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检测卷重庆专用一解析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179109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1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检测卷重庆专用一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检测卷重庆专用一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检测卷重庆专用一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检测卷重庆专用一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检测卷重庆专用一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检测卷重庆专用一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检测卷重庆专用一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检测卷重庆专用一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检测卷重庆专用一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检测卷重庆专用一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检测卷重庆专用一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检测卷重庆专用一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检测卷重庆专用一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检测卷重庆专用一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检测卷重庆专用一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检测卷重庆专用一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检测卷重庆专用一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检测卷重庆专用一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检测卷重庆专用一解析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检测卷重庆专用一解析版.docx

《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检测卷重庆专用一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检测卷重庆专用一解析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检测卷重庆专用一解析版.docx

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检测卷重庆专用一解析版

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检测卷

(一)

(人教版:

第一单元~第七单元)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u:

64O:

16C:

12Ca:

40N:

14H:

1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32分)

1.在总结前人的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A.

道尔顿B.

门捷列夫

C.

拉瓦锡D.

徐寿

【答案】B

【解析】了解化学的发展历史,关注化学学科成就,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门捷列夫在化学上的最杰出的贡献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

故选:

B。

2.下列变化的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研碎冰糖B.干冰升华C.铁丝燃烧D.酒精挥发

【答案】C

【解析】化学变化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A.研碎冰糖只是形状改变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干冰升华是固态二氧化碳变成气态二氧化碳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铁丝燃烧生成黑色的固体四氧化三铁,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D.酒精挥发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

C。

3.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C.将一氧化碳通入灼热的氧化铜,黑色粉末逐渐变为红色粉末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白雾

【答案】C

【解析】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是现象。

铁丝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C.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铜是红色的。

故现象是黑色粉末逐渐变为红色,C描述正确;

D.磷在空气里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

需要区分烟和雾,固体小颗粒(烟),小液滴(雾)

故选C。

4.化学实验中,人的五官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图中五官的使用符合实验要求的是()

A.

鼻子闻B.

嘴巴吹

C.

耳朵听D.

眼睛看

【答案】C

【解析】A.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扇动,不能直接凑到瓶口用鼻子闻,防止吸入有毒气体,故A错误;

B.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不能用嘴吹,避免失火引发危险,图中操作错误,故B错误;

C.收集一小试管氢气后,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管口向下移近酒精灯火焰,松开拇指,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需要再收集,再检验,直到听到轻微的响声,才表明氢气已经纯净,人要远离.故C正确;

D.取用一定量的液体一般用量筒,量筒必须平放,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量取液体时,仰视:

量取的液体实际体积偏大,读数偏小,故D错误.

故选C

5.“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从这首诗中我们体会到()

A.物质的热胀冷缩是由于分子间隔的变化造成的

B.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且在不断地运动着

C.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D.分子在较低温度时会停止运动

【答案】B

【解析】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人在远处闻到梅花香味,是因为梅花花香中含有的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梅花花香。

故选:

B。

6.锂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质软,是密度最小的金属,常用于原子反应堆、制轻合金及电池等。

锂化物用于陶瓷制品中,以起到助溶剂的作用,硬脂酸锂用作润滑脂的增稠剂。

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甲所示,图乙表示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图甲可知锂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

B.锂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图甲与图乙形成化合物是LiCl3

C.x=8时,图乙表示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D.图乙所示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答案】D

【解析】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锂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41,且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省略不写,故选项说法错误

B.锂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而形成带1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氯最外层7个容易得到一个电子形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生成LiCl,故选项说法错误。

C.x=8时,核外电子数=18,质子数=17,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D.图乙所示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7,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而形成阴离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D。

7.正确设计实验方案是顺利完成实验探究的重要保障,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天然水中的不溶性杂质

过滤

B

鉴别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通入澄清石灰水

C

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的一氧化碳

混入氧气,点燃

D

鉴别木炭粉末和二氧化锰粉末

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中

【答案】C

【解析】A.过滤能够除去天然水中的不溶性杂质,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B.是因为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一氧化碳则不行,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C.混入氧气后,引入了新的杂质。

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木炭粉末和二氧化锰粉末都是黑色固体,观察颜色不能区分两种物质,加入过氧化氢溶液能快速产生气泡的是二氧化锰(利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也可以利用木炭的可燃性,在空气中加热,质量减少的是木炭也能区分。

故选:

C

8.下列符号能表示2个氢分子的是()

A.H2B.2H2C.2HD.2H+

【答案】B

【解析】A.H2可表示1个氢分子,故选项错误;

B.2H2可表示2个氢分子,故选项正确;

C.2H可表示2个氢原子,故选项错误;

