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政府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089625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6.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淮北市政府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淮北市政府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淮北市政府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淮北市政府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淮北市政府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淮北市政府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淮北市政府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淮北市政府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淮北市政府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淮北市政府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淮北市政府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淮北市政府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淮北市政府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淮北市政府报告.docx

《淮北市政府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淮北市政府报告.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淮北市政府报告.docx

淮北市政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2009年1月8日 市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

发布日期:

2009-01-12来源:

作者:

市长 许崇信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8年主要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一年,是我市改革发展进程中非常重要也极不平凡的一年。

一年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市政府团结和带领全市人民,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圆满完成了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预计全年实现生产总值350亿元,比上年增长14.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83亿元,增长20.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4亿元,增长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8.7亿元,增长22.5%;财政收入43亿元,增长20.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850元,增长10.4%;农民人均纯收入4100元,增长21.5%,综合经济实力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一)工业经济提速增效,规模企业迅速增加,工业主导地位持续提升。

大力实施“3588”工业振兴计划,扎实开展“工业项目推进年”活动,跟踪帮扶重点困难企业,多措并举推动工业经济快速增长。

预计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提高4.9个百分点,拉动全市经济增长9.8个百分点;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创历史最高水平,工业产品销售率居全省第一。

大力优化工业经济结构。

在做大做强煤电、煤化工产业的同时,积极推进山河智能、思朗食品、华孚色纺等重大项目建设,煤化工和非煤产业比重持续提升,六大主导产业基础逐步形成。

积极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超过150家。

加快推进企业退城进区,11家企业进入开发区和工业项目区。

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

组织实施技术改造项目168个,完成工业技改投资70亿元,增长25.5%;竣工项目78个,年可新增工业增加值8亿元。

中润公司生物化工及能源转化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淮北矿业集团企业技术中心、中煤特凿公司煤矿深井建设技术工程实验室进入国家级行列,实现全市零的突破。

500千伏淮宿变电站工程获2008年度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狠抓企业节能降耗。

组织实施了临涣焦化一期、烈山区洪庄村循环经济工程和国安电力能量系统优化、维科印染余热回收利用等节能项目,争取中央和省财政预算补助7853万元。

预计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5%,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93%以上。

    

(二)农业生产稳定发展,产业结构继续优化,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

认真落实强农惠农政策,继续实施小麦高产攻关,夏秋两季双获丰收,粮食总产连续三年创历史新高。

植树造林面积完成1.3万亩。

养殖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全年肉蛋奶总产12万吨,增长7.7%;生猪规模养殖比重位居全省前列,9个产品、4个基地获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全年新增规模以上食品加工企业14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家,市级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6家。

投资4.5亿元的宝迪食品工业园一期正式生产,雨润集团3000万只肉鸡加工项目、思朗食品年产4.5万吨饼干项目正在抓紧建设。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试点工作连续三年获省政府表彰,中瑞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成为全国100家重点改造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凤凰山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开工建设。

新农村建设“五镇十村”示范工程进展顺利。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低产田改造步伐加快,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力度加大,对2.7万人进行了技能培训,转移就业38.1万人。

    (三)生态城市启动建设,城市功能日臻完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坚持规划引领,开始编制生态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完成了南湖、相湖、东湖景区和黄里生态园规划编制,“六湖九河”水景观规划初步审定。

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时代公园、人民路绿化改造和新城区截污引水及环境治理一期、污水处理二期工程完工,东部荒山绿化工程开始实施。

积极推进城市东进南扩,编制了东部新城区概念性规划,栗苑路、长山南路建设进展顺利,人民路东扩段开工建设。

积极推进老城区改造,淮北火车站改造完成前期准备,城区防洪排涝工程加快建设,长山路沟中段全线贯通。

完成天然气利用一期工程,近11万户居民用上天然气。

完善住房供应体系,全年房地产开发建设面积330万平方米,完成投资22亿元,分别增长39%和25%。

我市规模最大的塌陷区村庄搬迁工程———仁和小区主体工程完工,将解决6个自然村、1.2万人的住房问题。

繁荣发展商贸流通,中泰置业广场二期等10大重点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锦华苑社区被评为全国商业示范社区。

