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116396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5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42页
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42页
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42页
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42页
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42页
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42页
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42页
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42页
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42页
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42页
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42页
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42页
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42页
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42页
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doc

《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doc(4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doc

 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

    

    目录

    第一部分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省情

    一、自然环境与资源

    二、经济社会发展

    三、温室气体排放现状

    四、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与成就

    第二部分气候变化对安徽省的影响和挑战

    一、气候变化的基本事实

    二、未来气候变化趋势

    三、气候变化对安徽省的影响

    四、应对气候变化面临的挑战

    第三部分应对气候变化的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原则

    三、目标与任务

    第四部分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政策措施

    一、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重点领域及其政策措施

    二、适应气候变化的重点领域及其政策措施

    第五部分保障措施

    一、加强机构和体制建设

    二、加强气候变化相关科学研究

    三、加强国际和区域合作

    四、培养和吸引人才

    五、加大资金投入

    六、提高公众意识

    

    前言

    气候变化事关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是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全球性问题。

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对气候变化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政策措施。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气候变化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17号)要求,特制定《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

    本方案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旨在应对气候变化、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和政策措施,防御气候变化和极端气候事件造成的影响,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增强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保证安徽省的可持续发展。

    

    第一部分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省情

    安徽省地处华东长江三角洲腹地,是襟江近海的内陆省份,总面积139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45%,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比较丰富,能源结构以煤为主。

改革开放以来,安徽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为促进可持续发展,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等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自然环境与资源

    

(一)地貌类型多样。

地形地貌复杂,南北迥异,皖南和大别山区以山地和丘岗占绝对优势,淮北和沿江以平原为主,江淮地区以平原和丘岗为主。

    

(二)季风气候明显。

以淮河为界,北部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南部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全省年平均气温14-17℃,南北相差2℃左右;年平均日照1800-2500小时,年平均无霜期200-250天,年平均降水量800-1800毫米。

    (三)土地利用结构以农用地为主。

2007年,全省农用地111933万公顷,建设用地16523万公顷,未利用地11144万公顷,分别占8018%、1184%、798%。

农用地中,耕地和林地的比重超过83%。

    (四)生物资源丰富。

拥有生物资源10139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的木本植物有38种,珍稀野生动物49种,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分别有17种和32种。

2007年,全省森林覆盖率为2606%。

    (五)能源资源比较丰富。

全省煤炭预测储量为611亿吨,约占华东地区一半以上。

煤层气资源比较丰富,总量达9087亿立方米,开发前景良好。

水力资源理论总蕴藏量为4118兆瓦,太阳能年辐射总量在4400—5000兆焦耳/平方米之间,全省常年各类农作物秸秆资源约4000多万吨。

    (六)水资源比较紧缺,时空分布不均。

2007年,全省水资源总量达71246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为11645立方米。

水资源地域分布不均,南部人均水资源量大于北部;水资源年际变化和年内变化也非常明显,夏季降水最多,春、秋季较少,冬季最少。

    (七)旅游类型齐全。

名山胜水遍布全省,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

至2007年,有黄山、九华山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个,国家森林公园28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5座,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6处和红色旅游景点18处。

     

    二、经济社会发展

    

(一)经济社会较快发展。

2007年,全省年末户籍人口66757万人,自然增长率为635‰,城镇化率为387%;地区生产总值73457亿元,占全国总量的3%,位于全国中等位次。

三次产业结构为165∶447∶388。

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12015元,在全国位次靠后。

安徽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发展较快,但总体水平仍然较为落后,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

    

(二)支柱产业初步形成。

初步形成了以汽车、石化、钢铁、有色、装备制造、纺织等行业为主的支柱产业体系。

2007年,全省汽车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673亿元,汽车工业出口额居全国同行业首位;石油和化学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7202亿元;钢铁行业生产生铁1517万吨,钢1663万吨,钢材1769万吨,实现工业总产值430亿元;有色金属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59亿;装备制造业累计实现工业产值1003亿元;纺织工业总产值3410亿元。

