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专著读书感悟_3篇(共9页)5900字.docx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1196031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5.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专著读书感悟_3篇(共9页)5900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教育专著读书感悟_3篇(共9页)5900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教育专著读书感悟_3篇(共9页)5900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教育专著读书感悟_3篇(共9页)5900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教育专著读书感悟_3篇(共9页)5900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教育专著读书感悟_3篇(共9页)5900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教育专著读书感悟_3篇(共9页)5900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教育专著读书感悟_3篇(共9页)5900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教育专著读书感悟_3篇(共9页)5900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教育专著读书感悟_3篇(共9页)5900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专著读书感悟_3篇(共9页)5900字.docx

《教育专著读书感悟_3篇(共9页)590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专著读书感悟_3篇(共9页)5900字.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育专著读书感悟_3篇(共9页)5900字.docx

教育专著读书感悟

  教育专著读书感悟篇一

  朱永新新教育的核心理念不是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而是突出&;一切人&;。

朱教授认为,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学生的发展,没有家长的发展也没有学生的发展。

教育目的本来就是为了人的发展,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关注人的发展空间。

要关注学生和教师、校长、家长以及社会上所有人的发展。

无论他是贫困的,还是富贵的;无论他是愚昧的,还是睿智的;无论他是健全的,还是残疾的,都应该让他们快速地发展。

  朱教授说,只有追求理想,超越自我,才能培养积极的态度,真正地让教师、学生和学校一起成长。

他认为,参加新教育实验的所有学校的老师都应该有自己的梦,都应该给自己一种挑战自我的勇气,一种超越自我的精神。

每一个老师、每一个学生都要成功,相当部分的老师和学生都能够成才。

所有参与实验的人都要感觉到自己在不断地进步,成长并快乐着。

  朱教授说,目前以成败论英雄、以金牌论英雄、以升学多少论英雄的观点是错误的。

新教育实验行动方案的关键是,教一些让学生一辈子真正有用的东西。

朱教授说自己是苏州大学毕业的,但他并不认为自己比北大、清华的学生差。

他说,我甚至可以到北大、清华去做老师做教授。

关键是怎么样让学生有一个真正辉煌的明天,而不仅仅是辉煌的今天。

  朱永新非常推崇&;学生走出校门,忘记学校所教内容后剩下的东西才是教育的成果。

&;许多人认为这非常精辟地诠释了教育;也有人认为就剩不下什么了(我想,这里学校所教内容,主要是指一些纯粹的应付考试的东西,这些东西,好多在实践中是用不上的,注定是要忘记的;而那些在实践中一刻也离不开的,是根本不会忘记的)。

  在这一方面,他专门做过调查:

平江实验小学的一些教师提出,作为教师都想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也希望在快乐活跃的氛围内进行教学,可现实是现在的学生和教师都没有讲话、活动的时间,没有活动作文怎么写?

尤其苏州现在已取消学生的春、秋游,他们不得不将时间花在那些重复的题海里,以至于学生一听到放假就欢呼雀跃,学习已完全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

对此,学校固然可以按照新教育实验逐步改善以往的办学理念,可更大的压力是来自社会的压力,甚至出现有的家长看到作业少了就责怪老师的情况,社会究竟对新教育是个什么样的态度?

  为此朱永新指出,学生的课外活动一定不能少,该做的还是要做,只要是省内游,安全工作做细一点,可以恢复学生的户外游。

不仅如此,还要多搞些这样的户外活动,哪怕是附近的博物馆、园林等,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在大自然中得到实践。

教学最关键的是如何让学生更活跃一点,调动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现在很多教师和学生埋怨没有时间,那时他们都将时间用在了加班加点上,试问:

加与不加究竟有多大的区别?

