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4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一单元《窦娥冤》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160337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7.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4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一单元《窦娥冤》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4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一单元《窦娥冤》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4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一单元《窦娥冤》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4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一单元《窦娥冤》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4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一单元《窦娥冤》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4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一单元《窦娥冤》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4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一单元《窦娥冤》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4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一单元《窦娥冤》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4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一单元《窦娥冤》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4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一单元《窦娥冤》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4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一单元《窦娥冤》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4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一单元《窦娥冤》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4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一单元《窦娥冤》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4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一单元《窦娥冤》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4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一单元《窦娥冤》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4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一单元《窦娥冤》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4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一单元《窦娥冤》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4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一单元《窦娥冤》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4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一单元《窦娥冤》教案.docx

《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4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一单元《窦娥冤》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4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一单元《窦娥冤》教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4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一单元《窦娥冤》教案.docx

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4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一单元《窦娥冤》教案

 

《窦娥冤》教案

刘运雯

课时3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元杂剧的有关常识。

2.理清《窦娥冤》的情节结构,弄清杂剧内容。

3.理解主人公窦娥的性格特征,概括杂剧的主题。

4.分析体会元杂剧的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1戏的开头窦娥对天地鬼神的严厉指责与结尾要感天动地之间的矛盾。

2对[端正好][滚绣球]等曲子的理解,以及对全剧情节高潮的认识。

3情节冲突和人物形象。

教学方法赏读法讨论法

  一.教学导入  :

在我国古代,由于种种原因,许多事情的结局都让人觉得凄凉悲惨,但人们都会把自己美好的愿望加在他们的身上,比如梁山泊与祝英台,虽生不能在一起,但人们让他们死后双双化蝶也算是有情人终成眷属;刘兰芝和焦仲卿虽被逼而死,但两坟相依,两树相连,也是人们对他们的美好祝福吧!

今天我们又将看到一个凄惨悲痛的富有浪漫气息的古冤案——《窦娥冤》。

二.元杂剧与关汉卿:

角色名称

作者关汉卿 :

号已斋叟,金末元初大都(现在北京市)人,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与郑光祖(《倩女离魂》)、白朴(《墙头马上》)、马致远(《汉宫秋》)一同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并居“元曲四大家”之首。

阅读第三场戏 1、 窦娥的三桩誓愿分别是哪三桩?

其实质分别是什么?

明确:

 

血溅白练 ——希望刑场上的人们能立刻了解她的冤屈

 六月飞雪  ——希望自己的冤屈会在上天得到反应

三年干旱 ——不仅希望个人的冤屈得到申张,而且希望上天能够惩治邪恶 。

四、 课堂小结:

 前两场戏中,窦娥的感情由屈而怨,由怨到悲,初步展示了她的反抗精神,她温顺善良的品格。

同时,也激起了人们对她命运的深切同情,对黑暗社会的憎恨。

尤其是最后三桩誓愿,更是窦娥个性的最高展现,是全剧最震撼人心的地方。

《雷雨》教案

 教学目的:

1理解戏剧中个性化的语言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2了解戏剧作品的特点:

尖锐的戏剧冲突和个性化的戏剧语言

3深刻认识旧社会的腐朽、黑暗和罪恶,认识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勇于斗争、追求光明的光荣传统。

重点和难点:

1、认识尖锐的戏剧冲突和个性化的戏剧语言

2、了解具有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两重特点的周朴园在家庭和社会上的罪恶

教学方法:

1、预习前指导学生掌握戏剧文学的特点:

戏剧冲突的尖锐性;人物、事件、活动场所的集中性;戏剧语言的个性化。

2、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要求学生了解课文的情节结构,试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

3、最后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

四课时

布置预习:

1、结合注释

(1)中与课文有关的情节,通读全文,了解故事情节。

请将这一幕话剧分成两“场”,并概括其内容。

2、了解戏剧中的人物之间的关系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雷雨》整个故事的背景、情节都和雷雨有关。

雷电交加的狂风暴雨之夜使你想到什么呢?