    (三)能源工业比较发达。

2007年,全省原煤产量926565万吨,占全国煤炭产量的36%。

从能源生产来看,能源产品主要是煤炭及火电,一次能源生产总量为674244万吨标煤;发电总量为87443亿千瓦小时,其中火力发电总量85376亿千瓦小时,水力发电1967亿千瓦小时。

一次能源生产量和电力生产量均占全国总生产量的3%左右。

能源消费以煤炭、原油、电力为主,一次能源消费中,煤炭使用比例占到85%以上。

2007年,全省共消费能源7753万吨标准煤,能源消费总量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3%,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全省能源需求还将继续增大。

    (四)农林业发展步伐加快。

2007年,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7009亿元,其中种植业产值1054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509%;农民人均纯收入35563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25822元,占354%。

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经济作物主要有油菜、棉花、茶叶、蚕桑,水果等。

粮食总产量为29014万吨,油料产量1992万吨,棉花产量374万吨,肉蛋奶总产量4503万吨,水产品产量1664万吨。

全省共完成人工成片造林54万公顷,完成义务植树9200万株,完成森林经营98万公顷,林业产值已达345亿元。

    

    三、温室气体排放现状

    按照温室气体排放现状估算方法,全省2007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约为2988145万吨二氧化碳当量,扣除林业碳汇后,净排放量为2976175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主要温室气体排放源包括:

化石燃料燃烧、工业生产过程、农业排放以及固体废弃物和废水排放。

    

(一)化石燃料燃烧。

经估算,2007年全省化石燃料燃烧排放二氧化碳为20071万吨。

从排放量来看,化石燃料燃烧过程中排放出的温室气体占全省2007年温室气体排放量的6117%。

从温室气体排放结构来看,煤炭及石油消费的排放比例超过95%,其中煤炭燃烧排放占9045%,石油、天然气燃烧排放分别占79%和085%,其他化石燃料燃烧排放占08%。

    

(二)工业生产过程。

经估算,2007年全省工业生产过程排放温室气体共计814195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占全省温室气体排放量的2725%。

从工业生产过程的排放结构来看,排放主要来自于水泥熟料和钢铁、有色金属生产过程,其中,水泥熟料制造温室气体排放占9308%。

    (三)农业。

2007年全省农业甲烷排放总量为527万吨,折合11067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其中稻田甲烷排放量为3583万吨,动物肠道发酵甲烷排放量为1302万吨,动物粪便管理系统甲烷排放量为385万吨。

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约占全省排放量的370%。

    (四)固体废弃物和废水处理。

2007年固体废弃物和废水处理排放甲烷总量为268万吨,折合5618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其中,固体废弃物排放甲烷1548万吨,废水排放甲烷1127万吨。

    (五)林业碳汇。

经估算,2007年全省森林碳汇总量为1197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碳汇量约占全省温室气体排放量的04%。

    

    四、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与成就

    

(一)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积极组织实施关停小发电机组和代发电量工作,截至2007年底,我省共组织实施关停能耗高、污染大的小机组2298万千瓦;组织实施大机组代发小机组电量426亿千瓦时。

在重点行业和领域,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针对全省能源工业及水泥、钢铁等重点排放行业所占比重较大的特点,通过总量控制、市场准入、建立落后产能退出机制、提高产业集中度、积极发展高技术产业及新兴产业等措施,有效降低工业生产过程中温室气体的排放强度。

    

(二)发展低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结构。

通过加大水电投资、扶持太阳能产业、推广农村沼气工程等措施,全省清洁能源发展步伐明显加快。

至2007年,水电装机容量达15121万千瓦,太阳能实际利用总面积达26214万平方米,农村户用沼气达4921万口,养殖场大中小型沼气工程286处。

煤炭在全省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在“十五”期间降低了7个百分点,水电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由2000年的02%上升到2005年的20%左右。

