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心理学-ppt.ppt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11143917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PPT 页数:70 大小:3.1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教育心理学-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学前教育心理学-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学前教育心理学-ppt.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学前教育心理学-ppt.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学前教育心理学-ppt.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学前教育心理学-ppt.ppt_第6页
第6页 / 共70页
学前教育心理学-ppt.ppt_第7页
第7页 / 共70页
学前教育心理学-ppt.ppt_第8页
第8页 / 共70页
学前教育心理学-ppt.ppt_第9页
第9页 / 共70页
学前教育心理学-ppt.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70页
学前教育心理学-ppt.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70页
学前教育心理学-ppt.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70页
学前教育心理学-ppt.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70页
学前教育心理学-ppt.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70页
学前教育心理学-ppt.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70页
学前教育心理学-ppt.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70页
学前教育心理学-ppt.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70页
学前教育心理学-ppt.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70页
学前教育心理学-ppt.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70页
学前教育心理学-ppt.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70页
亲,该文档总共7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前教育心理学-ppt.ppt

《学前教育心理学-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教育心理学-ppt.ppt(7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前教育心理学-ppt.ppt

-,1,蔺志敏2017.11.18,学前教育心理学,-,2,-,3,目录第一部分绪论第一章教育心理学及其研究第二部分学生与教师心理第一章学生心理第二章教师心理第三部分一般学习心理第四章学习心理导论、第五章行为学习理论第六章认知学习理论第七章建构主义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第八章学习动机,-,4,第四部分分类学习心理第九章知识的学习第十章技能的学习十一章问题解决的学习与创造性第十二章学习策略第十三章品德的形成第五部分教学心理第十五章课堂管理第十六章学习评定,-,5,学前教育心理学,自学考试大纲第一章绪论第二章幼儿教师心理第三章学习的概述第四章学前儿童学习的概述第五章幼儿知识学习与教育第六章幼儿技能学习与教育第七章幼儿社会性学习与教育第八章幼儿创造性学习与教育第九章幼儿教学心理,总论,幼儿学习心理,幼儿教学心理,-,6,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教育心理学概述第二节学前教育心理学概述第三节学前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第二章幼儿教师心理第一节幼儿教师心理素质概述第二节幼儿教师的情绪劳动第三节师幼互动与幼儿教师心理第四节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培养,-,7,第一章绪论考核知识点,知记:

教育心理学的含义、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独立的年代与标志;学前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学前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测量法的定义。

-,8,第二章幼儿教师心理考核知识点,知记:

幼儿教师能力的层次、教师人格的含义;幼儿教师情绪劳动的含义,情绪管理的概念;师幼互动的概念;应激的概念;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界定。

-,9,第三章学习的概述第一节学习的概念第二节学习理论第三节学习的过程第四节学习策略第四章学前儿童学习的概述第一节学前儿童学习的基本方式第二节幼儿学习的途径与类型第三节幼儿学习的特点第四节学前儿童学习的影响因素,-,10,第三章学习的概述考核知识点,知记:

学习的含义、学生的学习、儿童的学习、内隐学习;学习理论:

应答性条件作用学习;操作条件作用学习;意义学习;先行组织者。

学习的过程:

中国古代的学习过程结构模式;梅耶的学习过程模型。

学习策略。

-,11,第四章学前儿童学习的概述考核知识点,知记:

婴儿学习;习惯化与去习惯化;幼儿学习。

学习准备;关键期;学习动机;学习情境;学习品质。

-,12,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一、含义研究教育实践中各种心理与行为规律的科学,包括:

学校教育心理学、家庭和社会心理学(广义)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规律的科学(狭义)二、学科性质教育心理学既是一门理论性学科(具有基础性),又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具有实践指导性).,-,13,三、研究对象

(一)研究对象:

主要指向学习与教育过程中人的心理现象

(二)学科体系内容:

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学生心理与教师心理。

五种要素:

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

三个过程:

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

在学与教的过程中,五种因素共同影响三种过程,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

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学科体系主要有两种:

p351.由德育心理、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和差异心理构成的“四板块”科学体系。

