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育理想》读书心得体会范文(共10页)6300字.docx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1197567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6.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心得体会范文(共10页)6300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心得体会范文(共10页)6300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心得体会范文(共10页)6300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心得体会范文(共10页)6300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心得体会范文(共10页)6300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心得体会范文(共10页)6300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心得体会范文(共10页)6300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心得体会范文(共10页)6300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心得体会范文(共10页)6300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心得体会范文(共10页)6300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心得体会范文(共10页)6300字.docx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心得体会范文(共10页)630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的教育理想》读书心得体会范文(共10页)6300字.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心得体会范文(共10页)6300字.docx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心得体会范文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心得范文1

  读朱永新教授所著的《我的教育理想》一书,除了深感钦佩外,自己更想做一名理想的教师。

它能扫除那些陈旧得近乎老化的观念,让阅读者接受了一次又一次心灵的洗礼。

阅读者的内心受到强烈的震撼,也切实感受到自身素质提高对育人工作的重要。

尤其是第二章&;我心中的理想教师&;中的内容,更是感慨颇深。

  朱永新教授说:

&;我心目中的理想教师,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是一个善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

&;

  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

有一些人,他教1年,然后重复5年10年乃至一辈子;有些人,实实在在地教了5年。

一个实实在在教5年的人,与一个教了1年却重复了一辈子的人,他的成就是不一样的。

爱孩子,不是光给孩子们知识,教育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以积极的生存心境、积极的人生态度对待生活。

因此,作为一个教师,我觉得应该具有不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做一个教育上的有心人。

做一个教育上的有心人,千万不要成为一个高高在上的教书匠。

  朱教授在论述这些理想教师特点的时候,不但在精神上给我以鼓舞,而且在研究的方法上也给予了无形的指点。

比如,他在论及&;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的时候,他就说到了我们现在的很多老师充当的是&;教育警察&;和&;刽子手&;的角色,无限地放大学生的问题,在我们手上,失去了很多诺贝尔获奖者。

教师只有对学生充满爱心,才会去赏识他们,激励他们,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读了他的这些论述,想想自己对学生的态度,看看周围的大多数同事对学生的态度,尤其在考试到来的时候,我和我的许多同事真的扮演着朱老师所说的那些可怕角色。

读了他的论述以后,我决心改变自己的形象,只有真心爱学生、赏识学生,学生才会真正得到发展,这也是我读后最深刻的一个体会。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追求是我们永恒的主题。

没有理想的教育不可能在教育活动中洋溢着激情、诗意,也不可能有优质的教育。

为了未来的教育,我们这些做教师的必须要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也许我们离人们心中的理想教师还有一段距离,但我们有决心更有信心将这段距离逐渐缩短。

  当然,我做的远远还不够,大教育家伟大的理想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照耀着我年轻的心,今后,哪怕工作再忙,时间再紧,也要挤兑一点闲暇,让自己静下心,定下神来仔仔细细地拜读一些作品。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心得范文2

  最近,拜读了苏州大学朱永新教授《我的教育理想》一书,深为其思想之深邃、理念之新颖、见解之独到而折服。

朱教授在这本书中指出&;要想具有人文情怀,读书显得尤为重要。

一个不读书的人,不可能有人文情怀,要培养人文精神,首先要从接受人类文明的最精华的东西&;&;书开始入手。

&;

  近年来,在和学生读书共勉、互相增益的过程中,我时时体验着读书带给自己的充实和愉快,也深切地感悟到读书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

有人说:

&;书中自有精神食粮,书中自有生命质量,书中自有美德滋养。

&;由此可见,读书对于培养、充实、提升人文精神不可或缺,概括起来讲,读书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有如下三个方面的作用:

  一、读书,让学生视野开阔。

开学伊始,我与学生相约:

本学期老师要以大朋友的身份和同学们进行读书竞赛,新学期谁读的书多,谁的读书笔记写得最棒,谁就是读书状元。

说读就读,从我做起,率先垂范。

轮到我的早读课,我总是早早地来到教室,打开自己钟爱的书读上几页,待学生们到齐了,再上早读课;语文阅读课,更是我们师生读书的最好时光;语文活动课成了我们推荐好书、朗读美文和交流读书体会互动课;闲暇时,我们互相交换好书。

