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MW抽汽式汽轮机说明书.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167259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0.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60MW抽汽式汽轮机说明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60MW抽汽式汽轮机说明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60MW抽汽式汽轮机说明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60MW抽汽式汽轮机说明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60MW抽汽式汽轮机说明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60MW抽汽式汽轮机说明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60MW抽汽式汽轮机说明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60MW抽汽式汽轮机说明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60MW抽汽式汽轮机说明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60MW抽汽式汽轮机说明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60MW抽汽式汽轮机说明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60MW抽汽式汽轮机说明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60MW抽汽式汽轮机说明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60MW抽汽式汽轮机说明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60MW抽汽式汽轮机说明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60MW抽汽式汽轮机说明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60MW抽汽式汽轮机说明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60MW抽汽式汽轮机说明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60MW抽汽式汽轮机说明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60MW抽汽式汽轮机说明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60MW抽汽式汽轮机说明书.docx

《60MW抽汽式汽轮机说明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0MW抽汽式汽轮机说明书.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60MW抽汽式汽轮机说明书.docx

60MW抽汽式汽轮机说明书

 

C60-8.83/(1.233)

60MW抽汽式汽轮机

说明书

 

南京汽轮电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编制罗明芝2006.6

校核杨方明2006.7

审核蔡益斌2006.7

会签

标准审查

审定

批准

 

 

1.汽轮机的应用范围及主要技术规范

1.1汽轮机的应用范围及特点

本汽轮机为高压、单缸、冲动冷凝式汽轮机,与锅炉、发电机及其附属设备组成一个成套发电设备。

本汽轮机不能用于拖动不同转速或变转速机械。

本机组通流部分进行了优化设计。

调节级采用了新型的子午面收缩静叶喷嘴;采用了后加载叶型,在有效降低叶栅损失的基础上增加了叶片强度,并且使得变工况运行时通流部分能维持较高的热力性能;高压部分的隔板还采用了分流叶栅结构;低压部分采用了应用全三维技术设计的复合弯扭叶栅,并采用了自带冠叶片;动叶顶部普遍采用高低齿汽封,以降低泄漏损失。

上述措施有效提高了机组的安全性、效率和做功能力。

本机组汽轮机调节系统采用数字电液调节系统(简称DEH),采用DEH系统将比一般液压系统控制精度高,自动化水平大大提高,它能实现升速(手动或自动),配合电气并网,负荷控制(阀位控制或功频控制)及其他辅助控制,并与DCS通讯,控制参数在线调整和超速保护,能使汽轮机适应各种工况并长期安全运行。

