文.docx

落别乡生猪养殖中早期断乳仔猪腹泻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毕业论文

落别乡生猪养殖中早期断乳仔猪腹泻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毕业论文

落别乡生猪养殖中早期断乳仔猪腹泻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毕业论文东北农业大学毕业说明书落别乡生猪养殖中早期断乳仔猪腹泻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入学年级:

2011年秋学生姓名:

***学号:

所学专业:

动物医学东北农业大学2013年6月目录摘要………………………………………………….31.落别乡发展养殖业的条件……………………….31.1落别乡自然气候条件……………………31.2落别乡交通运输条件……………………31.3落别乡经济社会发展现状………………32.落别乡养猪业发展的现状…………………….43.断奶仔猪腹泻发生的原因…………………….43.1生理因素……………………………………43.1.1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43.1.2断奶仔猪消化酶较少……………………43.1.3断奶仔猪的胃肠道菌群发生变化………43.1.4断奶仔猪免疫力降低……………………53.2环境因素……………………………………53.2.1应激反应…………………………………53.2.2饲料组成…………………………………53.2.3环境条件…………………………………54.断奶仔猪腹泻的综合防治措施…………………….54.1哺乳期提早补料…………………………………64.2加强断奶仔猪的管理……………………………64.2.1掌握适宜的断奶时间和方法…………………64.2.2创造适宜的的环境……………………………64.2.3适当限制饲喂量…………………………….64.2.4开展驱虫工作……………………………64.2.5做好预防接种工作…………………64.3合理配制断奶仔猪料………………………74.3.1使用优质蛋白原料………………………74.3.2提高饲料中的能量………………………74.3.3补充酸化剂…………………………….74.3.4添加生物酶制剂…………………………74.3.5适当补充铁和锌…………………………74.3.6合理使用抗生素…………………………84.3.7添加中药制剂……………………………84.3.8添加益生素…………………………….84.4仔猪腹泻的治疗………………………….84.4.1及时补液……………………………84.4.2调理胃肠机能……………………….84.4.3涩肠止泻……………………….84.4.4治疗大肠杆菌感染和防止二次感染药品选择和用法95.结束语………………………96.参考文献……………………9摘要:

随着我国不断加大对农村种、养殖业的扶持力度,全国各地都在将特色种、养殖业作为推动本地区农村脱贫致,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产业。

落别乡作为六枝特区的生猪养殖业发展大乡,近年来生猪养殖业发展速度较快,目前,全乡共有百头以上养殖规模的养猪场6个,分散养殖户为3600多户。

全乡生猪养殖业年创利润1125万元。

与此同时,为了加快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乡党委政府根据我乡的各种条件,确定了在我乡实施“大养殖”的发展思路,为落别乡的养殖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但是,由于广大农户养殖技术还较落后,操作不规范,导致养猪过程中管理性疾病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了老百姓的养猪积极性,目前,在落别乡养猪生产中最常见,且危害最严重的是断奶仔猪腹泻,根据实地调查,我乡因断奶仔猪腹泻病的死亡率就高达10%~40%,大大降低了生猪的年出栏率,给我乡养猪产业带来了重大的经济损失。

为此,本论文通过对落别乡养猪生产现状进行实际调研、分析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我乡实际及国内外先进的养殖经验,提出有效预防我乡养猪生产中断乳仔猪腹泻病的具体措施,为推动落别乡生猪养殖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1.落别乡发展养殖业的条件1.1落别乡自然气候条件落别乡位于六枝特区东部,是六盘水市的东大门之一,东部与镇宁县接壤,南部以白水河为界,与关岭县隔河相望,距举世闻名的黄果树瀑布仅12公里,西北与折溪乡、新窑乡、平寨镇、大用镇毗邻,地处东经105°27′——105°36′北纬26°03′——26°10′之间。

东西长15.5公里,南北宽12.35公里,总面积94.4平方公里。

落别乡地势为西北至东南走向,地形西高东低,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光照条件较好,夏无酷署,冬无严寒,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为20℃至22℃,降水量1320至1482.3毫米,适于发展种、养殖业。

1.2落别乡交通运输条件全乡境内主要有落别—纳骂,坝湾—革老坟,大用新路口—姜家寨,水塘—木厂等公路贯穿于13个行政村中,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电话、移动通讯覆盖全乡,贵烟公路横穿境内抵耳、牛角、落别三个行政村,全长约7.5公里,落纳路自东向西贯穿全乡,全乡基本形成了省道与乡村公路的连接网络,贵—昆铁路从中穿梭,六—镇高速公路也即将通车。