    (三)加大节约能源力度,提高能源效率。

组织重大节能技术示范和推广活动,在冶金、电力、煤炭、化工、建材等行业组织实施了一批重大节能示范项目,万元GDP能耗由2000年的168吨标准煤降到2005年的136吨标准煤,五年内累计节能1450万吨标准煤,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硫排放2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146万吨。

认真贯彻落实《安徽省节约能源条例》,交通、建筑等重点耗能行业的能源使用效率明显提高。

    (四)发展循环经济,减少工业生产排放。

积极探索循环经济试点,加强固体废弃物管理和循环利用,重点组织实施了煤矸石、粉煤灰等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生产新型墙体材料和污水处理厂污泥、农林废弃物利用技术产业化示范,全省县以上工业废渣综合利用率已由2000年的716%提高到2007年的822%,利用量由2014万吨提高到4909万吨。

通过开展工业和城市节水技术改造及技术进步等措施,2007年全省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与2000年相比下降了16%,同期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由40%提高到52%。

    (五)开展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为减缓排放做出贡献。

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加强重点行业指导、认真组织申报、强化项目管理等措施,在项目开发方面取得较大进展。

截至2008年底,全省共有39个CDM项目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年减排64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六)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推进农业科技进步。

推广以沼气为纽带、种养业相互促进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实现人畜粪便、农作物秸秆、有机生活垃圾等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全省已建立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生态农业试点250多个,试点面积超过200多万公顷。

    (七)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和水利管理,增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全面完成治淮14项骨干工程建设任务,通过开展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饮水安全工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大型泵站技术改造等,强化防汛抗旱保障措施和应急管理,有力提高了水利设施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

    (八)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

加强对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了以省长为组长、省直27个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安徽省节能减排及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应对气候变化实施工作。

    

    第二部分气候变化对安徽省的影响和挑战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近几十年来安徽气候也发生了明显变化,气温明显升高,降水的空间分布出现异常,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发生且强度加剧,对安徽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且有可能进一步加剧。

全省应对气候变化面临着巨大挑战。

    

    一、气候变化的基本事实

    

(一)气温明显升高。

近50年来,全省年平均气温上升了05—15℃,年平均气温增幅为012—027℃/10年,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增温速度明显加快,增温幅度上升到065—10℃/10年。

从各季来看,春、秋、冬季都在增暖,其中冬季增暖最显著,其次是春季。

从区域来看,淮北和沿江的增暖趋势最明显。

季节更替出现变化,入冬推迟、冬季变短,入春提前、春夏季变长。

无霜期呈现明显的增多趋势。

全省极端最高气温变化趋势不明显,冬季极端最低气温变化趋势有明显的升高,低温日数显著减少。

    

(二)降水空间分布出现异常。

近50年来,全省降水量及降水日数总体没有明显变化,但冬季降水量增多趋势明显,春、秋季降水日数明显减少,减少幅度分别为07—20天/10年和10—24天/10年。

降水的空间分布出现异常,最近几年汛期淮河流域降水偏多的概率加大,而沿江江南自2000年以来梅雨量持续偏少。

暴雨雨量和日数增加趋势相对显著,平均每10年约增加2天,降水强度及频率增加。

    (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增加。

一是旱涝加剧,淮河流域频繁发生洪涝,而长江流域干旱年份明显增多;二是大降水日数增多,降雨强度增大,泥石流、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严重;三是大风、冰雹、龙卷、雷暴等强对流天气频发;四是雪灾、霜冻、低温冷害等灾害发生频次虽然减少,但危害加重。

     

    二、未来气候变化趋势

    假设未来温室气体分别有低、中、高的排放情景,利用全球气候模型开展每个情景下的安徽省气候变化趋势预估,结果表明安徽省未来气候变暖趋势都将进一步加剧。

    

(一)气温将继续升高。

与当前的气候(1961—1990年)相比,预计到本世纪前期(2010—2039年)全省气温将上升10—11℃,到本世纪中叶(2040—2069年)上升17—24℃,到本世纪末(2070—2099年)上升23—36℃。