1.2汽轮机主要技术规范

序号名称单位数值

1.主汽门前蒸汽压力MPa(a)8.83

最高9.32

最低8.34

2.主汽门前蒸汽温度℃535

最高540

最低525

3.进汽量t/h额定抽汽工况252

最大进汽量280

4.汽轮机额定功率MW60

5.汽轮机最大功率MW65.37

6.额定抽汽工况排汽压力kPa(a)5.2

7.纯凝额定工况排汽压力kPa(a)6.2

8.给水温度℃额定抽汽工况224.8

纯凝额定工况226.8

9.额定抽汽工况抽汽量t/h50

10.额定抽汽工况抽汽温度压力℃/Mpa(a)305.43/1.34

11.额定抽汽工况汽轮机汽耗(计算值)kg/kW.h4.279

12.额定抽汽工况汽轮机热耗(计算值)kJ/kW.h8180

13.冷却水温度℃额定20

最高33

14.汽轮机转向(机头向机尾看)顺时针方向

15.汽轮机额定转速r/min3000

16.汽轮机单个转子的临界转速r/min1600

17.汽轮机轴承盖最大振动mm0.03

18.临界转速时轴承盖最大振动mm0.10

19.汽轮机中心高(距运转平台)mm800

20.汽轮机本体总重t127

21.汽缸上半起吊重t25

22.汽缸下半起吊重(不包括隔板)t35

23.汽轮机转子总重t18.7

24.转子最大直径mm2681

25.转子最大静挠度mm0.39

26.转子重心距前轴承中心线距离mm2792

27.末叶片高度mm665

28.汽轮机本体最大尺寸

(长×宽×高)mm7451×7090×3260

29.转子转动惯量(半径)kg.m22975.2

1.3汽轮机辅机的主要技术规范

a.汽封加热器

型号JQ-46-1

冷却水量139.7t/h

冷却水最大压力1.5Mpa

b.冷凝器

型式分列两道制表面式

冷却面积3500m2

无水时净重70t

运行时重量(含水重)100t

冷却水量(设计值)9900t/h

冷却水温度(设计值)20℃

喉部绝对压力(设计值)4.41kPa

水室内允许最高工作压力0.196MPa

水阻0.039MPa

c.冷油器

型号YL-70

冷却面积70m2

冷却油量1200l/min

冷却水量163t/h

水阻0.012MPa

油阻0.07MPa

d低压加热器

型号Z082.82.61Z082.82.62Z082.82.63

水阻1.62kgf/cm21.96kgf/cm20.94kgf/cm2

设计蒸汽压力0.8MPa(a)0.4MPa(a)0.1MPa(a)

设计水压力1.5MPa1.5Mpa1.5Mpa

加热面积170m2220m2170m2

e油箱

净重3327kg

油箱容积:

正常油位为12m3

最高油位为13.2m3

外形尺寸mm4326×1512×3005

1.4汽轮机技术规范的说明

1.4.1制造标准:

GB/T5578-1985固定式发电用汽轮机技术条件。

1.4.2汽轮机润滑油牌号

汽轮机润滑油推荐使用GB11120-1989L-TSA汽轮机油,对本汽轮机一般使用L-TSA46汽轮机油,只有在冷却水温度经常低于15℃时,允许用L-TSA32汽轮机油。

上述系列油品按规定要求加入汽轮机油防锈用复合剂后,即得各种防锈汽轮机油。

2.汽轮机结构及系统的一般说明

2.1结构说明

2.1.1概述

汽轮机结构包括静止部分和转子部分,其静止部分又包括前、中、后汽缸、隔

板、前后轴承座、前后轴承和前后汽封等。

汽轮机通流部分由一个单列调节级和二十一级压力级组成。

汽轮机前支点为一径向推力联合轴承,装于前轴承座内,为机组相对死点,后轴承为一径向轴承,装于后汽缸内。

汽轮机通过一副半挠性波型联轴器与发电机相连。

前汽缸有一对由下缸法兰延伸出来的猫爪搭在前轴承座两侧的滑键上,滑键内有冷却水腔室,以阻断猫爪的热量向前轴承座传导。

前轴承座支承在前座架上,为了确保机组在运行中的自由膨胀和对中,前座架上布置了轴向导向键,后汽缸尾部有轴向导板,前汽缸与前轴承座之间有立销。

后汽缸则支承在后座架上,后座架由中、后、侧三对基架组成,其中左右两侧基架上有横向销,横向销与汽轮机中心线的交点形成了机组的膨胀死点。

汽轮机前轴承座内有推力轴承前轴承,主油泵,主油泵联轴器,危急遮断装置,危急遮断器轴,前轴承座内部油管路等部套,转速和轴向位移探头用转速测量装置,偏心探头用安装支架也安装于前轴承座内。

