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市华侨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检测理综.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093675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26.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远市华侨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检测理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清远市华侨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检测理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清远市华侨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检测理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清远市华侨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检测理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清远市华侨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检测理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清远市华侨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检测理综.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清远市华侨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检测理综.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清远市华侨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检测理综.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清远市华侨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检测理综.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清远市华侨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检测理综.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清远市华侨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检测理综.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清远市华侨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检测理综.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清远市华侨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检测理综.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清远市华侨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检测理综.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清远市华侨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检测理综.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清远市华侨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检测理综.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清远市华侨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检测理综.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清远市华侨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检测理综.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清远市华侨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检测理综.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清远市华侨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检测理综.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清远市华侨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检测理综.docx

《清远市华侨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检测理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远市华侨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检测理综.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清远市华侨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检测理综.docx

清远市华侨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检测理综

清远市华侨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检测

理科综合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

A.硝化细菌、霉菌、水绵的细胞都含有线粒体、核糖体、DNA和RNA

B.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一定含有线粒体,含线粒体的细胞每时每刻都在进行有氧呼吸

C.蓝藻和衣藻因为有叶绿体所以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蛙红细胞、人脑细胞、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并不都有细胞周期,但这些细胞内的化学成分都在不断更新

2.下图为高等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一定为次级精母细胞B.图乙一定为初级精母细胞

C.图丙为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D.图丙中的M、m为一对同源染色体

3.下图是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的曲线和各分裂之间的对应关系图,其中错误的有:

 

A.0处B.1处C.2处D.4处

4.下图表示雄果蝇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含量的变化。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若图甲表示减数分裂,则图甲的CD段表示同源染色体分开

B.若图甲表示减数分裂,则图甲的BC段一个细胞中可能含有联会状态的同源染色体

C.若两图均表示有丝分裂,则两图的DE段所代表的时期相同

D.若图甲表示减数分裂、图乙表示有丝分裂,则两图的CD段都发生着丝点分裂

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采用盆栽实验,探究土壤干旱对某种植物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

实验开始时土壤水分充足,然后实验组停止浇水,对照组土壤水分条件保持适宜,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叶片光合速率随干旱时间延长而呈下降趋势

B.叶片光合速率下降先于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

C.实验2~4天,光合速率下降是由于干旱导致叶片气孔关闭引起的

D.实验2-4天,光合速率下降可能是由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引起的

6.下图为人体某早期胚胎细胞所经历的生长发育阶段示意图,图中①~⑥为各个时期的细胞,a~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医学家们正尝试利用①治疗某些顽疾,是因为①具有再生各种组织、器官的潜能

B.与①相比,②的表面积/体积比值下降,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能力也减弱

C.③④分别演变成⑤⑥的过程中,它们的细胞核遗传物质相同,表达的基因也相同

D.⑤⑥是高度分化后的细胞,它们的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收缩时,细胞进入衰老

7、新课程倡导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科学的假设与猜想是科学探究的前提,在下列假设(猜想)引导下的探究肯定没有意义的选项是

A.探究SO2和Na2O2反应可能有Na2SO4生成

B.探究Na与水的反应生成的气体可能是O2

C.探究浓硫酸与铜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产生的黑色物质可能是CuO

D.探究向滴有酚酞试液的NaOH溶液中通入Cl2,酚酞红色褪去的现象是溶液的酸碱性改变所致,还是HClO的漂白性

8、下列生产工艺措施合理的是

A.用SO2漂白银耳      B.用硫酸清洗锅炉中的水垢

C.高温下用镁还原SiO2制取粗硅  D.用Na2S作沉淀剂,除去废水中Cu2+和Hg2+

9、下列陈述ⅠⅡ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叙述Ⅰ

叙述Ⅱ

A

SO2有漂白性

SO2可使溴水褪色

B

SiO2有导电性

SiO2可用于制备光导纤维

C

浓硫酸有强氧化性

浓硫酸可用于干燥H2和CO

D

Fe3+有氧化性

FeCl3溶液可用于回收废旧电路板中的铜

10、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方法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A.向饱和FeCl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可制取Fe(OH)3胶体

B.取少量溶液X,向其中加入适量新制氯水,再加几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X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C.室温下向苯和少量苯酚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适量NaOH溶液,振荡、静置后分液,可除去苯中少量苯酚

D.已知I3-

I2+I-,向盛有KI3溶液的试管中加入适量CCl4,振荡静置后CCl4层显紫色,说明KI3在CCl4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大

