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mm4社会主义改造理论.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147069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zmm4社会主义改造理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zmm4社会主义改造理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zmm4社会主义改造理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zmm4社会主义改造理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zmm4社会主义改造理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zmm4社会主义改造理论.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zmm4社会主义改造理论.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zmm4社会主义改造理论.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zmm4社会主义改造理论.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zmm4社会主义改造理论.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zmm4社会主义改造理论.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zmm4社会主义改造理论.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zmm4社会主义改造理论.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zmm4社会主义改造理论.docx

《zmm4社会主义改造理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zmm4社会主义改造理论.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zmm4社会主义改造理论.docx

zmm4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对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发展。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举行会,议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了国家领导人。

毛泽东当选中央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和高岗当选副主席。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范围内的基本胜利。

中国建立了近代以来第一个能够独立行使国家主权的现代民主国家的政权。

新的问题是如何建设一个新社会,如何实现现代化——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

2.“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概念(理论渊源)

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正式提出和使用了“新民主主义”社会这个概念。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和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相结合,这就是名副其实的中华民国,这就是我们要造成的新中国。

”“一切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革命,在一定历史时期中所采取的国家形式,只能是第三种形式,这就是所谓新民主主义共和国。

毛泽东指出: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

▲中国必须经过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原因

第一,这是由中国社会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

第二,这是实现工业化的需要。

3.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7年)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

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过渡性质的社会。

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介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之间的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是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既有社会主义的因素,又有资本主义的因素。

4.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国内:

建国后头三年(1949-1952)国内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中国人民同国民党残余势力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党的主要任务是继续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遗留任务,恢复国民经济,同时部分地、初步地开始社会主义的改造。

在民主革命遗留任务完成后(1953-1956),“中国内部的主要矛盾即是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故不应再将民族资产阶级称为中间阶级。

国际:

中国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5.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特征

(1)经济形态上,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经济形态,一种多元的经济结构,社会主义因素与资本主义因素及个体经济同时并存。

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主要的经济成份有三种:

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

国营经济,掌握了主要经济命脉,居于领导地位。

个体经济,则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

(2)在政治形态上,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也是多元的,它不是一个阶级的专政,而是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同样也是社会主义因素与资本主义因素并存,而社会主义因素(无产阶级的领导)占主导地位。

与新民主主义社会三种不同性质的主要经济成分相联系,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阶级构成主要表现为三种基本的阶级力量:

一是工人阶级,二是农民阶级和其他小资产阶级,三是民族资产阶级。

三种基本的经济成分以及与之相联系的三种基本的阶级力量之间的矛盾,就集中地表现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条道路之间、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两个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3)在思想文化形态上是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和大众的文化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因素与资本主义因素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限制与反限制、改造与反改造的斗争。

随着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的不断壮大,同时资本主义经济和个体经济所占比重将不断缩小,并逐步被改造为社会主义经济,其最终归宿是走向社会主义。

总之,新民主主义的社会,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资本主义因素,但社会主义因素起领导作用。

其发展趋势是社会主义因素日益增长,最终取代资本主义因素,而完成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新民主主义社会作为一个过渡时期,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都既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也不同于社会主义社会。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要过渡到社会主义,什么时候过渡和怎样实现过渡成为现实问题。

1.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新民主主义社会怎样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毛泽东和党的其他领导人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先搞工业化建设、再一举过渡,到建设和改造同时并举、从彻底完成民主革命起即逐步过渡的发展变化过程。

(1)建国前的认识:

“先建后改造”或“同时并举”

1948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全国胜利以后,大约还需要经过10年、15年或20年再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设想。

1949年3月,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即“两个转变”同时并举的思想。

(2)1951年,中央认为:

先搞工业化(15年)再过渡

1951年前后,党内大体形成了:

先用三个五年计划搞工业化建设,再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共识。

在过渡的时间上,认为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新民主主义建设阶段,一般估计为15年到20年时间;

在转变条件上,认为只有实现了国家工业化,才能实现私营工业国有化和农业集体化;

在过渡的步骤和方式上,认为当工业发展了、国营经济壮大了的时候,就可以进一步实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国有化和个体农业的集体化。

(3)1952年9月,改建并举

1952年9月,毛泽东提出,我们现在就要开始用10年到15年时间基本上完成向社会主义过渡,而不是10年以后才开始过渡,这是酝酿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开始。

▲1953年12月,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拟订,经毛泽东修改和中共中央批准的文件《为动员一切力量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斗争——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对总路线作了更为完整的正式表述,即: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

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4年2月,中共七届四中全会正式批准了过渡时期总路线(而合作化运动早在一年前的北方农村已经全面开始);同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大把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作为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写入了宪法总纲。

由夯实基础的“间接过渡”到时不我待的“直接过渡”,原因?

