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领域中成药行业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099588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45.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药领域中成药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医药领域中成药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医药领域中成药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医药领域中成药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医药领域中成药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医药领域中成药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医药领域中成药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医药领域中成药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医药领域中成药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医药领域中成药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医药领域中成药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医药领域中成药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医药领域中成药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医药领域中成药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医药领域中成药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医药领域中成药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医药领域中成药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医药领域中成药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医药领域中成药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药领域中成药行业分析报告.docx

《医药领域中成药行业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药领域中成药行业分析报告.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医药领域中成药行业分析报告.docx

医药领域中成药行业分析报告

中成药制造业行业分析报告

一、概述

医药行业共有七个中行业,分别是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业、化学药品制剂制造业、中药饮片加工业、中成药制造业、兽用药品制造业、生物药品制造业和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制造业。

本报告主要研究该医药行业中的中成药制造业,行业代码为274。

医药产业是国际公认的“朝阳产业”,而中成药制造产业则是“朝阳中的朝阳”,2011年中成药制造业占全市医药行业工业总产值比重为43%,是目前我市医药行业规模最大的中行业。

 

(一)中药的概念

广义的中药属于天然药物范畴,但由于很多西方西药体系也有很多药品是从天然动植物中提取出来的,因此为了有效区分中药和西方天然药物,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中药进行了官方的定义:

中药是指在我国传统医药理论指导下使用的药用物质及其制剂。

中药与天然药物的区别

类别

中药

天然药物

系统理论

有系统理论,强调辨证施治,有一套性味归经理论原则指导临床用药

虽有一定的用药经验,但未形成较系统的理论

药物来源

植物、动物、矿物

以植物为主,少有矿物入药

配方制剂

多为复方药,强调配伍组方用药

大多为单方,少数为组合药

炮制加工

有系统和经过数千年实践的炮制经验和工艺

无系统、无专门的炮制要求

临床应用

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经验和系统的理论知识,擅长于慢性病、疑难病和老年病的治疗,对非器质性疾病疗效显著

最长才几百年历史;主要用于轻症,如预防感冒、失眠、消化不良、食欲不佳等,大多列入OTC药范围,被认为只能辅助治疗

临床前毒性试验

常缺乏符合GLP实验室要求的慢性毒性实验、急性毒性实验和三致实验数据

大部分具有符合GLP实验室要求的实验数据

临床试验

常缺乏双盲法等临床数据

现代研究强调双盲法

(二)中成药制造业的概念及范畴

中成药制造是指在我国传统医药理论指导下直接用于人体疾病防治的传统药的加工生产。

主要剂型包括:

丸剂、冲剂、糖浆、片剂、针剂、注射液、膏药、口服液、胶囊、散剂、栓剂、药酒、清凉油等。

二、国内外发展现状

(一)全球天然药物市场发展现状

从上文中药与天然药物的对比中可以发现中药和天然药物虽然有着明显的区别,但在很多方面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近年来世界天然药物市场发展迅速,世界天然药物市场年销售额超过200亿美元,并以每年10%至20%的速度递增,所以我们在研究我市中成药制造产业发展的同时,必须对世界天然药物市场有个全面的了解。

天然药物由于见效速度不如化学药物快,曾一度被挤入市场的边缘。

化学药物在具有较快的见效速度的同时,其毒副作用也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困扰,近年来随着对天然药物研究的逐步深入,天然药物又走入了药物学家和患者的眼前。

目前世界天然药物研究最为深入,市场发展最快的国家主要是美国、日本以及欧洲发达国家,下面对这些国家和地区天然药物发展现状进行逐一介绍。

1、美国天然药物市场

市场总值55亿美元,年增长率为12-16%,74.6%的人口用过天然药物。

由于美国政府已经承认了天然药物在美国市场上的地位,因此,已经有天然药物产品按照美国政府的要求陆续注册,我国天士力药业的复方丹参滴丸已经进入II期临床。

2、欧洲天然药物市场

中医药传入欧洲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但是各国从20世纪70年代才开始深入认识并使用。

