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人教版五年级科技活动上册教案全册.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122269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7.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配套K12人教版五年级科技活动上册教案全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配套K12人教版五年级科技活动上册教案全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配套K12人教版五年级科技活动上册教案全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配套K12人教版五年级科技活动上册教案全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配套K12人教版五年级科技活动上册教案全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配套K12人教版五年级科技活动上册教案全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配套K12人教版五年级科技活动上册教案全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配套K12人教版五年级科技活动上册教案全册.docx

《配套K12人教版五年级科技活动上册教案全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配套K12人教版五年级科技活动上册教案全册.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配套K12人教版五年级科技活动上册教案全册.docx

配套K12人教版五年级科技活动上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五年级科技活动上册教案(全册)

  1、小喷泉  第1节

  教学目标:

  1、懂得喷泉的种类。

2、懂得喷泉的作用。

  3、学会制作小喷泉的制作方法。

重点难点:

喷泉的制作方法。

  教学准备:

广口瓶2个;塑料管2根;橡皮泥;锥子等。

教学过程:

  一、教学准备:

课前准备广口瓶2个;塑料管2根;橡皮泥;锥子等。

二、导入新课。

  三、介绍喷泉的种类和作用1、自制2、自然

  四、指导学生制作

  1、在一个瓶盖上钻2个小孔;小孔的大小正好能分别插入2根塑料管;

  2、在小孔里分别插入2根塑料管;用橡皮泥密封插孔边缘;

  3、在2个广口瓶内到入清水,一瓶装满,另一瓶只装四分之一左右,将插有塑料管的瓶盖在装水较少的瓶口上,拧紧;

  4、把盖好的广口瓶倒过来,将瓶盖上的A管插入满水的广口瓶内,B管留在瓶外。

  1

  五、学生欣赏小喷泉六、学生思考讨论:

  1、上面瓶中的水通过B管流出时,瓶内的气压有上面变化?

2、下面瓶中的水管通过A管进入上面的瓶中,又说明什么?

3、喷泉的形成与大气压有关系吗?

  4、在广口瓶中装入三分之二瓶清水,将两根清洁的塑料管并排插入水中,插入的深度相同,用橡皮泥密封插孔边缘。

口含其中一根管子吹气,另一根塑料管会出现喷泉吗?

七、教师讲评

  八、学生自学P4的广角镜九、本课小结。

  教学反思:

  

  2

  2、测一测你的感觉——针刺反应  第2节

  活动内容:

针刺反应

  活动目标:

通过针刺反应知道自己身体最灵敏的部位发布的地方.活动重点:

针刺反应

  活动难点:

找出自己敏感部位的发布。

活动准备:

回形针教学过程:

  活动引入:

你和小伙伴玩过挠痒痒的游戏吗?

你身体上哪儿最怕被人挠痒痒?

  做一做做实验:

针刺反应  A.把回形针拉直弯成U形,并且使针尖并在一起。

  B.请一个同学闭上眼睛,用针头轻轻的碰触他的手掌,问他感觉到是一个还是两个针尖。

  

  C.将两个针尖分开一点,重复实验,知道对方感觉到有两个针尖。

测量出这时两个针尖的距离。

并且记录下来。

  D.换个部位进行以上4个步骤,并且记录实验情况。

  F.换角色实验。

  找出自己身体中最敏感的部位。

  想一想将自己的数据和同学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

你的实验有误差吗?

找出原因并且改进。

  三、课外思考:

人除了身体可以感觉物体外,还有什么别的方法感觉物体吗?

  3

  2.测一测你的感觉——抓尺实验  第3节

  活动内容:

抓尺实验

  活动目标:

通过抓尺实验测试人的听觉、视觉、触觉的灵敏度。

重点难点:

抓尺实验的过程。

找出实验中的误差。

活动准备:

尺子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

人除了身体可以感觉物体外,还有什么别的方法感觉物体吗?

  二、做一做:

抓尺实验

  A.取根直尺,让同学把手张开适当的距离,将尺子竖直放在他的虎口上方,并使尺子的零刻度线跟他的手齐平。

  B.突然双开尺子,看看同学抓住尺子的哪个部位。

然后记录下实验情况。

  C.让同学闭上眼睛,你边发出“抓紧”的信号边松手,然后记录下实验情况。

  D.让同学闭上眼睛,你边轻轻拍同学的肩膀边松手,然后记录下实验情况。

E.换角色实验。

  二、想一想:

1、你发现自己的听觉、视觉、触觉中,哪个感觉最灵敏?

2、将自己的数据和同学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

3、你的实验有误差吗?