    

(二)降水量将增加。

与当前的气候(1961—1990年)相比,预计到本世纪前期(2010—2039年)全省降水量将增加08%—15%,到本世纪中叶(2040—2069年)增加44%—50%,到本世纪末(2070—2099年)增加61%—85%。

北部地区降水量增加趋势比南部地区明显。

    (三)干旱近期增加,远期减少;雨、涝将持续增加且加重。

预计到本世纪前期(2010—2039年),全省南部地区干旱将比现在略有增多,且重旱多于轻旱;北部地区雨涝将比现在增多,且重涝多于轻涝。

到本世纪中叶(2040—2069年),全省旱涝格局出现转折,干旱出现频次急剧减少,其中北部减少最多,而雨、涝持续增多,重涝将多于轻涝。

到本世纪末(2070—2099年),干旱将进一步减少,雨、涝进一步增多,且重涝将多于轻涝。

    (四)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频率可能增强。

预计未来夏季全省将可能出现更多的高温热浪天气,而低温冷害事件呈减少趋势。

     

    三、气候变化对安徽省的影响

    

(一)影响农牧业生产。

由于气候变暖导致热量条件改善,使得全省农业种植制度发生变化。

复种指数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18左右提高到近年来的21左右。

沿淮淮北稻谷种植面积扩大,农作物种植品种发生改变。

越冬作物生长期提前,增加了遭遇春季低温冻害的几率。

夏季高温热害则往往对水稻造成危害。

气候变暖还导致病虫害、草害暴发和蔓延、地力下降等,需要增加施肥量、用药量和农事劳动量来补偿,最终导致农业成本和投资大幅度增加。

受极端气候事件加剧的影响,农作物产量波动增大。

另外,气候变化影响动物的采食量,从而影响动物的发育、生长;温差波动明显,也使动物对环境影响的抵抗力下降,增加了动物疫病防控压力。

    

(二)威胁自然生态系统稳定。

气候变暖导致森林群落适宜分布范围改变,植被带北移,从而打破原有的森林格局,破坏森林生物群落,威胁到生物多样性的安全。

随着野生动物、珍稀濒危物种的繁衍栖息、越冬地等环境发生变化,许多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种群可能迁徙离开原居地,甚至离开安徽省范围。

暖冬大大降低了虫害的越冬死亡率,加剧了林业有害生物的危害与威胁。

由于高温干旱天气增多,森林火险等级提高,防火压力加大。

气候变暖使湖泊和湿地加速萎缩,还容易造成湖水富营养化和水质恶化,巢湖蓝藻屡屡爆发。

    (三)影响水资源时空分布。

淮河、长江的实测径流量多呈下降趋势,干旱、洪涝等极端水文事件频繁发生。

在丰水年全省水资源处于轻度压力等级,在枯水年处于高压力等级。

农业种植区和人口密集地区水资源短缺矛盾可能加剧,水生态形势也非常严峻。

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将对水利基础设施以及跨省、跨区域的水资源调度等水资源管理产生重要影响。

    (四)危害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

气候变暖引起高温热浪频率和强度增加,中暑、心血管等疾病发生程度加剧,也可能导致由虫媒传染和不净水引起的疾病如霍乱、细菌性痢疾、登革热、脑炎、出血热等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

气候变化引发的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灾害,直接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

    (五)影响公共基础设施以及交通运输安全。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大中型工程项目建设的影响加大,引发的山洪、泥石流地质灾害导致部分桥梁垮塌、道路冲毁,影响工程建设进度和施工安全。

雨雪天气导致车辆侧滑、甩尾,造成交通事故;暴雨(雪)、台风、龙卷风及大风大雾天气对水上交通客运、渡运等运输安全会带来严重影响,易导致船舶倾覆、碰撞等水上突发事件和险情增加。

     

    四、应对气候变化面临的挑战

    

