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附其自动化学科研究方向课程设置.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151147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118 大小:58.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制造附其自动化学科研究方向课程设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8页
机械制造附其自动化学科研究方向课程设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8页
机械制造附其自动化学科研究方向课程设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8页
机械制造附其自动化学科研究方向课程设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8页
机械制造附其自动化学科研究方向课程设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8页
机械制造附其自动化学科研究方向课程设置.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8页
机械制造附其自动化学科研究方向课程设置.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8页
机械制造附其自动化学科研究方向课程设置.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8页
机械制造附其自动化学科研究方向课程设置.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8页
机械制造附其自动化学科研究方向课程设置.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8页
机械制造附其自动化学科研究方向课程设置.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8页
机械制造附其自动化学科研究方向课程设置.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18页
机械制造附其自动化学科研究方向课程设置.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18页
机械制造附其自动化学科研究方向课程设置.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18页
机械制造附其自动化学科研究方向课程设置.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18页
机械制造附其自动化学科研究方向课程设置.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18页
机械制造附其自动化学科研究方向课程设置.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18页
机械制造附其自动化学科研究方向课程设置.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18页
机械制造附其自动化学科研究方向课程设置.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18页
机械制造附其自动化学科研究方向课程设置.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械制造附其自动化学科研究方向课程设置.docx

《机械制造附其自动化学科研究方向课程设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制造附其自动化学科研究方向课程设置.docx(1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机械制造附其自动化学科研究方向课程设置.docx

机械制造附其自动化学科研究方向课程设置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研究方向、课程设置

沈阳理工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是学校历史最长的学科之一,在1948年建校之初,就设立了相关专业,198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2年被批准为辽宁省重点学科。

本学科拥有原兵器工业总公司“数控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辽宁省教育厅“先进制造技术与装备重点实验室”、辽宁省高速切削技术工程中心,为科研工作和研究生培养提供了优良的实验平台。

在几十年的建设发展中,本学科以服务兵工制造与辽宁地方经济建设为主要职责,先后承担了863计划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程以及由科技部、教育部、总装备部、国防科工委、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中国装备工业集团、辽宁省、沈阳市等资助的国家、省部级科研工程和大量企业委托工程的研究,取得了众多研究成果,其中有些成果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我国兵工制造业、辽宁地方经济建设及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本学科主要研究方向有:

1.高速切削及数控加工技术 

重点研究:

高速切削机理、高速切削工艺、面向高速切削的刀具技术、高速车铣加工原理及车铣加工技术、薄壁回转体零件和大型回转体零件的高速车铣加工技术、复杂曲面的高速数控加工技术、高速切削加工中的检测技术、高速数控机床及其关键部件的设计理论和开发研究。

2.新材料精密及特种加工技术

重点研究:

各类复合材料、陶瓷材料、高硅铝合金等非铁类难加工材料和新材料的精密高效切削加工技术;复合材料及硬脆材料的精密特种加工技术;金刚石膜等新型功能材料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应用及其超精密抛光技术;超硬材料刀具及其制造技术;新型功能材料和超硬材料的微细加工技术及设备的开发研究等。

3.微制造与信息装备技术

重点研究:

集成电路、微电子元器件、光电子元器件、光电子显示器件和微机电系统等的制造装备设计和相应元器件的超精密加工与微细加工技术;微机械系统(MEMS)的设计理论与制造技术;以IC和MEMS封装的超细线印刷技术、焊接与点胶技术等为主的立体与平面封装技术;MEMS和超高密度硬磁盘的集成平坦化(CMP)抛光技术的研究;光纤端面的平面与曲面微透镜的抛光与ELID—Lap技术;PDP壁障层的流延与微加工技术等。

课程设置

类别

课 程 名 称

学分

课程编号

备注

第一外国语(精读)(英、日、俄选一)

第一外国语(视听说)(英、日、俄选一)

自然辩证法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4

2

2

1

0000074001/03/05

0000072002/04/06

0000162002

0000161001

必选

矩阵分析

数值分析

机械动力学

现代控制理论基础

3

3

3

3

0000093001

0000093002

010*******

010*******

必选

 

