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选拔性考试试题精选综合实验题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203600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33.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选拔性考试试题精选综合实验题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3选拔性考试试题精选综合实验题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3选拔性考试试题精选综合实验题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3选拔性考试试题精选综合实验题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3选拔性考试试题精选综合实验题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3选拔性考试试题精选综合实验题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3选拔性考试试题精选综合实验题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3选拔性考试试题精选综合实验题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3选拔性考试试题精选综合实验题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3选拔性考试试题精选综合实验题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3选拔性考试试题精选综合实验题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3选拔性考试试题精选综合实验题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3选拔性考试试题精选综合实验题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3选拔性考试试题精选综合实验题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3选拔性考试试题精选综合实验题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3选拔性考试试题精选综合实验题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3选拔性考试试题精选综合实验题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3选拔性考试试题精选综合实验题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3选拔性考试试题精选综合实验题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3选拔性考试试题精选综合实验题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3选拔性考试试题精选综合实验题答案.docx

《3选拔性考试试题精选综合实验题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选拔性考试试题精选综合实验题答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3选拔性考试试题精选综合实验题答案.docx

3选拔性考试试题精选综合实验题答案

选拔性考试试题精选(探究题、综合实验题)答案

1.①若干燥管内的液(水)面比烧杯内的液(水)面低,且过一段时间后干燥管内的液(水)面保持不变

②充满干燥管铜片表面有气泡产生,铜片溶解,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液面下降

③防止污染空气

2.

(1)①CaCO3===CaO十CO2Mg(OH)2+2HCl=MgCl2+2H2O

②I、Ⅳ、V

③蒸发皿玻璃樟(本题答案不分先后顺序)

④电解产生的氯气用于生产HCI(合理答案均给分)

3.①完全反应后生成的固体的质量有②充分反应后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体积)

4.

(1)H2C

(2)CH4十2O2===CO2十2H2O

(3)2H2O2====2H2O+O2(催化剂可以写成:

Fe2O3或CuO等)

5.

(1)滤去不溶性吸附一些可溶性(本题答案不分先后顺序)

(2)②(饱和)Na2CO3溶液CaCl2十Na2C03=2NaCl+CaCOa(只写此化学方

程式即给分,再写Ca(OH)2+Na2C03=2NaOH十CaCO3不扣分也不加分)

④取上述滤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少量肥皂水,振荡产生较多泡沫

6.

(1)Cu2+O2

(2)复分解置换(每空1分)(3)CO2+Ca(OH)2=CaCO3↓+H2O

CuSO4+Fe=Cu+FeSO4(每空2分)

7.【问题讨论】

(1)Na2CO3+Ca(OH)2=CaCO3↓+2NaOH(2分)

OH-、HCO-3、Ca2+(3分)

(2)Na2CO3+CaCl2=CaCO3↓+2NaCl(2分)

有无气泡产生(1分)

(3)空气受热膨胀不易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小试管中有大量气泡产生或大试管管口有水珠等)

【拓展应用】

(1)加热

(2)NaOH(或氢氧化钠)(每空1分)

8.

(1)置换反应

(2)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或加快食盐溶解氮

(3)

加入稀盐酸质量/g

(4)94.6%

9.

(1)2H2O2=2H2O+O2↑

(2)干燥作用(或除去水蒸气)

(3)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0.8CxHy+(4x+y)/4O2=xCO2+y/2H2O(其它合理答案也可)

(5)偏大

10.

(1)N2+3H22NH3

(2)⑤④①②③

(3)H2O+CO2=H2CO32CO+2NON2+2CO2

11.

(1)H2C

(2)①CaCO3CaO+CO2↑②Ca(OH)2+CO2=CaCO3↓+H2O

③3Fe+2O2Fe3O4④Fe2O3+3CO2Fe+3CO2

12.

(1).Fe过滤

(2).稀硫酸Fe+H2SO4=FeSO4+H2↑

(3).不合理因为要使Ag+完全置换出来,必须加入过量的铁

(4).两种滤液中都含有硫酸亚铁,可得到更多的硫酸亚铁,综合利用

(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13.①装置的气密性④不再产生气体Na2CO3+H2SO4=Na2SO4+CO2↑+H2O

(1)除去水

(2)使反应产生的CO2全部导入U形管

(3)79.5%

(4)浓盐酸有挥发性,对测定有影响

(5)CaCl2

14.【方案设计】

(1)用带火星的木条试验,看木条是否复燃

(2)SO2+2NaOH=Na2SO3+H2O

(3)实验时在B处易发生爆炸事故堵住试管囗,靠近火焰点火尖锐的爆鸣声

【实验探究】H2

【思维拓展】

(1)酸性

(2)SO2易溶于水,也能使液面上升将NaOH溶液换成水做对比实验

15.