在前座架上装有热胀指示器,以反映汽轮机静子部分的绝对热膨胀。

胀差探头用安装支架安装于后汽缸联轴器处,振动速度传感器安装于轴承盖上。

2.1.2转子

汽轮机转子为整锻—套装结构型式。

调节级和前16级压力级采用整锻结构;17-21级采用套装叶轮结构,套装叶轮间均采用了径向键,内孔无键槽,大大提高了套装叶轮的强度。

调节级和前12级压力级叶片采用”T”型叶根,叶型为等截面,13-18级采用”T”型外包式叶根,用填隙条胀紧。

19级采用三叉型叶根,20-21级采用四叉型叶根,21级叶片采用了拉筋。

0-13级直叶片动叶顶部全部有围带。

14-21级动叶片为自带冠扭叶片。

2.1.3喷咀组、隔板、隔板套

本机采用喷嘴调节配汽方式,高压喷嘴分成四组,通过T型槽道分别嵌入四只喷嘴室内,采用径向销钉定位,并装有密封键。

喷咀组的子午面收缩静叶喷嘴焊接在内外围带中。

本机有七个隔板套,1-19级隔板分别装在隔板套内,20,21级隔板装在汽缸内。

采用隔板套,可缩短轴向长度,有利于起动及负荷变化。

隔板套中分面都有定位销及联接螺钉固定,因此与汽缸上半是分开的。

隔板与隔板套,隔板套与汽缸之间的联接,均采用了悬挂销,隔板与隔板套的底部中间有固定键,以保证膨胀时静子与转子中心相吻合。

全部隔板均采用了焊接结构,高压1-3级采用了窄喷嘴和宽叶型汽叶组成的分流叶栅结构,在保证隔板强度和刚度的同时有效降低了流动损失。

1-16级直叶片隔板均采用围带焊接式。

17-21级隔板静叶采用了复合弯扭叶片,静叶片直接焊接在隔板内外环上,不再采用传统的铸造隔板。

2.1.4汽缸

本机组汽缸为前、中、后汽缸组成的单缸结构形式。

前缸材料为ZG20CrMoV,并采用了波形法兰,配有法兰螺栓加热装置,以便于快速起动,蒸汽室与喷嘴室焊为一体并与前汽缸组合在一起,喷嘴室与前汽缸间有导向键,便于其受热膨胀。

四个蒸汽室分别布置在前汽缸的左侧,右上侧,右侧,左上侧,内装有调节汽阀,由四根导汽管与主蒸汽管相连。

前汽缸还开有两个回热抽汽口,分别通向1,2号高加。

中缸材料为ZG25。

中缸下半开有回热抽汽口,分别通向除氧器及1-3号低加。

前汽缸与中汽缸连接的垂直法兰面上,左右两侧各开有一段密封槽,电站现场合缸后,往里灌注密封涂料(耐温300℃以上,且耐压0.7Mpa以上),以加强十字交叉部的汽密性。

后汽缸为焊接件,材料为Q235-A。

后汽缸具有特制扩压管,其空气动力特性和刚性都较好。

在后汽缸上半装有排大气装置,当背压高于大气压时,能自动打开,保护后汽缸和冷凝器。

2.1.5轴承

本机轴承有两只径向椭圆轴承。

推力轴承与汽轮机前轴承组成了径向推力联合轴承,它是三层球面结构的椭圆轴承,安装在前轴承座内。

后轴承为二层圆柱面结构的椭圆轴承。

每个轴承的下半设有顶轴高压油通入小孔,孔周刮有油囊,作为顶起转子的压力区。

推力轴承采用可倾瓦式推力瓦块,每个主推力瓦块和径向轴承的轴瓦均有测温元件,在运行中可监视轴承合金的温度。

同时轴承的回油也布置了测温元件,以反映轴承回油温度。

2.1.6主汽门

主汽门是由主汽门、自动关闭器及主汽门座架组成。

由锅炉来的蒸汽通过主蒸汽管进入主汽门汽室,经滤网、流过阀门后,分四路流向调节汽阀。

主汽门为单阀座型,为减小阀碟上的提升力,采用了带增压式预启阀的结构。

阀壳上设有阀前压力测点。

阀后压力温度及阀壳壁温测点,阀杆漏汽分别接至除氧器和汽封加热器。

主汽门装于具有一定弹性的座架上,座架可视为死点,以承受主汽门前的管道推力,使其不直接作用于汽轮机的本体,以避免由于管道推力过大而影响机组的动态对中。

主汽门后为四根导管,分别与四个调节汽阀联接。

导管具有一定的挠性,以吸收导管本身的热膨胀变形及整个汽缸的热膨胀位移。

自动关闭器由油动机和断流式错油门组成。

来自主油泵的安全油作用在错油门下部,当克服弹簧阻力时打开油动机进油口使安全油进入油动机活塞下部。

当油压足够时便将主汽门打开。

油动机行程通过杠杆反馈到错油门活塞,这使它可停留在任一中间位置上,因而自稳定性能较好。

自动关闭器设有活动试验滑阀,在长期运行时,可以活动主汽门,以防卡涩。

油动机壳体下有冷却水腔室,以阻断蒸汽热量向自动关闭器传导。

2.1.7后汽缸喷水降温装置

当汽轮机在起动、空负荷或低负荷运行时,蒸汽流通量很小,不足以带走低压缸内摩擦鼓风产生的热量,容易使排汽缸温度升高而引起汽缸变形、破坏汽缸转子中心线一致等一系列问题。

本汽轮机的后汽缸布置了喷水降温装置,当排汽温度高于65℃时,可通入冷却水以降低后汽缸温度,确保后汽缸和冷凝器的运行安全。

2.1.8回转设备

机组的回转设备,装于后汽缸轴承盖上,由电动机传动经两级齿轮减速后,转子盘车速度为58r/min,这种速度保证了汽缸上下半温度均匀,轴承油膜形成和转子不致产生热弯曲。

起动时,拨出锁销,推动手柄,会自动开启电机,自动供润滑油。

当冲动转子,转速大于58r/min时,能自动退出,并自动切断电机电源和装置的润滑油。

本装置可电动,也可手动。

在汽轮机及发电机各轴承处,装有高压顶轴装置,在开始盘车前必须先开启顶轴用高压油泵,当转速大于58r/min时,即可停止顶轴油泵。

在停机时,当转速降至58r/min左右,即可投入顶轴油泵。

此外必须注意:

在连续盘车时必须保证润滑油的连续供给!