不如将这些时间让学生自由支配,让他们在课余时间多读一些书,现在有些学生对有些科目的什么定律、定理、公式都了如指掌,可遇到题目就不会做,原因就是没看懂题目,这非常值得教师们反思。

相信只要学生确实是进步了,社会会给予新教育一份肯定。

  教育专著读书感悟篇二

  前一段时间有幸读了《新教育》这本书让我深刻的感受到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激发心灵深处最美好的憧憬。

古语云:

&;书读百遍,其意自现&;,身为教师给学生的示范只停留在读一遍题目,又怎么能期待我们的学生认真审题呢?

我们不能因为自己在备课时候充分把握了教材。

熟悉了教学内容,就认为学生也熟悉了。

学生从课堂学习中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

更多的应是学习的方法。

如果教师在每次读题时能做到读两遍、三遍,指导学生如何来读题。

  读完此书后让我不禁感觉到拥有一名好教师的思想,能指导我们不断地开拓自己的事业,努力地寻求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使自己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地完善。

但思想、主见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拿来&;之后也要善于与时俱进,并且在长期实践基础上进行艰苦卓绝的思考。

你想关于教学研究,怎么去选择一个课题?

怎么去定位,我觉得对我的帮助还是很大的,我打算利用寒假的时间再去读几本关于类似的书来提升一下自己。

  书中讲到:

&;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

&;对照这里提到的要求,我身为一名教师,觉得离理想的教师的距离很大。

其中有很多要学习。

这也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充实自己,不断完善自己。

遇到挫折不气馁,要总结失败的原因。

要完全做到书中所讲的八点,当然这个过程是非常艰难的。

但是只要有这方面的意识,通过自身的努力,会慢慢向理想的教师靠拢,缩小其间的差距。

  不过在这其中,我最想做的是一位极有爱心的教师。

因为爱可以包容一切,可以逾越一切。

教师爱学生,一个佷重要的表现就是相信每个学生。

每个孩子都有巨大的潜能,而且每个孩子的潜能是不一样的。

有人可能认为潜能是要靠练习来挖掘,而我认为孩子的潜能要靠爱来挖掘。

我爱我的学生,常会有这样的一个念头:

某一天一个学生割破了手,我就不由自主地想到自己的儿子,要是自己的儿子割破了手,我会怎么样?

接下来的一切事情都很自然,学生也觉得你真的是很关心他。

以后不管他在学习还是生活上碰到不愉快的事情,他都会找你诉说。

师生关系的融洽,正是你首先付出了爱。

所以说只要肯爱学生,就会换来更多的爱。

  教育离不开爱。

爱的教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

就如夏丐尊先生所说的那样:

&;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

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

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工作对象是学生。

我们的工作和任务是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新人。

一位合格成功的教师应学会如何去爱自己的学生。

  教师爱学生,首先要做到的是尊重学生。

自尊心是人的心灵里最敏感的角落。

一旦自尊心受辱,轻者就此一撅不振,重者进而愤世嫉俗。

现在的学生普遍在家里被父母长辈溺爱惯了,接受信息的途径非常多而新潮,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处于青春期发育的第一阶段的逆反心理很强,经不起教师的批评和责骂。

所以只有尊重我们的学生,尤其是学生的人格,才能拥有一群灿烂的健康向上的学生,也才能为学生所尊重。

  教师爱学生,其次,要相信每一个学生。

为人师表还要能推己及人,以彼之心,度己之腹。

一件事情,从某一角度看是不可忍受的,而从另一个角度看,却未必没有可谅之处。

对于个别学生总无法及时完成作业,对于老师而言,这就是一个不认真至少是不重视学习的学生。

然而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或许有别的原因,可能是客观原因如家庭因素,可能是自身原因,如这个学生可能上课没听懂,作业不会做。

也可能是作业量超出了他能负荷的范围&;&;。

作为教师,应设身处地思考,才能解决问题。

时时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告诫自己,做到为人师表,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赢得尊重,赢得信任。

  理想确实是理想,真的想做到也许很难,但它又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前进的阶梯,这样不断前行才会让我们不断进步!