(1)1.2g的固体是活性炭。

(1分)

8.0g滤渣中Fe和Fe2O3两种物质的总质量为8.0g-1.2g=6.8g(1分)

(2)Fe元素的质量为:

8.0g×

=5.6g

则Fe粉和活性炭的质量之比为5.6∶1.2=14∶3(1分)

(3)由于铁变质而增加的氧元素的质量为:

6.8g-5.6g=1.2g

变质铁的质量为1.2g÷

=2.8g(1分)

脱氧剂的变质程度=

×100%=50%

16.

(1)过滤盐酸

(2)促进更多二氧化碳溶解使反应更充分(3)Ca(OH)2溶解度(4)因氯化铵受热分解

17.

(1)H2O酒精灯

(2)Cu2(OH)2CO3+4HCl=2CuCl2+3H2O+CO2↑绿色沉淀没有全部溶解

(3)Cu(OH)2=====CuO+H2O(4)CuOCu2(OH)2CO3Cu(OH)2(5)盐酸

18.

(1)紫加速溶解,混合均匀

(2)①②不是(3)自由移动的离子MnO4—

19.

(1)36.1g3.3g

(2)15.4%(3)蒸发结晶

20.⑴①②⑵H2O2MgOMg3N2⑶2H2O====2H2↑+O2↑

Mg+2HClMgCl2+H2↑(或Mg+H2SO4MgSO4+H2↑)

21.

实验操作和步骤

实验现象与结论

一支试管中溶液由无色变红色,则原溶液是稀盐酸。

一支试管溶液中有气泡放出,则原溶液是Na2CO3溶液。

⑶另用2支试管,各取少量未确定的二种溶液,分别滴加步骤⑵检验出的溶液。

一支试管溶液中有白色沉淀析出,则原溶液是Ca(OH)2溶液,反应的化学方各式为Na2CO3+Ca(OH)2CaCO3↓+2NaOH。

另一支试管溶液中无现象,则原溶液是NaOH溶液。

小伟Ca(OH)2溶液

22和23答案就是下面的28和27题。

24.酒精的熔点为-114.1℃,即在常温下,酒精不可能为固态(1分)

【实验探究Ⅱ】:

请你完成以下实验报告。

序号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①所得溶液放入试管中,滴加过量氯化钙溶液,待充分反应后,滴加数滴无色酚酞试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溶液变红

(此格不须填写)

实验结论:

该白色固体为氢氧化钠、碳酸钠。

本处仅检验氢氧化钠为1分,仅检验碳酸钠为3分(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各1分,两者都检验为5分(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各2分,实验结论1分)。

玻璃导管的成分中可能含有钠离子(1分)

25.

(1)H2(1分)

(2)CO(1分)

(3)H2CO3(1分)O2(1分)

(4)6CO2+6H2O

C6H12O6+6O2(2分)

26.

(1)2H2O通电2H2↑+O2↑(2分)

(2)产生剧烈的爆鸣声(1分)

(3)仪器和装置都用生活中废旧物品制成,体现了环保与节约资源的理念(1分)

(4)硬质塑料管没有刻度,无法测量两种气体的体积比(1分)

27.

(1)a;c;d,碳酸氢钠(或NaHCO3),浓硫酸(或浓H2SO4)。

(2)g;无水硫酸铜(或硫酸铜或CuSO4),澄清石灰水(或氢氧化钙溶液),氧化钙或生石灰或碱石灰(只要答对一个即可得分,答“氢氧化钠固体”也给分):

收集再利用(或收集或点燃除去,其他合理也行)。

28.

(1)可能是氯化钠溶液;NaCl+AgNO3=AgCl↓+NaNO3(每空l分,共2分)

(2)可能是硫酸钠溶液:

Na2SO4+BaCl2=BaSO4↓+2NaCl(每空l分,共2分)

(3)(共2分)不正确(1分);使酚酞试液变红的不一定是氢氧化钠,如碳酸钠等。

(1分)

(4)(共4分)

你补充的猜想

设计的实验步骤

可能的现象与结论

可能是碳酸钠溶液(或者碳酸氢钠溶液)等(1分)

用试管取少量样品,向其中滴入适量的稀硫酸。

(1分)

若能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则猜想成立。

(1分)

若无明显变化,则猜想不成立。

(1分)

说明:

本小题其他答案只要合理均可分步给分。

29.