D.2H+可表示2个氢离子,故选项错误。

故选B。

9.漂白液的主要成分是NaClO,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A.-1B.0C.+1D.+5

【答案】C

【解析】解:

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

(+1)+x+(-2)=0,则x=+1价。

故选:

C。

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次氯酸钠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

10.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分析错误的是()

A.室内着火不能立即打开门窗,是因为会提供充足的氧气

B.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焰很快熄灭,是因为它接触不到氧气

C.扑灭森林火灾砍掉前方树木设置隔离带,是因为清除了可燃物

D.在生煤炉时,可点燃木材来引燃煤,是因为木材的着火点比煤低

【答案】B

【解析】A.室内起火,不能立即打开门窗,否则空气流通更快,氧气更充足,火势更旺,故说法正确;

B.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焰很快熄灭,是因为火柴燃烧产生的热量向上散发,使火柴梗得不到充足的热量,温度不容易达到火柴梗的着火点,故说法错误;

C.扑灭森林火灾铲除前方树木设置隔离带,是因为清除了可燃物而灭火,故说法正确;

D.木柴的着火点比煤的着火点低,易被点燃,所以生煤炉时,可点燃木柴来引燃煤,故说法正确。

故选B。

11.民间常用川乌、草乌泡制药酒。

川乌、草乌含有少量有毒物质乌头碱(化学式为C34H47NO11),药酒使用不当会造成中毒。

下列关于乌头碱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乌头碱由四种元素组成

B.乌头碱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34:

47

C.乌头碱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只生成CO2和H2O

D.每个乌头碱分子由93个原子构成

【答案】C

【解析】A.由化学式可知,乌头碱是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的,故正确;

B.由化学式可知,乌头碱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34:

47,故正确;

C.由化学式可知,乌头碱是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的,所以乌头碱在空气中充分燃烧除生成CO2和H2O外,还会生成含氮的化合物,故错误;

D.由化学式可知,每个乌头碱分子由34个碳原子、47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11个氧原子构成的,共含93个原子,故正确。

故选:

C。

12.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错误的是()

A.元素观:

水、过氧化氢都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微粒观:

保持氧化汞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氧化汞分子

C.转化观:

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金刚石

D.守恒观:

1g氢气和1g氧气反应,生成2g水

【答案】D

【解析】A.水、过氧化氢都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A正确;

B.教材50页可知氧化汞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因此保持氧化汞化学质的最小微粒是氧化汞分子,故B正确;

C.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金刚石,故C正确;

D.1g氢气和1g氧气反应时,根据化学方程式可计算参与反应的氢气与氧气的质量为:

1:

8,因此氢气过量,故生成水的质量小于2g,故D错误。

故选:

D。

13.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CO和CO2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也不相同

B.碳在空气中充分燃烧时生成CO2,不充分燃烧时生成CO

C.CO用于冶炼金属、做气体燃料,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清明上河图至今图案清晰可见,是因为在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

【答案】C

【解析】A.CO和CO2组成元素相同,分子构成不同,因此它们的化学性质不相同,正确;

B.碳在空气中充分燃烧时生成CO2,不充分燃烧时生成CO,正确;

C.CO具有还原性和可燃性,用于冶炼金属、做气体燃料;CO2可以使石灰水变浑浊,CO则不能使石灰水变浑浊。

D.清明上河图至今图案清晰可见,是因为在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正确;

故选:

C。

14.如图是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铁丝网罩的作用是集中火焰提高温度

B.木炭发生了还原反应

C.加热试管可以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该实验中的木炭粉可以换成活性炭

【答案】B

【解析】

A.木炭具有还原性,能与氧化铜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该实验需要较高温度,铁丝网罩的作用是集中火焰提高温度故选项说法正确。

B.木炭具有还原性,夺取了氧化铜中的氧,发生了氧化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C.木炭具有还原性,能与氧化铜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变浑浊,故选项说法正确。

D.活性炭、木炭的主要成分均是碳单质,该实验中的木炭粉可以换成活性炭,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B。

15.下列基本实验的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

A.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B.

加热高锰酸钾

C.

 CO2验满D.