加强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数字化城管建设获得全省人居环境范例奖,我市以全省第二名的成绩被评为安徽省首届文明城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全国无障碍建设城市工作取得新成效。

    (四)重大项目加快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强化市级领导联系项目制度,重点加强对20项重大基本建设项目和20项重大技改项目的跟踪调度,列入省“861”行动计划的重大项目提前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

煤电项目全面推进,孙疃矿、卧龙湖矿、五沟矿、界沟矿竣工投产,新增核定生产能力390万吨/年;杨柳矿、刘店矿、临涣选煤厂扩建、凤凰山输变电工程等进展顺利。

临涣煤矸石电厂一期并网发电,大唐淮北虎山发电厂项目前期工作基本完毕。

煤化工项目取得新突破,临涣焦化一期项目4台焦炉和焦炉气制甲醇已正常生产,二期获省“三高”项目资金支持;南坪煤化工项目确定了淮北矿业集团和上海焦化的增资扩股方案,去年底完成公司更新注册登记。

加工制造业项目加快建设,丰盛泰重工基地、恩远铝业二期工程、富马酸及粗苯加工系列项目建成投产,天地通铸造加工项目扎实推进。

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步伐加快,临涣工业园引水工程主管道贯通,萧淮路改建一期工程实现半幅通车,五宋路改造过半,化家湖水库除险加固主体工程基本完成。

抢抓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机遇,迅速谋划上报3批项目。

    (五)招商引资成效显著,重点领域改革深入推进,发展活力日益彰显。

主动参与泛长三角发展分工与合作,大力开展产业招商、驻点招商,组团参加徽商大会、中博会、高交会和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成功举办了2008中国(淮北)专利技术推介会、煤矿机械投资贸易洽谈会和海外华商投资项目推介会。

预计全年引进市外资金150.5亿元人民币,增长21.4%;实际利用外资首次突破1亿美元,增长62.9%;美国高盛、湖南山河智能、香港锦泰食品、江苏雨润、上海索谷等国内外知名企业投资淮北。

对外贸易规模扩大,进出口总额突破1亿美元大关,增长50%。

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组建了市建投集团。

完善金融机构目标考核奖励办法,加强信用平台建设,做大做强贷款担保机构,组织开展了4次银企对接活动,预计全年各项贷款余额较年初增加30亿元。

加快利用资本市场步伐,重点培育了10家上市资源企业。

继续推进各项改革,淮北矿业集团完成主辅分离,淮海集团公司挂牌运行。

53家经营服务性事业单位完成改制任务。

进一步清理行政审批项目和行政事业收费,年可减轻企业和社会负担2200多万元。

积极稳妥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改革试点,新增土地流转面积3万亩。

建立财政预算编制、执行、监督“三权分离”机制,预算编制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

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积极推进全民创业,全年新增个体工商户6100户、私营企业720家、从业人员2万人,凤凰山工业项目区被列为省创业基地和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我市被评为全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先进市。

    (六)园区建设步伐加快,县区经济高速增长,拉动作用更加突出。

设立园区发展专项资金,在政策、项目用地等方面支持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建设,园区产业集聚效应和辐射带动作用明显提高。

全市园区建成区面积39.5平方公里,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1.5亿元,增长73.2%;新引进外来投资项目110个,实际利用市外资金62.3亿元。

市经济开发区实现经营收入38亿元,增长31%。

统筹县区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调动县区发展的积极性,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支持县区加快发展的意见》,扩大县区经济管理、城市建设管理、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人事和机构管理等5个方面29项管理权限,县区经济呈现速度加快、活力增强、各具特色、竞相发展的良好态势。

去年,县区完成生产总值155亿元,增长18.9%;固定资产投资108亿元,增长72.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2.5亿元,增长60.9%,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4.5%。

   (七)民生工程扎实推进,社会建设得到全面加强,和谐淮北加速构建。

各级财政共投入资金4.7亿元,实施了18项民生工程,让改革发展的成果覆盖千家万户、惠及百姓人家。

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

全面落实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积极开发就业岗位,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3万人。