(1)Na2CO3、Ca(OH)2、CuSO4

(2)①Ca(OH)2+Na2CO3=CaCO3↓+2NaOH;②Cu(OH)2+H2SO4=CuSO4+2H2O;

③Cu(OH)2CuO+H2O。

30.解:

生成H2的质量:

102.4g+247.3g-348.7g=1.0g

设生铁样品中含铁的质量为x。

Fe+H2SO4==FeSO4+H2↑

562

x1.0g

生铁样品中铁单质的质量分数为

%=87.5%

答:

生铁样品中铁单质的质量分数是87.5%。

[交流讨论]

⑴左

⑵确保生铁样品中铁单质与稀硫酸完全反应

⑶8.25%

31和32.缺答案

33.

(1)甲:

CaCO3;C:

H2O;F:

NH3(每空1分,填名称不给分)

(2)Ca(OH)2+CO2=CaCO3↓+H2O(1分)(3)①为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需要先通一会儿丁(CO);②实验结束后,为防止生成红色固体己(Cu)被氧化,应继续通入丁(CO)直到装置冷却到室温.(每一点给1分)

解析:

本题根据物质的性质以及反应关系推断物质及书写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实验注意事项.解题的关键是找到突破口,根据题给信息可知,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是水和二氧化碳,由此推知,乙是CO2,C是H2O,再结合题给框图分析,F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其水溶液呈碱性。

故知F是NH3,可见E应该是碱,因乙是CO2并结合所学知识推知甲是CaCO3,则D是CaO,E为Ca(OH)2,由乙+丙→丁,推知丙是C,丁是CO,再结合”丙和戊均为黑色固体,己为红色固体”推知己是Cu,戊是CuO.

34.

(1)①

③5

(3)

(4)①

取1支试管,加入少量的D溶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

若溶液变红,则D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第5种溶液为氯化钠溶液;若溶液无明显变化,则D溶液为氯化钠溶液,第5种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和结论

取2支试管,分别加入少量的A、B溶液,然后依次加入少量的C溶液。

A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A是氢氧化钙溶液;B溶液中有无色气泡逸出,B是稀盐酸。

35.

(1)25

(2)[解]根据图象分析,第4次加入盐酸后,样品中

完全反应。

样品中

的质量为

的质量:

样品中钙元素、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

答:

石灰石样品中钙元素、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3)[解]由图表可知,每消耗

盐酸,消耗

,则

盐酸消耗

设:

盐酸完全反应后,溶液中

的质量为

,生成

的质量为

所得

溶液的质量:

设:

还需加入水的质量为

答:

还需加水

36-53缺答案

54.

(1)25(1分);生成气体体积较少(1分)。

70℃

(2)70(1分);温度过低反应过慢,温度过高反应剧烈,不利于收集气体(1分)。

CaCO3+H2SO4=====CaSO4+CO2↑+H2O(共2分,未写反应条件不扣分)

(3)摇动试管(或摇动装置)(1分)。

(4)碳酸钙固体颗粒大小(1分,其它合理回答也给分,例如“大理石纯度”等)

(5)丙(1分)。

55.

(1)H2O2S

(2)2H2O2===2H2O+O2催化剂不稳定性(3)SO2+H2O2===2H++SO42-

56.

(1)无法进行配平、配不平或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或只有化合价的升高,无化合价的降低(1分)

(2)①不严密(1分)

②长管不伸入液面下不给分。

(1分)

内壁附有澄清石灰水(其它合理答案均给分)(1分)CO(1分)

(3)①H2C2O4CO2↑+CO↑+H2O(2分);

②称量实验前后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的质量(意思相近的表述均给分)(1分)

57.答案:

(4分)高温加热(煅烧)1分加水1分加热后过滤得到滤液1分通入适量二氧化碳后过滤(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1分

58.NaOHNaNO3

每空1分共5分

59.缺答案

60.

61.

(1)A

(2)①不正确

解:

设将0.39gNa2O2溶解在10.0mL过量水中,生成NaOH的质量为X,O2的质量为Y

2Na2O2+2H2O=4NaOH+O2↑

15616032

0.39gXY

15616032

0.39gXY

解得:

X=0.40gY=0.08g

0.40g

则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

0.39g+10.0mL×1g/mL-0.08g

=3.9%

答:

②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MnO2,有气泡产生,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生成的气体,木条复燃,证明有O2生成,说明溶液中有H2O2;

或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先变蓝色,后又褪去,说明溶液中有H2O2.

62.答案缺

63.

(1)(1分)过滤;

(2)(3分)滴加盐酸至无气泡放出为止(1分)局部过热(1分),造成固体(或溶液)飞溅(1分) 停止加热(或熄灭酒精灯,1分)

(3)(5分)

猜想Ⅰ:

有气泡放出,烧杯底变浑浊(或石灰水变浑浊,或石灰水有白色沉淀(1分)

猜想Ⅱ:

滴入稀硝酸(或稀盐酸)(1分)猜想Ⅱ不成立(1分)

猜想Ⅲ:

滴入BaCl2[或Ba(OH)2、或Ba(NO)3]溶液和稀HNO3(1分)有白色沉淀且不溶于稀HNO3(1分)

64.