检查气密性

【答案】D

【解析】A.铁丝在O2中燃烧时,为防止生成物熔化溅落下来使瓶底炸裂,集气瓶的底部应放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图中集气瓶的底部没有放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故选项错误;

B.为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图中导管伸入试管内太长、试管口没有放一团棉花,故选项错误;

C.验满二氧化碳应将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集气瓶内,故选项错误;

D.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用手握住试管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

D。

16.若8gCuO被CO完全反应,有关量的变化如下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图中6.4表示生成Cu的质量B.(8-6.4)表示消耗CO的质量

C.生成CO2的质量为4.4gD.T2时CuO反应完

【答案】

B

【解析】

【解析】

设生成铜的质量为x,

CO+CuO

Cu+CO2

     80  64                  

    8g  x

80:

64=8g:

xx=6.4g

即8g氧化铜被完全还原后得到铜的质量为6.4g,故正确;

由CO+CuO

Cu+CO2可知固体减少的质量(8-6.4)g为氧化铜中氧的质量,而不是消耗CO的质量,故错误;

设生成CO2的质量为y,则:

CO+CuO

Cu+CO2

     80    44            

   8g     y

80:

44=8g:

y

y=4.4g故正确;

D.T2时固体质量不再减少,说明反应已经停止,CuO反应完,故正确。

故选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22分)

17.用化学用语填空。

(1)3个铝原子______;

(2)2个氮分子______;

(3)1个亚铁离子______。

(4)硫酸铵______

【答案】

(1)3Al

(2)2N2 (3)Fe2+(4)(NH4)2SO4

【解析】

(1)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所以3个铝原子,就可表示为:

3Al;

(2)分子的表示方法:

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若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氢分子可表示为:

2N2 ;

(3)离子的表示方法:

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

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1个亚铁离子可表示为:

Fe2+;(4)根据读法特点可知含有硫酸根和铵根,结合原子团的化合价可以确定化学式为(NH4)2SO4

18.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一些物质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的用途。

现有①干冰②活性炭③氮气④氧气⑤金刚石,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1)可用于净化水的是______。

(2)可作高档装饰品的是______。

(3)可用人工降雨的是______。

(4)可充入食品包装袋中以防腐的是______。

【答案】②⑤①③

【解析】

(1)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将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2)金刚石的硬度大,具有美丽的光泽,可作高档装饰品;

(3)干冰沸点点易升华吸热

(4)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充入食品包装袋中以防腐。

19.微观示意图可形象地表示微粒发生的变化。

下图是某物质燃烧的微观示意图。

(1)第一个框内物质属于_____________(填:

“混合物”、“化合物”、“单质”)。

(2)请在第二个方框中把微观粒子补充完整。

(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化合物

(2)

(3)4NH3+3O2

2N2+6H2O

【解析】

(1)由微粒的构成可知,第一个框内物质是由同种的分子构成的,分子又是由不同种的原子构成的,属于化合物;

(2)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及数目不变可知,应在第二个方框中补充3个氧分子,如下图:

(3)依据质量守恒定律,由上述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NH3+3O2

2N2+6H2O

20.分析图中内容回答问题

(1)在水蒸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A.水分子不断运动     B.水分子之间间隔不变

C.水分子大小不发生变化     D.水分子可以保持水的物理性质

(2)有些地区村民用地下水作生活用水,人们常用______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生活中可用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在电解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4)如图试管B中气体是_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

(1)AC 

(2)肥皂水  煮沸 (3)增强水的导电性(4)O2 2H2O

2H2↑+O2↑

【解析】

(1)在水蒸发的过程中,水分子不断运动,水分子大小不发生变化,水分子之间的间隔会变大,水分子不能保持水的物理性质,故说法正确的是AC;

(2)检验硬水和软水使用的是肥皂水,将硬水软化使用的是加热煮沸的方法;

(3)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后,水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数量增加了,水的导电性就加强了。

(4)电解水实验的现象和结论,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

1,B管中产生的气体是氧气;化学方程式2H2O

2H2↑+O2↑

21.已知A~H是九年级化学常见物质,有如下图所示关系,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均已经完全标出。

其中A是一种暗紫色固体,D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F在通常状况下为液体,反应③有火星四射现象,H是一种黑色的固体,在②的反应前后B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均不改变。

(1)写出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KMnO4MnO2K2MnO4; 

(2)2H2O2

2H2O+O2↑

(3)3Fe+2O2

Fe3O4

【解析】

气体D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所以D是氧气,A是一种暗紫色固体,A加热会生成氧气,结合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和方法可知,A是高锰酸钾,在②的反应前后B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均不改变,故B是二氧化锰,C是锰酸钾,F是一种最常见的液体,则F是水,E是过氧化氢溶液,反应③火星四射,并且H是一种黑色的固体,则H是四氧化三铁

由分析可知:

(1)物质A是KMnO4;B是MnO2C是K2MnO4

(2)反应②是双氧水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故化学方程式为:

2H2O2

2H2O+O2↑

(3)反应③是铁和氧气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Fe+2O2

Fe3O4

三、实验题(5分)

2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探究是化学学习的重要环节。

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仪器开展探究。

(1)写出标号仪器名称:

①_____。

(2)实验室若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使用该方法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

