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 语文第二单元.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114544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34.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下 语文第二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一下 语文第二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一下 语文第二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一下 语文第二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一下 语文第二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一下 语文第二单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一下 语文第二单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一下 语文第二单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一下 语文第二单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一下 语文第二单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一下 语文第二单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一下 语文第二单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一下 语文第二单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一下 语文第二单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一下 语文第二单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一下 语文第二单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一下 语文第二单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一下 语文第二单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一下 语文第二单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一下 语文第二单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下 语文第二单元.docx

《一下 语文第二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下 语文第二单元.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一下 语文第二单元.docx

一下语文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教学目标

听:

听清课文录音,听明白课文内容,边听边记。

1.谁是水妈妈的孩子?

2.谁坐井观天?

3.大自然有哪些语言?

4.骆驼的“高”好还是羊的“矮”好?

5.夏天爬上了哪些地方?

6.谁给谁寄冰?

说:

结合课文教学进行听说活动

1.说说什么时候,在哪里见过水妈妈的孩子。

2.说说青蛙说的对,还是小鸟说的对?

为什么?

3.仿照课文,说说大自然还有哪些语言?

4.找一找骆驼和羊的优点和缺点各是什么?

5.说说自己喜欢夏天的理由?

6.说说为什么非非寄的明明是冰,而洪洪收到的是水呢?

读:

1、在语言环境中认读7-12课63个生字。

孩、抱、朵、彩、团、层、霜、背、冰、兴、聪

井、观、沿、累、那、弄、错、无、际、相

然、言、以、仔、细、察、现、道、泳、妙、习

矮、证、园、伸、举、肯、步、低、牛、各、己

悄、泼、竿、纱、夸、奖、勤、劳、凉、阴

寄、住、热、极、希、望、块、收、退、扫

游、潮、做、倒

2、认读词语

孩子、一朵、一团、一层、白霜、雪花、冰山、聪明

坐井观天、井沿、回答、那么、弄错、无边无际、朋友、相信

语言、以为、仔细、观察、发现、游泳、妙不可言、学习

矮、证明、园子、伸、举、自己、长处、短处

夏天、悄悄地、活泼、绿纱、夸奖、勤劳、可是、知道、绿阴

寄、火热、南极、希望、一块、写信、扫兴、收到、退回

3、正确朗读句子。

(1)大娃回来了,抱着一朵乌云。

(注意轻声)

(2)二娃回来了,围着一条彩虹。

(注意轻声)

(3)青蛙说:

“朋友,别说大话了!

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看清标点,注意读出句子的语气)

(4)小鸟说:

“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看清标点,注意读出句子的语气)

(5)骆驼做一件事,证明高比矮好;羊也做一件事,证明矮比高好。

(注意不加字,不漏字)

(6)你们各有各的长处和短处,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自己的短处,是不对的。

(注意不加字,不漏字)

(7)洪洪很生气,把箱子退了会去,并写信给非非:

“我让你寄块冰,你为什么寄一袋水来?

真让人扫兴!

”(注意读出语气)

(8)非非糊涂了,明明是块冰,洪洪怎么说是水呢?

(注意读出语气)

4、正确朗读本单元6篇课文。

5、背诵第11课《夏天》2~4节和古诗《登鹳雀楼》。

写:

1、描写部首“大口框”、“力字旁”、“反文旁”。

2、描写28个生字,重点写好上下结构的字,注意“背”、“园”、“勤”、“收”、“退”的笔顺。

彩、背、霜、冰、井、沿、那、际、以、妙、泳、习、园、证、牛、各、勤、悄、

纱、劳、收、退、块、扫、游、潮、做、倒

 

7水妈妈的孩子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孩、朵、彩、团、层、霜、背、冰、聪”9个生字,积累词语8个。

2、要求正确朗读课文和课后“读句子”中的两句话,知道轻声及其读法。

3、开始注意量词与名词的搭配。

4、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懂得乌云、彩虹、浓雾、露珠、白霜、雪花和冰山的形成都离不开水,它们和泉水、溪水、江水、河水、湖水、海水一样,都是水妈妈的孩子。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认识本课生字9个,积累词语8个。

2、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懂得乌云、彩虹、浓雾、露珠、白霜、雪花和冰山的形成都离不开水,它们和泉水、溪水、江水、河水、湖水、海水一样,都是水妈妈的孩子。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

学生

媒体运用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谁来拼一下?

