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文论.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085242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98 大小:106.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先秦文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8页
先秦文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8页
先秦文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8页
先秦文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8页
先秦文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8页
先秦文论.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8页
先秦文论.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8页
先秦文论.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8页
先秦文论.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8页
先秦文论.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8页
先秦文论.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8页
先秦文论.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8页
先秦文论.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8页
先秦文论.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8页
先秦文论.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8页
先秦文论.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8页
先秦文论.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8页
先秦文论.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8页
先秦文论.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8页
先秦文论.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8页
亲,该文档总共9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先秦文论.docx

《先秦文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先秦文论.docx(9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先秦文论.docx

先秦文论

第一讲先秦文论

一、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先秦文论的特点:

“文”的概念比较宽泛,还没有纯粹的文学批评。

2、了解此时期关注的主要问题:

1、论诗乐的功用。

2、论文艺批评与文艺创造。

二、教学要点、难点

1、“思无邪”、“乐而不淫”、“尽善尽美”、“兴观群怨”说

2、“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3、“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虚静”

4、庄子论言意关系、技道关系、“虚静”、“物化”说

三、讲授与讨论学时:

9学时

概说

一、文化背景:

中国古代文论资料,最早见于《尚书》(但不可靠)、《诗经》等,以及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著作与史传著作。

在“百家争鸣”的文化背景中,作者们在记载历史、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与人生理想的同时,对文章或文艺发表了精到的见解,成为早期的文论。

二、先秦文论的特点:

1、“文”的指涉还很宽泛,不专指文学,往往泛指文辞、文章、文献等。

2、纯粹的文学理论批评极少,还无文学专论,而散见于经史子集中。

有些言论本身与文学无关,但启发和影响了后世的文学批评。

三、关注的主要问题:

1、论诗乐的功用。

儒家认为对个人修养和社会政治有用、有益;墨家、法家认为无用、有害,劳民伤财,影响生产和政事。

道家则强调超脱利害的考虑,崇尚自然的文艺。

儒、墨、法三家发展为功利主义文学批评,道家则开启了文艺审美批评。

2、论文艺批评与文艺创造。

主要对文质关系、美善关系、言意关系、道技关系、刚柔关系等发表了不同的意见,对后世文艺思想有极大的影响。

 

第一节《尚书?

尧典》中的“诗言志”说

《尚书》是一部上古时代的史料总集,所谓唐尧虞舜的典册和夏商周三代的书。

书中材料有三种情况:

1)原作;2)改作;3)补作。

据考证,《尧典》系战国时期史家的补作(参见蒋善国《尚书综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168页)。

它虽不是最早的文论史料,但依然代表了较早的文学观念。

这段文字,1、提出了“诗言志”的观点;2、记述了早期文艺诗乐舞不分家的历史状况,为研究早期文艺发展提供了史料。

关于“诗言志”:

1、“诗言志”说的意义:

第一、强调诗歌表现诗人之志,即诗人的志向怀抱。

第二、通过言志能对道德教育、社会政治产生影响(如舜帝要求夔用诗乐教育子弟,并达到“神人以和”的境界)。

这两点,表达了先民对诗乐的本质特征和教化功用的认识。

“诗言志”说在战国时期成为一种流行的观点。

如《左传?

襄公二十七年》云:

“诗以言志。

”《庄子?

天下篇》云:

“诗以道志。

”《荀子?

儒效》云:

“诗言是其志也。

”所以朱自清说它是中国诗学“开山的纲领”(《诗言志辨》)。

2、“诗言志”说的影响:

它奠定了中国文学艺术重表现的根基。

“言志”说强调表现志向抒发怀抱,而不是像西方文论中强调“摹仿”人的行动与自然,这就使中国诗学(艺术)重言志抒情、重写意、重表现,而不重摹仿、写实和再现。

所以,中国的抒情文学(诗)比较发达,而叙事文学(戏剧、小说)成熟较晚。

在绘画方面,长于写意而不长于写实。

这不能不说与早期的文学观念有关。

 

第二节孔子的文学思想

一、孔子思想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春秋中后期),是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古称圣人。

提问:

大家对孔子思想不陌生,其要点是什么?

其思想要点是四个字:

仁、礼乐、和。

仁者爱人,孔子主张以孝为先,由爱自己的亲人进而推及他人。

孔子答子贡问仁曰: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论语?