11、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稀硝酸、稀硫酸均能将木炭氧化成二氧化碳

B.Na2O2与水反应、红热的Fe与水蒸气反应均能生成碱

C.Na、C与氧气反应均只生成一种相应氧化物

D.NaHCO3、(NH4)2CO3固体受热后均能生成气体

12、下列实验过程中,始终无明显现象的是

A.CO2通入CaCl2溶液中B.NO2通入FeSO4溶液中

C.NH3通入AlCl3溶液中D.SO2通入已酸化的Ba(NO3)2溶液中

13.马拉车运动时,设马对车的作用力为F,车对马的作用力为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和F′是一对平衡力

B.F和F′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C.当马与车做加速运动时必定是F>F′

D.当马与车做加速运动时车的惯性消失

14.如图,光滑斜面固定于水平面上,滑块A、B叠放后一起冲上斜面,且始终保持相对静止,A上表面水平,则在斜面上运动时,B受力的示意图为:

 

15.“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在对接前,在各自轨道上运行,它们的轨道如图所示,假定它们都做匀速圆周运动,则:

A.宇航员在“神舟十号”上不受地球引力作用

B.“天宫一号”的运行周期比“神舟十号”长

C.“天宫一号”的加速度比“神舟十号”大

D.“神舟十号”运行速度较大,要减速才能与“天宫一号”对接

16.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由甲地出发,沿平直公路开往乙地,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接着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开到乙地刚好静止,其

图象如图所示。

那么在0~t0和t0~3t0两段时间内:

A.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

1,方向相同

B.位移大小之比为2:

1,方向相同

C.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2:

1,方向相同

D.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1:

1,方向相同

二、双项选择题:

17.学校花坛中喷水池的水如图由喷水口向两旁水平喷出,水流可看成由无数水滴组成,若忽略空气阻力及水滴之间的相互作用,则:

A.水滴在空中做匀变速运动

B.喷水速度一定,喷水口越高,水喷得越近

C.喷水口高度一定,喷水速度越大,水喷得越远

D.喷水口高度一定,喷水速度越大,水滴在空中运动时间越长

18.电梯的顶部悬挂一个弹簧测力计,测力计下端挂一个重物.当电梯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0N.在某时刻,电梯中的人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8N,则此时(g=10m/s2):

A.物体处于失重状态

B.电梯加速度大小为2m/s2

C.电梯可能是加速上升

D.电梯一定是减速下降

19.小球从空中自由下落,与水平地面相碰后弹到空中某高度,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由图象可知(g=10m/s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是从5m高处开始下落的

B.小球下落的最大速度为5m/s

C.小球能弹起的最大高度为0.45m

D.小球能弹起时的初速度为5m/s

20.我们每天都要开和关教室门,如图所示,关于转动的门扇上的A、B两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角速度ωA>ωBB.角速度ωA=ωB

C.向心加速度aA>aBD.线速度vA<vB

21.质量为m的探月航天器在接近月球表面的轨道上飞行,其运动视

为匀速圆周运动。

已知月球质量为M,月球半径为R,月球表面重力

加速度为g,引力常量为G,不考虑月球自转的影响,则航天器的:

A.线速度

B.角速度

C.向心加速度

D.运行周期

22、既能与NaOH溶液反应,又能与稀H2SO4溶液反应的物质是

A.(NH4)2CO3   B.Al(OH)3     C.NaHSO4  D.Na2SO3

23、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盐酸中滴加氨水:

H++NH3·H2O=H2O+NH4+

B.Fe(OH)3溶于氢碘酸:

Fe(OH)3+3H+=Fe3++3H2O

C.铜溶于稀硝酸:

3Cu+8H++2NO3-=3Cu2++2NO↑+4H2O

D.向Na2S2O3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

S2O32-+2Cl2+3H2O=2SO32-+4Cl-+6H+ 

24.请根据右下图指出下列有关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植物长时间处于黑暗中时,②③④⑥过程都不会发生

B.晴朗夏天的上午10左右,北方植物的叶肉细胞中⑥强于①

C.进行②和③时,物质从产生部位到利用部位都将穿过4层

磷脂分子

D.晴朗夏天的中午,③④将减弱

25.将新鲜马铃薯切成5cm的长条(粗细相同),分别放在浓度不同的甘露醇溶液中,4h后测量每条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