所以,要做一名理想的教师,首先必须具有远大的理想,至少要有更高一点的理想以促使自己不断前行。

  新教育的核心理念之一就是&;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是&;为了一切的人&;,而不是&;为了每位学生&;。

这里的&;一切的人&;不仅指学生,还包括教师、校长、父母和一切与教育有关的人。

新教育实验的目的是&;让教师和学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主要通过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学生的生存状态、学校的发展模式、教师的科研范式来实现这一目的。

在我看来,实现这一目的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教师和学生一起成长的过程。

  我认为,在新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我们教师要努力做到一下几点:

  老师是学生的榜样,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要首先做到。

比如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等等,我们老师就要首先做到,才能要求学生阅读、写作、演讲、关心社会。

教师要为学生树立积极正面的榜样。

教师只有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学生才会有法可效。

《论语&;子路》言: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

教给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让学生学会如何对待未来、对待工作、对待社会、对待学习、对待他人、对待自己。

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回想我的教育经历,我的老师们教给我的很多东西都一生受用,譬如守时。

  用教师的专业发展,影响学生的成长。

要特别注意的是是&;影响&;,而不是改变。

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学习充实自我,通过专业阅读、专业写作和专业共同体来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

  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向学生学习。

&;三人行,必有吾师。

&;学习他们的纯真善良、充满活力,学习他们的坚持和较真,学习他们敢于提出质疑&;&;

  在学生眼里,教师能够与他们平起平坐,他们的心理也就获得了一种平衡,这样的教师最能受到学生的敬重。

学生乐意与我走近,常把心里话告诉我,这不能不说是一笔最宝贵的财富。

我会深深的感受到了自身的一种最崇高的价值。

毫不避讳地说,这种崇高,正是我在读书工程中所获得的最大的收获,是我不断学习、不断完善的具体表现,这就是师德!

这就是师魂!

  教师的成功,来自学生。

要当一名优秀的教师,首先就认识教师是什么?

要教好自己的学生,首先必须认识学生是什么?

答案是显然的:

教师是人,学生也是人。

  我们一起行动,一起坚持,一起成长。

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有奇迹。

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来创造。

  教育专著读书感悟篇三

  读完了《爱的教育》,我深深得陷入了沉思,爱的教育是什么?

我在书的封面找到了答案:

素质教育就是&;爱的教育&;,对父母的爱、对老师的爱、对同学的爱是孩子做人的根本,也是其他素质的基础。

  《爱的教育》里没有乏味的说教,也没有豪言壮语,更没有轰轰烈烈的英雄事迹。

它所写的只是一些平凡而善良的人物:

像卖炭人、小石匠、铁匠的儿子、少年鼓手、带病上课的教师&;&;以及他们的平凡的日常生活。

正是这些看似平凡、实则真实可信的记叙,把读者带入一个爱的世界,让我们在爱中受到教育。

这本书里充满了爱。

充满了让人羡慕的爱。

  在我们的教育中,&;爱的教育&;这四个字,说来容易,做起来又是何等的困难!

首先,在大多数人的脑海里没有&;爱的教育&;这个概念。

所以,在我们的生活中,没有爱的教育。

正因为我们缺乏爱的教育,才使我们的生活里少了一些爱。

对父母的爱、对老师的爱、对同学的爱,这是我们缺少的,这是我们需要寻找的。

有了这些爱,我们的生活才会充满了爱。

  在《爱的教育》中,我走入了学生的生活,目睹了他们是怎样学习、生活,怎样去爱。

他们的爱里有宽容,有谦让,有亲情,有友谊。

《爱的教育》在诉说崇高纯真的人性之爱就是一种最为真诚的教育,而教育使爱在升华。

虽然,每个人的人生阅历不同,但是你会从《爱的教育》中,体会到曾经经历过的那些类似的情感,可我们对此的态度行为可能不同。

  年轻出任教职时,满腔热诚的爱,希望能够全心全力扮演&;为人师表&;角色,然而在专业经验不足、缺乏教学经验、也没有好的方法之下,曾经以「教师的权威」,用教鞭管教学生,以致伤了学生的心。