 

现代加工方法

微细加工技术

信号分析与处理

机械设备故障诊断学

现代传感器技术及应用

自动装配技术

光机电一体化技术

计算机接口技术与单片机应用

高速切削理论与实践

车铣原理与技术

特种加工技术

激光加工技术

微机电系统

先进制造技术

虚拟设计与制造技术

液压传动及控制理论

磨削理论与技术

超精密加工技术

三维建模与加工过程仿真

现代设计方法

多元分析与实验设计

2

2

3

2

2

2

2

2

2

2

2

2

2

3

2

3

2

2

2

3

2

010*******

010*******

010*******

010*******

010*******

010*******

010*******

010*******

010*******

010*******

010*******

010*******

010*******

010*******

010*******

010*******

010*******

010*******

010*******

010*******

010*******

选修

公共选修课

第二外国语(英、日、俄选一)

科技论文写作

人文社会科学概论

2

1

2

0000072007/08/09

0000081001

0000162003

补修课程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金属工艺学(冷加工技术)

机械设计基础

(2)

工程制图B

互换性与测量基础

不记

学分

学生在5门中选择3门

必修环节

教案实践与素质拓展

2

对硕士

生总学

分要求

不少于33学分(不包括教案实践等);其中学位课不少于20学分。

说明:

对于跨学科研究生,可由导师确定补修本科阶段主干课程的具体科目。

机械电子工程学科研究方向、课程设置

沈阳理工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学科为“机械工程”学科下的二级学科,于199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

在机械工程学科的长期发展中,机械制造技术不断与新兴快速发展的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信息处理等多方面技术相融合,不断形成先进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逐渐形成为机电一体化技术,成长为机械电子工程学科。

目前机电一体化技术广泛应用于装备、制造、电力、冶金、化工、建材等各领域机电一体化设备及生产自动化过程。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对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和传统工业技术改造有着现实的意义。

  本学科研究以机械理论、现代控制理论、计算机控制技术、工程测试与信号分析等为技术基础,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传感器检测技术、微机应用系统设计、现代数控技术和机电设备故障诊断等技术为专业技术,主要从事以机电一体化技术研究领域为主体的机械、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信息处理多项技术的理论研究与工程应用技术研究,以及研究本学科及相关学科领域基础理论的分析、计算、应用技术及系统设备、优化设计和机电一体化新技术、新产品开发等,是一门应用为主、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综合性学科。

它的应用已经遍及装备制造、交通、航空航天、电力、冶金及国防等各个领域。

  机械电子工程学科依托本校的机械制造自动化教研室、精密测试教研室和流体传动教研室,具有一支多研究方向、充满活力的学术梯队。

本学科主要研究方向有:

1.自动装配技术

本研究方向主要研究以兵工产品为主的各种产品的装配过程自动化,包括自动装配生产线的设计与制造,自动装配生产线的虚拟样机与特性分析、装配过程的各种检测技术、机电气液的多级计算机控制,提高产品装配过程的安全性和生产率。

2.机械系统测控技术

本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工业生产过程的各种控制方法与应用。

包括计算机测控技术、PLC控制技术,机床数控技术,智能仪器仪表及其控制装置,工业网络控制。

3.机械系统检测与信号分析

本研究方向以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和机械控制工程为基础,以现代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和单片机技术为手段,通过对机械加工过程和机械设备运行过程的非电量的检测,深入研究机械装备的工作性能测定、状态检测和机械故障诊断等问题。

目前正在进行的研究工程有,机械转子动平衡检测技术,轴承状态检测技术,皮带张力测试技术,机械表面粗糙度检测技术等。

 

课程设置

类别

课 程 名 称

学分

课程编号

备注

第一外国语(精读)(英、日、俄选一)

第一外国语(视听说)(英、日、俄选一)

自然辩证法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4

2

2

1

0000074001/03/05

0000072002/04/06

0000162002

0000161001

必选

矩阵分析

数值分析

机械动力学

现代控制理论基础

3

3

3

3

0000093001

0000093002

010*******

010*******

必选

 