据统计,目前欧洲天然药物市场规模约为70亿美元,平均年增长率为6%。

根据数据来看,德国和法国占整个欧洲天然药物市场份额的60%左右,市场份额最大的是德国,约占整个欧洲市场的35%,销售渠道以药店为主,占总销售的84%,其次为杂货店和超市,分别占11%和5%。

法国紧随其后为欧洲的第二大市场,占欧洲市场的25%,销售渠道主要为药店占65%,超市占28%,保健食品排第三位占销售额的7%。

传统天然药物消费大国英国与近年来增长迅猛的意大利市场份额相当,各占10%左右。

其次以市场占有率排序分别为西班牙、荷兰和比利时。

 

3、日本天然药物市场

在日本天然药物又被称为汉方药,市场总值约22亿美元,日本对汉方药的管理分为处方药和OTC,因此,他们各自的销售渠道也就明显不同,处方药在医院才能取得,而OTC则在药店、超市和个人护理店就可得到。

津村制药、帝国制药等是日本有名的汉方药和OTC产品的制造商。

(二)国内情况

1、国内中成药制造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2011年,我国中成药制造企业数达到1328家,从业人员数量达到40多万人,在2010年的基础上净增2万余人。

2000年-2011年,我国中成药制造业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超过20%,2011年末已达到3305.2亿元,同比增长26.45%。

剂型也从传统的“丸、散、膏、丹”发展到现在的40个品种。

此外,我国中成药产品出口的地区和国家遍布北美、南美、非洲等。

我国中成药制造业工业总产值(亿元)

主要指标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中成药制造工业总产值合计

1245.4

1465

1705.1

2054.4

2613.8

3305.2

增幅%

18.96%

17.63%

16.38%

20.49%

27.23%

26.45%

 

2、国内500强中的医药制造业企业

根据中国企业联合会对中国500强企业的排名,目前我国共有8家医药制造业企业进入国内500强企业之列,其中我市的哈药集团位列500位。

2012中国企业500强医药企业名单

序号

500强中名次

企业名称

 营业收入(万元)

1

86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

12501324

2

190

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5489987

3

277

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3307758

4

326

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2810802

5

335

重庆化医控股(集团)公司

2694469

6

360

南京医药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529861

7

391

天津市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2308748

8

500

哈药集团有限公司

1750696

3、我国中成药制造业发展趋势

(1)制造工艺水平不断提高,加速向现代化方向发展

在国家加大对中药产业的研发投入以来,中成药行业也加速向现代化方向发展,中成药生产呈现现代生物、物理和化学方法相结合的发展趋势,制造工艺水平不断提高。

现代化中成药品种具有更好的品质以及更好的临床效果,并具备了化学药见效快、效用机理清晰的特点,大大提高了中成药的市场竞争力。

(2)行业竞争开始向上游延伸

中药材种植受自然条件和气候因素影响较大,大部分药材只有在特定的自然条件下才能生长,中药材价格同农产品价格一样,容易受到自然灾害影响。

近年来,国内一些实力较强的企业开始向关键中药材的种植扩展,以各种方式在中药材产地建造种植基地,垄断原料药资源,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3)中成药产业向药用消费品领域延伸

我国中成药产业已经向药用消费品领域延伸的趋势,如乌鸡白凤丸、排毒养颜胶囊和太太口服液等品种都在药用消费品市场取得巨大成功。

中成药产业向消费品领域延伸为未来中成药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4)国际市场中药发展前景广阔

过去,我国中成药的国际市场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及欧美的华人聚居区,但随着天然药物的医疗及保健作用逐渐被世人所广泛接受,中成药开始向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大部分人群扩展。

同时我国政府也制订了鼓励中成药企业向海外开拓市场的政策,2009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打造一批知名中药生产、流通企业,加大对中药行业驰名商标,著名商标的扶持力度与保护力度,扶持中药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4、黑龙江省中成药制造产业发展现状

