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九年级上综合训练化学卷四解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186329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298.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九年级上综合训练化学卷四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学年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九年级上综合训练化学卷四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学年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九年级上综合训练化学卷四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学年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九年级上综合训练化学卷四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学年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九年级上综合训练化学卷四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学年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九年级上综合训练化学卷四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2页
学年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九年级上综合训练化学卷四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2页
学年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九年级上综合训练化学卷四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2页
学年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九年级上综合训练化学卷四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2页
学年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九年级上综合训练化学卷四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2页
学年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九年级上综合训练化学卷四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2页
学年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九年级上综合训练化学卷四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2页
学年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九年级上综合训练化学卷四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2页
学年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九年级上综合训练化学卷四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2页
学年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九年级上综合训练化学卷四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2页
学年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九年级上综合训练化学卷四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2页
学年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九年级上综合训练化学卷四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2页
学年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九年级上综合训练化学卷四解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2页
学年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九年级上综合训练化学卷四解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2页
学年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九年级上综合训练化学卷四解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九年级上综合训练化学卷四解析.docx

《学年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九年级上综合训练化学卷四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九年级上综合训练化学卷四解析.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九年级上综合训练化学卷四解析.docx

学年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九年级上综合训练化学卷四解析

2014-2015学年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九年级(上)综合训练化学卷(四)

 

一、选择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9分)

1.(3分)(2013•珠海)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A.

活泼金属:

镁、铝、铜

B.

碳单质:

金刚石、石墨、碳﹣60

 

C.

氧化物:

水、氧化铁、熟石灰

D.

混合物:

空气、石油、甲烷

 

2.(3分)(2009•衡阳)如图所示的是某化学反应前后粒子数目和种类的变化情况,该反应的反应类型是(  )

 

A.

化合反应

B.

置换反应

C.

分解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3.(3分)(2009•衡阳)最近,科学家制造出了一种新型氧分子﹣﹣O4.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O4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B.

l个O4分子中含2个O2分子

 

C.

02和04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两种单质

 

D.

02和O4的化学性质完全相同

 

4.(3分)(2013•莱芜)下列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一定伴有能量变化

 

B.

一定能改变物质的性质

 

C.

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一定变化

 

D.

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原子个数一定不变

 

5.(3分)(2013•镇江)下列属于化学能转化为其它能量的是(  )

 

A.

水力发电

B.

电解水

C.

化学电池

D.

太阳能供热

 

6.(3分)(2011•嘉兴)分类是学习和研究科学的常用方法.对下列纯净物的分类,正确的是(  )

 

A.

碳酸钙和葡萄糖均含有碳元素,都是有机物

 

B.

二氧化碳和臭氧均含有氧元素,都是氧化物

 

C.

氧化铜和高锰酸钾均由不同种元素组成,都是化合物

 

D.

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于水后均能使无色酚酞变红,都是碱

 

7.(3分)关于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B.

混合物一定由两种物质组成

 

C.

纯净物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

 

D.

混合物也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

 

8.(3分)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特征是(  )

 

A.

分子重新组合

B.

分子的种类发生变化

 

C.

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

D.

分子间隔

 

9.(3分)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化合物和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

 

A.

冰、生石灰、天然气

B.

金刚石、高锰酸钾、石油

 

C.

液态氧、碘酒、生理盐水

D.

甲烷、盐酸、酒精

 

10.(3分)(2013•江夏区校级模拟)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该反应的反应物可能属于氧化物

 

B.

不考虑反应条件时,该图示可以表示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反应

 

C.

该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D.

该反应的生成物都属于化合物

 

11.(3分)(2007•成都)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  )

 

A.

碳酸

B.

二氧化碳

C.

乙醇汽油

D.

甲烷

 

12.(3分)(2008•义乌市)科学家研究发现,以Y2O3,BaCO3和CuO为原料经研磨烧结后可以合成一种高温超导物质,其化学式可写成Y2Ba4Cu6O13,且在合成过程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均无变化,则(  )

 

A.

此合成过程的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Y的化合价为+2

 

B.

此合成过程的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Y的化合价为+3

 

C.

此合成过程的反应类型不是化合反应,Y的化合价为+2

 

D.

此合成过程的反应类型不是化合反应,Y的化合价为+3

 

13.(3分)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反应前质量(克)

90

11

5

8

反应后质量(克)

36

M

35

32

 

A.

该反应是化和反应

B.