雍也》)但他认为“尊卑有序”、“爱有差等”,必须以“礼”来调节,“乐”来教化。

所谓“礼”,就是礼节仪式、行为规范。

其核心是恭敬、节制、有序。

所谓“乐”,是指具备仁爱精神的雅乐。

没有仁,就谈不上礼和乐。

孔子说:

“人而不仁,如礼何?

人而不仁,如乐何?

”(《八佾》)通过礼的调节、乐的教化,达到“和”的局面(声和——心和——人和——政和)。

所以孔子的学生有子说:

“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

”(《学而》)

可见“仁”是核心,“礼乐”是手段,“和”是目标。

孔子的文学思想正与此密切相关。

二、孔子的文学思想

《论语》中记载孔子论诗乐的有17处,礼乐合论5处。

另有论言、文章、文采多处。

大致可见出孔子的文学思想。

据《史记?

孔子世家》载,孔子从古代流传的三千余篇诗歌中,删定了“诗三百”。

古人多沿袭此说,近代学者一般认为不可信。

但《论语?

子罕》载:

“子曰:

‘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可知孔子确曾为《诗》正过乐。

章太炎说:

“儒者之业,在修己、治人。

”孔子文学思想特征是:

十分重视文学对人生和社会的作用。

1、论文学与道德、才能的关系: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孔子认为人的修身当先学诗。

所以他告诉儿子鲤(字伯鱼)“不学诗,无以言”、“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是说不学诗,不会言辞表达,不懂处人接物,犹面墙而立,寸步难行。

又告诉学生们“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是说从诗中可以学得事父、事君的准则(孝、忠),还可以学得一些自然知识。

“立于礼”,是说懂得“礼”,才可以在社会上立身行事。

“成于乐”,是说道德的完成还要通过音乐的陶染,逐步改造与提高。

西周周公旦“多材多艺”,其摄政期间制礼作乐,倡导乐教,开古代礼乐教化之先河。

孔子生在鲁国(鲁为周公旦之子伯禽封地),素有“礼乐之邦”之称。

所以孔子崇拜周公,也极力倡导礼乐教育。

“授政”、“专对”(《子路》):

孔子要求通过学诗获得为政与外交的才能,即学以致用。

“有德者必有言”(《宪问》):

孔子强调德对言的决定作用,后用以强调作家道德修养与作文立言的关系。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

强调了以道德仁义为其先,以技艺学习为其次。

《礼记?

乐记》:

“德成于上,艺成于下。

”(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

2、论文学批评的标准

1)文辞:

“辞达而已矣”(《卫灵公》)。

孔子不赞成浮华,要求文辞能准确、鲜明地表达意思就行了——达意。

有人认为孔子不注重“文”,其实不然。

孔子说: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

襄公二十五年》苏轼认为能做到“达意”,文不可胜用。

(见《答谢民师书》)。

2)内容:

“思无邪”(《为政》)。

“思无邪”是孔子对诗三百的概括。

“邪”者,不正,淫邪。

“无邪”,即雅正之意。

对“思无邪”的理解,有两种不同意见:

一是把它看作是孔子删诗和评诗的标准。

如宋张戒《岁寒堂诗话》说:

“孔子删诗,取其思无邪者而已。

”也就是说认为诗三百符合“无邪”的标准。

二是认为“思无邪”是使人无邪。

如朱熹认为,“‘思无邪’,乃是要使读《诗》人‘思无邪’耳。

读三百篇诗,善可为法,恶可为戒,故使人‘思无邪’也。

若以为作诗者‘思无邪’,则《桑中》、《溱洧》之诗,果无邪耶?

……若如《桑中》、《溱洧》之类,皆是淫奔之人所作,非诗人作此以讥刺其人也。

”(《朱子语类》卷23)

讨论:

赞同哪一种说法?

如按前说,则“无邪”的尺度较宽;如按后说,则尺度较严。

一般多取前说,认为孔子要求诗歌内容雅正,重视诗歌的思想内容和社会影响,在把握尺度方面比较宽松。

“思无邪”后来多被封建正统者用来强调诗歌的内容要符合礼义的规范。

3)表达分寸: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乐而不淫”二句是孔子对《关雎》的评价。

是说《关雎》这首诗表现快乐和哀愁的情绪都不过分(表现哀愁:

“寤寐思服”,“辗转反侧”;表现快乐:

“琴瑟友之”,“钟鼓乐之”)。

《论语集解》引孔安国注云: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言其和也。

”说明孔子主张表现情感要节制、适度,不可过分,应具有中和之美。

这种美学思想正是他崇“礼”尚“和”思想的体现。

《左传?