加大社会保险扩面力度,基本养老、失业、医疗、工伤保险覆盖率达95%以上。

全面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4.53万名退休人员人均月增养老金97元。

新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实现即征即保。

完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受益农民3.9万人。

提高农村“五保户”供养标准,近万人享受五保供养政策。

建立城镇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基本生活保障制度,920人享受基本生活补助。

积极开展救灾救济救助工作,发放雪灾、低温冷冻等自然灾害和“两节”送温暖活动救助资金1250万元。

加快经济适用房建设,总面积13.3万平方米的南黎花园交付使用,解决了1092户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滨河花园一期工程楼栋全部封顶;淮北矿业集团完成棚户区改造5.2万平方米。

城乡医疗健康工程扎实推进。

实施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全市参保人数达到44万人。

调整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报销比例和最高支付限额,医疗保险待遇水平大幅提高。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7.4%,高出全省平均水平6个百分点;建设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00所,建设规范化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102所。

组织弱视儿童义诊,实施白内障免费手术1000例。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加快推进,10多万人安全饮水问题得到解决;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进展顺利,农村公路“村村通”工程完成212.5公里。

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全面实施。

免除了义务教育阶段30万名城乡学生学杂费、20万名农村学生教科书费,2892名贫困寄宿学生得到生活补助,1.5万名高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困难学生得到资助。

改造农村中小学D级危房2.2万平方米;投入资金1亿元,有效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债务。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高度重视科技工作,首次设立了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重大专项;精细化工专业型科技企业孵化器挂牌运行,实现了孵化器建设零的突破;濉溪县被列入国家科技富民强县试点县,五沟镇、濉溪镇、段园镇被列入省科技创新试点镇。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建立了全市教师补充与优化长效机制,普通中小学教育质量稳步提升,高考再创佳绩,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民办教育、特殊教育取得新成绩;优化主城区教育布局,实施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试验,新建住宅小区配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3所。

加快发展文化事业,进一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电视剧《大嫂》在央视热播,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有序推进。

积极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成功承办了全省第二届特奥运动会。

认真落实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农村计生工作不断加强;城市流动人口计生工作全省领先,相山区被评为国家计划生育住处化管理先进集体。

大力加强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工作,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5.9%,化学需氧量下降11.3%。

积极推动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开展了闲置土地和擅自改变土地用途清理处置工作。

抓好价格监控,稳定民生价格。

残疾人事业加快发展,综合服务基地建成使用,备战第十三届残奥会工作受省政府表彰。

农业普查工作获得全国先进,统计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工商管理、质量监督、食品药品管理、贸易促进、双拥、国防、防震减灾等工作继续加强。

外事侨务、民族宗教、审计、人事编制、旅游、机关事务管理、气象、对台、保密、档案、地方志、妇女、儿童、老龄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建立和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成功举行粗苯泄露事故、突发交通事故等应急救援演练。

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有效组织了疟疾休根治疗、手足口病防控。

全面加强市场监管,及时筛查救治患儿,妥善处置了食用三聚氰胺奶粉事件。

积极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实施信访案件“百案攻坚”,切实做好人民来信来访和行政复议工作。

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加强重点行业和领域专项整治,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全力做好奥运会和残奥会安保工作,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平安淮北建设活动,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全年刑事案件发案数大幅下降,社会秩序保持平稳。

援川警队受到省政府表彰。

   (八)行政效能不断提升,民主法制积极推进,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

深入开展“创新促发展、执行看落实”解放思想主题实践活动。

进一步完善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主要工作目标实行“一票否决”;加大过程监督和奖惩力度,每季度进行一次动态考核,强化重点工作经常性调度。

市行政服务中心在全省首家建立了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

全市公务办公网建设强力推进,272家单位基本实现网上收发文和公文流转。

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和建议119件、政协委员提案178件,满意率98%以上。

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代表人士的意见,切实加强与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等群团组织的联系。

坚持依法行政,规范行政行为,推行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强化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建立了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全年审查重大行政决策15项。