M的值是15

 

C.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

反应中甲、丙质量比为15:

27

 

 

二、非选择题:

14.(2010•昆明)下面是某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模拟图,请根据图示回答:

(1)该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

”和“

”与反应后生成的“

”各粒子间的个数比为      ;

(2)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3)根据上图所示,以具体物质为例,写出符合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5.(2009•贵州)分类是学习化学的常用方法之一.请将:

铁、水、铁水、冰、生铁、过氧化氢溶液这几种物质中的任意两种装入瓶中后,满足所给条件.将所选物质的名称填在瓶中空格上.

 

16.(2009•宁德)金属镁为重要的轻型环保材料,是制造汽车、飞机、火箭的重要材料.

(1)镁条可以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氧化镁,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镁是一种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金属.镁条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会产生一种灰黑色物质[Mg2(OH)2CO3],由此你认为这种灰黑色物质的形成是镁与      、      和氧气共同作用的结果.

(3)镁是一种较活泼的金属,在二氧化碳气体中也能燃烧(2Mg+CO2

C+2MgO),从该反应中你得到的信息有      .(写出一条即可)

 

17.(2009•抚顺)钢铁工业是本溪市的支柱产业,近期本溪市又发现了可观的铁矿石资源.

(1)写出以赤铁矿为原料冶炼生铁的化学方式:

      ;

(2)金属的锈蚀造成了金属资源的巨大损失,请你写出家庭生活中经常使用的铁质菜刀的防锈方法      .

 

18.(2010•芜湖)有人将物质的化学性质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指与其他物质反应生成新的物质,另一类是指自身分解为更简单的物质.下图表示物质化学性质的分类与化学反应类型的关系.

(1)请用下列两种物质的化学性质的序号填空:

①      ,②      .

a.硫可以在氧气中燃烧b.氧化汞受热易分解

(2)请用除图中以外的两种化学反应类型的名称填空:

③      ,④      .

 

19.(2009•武威)请结合下列实验常用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

a      ,b      .

(2)若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A”、“B”或“C”),装入药品前应先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放出.

(3)若要制取二氧化碳,在B装置中装有石灰石,那么a中应加入      .若要获得干燥的二氧化碳,除发生装置外,还应选用D装置,并在该装置中盛放      (填写试剂名称).如果用E装置收集该气体,则气体从      端进入(填“b”或“c”).

(4)实验室如用块状固体和液体无需加热制取气体,可将B装置改进为C装置(多孔隔板用来放块状固体),其优点是      .

 

20.(2015•未央区二模)学校实验室的废液缸中收集了学生在实验室制取CO2后残留的废液.小红同学想探究废液中溶质的成分,请你一同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提出问题】废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

【做出猜想】小红认为废液中报溶质只有CaCl2.你认为还可能含有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

【实验与结论】

①小红取少量CaCl2溶液分别加入到2支试管中,并向其中分别滴入无色酚酞试液作对比实验,结果两试管中溶液均无色,于是小红认为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

②你认为小红的实验      (填“能”或“不能”)证明他的猜想,理由是      .

③如果要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你选择的试剂是      ,实验中可以看到的现象是      .

【拓展与应用】

①若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想要处理废液只得到CaCl2溶液,应向废液中加入过量的      ,反应完成后过滤.

②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实验室的废液未经处理直接倒人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      (写一条).

 

21.(2006•淮安)机动车排放的尾气是空气的重要污染源,其成分之一是NO.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查阅资料后得知:

①NO常温下是一种无色、难溶于水的气体,它的密度比空气略大;②NO常温下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NO2气体:

2NO2+O2=2NO2;③实验室常用铜与稀硝酸反应制取NO:

3Cu+8HNO3(稀)=3Cu(NO3)2+2NO↑十4X.

根据以上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1)物质X的化学式为      .

(2)若选择合适的装置来制取并收集NO气体,你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收集装置是      .

(3)实验时在发生装置中可以观察到:

铜片不断溶解并得到蓝色溶液,还能观察到的现象有      

(4)该小组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还得知:

①NO容易和血红蛋白结合而使人中毒;②NO能抗击侵入人体的微生物,并能阻止癌细胞的繁殖和肿瘤细胞的扩散.综合分析①和②的信息,你得到的启示是      .

(5)某化工厂准备生产Cu(NO3)2,以铜和稀硝酸为主要原料设计了两种方案:

方案一:

3Cu+8HNO3(稀)═3Cu(NO3)2+2NO↑十4X

方案二:

2Cu+O2

2CuOCuO+2HNO3═Cu(NO3)2+H2O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你认为较合理的方案是      .从经济效益的角度考虑,选择此方案的另一条理由是      .