(一)对经济结构调整的挑战。

安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二产”比重不断上升,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将达到较高水平,工业发展与降低能耗、保护环境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节能减排对安徽省的经济结构和工业结构调整将形成倒逼机制。

必须把节能减排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增加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亲和力。

    

(二)对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的挑战。

安徽是煤炭生产和消费大省。

相对其他清洁能源,煤炭使用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较大,以煤为主的能源资源和消费结构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将不会根本性改变。

在能源消费方面,提高煤炭利用效率面临着技术和资金上的困难,在降低单位能源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方面将面临巨大挑战。

    (三)对产业和能源技术创新的挑战。

目前,工业生产技术和其他能源终端使用技术还不够先进,重点行业落后的生产工艺仍占一定比重。

在当前的产业转型和能源、交通、建筑等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如果不能及时获得先进的、有益于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技术,这些设施的高排放特征就会在未来几十年内继续存在,对全省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将带来较大压力。

    (四)对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的挑战。

应对气候变化,一方面需要强化对森林和湿地的保护工作,提高森林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另一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植树造林和湿地恢复工作,提高森林碳汇的能力。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一些地区水土流失、湿地退化等较为严重,现有可供植树造林的土地不多,保护林地、湿地的任务加重,压力增大。

    (五)对农业领域适应气候变化的挑战。

安徽是农业气象灾害多发地区,各类自然灾害连年不断,农业生产始终处于不稳定状态;加之人均耕地资源较少,农业经济不发达且适应能力有限,对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有效减少病虫害的流行和杂草蔓延、确保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提出了长期挑战。

    

    第三部分应对气候变化的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

    

    安徽经济发展正处于加速崛起的关键时期。

安徽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落实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转变发展方式,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增强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以节约能源、优化能源结构、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建设“生态安徽”为重点,以科学技术进步为支撑,不断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把应对气候变化与实施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结合起来,全面促进安徽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原则

    

(一)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进一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始终坚持加快发展与尊重规律相一致,尊重自然规律、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寓生态建设于资源开发之中,融资源开发于生态建设之中,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二)坚持统筹兼顾、协调推进的原则。

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协调有序推进必须坚持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与其他相关政策统筹考虑。

要把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措施纳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坚持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加强节约能源资源,加强生态建设,保护生态环境。

    (三)坚持减缓与适应并重的原则。

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是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

继续强化能源节约和结构优化的政策导向,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结合生态保护重点工程以及防灾、减灾等重大基础工程建设,切实提高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四)坚持依靠科技进步的原则。

发挥科学技术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基础和先导作用,促进气候变化领域的自主创新与科技进步。

依靠科技进步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促进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和节能技术的开发,以及增强安徽省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三、目标与任务

    应对气候变化的总体目标是:

到2015年,温室气体排放得到明显控制,适应气候变化能力不断增强,相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有新进展,公众的气候变化意识得到较大提高,气候变化领域的机构和体制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根据上述总体目标,努力实现以下主要工作目标与任务:

    

(一)减缓温室气体排放。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坚持走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高产出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到2010年,努力实现我省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比2005年降低20%左右;力争到2015年,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比2010年至少降低15%,努力减缓温室气体排放。

    ——加快煤炭产业升级,发展洁净煤技术,控制煤炭消费增长,合理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

到2010年,全省原煤入洗率达到80%以上,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例比2007年水平有所下降,煤炭,天然气、煤层气,小水电、核电、太阳能、生物质能,石油产品消费比例分别占80%、7%、4%、9%。

力争到2015年,上述能源消费结构比例分别调整为75%,10%,7%,8%。

清洁能源得到较快发展。

    ——强化钢铁、冶金、建材、化工、煤炭、电力等产业政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

到2010年,努力实现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5%左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05年降低30%。

力争到2015年,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0%左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05年降低50%。

工业生产过程的温室气体排放得到有效控制。

    ——推行节能建筑,推广绿色建筑。

到2010年,实现全省城市规划区和建制镇范围内新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执行5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