(明确:

作者以象征的手法告诉人们,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沉闷的空气里,一场革命的大雷雨即将来临,此时中国的社会酝酿着一场大变动。

二、《雷雨》的标题和情节

雷雨反映的是一个封建资产阶级大家庭的矛盾。

周朴园是个这个大家庭的统治者,其妻繁漪不堪他的专横,与周朴园的大儿子周萍发生了暧昧关系。

怯懦、自私的周萍又勾引了婢女鲁四凤。

出于嫉妒,繁漪通知鲁四凤的母亲鲁侍萍把她领走。

鲁侍萍正是三十年前被周朴园引诱,而后又被遗弃的侍女,她是周萍的生身母亲,而被她带走的儿子鲁大海又在周朴园的矿上做工,做为罢工工人的代表,他和周朴园面对面地展开斗争……这些矛盾酝酿、激化,终于在一个“天气更阴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的下午趋向高潮,又经过一番复杂的矛盾冲突,周萍、四凤知道他们之间原来是同母兄妹。

于是一场悲剧发生了,鲁四凤触电而死,繁漪的儿子周冲为救鲁四凤不幸也送命,周萍也开枪自杀……这个罪恶的大家庭终于崩溃了。

三、问题探讨

1、周朴园、鲁侍萍、鲁大海、周萍、周冲、鲁四凤、繁漪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

明确:

夫妻、父子、父女、母子、母女、兄弟、兄妹和主仆之间的关系。

2、把这幕话剧分成两场。

明确:

第二幕:

周鲁两家的冲突

第一场:

三十年后鲁侍萍与周朴园再次相见,揭露封建阶级的伪善、冷酷、凶

残和罪恶。

第二场:

写鲁大海与周朴园、鲁侍萍与周萍会面。

通过周朴园与鲁大海的激烈冲突,揭露了周朴园贪婪、冷酷的本性,反映了工人阶级的觉醒和反抗。

第一场以鲁侍萍说明自己的身份为界,分为两层:

第一层主要写他们过去的矛盾。

鲁侍萍以叙述别人故事的口吻,诉说自己的悲惨遭遇。

第二层写他们现在的矛盾,写周朴园认出鲁侍萍后态度的变化和鲁侍萍的表现。

四、布置作业

1、面对自己的亲生儿子鲁大海,周朴园态度怎样?

2、鲁大海和周朴园之间的矛盾冲突的根本性质、是什么?

3、周鲁两家的矛盾冲突的根源是什么?

《哈姆莱特》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莎士比亚及其作品;理解本剧的主题。

2、了解哈姆莱特的矛盾性格。

3、理解本剧充溢的人文主义理想及强烈的反封建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把握哈姆莱特复杂的人物性格;品味诗一般优美的语言。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

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

主要代表作有早期的历史剧、喜剧———《亨利四世》、《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等;中期的悲剧———《哈姆莱特》、《奥瑟罗》、《李尔王》和《麦克白》等;后期的传奇剧———《暴风雨》等。

二、悲剧的情节:

这是一部五幕剧。

第一幕:

老王鬼魂显现,告知哈姆莱特自己是被克罗迪斯害死的,这是复仇的缘起。

第二幕,国王克罗迪斯心怀鬼胎,派原为哈姆莱特之友的罗森格兰兹等人对他展开试探。

第三幕:

克罗迪斯进一步利用哈姆莱特的恋人奥菲利娅对哈姆莱特试探的同时,哈姆莱特佯装疯癫,通过俳pái优所演的戏证实了克罗迪斯的恶行,并为复仇误杀了正在偷听的弄臣波格涅斯。

第四幕:

克罗迪斯为除后患,迫哈姆莱特去英国,欲借英王之手将他杀死,反被哈姆莱特抓住机会,假英王之手杀死了派去监视他的朝臣,返回丹麦。

第五幕:

奥菲利娅忧伤而死,其兄雷欧提斯与哈姆莱特比剑。

哈姆莱特在王后误服毒酒而死、雷欧提斯当众揭露国王害人阴谋后,将国王杀死,自己也中剑而亡。

四、听录音或分角色朗读课文,掌握字词基础,整体感知。

1、注音积累:

吮舐(shǔnshì)砧(zhēn)石傀儡(kuǐlěi)同衾(qīn)觊觎(jìyú)蜥蜴(xīyì)

2、词语积累:

身无长物:

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俭朴。

受之泰然:

心安理得地接受。

伶人:

旧时指戏曲演员。

傀儡:

比喻受人操纵的人。

觊jì觎:

希望得到不应得到的东西。

3、理结构。

(一)戏前安排。

由开始至“开场词”之前

(二)这是写哈姆莱特精心设计“戏中戏”的准备工作。

(三)戏中。

由“开场词”至“上天保佑我俩永无灾悔!

”这是“戏中戏”的上演。

(四)戏后。

由“哈姆莱特母亲,您觉得这出戏怎样”至文末。

这是看戏后各方面的心理反应与心理冲突。

五、作业。

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细读课文,说说你心目中的哈姆莱特。

《望海潮》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流畅背诵,感知本词的景物描写方法。

2、了解柳永在词史上的地位。

3、掌握词的一些基本常识。

二教学重点:

1、柳永对慢词长调的开创意义。

2、本词景物描写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1、数量词运用所体现的风格。

2、景物描写中白描、铺叙手法。

四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

整体感知:

(1)通过老师范读、学生齐读和自由读对本词进行整体感知。

(2)结合课文的注释和老师的讲解了解词的大意。

(3)同学讨论,老师点拨,分阙赏析:

问题1:

上下阙各写了什么?

上:

描写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

下:

写杭州人民和平安静的生活景象

问题2、本词的是怎样铺叙和赞美杭州的富庶、魅力?

明确:

从词的构思上看,“形胜”和“繁华”是词眼。

“形胜”是自然环境的美;“繁华”是经济的繁荣发达。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表现的都是杭州优美的自然景观。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参差十万人家”表现的是杭州经济的繁荣。

问题3、作为一首投献之作,这首词是否表现出低三下四的奴颜婢膝?

明确:

没有,在歌咏太平盛世、湖光胜景的作品中,此词的气格高华。

五、作业

1、仿本词写一首胜地胜景的词。

2、背诵《望海潮》(东南形胜)。

《雨霖铃》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通过反复朗读,感知作品内容和思想感情;

(2)掌握写景抒情、情景交融和虚实结合的写法;

(3)鉴赏意象,掌握婉约派的特点;

(二)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学会合理、充分使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式、探究式学习,开拓知识面,丰富教学内容。

(三)情感目标:

借助多媒体和教师对作品的体验,带领学生以真挚的感情品读作品,培养诗歌兴趣和文学素养。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古典诗歌传统意象在作品中传情达意的效果。

2、体会理解的基础上背诵《雨霖铃》

教学方法:

美读法讨论法问答法诵读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模式:

双主导学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比较鉴赏:

将柳词与苏词作比较,体会其风格的差异

 

赤壁怀古

雨霖铃

 

意象

 

大江乱石

惊涛峭壁

 

壮美

寒蝉烟波

杨柳残月

凄美

 

人事

 

指挥若定

谈笑却敌

豪迈

执手相看

无语凝噎

 

缠绵

 

情感

 

壮志难酬之恨

 

悲愤

清秋离别之恨

 

凄凉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一、教学目的

1、感受苏词豪放风格

2、理解宾主互衬,虚实相济的写作特点。

3、用“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来理解苏轼诗词的人文内涵。

4、体会苏词景、情、理兼容的写作风格。

二、重点、难点:

重点:

宾主互衬、虚实相济的写法。

难点:

景、情、理兼容的写作风格。

三学习方法:

1、换位品读法2、引诗入境法

四、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由“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引入新课。

二问题探讨

1、有人认为“人生如梦”太消极,你同意这个观点吗?