(1)中药材储量。

据我省中药材资源普查统计,在我省内分布的动、植物药材品种有856种,总蕴藏量为27亿公斤。

(东北三省总蕴藏量72亿公斤,1052种)。

可用的主要天然药物有人参、刺五加、满山红、黄岑等十余种;可用的主要野生动物药有二十余种,尤其是熊胆、鹿茸、林蛙油等品种最具药用价值。

我省有多种中药材属于国家列出的42种资源濒临枯竭的中药材品种,如龙胆、防风、刺五加等。

(2)产业规模。

近年来黑龙江省中成药制造业发展迅速,2011年中成药制造业生产企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116.9亿元,占全省医药行业产值的48.4%,占全国中成药制造业产值的3.5%。

黑龙江省2006-2011中成药制造业工业总产值(亿元)

工业总产值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中成药制造工业总产值合计

29.3

36.5

49.7

59.3

93.3

116.9

增幅%

2.8%

24.6%

36.2%

19.3%

57.3%

25.3%

 

中成药制造业在我省医药行业产值所占比重虽然较高,但是和我国中成药制造产业排名领先的省市相比,差距还是比较大的。

根据2010年统计数据,排在第一的吉林省中成药制造业工业总产值为336.1亿元,而我省则只有93.3亿元。

2010年全国中成药制造业按省排名(亿元)

名次

地市

产值

1

吉林省

336.1

2

江西省

196.1

3

河南省

188.8

 

黑龙江省

93.3

三、我市中成药制造业发展现状

(一)中药材储量

根据2010年统计,我市共有中药材种植面积10.81万亩,年产量2.53万吨,中药材产值40646.8万元。

我市是全国中药材的传统主产地之一,同时也是我省历史上中药材的重要集散地。

主要地产药材有:

刺五加、五味子、黄芪、人参、苦参、赤芍、防风、柴胡、龙胆草、黄芩、平贝、独活、黄柏、白鲜皮等。

(二)产业规模

我市医药工业是四大支柱产业,中成药制造业是医药行业七个中行业中最大的一个。

全市共有规模以上中成药生产企业22户,占全部医药企业户数的51.2%。

2011年中成药制造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78亿元,占整个医药行业的42.7%。

占全省中成药制造业产值的66.7%。

我市拥有一批在全国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知名企业,如哈药集团中药公司、珍宝岛药业、葵花药业、仁皇药业、一洲制药等亿元以上企业。

其中,哈药集团中药公司在2011年全国中药行业销售收入排行中排第25位。

中成药制造业5000万以上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单位:

万元

序号

企业名称

2011年

主导产品

工业总产值

主营业务收入

利税总额

本期

增幅%

本期

增幅%

本期

增幅%

1

哈药集团中药公司

98300

30.6

192200

18

9500

11.6

双黄连颗粒、粉针剂、注射用丹参、丹佛胃尔康、六味地黄丸

2

哈尔滨珍宝制药有限公司

258773

69.3

227979

52

14867

58.5

血塞通注射液、黄芪注射液、舒血宁注射液

3

黑龙江葵花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151797

4.3

124032

60.4

27605

-9.6

护肝片、胃康灵、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

4

哈尔滨圣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45094

-0.6

29896

1.8

10376

31.8

血栓通、骨瓜注射液

5

黑龙江天宏药业有限公司

23240

9.1

27339

30

3237

31.8

银杏叶片

6

哈尔滨一洲制药有限公司

18372

84.8

18830

57

6850

-7.3

一洲清开灵、小儿秘通口服液、冠心苏合咀嚼片、妇炎泰

7

哈尔滨仁皇药业有限公司

17117

-18.6

7369

173.4

946

2534.3

刺五加浸膏、仁皇牌刺五加口服液、紫丁香苷冻干粉针、苦参总碱注射液和系列植物提取物等产品

8

哈尔滨乐泰药业有限公司

11048

13.7

10038

34

1716

-3.1

亮甲

9

哈尔滨儿童制药厂有限公司

10958

192.3

10982

281.7

1669

6246

银贝止咳颗粒、双黄连颗粒、小儿泻速停颗粒

10

哈尔滨东方制药有限公司

9143

55.4

8496

105.8

433

63.8

肝喜乐片、刺五加系列产品

11

黑龙江省济仁药业有限公司

8532

9.9

8505

8.8

1425

-23.4

颅痛宁颗粒

12

中发实业集团业锐药业有限公司

7116

97.4

7264

26.5

2976

80.8

冠心丹参滴丸

(三)品牌情况

我市中成药企业在做好产品生产和销售的同时,努力创名牌,培育特色产品和名优产品。

现今,我市的中成药企业和品牌已享誉大江南北,是我市医药行业的宝贵财富。

如哈药集团中药二厂的“宝葫芦牌”双黄连粉针、哈药集团世一堂制药厂的“世一堂牌”系列中成药产品、珍宝岛药业的“珍宝岛”牌系列产品、葵花药业的“葵花牌”系列产品以及仁皇药业“仁皇牌”刺五加系列产品等产品。

年销售额在亿元以上的品种有哈药集团中药公司的双黄连粉针剂、丹参粉针剂、丹佛胃尔康颗粒剂、逍遥丸;葵花药业的小儿咳喘口服液、护肝片、胃康灵胶囊,以及一洲药业的清开灵颗粒等产品。

(四)科技创新情况

我市在全国率先开发了被誉为“中药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性变革”的双黄连粉针剂,它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大生产的中药粉针剂,该剂型克服了传统中药注射剂有效成分含量低、性质不稳定、易产生沉淀、难以储存等缺点,对中药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推动了全国中药剂型改革的发展。

在此基础上我市还开发了刺五加、丹参等全国首创的中药粉针剂型。

目前,我市医药企业共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个,分别为黑龙江葵花药业技术中心、哈尔滨圣泰制药技术中心、哈尔滨仁皇药业技术中心和哈尔滨儿童制药厂技术中心。

为了增强企业技术水平,提高国际竞争力,很多企业还在生产中采用了指纹图谱技术,大大提高了产品的质量,为中药制剂走出国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重点企业情况

1、哈药集团中药公司

哈药集团按行业代码分虽然属于化学药品制剂业,但是集团所属企业哈药集团中药公司的产值计入中成药制造业。

哈药集团中药公司销售收入2011年在全国排名25位。

哈药集团中药公司目前拥有职工2926人,资产总额达到16.64亿元。

2011年实现工业总产值9.8亿元,上交税金1.2亿元。

哈药集团中药公司的产品链丰富、品种全、剂型全、治疗领域全。

尤其是双黄连粉针剂、注射用丹参(冻干)是中药现代化的一个旗帜型产品,占有一定份额的市场,已经具有了较高的市场知名度。

哈药集团中药公司世一堂图形商标是黑龙江省为数不多的几个中国驰名商标、中华老字号,并且是国际马德里注册商标。

宝葫芦商标在市场上已经具有一定知名度,宝葫芦一定程度上代表双黄连粉针品种。

2、黑龙江葵花药业有限公司

黑龙江葵花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是大型中药企业,是1998年4月由濒临破产的原五常制药厂改制而成的民营股份制中成药生产企业,注册资本5600万元,厂区占地面积11.5万平方米。

公司的销售额在全省制药行业中仅次于哈药集团中药公司,位居第二。

葵花药业主要生产片剂、丸剂、胶囊剂、口服液等10个剂型122个品种的“准”字号药品,形成了以独家研制、首家生产的护肝片为龙头,以胃康灵胶囊及国家级新药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为代表的葵花牌系列药品,产品畅销全国。

3、哈尔滨珍宝制药有限公司

哈尔滨珍宝岛药业是以生产中药注射剂为主的药品生产企业。

公司创建于1996年10月28日,主要产品有注射用血塞通、注射用炎琥宁、注射用骨肽、注射用苦参素、舒血宁注射液、黄芪注射液、刺五加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复方芩兰口服液、血栓通胶囊、护肝宁片等。