•美国因素。

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敌视新中国,无和平

•苏联因素。

苏共对中共的看法,是社会主义吗?

•中共与资产阶级&工人阶级与资本家的关系,冲突频繁

•意气风发的中共对社会主义的看法,快速恢复国民经济

•毛泽东的个人局限。

对资本主义的认识…。

对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基础认识

▲2.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工业化(发展生产力),一个是三大改造(变革生产关系)。

当时把工业化称为主体,把三大改造称为两翼(一翼是对个体农业和手工业的改造,一翼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特点

“一化”与“三改”相互促进,这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体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的紧密结合,体现了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

▲3.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必要性

(1)工业化是历史的必然要求。

只有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才能独立和富强。

(2)只有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才能在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工业化建设离不开对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的改造而孤立地进行。

▲4.党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可能性

第一,我国已经有了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1952年,国营工业产值占56%。

第二,私营工商业越来越不适应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土地改革完成后,为发展生产、抵御自然灾害,广大农民具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

第三,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在合理调整工商业的过程中,出现了加工订货、经销代销、统购包销、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

第四,当时的国际形势也有利于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

5.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实质

毛泽东: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实质,就是使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成为我们国家和社会的唯一的经济”

“唯一”这个提法,反映了当时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还缺乏科学的认识。

其结果直接导致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急于求成的偏差;导致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立起社会主义以后,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所有制过于简单划一。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及其历史经验

一、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1.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和政策

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指通过互助合作的途径,逐步把个体农民的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成为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

(1)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

任由发展会导致两极分化

(2)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

(3)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

将农民分为五种成份:

贫农、雇农、中农、富农、地主。

中农。

贫农和下中农一起,约占农村人口的60%到70%,都是党在农村的依靠力量。

政策:

依靠贫下中工农,巩固和团结其他中农,发展互助合作,又逐步限制到最后消灭富农剥削。

▲(4)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

第一阶段主要是发展互助组,同时试办初级社。

农民自愿组成,互帮互助,生产资料仍属农民个人所有。

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1949年---1953年底)

第二阶段主要是建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土地入股和统一经营,集体劳动,按劳分配和土地入股分红相结合,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

(1953年底---1955年9月)

第三阶段是发展高级社。

从1955年下半年起,错误地批判“右倾机会主义”的,高级社步伐加快。

高级社实行生产资料农民集体所有,具有完全的社会主义性质。

到1956年底,加入高级社的农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87.8%,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1955年10月---1956年底)

为什么刚刚分到土地的农民又要走农业合作化的道路?

1952年底,全国的土改完成,3亿多农民得到梦寐以求的土地。

1953年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将土地集中起来,引导农民走合作化道路。

(1)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和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

(2)协作能够形成新的生产力;(3)防止出现新的分化。

2.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党和政府采取了“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通过合作化的途径,引导手工业逐步过渡。

——方针:

“积极领导,稳步前进”

——方法:

采取了说服、示范和国家帮助的方法

——步骤:

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

——组织形式:

手工业生产小组——手工业供销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3.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形式

方式:

和平赎买

途径:

国家资本主义

赎买——国家有偿地将私营企业改变为国营企业,将资本主义私有制改变为社会主义共有制

国家资本主义——指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由国家掌握和控制的一种资本主义经济。

它的性质和作用决定于国家的性质。

用和平赎买的方式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必要性

一是有利于发挥私营工商业在国计民生方面的积极作用,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二是有利于争取和团结民族资产阶级中的绝大多数成员,减少改革的阻力;

三是有利于团结民主党派和各界爱国人士,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

四是有利于发挥民族资产阶级中大多数人的知识、才能、技术专长和管理经验等优势,为国家建设和企业发展服务;

五是有利于争取和团结那些原来同资产阶级相联系的知识分子,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用和平赎买的方式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可能性

一是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

二是中国共产党与民族资产阶级长期保持着统一战线的关系。

对抗———非对抗

三是我国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国营经济掌握命脉,私人资本主义依赖社会主义。

四是国家对粮食及工业原料统购统销,工人对资本家监督等因素,是私人资本主义只能接受社会主义改造。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分为两个步骤:

第一步是把资本主义转变为国家资本主义;第二步是把国家资本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

制定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利用、限制、改造的正确政策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和平改造在内容上包括两个方面:

对企业的、制度的改造和对人的改造。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则:

第一,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赎买的具体方式不是由国家支付一笔巨额补偿资金,而是让资本家在一定年限内从企业经营中获取一部分利润。

第二,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

第三,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2)对资本主义工商业企业的改造

第一步:

主要实行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建国-1953年底)。

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有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统销、委托经销代销等。