(3)某同学在实验室采用块状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①反应原理(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该同学选用C装置作气体发生装置,与B装置比较,其优点在于__________;

③他选用G装置收集二氧化碳,验满二氧化碳时,把燃着的木条放在玻璃管______(填“a”或“b”)端,如果火焰熄灭,则收集满了。

【答案】

(1)水槽

(2)A  (3)①CaCO3+2HCl=CaCl2+H2O+CO2 ↑②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③a

【解析】

(1)仪器①是水槽;故填:

水槽;

(2)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选择装置A来制取

(3)①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故填:

CaCO3+2HCl=CaCl2+H2O+CO2 ↑;

②选用C装置作气体发生装置,与B装置比较,其优点在于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故填: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③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用G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时,二氧化碳从短管进入,验满二氧化碳时,把燃着的木条放在玻璃管a端,如果火焰熄灭,则收集满了;故填:

a。

四、科普短文(5分)

23.阅读下面科技短文,回答问题:

 “灭火弹”是一种常见的灭火器材,主要分为沙石灭火弹和干粉灭火弹。

目前市场上的灭火弹主要以干粉为主。

超细干粉灭火剂是目前国内外已查明的灭火剂中,灭火浓度最低,灭火效能最高,灭火速度最快的一种。

超细干粉灭火剂对大气臭氧层耗减潜能值(ODP)为零,温室效应潜能值(GWP)为零,对人体皮肤无刺激,对保护物无腐蚀,无毒无害;超细干粉灭火剂灭火后残留物易清理,不会造成火场中人员中毒或窒息死亡。

 “灭火弹”具有两种引爆方式供使用者选择,一种是拉发式(又称主动式),用力拉出拉索后延时七秒钟即爆炸;另一种是引燃式(又称被动式),使用时只须撕开封皮掏出超导热敏线用力投入火场即可。

在扑灭森林大火时,由于人员多,接受灭火弹使用方法培训的专业人员少,因而应该选用引燃式超细干粉灭火弹。

而在应用于其它方面的灭火,则可根据现场情况选用,比如一些狭小场所或投挪不准的失火点、火灾场所会导致灭火弹滚动而不易被火苗点燃灭火弹的情况,适宜于使用拉发式灭火弹。

(1)常见灭火弹主要分为沙石灭火弹和____________。

(2)下列关于超细干粉灭火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有________(填序号)。

A.是灭火效能最高的一种灭火剂       B.对大气臭氧层耗减潜能值为零

C.灭火后残留物易清理           D.会造成火场中人员中毒或窒息死亡

(3)某种干粉灭火剂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遇热时碳酸氢钠会分解生成碳酸钠,并放出二氧化碳气体。

碳酸钠和硫酸铜都是由______(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4)请你写出一个有二氧化碳生成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5)狭小场所或投掷不准的失火点灭火时,适用于使用_____________(填“拉发式”或“引燃式”)灭火弹。

【答案】

(1)干粉灭火弹    

(2)ABC    

(3)离子

(4)合理即可

(5)拉发式

【解析】

根据题干中提供的信息可知,常见灭火弹主要分为沙石灭火弹和干粉灭火弹两类;

(2)根据“超细干粉灭火剂单位容积灭火效率是哈龙灭火剂的2~3倍,是普通干粉灭火剂的6~10倍,是七氟丙烷灭火剂的10倍以上,是二氧化碳的15倍;超细干粉灭火剂对大气臭氧层耗减潜能值(ODP)为零,温室效应潜能值(GWP)为零,对人体皮肤无刺激,对保护物无腐蚀,无毒无害;超细干粉灭火剂灭火后残留物易清理,不会造成火场中人员中毒或窒息死亡”可知,ABC都是正确的,D是错误的;

(3)碳酸钠和硫酸铜都是由离子构成的含有钠离子、碳酸根离子;铜离子、硫酸根离子;

(4)合理即可

(5)由“比如一些狭小场所或投掷不准的失火点、火灾场所会导致灭火弹滚动而不易被火苗点燃灭火弹的情况,适宜于使用拉发式灭火弹。

”可知,在狭小场所或投掷不准的失火点灭火时,适用于使用拉发式灭火弹。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加入盐酸的质量

40

40

40

剩余固体的质量

55

a

25

24.某课外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实验测定石灰石样品的成分(碳酸钙和二氧化硅),某课外小组同学将200克盐酸分4次加入到70克石灰石样品中(已知SiO2不与盐酸反应),得到如下数据和图象。

请计算:

(1)当加入盐酸_______克后,固体质量不再减少。

(2)a的值为______。

(3)一共有________克碳酸钙参与了化学反应。

(4)求反应结束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答案】

(1)160

(2)40 (3)65(4)28.6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