2、怎么才能做一个聪明的人呢?

其实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四个宝——耳朵仔细听,眼睛认真看,嘴巴大胆说,用心去思考,只要日日月月用好这四个宝,我们就会变得聪明。

(边说边板书)

3、你们是聪明的孩子吗?

风伯伯给我们小朋友们出了一个关于水的难题来考考我们。

4、板书:

提醒:

先中间后两边。

你知道有哪些水?

小结:

你们说的这些都是水妈妈的孩子。

可是,你们知道吗,生活中还有一些特殊的水,它们虽然不是水的样子,但它们仍然是水妈妈的孩子。

习字“孩”。

板书课题。

指名拼读。

双轨小火车读词语。

 

跟着老师一起板书。

指名答:

海水、泉水、河水、自来水、汽水……

指名读,齐读。

出示带拼音词语:

“聪明”

 

出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齐读课文,不加字,不漏字,不读错字,思考:

水妈妈有哪些孩子?

2、请你用小圆点把水妈妈的孩子标出来。

根据交流板书。

3、你们找对了水妈妈的孩子,你们真聪明!

小组学习生字:

“彩、霜、冰、聪”

“彩”:

平舌音,左右相同大小。

左半部分点和竖要分开。

“霜”:

三拼音,翘舌音。

雨字头(注意横钩的书写)

“冰”:

后鼻音。

两点水旁。

左窄右宽。

“聪”:

平舌音,后鼻音。

形象记忆。

4、读词语。

3、能不能把这些词语连起来说一说。

齐读课文。

学生圈划。

交流。

 

小组学习。

集中汇报交流。

 

火车读词语。

同桌练习说。

指名说。

齐说。

 

 

出示填空:

我知道_____是水妈妈的孩子,_________是水变成的,也是水妈妈的孩子。

三、指导朗读

风伯伯很喜欢这些聪明的娃娃,他在夸奖他们呢。

指导朗读:

读出风伯伯表扬他们时的语气。

 

比赛读。

出示最后一节。

四、拓展说话

1、观看媒体录像,了解“乌云、彩虹、浓雾、露珠、白霜、雪花、冰山”等自然现象。

2、什么时候,你看见过水妈妈的孩子?

说给你的伙伴听。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

学生

媒体运用

一、复习导入

1、抽读生字卡片。

2、游戏:

部首妈妈的孩子——“三点水旁”,“雨字头”。

双轨火车读。

二、细读课文,学习量词

1、聪明的小朋友一定发现了,水妈妈这些特殊的孩子形状各不相同,数起来使用的量词也各不相同。

齐读课文2-8节。

根据交流板书。

2、学习生字。

“朵”:

提醒笔画“横折弯”。

“团”:

三拼音,全包围,先外后里再封口。

“层”:

平舌音,后鼻音,半包围。

3、游戏巩固。

 

齐读。

交流。

三、细读课文,学习动词。

1、课文中的娃娃们是怎么把这些水妈妈的孩子带到风伯伯身边的呢?

自读课文2-8节。

用小三角标出表示动作的词。

 

学生圈划。

交流。

四、指导朗读

1、听老师读第一句,想想带点字的读音要注意什么?