为什么?

(学生讨论)

苏轼想建功立业,但平生不得志,一生三起三落。

怎样才能解脱这种怀才不遇的矛盾痛苦的心情?

怎样才能平衡自己的心理呢?

对壮丽的大好河山,于是乎就发出了人生如梦的感慨,万般无奈只能把满腔情怀寄于江上的清风明月,让自己的壮志与江水、清风、明月共永恒!

短暂与永恒共存(宇宙观,人生观)。

这里表达了一种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这与苏轼的佛道,释复杂的思想有关,他并没有隐退和及时行乐,可见苏词的风格是豪放中显苍凉,苍凉中见婉约。

2、你认为人生应该是建功立业,还是应及时行乐?

(学生讨论)

《定风波》教案

内容分析

上阕:

不要随波逐流——独善其身——哪怕付出代价——恬然自安(如何坚守自我)

下阕:

厄运来临会使人清醒——当然也会痛苦——上帝在关掉一扇门的同时会另外打开一扇窗——回首先前的风雨,厄运不过如此。

(如何面对厄运)

一生中烦恼太多,大部分担忧的事却从未发生。

(丘吉尔语)

二者关系:

只有勇敢面对厄运,才能轻松坚守自我

《定风波》总结

1、内容:

都是对自己一生的总结,重态度。

2、表达方式:

夹叙夹议。

3、艺术手法:

多口语;托事言志。

4、风格:

语言质朴,感情平和,境界明快。

三。

对这首词,现代人有以下看法:

夏承焘:

苏轼认为政治场合的晴雨表是升沉不定的,不如归去,做一个老百姓,幻想“也无风雨也无晴”。

●胡云冀:

词里含有不计较地位得失,经得起挫折的暗示。

你的看法是什么?

主题

本词写眼前景,寓心中事;从习以为常的自然现象,生发出明睿、深刻的人生哲理。

体现了作者藐视或难、达观自信的智者襟怀。

超旷的气度贯穿全词的始终。

面对政治祸难,作者能看得远,放得开,从容不迫,处之若常。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教案

一、教学目的

通过对作者登建康赏心亭所见所感的鉴赏,使学员深刻体会词人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雄心壮志以及功业未成的苦闷心情,领略辛词豪放悲壮的艺术风格,从而激发学员对苟且偷安者的憎恨以及对祖国江山的无比热爱。

二、教学要求

1.了解作者的生平以及本词的创作背景

2.体会稼轩体豪放而沉郁的风格

3.背诵本词

三、作者简介(见课本)

四、词赏析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

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五、主题

这首词作者通过写登建康赏心亭的所见所感,抒发作者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雄心壮志和功业未成的苦闷心情,表现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的批判,表达深沉的爱国之情。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谋篇立意

这首词通过怀古,表现了词人抗金救国,恢复中原的热切愿望和壮志难酬的苦闷,也表达了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不图恢复,不尽用人才的愤懑。

二、整体感知

上阕,即景生情,追怀孙权、刘裕,表达对英雄事业的向往和对苟且偷安的南宋统治者的愤慨。

下阕,陈古警今,借刘义隆失败的历史教训,警告韩侘胄不应草率对敌用兵;借廉颇自况,抒发对南宋统治者的愤懑。

三、分析词的上片:

1、上阕写了两个人,这两个人的共同点是什么?

(都是能够建立功业的英雄人物。

而且他们的事业都是在京口起步的。

2、词人写这两位英雄人物寄托了什么情怀?

(表达自己力主抗金和决心恢复中原的宏大抱负,同时借古代帝王来讽刺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

3、写孙权和刘裕一略一详,为什么?