企业的利润,按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费、资方红利四个方面进行分配,即当时所说的“四马分肥”。

企业具有了社会主义的因素。

第二步:

主要实行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1954---1955年夏)。

国家向私营企业投资入股,企业的生产资料由国家和资本家共同所有。

企业利润的分配仍为“四马分肥”。

国家派干部进入企业内部,同资本家共同管理和改造企业。

属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企业。

第三步:

是实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1955年秋---1956年底)。

全行业公私合营后,国家对合营企业进行清产核资,定股定息,国家委派人员负责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统一调配企业的人、财、物,生产资料为国家所有。

代价:

国家按企业资本的股份额,每年拨付给原工商业者5%的定息。

基本上成为社会主义国营性质的企业。

全行业公私合营分配方式:

给资本家5%的股息。

从56年开始支付,共付了10年。

(3)对资本主义工商业企业主的改造

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同时,把资本家置于变革之中,对资本家实行团结、教育、改造的政策。

第一,在政治上把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矛盾作为人民内部矛盾处理,保持和资产阶级的统一战线,让他们享有选举权,并让他们的代表参加各级政府的工作;

第二,工作上“量材使用,适当照顾”;

第三,生活上“包到底”,结合企业的改造,把他们改造成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1.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第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第三,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2.社会主义改造的偏差与失误

在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践中,由于出现了急躁冒进,仅用3年而不是10-15年就基本完成了改造,在许多地方没有严格遵循逐步推进、自愿互利的原则;另外,对私有制的改造过于彻底,私营工商业和个体经济被基本消灭了,不适应生产力水平多层次的要求。

第一,主要是“在一九五五年夏季以后,农业合作化以及对手工业和个体商业的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也过于简单划一,以致在长期间遗留了一些问题。

第二,1956年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对于一部分原工商业者的使用和处理也不很适当。

社会主义改造失误和偏差的原因

第一,指导思想上急于求成、不够谨慎,工作方法上过于简单的因素(工作方法)

第二,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也有认识上的一些问题,主要是:

在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选择和理解上,过于单一,追求纯粹的单一的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在公有制实现形式的选择和理解上过于简单化,只注意到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这两种基本形式,而对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公有制经济可以和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缺乏认识。

(认识)

第三,党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问题还没有来得及形成科学的理论,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还没有完全搞清楚,致使一些遗留问题长期没有得到解决。

(理论)

3.社会主义改造的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胜利(为什么说)

不能因为出现这些失误而否定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意义。

有两个事实罕见

一是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没有造成生产力的破坏,反而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二是这样的变革没有引起巨大的社会动荡,反而极大地加强了人民的团结,并且是在人民普遍拥护的情况下完成的。

这些情况说明,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的确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胜利。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初步确立

▲1956年底,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初步确立的标志是:

第一,社会主义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社会的经济基础。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已占绝对优势,社会主义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社会的经济基础。

第二,政治上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基本建立的同时,我国的政治领域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

第三,阶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

伴随着社会经济制度和社会经济结构的根本变化,我国社会的阶级关系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帝国主义侵略势力---被清除出中国大陆。

官僚资产阶级——在中国内地被消灭;地方和富农——被改造为自食其力的新人;民族资产阶级——被改造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工人阶级——国家的领导阶级;农民和其他个体劳动者——社会主义集体劳动者;知识分子——为社会主义服务的队伍。

劳动人民成为掌握生产资料的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以及掌握自己命运的主人。

第四,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在社会阶级关系发生变化的同时,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变化。

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基本解决,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增长的需要与经济文化落后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此后的主要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加快国家的工业化建设。

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1)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也是20世纪中国又一次划时代的历史巨变。

标志着中国从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越过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阶段,进入到社会主义新时期。

(2)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

(3)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和社会生产资料的主人。

(4)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

(5)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开辟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经济文化落后国家能否先于发达国家实行社会主义革命?

第二国际的机会主义者曾经以还没有实行社会主义的经济前提来否定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可以进入社会主义。

列宁批评这种观点是“庸俗生产力论”,认为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反而以此为前提。

他指出:

“既然建立社会主义需要有一定的文化水平,我们为什么不能首先用革命手段取得达到这个一定水平的前提,然后在工农政权和苏维埃制度的基础上赶上别国人民呢?

毛泽东曾经用英、法、德、美、日等国家的历史发展说明:

“生产关系的革命,是生产力的一定发展所引起的。

但是,生产力的大发展,总是在生产关系改变以后。

邓小平结合中国的情况指出:

“我们也是反对庸俗的生产力论”,“当时中国有了先进的无产阶级的政党,有了初步的资本主义经济,加上国际条件,所以在一个很不发达的中国能搞社会主义。

这和列宁讲的反对庸俗的生产力论一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