2、学着老师的样子,谁来做小老师读读第2句。

3、自己读4-8节的句子,注意轻声。

4、做动作读。

指名答。

个别读。

正音。

齐读。

小老师领读。

四个小组读。

自由练习读。

表演读。

出示句子:

大娃回来了,抱着一朵乌云。

二娃回来了,围着一条彩虹。

五、写字指导

1、观察田字格中的位置。

2、复习笔顺。

学生书写。

板书设计

7水妈妈的孩子

泉水溪水江水河水湖水海水

抱一朵乌云围一条彩虹捧一团浓雾

采一颗露珠披一层白霜摘一片雪花背一座冰山

课后反思

8坐井观天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井、观、沿、累、那、弄、错、际、相”9个生字。

复习“左耳旁”和“右耳旁”。

能正确描写“井、沿、那、际”4个生字。

2、积累词语8个,能在课文中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

3、正确朗读课文,看清标点,注意读出句子的语气。

4、分角色演《坐井观天》,初步理解其寓意:

目光短浅,固执己见是不可取的。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井、观、沿、累、那、弄、错、际、相”9个生字。

2、正确朗读课文,看清标点,注意读出句子的语气。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

学生

媒体运用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观察画面,引入情景。

(1)这是什么?

习字“井”:

后鼻音,形象记忆,量词:

一口井,笔顺书空。

范读井各部位词语。

习字“沿”。

(2)添加青蛙的图像,说说:

青蛙在哪里干什么?

2、揭示课题:

坐井观天。

习字“观”:

看的意思。

还能说说你知道的其它表示看的词吗?

(望、瞧、盯……)

4、设疑过渡:

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坐井观天”是一个成语故事,故事里包含了一个道理,学完课文就能知道。

 

学生习字。

跟读。

学生习字。

 

指名说。

 

学生习字。

 

指名读课题。

齐读课题。

出示“一口井”

在图上分别指出:

井里、井沿、井口、井底的位置。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边看画面,边听课文录音,思考:

故事中除了青蛙,还有谁?

2、自己读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

(2)思考:

青蛙和小鸟在争论什么?

3、它们对天的看法有什么不同呢?

齐读课文,边读边想。

青蛙看到的天只有(),小鸟看的天()。

习字:

际、那

(1)“际”:

复习左耳旁

理解:

无边无际。

除了天,还有什么是无边无际的?

(2)“那”:

复习右耳旁。

反义词:

这——那。

听录音,思考。

回答交流

自读。

交流。

(争论天有多大)

齐读。

指名回答。

 

指名答。

播放课文录音。

出示小鸟的图像。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

学生

媒体运用

一、复习导入

抽读生字卡片。

双轨火车读字组词。

二、学习课文,感悟体会

过渡:

上节课我们学到青蛙看到的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而小鸟看到的天却是无边无际。

青蛙青蛙和小鸟又是怎么说的呢?

1、自由轻声读2—7节,读读想想找找,青蛙和小鸟分别说了些什么话?

直线划出小鸟的话,曲线划出青蛙的话。

2、小组学习句子中出现的生字“累、弄、错、相”。

“累”:

下半部分书空。

“弄”:

后鼻音。

“错”:

平舌音,三拼音,反义词:

对——错。

“相”:

三拼音,后鼻音。

3、指导朗读2—7节,读出语气。

(1)指导学生借助标点,读出语气。

(2)“还用飞那么远吗?

”意思就是“不用飞那么远。

”读出“自以为是”的语气。

(3)适时指导学生在语境中了解“大话”的意思?

a什么是大话?

青蛙认为小鸟说的哪句话是“大话”?

b指导读“我从遥远的……找点水喝。

4、动手实践,分辨对错:

你认为青蛙和小鸟谁说得对?

(1)请同学将纸卷成筒状看天花板,再放下纸看天花板。

说说:

前后两次看到的不同情景。

体会青蛙如何坐在井里看天的。

(2)讨论问题,并回答:

谁说得对?

5、分角色朗读课文和表演课文。

(1)分配角色,自主选择角色。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加上动作,戴上头饰,分角色演一演。

 

学生自读圈划。

交流。

交流生字学习情况。

 

自由读

指名读

男、女生读、分组读。

同桌合作,练习朗读。

 

出示相关句子。

 

出示句子:

青蛙说:

“朋友,别说大话了!

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小鸟说:

“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引导想象:

如果青蛙听了小鸟的话,它会跳出井口吗?

2、青蛙真的跳出了井口,它会怎么样呢?

