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大学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171529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57.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大学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湖北大学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湖北大学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湖北大学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湖北大学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湖北大学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3页
湖北大学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3页
湖北大学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3页
湖北大学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3页
湖北大学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3页
湖北大学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3页
湖北大学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3页
湖北大学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3页
湖北大学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3页
湖北大学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3页
湖北大学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3页
湖北大学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3页
湖北大学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3页
湖北大学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3页
湖北大学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北大学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docx

《湖北大学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大学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湖北大学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docx

湖北大学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

高等教育心理学纲要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帮助人们认识自己的科学。

2、个体心理现象个体心理是指个人所具有或在个人身上所发生的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心理特征和心理动力四个方面。

①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知、情、意)。

②心理特征是人们在认知、情绪和意志(心理过程)活动中形成的那些稳固而经常出现的意识特性,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P2-3)

3.个体心理与行为的关系:

人的行为受其内隐心理活动(心理过程、心理特征)支配,人的心理活动有一定的外部行为表现。

即:

心理支配行为,行为标志心理,是心理的外部表现。

他们之间不存在单一的对应关系(P3)

4、意识与无意识:

人的心理包括有意识和无意识(人与动物的区别);意识——自觉的、意识到的心理活动(自觉地、有意醒的、清晰的、能觉察的、能报告的);无意识——指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代表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

弗洛伊德):

人类表面上的理性行为,实际受非理性的无意识冲动或欲望支配;人在童年时期的潜意识、经验及其导致的内心冲突是心理障碍的根源;提倡用精神分析法来治疗疾病:

通过梦和自由联想法相病人潜意识中存在的动机,使受到的压抑得到宣泄,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5、教育心理学(20世纪60年代):

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心理基本规律的科学,主要研究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核心),也研究教的规律。

(P17)教育心理学独立的标志:

1903年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问世,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教育心理学的诞生的标志。

第一部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书卡普切列夫。

心理学创始人:

冯特,1879年作为独立学科;

6、实验法:

控制无关变量,操纵自变量,以考察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

可以揭示是什么,还可以探究为什么。

变量有3类:

①自变量:

即刺激变量,它是由主试选择、控制的变量,它决定着行为或心理的变化。

②因变量:

被试的反应变量,它是自变量造成的结果,是主试观察或测量的行为变量。

③无关变量:

影响因变量的值,与实验目的无关的变量。

7.测验法(标准化):

测量人的行为样本的一种系统的程序。

(P14)

8、认知发展理论影响最大的理论:

认知发展阶段论(皮亚杰)+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观(文化-历史发展理论)(P23)

1)认知发展阶段论(瑞士的皮亚杰)认为个体认知发展一般经过四个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似运算阶段。

各阶段都具有独特的认知结构,标志着一定阶段的年龄特点;每个阶段都是形成下一个阶段的必要条件;前后两个阶段有一定的交叉;顺序是不能改变的。

◆感知运动阶段(动作思维)(0-2岁):

主要特点:

儿童主要通过感知运动手段与外界发生相互作用。

他们的智力只限于感知运动。

主要成就:

9~12月客体永久性获得;因果关系简单推理;信号表征能力出现。

感知运动分化。

◆前运算阶段(2-7岁)(表象思维)

主要特点:

符号功能的出现,儿童能够通过表象和言语来表征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

思维开始摆脱具体动作的束缚。

但思维的不可逆性和自我中心性明显,感知的局限性和非守恒性。

主要成就:

表象符号能力;语言符号能力;获得类别思维和找出关系能力。

◆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初步逻辑思维)

主要特点:

儿童已经具有了明显的符号性和逻辑性,能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克服了思维的自我中心性,但思维活动仍局限于具体的事物及日常经验,缺乏抽象性。

主要成就:

守恒概念的获得;可逆性;去自我中心化;分类和序列;类包含。

◆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以后)(抽象逻辑思维)

主要特点:

最主要特征是思维摆脱了具体事物的约束,能将事物的内容与形式区分开来,思维具有抽象性。

能够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能监控和内省自己的思维活动。

多命题多形式的进行。

主要成就:

假设—演绎推理能力;归纳推理能力;能考虑复杂推理和问题解决中的可能性选择。

2)认知发展观(维果茨基)(P24)

心理的发展是个体从出生到成年,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由低级心理机能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

维果茨基认为,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有两种水平:

一是实际发展水平,二是潜在发展水平。

儿童经过自己努力和他人帮助,可从现有水平达到较高水平。

“最近发展区”:

学生认知发展真实水平与潜在水平之间差距。

是学生发展潜力大小的标志,是学生可接受教育程度的标志。

说明儿童发展的可能性。

3)皮亚杰与维果斯基的比较:

皮亚杰——发展先于教学,教学要适应发展。

教育从属与发展,认为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决定教学内容、步骤与方法。

维果斯基——教学先于发展,教学要促进发展。

4)认知发展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现实意义):

教学支架:

学生试图解决超出他们当前认知水平的问题时,教师所给予的支持与指导。

支架式教学:

一种帮助学生顺利通过最近发展区的教学模式。

着眼最近发展区,把学生的潜在水平变成现实水平,为学生提供发展的可能。

教学内容和方法不仅要考虑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也要根据学生最近发展区向学生提出更高的发展要求,促进学生的发展。

教学工作要根据学生认知发展水平,遵循学生认知规律进行,教学内容和方法适合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教学工作要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不能被动适应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

皮亚杰认为:

教育最高目标是具有逻辑推理能力和掌握复杂抽象概念能力,教学最要紧的刺激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

最近发展区表明了这种可能性,教师使教学针对适当的难度水平与学生的能力、知识水平,形成积极的不匹配状态,学生就能胜任学习任务。

9.大学生的思维特点及应用:

1)大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

◆处于由形式逻辑思维向辩证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

◆在常规思维继续发展的同时,创造性思维也在显著发展;

◆在思维能力高度发展的同时,形成了对思维的元认知。

◆思维品质具有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独立性、批判性;

◆反省思维能努力初步具备。

2)应用:

根据大学生认知发展特点,高校教师要不断改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增大信息量,并着重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知道学生有效学习,促进知识的领会、保持和应用。

培养创造思维能力主要从教学内容、步骤、方法,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指导学生进行科研选题,学会从事科研步骤和方法。

另外,高校还要组织学生的科研实践活动,是每个学生都有参加科研活动的机会并获得成绩。

10.大学生的智力差异与因材施教

1)智力:

是处理抽象概念和进行学习以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学习的内部条件,一般的认知能力,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其核心成分是思维能力。

是处理抽象概念和进行学习以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比奈——西蒙量表是最早出现的智力测量表。

法国心理学家比内创立的比内智力量表。

(P27-28)

2)IQ分数与学业成绩有中等程度相关。

智力是影响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智力并不是影响学习的唯一因素(意志品质、原有的知识储备、认知结构、认知发展、学习动机水平、学生集体与教师等对学生的学业成绩有重大影响)。

智力和学习成绩正相关。

智力和学生的学习成绩的相关系数随年龄增大逐渐降低趋势。

大学阶段是人生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是学习知识技能的黄金时期。

3)男女两性的智力总体上讲是平衡的;男女两性在智力上各有不同的优势领域;男女两性的智力差异有年龄倾向性;从智商分数的性别分布看,男性智力的变异大于女性(即在智力分布的两端,男性均多于女性)。

人类智力水平呈常态分布倒U分布。

85~110中等;140超;70低。

4)据智力因材施教:

改革教学组织形式,适应学生的智力差异,采取分校、分班、班内分组及跳留级的形式;改革教学方式,适应学生智力差异,教学形式多种多样。

其中掌握学习材料,个别指导。

个性化的教学系统就是适应学生智力差异的教学方式中的代表性的教学方式。

11.主要智力理论:

1)三元智力理论:

由美国心理学家斯滕伯格提出的智力理论,它包括情境亚理论、经验亚理论和成分亚理论三个有机组成部分,而成分结构有元成分、操作成分和知识获得成分等三个层次。

分析、创造、时间能力(P30)

2)多元智力理论:

由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认为智力由语言能力、逻辑数理智力、空间智力、音乐智力、身体运动智力、社交智力和自我认识智力等相对独立的七种智力组成。

每种智力都有其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每个人身上的组合方式不同。

(P31)智力是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智力三方面:

神经(能量)、经验(内容)、反省(技巧)。

12.社会性发展主要理论:

1)社会性发展(人格发展):

包括情感、意志、性格、自我意识、人生观、世界观的发展。

2)社会性发展理论影响最大的是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

人格的发展受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和制约。

3)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

(1)基本观点:

人格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渐进的过程;每一阶段有一个主要冲突(社会心理危机);每个阶段发展的顺序不变,其冲突是先天预定的,是生物成熟的表现;人格发展处于积极和消极两端之间,不存在发展不发展的问题,而是发展的方向问题。

(二维发展观)。

他认为,既要考虑生物因素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同时也要强调文化和社会因素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2)人格发展分为八个阶段:

阶段年龄对立品质体现价值

一、学习信任阶段0~1.5岁信任感对不信任感体现希望实现满足生理需要

二、自主者阶段1.5~3岁自主感对羞怯、怀疑感体现意志实现

三、发展主动性阶段3~7岁主动感对内疚感体现目标实现(游戏)

四、变得勤奋阶段7~12岁勤奋感对自卑感体现能力实现

五、建立自我同一性阶段12~18岁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体现忠诚实现

六、承担社会义务阶段18~30岁亲密感对孤独感体现爱情的实现

七显示充沛感阶段30-60岁繁衍感对停滞感体验关怀的实现兴趣扩展下代

八完善阶段60岁以后完善感对失望感体验智慧的实现

(3)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对教育的启示:

人格的发展是自我与社会文化相互作用的产物,各个阶段心理危机的产生和危机的解决都与环境作用密切相关。

因此,在人格发展的问题上,不但要重视自我教育的作用,而且还应特别重视学校、家庭和社会对个体的教育作用。

人格的发展在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任务,教育必须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格发展特点,引导个体向着对立发展过程的积极方向发展。

人格的发展虽然在各个阶段上具有不同的特点,但从总体上看,各个阶段的人格发展是一个完整的连续作用过程。

自我同一性:

是个体对自己的身体相貌、智力性格、自己以往状况和现状、环境、未来职业等方面统合起来认识,从而做出整合判断。

4)弗洛伊德关于人格的构成:

本我:

本能、无意识的愿望,服从快乐原则,表现生物的我;自我:

意识和理智,服从现实原则,表现现实的我;超我:

良心和道德理想,服从至善原则,表现道德的我。

13.大学生情感发展的特点与教育:

1)特点:

①情绪兴奋性高,感染性强;②情感的丰富性与复杂性;③情绪的稳定性与波动性;④情绪的文饰性;⑤社会性情感占大学生情感内容的主导地位。

2)教育:

培养大学生的高尚情操,提高认识能力,帮助他们用理智克服冲动;重视情感因素,增进教育活动中的科学性和艺术性,优化教育效果;关心每一个学生,保护每一个学生;施爱与细微之处,于意料之外,批评之时;对学生动之以情,做到教书育人;帮助学生控制情绪(宣泄、转移、放松),使之情感健康发展。

(P35)

14.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与教育:

1)自我意识:

作为主体的我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尤其是任我关系的意识。

人格的自我调控系统,是个性的核心部分。

个性心理发展的核心,是人的意识发展的最高阶段;为人所特有,衡量个性成熟水平标志,也是推动个性发展的内因。

2)自我意识的特征:

分离感:

与客体的分离;与他人的分离。

同一感:

一个人是长期地持续存在的,不随环境及自身的变化而否认自己是同一个人。

个体的社会化与个性化的统一。

3)自我意识的结构:

包括三个层次:

对自己及其状态的认识;对自己肢体活动状态的认识;对自己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认识。

从内容上:

生理自我(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精神自我)。

从形式上:

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自我意识包括知、情、意三个方面,即自我认知(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反思→自我概念→自我评价;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自我体验(自尊是核心;我是否满意自己?