 

22.(2009•宜昌)“达菲”是目前世界上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良方之一.生产药品的主要原材料是我国传统香料八角茴香中所含的莽草酸,根据莽草酸的化学式(C7H10O5)计算:

(1)莽草酸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

(2)174g莽草酸中含有      g氧元素.

 

23.(2009•东城区二模)国家在建造水立方时用了含铁11200吨的钢材,若这些钢材是通过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得到的,则至少需要氧化铁的质量为多少吨?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CO+Fe2O3

2Fe+3CO2)

 

 

2014-2015学年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九年级(上)综合训练化学卷(四)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9分)

1.(3分)(2013•珠海)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A.

活泼金属:

镁、铝、铜

B.

碳单质:

金刚石、石墨、碳﹣60

 

C.

氧化物:

水、氧化铁、熟石灰

D.

混合物:

空气、石油、甲烷

考点:

物质的简单分类;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专题:

物质的分类.

分析:

A、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判断;

B、根据碳单质是由碳元素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C、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D、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

解答:

解:

A、活泼金属:

镁、铝;铜是不活泼金属,故A错;

B、金刚石、石墨、碳﹣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B正确;

C、熟石灰由三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但不属于氧化物,氧化物必须由两种元素组成,故C错;

D、甲烷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D错.

故选B.

点评:

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熟悉金属活动性顺序,知道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熟悉氧化物三要点:

两种元素、一种是氧元素、化合物.

 

2.(3分)(2009•衡阳)如图所示的是某化学反应前后粒子数目和种类的变化情况,该反应的反应类型是(  )

 

A.

化合反应

B.

置换反应

C.

分解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考点:

反应类型的判定;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专题:

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

分析:

置换反应是指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解答:

解:

由图中信息可知,A、C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和B元素组成的单质反应能生成A、B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和C元素组成的单质,属于置换反应.

故选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反应类型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分析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然后再根据各种反应类型的概念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3.(3分)(2009•衡阳)最近,科学家制造出了一种新型氧分子﹣﹣O4.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O4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B.

l个O4分子中含2个O2分子

 

C.

02和04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两种单质

 

D.

02和O4的化学性质完全相同

考点:

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专题: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

O4是氧元素组成的单质,一个O4分子由4个氧原子构成的,02和04是两种不同的物质,化学性质完全不相同.

解答:

解:

A、O4是氧元素组成的单质,所以A表达不正确;

B、一个O4分子由4个氧原子构成的,所以B表达不正确;

C、02和04是由氧元素组成的两种单质,所以C表达正确;

D、02和04是两种不同的物质,化学性质完全不相同,所以D表达不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化学式的意义,单质和化合物的辨别,以及对化学式从宏观上和微观上的表述等.

 

4.(3分)(2013•莱芜)下列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一定伴有能量变化

 

B.

一定能改变物质的性质

 

C.

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一定变化

 

D.

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原子个数一定不变

考点: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化学反应的实质.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A、化学变化中通常会伴随着能量的释放或吸收;

B、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有新物质生成;

C、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一定变化;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原子个数一定不变.

解答:

解:

A、化学变化中通常会伴随着能量的释放或吸收,因为化学变化中常伴随有发光、发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故说法正确;

B、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化学变化一定能改变物质的性质,故说法正确;

C、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一定变化,故说法错误;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原子个数一定不变,故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

判断物质变化是否发生化学的变化的关键是比较变化前后物质的差别:

是只限于物质的状态变化,还是物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5.(3分)(2013•镇江)下列属于化学能转化为其它能量的是(  )

 

A.

水力发电

B.

电解水

C.

化学电池

D.

太阳能供热

考点: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

专题:

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

分析:

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这种能量变化经常表现为热能、光能和电能等的放出或吸收,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

A、水力发电是将势能转化为电能,故选项错误.

B、电解水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故选项错误.

C、化学电池放电时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选项正确.

D、太阳能供热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能量转化的方式,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能量转化方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6.(3分)(2011•嘉兴)分类是学习和研究科学的常用方法.对下列纯净物的分类,正确的是(  )

 

A.

碳酸钙和葡萄糖均含有碳元素,都是有机物

 

B.

二氧化碳和臭氧均含有氧元素,都是氧化物

 

C.

氧化铜和高锰酸钾均由不同种元素组成,都是化合物

 

D.

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于水后均能使无色酚酞变红,都是碱

考点:

物质的简单分类;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专题:

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

A、碳酸钙不具有有机物的特征,为无机物;

B、氧化物的概念:

只由两种元素组成,一种元素是氧元素,而臭氧只有一种元素;

C、化合物:

由两种及以上元素组成的物质;如氧化铜和高锰酸钾;

D、碳酸钠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为盐,而非碱,但它的水溶液呈碱性.