公司产品良好的品质保证,可靠的治疗效果,使“珍宝岛”产品获得广大用户的欢迎和信赖,“珍宝岛”商标被省工商局认定为黑龙江省著名商标。

四、SWOT分析

(一)优势

1、资源优势

我市东南临张广才岭支脉丘陵,北部为小兴安岭山区,土地肥沃、雨水充沛,是刺五加、五味子、人参、柴胡、防风等名贵中药材的主产区。

尤其是刺五加和五味子,产量之丰,品质之佳堪称全国之首。

2、科研优势

我市中成药制造业方面科研实力较为雄厚,拥有黑龙江省中医药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哈尔滨祖国医药研究所等一批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为我市中成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人才保障。

我市中成药制造业企业十分重视科研投入,不仅在上世纪90年代在世界上率先开发出中药粉针剂这一新剂型,近年来还相继开发了护肝滴丸、双参乙肝滴丸、血塞通粉针、岑百清肺浓缩丸等新产品和新剂型。

3、产业基础和产品优势

我市中成药制造业发展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经过近30年的发展,具备了雄厚的工业基础。

是目前我市医药行业发展速度最快的中行业,并在2011年工业总产值首次超过化学药品制剂制造业成为我市医药行业规模最大的中行业。

我市的中成药制造业产品种类丰富、剂型齐全,产品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规模上,都居国内领先地位。

双黄连粉针、丹参粉针、葵花牌护肝片、仁皇牌刺五加系列产品都是国内市场的领军品种,占据绝对的市场优势,其中葵花牌护肝片更是占据了全国80%以上的护肝片市场份额。

(二)劣势

1、中药企业“小,散,差”的问题突出

一是企业规模普遍偏小,我市中药企业22家,产值在亿元以上的企业只有8家,所占比重只有36.4%。

二是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如双黄连粉针目前就有多家企业在生产,企业间为了争占市场,相互压低价格甚至诋毁对手,造成市场信誉下降、利润降低。

三是多数企业专业化程度不高,不仅规模小、生产条件差、工艺落后、装备陈旧,而且缺乏自身的品牌和特色品种。

2、缺少自有原材料种植基地,原材料供应问题多

我市所有中药企业只有少数几家拥有独家经营的原料基地,大部分企业都依靠在安徽、河北、河南等地采购原料进行生产,因此导致以下三个问题:

一是原材料质量难以控制,由于原材料购自外地,质量难以保证,加之路途遥远,运输过程中也容易变质;二是易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近年来中药材价格大幅攀升,导致产品成本上升,甚至出现个别产品的零售价格低于原材料价格的现象;三是由于药材成熟时间相对固定,而企业产品生产是全年都在进行,因此企业往往要提前一年采购下一年生产所需中药材原料,不仅占用企业大量流动资金,还增加了企业生产成本。

(三)机遇

1、中成药是现代医学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过去单成分、单靶点的化学合成药物因其机理清晰、疗效确切一直是世界上主流的医药开发模式。

但是人工可以合成的化学物质毕竟有限,加之人们对健康要求逐渐升高,对毒副作用较大的化学药品愈发排斥等原因,来自天然产物、毒副作用小、以复方为主的中药越来越受到全世界范围的关注。

尤其是天时力公司的复方丹参滴丸在美国通过FDA二期临床认证更是为中成药的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为中成药走向世界开启一扇大门。

2、中成药制造业具有广阔发展前景

一是国民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收入的稳步提升,居民对中成药的需求量不断攀升。

随着居民养生保健需求逐渐增强和纳入医保支付范围的中成药品种数量不断增加,在政策扶持的大背景下,中成药行业将长期分享医药行业的高增长。

二是中成药在治疗慢性病方面存在突出优势,中成药发展前景良好。

当前人类疾病谱正从急性、感染性向慢性、专科性疾病转变,慢性大病的死亡率很高。

中成药在治疗慢性疾病方面有很大优势。

以心脑血管疾病为例,目前我国心脑血管死亡率已占我国疾病总死亡率的43.8%,成为危害我国居民的第一大杀手,巨大的市场需求为未来几年中成药制造业快速发展提供保障。

综上,在国家“十二五”规划“支持中药事业发展”的大背景下,随着国家对中医药资金扶持的增多和居民对中药需求量的增大,中药在治疗慢性病等领域将发挥更大优势,中药行业将持续向好。