襄公二十九年(前544年)》有“季札观乐”的记载。

吴国公子季札出使鲁国,乐工为他演唱各国诗歌。

季札一一作了评论,其中有“乐而不淫”、“怨而不言”、“哀而不愁”、“乐而不荒”等评语,体现了“中和”的审美标准。

这对孔子思想有直接的影响。

后来《毛诗序》提出“发乎情,止乎礼义”,是对这一思想的发挥。

孔子从雅正、中和的审美标准出发,主张“放郑声”(《卫灵公》)。

“放”是禁绝的意思。

因为“郑声淫”,“郑声之乱雅乐也”。

就是说郑声在表达情感方面过于率性放浪(《诗经》选郑诗21首之多)。

据《礼记?

乐记》载,魏文侯“听郑、卫之音不知倦”。

《吕氏春秋?

孟春记》说:

“靡曼皓齿,郑卫之音,务以自乐,命之曰伐性之斧。

”可以想见当时人既以其为乐,也深以为害。

孔子崇尚雅正、中和,批评郑声,有其合理性;但由于他的排斥,使封建正统者据以反对民间声乐歌诗,其消极影响也是显见的。

4)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绘事后素”、“文质彬彬”、“尽善尽美”。

“绘事后素”:

子夏问孔子《诗经?

卫风?

硕人》中诗句(其诗写卫庄公夫人庄姜初适卫,国人称赞她的美丽),孔子答曰“绘事后素”,子夏由此悟到“礼”在“仁”之后,得到孔子的赞赏。

朱熹《四书集注》曰:

“绘事,绘画之事,后于素也。

《考工记》曰:

‘绘画之事后素功。

’谓先以粉地为质,而后事五采,犹人有美质,然后可以加文饰。

”可见,“绘事后素”意谓绘画之事,先有素底,然后加以彩绘。

说明孔子认为先质后文、先仁后礼。

后世多以“绘事后素”讨论文质关系,比喻先有良好的质地,再加以文饰。

“文质彬彬”(《雍也》):

本是孔子讲君子的修养。

质,指人的内在道德品质,文指人的文饰。

孔子认为,一个人缺乏文饰(质胜文),就不免粗野;单有文饰而内在道德品质不足(文胜质),又未免虚华。

只有“内质”与“文饰”配合适当(彬彬),才是君子风范。

(《晋书?

虞溥传》:

“君子内正其心,外修其行,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文质彬彬,然后为德。

”)后世引申用以论文,多用来讨论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即文质兼备,反对“质胜文”或“文胜质”两种偏向。

“尽善尽美”(《八佾》):

是孔子对《韶》乐的评价。

《论语?

述而》载: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曰:

‘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所以他说《韶》乐,声音美极了,内容也好极了。

但他认为《武》乐声音表演很美,内容却不够好。

讨论:

为什么孔子认为《韶》乐尽善尽美?

《武》乐尽美而不够尽善?

因为《韶》,史称舜乐。

是舜作乐歌颂尧禅让的美德。

而《武》乐表现的是武王伐纣的情形。

虽然纣王暴虐,但武王伐纣毕竟有以下犯上之嫌,不大合乎“礼”的规范。

所以说它尽美而未尽善。

可见孔子评价艺术,不仅为审美判断,而且融入道德判断的因素,使二者统一。

“尽善尽美”后用以评论文艺作品,指形式的美与内容的善达到完美地统一。

从以上几则材料看,孔子注重以质为先,达到文与质的统一,美与善的统一。

这是孔子文艺美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

对后世的影响非常大。

如魏征《隋书?

文学传序》说:

“江左宫商发越,贵于清绮,河朔词义贞刚,重乎气质。

气质则理胜其词,清绮则文过其意。

……若能……各去所短,合其两长,则文质彬彬,尽善尽美矣。

3、论文学(文艺)的社会作用:

“兴、观、群、怨”。

所谓“兴”,是说诗歌可以使欣赏者的精神受到感动和启发(朱熹注为“感发志意”)。

提问:

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发的作用呢?