2.以学习者的诸方面及影响学习的内外因素为主线,构建“学与教”一体两面的学科体系。

-,14,四、教育心理学的创建与发展,一、创建1531年,琼魏维斯提出“教育心理学”一词。

1879年,实验心理学称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19世纪末20世纪初,实验教育学运动”兴起,成为教育心理学诞生的“催化剂”。

“实验教育学运动”提倡对儿童身心进行实验研究,主要代表人物是德国教育理论家梅伊曼。

1903年,桑代克出版教育心理学,标志着教育心理学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学科体系由此建立。

二、发展历程初创期发展期成熟期完善期,教育心理学之父,-,15,二、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p36初创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桑代克,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通过日本传入中国。

发展期(20世纪2050年代)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主要研究领域)。

杜威,实用主义,“做中学”。

维果茨基,文化历史发展论。

1924年,廖世承,教育心理学。

成熟期(20世纪6070年代末)60年代初,布鲁纳,课程改革运动。

赞可夫,“教学与发展”。

文化大革命,“伪科学”。

完善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和社会文化研究。

-,16,(三)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p381关注教与学两方面的心理问题,教学心理学兴起。

2关注影响教育的社会心理因素,教育社会心理学兴起。

3关注实际教育策略和元认知的研究。

4关注年龄特点、个别差异与个别化教学研究。

-,17,学前教育心理学,学前教育心理学是必修课,基础课,是研究幼儿园教育情境中学习心理与教学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主要包括:

幼儿学习心理幼儿教学心理幼儿教师心理,-,18,第二节学前教育心理学概述,一、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创建与发展1982年,日本学者若井邦夫等编著幼儿教育心理学,我国引进的最早一本以“幼儿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二、发展历程思想研究实践研究形成,-,19,二、发展历程学前教育心理思想研究:

卢梭,爱弥儿。

裴斯泰洛齐,直观教学法。

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实践研究:

欧文与幼儿学校,第一次幼儿教育实验,1816。

福禄贝尔与幼儿园,第一所现代幼儿园,1840(恩物)蒙台梭利与幼儿之家,敏感期,蒙台梭利教具。

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形成:

皮亚杰与儿童智慧发展,发生认识论,临床法。

维果茨基与社会建构论,历史文化学派,-,20,卢梭,-,21,福禄贝尔,恩物,-,22,“儿童之家”专门为幼儿设计了活动室和休息室,活动室和花园相连,儿童可以自由出入,蒙台梭利,-,23,1907年,蒙台梭利在罗马的圣罗伦斯区创立了“儿童之家”,开始实验和探索自己的幼儿教育方法,-,24,每个活动室里都有矮柜,放置很多教玩具,儿童可以自由选择;甚至活动室内的桌椅都很轻便,儿童可以自由搬动。

-,25,蒙氏教具,嗅觉瓶,木棒:

比较长短,粉红塔,四方拼盘,-,26,各类动植物嵌板,-,27,-,28,(三)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1.研究内容的多元化2.研究手段的现代化3.研究程序的规范化4.研究内容的本土化,-,29,三、学科性质与学科体系1.学科性质学前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前教育,特别是幼儿园教育情境中学习与教学的心理现象及其发展变化的科学,属于心理学的学科范畴。

2.学科体系

(1)幼儿学习心理

(2)幼儿教学心理(3)幼儿教师心理,-,30,三、学前教育心理学的任务和作用,

(一)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基本任务理论建构:

建设具有特色的学前教育心理学体系实践指导:

服务于学前教育改革,服务于教师自我教育

(二)学前教育心理学的作用1.测量与描述2.预测与控制3.理解与说明,-,31,第三节学前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含义、类型、常用的调查方法一、观察法二、实验法三、调查法四、测量法,-,32,第三节学前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观察法(最基本、最常用)1.含义通过感官或借助一定的仪器设备,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自然状态下发生的现象或行为进行系统、连续的考察、记录、分析,从而获取事实材料的研究方法。

2.分类科学观察VS日常观察正式观察VS非正式观察时间抽样观察法VS事件抽样观察法,-,33,时间取样观察:

在特定时间内对某一行为出现的频率、表现即持续时间的选择记录事件取样观察:

从被试的多种行为中,选择与研究目的直接相关的、有代表性的行为进行观察记。

1.区角游戏活动中师幼语言互动的发展情况观察的时距:

