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金属活动性典型习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152655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77.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金属活动性典型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完整版金属活动性典型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完整版金属活动性典型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完整版金属活动性典型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完整版金属活动性典型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完整版金属活动性典型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完整版金属活动性典型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完整版金属活动性典型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完整版金属活动性典型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完整版金属活动性典型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完整版金属活动性典型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完整版金属活动性典型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完整版金属活动性典型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完整版金属活动性典型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完整版金属活动性典型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完整版金属活动性典型习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完整版金属活动性典型习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完整版金属活动性典型习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版金属活动性典型习题.docx

《完整版金属活动性典型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金属活动性典型习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完整版金属活动性典型习题.docx

完整版金属活动性典型习题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一、知识准备

1、金属活动性顺序内容:

2、意义:

(1),位置越靠前,其金属活动性越。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从酸中置换出。

(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有排在—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面的金属从它们的

置换出来。

3、应用:

(1)考查金属与酸之间的置换反应:

金属与酸发生置换反应产生氢气应具备的条件:

1金属的位置要在氢(H)的;

2酸主要是、;

3铁与酸发生置换反应中,生成物中铁为价()

4两条重要结论:

(2)考查金属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

金属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条件是:

1只有排在的金属才能把的金属从其中置换出来;

2特殊性:

由于■勺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它们会先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和氢气;

3金属化合物必须水;

4铁与金属化合物溶液反应时生成价的,

5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优先规律

同一金属与不同的盐反应时,该金属先与活动性较弱的金属所组成的盐反应;

不同金属与盐溶液反应时,活动性强的金属先与盐反应。

二、典型习题

(一)根据化学反应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

1.X、Y、Z是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里的三种金属,它们在溶液中能发生如下反应。

1X+YS4=XS(4+Y②Y+2ZN3=Y(NO)2+2Z③X+HS8XSO+HT④Z与H2SQ不发生反应。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满足:

A.X>Y>ZB.Z>Y>XC.Y>Z>XD.X>Z>Y

2.将金属M置于硫酸锌溶液中,无明显现象发生;而将其置于硫酸铜溶液中,表面有红色固体物质

析出。

由此可判断MZn、Cu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A.MZn、CuB.Zn、MCuC.Zn、CuMD.Cu、M、Zn

3.X、丫、Z是三种不同的金属,将X、Y分别放入稀盐酸中,只有X表面产生气泡;将丫、Z分别放

入硝酸银溶液中,一会儿后,丫表面有银析出,而Z无变化。

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A.X>Y>ZB.X>Z>YC.Z>X>YD.Y>Z>X

4.置换反应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之一。

金属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一般是活动性较强的金属

可把活动性较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非金属单质也具有类似金属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规律,即活动性较强的非金属可把活动性较弱的非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如在溶液中

可发生下列反应:

Cl+2NaBr=2NaCI+Br;Br2+2KI=2KBr+l2;I2+NaS=2Nal+Sj

由此可判断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A.Cl+2Nal=2NaCI+I2B.12+2KBr=2KI+Br2

C.Br2+NaS=2NaBr+SJD.CZ+&S=2KCI+SJ

5.有X、Y、Z三种金属,将三种金属分别浸入稀硫酸中,丫溶解并放出氢气,X、Z不溶解;将X

浸入Z的硫酸盐溶液中,在X的表面有Z析出。

贝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排列顺序正确的

是()

A.X>Y>ZB.Y>X>ZC.Y>Z>XD.X>Z>Y

6•某校同学以“比较Al、X、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为课题进行实验探究。

【所用药品】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大小形状都相同的Al、X、Cu三种金属

【实验记录】

Al

X

Cu

现象

开始时—

几乎无气泡产生

产生气泡速度慢

:

无气泡产生

一段时间后

产生气泡速度快

产生气泡速度慢

无气泡产生

【分析与结论】

(1)实验开始时,铝表面几乎无气泡产生的原因是0

(2)铜表面始终无气泡产生的原因是_o

(3)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o

7.对A、B、C三种金属活动性的实验研究过程如下:

(1)取大小相等的三种金属片,分别放入CuSO溶液中,一段时间后,A、C表面出现红色物质,B表面没有现象。

(2)取大小相等的A、C两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相同的稀盐酸中,A、C表面都产生气泡,但A产生气泡的速度明显比C的快。

则A、B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A.A>C>BB.C>A>BC.C>B>AD.A>B>C

8.有X、丫、Z三种金属,X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丫、Z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如果把丫和Z分别放入稀硫酸中,丫溶解并产生氢气,Z不反应。

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至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A.XZYB.XYZC.YZXD.ZYX

9.将a、b、c三种金属分别投入稀盐酸中,只有b溶解并产生气泡;把a和c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在a表面有铜析出,c没有变化。

则a、b、c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

A.c>b>aB.b>a>cC.a>c>bD.b>c>a

10.锰(Mn和镍(Ni)都是金属,将镍丝插入硫酸锰溶液中,无变化;将镍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镍丝上有铜析出。

则Mn、Ni、Cu的金属活动性由弱到强排列正确的是()

—甲

「乙

—丙

空吒

剧烈燃烧

变黑

r变熱

更剧烈燃烧1

变黑

剧烈燃烧

11.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与空气和氧气反应,现象如下表所示:

A.MnCuNiB.NiMnCuC.CuNiMnD.MnNiCu

据以上信息,这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

A.甲>丙>乙B.甲〉乙>丙

C.乙>丙>甲D.丙>乙>甲

12.为比较四种金属X、Y、Z、W的金属活动性,小刚做了一系列的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其中

能反应的记为”V”,不能反应的记为“一”,无标记的表示未做实验

参加反应的物质

X

Y

Z

W

W(NQ2的溶液

——

V

——

ZNO的溶液

V

V

V

稀盐酸

——

V

——

V

贝U它们的活动顺序

为:

()

A.Y>W>X>ZB.Y>W>Z>XC.Y>X>W>ZD.X>Y>W>Z

13.5角硬币的外观呈金黄色,它是铜和锌的合金,市面上有人用它制成假金元宝行骗,小明同学

用一种试剂揭穿了他。

小明一定不会用的试剂是()

A.硫酸铜溶液B.硝酸银溶液C.盐酸D.硝酸钠溶液

(二)判断在溶液中的置换反应能否发生

1.下列各组物质不能发生反应的是()

A、镁与稀硫酸B、锌与硫酸铜溶液C、铝与硝酸银溶液D汞与氯化铜溶液

2.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如下: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金属活动性逐斯减弱

下列各组物质不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

A.汞与硝酸银溶液B.铜与硝酸镁溶液C.锌与硫酸亚铁溶液D.铝与稀盐酸

3.下列物质不能由金属单质和盐酸直接反应生成的是:

()

A.FeCbB.ZnCI2C.MgCbD.FeCb

(三)根据反应图象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和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

1.

将等质量的甲、乙两金属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右图。

关于甲、乙两金属判断合理的是:

A.铁、镁B.铁、锌C.锌、铁D.锌、

2.

向一定量的铁粉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至过量,下图是反应过程中某种物质

的质量丫随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变化的关系,则丫不可能表示:

()

A.消耗铁粉的质量B.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

C.溶液的总质量D生成氢气的质量

3.把相同体积、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分别滴到等质量、颗粒大小相同的

X、丫、Z三种较活泼金属中,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假如X、Y、Z都是+2价金属,则相对原子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4.

A、B两种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化合价均为+2。

现将等质量的A、B粉末分别加入到盛有完全相同的稀硫酸的两个烧杯中,记录实验数据,得到下面两个图表。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金属活动性顺序A>B

B.两烧杯中的硫酸均不足量

C.相对原子质量A>B

D.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A=B

5.等质量的MN两种金属,分别与相同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硫酸反应(已知MN在生成物中均显+2

价)生成氢气的质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MN两种金属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及活动

MNM>N,活动性M>N

C.相对原子质量M=N活动性M

D.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关系无法确定,活动性M

6.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完全反应后,都生成

+2价的硫酸盐,其产生氢气的体积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大小为甲>乙>丙

B.反应时消耗硫酸的质量一定相同

C•三种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是甲>乙>丙D.反应速率最快的是甲,最慢的是乙

7.等质量的A、B两种金属,分别与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盐酸反应(已知:

A、B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生成”的质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金属A比金属B活泼

B.相对原子质量:

A>B

C.