便捷的交通网络将为我乡养殖业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1.3落别乡社会经济发展现状落别乡是六枝特区少数民族较集中,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乡之一,全乡辖13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7808户,总人口40951人,少数民族人口18417人,占全乡总人口的54.24%,主体民族为布依族12280人,彝族5597。

2012年完成财政总收入536.248万元,占任务520万元的103.12%,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54.2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563万元,占任务数8000万元的100.7%,工业总产值完成17078万元;占任务数11300万元的151%;油菜产量716吨,比2011年850吨减少15.7%,完成粮食播面2.47万亩,占任务7390万亩的106.5%;乡镇企业上交税金454万元,占任务450万元的100.8%,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816元比2011年(2684元)增长4.7%;全乡生猪养殖业实现利润1125万元,整体经济呈现较好发展势头。

2.落别乡养猪业发展的现状生猪养殖是我乡畜牧业的主体,我乡广大农村大多都从事了养猪业。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五”以来,各级政府认真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不断增加投入,推广科技,养猪业取得了持续发展的好成绩。

2012年我乡存栏生猪1.42万头,是2011年1.1万头的1.29倍,年均递增0.32万头;出栏生猪1.2万头,是2011年0.95万头的1.26倍,年均递增0.25万头;全乡共有上百头养殖规模的养猪场6个,分散养殖户为3600多户,全乡生猪养殖业实现利润1125万元。

为了进一步加快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乡党委政府响应市、特的“大种植、大养殖、大加工、大市场”的发展思路,根据我乡的条件分析,实施“大养殖”发展策略,给养猪业发展带来了巨大潜力。

但由于广大农户的养殖技术还较落后,存在操作不规范、养殖场地小、养猪密度大、环境卫生差、更换饲料较急等,导致养猪过程中管理性疾病发病率较高,尤其是对早期断奶仔猪饲养管理跟不上,从而造成仔猪腹泻、水肿病、内毒素中毒等,其中以仔猪腹泻最为严重,成为导致断奶仔猪死亡的主要原因。

根据实地调查,我乡因断奶仔猪腹泻病的死亡率就高达10%~40%。

断奶仔猪腹泻导致全乡仔猪成活率降低,生长缓慢,抗病力下降,给我乡养猪产业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从专业角度查找断奶仔猪腹泻发病原因,并制定出适于我乡实际的断奶仔猪腹泻预防措施,是保证我乡养猪产业的健康发展的必然。

3.断奶仔猪腹泻发生的原因3.1生理因素3.1.1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仔猪断奶时,因胃底腺区的壁细胞和主细胞发育还不成熟,分泌胃酸的量还很少,而且断奶又造成母乳乳糖产生的乳酸来源终止,引起断奶仔猪胃内容物pH值升高,使胃蛋白酶原的激活受到限制,减少了胃蛋白酶的形成,影响饲料中蛋白质消化,导致仔猪消化不良,肠内渗透性紊乱而发生腹泻。

3.1.2断奶仔猪消化酶较少我乡养猪生产中,仔猪断奶通常在4~5周龄,此时期仔猪的乳糖酶降到最低,而胃蛋白酶、胰淀粉酶等消化酶的的分泌量又不足,再加上断奶导致的应激会使消化酶的活性降低,而断奶仔猪料又是高能高蛋白饲料,因而导致仔猪消化不良而引起腹泻。

3.1.3断奶仔猪的胃肠道菌群发生变化哺乳仔猪消化道的微生物是乳酸菌,它可减轻胃肠中营养物质的破坏,减少毒素产生,提高胃肠黏膜的保护作用,有效防止因病原菌造成的消化紊乱与腹泻。

乳酸菌最宜在pH为4酸性环境中生长繁殖。

断奶后,胃内pH值升高为6~8,乳酸菌逐渐减少,而大肠杆菌逐渐增多,原微生物区系受到破坏,导致腹泻发生。

3.1.4断奶仔猪免疫力降低仔猪从初乳中获得免疫抗体,其免疫水平在3日龄达到高峰,但在随后的3周下降很快,而仔猪自身主动免疫在4~5周以后才起作用。

在3~5周期间,仔猪抗体水平处于一个相对低谷期,此时断奶又会抑制自身抗体的产生,使免疫水平更低,仔猪更容易发生腹泻。

3.2环境因素3.2.1应激反应我乡养猪场生产中,为了节约圈舍和劳动力成本,将母猪的空怀舍、妊娠舍、分娩哺育舍均为同一圈舍,而且多采用一次性断奶,断奶时将仔猪移至仔猪舍,导致断奶仔猪生长暂停,甚至体重下降。