解答:

解:

A、碳酸钙和葡萄糖均含有碳元素,都是有机物,分类错误,碳酸钙不具有有机物的特征,为无机物,故A错误;

B、二氧化碳和臭氧均含有氧元素,都是氧化物,分类错误,臭氧只有一种元素为单质,故B错误;

C、氧化铜和高锰酸钾均由不同种元素组成,都是化合物,分类正确,故C正确;

D、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于水后均能使无色酚酞变红,都是碱,分类错误,碳酸钠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为盐,但它的水溶液呈碱性,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掌握物质的简单分类;了解单质、化合物、常见氧化物、酸碱盐的判别;了解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区别.

 

7.(3分)关于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B.

混合物一定由两种物质组成

 

C.

纯净物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

 

D.

混合物也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

考点: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

专题:

物质的分类.

分析:

根据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定义进行解答.

解答:

解:

纯净物是指由一种物质组成,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

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每种物质分别保持自己的组成和性质,故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

故选AC

点评:

本题考查了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定义,题目较易.

 

8.(3分)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特征是(  )

 

A.

分子重新组合

B.

分子的种类发生变化

 

C.

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

D.

分子间隔

考点:

化学反应的实质.

专题: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在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故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特征是分子的种类发生变化.

故选:

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

原子

新的分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9.(3分)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化合物和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

 

A.

冰、生石灰、天然气

B.

金刚石、高锰酸钾、石油

 

C.

液态氧、碘酒、生理盐水

D.

甲烷、盐酸、酒精

考点:

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专题:

物质的分类.

分析:

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根据其特点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

解:

A、冰是水的固态形式,属于化合物、生石灰是钙、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天然气为主要成分是甲烷的混合物,因此不符合单质、化合物、混合物顺序排列;故A不正确;

B、金刚石是碳元素的一种单质、高锰酸钾为钾、锰、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石油油为混合物,因此符合单质、化合物、混合物顺序排列;故B正确;

C、液态氧为单质、碘酒为碘和酒的混合物、生理盐水为氯化钠与水形成的混合物,因此不符合单质、化合物、混合物顺序排列;故C不正确;

D、甲烷是一种单质、盐酸为水和氯化氢形成的混合物、酒精为有机物,因此不符合单质、化合物、混合物顺序排列;故D不正确;

故选B.

点评:

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分类方法方面的问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物质类别的特征.

 

10.(3分)(2013•江夏区校级模拟)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该反应的反应物可能属于氧化物

 

B.

不考虑反应条件时,该图示可以表示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反应

 

C.

该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D.

该反应的生成物都属于化合物

考点:

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反应类型的判定.

专题:

化学反应模拟图型.

分析:

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其分子应由两种原子构成且含有氧原子;

B、双氧水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双氧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氧分子由两个氧原子构成;

C、反应前的两个分子构成相同为同种物质的分子,反应后三个分子中其中一个分子与其它两个分子的构成不同,为两种物质的分子;

D、反应后的三个分子中,有一个分子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另两个分子构成相同中都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化合物分子.

解答:

解:

A、该反应的反应物的分子由两种不同的原子构成,若其中一种原子为氧原子,反应物即为氧化物,故A正确;

B、若图中的两种原子一种为氢原子、另一种为氧原子,则反应物为两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双氧水分子,生成物为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水分子、两个氧原子构成的氧分子,则该反应为双氧水分解生成氧气的反应,故B正确;

C、该反应为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的反应,符合分解反应的特点,反应为分解反应;故C正确;

D、该反应的生成物中有一种物质的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为单质分子;故D不正确.

故选D.

点评:

构成相同的分子为同种物质的分子,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单质分子,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化合物分子,这些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11.(3分)(2007•成都)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  )

 

A.

碳酸

B.

二氧化碳

C.

乙醇汽油

D.

甲烷

考点:

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

专题:

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

有机物是指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无机物是指不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等物质中虽然含有碳元素,但是这些物质的性质和无机物相似,把它们归入无机物.

解答:

解:

A、碳酸的性质和无机物相似,归入无机物研究,不属于有机物.

B、二氧化碳的性质和无机物相似,归入无机物研究,不属于有机物.

C、乙醇汽油属于混合物,有机物是纯净物,所以乙醇汽油不是有机物.

D、甲烷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

故选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分类方法方面的知识.可以依据物质的类别进行.

 

12.(3分)(2008•义乌市)科学家研究发现,以Y2O3,BaCO3和CuO为原料经研磨烧结后可以合成一种高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