2.1.9调节汽阀与凸轮配汽机构

本机组有四只调节汽阀。

均采用带减压式预启阀的单阀座,以减小提升力。

油动机通过凸轮配汽机构控制四只阀的开启顺序和升程。

凸轮配汽机构座架下部有一冷却水腔室,以阻断蒸汽热量向配汽机构传导。

四个调节汽阀分别焊在前汽缸的左侧,右上侧,右侧,左上侧,调节汽阀开启顺序如图所示:

为使机组在起动和非设计工况下运行时,前汽缸的温度场比较均匀,且轴承受力点也能较稳定,故采用了上述方式。

2.1.10汽封

机组的前后汽封和隔板汽封,均采用了梳齿式汽封结构。

这种汽封结构的转子上面的汽封高低槽齿与汽封环的长短齿相配,形成了迷宫式汽封。

这种结构形式其汽封环的长短齿强度较高、封汽性能良好,同时便于维护和检修。

前汽封的弹性圈为整圈结构,需随转子一同安装。

2.2热力系统

2.2.1主汽系统

来自锅炉的新蒸汽经电动隔离阀到主汽门。

主汽门内装有蒸汽滤网,以分离蒸汽中的水滴和防止杂物进入汽轮机。

蒸汽经主汽门后,经四根导管分别进入四个调节汽阀,蒸汽在汽轮机中膨胀作功后排入冷凝器凝结成水,借助凝结水泵打入汽封加热器及1,2,3号低压加热器,经除氧器加热除氧的凝结水,由给水泵升压后再经两级高压加热器进入锅炉。

高压加热器有电动旁路门,当高压加热器发生故障时,给水直接打入锅炉。

为适应滑参数起动的需要,电动隔离阀前有一管道经减温减压器旁路到冷凝器。

凝结水泵后有一路凝结水可引入冷凝器上部,在汽轮机作低负荷运行或主蒸汽旁路时,使一部分凝结水重新回到冷凝器用于冷却旁路蒸汽和维持冷凝器与凝结水泵系统正常运行。

主蒸汽管路、抽汽管路及蒸汽旁路管道应对称布置或增加热胀补偿弯头,以尽可能抵消或减小对汽轮机的推力。

2.2.2回热抽汽系统

机组有六级回热抽汽,第一道抽汽送入二号高压加热器;第二道抽汽送入一号高压加热器并有工业用汽;第三道抽汽送入0.588Mpa的除氧器;第四道抽汽送入三号低压加热器;第五道抽汽送入二号低压加热器;第六道抽汽送入一号低压加热器。

前五道抽汽管路中均装有压力水控制抽汽阀;第六道抽汽口的抽汽管路中则采用了普通的逆止阀。

2.2.3汽封系统

汽轮机前后汽封近大气端的腔室和主汽门、调节汽阀及各抽汽阀门等各阀杆近

大气端的漏汽均有管道与汽封加热器相连,使各腔室保持-1.013kPa~-5.066kPa的真空,以保证蒸汽不漏入大气。

同时可将此漏汽加热凝结水以提高机组的经济性。

前后汽封的平衡腔室和各阀杆的高压漏汽端均与均压箱相连,均压箱上装有汽封压力调整分配阀,使均压箱保持2.94~29.4kPa,当均压箱中压力低于2.94kPa时,高于2.94kPa的抽汽通过该分配阀向均压箱补充,当均压箱中压力高于29.4kPa时,多余的蒸汽也通过汽封压力调整分配阀排入冷凝器中。

当汽封加热器工作失灵时,管路中有一向空阀可以打开。

2.2.4真空系统

蒸汽在汽轮机内膨胀作功后排入冷凝器凝结成水,在冷凝器内即形成真空。

为了去除在运行中逐渐积聚在冷凝器中的空气,在冷凝器两侧装有抽气管,由射水抽汽器将空气吸出排入大气。

2.2.5疏水系统

汽轮机本体及各管道的疏水分别送入疏水膨胀箱。

待压力平衡后送入冷凝器。

2.2.6法兰螺栓加热系统

为加速机组起动、带负荷及降低热应力与热变形,本机有外引蒸汽的自流式法兰螺栓加热系统。

本系统汽源由新蒸汽或除氧器供给,根据汽缸温度和起动带负荷要求调节到需要的温度。

新蒸汽节流后进入加热联箱,然后分两路:

一路进入左侧法兰,加热法兰和螺栓;另一路进入右侧法兰,加热法兰和螺栓。

乏汽及疏水进入疏水膨胀箱。

加热联箱上装有安全阀。

根据起动要求,监视法兰壁温及螺栓温度,随时控制进汽量。

当箱内压力大于0.685MPa时应排空。

(本系统制造厂仅供系统图具体结构及布置由设计院考虑)。

2.2.7局部冷却系统(本厂不供)

为减少汽缸对凸轮机构和前轴承座的热传导,以避免凸轮机构和前轴承座的温度过高,其座架的内腔室可通入冷却水。

自动关闭器油缸下部也通以冷却水,防止主汽门来的热传递。

为减少前汽缸猫爪对前轴承座的热传导,以避免前轴承座温度过高,猫爪下的滑键也可通入冷却水。

4汽轮机的运行及维护

4.1综述

汽轮机的合理起动、运行、停机是汽轮机的可靠性、经济性及长寿命的可靠

保证,运行单位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出较为完善的现场运行规程。

本章仅列出主

要的规范,在编制现场规程时,可参考DL/T608-1996《200MW级汽轮机运行导则》作为基础,在不违背本章所列规范的条件下,加以补充和完善。

4.2新蒸汽参数规范

4.2.1主汽门前蒸汽参数正常变化范围

压力8.83MPa(a)

最高9.32MPa(a)

最低8.34MPa(a)

温度535℃

最高540℃

最低525℃

4.2.2当主汽门前蒸汽压力为9.8MPa(a)或蒸汽温度为545℃时,每次运行不超过30min,全年累计不得超过20h。

4.2.3当主汽门前蒸汽压力小于8.34MPa(a)或蒸汽温度小于525℃时,应按规定减负荷运行

4.3负荷限制规范

4.3.1为了保证机组安全经济地运行,汽轮机必须严格控制在“热力特性曲线”所规定的工况范围内运行。

4.3.2在下列情况下,允许汽轮机带额定电功率长期运行:

4.3.2.1进汽压力降到8.34MPa(a),进汽温度降到525℃,冷却水进水温度不超过

20℃

4.3.2.2冷却水进水温度升高至33℃,但应满足下列条件:

⑴ 进汽参数不低于额定值;

⑵ 冷凝器保持计算耗水量;

⑶ 进入高压加热器的给水量不大于该工况下汽轮机总进汽量的105%。

4.3.3汽轮机减负荷运行

汽轮机的进汽参数或排汽压力偏离规范值时,汽轮机应按照"热力特性曲线"规程减负荷运行。

4.3.4为了使汽轮机各部件有足够的均匀的寿命,推荐汽轮机长期运行时所带的电负荷在额定负荷的三分之一以上。

4.4温升、温差控制规范

起动、带负荷与停机过程中,应将温升、温差控制在以下范围

项目

单位

控制规范

主汽门前蒸汽温升率

℃/min

2.8~3.2

主汽门前蒸汽温降率

℃/min

2

主汽门外壁温升率

℃/min

4.6~5

主蒸汽管外壁温升率

℃/min

7

调节阀蒸汽室外壁温升率

℃/min

4.6~5

汽缸法兰外壁温升率

℃/min

3

汽缸法兰内壁温升率

℃/min

4

汽缸法兰内、外壁温差

<120

汽缸法兰中心与螺栓温差

<35~45

上下汽缸温差

<35~45

4.5起动与带负荷

4.5.1起动方式概述

按起动时的蒸汽参数可分为滑参数起动和额定参数起动。

滑参数起动通常有真空法和压力法两种,目前广泛采用压力法滑参数起动。

额定参数起动,常用于母管制机组。

在冷态起动时,一般不宜采用,因为其升速较慢,热量损失较大。

而在热态起动时,则能迅速增加到需要的负荷。

滑参数起动,多用于单元制机组,是一种机、炉联合起动方式,具有起动过程中温差小、经济、起动时间短等优点。

压力法滑参数起动时,电动主隔离门及其旁路门关闭,主汽门和调节汽门全开,汽机抽真空,当锅炉升压至0.2~0.4Mpa绝对压力,并有50℃以上过热时即可冲转。

真空法滑参数起动时,电动主隔离门、主汽门和调节汽门全开,锅炉与汽机同时抽真空,锅炉点火后,汽机自然冲转。

电厂应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和经验,决定采用何种起动方式。

此外,按机组起动时的汽轮机汽缸金属温度水平,可分为冷态起动和热态起动,一般来说,凡停机时间在12h以内,或前汽缸复速级处上汽缸壁温度不低于300℃下缸壁温度不低于250℃,汽轮机再起动,则为热态起动。