以下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马铃薯细胞液的浓度约为30g·L-1

B.当溶液浓度为40g·L-1时,细胞开始发生质壁分离

C.在溶液浓度为30g·L-1~90g·L-1的范围内,细胞

壁也有一定程度的收缩

D.在溶液浓度为20g·L-1,细胞能发生质壁分离

26.(16分)将两株植物放在封闭的玻璃罩内,用完全营养液并置于室外进行培养(如甲图所示),假定玻璃罩内植物的生理状态和自然环境中相同,且空气湿度对植物蒸腾作用的影响、微生物对CO2浓度的影响均忽略不计。

现用CO2浓度测定仪测定了该玻璃罩内CO2浓度的变化情况,绘制成如乙图所示曲线。

请据图分析回答:

(1)上图显示,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有              。

(2)BC段与AB段相比,曲线上升较缓,其原因是         ;CD段与AB段相比,曲线上升较缓,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点时植物生理活动过程的特点是                    。

(4)EF段说明此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    (填“较快”或“较慢”),其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EF段与DE段相比,其叶肉细胞中C5的含量较    。

(6)24点与0点相比,植物体内有机物总量的变化情况是    。

27.(16分)某雄性生物体细胞内的DNA含量为2a,下图表示减数分裂、受精作用及受精卵的有丝分裂过程的DNA变化。

据图回答:

(1)从A到G表示的是_________分裂过程;曲线由J到O表示的是_______分裂过程。

(2)能表示初级精母细胞的时期是________。

(用字母表示)E时期的细胞叫___________细胞。

(3)由D→E,DNA的含量又减少一半,原因是____________分离,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

由F→G,DNA含量再减少一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分离,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

(4)由H→J,DNA的含量又增加一倍,恢复到原来的数目,是因为___________使两配子结合。

I时的细胞称为__________。

28.(16分)下面是某高等动物细胞分裂示意图,请据图作答:

(1)由图判断该动物为________性,原始生殖细胞为________________。

(2)图c所示细胞中有________条染色体,________条染色单体,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之比为________。

(3)该动物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________条。

(4)将上图中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按分裂顺序连接起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29.(16分)用某种大小相似的绿色植物叶片,分组进行实验:

已知叶片实验前的重量,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小时,测其重量变化;立刻再光照1小时(光强度相同),再测其重量变化。

得到如下结果:

组别

温度

27℃

28℃

29℃

30℃

暗处理后的重量变化(mg)*

-1

-2

-3

-4

光照后的重量变化(mg)*

+3

+3

+3

+2

*指与暗处理前的重量进行比较,“—”表示减少的重量值,“+”表示增加的重量值

请回答问题:

⑴暗处理时,随温度升高,叶片重量下降越显著,其原因是

⑵假如叶片的重量增加都是光合作用所合成的有机物的量,则在29℃条件下每小时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为mg。

⑶若从这些绿色叶片中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滤纸条上自上而下的色素带的颜色分别是:

,若一段时间后叶片全部变黄,再提取分离其中的色素,可能只剩下条色素带。

⑷绿色植物叶绿素的合成是否与光照有关?

某生物小组对此进行了探究。

请利用玉米幼苗及其它用具设计并完成实验。

实验步骤:

①取生长状况一致的健康玉米幼苗若干,平均分为两组,分别标记为A、B;

②;

③置于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观察幼苗的颜色。

实验结果和相关结论:

①;

②;

30、(16分)近日常州网讯昆明生鲜市场的“毒鸡脚”风波尚未平息,浙江又曝“毒凤爪”事件。

据查遭曝光“毒凤爪”事件的生产工艺秘密是为了让鸡爪变白,在生产过程添加过氧化氢、二氧化氯等非法食品添加物。

为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指出:

确保食品安全,围剿和督促产业的升级成了当下的燃眉之急。

工商管理人员为百姓支招相关的鉴别方法:

取包装的凤爪放在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滴入几滴KI溶液,观察变化即可作出是否为“毒凤爪”的判断。

(1)让鸡爪变白而添加过氧化氢、二氧化氯等,是利用它们的      。

A.强酸性B.易溶性C.漂白性D.强氧化性

(2)检验中,过氧化氢与KI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若反应中氧化剂得到2NA个电子,则反应中生成的氧化产物是      mol;观察到的现象是        。

(3)二氧化氯在pH值5~9的区间内,很快将硫化物(S2-)氧化成硫酸盐(SO42-),即:

C1O2+S2-+H2O=SO42-+Cl-+H+

①请配平上面的方程式,将正确的系数填在相应的横线上,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②上世纪70年代中期,许多较发达城市开始使用二氧化氯代替氯气作为原水的杀菌消毒剂。