积极开展“五五”普法宣传和法律援助,全社会法制观念不断增强。

畅通“市长热线”,改进“政风行风热线”,建立“12388”信访举报电话,群众反映和解决问题的渠道进一步拓宽。

积极开展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推进年活动,组织开展民主评议机关活动,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新成效。

    在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发展约束性因素不断增多的情况下,取得这样的成绩确实来之不易。

这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市政协和各民主党派监督支持的结果,更是全市人民迎难而上、奋力拼搏的结果。

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和离退休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淮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和政法干警,向中央和省驻淮单位,向所有关心和支持淮北发展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回顾过去一年,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

一是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压力加大,发展不足、发展不快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持续发展的基础还不稳固。

二是经济结构调整任务繁重,企业的发展活力有待进一步激发。

三是体制机制不活的问题仍较突出,城乡和区域发展还不平衡,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影响社会稳定的矛盾依然存在。

四是政府自身建设仍需不断加强,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投资环境仍需不断改善。

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高度重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09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预期目标

    今年是我市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长期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之年。

千方百计保持来之不易的良好发展势头,是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也是最核心的任务。

去年以来,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愈演愈烈,迅速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从发达国家传导到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酿成了一场历史罕见、冲击力极强、波及范围很广的国际金融危机。

目前,这场金融危机不仅本身尚未见底,而且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正进一步加深,其严重后果还会进一步显现。

受此影响,我国经济增速下滑已成为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对我市的现实冲击也越来越明显,煤、电等主导产业已经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战胜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应对前所未有的挑战,需要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坚定信念,需要愈是艰难愈向前的拼搏精神,需要咬定发展不放松的顽强意志,要努力从变化的形势中捕捉和把握难得的发展机遇,在逆境中发现和培育有利因素,知难而进,化危为机,加快发展。

    2009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力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统筹深化改革与全面开放,统筹扩大内需与拓展外部市场,统筹发展县区和园区经济,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综合各种因素考虑,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财政收入增长1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5%,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减少1%和12.16%,人口增长控制在省下达指标以内。

    实现上述目标,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关键是要坚定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困难面前,信心和决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

“事不避难,知难不难”。

从宏观支撑因素来看,国家出台了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加强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扩大市场对煤炭、煤化工、建材等产品的需求,促进工业的即期增长。

国家大幅度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新增中央投资主要用于加快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将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利于我市大力调整经济结构,推动虎山电厂、青东煤矿等重大工业项目,以及火车站改造、滨河花园等城市建设项目的实施,也为平山电厂等一批前期重大项目上马带来新机遇。

从市域支撑因素来看,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全市经济抵御风险的能力不断增强。

随着一批重大项目陆续投产,全市经济结构将得到进一步优化。

随着规模企业的大幅增加,县区经济将继续保持强劲发展势头。

随着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和园区经济将会有一个比较大的发展。

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重点商贸项目建设,以及物流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城乡消费市场将进一步活跃。

特别是经历了2003年和2008年两次大的宏观调控,我们已拥有结构调整、城市转型和统筹城乡发展等方面的经验和教训,驾驭经济发展的能力明显提高。

只要我们进一步坚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积极抓住各种机遇,用足用活各项政策,就一定能够实现各项预期发展目标。

    三、奋力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是应对经济危机的基础,是我们改善民生、推动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前提,也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全市人民的期望。

我们将密切关注经济发展走势,努力保持全市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

   

(一)抢抓机遇扩大有效投入,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培育壮大新的经济增长点。

扩大投入规模,既能有效地拉动即期经济增长,又能为长远发展增添后劲;优化投资结构,既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也有利于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变。

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越是要紧盯工业项目、狠抓重点项目,坚定不移抓住投入这个牛鼻子不放松。

切实加快刘店矿、杨柳矿、临涣选煤厂扩建工程、临涣煤焦化焦炭项目、索谷电缆、思朗食品等重大生产性项目建设,力争早日投产。

完成五宋路、萧淮路一期续建,开工建设泗许高速公路淮北段和泗永路改造工程。

落实与省电力公司战略合作协议,加快城乡电网建设。

抓紧落实项目开工条件,争取袁店一矿和二矿等项目尽快开工建设。

抓住国家和省加快项目审批的有利时机,把项目前期工作做深、做细、做实,积极推进南坪煤化工、国安电力二期、赵集矿、萧淮路二期工程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