1)提供想象材料:

青蛙听了小鸟的话,真的跳出了井口。

这下,它惊呆了。

它看到(),心想:

()。

2)青蛙会对小鸟说什么?

3、总结,揭示寓意:

《坐井观天》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小不要做“井底之蛙”,只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点天,眼光如此狭小。

而应该做个见多识广的人。

四、书写指导

1、观察田字格中的位置。

2、复习笔顺。

学生书写。

板书设计

8坐井观天

小鸟无边无际

 

青蛙井口那么大

课后反思

 

*9大自然的语言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以、仔、细、察、现、道、泳、妙、习”9个生字,能正确描写“以、泳、妙、习”4个字。

2、积累词语8个,能在课文中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培养观察兴趣,知道大自然有自己的发展规律,它妙不可言。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以、仔、细、察、现、道、泳、妙、习”9个生字。

2、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大自然的语言,模仿说一段小诗。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

学生

媒体运用

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1.小朋友,你有没有留意过,美丽的大自然会随着季节的变化发生一些改变。

在这些改变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有趣的现象。

不信,请看!

2.媒体出示:

春天到,桃红柳绿;夏天到,知了鸣叫;秋天到,大雁南飞;冬天到,雪花纷扬……

3、过渡:

虽然这些动物和植物都没有说话,但这些现象都告诉我们一些有趣的知识,这些现象就是大自然的语言。

4、板书课题:

12大自然的语言

5、读课题。

(注意“的”念轻声。

 

指名读、齐读

二、感知课文,学习部分生字

1.听录音,思考:

课文中写了哪几种大自然的现象?

2.根据交流板书:

白云飘得高

蚂蚁搬家

树桩圈圈

蝌蚪甩尾巴

 

交流。

播放课文录音。

三、学习课文,指导朗读

1.自由读课文,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接龙分节读课文,其他学生听清字音。

3.学习生字

4.指名朗读第一节。

过渡:

大自然的语言要我们仔细观察才能发现,那就让我们一起去发现神奇的大自然的语言。

5.学习第二节(重点)

1)自由读,思考:

这一节里哪一句话是写大自然的语言?

用“直线”划出。

2)齐读:

“白云飘得高高,明天准是晴天”。

理解“准”的意思。

3)改变句式说话,引导理解:

白云飘得高高,告诉人们。

4)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节。

6.小组学习第3、4、5小节,学习要求:

1)读一读课文。

(自由读)

2)这些现象告诉我们什么?

根据句式回答。

蚂蚁往高处搬家,告诉我们天要下雨了。

树桩上的一道道圈圈,告诉我们树的年龄。

蝌蚪甩着尾巴游泳,告诉我们春天已经来临。

7.学习第六小节

女生读,思考:

你觉得大自然的语言怎么样?

学习生字:

妙,习。

理解词语“妙不可言”。

8.自由读课文,选择最喜欢的一段读给大家听。

自读。

接龙读。

学习生字。

 

自读。

圈划。

 

齐读。

 

指名说。

小组比赛读。

小组学习

 

交流。

 

自由读、指名读

学生相互点评后,齐读课文。

 

出示第一节

 

出示第二节

 

出示3-5节

 

出示第六节

四、复习巩固,拓展练习

1.游戏“蚂蚁搬家”:

读生字。

2.游戏“小蝌蚪找妈妈”:

读词语。

圆圈准时观察年轮甩动奇妙

永远自己粗心

妙不可言

1.师:

大自然的语言真是妙不可言。

但如果你是个粗心的人,就永远也看不见。

你还知道哪些大自然的语言,与同学交流一下。

你也来做小诗人,模仿课文中的句子,学编一节小诗。

五、书写指导

1、观察田字格中的位置。

2、复习笔顺。

学生书写。

板书设计

9大自然的语言

白云飘得高是晴天

蚂蚁搬家要下雨

树桩圈圈表年纪

蝌蚪甩尾巴春天到

课后反思

 

10骆驼和羊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做、证、园、伸、举、步、牛、各”等9个生字,认识部首“大口框”。

能正确描写“园、证、牛、各”4个字。

2、积累词语7个,能在课文中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

3、正确朗读课文,注意不加字,不漏字。

4、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做、证、园、伸、举、步、牛、各”等9个生字,认识部首“大口框”。

能正确描写“园、证、牛、各”4个字。

2、能正确朗读课文,能在老师的指导下,读出动物的不同语气,并能分角色演一演。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

学生

媒体运用

一、谜语导入,揭示课题

1、今天裘老师给你们带来两个谜语,猜一猜,这是什么动物?