结合饮用水卫生要求和你获得的信息说出一条使用二氧化氯消毒的好处:

               。

31、(16分)孔雀石的成分主要含Cu2(OH)2CO3,还含少量Fe、Si的化合物。

某班探究实验活动小组欲以孔雀石为原料制备一定量的CuSO4·5H2O及CaCO3,设计实验流程的主要步骤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流程中,稀H2SO4浸溶时与孔雀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为了提高孔雀石的浸出速率,可采用的措施有:

将孔雀石粉成细粒、         、        、使用机械搅拌器搅拌等。

(2)由溶液A中的金属离子有Cu2+、Fe2+、Fe3+。

从下列所给试剂中选择步骤中试剂①为   (填代号),检验溶液A中Fe3+的最佳试剂为    (填代号)。

a.KMnO4b.(NH4)2Sc.H2O2d.KSCN

(3)由溶液C获得CuSO4·5H2O,需要经过加热蒸发、      、过滤等操作。

除烧杯、漏斗外,过滤操作还须用的玻璃仪器是      ,该仪器在此操作中的主要作用是         。

(4)制备CaCO3时,应向CaCl2溶液中先通入(或先加入)________(填化学式)。

若实验过程中有氨气逸出,应选用右图所列__________装置回收(填代号)。

(5)欲测定溶液A中Fe2+的浓度,需要用容量瓶配制某标准溶液,定容时视线应     ,直到。

用KMnO4标准溶液滴定时,应选用滴定管(填“酸式”或“碱式”)。

32、(14分)已知硫粉跟亚硫酸钠溶液共热可制得硫代硫酸钠。

现以硫化亚铁为主要原料,按下图制取硫代硫酸钠。

图中的A、B、C和D是硫单质或硫的化合物,其它不含硫的反应产物已被略去,各步反应可以添加必要的试剂。

请填写下列空白:

(1)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是:

                  。

(2)上面的转化图中,B物质的分子式是:

       ,D物质的化学式是     ,B→D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是                 。

(3)若使FeS与稀HNO3反应得到B,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3、(18分)氯离子插层镁铝水滑石[Mg2Al(OH)6Cl·xH2O]是一种新型离子交换材料,其在高温下完全分解为MgO、Al2O3、HCl和水蒸气。

现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确定其化学式(固定装置略去)。

(1)Mg2Al(OH)6Cl·xH2O中x=1时,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2)若只通过测定装置C、D的增重来确定x,则装置的连接顺序为(按气流方向,用接口字母表示),其中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装置连接后,首先要进行的操作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3)加热前,应在装置中先通入足量的N2,其目的是          。

称取C、D的初始质量,反应后仍需再持续通入N2,此时的作用是、等。

(4)将完全分解后的固体溶于过量的盐酸中,充分反应后,溶液中新生成的离子是       ;再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后溶液中新生成的离子是      ,得到此离子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是             。

(5)完全分解后测得C增重3.65g、D增重9.90g,则x=。

若取消冷却玻管B后进行实验,测定的x值将(填“偏高”或“偏低”)。

34.(18分)

(1)某同学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得到了几条较为理想的纸带,并在每条纸带上每5个计时点取一个计数点,依打点先后编为0、1、2、3、4、5.由于不小心,纸带被撕断,部分缺失,如图所示.请根据给出的A、B、C、D四段纸带回答:

从纸带A上撕下的那段应该是B、C、D三段纸带中的________(填字母代号).

打纸带A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___m/s2;打计数点1时,物体的速度大小是________m/s,打0点时物体速度的大小为_____m/s.

(2)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

下列操作正确的有。

(填选项代号)

A、在释放小车前,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

B、打点计时器放在长木板的有滑轮一端

C、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

D、电火花计时器使用4节干电池作电源网

平衡摩擦力时,使___________________力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平衡

当满足沙桶的质量____________(填远大于或远小于)小车及车上砝码的质量时,小车受到的合外力就可以认为等于沙桶的重力的大小。

 

甲同学做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在平衡摩擦力时把木板的一端垫得过高,所得的a—F图像为下图中的_________(填写代码)

乙同学做探究加速度与小车质量的关系的实验,改变小车上砝码的个数,得到如图所示图象,设图中直线的斜率为k,在纵轴上的截距为b,若牛顿定律成立,则小车受到的拉力为________,小车的质量M为________.