10秒钟观察,10秒钟记录,等待20秒后再观察下一个儿童(每个幼儿约用时间为40秒)2.阳阳发生打扰其他幼儿活动发生的情况。

3.从上午9:

50到11:

00之间,从自己班级中抽取15名幼儿作为观察对象,观察记录幼儿亲社会行为及其频率。

4.现场观察了解一名学生在5分钟内读出汉语拼音直呼音节的个数,-,34,3.评价

(1)优点及时、客观、全面、准确的收集材料。

(2)局限缺乏针对性、深入性;观察行为发生的不确定性;观察法需要较大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35,二、实验法实验法是研究者根据研究假设,主动干预或控制研究对象的发生、发展过程,并通过观察、测量、比较等方式探索、验证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

实验室实验VS现场实验,-,36,三、调查法调查法是研究者根据研究的目的和课题的需要,有计划地对事实的考察、现状的了解、材料的搜集来认识教育问题或探讨教育现象之间联系的研究方法。

类型:

现状调查、相关调查、原因调查、追踪调查方法:

问卷法、访谈法、活动产品分析法、情景法等四、测量法测量法是研究者根据研究的需要,采用标准化的测量工具,按照规定的程序,通过对研究对象的实际测定来收集有关的数据资料并加以分析,来解释教育活动的效果,探索教育活动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类型:

智力测验、成就测验、能力倾向测验、人格测验和创造力测验自编测验在使用时其应用范围和结果可信度等均存在一定的问题。

-,37,-,38,第二章幼儿教师心理,第一节幼儿教师心理素质概述幼儿教师心理素质:

幼儿教师的能力结构、人格特征、角色一、幼儿教师的能力结构1.含义2.层次3.种类二、幼儿教师的人格特征1.含义2.人格特点三、幼儿教师的角色1.角色定位2.职业角色3.角色结构,-,39,一、幼儿教师的能力结构

(一)教师能力的含义幼儿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教学活动的成效和质量,决定教育教学活动的实施与完成的某些能力的结合,是从事幼儿教育教学活动所必需的专门能力。

(二)幼儿教师能力的层次宏观层面:

观察和了解儿童的能力;组织能力;向儿童进行教育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维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艺术表达能力;教育评价能力;自学能力。

微观层面:

领域教育能力。

(三)幼儿教师能力的种类1.观察与领悟能力;2.语言表达能力;3.人际交往能力4.组织管理能力;5.教育科研能力,-,40,二、教师的人格特征,

(一)教师人格的涵义教师人格是指教师个人稳定、持久的整体素质,是教师个人行为和品质的高度统一的集中表现.核心是教师的德行品质、专业精神。

(二)教师的人格特点1.同理心强,富于爱心2.有恒负责,细心周到3.外向乐群,和蔼可亲4.情绪稳定,自制力强5.想象力强,敢于创新6.严于律己,以身作则,-,41,三、幼儿教师的角色,

(一)幼儿教师的角色定位(加德纳,多元智能)1.由知识的传递者向学习的引导者转变2.由课程实施者向课程研究者转变3.由权威的统治者向平等的合作者转变

(二)幼儿教师的职业角色格兰布斯:

“教育学指导者”角色;“社会文化转播者”角色吴康宁:

社会代表者和同事芬斯特马赫和索尔:

第一种执行者;第二种治疗者、辅助者;第三种解放者(三)幼儿教师的角色结构1.教师是幼儿人格的塑造者2.教师是幼儿的养护者3.教师是幼儿的榜样4.教师是沟通幼儿与社会的中介,-,42,第二节幼儿教师的情绪劳动,教师的人格特征与角色特点取决于教师的劳动特点。

教师的劳动属于情绪劳动,情绪劳动的关键是情绪管理,包括教师情绪的自我管理和对幼儿情绪的有效调控。

-,43,一、情绪劳动的界定二、教师情绪劳动三、幼儿教师情绪劳动的特点1.幼儿园组织氛围2.幼儿教师职业承诺3.幼儿教师的人际互动和人际行为4.幼儿教师的薪金待遇四、幼儿教师的情绪管理五、幼儿教师的职业压力症,第二节幼儿教师的情绪劳动,-,44,一、情绪劳动的界定指个体管理自身的感受,与产生能够迎合他人心理状态的公共可见的表情和身体表达。