导致该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断奶应激反应强烈。

断奶对仔猪造成的应激主要有心理应激、饲料的应激和环境应激,其中饲料的应激最为强烈,常常造成仔猪血糖、肝糖原、胰岛素、生长激素水平降低,胃PH值增高,仔猪表现为生长缓慢、采食量少,抗病力低。

3.2.2饲料组成我乡养猪所用的饲料大多是购买浓缩饲料来与能量饲料配合形成的全价饲料,对饲料中的营养成分组成要求较为粗放,而由于仔猪胃液分泌少,消化酶种类少,且酶的活性低,对饲料中脂肪的水解能力低,对植物性蛋白的消化能力弱,因此,当饲料中脂肪和植物性蛋白含量过高时,很容易引起断奶仔猪腹泻的发生。

此外,日粮中添加适量纤维素,可促进仔猪消化器官的发育和正常微生物区系的平衡,能有效防止仔猪腹泻,但若添加量过高不但会影响仔猪对饲料的消化率,而且会损伤消化道粘膜而引起腹泻。

3.2.3环境条件在我乡断奶仔猪饲养环节中,除修圈舍时考虑圈舍的保温性外,基本没有人为控制舍内温湿度的条件,而断奶仔猪最适宜生长的舍内温度为26~28℃,相对湿度65~75%,有研究表明当舍内温度昼夜温差超过10℃时,腹泻率会上升25%~28%,湿度过大也会引起腹泻率升高。

另外,我乡养猪生产的环境卫生条件差,防疫制度不健全,也是导致病原微生物感染而引起的腹泻增多的主要原因。

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腹泻主要有致病性大肠杆菌及沙门氏菌感染引起的腹泻,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主要有轮状病毒感染和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猪传染性胃肠炎和猪流行性腹泻。

我乡养猪生产中寄生虫病也是较为常见的疾病,寄生于猪消化道内的线虫,有猪蛔虫、食道口线虫、毛尾线虫、类圆线虫等,主要侵害仔猪,可引起腹痛、腹泻、粘液性或血性下痢。

在散养和规模化的猪群中都有发生。

主要是源于饲料卫生、饮水卫生及环境卫生不良。

4.断奶仔猪腹泻的综合防治措施4.1哺乳期提早补料消化道的发育与食物的刺激有很大关系,因此,仔猪出生后5~7日龄就要开始补料。

锻炼仔猪胃肠功能,使仔猪断奶后胃肠道能适应饲料。

据报导,仔猪7日龄开始补饲,21日龄时胃内盐酸和胃蛋白酶分泌量均高于未补饲的仔猪,补饲还可减轻肠绒毛和隐窝加深的程度。

同时,在仔猪断奶前的5~7天,减少母猪饲喂量,使其泌乳量降低,促使仔猪多吃料,强化仔猪消化功能,减少营养性应激而引起的腹泻。

4.2加强断奶仔猪的管理4.2.1掌握适宜的断奶时间和方法仔猪断奶时的抗病力与其体重成正比,体重越大抗病力越强。

实践证明,仔猪体重达8kg后断奶较为合适,如果仔猪到断奶日龄而体重未达8kg时,可适当推迟断奶时间。

为了减少断奶时的心理和环境应激,可采用逐渐断奶,移母留仔的方法,在断奶前3―5天,逐日减少哺乳次数,至断奶时夜间将把母猪移舍,同一窝仔猪留在原舍饲喂5-7天,待仔猪适应后再移舍并栏,由于原环境没有改变,减少了断奶时的应激影响。

4.2.2创造适宜的的环境刚断奶仔猪对低温非常敏感。

一般仔猪体重越小,要求的断奶环境温度越高,并且稳定,通常要求舍内温度不低于20℃,湿度保持在60%-80%。

据报道,断奶后第1周,舍温差若超过2℃,仔猪就会发生腹泻和生长不良。

平时仔猪舍应该保持温暖、清洁和干燥。

在潮湿寒冷的季节,除进猪前的一次彻底消毒外,舍内的定期清洁以清扫为主,不要随意冲洗地面。

每周一次的带猪消毒要使用无毒、广谱、无刺激的消毒药。

4.2.3适当限制饲喂量仔猪断奶后往往因过食而造成腹泻,因此,断奶后要适当控制饲喂量,第1天喂正常采食量的1/3,第2天增加为1/2,第3天为2/3,3天后为自由采食量,做到少喂勤添。