(四)挑战

1、洋中药带来的挑战

目前10多个国家和地区40多种天然药物在我国正式注册,“洋中药”凭提取加工新技术、包装和营销的优势,大举进军我国医药市场的态势已经出现。

日本是除中国以外使用中药最早、最普遍的国家,也是中药开发与研究最先进的国家。

早在1981年,日本凭借雄厚的财力和科研优势,以我国200个经典古方为基础开发新药,其“汉方药”年生产总值已超过1000亿日元,仅津村“顺天堂”1年产值就相当于我国中药产品年出口总额;其中在我国“六神丸”基础上加上人参、沉香仿制而成的“救心丸”年销售额达1.2亿美元。

韩国也非常重视开发中草药新产品,对我国“牛黄清心丸”进行品种仿制,产品上市后产值超过0.7亿美元;对天然植物药的开发,仅高丽参1项创汇就达到平均1.75亿美元,相当于我国年出口中药材销售额的58%。

2、国家新版GMP标准的实行影响企业生产经营

国家新版GMP标准在2011年3月1日正式执行,新版GMP标准老版GMP标准相比在企业管理、厂房设备标准、产品风险控制以及产品召回等方面做出了更为细致、严格的规定,并且要求无菌药品生产企业在2013年12月31日前完成新版GMP认证,其他企业在2015年底完成认证。

据测算,企业大约需要投入2到3年的利润进行技术改造以达到新版GMP标准,这就给企业生产运营带来了极大的压力,部分中小企业可能因为没有能力进行GMP技改而被淘汰。

(五)小结

通过以上进行SWOT分析,可以看到我市中成药制造行业在面临巨大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我市中成药制造企业要在继承发扬传统中医药优势和特色基础上,认识到存在的劣势和面临的挑战,借鉴国际通用的医药标准和规范,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进一步提高我市中药企业在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能力。

五、下步工作重点

以哈药集团中药公司、黑龙江葵花药业、哈尔滨珍宝岛药业等企业为主,依托资源优势和现代技术,以市场为导向,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产品为核心的中成药加工生产体系、市场营销体系和技术服务体系,实现中成药生产的标准化、规范化、规模化和现代化,为市场提供疗效确切、品质优良、安全方便、质量可控的中成药产品。

培育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知名品牌,扩大中成药制造产业在全市医药产业中的份额,努力创建“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力争在“十二五”期间使我市中成药制造产业达到国内同行业上游水平。

(一)支持企业技改升级,加快重点项目建设进度

迫于国家新版GMP标准带来的压力,中成药制造业企业在近两年投入大量资金、人力和物力进行新版GMP认证,企业生产经营受到较大影响。

因此现阶段应加大对企业技术改造项目扶持力度,帮助企业争取国家技改资金支持;充分发挥我委担保中心作用,为企业提供金融支持;加快行政审批流程,做好水、电、交通等要素保障,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确保到企业按时通过GMP认证。

(二)重点发展龙头企业,加快行业资源整合

以哈药集团中药公司、珍宝制药、葵花药业等行业龙头企业为重点,鼓励企业进行强强联合,促使弱势企业向强势企业靠拢,促进行业资源整合。

在金融服务、财税政策、产品研发、品牌宣传和项目建设等方面给予扶持,加快龙头企业发展速度,进而带动全市中成药制造业快速发展。

(三)谋划招商项目,开展定点招商

1、嫁接停产企业,盘活优良资产。

在国家新版GMP标准施行之后,我市有部分中小中成药制造企业由于经营不善,无力承担高昂的技改费用,在近几年陆续陷入停产或半停产的困境。

这些企业或是有着较先进的生产设备或是有独家品种,因此任其自生自灭是对资产的严重浪费,应对这一部分企业进行深入调研,做好企业家思想工作,利用这一部分企业资产进行招商,在本市企业以及外地大型医药企业中为企业寻找合适的“砧木”,从而促使这部分企业起死回生。

2、建立医药产业孵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