一学期下来,我班的一批&;小书虫&;除了读少儿版的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外,还读了《我要做好孩子》、《我要当升旗手》、《徐悲鸿一生》、《冰心散文》、《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书。

读的书多了,他们的视野明显开阔了,习作水平有了长足进步,谈吐也变得高雅。

学生身上洋溢的浓浓书香气让人不由得联想起来&;腹有诗书气自华&;名句来。

  二、读书,使学生精神充实。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以及《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等书中,十分强调要丰富学生的生活兴趣,那么这样的孩子根本不需要担心。

因为他没有时间和精力更没有举趣去从事不健康的活动,已被健康的情趣所充实和包围了。

书,是孩子们最好的精神食粮。

本学期,我又和学生们一起读了海伦?

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曹文轩《草房子》、严文井的《小溪流的歌》、以及《哈佛女孩刘亦婷》等书。

我明显地感觉到那些爱读书的孩子的精神世界充实且丰富了。

他们此同龄的孩子更懂得爱、懂得宽容、懂得珍惜时间、懂得诚信的重要、懂得父母的艰辛、懂得老师的用心良苦,懂得生活的美好、懂得友谊的珍贵&;&;

  三、读书,令学生志向远大。

学生具有远大的志向是其将来成功的的重要因素之一。

孔子曰: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志向,之于人生是至关重要的。

一个志向远大的学生,他的生活一定是充实而有意义的,他的进步就会插上奋斗不息的翅膀。

那么,对于一个小学四年级学生而言,志向从何立起?

单凭家长和老师的几句说教远不如引导他们读几有关志向者的书见效。

哥德说过:

&;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高尚的人谈话。

&;为此,我推荐《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诺贝尔奖百年英杰李政道》、《居里夫人》、《爱因斯坦》、《牛顿传》等书给学生读,让他们在书中与志向远大的伟人对话,受其熏陶从而逐步确立自己的远大理想。

有了志向,才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才有实现目标的坚忍不拔,因而也才有成功的可能。

我真诚的希望我的学生们今后都能在自己远大志向的引领、鼓舞下,经过不懈地努力,一步步走向辉煌的明天。

  由此可见,多读好书的孩子,其视野必然开阔,其精神必然充实,其志向必然远大。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多读些书不断充实自己,并引荐学生多读些有益的书,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尤为重要。

正如朱永新教授所言:

&;当所有的学校都有人文精神的时候,我们的社会就有正气,就充满希望。

&;古人云: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这里,我们不妨说培养人文精神,始于读书

  今天的教师为什么要读书,已经无需讲太多的大道理了。

因为社会各界对我们所从事的职业和对我们自身的要求都越来越高了;因为新课程改革正在轰轰烈烈地进行;因为教师专业发展别无他途。

&;&;任何一条理由都要求教师必须读书,读万卷书。

  然而,十分可悲的是,愿意读书,每天都坚持读书的教师少之又少,简直可用凤毛麟角来形容了。

  显然,目前要想让教师们在教学之余回到书桌前读书,关健恐怕不是在告诉教师们读书如何重要,更不是告诉教师们应当如何读书,而是要设法激发教师们的内在的阅读动力。

这就犹如要想学生认真学习,教师必须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一样。

  我们有必要对教师的职业特点作一个理性的分析和思考:

  一、教师们每天都在规范地完成着自己的工作。

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质量目标和考核指标(这些质量目标和考核指标有些是不及实际和蛮不讲理的),老师们被逼得喘不过气来,只好整天在领导&;强化质量意识&;的喊叫声中,把自己的弦绷得紧紧的。

教学方法陈旧,加班加点,题海战术,牺牲时间和体力和学生&;同归于尽&;,什么创新精神,什么创造能力都统统见鬼去吧!

  二、教师狭隘地生活着。

每天从家到学校,从学校到家,两点一线,周而复始,渐渐形成了不变的生活轨迹。

虽说这样的生活仿佛远离了社会的喧嚣和浮躁,但又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校园的陈腐和慵懒。

我们心不甘情不愿地看守着自己狭隘的生活,让自己变得更加广博似乎根本就事不关己了。

  三、教师们重复地生活着。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今天的你我还在重复昨天的故事。

机械地重复使我们内心深处产生了一种惰性,甚至是职业的倦怠。

读书苦,读书忙,读书有个啥用场?