 

现代加工方法

微细加工技术

信号分析与处理

机械设备故障诊断学

仪器设计制造基础

现代传感器技术及应用

自动装配技术

工业机器人

光机电一体化技术

计算机接口技术与单片机应用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

特种加工技术

微机电系统

先进制造技术

虚拟设计与制造技术

液压传动及控制理论

现代设计方法

疲劳设计与应用

机械系统计算机控制

CAD/CAM应用技术

多元分析及实验设计

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

数控技术

2

2

3

2

2

2

2

2

2

2

3

2

2

3

2

3

3

2

3

2

2

2

2

010*******

010*******

010*******

010*******

010*******

010*******

010*******

010*******

010*******

010*******

010*******

010*******

010*******

010*******

010*******

010*******

010*******

010*******

010*******

010*******

010*******

010*******

010*******

选修

公共选修课

第二外国语(英、日、俄选一)

科技论文写作

人文社会科学概论

2

1

2

0000072007/08/09

0000081001

0000162003

补修课程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金属工艺学(冷加工技术)

机械设计基础

(2)

工程制图B

互换性与测量基础

不记

学分

学生

在5

门中

选择

3门

必修环节

教案实践与素质拓展

2

对硕士

生总学

分要求

不少于33学分(不包括教案实践等);其中学位课不少于20学分。

说明:

对于跨学科研究生,可由导师确定补修本科阶段主干课程的具体科目。

机械设计及理论学科研究方向、课程设置

沈阳理工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学科于199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8年获批辽宁省重点学科。

该学科经过2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逐步形成了数字化网络化设计与制造技术、现代设计理论与应用技术、机械智能控制与检测技术3个主要的研究方向:

1.数字化网络化设计与制造技术

在该方向上主要围绕CAD/CAM集成一体化应用技术;网络化协同设计与制造技术;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产品信息模型的构建与过程集成模式;企业建模方法与生产管理模式的研究;产品数据管理与应用技术;产品快速研制与集成技术;专家系统与智能CAD应用技术。

2.现代设计理论与应用技术

现代设计理论与应用研究方向作为本学科的基本研究方向主要是围绕机械产品的现代设计方法和理论、采用现代设计手段对产品创新设计方法与快速响应机制、机械事件仿真、产品结构优化、强度分析和虚拟仿真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面向机械产品与结构的设计和性能进行分析模拟及评价,侧重有限元分析、优化设计、可靠性设计、疲劳设计、振动与噪声控制等相关技术的研究。

面向摩擦学与流体动力润滑技术,重点在滑动轴承与非接触转轴密封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流体动力润滑的动态稳定性研究、气体动力润滑的应用和干气密封技术的研究、以及工业中其它流体动力润滑机械的理论分析与设计等方面的研究;面向微机械电子技术,研究微小系统产品特点和系统结构,MEMS结构的可靠性分析等。

3.机械智能控制与检测技术

该研究方向注重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与传统机械系统应用的结合,面向机器人机构学与机器人应用技术,研究并联机器人的结构设计与仿真和机器人动力学及仿真;研究机械设备控制与故障检测技术;研究惯性导航与探测技术等。

 

课程设置

类别

课 程 名 称

学分

课程编号

备注

第一外国语(精读)(英、日、俄选一)

第一外国语(视听说)(英、日、俄选一)

自然辩证法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4

2

2

1

0000074001/03/05

0000072002/04/06

0000162002

0000161001

必选

矩阵分析

数值分析

机械动力学

现代控制理论基础

3

3

3

3

0000093001

0000093002

010*******

010*******

必选

 

 

微细加工技术

机械设备故障诊断学

光机电一体化技术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

微机电系统

先进制造技术

虚拟设计与制造技术

系统建模方法及应用

现代设计方法

有限元方法

机械结构分析与优化

疲劳设计与应用

流体动力润滑

CAD/CAM应用技术

高等机构学

机器人机械学

多元分析与实验设计

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

人机工程

可靠性设计方法

数控技术

2

2

2

3

2

3

2

2

3

2

2

2

2

2

2

3

2

2

2

2

2

010*******

010*******

010*******

010*******

010*******

010*******

010*******

010*******

010*******

010*******

010*******

010*******

010*******

010*******

010*******

010*******

010*******

010*******

010*******

010*******

010*******

选修

公共选修课

第二外国语(英、日、俄选一)