(1)沙漠一只船,船上两座山,个子高又大,耐暑顶呱呱

(2)。

年纪并不大,胡子一大把,不管见到谁,开口叫妹妹。

2、你们对这两种动物有什么了解?

3、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学一篇关于骆驼和羊的寓言故事。

板书课题。

学生猜谜语。

 

指名说。

 

学生跟着书空。

指名读,齐读课题。

 

出示骆驼图片。

出示羊图片。

 

出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骆驼和羊本来是一对好朋友。

可是有一天,他们却为了一件事发生了争论。

齐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骆驼和羊为了一件什么事争论起来?

口头填空:

骆驼认为()比()好;羊认为()比()好。

2、骆驼和羊是怎么争论的呢?

自读课文第一节,用“——”画出骆驼说的话,用“~~”画出羊说的话。

3、习字“做、证”

“做”:

平舌音,三拼音,左中右结构。

区别“做、作”

“证”:

翘舌音,后鼻音,复习言字旁,提醒笔顺。

4、分角色朗读第一节对话。

(1)四人一组,小声读读骆驼和羊说的话,想想它们说话时会用什么语气?

(指导读出动物争论的语气。

(2)每组推荐两位同学分角色读骆驼和羊的话,大家评议。

 

齐读课文。

指名交流。

教师引读。

 

自读。

自由圈划。

指名交流。

学生习字。

 

分角色读。

 

 

出示课文第一节。

根据交流示范圈划。

选字填空:

()()业

()工

工()

 

三、细读课文,小组识字

骆驼和羊各做了一件什么事证明自己说的是对的?

小组读第二、三节,学习第二、三节中的生字。

“园”:

整体认读,全包围,学习部首“大口框”,复习笔顺规则“先外后里再封口”。

“伸”:

翘舌音,前鼻音,做动作理解。

“举”:

提醒ü见jqx要脱帽,做动作理解。

“肯”:

前鼻音,提醒下半部分的“月”是“竖”。

“步”:

提醒没有那一点。

 

小组学习。

交流识字。

 

出示学习单:

(1)在组长带领下,读课文第二、三节。

(2)学习生字“园、伸、举、肯”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

学生

媒体运用

一、复习巩固。

上节课,我们学到骆驼和羊为了一件事争论起来,他们还分别做一件事,证明自己是对的。

完成口头填空

骆驼做一件事,证明(),羊也做一件事,证明()。

指导朗读,不加字,不漏字。

 

指名答。

齐读。

双轨火车读。

 

出示句子:

骆驼做一件事,证明高比矮好;羊也做一件事,证明矮比高好。

二、学习第2、3节。

1、齐读2、3节,边读边想:

骆驼和羊各做了一件什么事证明自己说的是对的?

2、骆驼一抬头就吃到了树叶,羊呢?

同学们自己配上动作读读第四句。

3、朗读骆驼和羊吃树叶时的样子的句子。

4、骆驼用一抬头就吃到伸出墙外的树叶这个办法证明高比矮好。

5、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节。

6、齐课文第3节,边听边想:

羊用什么办法证明自己的看法是对的?

7、自读,思考:

骆驼在门前有什么表现呢,请你画出表现骆驼动作的词。

8、小组赛读第3节。

要求:

比一比,哪组读得最有感情。

齐读课文。

 

指名做动作。

其做动作读。

指名读

男、女生读

齐读

齐读。

交流。

自读,圈划。

交流:

跪、低、钻

 

媒体圈出羊的动作词。

出示句子。

 

出示课文第三节。

 

根据交流媒体示范圈划。

三、学习第4节。

1、骆驼和羊都不肯认输,所以只能找老牛评理。

读读第4节,看看老牛怎么说?