因为诗歌用审美形象抒情,能调动欣赏者的想象和联想(孔安国注为“引譬连类”)。

子贡由诗悟切磋,子夏由诗悟礼后,得到孔子的赞赏,说明孔子很注重诗的兴发感动作用。

所谓“观”,是说通过诗歌可以认识风俗的盛衰和政治的得失(郑玄注为“观风俗之盛衰”,朱熹注为“考见得失”)。

“观”,除“观风”(社会政治风俗)外,还有另一层涵义,即“观志”,就是从诗中看出诗人之志。

可见它是一种认识活动。

所谓“群”,是说诗歌可以使人们相互切磋,交流思想感情,和睦相处,增强合群性(孔安国注为“群居相切磋”,朱熹注为“和而不流”)。

可见它能起到教育的作用。

所谓“怨”,是说诗歌可以批评不良政治,抒写不满情绪(孔安国注为“怨刺上政”,朱熹注为“怨而不怒”)。

可见它引起的是一种情感态度。

“兴、观、群、怨”说涉及到诗的感发作用、认识作用、教育作用与怨刺作用,它表明诗歌的创作和欣赏活动,是感性的,也是理性的;是情感的,也是认识的;是个人的,也是社会的;是审美的,也是功利的。

这是孔子对于文学的社会作用的全面论述,对后代文学思想特别是现实主义文学产生深远影响。

(主要影响:

一是观,“观风”、“观志”,故有“采诗”、“采风”之举;二是“怨”,故后世文学家强调文学批评社会,抒发怨情。

王夫之《姜斋诗话》对“兴、观、群、怨”有极好的论述,可参看。

总之,孔子提出了相当丰富的理论,进行了出色的批评实践,奠定了中国文学批评的理论基础和民族特色。

思考题:

分析孔子文艺美学思想的特征。

 

第三节孟子的文艺观与文学批评方法论

一、孟子思想简介

孟子(约公元前371—前289,战国后期)曾受业于子思(孔子的孙子孔伋)之门人。

1、民本说: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2、仁政说:

认为得民心者得天下,主张施仁政以得民心,反对苛政,谴责贫富悬殊;

3、义利说:

重义轻利,舍生取义(子曰: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追求君子人格;

4、性善说:

人性本善,主张将四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扩而充之”即是美的,所谓“充实之谓美”。

孟子的这些思想,对后世的文学思想影响深远。

二、孟子“与民同乐”的文艺观(略讲)

孟子曰:

“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心也。

”(《尽心上》)“为民……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梁惠王下》)说明孟子主张以“仁声”教化民众,以得民心,具有“与民同乐”的文艺美学思想。

三、孟子的文学批评方法论(重点)

1、以意逆志(见《孟子?

万章上》)

孟子的这段论述,是针对说诗者“赋诗断章,余取所求”(《左传?

襄公二十八年》)的解诗方法而提出来的。

他认为解说诗歌不能拘于文字而误解词句,也不能拘于词句而误解文意,应该领会全篇的精神实质,由此推求作者的本意,而不能断章取义,误解作者的原意。

“以意逆志”:

“志”,指诗人的意图、本意。

“逆”,即“迎受”、推求。

“意”,有两种解释:

一是读者之意(后汉赵歧所谓“意,学者之心意也”);二是作品之意(清吴淇所谓“以古人之意求古人之志”)。

讨论:

你认为“意”指读者之意?

作品之意?

或者兼而有之?

事实上,在理解作品时,这两种“意”是不可能截然分开的。

因为对作品不可能作纯客观理解,必然与读者的思想情感、审美态度相联系。

所以两种“意”是兼而有之的。

西方接受主义美学就特别注重读者的参与,认为一部作品的完成是作者与读者共同完成的。

“以意逆志”,从文学批评的角度看,无疑是一种解读文本的正确方法,故被后人广泛提倡和运用。

2、“知人”、“论世”(见《孟子?

万章下》)

孟子的原意是讲“尚友”的道理,即与古人交朋友,要通过“颂其诗”、“读其书”与“知人”、“论世”才能达到。

(朱熹《陶公醉石归去来馆》诗:

“予生千载后,尚友千载前。

每寻高士传,独叹渊明贤。

”)后人将孟子的这段话归纳为“知人论世”,作为研究、评论文学作品的重要方法。

所谓“知人论世”,是指要了解作者的身世经历、思想感情、为人品德与处世态度,同时要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和生活环境,才能真正理解作品。

这种方法得到很多学者的认同。

王国维说:

“善哉,孟子之言诗也,……是故由其世以知其人,由其人以逆其志,则古诗虽有不能解者寡矣。

”(《玉溪生诗年谱会笺序》)章学诚说:

“不知古人之世,不可妄论古人之辞也;知其世矣,不知古人之身处,亦不可以遽论其文也。

”(《文史通义?