A、B均消耗完时,所得溶液的质量均比反应前各自酸溶液的质量大

D.

AB均消耗完时,产生”质量:

AvB

8.室温下,等质量的镁片和铝片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

(m)与时间(t)的关系图

正确的是()

 

9.用质量相等的锌和铁分别跟质量相等、溶质的质量分数也相等的稀盐酸反应,反应情况如右图所示。

则下列情况不可能的是()

A.曲线a、b分别表示锌、铁的反应情况

B.盐酸均反应完,锌、铁均有剩余

C.锌、铁都反应完,盐酸有剩余

D.反应完成后,两种金属产生氢气的质量相等

10•将铁、镁、铝三种金属分别放入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放出的气体质量相同,其原因可能()

A.放入铁、镁、铝的质量相同,跟足量的盐酸反应

B.放入铁、镁、铝的质量比是28:

12:

9,跟足量的盐酸反应

C.放入铁、镁、铝的质量比是56:

24:

27,跟足量的盐酸反应

D.放入铁、镁、铝均为过量,跟三种金属反应的盐酸的质量相同,质量分数也相同

(四)对于多种物质间的置换反应,反应后生成物的推断:

1.在AgNO、Cu(NQ)2,、Zn(NQ)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铁粉,待反应完全后过滤,不可能存在

的情况是:

)A.滤纸上有Ag、Cu、Fe,滤液中有Zn2+、Fe2+

B.滤纸上有Ag、Cu,滤液中有Zn2+、Fe2+

C.滤纸上有Ag、Cu,滤液中有Cf、Zn2+、Fe2+

D.滤纸上有Ag、Cu、Fe、Zn,滤液中有Zn2+、Fe2+

2.往ZnSO和CuSO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过滤,滤纸上剩余物质是:

()

A.Fe和CuB.CuC.ZnD.Fe

3.废旧手机的某些部件中含有MgAl、CuAg等金属,为了回收重金属,将旧手机的部件粉碎并浸入足量稀硫酸中充分反应过滤,所得固体中含有的金属是:

()

A.MgAlB.Cu、AgC.Al、CuD.Mg、Ag

4.向硝酸银、硝酸铜、硝酸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铁粉,待完全反应后,再过滤。

下列情况不可

能存在的是.

A•.滤纸上有Ag,滤液中有Ag+、Cif+、FeT、Mg+

B.滤纸上有AgCu,滤液中有Ag+、Fe2+、M(g+

C.滤纸上有Ag>Cu,滤液中有Fe2+>M(g+

D.滤纸上有Ag>CuFe,滤液中有F$、M&+

5.将洁净的铁丝浸入含有Ag(NGh和Zn(NQ)2和电镀废水中,一段时间后取出,铁丝表面覆盖了一

层物质,这层物质是()

A.Ag、ZnB.AgC.ZnD.Ag、Fe

6.向氧化铜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微热,分反应后过滤。

以下判断错误的()

A.滤纸上可能含有铜B.滤液中可能含有硫酸亚铁

C.滤液中可能含有硫酸铜D.滤纸上可能含有氧化铜

7.印刷铜制电路板的“腐蚀液”为FeCla溶液。

已知铜、铁均能与FeCla溶液反应,反应方程式分别为:

Cu+2FeC3=2FeCb+CuCb,Fe+2FeC3=3FeCb。

现将一包铜、铁的混合粉末加入到盛有FeCla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烧杯中仍有少量固体,关于烧杯中物质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中一定含FeCla,固体一定是铁和铜B.溶液中一定含FeCb,固体一定含铜

C.溶液中一定含FeCb、CuCb,固体一定含铜D.溶液中一定含FeCb,固体一定是铁和铜

8.向含AgNOCu(NO)2、Mg(N(3h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粒,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

固体中滴加稀硫酸,有气体生成,则滤出的固体中一定有:

()

A.Ag、CuMgB.CuMgZnC.Ag>CuZnD.Ag>MgZn

9.