加强对市场自主投资的鼓励和引导,落实重大项目建设资金。

着力抓好项目谋划设计,重点围绕“四加快一提高”的投资导向,在交通、城乡基础设施、节能减排、结构调整、支持“三农”、改善民生等方面,编报一批打基础、管长远、增后劲的大项目。

强化市级领导联系项目制度,落实重点项目协调服务责任制,建立统一领导、上下联动、务实高效的项目推进工作机制。

    

(二)奋力保持工业经济较快增长,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

坚定不移地实施“3588”工业振兴计划,组织开展“企业规模壮大年”活动。

进一步强化工业经济运行调度,充分发挥煤电、煤化工主导产业和大企业的支撑作用。

落实好市政府《关于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重点对61户困难企业进行跟踪帮扶。

扶优扶强,支持现有工业企业进一步扩大规模,选择80家左右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进行重点培育,力争年销售收入超20亿元企业达到4家、10亿元企业5家、亿元企业30家。

深入推进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0家。

大力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重点实施重大技术改造项目20个。

调整优化工业结构,加快构筑“三足鼎立”产业格局。

加快煤电项目,特别是大唐虎山发电厂等项目建设,积极推进临涣煤焦油加工和粗苯精制项目建设;着力培育壮大非煤产业,发挥口子酒业、宝迪食品、六和勤强等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着力打造百亿元食品产业;支持华孚色纺、维科印染、今一服装、中盟制衣等企业发展,力争纺织服装产业稳产增效;突出山河智能等企业的引领作用,提高煤矿机械制造产业层次;加快新中源等项目推进步伐,力争陶瓷建材产业上规模、上水平;继续大力发展电子、医药、新材料、精细化工等新兴产业。

认真落实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市实施方案,选好项目,明确主体,扎实推进循环经济试点工作。

   (三)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大胆探索,精心组织,积极推进省级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加快构筑城乡一体化新格局。

一是加大财政资金向农村倾斜的力度,市财政新增1亿元用于城乡一体化建设。

二是以市场为导向,建立从种植、养殖到加工、流通有机联结的产业链条,完善技术服务体系,加快发展农村经济。

大力实施优质粮食工程,抓好小麦高产攻关活动、规模养殖小区建设活动、高效经济作物栽培小区建设活动,落实玉米振兴计划。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动鲁王、天宏、谷王等加工企业优化升级,加快思朗食品、雨润肉鸡、宝迪食品和六和勤强二期等项目建设,扶持建设30个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

三是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全面落实国家粮食最低收购价、粮食补贴、农机补贴和小麦高产攻关奖励等各项强农惠农政策。

全力以赴做好返乡农民工就业工作,组织开展技能培训,引导就近就业和创业就业。

四是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推动教育、卫生、文化、社保等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

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抓好农业综合开发,改造中低产田,完善濉溪县南部农田林网,做好包浍河等小流域综合治理规划和项目申报工作。

进一步加强小城镇特别是建制镇建设。

五是制定和完善覆盖城乡的一体化规划体系,有序推动农民向城市、矿区、中心镇和中心村集聚,加快城郊村、“空心村”改造,积极推进村庄整治和宅基地置换,完善中心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重点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基础设施体系,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切实抓好百善镇、五沟镇、渠沟镇、烈山镇、高岳办事处的试点工作。

    (四)继续推进山水生态城市建设,完善城市功能,不断提升城市化水平。

围绕建设“山、水、城”相依的宜居城市,继续完善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科学编制东部新城分区规划、核心区控制性规划、水资源配置规划和生态城市建设规划。

大力推进城市东进南扩,建成人民路东扩段、新东外环路、沱河路和翠峰南路、栗苑路,实施中湖景区北部景观工程和相山城区湿地绿化,继续实施东部荒山绿化,推进华家湖水库除险加固等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和国家级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进一步推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