(写出刘裕出身贫贱,却能建功立业,更表现了“事在人为”的道理;更表现词人对英雄的仰慕。

在当时韩侘胄急于北伐的现实中,辛弃疾对刘裕的歌颂不仅是向往他的英雄业绩,还含有“如果碰到刘裕这样的国君,他的正确战略意图就能被采用”的意思。

四、作业课后练习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词人的人生际遇,体会其“愁”情。

2,解读词的意象,感受词的意境美,把握景与情的关系。

二,重难点

1,解读词的意象,把握词的意境。

2,理解作品中“愁”的内涵。

三,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

1,写作背景

《醉花阴》写于前期。

夫妻俩婚后不久,感情甚笃。

后来,赵明诚宦游在外,李清照生活孤寂,对丈夫思念甚深,本词为相思之作。

2,听录音,朗读,整体感知。

3,整体把握,运用想象,勾勒出你脑中的画面。

(自由发言)

明确:

上片重阳思亲;下片饮酒赏菊。

4,深入鉴赏。

整首词笼罩着一种氛围,即“愁”。

里面写了很多景,融入了作者的“愁”情,运用了情景交融。

自由选择词中的意象分析,如何体现了“愁”?

(1)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2)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3)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东篱:

种有菊花的田圃。

语出陶渊明《饮酒》诗:

采菊东篱下。

后泛指赏菊之处。

李清照非常欣赏陶渊明,其“易安居士”也是出自诗句《归去来兮辞》:

依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4)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此为绝佳三句)

明确:

用帘外之黄花之瘦比喻人之形体销魂,创意极美。

古人喜欢用花来形容女子的美貌,如“芙蓉如画柳如眉,人面桃花相映红”。

李却以憔悴的“黄花”自指,此为独创。

《声声慢》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与作品创作的密切关系。

2、感受作品的意境,学习作者从日常生活常见景物中提取意象的方法。

3、体会作者在这首词中所表现出来的“愁”。

【教学重点与难点】

1、理解作者借助意象抒情的方法。

2、鉴赏词的意境美,归纳诗词鉴赏的一般品读方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方法】

赏析诵读法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创设情境法:

用幻灯片显示与李清照的词作《如梦令》中“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相配的画面,请同学们猜测此画面显示了哪一句词?

作者是谁?

引导大家走进李清照。

二、作者介绍

李清照其人:

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景凄凉。

其词:

南渡前:

闺怨离愁清丽柔媚;南渡后:

怀旧悼亡凄婉哀伤。

三、初读文本

1、音读:

请学生个人朗读,正音。

2、意读:

学生齐读,朗读时注意词文中难解的字词(幻灯片显示出来)。

3、情读:

听录音或者教师示范朗读。

四、研读文本

1、请同学们在读的基础上,试着找出全词的“词眼”。

明确:

“愁”(这个问题,学生很容易做到)

2、请同学们思考,作者时借助什么抒情方法来抒写“愁”情的?

明确:

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助意象)。

(学生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可能首先会提到是借景抒情,教师适当点拨,学生即能回答出来。

3、赏析文中直接抒情的句子:

A、“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一句的表达效果及作用。

明确:

本句从词人寻找的外部动作到感受到环境和心境的冷清,再到凄苦无告的强烈的内心感受,从外到内,从浅倒深,写出了作者内心的巨大悲痛。

同时,本句放在句首,也为全词奠定了凄婉、哀伤、愁苦的感情基调。

B、“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一句包含了哪些感情?