2、学习生字“牛、各”

牛:

注意韵母(iu),独体字。

各:

上下结构,书写时撇捺要撑开。

理解:

各就是每一个的意思。

3、读读老牛的话,说说老牛的话是什么意思?

理解:

“长处”、“短处”。

4、你能用不同的句子说一说吗?

出示句型:

你们各有各的(优点)和(缺点)只看到自己的(优点)看不到自己的(缺点)是不对的。

5、到底应该怎么做才是对的,谁能说一说?

 

6、如果你就是骆驼和羊,听了老牛的谈话,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

(演一演)

同桌读

 

出示:

“,这才是对的。

四、拓展练习

学习课文的样子说说老鼠和象的故事。

五、指导书写。

1、观察田字格中的位置。

2、复习笔顺。

学生书写。

板书设计

10骆驼和羊

骆驼高一抬头跪、地、钻

羊矮大模大样举、扒、伸

各有各的长处短处

课后反思

 

 

11夏天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悄、泼、纱、夸、奖、勤、劳”等7个生字,认识“力字旁”,能正确描写“勤、悄、纱、劳”4个生字。

2、积累词语7个,能在课文中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

3、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感受大自然绿的生命,激发对知识的渴望,对生命的热爱以及对社会的责任。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悄、泼、纱、夸、奖、勤、劳”等7个生字,认识“力字旁”,能正确描写“勤、悄、纱、劳”4个生字。

2、能比较清楚完整地说说自己喜欢夏天的理由。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

学生

媒体运用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板书:

夏天)说说夏天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2、每个小朋友眼中的夏天都不一样,今天我们就来和夏天交朋友。

指名说。

指名读,齐读课题。

出示夏天图片。

二、初读课文

1、自己轻声读课文,想一想,在课文中的夏天像个怎么样的孩子。

习字“泼”

积累词语“活泼”(轻声)

2、开火车读课文。

其余同学边听边想:

夏天来到了哪些地方?

3、你能试着来说说这句话吗?

夏天像个_____孩子。

他来到了____、____、____、____和____,把____带给了我们。

自读。

指名回答。

学生习字。

开火车读。

互评正音。

交流。

自由练习说。

指名说。

齐说。

 

出示:

夏天像个活泼的爱爬竿的孩子,来到了树上、葡萄架上、墙上和小山坡上,把凉爽的绿色带给我们。

三、学习课文

1、夏天来到了树上、葡萄架上、墙上和小山坡上,你们从哪些句子里读到的呀?

2、再读课文,找出你最喜欢的一句读一读。

3、随机学习生字

“悄”:

三拼音,复习竖心旁,

“沙”:

换部首学字。

4、分组读课文,完成口头填空。

夏天给树()上绿叶,给葡萄架()上绿纱,给墙()上绿藤,

给小山坡()上绿衣。

5、试着便做动作,边读课文。

指名交流。

 

挑战读,邀请读。

根据交流出示句子。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

学生

媒体运用

一、复习巩固。

抽读生字卡片,组词。

双轨火车读字组词。

二、学习课文

1、夏天把绿色带给了我们,难怪人们要夸奖他呢。

人们怎么说啊?

2、小组学习生字“夸、奖、勤、劳”

夸:

三拼音,上下结构。

奖:

注意读音,书空。

勤:

前鼻音,学习“力字旁”,找朋友。

劳:

指导书写,找朋友。

3、指导朗读。

小朋友们都很喜欢夏天,我们来比一比,谁能读出这种喜爱的感情。

4、指导背诵。

 

引读。

小组学习。

交流。

 

小组比赛读。

 

出示第四节。

三、复习巩固,练习说话。

1、做“我给夏天添绿色”的游戏。

(读词语)

2、你喜欢和“夏天”交朋友吗?

说说你和夏天的友情。

我喜欢夏天,因为____

因为_____,所以我和夏天是好朋友。

 

同桌讨论。

指名说。

四、指导书写

1、观察田字格中的位置。

2、复习笔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