也曾为了虚荣,逼迫学生在各项比赛中斤斤计较分数,以争取许多&;虚伪的荣誉&;。

甚至以&;分数&;来看待孩子,也以&;外表&;来衡量孩子,更以&;听话与否&;来评价孩子,每每忆及此事,不禁全身颤抖,惭愧不已。

  不断的调整心态和做法,也为孩子多付出一份关心与爱心与真心,发现孩子们总会相对的给予&;回馈&;。

因此有&;爱的教育&;,才有&;美&;的回忆。

  我的体会:

  一、以教育为主题的美丽、可爱又动人的故事,应该很多,发生在你我大家的身上,大家都在从事教育工作,而且是基层的教育工作人员,所接触到、感受到的故事应该最多,也最深刻,只是大家都没有把他记录下来而已,如果有机会加以整理,如同本书一样,一定叫好又叫座的一本好书。

  二、我们不要过分执着一个观念、一种行为模式、一种习惯,而要常求突破,要从不同角度,正、反方面整体思考来解决问题。

我们应该养成反省思考的习惯,对任何事都要下功夫,才不至于被外界所困惑。

  三、看过的书颇多,很少再回味一遍,重新再来;写过的报告、资料也不少,也很少再重新翻开研读,事实上偶而重新品味一番,个中滋味又当从何说起?

只能意会不能言传。

我们经常在不知不觉当中只顾往前冲,忽略了反省与自觉的功夫,也常常在不知不觉当中,忽略了别人的感受。

  四、时代的产物中,造就了很多的读书人很会读书,很多学生光会读书,不会读人;只会做事、不会做人,个人过度重视,忽视;;是学术界的巨人,却是生活中的侏儒;可以和电脑、机器、实验室对话,却无法与人沟通。

  从事教育工作,针对教育问题而言,通常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到底哪些是&;要&;或者是&;不要&;?

这个问题值得探讨和研究。

  一、教师的&;要&;:

  

(一)教师要教育不要训斥:

教育是引导而不是灌输,视学生为「有」而不是「无」。

训斥则不容许学生说「不」,教育则潜移默化。

  

(二)了解学生、认识学生、适时的赞美和接纳、鼓励与协助,培养学生挫折和容忍的价值判断能力等等,让学生快乐成长、茁壮,更会利用各种机会和家长取得联系,适时的提供教养子女的咨询与方法,共同为学生的未来而努力。

  (三)教师要理解人性:

要了解学生的感受,学生的反应、学生的心声也该仔细的聆听看看。

  (四)教师要多怜爱和鼓励

  (五)教师要专业,专业的精神表现在对国家、社会、学校、学生、教师与家长之认知

  二、教师的&;不要&;:

  

(一)教师不要认为这行业是铁饭碗!

打不破,要珍惜羽毛。

  

(二)教师不要训斥与灌输,不强迫学生学习。

  (三)教师不要妄想&;教育万能&;,不是万能丹也不是特效药,有其极限。

  (四)教师不要过分执着&;立竿见影&;,潜移默化的过程导向,注重人格的培养,身心健康的引导。

  (五)教师不要悲观,要乐观以对,充满希望与理想。

  启发:

  

(一)多关心我们的学生,有爱的教育,才有美好的回忆。

  

(二)坚守岗位,默默耕耘、尽一己之力。

  (三)学习型组织的体会:

1、系统思考2、自我增进3、改善心智模式4、团队学习。

  (四)知识经济的时代,教师要上进好学、多求取新经验,落实教学工作。

  (五)教师专业成长*进德修养,教师专业自主工作理念的实践,必须落实在教育工作上,表现在各科教学工作上、表现在日常生活教育当中,以收到身教言教的效果。

  在《爱的教育》中,我找到了爱,在爱中找到了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