  四、教师们忙碌地生活着。

备课,批阅作业,还有其他的各种中心工作需要完成。

我们已经分不清八小时以内和八小时以外了。

另外,成家后,还有许多的柴米油盐的生活琐事缠身,真是让人感觉好累好累。

唉!

  面对着当下我们教师的生存生活方式,我们要创设这样一个前提:

让教师愿意读书。

  创设这个前提,不是说说就可以行得通的。

所谓强按牛头不喝水。

但这确实又是一件极为关健的事。

可以这样认定,什么时候教师们发自内心地想读书了,我们的教学改革,我们的教学质量,我们的教育对象就都有了希望。

  那么,怎样让教师愿意读书?

  最根本的途径当然是从制度上提高优秀教师的社会地位。

如果我们确信读书是优秀教师必须经历的成长途径,那么我们首先就要使更多的教师愿意成为优秀教师,愿意为此而努力。

  让教师体验到读书的欢乐也是有效的途径之一。

教师毕竟是精神文明的创造者,教师的精神生命也需要发展、事业需要成功。

因此,如果能够让教师从读书中体会到欢乐,那么教师也会逐步地重拾书籍,回到书桌前来的。

有针对性地读书是最能体验到读书的欢乐的。

  以上为王小娣写的读书体会。

目前社会上教师的地位在精神方面很高很高了。

如果我们的工资全国统一发,规定每个月五仟元保底,对教学效果好的进行重奖,我想每个教师更会珍惜这个职业。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心得范文3

  朱永新是苏州市副市长,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

他著有《中华教育思想研究》、《我的教育理想》等著作。

  拜读了朱永新先生的著作《我的教育理想》,其中几句话深深打动了我:

&;教育需要激情,需要全身心的投入与无私的奉献。

教育需要诗意,需要洋溢着浪漫主义的情怀。

教育需要机智,需要把握每一个转瞬即逝的机遇。

教育需要活力,需要以年轻的心跳昂奋地工作。

教育需要恒心,需要毫不懈怠地追求与探索。

&;我不由得按着书中理想教师的&;标准&;去叩问自已:

我是不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

我是不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

我是不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

我是不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

我是不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

我发现,我对上述问题的回答缺乏信心。

于是,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一直以这些标准来激励自己,要求自己,促进自己。

  一、理想是我前进的目标。

  理想是人们奋斗的目标,有了它才有了前进的航向。

有一则故事:

三位砌砖的工人正在工作,有人问他们在做什么,他们的回答各不相同。

一个说&;砌砖&;,一个说是&;赚工资&;,而第三个则自豪地说:

&;我正在创造世界上最富有特色的房子。

&;正是有了这一远大的理想,后来这个人成了一位著名的建筑大师,而另两位工人则一生默默无闻。

  教师从事的工作是为了学生的一生发展负责,历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更需要每位教师都为自己设置一个目标,使自己的行为能锁定在这个目标上,不断地进行自我挑战。

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我,面对孩子们渴求知识的热情,追求真理的执着,被深深地感染。

我蹲下身子走进他们中间,和他们一起徜徉于学习的海洋,一起采撷智慧的火花,我快乐着孩子的快乐,烦恼着孩子的烦恼,幸福着孩子的幸福。

我爱教育事业,因为教育赋予我崭新的生命;我爱学生,因为学生赐于我无限的动力;我更在乎学生,仅仅因为学生在乎!

随着新课改的到来,我不禁产生困惑:

如何上好数学课?

带着困惑,我乐此不疲地追寻着我心目中理想的数学课堂。

现在的我心中经常追问,什么是真正的教育?

爱因斯坦说:

&;教育应该使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享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来负担。

&;我豁然开朗。

因为有了这些追问,才使我的工作和生命更有意义。

  二、认真是我工作的态度。

  回首这二十多年的工作,我用一个词概括我的工作态度,那就是认真。

认真是一种严谨的工作态度,而&;态度决定一切&;。

学生是正在成长的、具有鲜明个性的活生生的个体,这无疑要求我要像对待绿叶上的露珠一样认真精细的善待每一位学生。

  如何让学生享受教育,享受语文?