文德》)鲁迅也说:

“不过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其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

”(《且介亭杂文二集?

“题未定”草》)这些都是对“知人论世”更为深刻和全面的说明。

3、“知言”、“养气”(见《孟子?

公孙丑上》)

孟子的“知言”、“养气”,本身不是谈论文学的,但被后世论文者用作他们的理论根据。

在这段文字前,孟子说:

“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

”可见“气”是体内充盈的一种精神力量(意气情感),它受思想意志的统帅。

孟子讲的“养气”,是指用道义培养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要“配义与道”,用正义去培养它,一点不加伤害;而且要从内心里长期培养,不能做于心有愧的事,也不能揠苗助长。

可以说,它表现出孟子关于人格修养的理想境界。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可看作对浩然之气的最好注解。

所谓“知言”,是指能判断诐辞、淫辞、邪辞、遁辞等不正当言辞的错误实质所在。

提问:

孟子说的“知言”与“养气”之间有没有关系?

为什么?

孟子虽然没有说明养气与知言两者的关系,但我们可以体会到知言的能力是植根于养气。

人们的道德修养、思想认识提高了,就自然会加强辨别言辞的能力。

后世文论家正是从这样的角度来理解“气”与“言”、作家道德修养与作文立言的关系的。

如韩愈提出“气盛言宜”,苏辙提出“文者,气之所形”,南宋孝宗皇帝赵昚论苏轼“气足以高天下”,所以“成一代之文章”,(《苏轼文集序》)都发挥了孟子的“知言养气”说,形成了以气论文的传统。

思考题:

孟子对文艺批评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第四节老子思想对文艺的启发和影响

一、老子思想简介

老子约生活于前571年至471年之间,司马迁说他曾担任过“周守藏室之史”,即负责管理王室的典籍,很有学问。

《庄子?

天运》篇说,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闻道,乃南之沛见老子。

老子著有《道德经》八十一章,主要论述如何做人处事,如何治国安民。

老子崇尚朴素自然,主张清静无为,说:

“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二章)“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五十七章)他贵柔、守静、处下。

他说江海处下,而百川归海;水至柔,而攻坚强者莫过于水。

提问:

老子的观点主要是针对什么而提出的?

主要是针对“妄为”、“纷扰”、“纵欲”、“逞强”的作为而提出的。

他的思想充满辩证法。

老子的主要观念是“道”,这是他的人生哲学与政治哲学的理论基础。

他说: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三十七章)老子几乎没有论文艺的言论,但他的思想却对后世文艺产生极大的启发和影响。

二、老子思想对文艺的启发和影响

1、论“道”、“德”、“朴素”

老子以为,道是原始混沌(有物混成,先天地生——二十五章),道是万物生成之本原(道生万物——四十二章),又是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道法自然——二十五章)。

它既是无(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博之不得——十四章),又是有(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四十章),它是通过“物”、“象”、“精”(一说“微小的原质”,一说“精力”,一说“生命力”)体现的,是真实可信的一个形而上的实存体。

每个物在生成过程中,自然地是什么(它的自然属性),就是它的德。

老子说:

“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五十一章)老子强调“道”、“德”,是要反对仁义礼智。

他说: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三十八章)所以老子提出: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十九章)

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二十八章)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五十五章)

素:

未染之丝;朴:

未雕之木。

“见(xiàn)素抱朴”,指现其本真,守其纯朴。

老子主张保持朴素的本质,保持人原本的道德,恢复婴儿赤子天真淳厚的自然本性,去除世俗观念对人的污染和扭曲,这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要求人性的复归,表现了对虚伪的仁义礼法之学的激烈批判。

李白赞赏“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苏轼提倡写“真色”、“真态”,主张作文如行云流水,文理自然;晚明李贽倡导“童心”说;王国维论“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强调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均可见出老子思想的影响。

2、论“有”、“无”与“美”

有无相生。

(二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十一章)