(1)情绪以商品的形式出现的。

(2)从内部来看,情绪劳动是在对个体情绪有充分认知的基础上进行的。

(3)从外部来看,组织的情绪规则、岗位角色要求的情绪规则或特定社会文化传统下隐形的情绪规则是为人所知的。

(4)是否付出了心智努力是区分情绪劳动与非情绪劳动的标志。

-,45,二、教师的情绪劳动,情绪是教学的核心。

1.教学是以人际互动为基础的2.在教学中,教师情绪是负载着特定功能的教师的情绪活动处于控制之中,-,46,三、幼儿教师情绪劳动的特点,教学是一种情绪上很容易枯竭损耗的职业。

幼儿教师的情绪运用可能有益,也可能有害。

(一)幼儿园组织氛围

(二)幼儿教师职业承诺(三)幼儿教师的人际互动和人际行为(四)幼儿教师的薪金待遇,-,47,四、幼儿教师的情绪管理,“踢猫效应”:

人的不满情绪和坏心情,一般会沿着由等级和强弱组成的社会关系链依次传递,由金字塔尖一直扩散到最底层,无处发泄的最小的那个元素,则成为最终的受害者。

老板骂了员工小王;小王很生气,回家跟妻子吵了一架;妻子觉得窝火,正好儿子回家晚了,“啪”给了儿子一耳光;儿子捂着脸,看见自家的猫就给它狠狠一脚;那猫冲到外面街上,正遇上街上的一辆车,司机为了避让猫,却把旁边的一个小孩给压死了。

情绪管理在客观认识自我情绪情感特征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培养健康、积极的情绪情感,建立科学的情绪宣泄和控制机制,自觉克服和消除负面情绪的影响。

-,48,五、幼儿教师的职业压力症,一、表现1.保教工作负担过重;2.幼儿园安全责任巨大;3.工作上面临不断磨难的困扰。

二、症状及原因p69三、疏解/调适p69-p70,-,49,第三节师幼互动与幼儿教师心理,一、师幼互动1.含义2.类型3.影响因素4.应激二、有效互动型教师的心理特征1.提出者2.有效互动,-,50,一、师幼互动:

是指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

广义:

师幼互动包括在幼儿园所有情境中发生在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交互作用。

狭义:

师幼互动特指发生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

(一)师幼互动的类型教师开启的师幼互动VS幼儿开启的师幼互动言语型师幼互动VS非言语型师幼互动

(二)影响师幼互动行为的因素1.幼儿自身所具有的特征:

气质倾向与行为特征;早期人际关系经历2.教师自身所具有的特征:

教育观念(卡根);教育水平(豪斯);反省能力(郝忆)3.师幼互动行为的外部特征4.师幼互动行为的客观环境,-,51,(三)师幼互动中教师的应激1.含义:

人的心理和生理上的适应能力的一种需求。

(1)警觉阶段:

引起机体的警觉反应和低水平的抵御,随后调动机体的防御机制进行进一步的抵抗。

(2)抵抗阶段:

通过改变适应的程度进行抵抗。

(3)衰竭阶段:

由于持续的适应性反映无效而造成衰竭,并产生生理与心理上的崩溃。

2.成因

(1)幼儿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关系不良

(2)幼儿教师的角色冲突(3)社会及人际关系压力3.对策

(1)悦纳自己,善待自己

(2)友善待人,乐观对事(3)自我放松,自我疏导(4)尽力保持以问题为中心,-,52,二、有效互动型教师的心理特征,瑞安斯:

教师特征评价量表,最早的教师人格和其与教师有效性关系的调查。

有效互动:

(一)教师对儿童宽容尊重

(二)教师的情绪安全感(三)教师的职业态度(四)教师的教学风格灵活(五)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53,第四节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培养,一、教师专业成长的含义二、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三、幼儿教师的专业教育1.新手教师和专家教师的区别2.如何缩小两者间的差距3.专家型幼儿教师的成长,-,54,第四节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培养,一、教师专业成长的界定含义:

又称为教师专业发展,通常所有的旨在形成教师所需的专业知识、技能以及他教师专业品质的活动。

特点:

专业人员;发展中个体;学习者和研究者。

教师专业成长是一个持续不断发展的过程,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55,二、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弗勒:

三个阶段1.关注生存阶段2.关注情境阶段3.关注儿童阶段本尼尔:

五个阶段1.新手阶段2.高级新手阶段3.胜任阶段4.精熟阶段5.专家阶段。

-,56,三、幼儿教师的专业教育,

(一)新手教师与专家教师的区别1.活动计划的差异专家:

简洁灵活,以儿童为中心,有一定预见性。

新手:

拘泥细节,考虑不周到。

2.活动过程的差异

(1)活动规则;

(2)吸引儿童注意力(3)知识呈现;(4)课堂练习(5)家庭作业检查;(6)教学策略的应用3.课后评价的差异,-,57,

(二)如何缩小新手教师与专家教师的差异1.训练新手2.对教学经验的反思反思性实践或反思性教学对教师的成长十分重要公式:

经验+反思=成长3.外部支持

(1)合作教师:

将新手教师安置到那些经验丰富而又肯于指导合作教师的班上,使新手教师得到支持、指导、和反馈。

(2)指导教师:

从理解角度,帮助新手教师把教学实践与各种扎实基础联系起来,形成关于教学的有效图式。

-,58,(三)专家型幼儿教师的成长1.专家型教师应具备一定的教育监控能力教育的监控能力:

教师未达到预定的教育目标,在教育过程中将自己所进行的教育活动和行为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进行积极、主动、自觉的计划、监察、反馈、评价、反思和调节能力。

2.加强教师的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

个体应对或处理环境事件的有效性。

个体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完成某一成就行为进行预期主观判断时所产生的体验。

提高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应注意:

(1)积累成功的教学经验。

(2)替代性经验,通过观察学习或想象那些和自己能力接近的教师的教学。

(3)他人言语劝说和评价,特别是鼓励。

(4)保持良好的情绪和生理状态。

-,59,第三章学习的概述,人的心理主要通过学习获得发展,学习作为教育心理学的核心概念,需对其进行全面理解。

-,60,第一节学习的概念,一、含义(广义、狭义)1.学习的一般含义;2.人类的学习;3.学生的学习;4.儿童的学习(特殊性、特点)二、分类1.雷兹兰的进化水平分类2.雷伯的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61,第二节学习理论,学习是如何发生的?

有哪些规律?

学习是以怎样的方式进行?

围绕以上问题,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方式进行了各种研究,因此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学习理论。

-,62,一、学习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一)学习理论的产生代表人物:

桑代克、巴甫洛夫、华生、科勒、托尔曼等

(二)学习理论的发展代表人物:

马斯洛和罗杰斯;布鲁纳;奥苏伯尔;加涅;班杜拉。

二、行为学习理论三、认知学习理论四、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63,第三节学习的过程,一、信息加工的学习过程观1.加涅的学习记忆模型2.梅耶的学习过程模型二、建构主义的学习过程观,-,64,第四节学习策略,一、含义二、特征(主动性、有效性、过程性、程序性)三、学习策略的分类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四、儿童学习的常用策略复述策略、组织策略、表象加工策略,-,65,第四章学前儿童学习的概述,婴儿自出生开始就在丰富的世界里开始感知和行动,甚至很快学会利用他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资源。

幼儿的学习会受到内外因素的影响,教师应对幼儿的学习进行深入全面的了解。

-,66,第一节学前儿童学习的基本方式,一、婴儿学习的基本方式1.含义2.婴儿学习方式的发展3.婴儿学习的主要方式二、幼儿学习的基本方式1.幼儿学习方式的发展2.幼儿学习的基本方式,-,67,第二节幼儿学习的途径与类型,一、幼儿学习的途径二、幼儿学习的类型,-,68,第三节幼儿学习的特点,一、活动性与游戏性二、直观性与操作性三、指导性与模仿性四、情绪性与依存性,-,69,第四节学前儿童学习的影响因素,一、学习与发展的辩证关系二、影响学前儿童学习的内部因素脑的发育、认知发展、动机发展三、影响学前儿童学习的外部因素学习情境、家庭教养方式,-,7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