明确:

感时、悼亡、思国、怀乡、自伤身世……

(这个问题,学生用知人论世的方法,结合作者生平、处境,能够回答出来,此问题设置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确本词中作者的“愁”是复杂的。

 

《宇宙的边疆》教案

刘运雯

三维目标:

1.联系实际,了解解说词的特点。

了解一些有关宇宙的基础知识。

2.理清思路,粗知大意

3.品味语言,领悟作品丰富的内涵

4.借助文中的议论和热烈的情感抒发,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并引发自己的思考。

5.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了解解说词的特点。

2.理清思路,粗知大意

3.品味语言,领悟作品丰富的内涵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借助文中精辟的议论和热烈的情感抒发,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并引发自己的思考。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宇宙星空影像)

你知道太空有多少星系、行星和恒星吗?

你知道最远的星星离我们有多远?

你知道恒星为什么会散发出不同的光芒?

你知道彗星为什么拖着尾巴呢?

天文奇观使人类睁大了好奇的眼睛,宇宙的奥秘等待我们人类用智慧去不懈探索。

今天就让我们随卡尔萨根一起去领略宇宙的魅力。

二、理清线索,整体感知

1.本文的说明顺序

宇宙星系(星系群、子星系)——恒星——太阳系——行星

这样的说明顺序,好处在于:

①虽然我们生活在宇宙中,但是我们跳出宇宙之外,将它作为纯客观的说明对象来解说,这样能够更清晰、直观地介绍。

②空间尺度由大到小,让读者从整体上有所了解之后,再深入局部了解细微,这样顺序清楚,层次分明,符合读者的思维习惯。

③由广阔的宇宙,穿过无尽的空间,最终回到人类的家园,这是探索和发现的过程,表现了人类对宇宙的敬仰和“掌握我们自己的命运”的热情。

“人类的未来取决于我们对这个宇宙的了解程度”,由宇宙再反观地球,就是人类的未来之路,说明的顺序和作者的思想达到某种契合。

(2)理清思路,概括要点。

(板书)

第一部分(1-4)探索宇宙的奥秘

第二部分(5-10)宇宙中的星系及其特点

第三部分(11-13)宇宙中的恒星及特点

第四部分(14-17)我们的星系及地球

三、质疑释疑,合作探究

1.通过阅读《宇宙的边疆》,你了解到了什么?

2.对文中的内容,你有哪些疑惑之处?

3.集中疑问,筛选分类,查阅相关资料,分组合作,探究释疑。

(多媒体展示)

四、品读语句,体味特点

五、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拓展:

学习了《宇宙的边疆》你有哪些感触和思考,同学互相交流。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教案

刘运雯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从生活出发,了解科学、认识科学,体会科学的精神。

2.引导学生以“教育历程”为重点,探讨其中表现的思想内涵。

学情简析

本节课是科普文单元的最后一课,学生对科普文有一定的了解,基本上掌握了这类文章的阅读方法,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学本文比较容易,所以在教学中可以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阅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以“教育历程”为重点,探讨其中表现的思想内涵,引导学生体会科学精神。

教学难点培养筛选整合文章关键信息的能力,用结构分析法来快速阅读文章和梳理文章的主旨。

课前准备学生提前了解有关作者加来道雄的作品及其为人,了解课文涉及到的一些宏观宇宙学的理论,了解一点相关的理论物理学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

遇事爱思考探究,常常从小事中受到启发,这就是当代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的探索品质。

那他对物理学家加来道雄的影响又是怎样的呢?

2、了解作者

加来道雄,美籍日裔物理学家,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获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哲学博士学位,后任纽约市立大学城市学院理论物理学教授。

主要著作有《超越爱因斯坦》(与特雷纳合著)《量子场论》《超弦导论》。

(四)研究探讨:

(开放型题目)

作者的成长历程给你什么启示?

成为一名科学家需要那些素质?

请你举出几个和作者成长历程相似的科学家?

(五)总结

一名理论物理学家的成长历程,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

大胆的想象、怀疑和猜测,不要固步自封;兴趣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但要达到成功的彼岸离不了坚定的信念、坚持不懈的努力,这或许是作者要告诉我们后辈的,希望大家能踏着他的脚步,一步一步取得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