课堂是基点,是生命的源泉。

一直记得一位名师的话:

&;用一生的时间去备课!

&;我感觉到这句话的份量,正是在它的指引下,踏踏实实地铺展我的教育历程。

我认真学习教育新理念,创造性使用教材,为学生创设富有情趣和挑战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课堂中时而静谧无,时而欢呼雀跃,激烈的男女擂台赛总是让他们忘了下课,即使下课也意犹未尽。

在探究学习中,学生爱动脑筋了,会动脑筋了,胆子小的敢上台了,胆子大的俨然一个小老师。

他们每一个会心一笑使我欣慰,每一个摇头皱眉使我不安,促使我深刻反思,及时调整。

正因为时刻把学生装在心里,才使我坚持上好每一堂课,才使我教学能力得到提高,为学生的生动活泼发展,撑起一方蓝天。

  认真的人会时时处处都完善细节。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

作为认真的教师,应懂得:

教育无小事,事事为育人;教师无小节,节节皆楷模。

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的一切。

我一直用它规范自己的言行,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在与学生交往中我用一双认真的眼睛,对待学生成长中的问题,见微知著,及时指点,对于成长中的亮点,善于捕捉,及时鼓励。

  三、学习是我进步的阶梯。

  在知识爆炸的时代,学会学习,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是教师最紧迫的任务。

勤于学习,充实自我,这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基础。

向书本学习,向同事学习,利用网络学习,向实践学习,向孩子学习,是我学习的法宝。

  向书本学习,博览群书。

一本好书像一艘船,能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无限广阔的海洋。

教育名人薛瑞萍说:

&;教书的人啊,自己先就不读书,这可怎么得了!

&;所以,我要求自己用有限的时间&;读&;最多的书,用眼睛用耳朵,用双手,用心灵&;&;我读教育名著,读到了苏霍姆林斯基、马卡连珂、杜威、陶行知、魏书生&;&;大教育家伟大的理想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照耀着我年轻的心;我读教育报刊,读到了优秀教育理念和教学设计,它们是我工作的好帮手,形影不离的好伙伴;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学修养、道德素养,所以经典的文学名著更不应该束之高阁,而成为我们平时经常享受的精神食粮。

  利用网络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熟练的运用计算机获取、传递和处理信息。

记得我最早接触的是人教论坛,在那儿碰到了很多优秀敬业的老师,他们和我一样年轻,却已经取得了很多的成绩,这无疑给我的成长起到了很大的促进。

  向实践学习,实践出真知灼见,实践长才干。

在学习借鉴中尝到甜头,在尝到甜头中不断学习,我大量阅读各种教育教学杂志,由看教案发展到看论文,由此我成了学习的好手;然后在不断学习中不断实践,在不断实践中不断反思,思考教学成败,思考创新教法;接着在不断反思中不断总结,在不断总结中不断提炼;最后在不断总结中不断交流,在不断交流中不断升华。

我的教学水平就是这样慢慢得到进步的。

  向孩子学习,努力理解孩子的世界。

成人世界和孩子世界是不一样的,孩子们的世界有独特的色彩、旋律和内涵。

教师要和他们一起喜怒哀乐,要和他们共同成长,要成为他们中的一分子。

我经常抱着一颗非常年轻的心,与他们沟通,去理解他们,才赢得了他们的喜欢和信任。

  一本书上讲到教师应当有三历:

学历、经历和阅历。

我不一定能行遍万里路,读遍万卷书,但我会使自己成为一个永不停止读书、探索、思考、写作的人,让它们成为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习惯。

&;讲台上循循善诱,身后留下的,惟有藏书万卷。

&;这便是热爱读书,积极进取的我的真情告白。

  如果汗水可以积攒,我们的黄河将会更长,如果信念可以堆积,我们将树起另一座泰山。

又是在一本书上看到这么一段话:

&;教育家和教书匠的一个最大区别,就是教书匠甘于平凡,而教育家追求卓越。

&;我想我会选择追求卓越。

尽管我离卓越还相距甚远,我所做的很微不足道,比我优秀的人还有很多很多,但我一直相信厚积才能薄发,认真的人最接近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