氯化铁能腐蚀铜,工业上常用此原理生产印刷线路板。

以下是印刷线路板的生产及废液的处理过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步骤②中发生了两个反应:

2FeCla+Fe=3FeC2

(2)滤渣的成份有,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⑶该流程中可以循环、回收利用的物质是:

10.在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有少量金属析出,过滤后往

滤液里滴加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析出的少量金属是()

A.AgB.Zn和AgC.Cu和AgD.Zn和Cu

11.某金属加工厂生产过程中的废液含有少量硝酸银和硝酸铜,为回收利用资源和防止污染,该厂向废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加入少量稀盐酸,

无气体产生。

则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和铜,一定不含铁

B.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铜和铁

C.滤液中一定有硝酸亚铁,可能有硝酸银和硝酸铜

D.滤液中一定有硝酸亚铁,一定没有硝酸银和硝酸铜

12.将锌片和铁片同时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锌仍有剩余,则此时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阳

离子是,将溶液过滤后,滤纸上除锌外还有。

13.把锌片、铜片同时放入盛硝酸银溶液的试管中,待反应停止后,锌有剩余,则此溶液中大量存

在的离子是和。

14.在硝酸银、硝酸铜和硝酸钠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有少量金属析出<

过滤后往滤液里滴加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析出的少量金属是。

15.向CuSO溶液中加入Zn、Fe混合物,充分搅拌后过滤,得浅绿色溶液A,将滤渣放入稀盐酸中,

产生无色气体,由以上事实可推知滤液A中含有金属离子,滤渣E中含有的物质

16.在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使之充分反应后:

1若反应后锌有剩余,则此时溶液中含溶质为。

2若反应后,将溶液过滤,所得固体加盐酸没有气体产生,则固体物质中一定有,可能

有。

滤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一定有。

17.某溶液中仅含有AgNO和Cu(NO)2两种溶质,某校初三学生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将其分为A、B、C三份,各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得到滤液和滤渣。

1若将A得到的滤渣加入到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一定有。

2若将B得到的滤渣加入到稀盐酸中没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有。

3若向C得到的滤液中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滤渣中含有的物质是。

(五)判断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变化

1.把铁片分别放入下列物质的溶液中,过一段时间取出,溶液质量增加的是:

()

A、ZnSQB、CuSOC、H2SQD、AgNO

2.将锌片投入到下列溶液中,溶液质量会减小的是:

()

A.稀盐酸B.食盐水C.硫酸亚铁D.硝酸银

3.把铁片分别放入下列物质的溶液中,过一段时间取出,溶液质量增加的是()

A.Al2(SO)3B.CuSOC.HSOD.AgNO

4.质量相等的金属镁和铝分别加入质量相等、含H2SO质量相等的两份稀硫酸中,反应完毕后,金

属均有剩余。

则反应后两种溶液质量关系是:

()

A.相等B.镁反应后的溶液质量大C.铝反应后的溶液质量大D.无法比较

(六)方案设计类(验证金属活动性)

1.用实验验证Zn、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请写出两种可行方案所需的物质。

2.为探究Al、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有甲、乙、丙三位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

(1)甲同学将金属分别放入盛有盐酸的3支试管中。

根据铜加入盐酸中无变化,及现象,判断出AI>Fe>Cs

(2)乙同学只用一支试管,只取一次盐酸也能证明AI>Fe>Cu,他在盐酸中插入金属的顺序是

Fe。

(3)丙同学只调整了乙同学插入盐酸中金属的顺序,也能得到正确结论。

丙同学调整金属的顺序

为。

3.某学生为了验证铁、锌、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四种方案:

①将Zn、Cu分别加入到FeSO溶液中②将Zn、Cu分别加入到ZnSO溶液中

3将Zn分别加入到FeSQCuSO容液中④将Fe分别加入到ZnSQCuSO容液中:

()

A.①或④B.①或②C.②或③D.③或④

4.为验证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是依次减弱的,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图2所示的四个实

验。

其中不必进行的是:

()

5.通过置换反应可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某同学通过实验来比较铜、铝、汞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现

有铜、铝、汞的三种单质,如果另外只用一种试剂达到实验目的,则应选用下列试剂中的:

()A.稀硫酸B.氯化铝溶液C.硝酸汞溶液D.硫酸铜溶液

(七)关于金属的组成判断

1.由两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共20g,与足量盐酸完全反应,共放出1gH2,试判断原混合物的组成不

可能是()

A.Zn和Mg;B.Fe和Mg;C.Zn和Fe;D.Fe和Cu

2.由金属镁和另一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6g,与足量稀盐酸反应,反应完全后共产生0.2g氢气。

另一种金属可能是:

()

A.铝

B.

C.

锌D.钙

3.某不纯铁块

5.6g与足量盐酸完全反应放出

0.18

g",则铁块中含有的杂质不可能是

A.铝

B

.锌

C

.铜D.银

4.某样品锌6.5g与足量稀硫酸完全反应后产生氢气0.195g。

则其所含杂质可能是:

A.Fe

B

.Mg

C

.AlD.Cu

(八)关于天平平衡问题:

1.在托盘天平的两边各放一只盛有足量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稀盐酸的烧杯,调至平衡,然后向左边烧杯中加5.6g铁,欲使天平再次保持平衡,应向右边烧杯中加入:

()

A.6g镁B.5.6g铜C.5.4g氧化钙D.10g碳酸钙

2.在已调平的托盘天平两边各放一个等质量的烧杯,向烧杯中各加入质量相等、质量分数也相等的稀硫酸,然后在左右两盘的烧杯中分别放入等质量的锌粒和铁粉。

下列现象不可能观察()

A.天平指针最终偏向放锌粒的烧杯一边B.只有锌粒有剩余

C•天平指针开始偏向放铁粉的烧杯一边D.只有铁粉有剩余

3.在托盘天平两盘的烧杯内,分别盛有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都相等的足量的稀硫酸,调节天平至平衡。

现向左边烧杯中加入6.5g铁钉,同时向右边烧杯中加入6.5g锌粒。

在反应过程中,观察到天平指针偏转的情况是(1

A.始终向左偏转B.始终向右偏转

C.起初向右偏转,最终向左偏转D.起初向左偏转,最终向右偏转

(九)其他

1、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金属,下列三种金属被发现、使用的先后顺序依次为:

铜、铁、铝。

(1)金属大规模被使用的先后顺序跟(填序号)选项关系最大。

①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②金属的导电性;③金属的活动性。

与铁的金属活动性,在相同温度同、表面光亮的两种金属薄片,分体积、等溶质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Mn显+2价),请回答:

金属

与盐酸反应现象

放出气泡速率缓慢「

放出气泡速率较快

结论

活动性铁(填“〉”“V”)锰

除了比较与酸反应产生气体速率的快慢,请你再举出一种可比较这二种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方法(写出所需药品即可):

和。

(3)将盛有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的两只烧杯,放在托盘天平左右两盘上,调节至平衡,再向两只烧杯中分别放入质量相等的镁和铁,待反应停止后,请判断:

1若天平仍保持平衡,烧杯中一定没有剩余的物质是;

2若天平失去平衡,则指针一定偏向放的一边。

4、有一种工业废水,其中含有大量的硫酸亚铁,少量的银离子以及污泥。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既经济又合理的方法回收银和硫酸亚铁晶体。

方案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②中:

需加入的物质是,分离所得混合物的方法是。

(2)步骤③中:

需加入的物质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某同学认为经过步骤②后所得固体就是纯净的银,不需要进行步骤③,你认为是否合理?

,理由是。

(4)步骤④的操作是,溶液2和溶液3为什么要混合?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