老子认为有无是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

一般人往往只注意“有”而忽略“无”,老子把“无”的作用昭示出来,对文艺创作深有启发。

后人因此强调“有无”、“虚实”巧妙搭配,相互为用。

如“虚实相成,有无互立”(叶燮《原诗》),“所谓画法即在虚实之间。

虚实使笔生动有机,机趣所之,生发不穷。

”(方薰《山静居画论》)“无”和“虚”可以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所以才能生发不穷,生动而有机趣。

老子对“美”有两点突出的看法:

第一,认为“美”是与“恶”、“丑”相对而生的,“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二章)是说天下既知“美”,“恶”与“丑”也就产生了,体现了对立统一的观点。

第二,认为“美”的东西不一定真实可信。

他说: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第八十一章)指出了“美”与“真”的不一致性。

他崇尚朴拙,不赞成追求声色之美和浮华之美。

说: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第四十五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第十二章)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故去彼取此。

(第三十八章)

后世文论家反对纤巧、雕琢、浮华,如刘勰说“雕削取巧,虽美非秀”(《文心雕龙?

隐秀》),韩愈说“至宝不雕琢,神功谢锄耘”(《醉赠张祕书》),陆游说“大巧谢雕琢,至刚反摧藏”(《夜坐示桑甥十韵》),都是对老子思想的吸收。

3、论“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道隐无名。

(四十一章)

大音:

完美的音乐。

大象:

完美的形象。

晋人王弼在“大音希声”下注曰:

“听之不闻名曰希,不可得闻之音也。

有声则有分,有分则不宫而商矣。

分则不能统众,故有声者,非大音也。

”(《道德真经注》)有声是指具体的声音,它只能是声音之美的一部分,而不可能是全部,所以最完美的音乐是不能完全听得到其声的。

同理,最完美的形象也是不能完全看到其形的。

老子的本意是借以说明“道”的特点:

它幽微玄妙,不可以形体求见,不是人们的视听感觉所能完全把握的东西,而是要用“心”去体悟。

它昭示人们,大美也是要用心去体会的。

萧统《陶渊明传》载:

“渊明不解音乐,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适酒,辄抚弄以寄其意。

讨论:

渊明为什么以抚弄无弦琴以寄其意?

渊明不可能完全不解音乐,也许他是想借助想象去体会更完美的音乐。

后世文论家指出“境生于象外”,要求诗歌得“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希望通过具体的形象引发读者的想象和联想,从而获得更美的境界,应该说是受到老子的启发。

4、论“虚静”、“涤除玄鉴”

如何观照和体悟“道”?

老子提出“涤除玄鉴”(十章)、“致虚极,守静笃”(十六章)。

所谓“涤除玄鉴”,是说洗清杂念,使内心明澈如镜。

因为心有杂念,就如同镜子有尘埃,是不可能明照的。

老子要涤除的杂念主要有三:

贪欲、私见、智巧(即去奢、去私、去智)。

只有涤除这些,才能照察万物的本来面目。

所谓“致虚极,守静笃”(虚:

空明;静:

宁静),是说要把“虚静”的工夫做到极致,即去除私欲的活动与外界的干扰,回归自然本性,才能观照万物的本原及其变化(“常道”)。

老子的虚静思想本是哲学上的认识论,它是人认识自然、归于自然的前提。

战国时期的一些哲学家对此有所继承和发挥,如《荀子?

解蔽》说“心何以知?

曰:

虚壹而静。

”《管子?

心术上》说“天之道虚,地之道静”。

庄子提出“心斋”、“坐忘”,并通过一系列寓言故事把“虚静”引入了文艺创造,形成了文论上的虚静说。

思考题:

老子“有、无”、“虚静”、“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论述对文艺有何启发?

第五节庄子的文艺思想

一、庄子思想简介

庄子(约前369—286),名周,宋之蒙(今河南省商丘县东北)人。

做过蒙漆园吏。

他继承老子的思想,崇尚自然无为之道,批判仁义礼乐。

其思想要点:

1、反对人为,主张适性逍遥。

他说:

“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

……无以人灭天。

”(《秋水》)“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

”(《骈拇》)他在《至乐》中批评鲁侯“以己养养鸟”,应“以鸟养养鸟”。

庄子追求精神的自由解放——“游”,主张“无所待”,即无功、无名、无己(《逍遥游》),所以他鄙视功名。

楚王派人请他做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