科技论文写作

人文社会科学概论

2

1

2

0000072007/08/09

0000081001

0000162003

补修课程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金属工艺学(冷加工技术)

机械设计基础

(2)

工程制图B

互换性与测量基础

不记

学分

学生在

5门中

选择3门

必修环节

教案实践与素质拓展

2

对硕士

生总学

分要求

不少于33学分(不包括教案实践等);其中学位课不少于20学分。

说明:

对于跨学科研究生,可由导师确定补修本科阶段主干课程的具体科目。

车辆工程学科研究方向、课程设置

沈阳理工大学“车辆工程”学科为“机械工程”一级学科中具有硕士授予权的二级学科。

该车辆工程学科的前身为汽车与拖拉机专业,成立于1997年,并于同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

1999年教育部进行专业目录调整,该专业曾并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2002年,国家将汽车专业独立出来,定名为“车辆工程”。

我校于2004年通过审批,成立了车辆工程本科专业。

近10年来,该专业一直挂靠机械设计二级学科招收汽车方向的硕士研究生,所培养的研究生全部顺利毕业。

因我国汽车工业近20年来发展迅猛,人才缺口很大,故该专业的本科和研究生的就业去向一直都非常好。

近年来,该专业重视学科建设,于2005年获得了车辆工程二级学科的硕士授予权,目前一律招收车辆工程学科的硕士研究生。

该学科师资力量雄厚,并建有汽车实验中心,研究条件优越。

本学科主要研究方向有:

1.汽车实验与仿真研究

本方向以现代控制理论、汽车系统动力学、汽车实验学为理论基础,使用计算机辅助工程、汽车实验技术及设备、汽车电器及电子设备,对汽车及其零部件产品以及控制系统进行实验仿真研究。

解决产品设计、研制及其制造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同时研究实验仿真理论和技术。

2.汽车现代设计及制造技术

本方向以车辆虚拟设计制造技术为核心,使用可靠性设计、优化设计、有限元技术、数据挖掘技术和计算机模拟等方法和手段,研究车辆结构的科学设计及合理运用;汽车及其零部件的可靠性;以及制造过程中的工艺及质量控制问题。

3.汽车制造过程优化、管理与仿真研究

本方向以现代控制理论为基础,使用软件工程和CAE技术,研究汽车及其零部件产品制造过程的管理、优化和仿真;同时研究汽车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理论和方法。

 

课程设置

类  别

课 程 名 称

学分

课程编号

备 注

第一外国语(精读)(英、日、俄选一)

第一外国语(视听说)(英、日、俄选一)

自然辩证法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4

2

2

1

0000074001/03/05

0000072002/04/06

0000162002

0000161001

必选

矩阵分析

数值分析

机械动力学

现代控制理论基础

3

3

3

3

0000093001

0000093002

010*******

010*******

必选

选修课

信号分析与处理

光机电一体化技术

虚拟设计与制造技术

现代设计方法

有限元方法

疲劳设计与应用

高等机构学

多元分析及实验设计

汽车可靠性设计

车辆CAD/CAE/CAM技术

汽车实验学

汽车系统动力学

车辆电子学

车辆控制技术

车辆结构与强度分析

车辆安全理论与技术

3

2

2

3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010*******

010*******

010*******

010*******

010*******

010*******

010*******

010*******

020*******

020*******

020*******

020*******

020*******

020*******

020*******

020*******

选修

公共选修课

第二外国语(英、日、俄选一)

科技论文写作

人文社会科学概论

2

1

2

0000072007/08/09

0000081001

0000162003

补修课程

汽车构造

汽车理论

汽车设计

不记

学分

补修本

科生主

干课程

必修环节

教案实践与素质拓展

2

对硕士生总学分要求

不少于33学分(不包括教案实践等);其中学位课不少于20学分。

说明:

对于跨学科研究生,可由导师确定补修本科阶段主干课程的具体科目。

 

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研究方向、课程设置

沈阳理工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为“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的具有硕士授予权的二级学科,于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

该学科本着“突出特色、协调发展”的思路,进行建设;在学术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等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不仅形成了扩频通信技术及应用、移动无线网络组网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三个特色学科方向,而且在与计算机应用技术等相关学科有机融合、积极协作的基础上,成功申请了国家863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中心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成为重要的研究生培养基地。

本学科主要研究方向有:

1.扩频通信技术及应用

扩频通信是现代通信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由于采用了伪随机编码作为扩频调制的基本信号,其具有抗干扰性强、截获率低、码分多址、信号隐蔽、保密和易于组网等许多独特的优点,目前不仅广泛应用于军事通信、电子对抗、导航及测量中,而且也愈发成为包含CDMA、微波通信、遥测遥控等民用通信领域的重要技术支撑。

本方向的主要研究内容有:

DS/FH通信机理及应用,PN码的产生及特性,信号的检测与估计,扩频通信干扰与抗干扰技术,计算机仿真、基于FPGA/DSP的设计与实现等。

2.移动无线网络组网技术

近年来,由蜂窝移动通信网络、无线局域网等组成的有中心结构网络和由Adhoc网络、传感器网络等组成的无中心结构网络,以及基于综合体系的卫星网络已成为移动无线网络技术在民用通信和军事战场环境下的重要信息传输平台,并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

为进一步保证该类网络的可靠和有效运行,本方向的研究重点主要有:

网络规划设计与互连,通信协议与接入技术,路由选择,QoS保障机制,网络管理与重构,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等

3.数字信号处理技术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作为现代电子信息系统的关键技术,逐渐成为高效信息获取、存储、处理、传输及应用的核心技术。

本方向的研究重点围绕以下内容展开:

随机数字信号分析、处理与模式识别,数字图像信号处理与识别,交互式多媒体技术,医学信号处理及电子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等。

 

课程设置

类  别

课 程 名 称

学分

课程编号

备 注

第一外国语(精读)(英、日、俄选一)

第一外国语(视听说)(英、日、俄选一)

自然辩证法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4

2

2

1

0000074001/03/05

0000072002/04/06

0000162002

0000161001

必选

随机过程

数理统计

现代数字通信技术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3

3

3

3

0000093003

0000093007

0308103001

0308103002

必选

选修课

计算机安全

基于CPLD/FPGA的数字通信系统的集成电路设计

扩频通信技术

微波通信与智能天线技术

计算机仿真

电子对抗技术

航空航天技术概论

多媒体技术

锁相技术及应用

信号检测与估计理论

高级网络管理

接入网技术

反卷积和信号复原

ATM帧中继测试技术

卫星通信技术

现场总线技术

现代信号处理

数字图像处理与识别

嵌入式系统设计

3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3

2

2

0308103003

0308102004

0308102005

0308102006

0308102007

0308102008

0308102009

0308102010

0308102011

0308102012

0308102013

0308102014

0308102015

0308102016

0308102017

0308112010

0308113019

0308112025

0308112040

选修

公共选修课

第二外国语(英、日、俄选一)

科技论文写作

人文社会科学概论

2

1

2

0000072007/08/09

0000081001

0000162003

补修课程

通信原理

数字信号处理

信号与系统

不记学分

补修本

科生主

干课程

必修环节

教案实践与素质拓展

2

对硕士

生总学

分要求

不少于33学分(不包括教案实践等);其中学位课不少于20学分。

说明:

对于跨学科研究生,可由导师确定补修本科阶段主干课程的具体科目。

 

信号与信息处理学科研究方向、课程设置

沈阳理工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学科为“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的具有硕士授予权的二级学科。

该学科依托于本科通信工程专业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2005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招收首届硕士研究生。

经过近几年的建设,目前已经发展为从大学本科到硕士教育的完整的学科体系,研究内容逐步扩充,承担了多项国家级课题,是沈阳理工大学国家863重点实验室和省级工程中心及创新团队的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