此外饲料的过渡方法为断奶后第一周仍喂乳猪料,第2周喂1/2乳猪料和1/2仔猪料,第3周再改为断奶仔猪料。

4.2.4开展驱虫工作保持饲料及饮水的清洁,经常清扫猪圈,能有效预防寄生虫病的发生。

且在生产中制订并开展全理的驱虫程序,35-70日龄的仔猪应进行1-3次驱虫,怀孕母猪应在产前3个月和产前1周进行驱虫。

猪粪集中储粪池发酵消灭虫卵、幼虫或卵囊。

4.2.5做好预防接种工作为了控制仔猪腹泻的发生,根据猪场实际情况,进行免疫接种。

如在母猪产前30天及15天各接种1次大肠杆菌K88、K99双价基因工程苗2ml/头,可使通过母乳中产生的抗体获得良好的被动免疫;此外,在仔猪18―20日龄接种猪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二联苗3ml/头;25日龄口服副伤寒菌苗能有效预防仔猪病毒性腹泻。

4.3合理配制断奶仔猪料4.3.1使用优质蛋白原料大豆蛋白中抗原性蛋白的大量存在可使断奶仔猪产生过敏性反应。

因此,在日粮设计时要尽可能用诸如鱼粉、乳清粉、血浆蛋白、血球蛋白等动物性蛋白原料,使豆饼粕提供的蛋白不超过总蛋白的60%。

血浆蛋白、血球蛋白等原料的使用不仅可以降低过敏性反应,而且可以大幅度提高仔猪生产性能。

适当降低蛋白质水平也是防止仔猪腹泻的重要措施。

试验证明,仔猪饲料中蛋白质的含量比饲养标准降低2~3个百分点,对减少腹泻有明显的效果,但应相应提高必需氨基酸的含量。

据研究,将断奶仔猪饲料的蛋白质从22%下降到19%,相应添加0.1%的赖氨酸,其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明显提高,并且腹泻率下降明显。

4.3.2提高饲料中的能量动物对各营养素的摄取取决于饲料能量水平。

仔猪胃的容积较小,容纳的食物少,在提高饲料营养水平的同时,要保证提供合理的能量浓度。

提高能量浓度的措施一般是添加油脂,以植物油为好,植物油比动物油消化率高13%,但要注意在仔猪断奶后2周内仔猪脂肪消化酶活性最低,这时添加脂肪不易消化,因此通常在断奶3周后才正常添加。

4.3.3补充酸化剂日粮酸化是克服仔猪早期断奶综合症的主要措施之一。

目前常用酸化剂有有机酸如柠檬酸、富马酸、甲酸等、无机酸如磷酸和复合酸制剂乳香素、乳香酸等。

酸化剂降低了胃肠道pH值,提高了胃蛋白酶的活性,从而提高了日粮蛋白质消化率,同时增加了有益菌的数量。

因此配合仔猪日粮时,需要引入酸结合力作为指标之一。

为使饲料酸碱性与胃肠道相适应,仔猪日粮中应尽量选用酸结合力低的饲料原料,尤其应控制矿物饲料的用量,并在日粮中添加酸化剂。

综合考虑,日粮中添加0.5%柠檬酸为好,且与高铜、酶制剂、碳酸氢钠、抗生素同时使用有协同效果,比单纯使用其中任何一种效果都好。

4.3.4添加生物酶制剂断奶仔猪内源酶分泌不足,适当添加外源性的活性酶有助于蛋白和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提高饲料消化率,提高断奶仔猪的增重速度,并减少营养性腹泻。

据报道,在仔猪饲料中添加中性蛋白酶、α-淀粉酶及β-葡聚糖酶的复合酶,可以提高仔猪增重15%和仔猪饲料利用率。

根据仔猪消化生理特点,蛋白酶是酶制剂配方首选,其次为淀粉酶、纤维素酶。

4.3.5适当补充铁和锌补铁的目的是预防仔猪贫血而导致的抵抗力下降,仔猪缺铁的防治目前大多数猪场都是在仔猪生后2-3d肌肉注射右旋糖苷铁、牲血素或铁钴合剂等。

饲喂高锌日粮已经作为控制仔猪腹泻、提高其生产性能的一项有效措施在生产中应用。

目前常用的加锌剂有乳酸锌、葡萄糖酸锌、氧化锌、硫酸锌等,其中以乳酸锌效果较好。

需要指出的是高高锌日粮不宜长期使用,以3周内较好,过长可能会出现锌蓄积中毒现象。

4.3.6合理使用抗生素添加喹乙醇100mg/kg对促生长、防治细菌性下痢有较好效果;采用金霉素110mg/kg+青霉素50mg/kg+磺胺噻唑110mg/kg配伍防治腹泻效果较优,但长期使用易产生耐药菌株及蓄积,对人体健康不利;使用杆菌肽锌50mg/kg+硫酸抗敌素10mg/kg是时下较受欢迎的配伍,停药期短;用磺胺二甲咪啶110mg/kg+泰乐菌素100mg/kg配伍或泰乐菌素50mg/kg+喹乙醇50mg/kg+伊维菌素100mg/kg配伍可使仔猪有良好的防病和促生长效果,可同时控制腹泻、支原体肺炎、疥癣、线虫等;使用阿散酸200mg/kg+土霉素400mg/kg配伍亦有良好表现,尤其存在猪的附红细胞体病情况下,不仅可控制疾病的蔓延,同时亦有良好的生产性能。