能否悦纳自己?

)和自我调节(自我控制;我怎样使自己成为理想的那种人?

)。

4)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把自我分为主体我(I)和客体我(Me),自我意识就是主体我对客体我的意识。

大学时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时期,是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并成熟的时期。

(P36)

5)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及教育:

(1)总趋势:

①我国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总体发展水平较高,大多数大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别人对他的评价是比较一致的;他们的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是基本协调统一、同步发展的,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已经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②大学三年级是自我意识发展的“转折期”,表现为自我意识、自我调控发展较低、自我体验最为强烈。

③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具有较明显的时代特点。

◆自我认识方面:

①自我认识更具主动性和自觉

性。

②自我评价能力在增强,但仍有片面性。

③自我概念有了明显的变化,更具有丰富性、完整性、概括性和稳定性。

◆自我体验方面:

①自我体验具有丰富性和波动

性。

②自我体验具有敏感性和情境性。

②自尊感和自卑感相互交织。

◆自我调控方面:

①自我设计、自我完善的愿望

强烈。

(2)强烈的独立意识和反抗倾向。

(2)教育:

注意意志的培养,以知促意,提

高意志品质中的自觉性,以情促意,增强意志力量。

创设各种情境磨练意志(如挫折教育、大学生军训活动);

严格的纪律和管理制度,规范他们意志行动,保证其行为的正确发展方向,执行中严格要求认真检查,及时强化,促进其意志品质的发展。

6)大学生的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是大学生按客观要求对客体我实施的教育,是自我意识的最高体现,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

实质是现实的我与理想的我的积极统一。

通过外部手段促进大学生的自我教育。

◆引导正确认识自我:

①通过对他人的认识来识

自我。

②通过分析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认识自我。

③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认识自我。

④通过自我比较来认识自我。

通过自己的活动表现和成果来认识自我。

⑥通过自我反思和自我批评来认识自我。

◆引导大学生不断开发自我:

教师帮助大学生发

掘自己的潜能和长处,发现和创造优势,创设显示自己优势的机会;指导他们开发自我时对自己有辩证的发展的认识;

◆引导大学生积极接纳自我:

①引导他们积极地

评价自己,促使他们产生自尊感,克服自卑感。

②要教育大学生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树立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信心。

◆引导学生努力完善自我:

①确立正确的理想自我。

⑦努力提高现实的自我。

7)促进心理的健康发展

⏹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做恰如其分的分析,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向学生广泛传播心理卫生知识,帮助他们建立起维护个人心理健康的自觉意识,学会保持健康的情绪、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自娱等等。

⏹建立完善的心理咨询机构,将宣讲与咨询紧密结合起来。

为有问题的学生进行专业指导,以帮助他们解决在入学适应、学习、社会适应、恋爱与性心理卫生、择业与求职以及生活等方面的心理问题,使之能更好地适应环境,保持心理健康。

15、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把发散性思维作为创造性思维的标志,发散性思维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三个基本特性。

16、学习:

1)定义:

是由经验或练习而导致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较为持久的变化。

(P43)

2)理解:

学习发生的根本标志是变化的发生;学习发生的基本途径是经验或练习,不是学习以外的因素引起的变化,如青少年的嗓音,疲劳、药物、疾病、伤害引起;学习所引起的变化是比较持久的。

3)人类学习的特点:

社会性(间接性)间接经验;以语言为中介;有目的的、自觉地的积极主动的学习。

4)大学生学习的特点:

学习内容得专业化程度高,职业定向性强;具有更大的主观能动性;自学方式占重要地位,课余学习的比重加大;学习途径多样性。

6)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及指导意义:

(1)加涅(认知)是研究学习分类的最突出代表。

其根据学习结果的不同把学习分为5类:

◆言语信息:

陈述用语言文字表达的知识的能力。

关于是什么的知识;

◆智慧技能:

运用符号对外办事的能力,能运用语言和数字两种基本的事物符号处理外界的信息。

关于怎么办的能力;按照学习水平和包含的心理运算的复杂程度分:

辨别—概念—规则—高级规则(问题解决)。

◆认知策略:

运用符号对内调控的能力,即个体用

来指导自己的注意、知觉、学习、记忆、思维等内部认知过程的能力。

既是学习的条件,又是学习的结果;(特殊的智慧技能)

◆动作技能:

习得的、协调自身肌肉活动的能力,。

◆态度/品行:

习得的、决定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或倾向性。

愿不愿。

其中前三种为认知领域(知识、技能、策略)、技能领域、情感领域。

(布鲁姆的学习分类)

(2)现实意义:

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注重情感态度的培养。

学校开设的各门学科都有各自的教学目标,但都包含在5中结果之中。

每门学科都按照5种学习结果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

推进了现代心理学与学校教育实践相结合的伟大事业中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是当代心理学与学校教学结合的典范。

7)奥苏贝尔的学习分类:

(有意义的接收学习)

(1)学习进行的方式分:

◆接收学习:

学生通过教师的课堂讲授接收现成的结论。

将别人的经验变成自己的经验,所学习的内容是以某种定论或确定的形式通过传授者传授的,无需自己去独立发现。

特征:

学习内容(抽象的概念、命题、规则)以定论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将材料(别人的经验)内化为自己的经验。

课堂中更多的使用接受学习。

◆发现学习:

在缺乏经验传授的条件下,个体自己去独立发现、创造经验的过程。

特征:

学习的内容没直接呈现只呈现线索或例证。

(2)学习材料和原有知识的关系分:

◆有意义的学习:

学习者利用原有经验来对新材料的学习,理解新信息。

三种形式:

表征学习(代表性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

条件:

学习材料有逻辑意义;学习者具有将新旧知识加以联系的积极向心;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具有适当的知识基础;学习者积极主动使新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

◆机械学习:

在缺乏某种先前经验的情况下,靠死记硬背来进行的学习。

新旧知识没有观念联系。

17.学习理论

1)学习理论的分类:

◆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教育心理学之父桑代克的联结说;斯金纳的操作-操作性行为条件反射学说;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应答性的行为先行刺激引起的反应)共同点:

学习的实质是形成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而且他们的联结是直接的,不存在观念意识中介。

◆认知主义的学习理论(苛勒提出的的格式塔学习理论[格式塔的顿悟说]—认知理论的先驱;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奥苏伯尔的认知结构同化论[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皮亚杰、布鲁纳和维果斯基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共同点:

学习的实质形成一定的认知结构;承认在刺激与反应间存在以意识、观念为中介心理过程。

2)试误说(联结说):

◆观点:

倡者是桑代克(饿猫实验),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刺激情境与反应行为之间的联结,即S—R的联结,联结是通过不断尝试与减少错误的过程而建立的;学习过程中行为的后果是影响学习的关键因素。

◆学习的三大定律:

效果律(获得结果满意增强联结)、练习律(运用练习,增强联结)、准备律(联结前处于准备态,学习效果更有效)。

◆第一个系统的学习理论,以实验(饿猫实验)和事实为依据学习律对了解学习进程有意义;反应了学习活动的部分实际;轻视意识与主观能动性;有生物化的倾向;低估了学习的作用(P49)

◆现实意义:

行为矫正、程序教学、生物反馈。

3)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学说:

(老鼠压杠杆)