35.(18分)如图所示,一半径R=1m的圆盘水平放置,在其边缘E点固定一小桶(可视为质点)。

在圆盘直径DE的正上方平行放置一水平滑道BC,滑道右端C点与圆盘圆心O在同一竖直线上,且竖直高度h=1.25m。

AB为一竖直面内的光滑圆弧轨道,半径r=0.45m,且与水平滑道相切与B点。

一质量m=0.2kg的滑块(可视为质点)从A点由静止释放,当滑块经过B点时,对B点压力为6N,恰在此时,圆盘从图示位置以一定的角速度ω绕通过圆心的竖直轴匀速转动,最终物块由C点水平抛出,恰好落入圆盘边缘的小桶内.已知滑块与滑道BC间的摩擦因数

=0.2。

(取g=10m/

)求:

(1)滑块到达B点时的速度;

(2)水平滑道BC的长度;

(3)圆盘转动的角速度ω应满足的条件。

 

36.(18分)一长木板在水平面上运动,t=0时刻,木板速度v0=5m/s,此时将一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块轻放到木板上,经过t1=0.5s达到相同速度。

已知物块与木板的质量相等,物块与木板间及木板与地面间均有摩擦,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20,物块与木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且物块始终在木板上,取重力加速度的大小g=10m/s2,求:

(1)当物块和木板刚好达到共同速度时,木板的速度;

(2)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3)当物块和木板都停止时,物块相对于木板的位移的大小

 

物理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3

14

15

16

B

C

B

D

二.双项选择题

17

18

19

20

21

AC

AB

BC

BD

AD

34.(18分)

(1)

__C_,

__0.60__,__0.33_,__0.27(每空2分)

(2)

___AC__(2分),

___小车沿斜面向下的分___(2分)

_远小于_(2分)

_C_(2分)

_1/k__(1分),_b/k_(1分)

35.(18分)

【答案】

(1)滑块到达B点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2分)

解得:

VB=3m/s┅┅┅┅┅┅┅┅┅┅┅┅(1分)

(2)滑块离开C后,作平抛运动,由

┅┅┅┅┅┅┅┅(2分)

解得:

┅┅┅┅┅┅┅┅┅┅(1分)

┅┅┅┅┅┅┅┅┅┅┅┅(2分)

滑块在BC上运动时,由牛顿运动定律得:

mg=ma,解得a=2m/s2┅┅┅┅┅┅┅(2分)

由滑块作减速运动,匀变速运动公式VC2=VB2+2as┅┅┅┅┅┅┅┅(2分)

解得s=1.25m┅┅┅┅┅┅┅┅┅┅┅┅(1分)

(或:

滑块由B点到由C点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

┅┅┅┅┅┅┅┅┅┅┅┅(4分)

解得:

┅┅┅┅┅┅┅┅┅┅┅┅(1分))

(3)滑块由B点到由C点,由运动学关系:

┅┅┅┅┅┅┅┅┅┅┅┅(1分)

解得:

┅┅┅┅┅┅┅┅┅┅┅┅(1分)

┅┅┅┅┅┅┅┅┅┅┅┅(1分)

圆盘转动的角速度ω应满足条件:

┅┅┅┅┅┅┅┅┅┅(1分)

ω=2n

rad/s(n=1、2、3、4------)┅┅┅┅┅┅┅┅┅(1分)

36.(18分)

【答案】

(1)木板与物块之间的摩擦力使物块加速,使木板减速,此过程一直持续到物块和木板具有共同速度v1为止,历时t=0.5s。

对木块:

由牛顿运动定律得:

μ1mg=ma1┅┅┅┅┅┅┅┅┅┅┅┅(3分)

由匀变速度运动规律得:

v1=a1t┅┅┅┅┅┅┅┅┅┅┅┅(2分)

解得:

v1=1m/s┅┅┅┅┅┅┅┅┅┅┅┅(1分)

(2)t=0到t=t1时间间隔内,木板的加速度为a2,

对木板:

由匀变速度运动规律得:

a2=(v0-v1)/t1┅┅┅┅┅┅┅┅(2分)

由牛顿运动定律得:

(μ1+2μ2)mg=ma2┅┅┅┅┅┅┅┅┅(2分)

解得:

μ2=0.30┅┅┅┅┅┅┅┅┅┅┅┅(1分)

(3)在t1时刻后,地面对木板的摩擦力阻碍木板运动。

若物块与木板以共同速度运动,其加速度为a,由牛顿运动定律得:

2μ2mg=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