找出原因并且改进。

三、广角镜----大脑

  4

  3.纸盒烧水  第4节

  教学目标:

  让学生知道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炊具有金属的也有非金属的;使学生学会用纸折纸盒;学会用纸盒烧水的。

懂得用纸盒烧水的原因。

重点难点:

(1)用纸盒烧水的;

  

(2)懂得用纸盒能烧水的原因。

教学准备:

  挂历纸、胶水、三脚架、酒精灯、石棉网、粗铁棒、棉线、细铁丝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二、学用纸折纸盒

  将挂历纸剪成大小适宜的正方形。

画上折线。

沿折线向上翻折,并压出折痕。

  用母指和中指将四个角对折捏紧,使四边立起来。

把四个尖角向盒边弯折,并用胶水粘牢,晾干。

三、用纸盒烧水的指导

  在三脚架上放上石棉网将做好的纸盒放在石棉网上,往盒内倒大半盒水,用酒精灯对准纸盒底部加热。

盒里的水慢慢的烧开了。

但纸盒并没有烧坏。

四、学生通过观察讨论:

  5

  纸盒没有烧坏,其中的奥秘是什么?

五、议一议:

  小强做的用纸盒烧水的实验没有成功,他的操作步骤如图所示,他没有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一根棉线很容易被烧坏。

但如果把棉线缠绕在粗铁棒上,再用火柴去烧,你会发现棉线不容易被烧断。

这是为什么?

如果把棉线缠绕在一根铁丝上,再做上面的实验,实验结果又会怎么?

并把实验结果记录在教材P13记录本上。

六、小结:

纸盒能烧水的原因。

七、学生自己P14的几种物质的着火点。

八、全课总结。

  教学反思:

  

  6

  4、自制冰激凌  第5节

  教学目标:

  让学生自己亲自动手制作冰激凌;体验、感受成功的快乐。

学会做冰激凌的步骤和方法。

重点难点:

学会做冰激凌的步骤和方法教学准备:

  材料:

牛奶、糖、巧克力酱、冰、盐用具:

塑料杯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让学生亲自动手自制冰激凌,感受到成功的快乐。

2、学会制冰激凌的过程。

3、掌握制冰激凌的方法。

二、做中学

  测一测两个塑料杯中的温度

  A、拿两个塑料杯,每个杯子里都装半杯水,分别用一只温度计测量两个杯子里的温度,并将两个杯子的温度记录下来。

B、往其中一个杯子里加几匙盐,搅动一两分钟,再静止一两分钟,然后两次测量两个杯子里的温度,并记录下来。

提问:

哪个杯子里的冰先开始融化?

自己动手制作冰激凌

  7

  A、把牛奶倒进小的密封塑料袋内,再加入糖;B、加人巧克力酱将塑料袋口封紧;

  C、用手挤压塑料袋,使袋内的配料混合均匀;

  D、在大塑料袋里放入2杯冰河四分之一杯盐,然后,将小塑料袋放在大塑料袋里,再向大塑料袋里加2杯冰和四分之一杯盐,使小塑料袋被冰盖。

  Y、将大塑料袋封闭好,然后前后上下摇晃15分钟左右;F、打开塑料袋,品尝自己制作的冰激凌。

三、测与评

  

(1)将自己制作的冰激凌展示给别人看,味道怎么?

  在制作过程中,你遇到了什么困难和问题?

你是怎么解决的?

  活动1、水能结冰

  2、铸造是我国古代就已经使用的一种制造技术。

3、自制昆虫标本。

  9

  6、自制风筝  第7节

  教学目标:

  1、通过自制风筝使学生感受风能;2、掌握制作风筝方法;3、会自制风筝;

  3、了解一些风筝升空的原理。

重点难点:

制作风筝方法

  教学准备:

竹丝、棉线、布、针、铅笔、剪刀、颜料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二、做中学1、感受风能

  怎样才能知道风的存在。

风可以做什么?

三、制作风筝

  1、根据教材P26上图下料。

2、按照教材P26下图组装。

3、在风筝的底部上布条,画上图案。

四、放风筝的方法和要注意的安全问题。

五、学生自学教材P28广角镜1、风筝升空的原理。

2、风筝的起源。

  六、开展社会调查活动:

1、了解风筝发展的历史。

2、了解制作风筝的技巧。

  10

  1、小喷泉  第1节

  教学目标:

  1、懂得喷泉的种类。

2、懂得喷泉的作用。

  3、学会制作小喷泉的制作方法。

重点难点:

喷泉的制作方法。

  教学准备:

广口瓶2个;塑料管2根;橡皮泥;锥子等。

教学过程:

  一、教学准备:

课前准备广口瓶2个;塑料管2根;橡皮泥;锥子等。

二、导入新课。

  三、介绍喷泉的种类和作用1、自制2、自然

  四、指导学生制作

  1、在一个瓶盖上钻2个小孔;小孔的大小正好能分别插入2根塑料管;

  2、在小孔里分别插入2根塑料管;用橡皮泥密封插孔边缘;

  3、在2个广口瓶内到入清水,一瓶装满,另一瓶只装四分之一左右,将插有塑料管的瓶盖在装水较少的瓶口上,拧紧;

  4、把盖好的广口瓶倒过来,将瓶盖上的A管插入满水的广口瓶内,B管留在瓶外。

  1

  五、学生欣赏小喷泉六、学生思考讨论:

  1、上面瓶中的水通过B管流出时,瓶内的气压有上面变化?

2、下面瓶中的水管通过A管进入上面的瓶中,又说明什么?

3、喷泉的形成与大气压有关系吗?

  4、在广口瓶中装入三分之二瓶清水,将两根清洁的塑料管并排插入水中,插入的深度相同,用橡皮泥密封插孔边缘。

口含其中一根管子吹气,另一根塑料管会出现喷泉吗?

七、教师讲评

  八、学生自学P4的广角镜九、本课小结。

  教学反思:

  

  2

  2、测一测你的感觉——针刺反应  第2节

  活动内容:

针刺反应

  活动目标:

通过针刺反应知道自己身体最灵敏的部位发布的地方.活动重点:

针刺反应

  活动难点:

找出自己敏感部位的发布。

活动准备:

回形针教学过程:

  活动引入:

你和小伙伴玩过挠痒痒的游戏吗?

你身体上哪儿最怕被人挠痒痒?

  做一做做实验:

针刺反应  A.把回形针拉直弯成U形,并且使针尖并在一起。

  B.请一个同学闭上眼睛,用针头轻轻的碰触他的手掌,问他感觉到是一个还是两个针尖。

  

  C.将两个针尖分开一点,重复实验,知道对方感觉到有两个针尖。

测量出这时两个针尖的距离。

并且记录下来。

  D.换个部位进行以上4个步骤,并且记录实验情况。

  F.换角色实验。

  找出自己身体中最敏感的部位。

  想一想将自己的数据和同学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

你的实验有误差吗?

找出原因并且改进。

  三、课外思考:

人除了身体可以感觉物体外,还有什么别的方法感觉物体吗?

  3

  2.测一测你的感觉——抓尺实验  第3节

  活动内容:

抓尺实验

  活动目标:

通过抓尺实验测试人的听觉、视觉、触觉的灵敏度。

重点难点:

抓尺实验的过程。

找出实验中的误差。

活动准备:

尺子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

人除了身体可以感觉物体外,还有什么别的方法感觉物体吗?

  二、做一做:

抓尺实验

  A.取根直尺,让同学把手张开适当的距离,将尺子竖直放在他的虎口上方,并使尺子的零刻度线跟他的手齐平。

  B.突然双开尺子,看看同学抓住尺子的哪个部位。

然后记录下实验情况。

  C.让同学闭上眼睛,你边发出“抓紧”的信号边松手,然后记录下实验情况。

  D.让同学闭上眼睛,你边轻轻拍同学的肩膀边松手,然后记录下实验情况。

E.换角色实验。

  二、想一想:

1、你发现自己的听觉、视觉、触觉中,哪个感觉最灵敏?

2、将自己的数据和同学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

3、你的实验有误差吗?

找出原因并且改进。

三、广角镜----大脑

  4

  3.纸盒烧水  第4节

  教学目标:

  让学生知道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炊具有金属的也有非金属的;使学生学会用纸折纸盒;学会用纸盒烧水的。

懂得用纸盒烧水的原因。

重点难点:

(1)用纸盒烧水的;

  

(2)懂得用纸盒能烧水的原因。

教学准备:

  挂历纸、胶水、三脚架、酒精灯、石棉网、粗铁棒、棉线、细铁丝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二、学用纸折纸盒

  将挂历纸剪成大小适宜的正方形。

画上折线。

沿折线向上翻折,并压出折痕。

  用母指和中指将四个角对折捏紧,使四边立起来。

把四个尖角向盒边弯折,并用胶水粘牢,晾干。

三、用纸盒烧水的指导

  在三脚架上放上石棉网将做好的纸盒放在石棉网上,往盒内倒大半盒水,用酒精灯对准纸盒底部加热。

盒里的水慢慢的烧开了。

但纸盒并没有烧坏。

四、学生通过观察讨论: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