(1)操作性强化的类型:

奖赏、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消退、惩罚。

(2)观点:

个体行为分为:

应答性行为(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性行为(操作性发射)

(3)强化原理:

对强化的控制就是控制人的行为。

其斯金纳理论最重要的部分和基础。

◆强化:

增强同类反应发生的过程与手段。

◆强化物:

增强同类反应发生概率的刺激物。

◆正强化(积极强化):

通过呈现某种刺激增强反应

概率。

一种行为反应发生之时或之后呈现一个愉快的刺激;

◆负强化(消极强化):

通过中止某种刺激(讨厌的、

不愉快的)增强反应概率。

一种行为反应发生之时或之后消除一个不愉快的刺激;

◆一级强化:

满足人和动物的基本生理需要,能直接起强化作用。

◆二级强化:

指任何一个中性刺激如果与一级强化反复联合,它就能获得自身的强化性质。

(3)强化程式:

强化的时间和频率安排。

连续(即时)强化—新反应最有效,行为消退快;间隔(延缓)强化—高反应率、低消退率:

定时强化(临时抱负脚);定比强化(稳定的反应率);变比强化(维持反应的稳定性和频率最有效)

(4)强化原理的实际意义:

①遵循普雷马克原理,用高频的活动作为低频的

活动的强化物,即用学生喜爱的活动强化学生去参与不喜爱的活动。

②要针对不同学生提供不同的强化物,强化物的选用要因人而异,因年龄特征而异。

③教师在进行新知识教学时,要及时强化,因为后果紧跟行为比后果延缓要有效得多,而随着学习的深入,可转为间隔强化。

最佳训练组合可能是:

最初用连续强化,然后用定时强化,最后用变比强化。

使行为和后果之间的联系更明确,增强反馈的信息的价值;强化要保证朝正确方向促进或引导,不要坚持一开始就做到完善;不要强化不希望的行为。

(5)程序教学(P53):

源于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和积极强化的原理而设计的教学模式,并以此设计了教学机器。

做法:

程序教学是把教材内容细分成很多的小单元,并按照这些单元的逻辑关系顺序排列,构成由易到难的很多层次或小步子,让学生循序渐进、依次地进行学习。

学习中,学生尽量做出正确反映,教师在学生回答一个反映后立即反馈,出示正确答案——个别化的学习方式。

程序教学的基本原则:

①明确说明学习目的;②小步子的逻辑系列;③学习者主动地作出反应;④信息的及时反馈;⑤低的错误率;⑥按学生自己的速度完成教学程序。

程序教学可以使用程序课本也可用教学机器进行。

程序教学与计算机的结合,产生了CAI。

(6)简评:

只关注外显行为,避免涉及集体的内部状态,动物化倾向、极端实证主义倾向。

为教育技术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奠定基础。

4)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P54):

(1)观点:

大部分的行为是通过对榜样的模仿而习得的。

这一过程即是观察学习或模仿学习。

提出了“替代强化”的概念,即学习者因看到榜样受强化而间接地受到强化;三元交互决定论——人的内部因素、行为和环境影响三个因素间连续不断的交互影响;观察学习不同与机械模仿。

人的行为大都是在没有即时的外部强化的条件下进行的。

自我强化是人的能动性的特征。

(2)观察学习:

(由班杜拉提出,又叫模仿学习、替代性学习、间接学习)是指观察别人的行为方式及其行为后果(受奖或受罚),并在某种情境中作出或避免作出与之相似的行为方式。

替代强化:

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或学习行为倾向。

(3)观察学习的四个阶段:

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复现过程和动机过程。

(4)指导意义:

能解释社会性行为的学习,社会行为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形成和改变,环境、教育、榜样在人的社会行为、道德品质的形成中起很大作用;教育者言行一致;适当利用奖惩和替代强化对教育实践有指导意义。

5)苛勒的顿悟说观点:

学习不是联结,而是头脑中对知觉的重新组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