其他情况下汽轮机起动则为冷态起动。

4.5.2冷态滑参数起动

4.5.2.1起动前的准备工作:

a.对汽轮发电机组的各部分设备进行详细检查,确认安装工作已全部

结束。

b.检查所有热工仪表及其附件。

仪表应校准。

c.对水系统、油系统进行检查。

d.对调节系统和保安系统进行检查。

e.检查滑销系统。

确保汽轮机本体能自由膨胀。

f.各阀门应处于正确状态。

g.起动高压电动油泵及高压顶轴油泵。

注意确认各轴承处顶起油压大于

9.8MPa,方可盘车。

h.压力法滑参数起动时,电动主隔离门及其旁路门关闭,主汽门和调节

汽门全开。

i.各管道和本体通疏水膨胀箱的疏水门全开。

j.冷凝器热井内充水到水位计3/4左右,并起动凝结水泵,以再循环运

行。

k.高低加热器汽水侧闸门全开。

l.起动射水抽汽器,真空达40kpa时,通知锅炉点火。

m.投入汽封加热器及汽封压力调整器。

n.起动循环水系统。

4.5.2.2冲转、升速与带负荷

a.压力法滑参数起动时,电动主隔离门前新蒸汽升压至0.2~0.4Mpa绝对压力,并有30~50℃过热时即可冲转

b.投入法兰加热装置,监视相对膨胀及温升、温差等数据在允许范围内。

c.400~500r/min低速暖机检查后,可继续升速。

过临界时应快速越过。

4.5.3汽轮机起动和升速控制相关部分可参见调节系统说明书。

4.5.4冷态额定参数起动

4.5.4.1起动前的准备工作:

a.对汽轮发电机组的各部分设备进行详细检查,确认安装工作已全部

结束。

b.检查所有热工仪表及其附件。

仪表应校准。

c.对水系统、油系统进行检查。

d.对调节系统和保安系统进行检查。

e.检查滑销系统。

确保汽轮机本体能自由膨胀。

f.各阀门应处于正确状态。

g.起动高压电动油泵及高压顶轴油泵。

注意确认各轴承处顶起油压大于

9.8MPa,方可盘车。

h.电动主隔离门及其旁路门关闭,主汽门和调节汽门全开,用旁路门开车(或全开电动主隔离门,其旁路门关闭,调节汽门全开,主汽门关闭,用主汽门开车)。

i.各管道和本体通疏水膨胀箱的疏水门全开。

i.冷凝器热井内充水到水位计3/4左右,并起动凝结水泵,以再循环运

行。

k.起动射水抽汽器。

l.投入汽封加热器及汽封压力调整器。

4.5.4.2冲转、升速与带负荷

a.真空达40~53kpa时即可冲转,维持400~500r/min低速暖机检查。

b.投入法兰加热装置,监视相对膨胀及温升、温差等数据在允许范围内。

c.升速,带负荷速度,可参考下表。

对新安装机组,应适当延长(本表仅供参考,在满足温升、温差控制规范前提下,用户应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和经验加以调整)。

 

冷态额定参数起动时间分配

序号

起动程序

时间(min)

1

冲转后升速至400~500r/min检查

3

2

均匀升速至1120~1200r/min

2

3

在1120~1200r/min暖机

10

4

升速至2250~2350r/min

3

5

在2250~2350r/min暖机

5

6

升速到2650~2750r/min

4

7

缓慢升速到3000r/min

16

8

在3000r/min检查并列

10

共计

55

9

并列后带1~2MW暖机

30

10

加负荷到5MW

5

11

5MW暖机

30

12

均匀加负荷到20MW

25

13

20MW暖机

20

14

均匀加负荷到35MW

15

15

35MW暖机

10

16

均匀加负荷到60MW

30

共计

165

总起动时间

220

4.5.4.3冷态额定参数起动下热胀、金属温度与负荷的关系

表中试验数据仅供参考

负荷

项目

到定速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日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