还有其它应用较多的抗生素,如:

维吉尼亚霉素、黄霉素、利高霉素、洛克沙生、卡巴氧等。

长期应用抗生素必须注意抗药性问题、组织残留问题、停药期限问题。

4.3.7添加中药制剂中草药制剂在防治仔猪腹泻方面有广阔的前景,不仅其治愈率高,而且其疗效不依赖抑菌作用,不会产生抗药性,因此,在致病性细菌对常用抗生素的抗药性越来越强的今天,考虑在仔猪料中添加中草药制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3.8添加益生素益生素是指通过改善小肠微生物平衡而有利于宿主动物的活的微生物添加剂。

这些有益活菌进入体内后大量繁殖,从而抑制了有害菌的生长,其代谢产物还能中和肠道内毒素,故可减少疾病的发生。

目前益生素主要包括以下菌属:

乳酸杆菌属如嗜乳酸杆菌、链球菌属如粪链球菌、芽胞杆菌属如枯草杆菌。

4.4仔猪腹泻的治疗仔猪腹泻主要在于预防,对已发生腹泻的仔猪,以及时补液、调节胃肠功能、涩肠止泻和防止二次感染为治疗原则。

4.4.1及时补液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是让仔猪自饮口服补液盐(葡萄糖20g、KCl1.5g、NaHco32.5g、NaCl3.5g加水到1000ml)。

不能自饮者,可采用腹腔补液(10%葡萄糖盐水10ml,地塞米松2ml,10%维生素C2ml,配合抗生素腹腔注射),每日2次。

4.4.2调理胃肠机能内服乳酶生、胃蛋白酶、鞣酸蛋白酶和干酵母等。

4.4.3涩肠止泻对严重下痢者还应辅以止泻药,如阿托品、活性炭等。

抗菌素与止泻药同时应用能提高止泻效果,如硫酸新霉素和东莨菪碱混合口服。

4.4.4治疗大肠杆菌感染和防止二次感染药品选择和用法治疗大肠杆菌感染和防止二次感染,可选用卡那霉素、痢特灵、痢菌净、庆大霉素、氟哌酸等。

如丁胺卡那霉素2ml,肌注,每日2次;痢特灵,每头仔猪100~120mg,内服,每日2次;痢菌净,每千克体重5mg,肌注或内服,每日2次;对抗菌素的选择最好经药敏试验,选用敏感药物。

5.结束语由于仔猪的腹泻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防治仔猪腹泻,主要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在防治时,必须坚持“预防为主、治疗为辅、养防结合、防重于治”的原则,加强断奶仔猪的营养供应、疾病防疫、环境卫生、清洁消毒等工作,同时发现仔猪腹泻要尽早治疗,只有采取标本兼治的综合措施才能取得满意效果。

6.参考文献[1]闵长莉,断奶仔猪腹泻的病因及其综合防治[J].皖西学院学报,2003,19(5):

131-133.[2]段佐华,浅谈断奶仔猪腹泻综合症的防治[J].畜牧兽医杂志,2005,24(6):

60-61.[3]张勇,仔猪腹泻病的综合防治[J].山东畜牧兽医,2000

(2):

22.[4]杨向东,仔猪断奶后腹泻原因及防治[J].陕西农业科学,1999(4):

26-28.[5]郭芳彬,早期断奶仔猪腹泻的研究概述[J].当代畜牧,1996

(1):

68.[6]徐世文,断乳仔猪营养性腹泻的病因和综合防治措施[J].饲料博览,1999(6)11:

29-31.[7]许国华,断奶后仔猪腹泻的防治措施[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05

(1):

48.[8]王勇,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高锌抑制腹泻试验[J].云南畜牧兽医,2002

(1):

32.[9]周帮会,姜国均,王纯德.断奶仔猪腹泻的防制措施[J].当代畜禽养殖业,2003(5):

36-37.[10]常德新,李凤玲.断奶仔猪腹泻的原因及防治[J].饲料广角,2004(13):

37-39.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