(1)刺激性气味

(2)CuSO4(3)NH4NO3

(4)Cu(OH)2+H2SO4=CuSO4+2H2OCuO+H2SO4=CuSO4+H2O

Mg(OH)2+H2SO4=MgSO4+2H2O(写出3个方程式中之一可得分,多写的该空不得分)

65.【粗产品制备】

Na2CO3+Ca(OH)2=CaCO3↓+2NaOH(2分)

【粗产品成分分析】

Na2CO3+Ba(NO3)2=BaCO3↓+2NaNO3(2分)

Ca(OH)2(1分)Ca(OH)2和Na2CO3能发生化学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共存((1分)

【粗产品含量测定】

Na2CO3含量的测定:

浓硫酸(1分)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1分)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被G

中碱石灰吸收(1分)偏大(1分)装置D中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与装置E中NaHCO3

反应产生二氧化碳(1分)10.6(2分)

NaOH含量的测定:

解:

(1)设与粗产品中碳酸钠反应消耗的氯化氢的质量为x。

Na2CO3+2HCl=2NaCl+H2O+CO2↑

7344

x0.44g

73:

44=x:

0.44gx=0.73g(1分)

(2)36.5g20%盐酸溶液中含氯化氢的质量为:

36.5g×20%=7.3g(1分)

与粗产品中氢氧化钠反应消耗氯化氢的质量为:

7.3g一0.73g=6.57g

设粗产品中含氢氧化钠的质量为y。

NaOH+HCl=NaCl+HBO

4036.5

y6.57g

40:

36.5=y:

6.57gy=7.2g(1分)

粗产品中含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7.2g/10g×100%=72.0%(1分)

答:

粗产品中含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72.0%.

上述两个化学方程式均正确(1分)

66.

(1)CuSO4Na2CO3、CuSO4

(2)NaClNa2SO4

(3)NaClAgNO3Ba(NO3)2〔或Na2SO4Ba(NO3)2AgNO3〕

67.

(1)CaC03+2HCl=CaCl2+CO2↑+H2O石灰石CaCO3

CaO+CO2↑

(2)AB

(3)取③中色粉末少许于试管中加入稀硝酸化,再滴入硝酸银溶液,若不产生生白色沉淀证明不含氯化钠,反之则含氯化钠.

(4)NH+、HCO3-Na+、C1-;HCO3-、Na+;NH4+、HCO-、Na+、Cl-NH4HCO3+NaCl=NH4Cl+NaHCO3

(5)解:

设21gNH4HCO3完全转化能生成NaHCO3的质量为x,能生成NH4Cl的质量为y

NH4HCO3+NaCl==NH4Cl+NaHCO3

7953.584

21gyx

X=22.3g(1分)

Y=14.2g(1分)

根据四种物质的溶解度,20℃时,1OOg水最多能溶解9.6gNaHCO3,37.2gNH4Cl。

因为22.3>9.6g,所以有NaHC03析出。

(1分)

理论上可析出NaHC03的质量:

22.3g-9.6g=12.7g,因为14.2g<37.2g,NH4Cl没有达到饱和状态,所以不可能有NH4Cl析出。

(1分)

68.答案:

①有气泡产生②Mg+2HCl==MgCl2+H2↑

③Na2CO3+2HCl=2NaCl+H2O+CO2↑

④没有气泡产生⑤氢离子(H+)

⑥打开K1、K2,与K2处导管口连接并通人干燥的HCI气体,集满后,先关闭K2,再关闭K1。

⑦K1导管口处有大量白雾出现

⑧NH3+HCl=NH4C1

69.【实验设计】

甲方案

解:

设纯碱样品中含Na2CO3的质量为x

Na2CO3+Ca(OH)2=CaCO3↓+2NaOH

106100

X10.00g

=

x=10.6g(1分)

纯碱纯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

×100%=80%

纯碱样品是由碳酸钠和少量氯化钠组成的混合物,且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80%

(1分)

乙方案

Ⅱ实验结论:

=

(或22a=53b;或a=

b等)(1分)

>

×100%(各1分)

【实验评价】

⑵偏小(1分)

【交流反思】

⑴使反应充分进行了(1分)

⑵除去沉淀表面附着的其它物质,以免对实验结果造成误差。

(合理答案即给分)(1分)

⑶1.24b把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1分)

70.

(1)解:

设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x,生成ROH的质量为y,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为z

R2CO3+Ba(OH)2=BaCO3↓+2ROH

60+2x 171   197  2x+34

   13.8g 34.2%z 19.7g

(60+2x):

13.8g=197:

19.7g=(2x+34):

y=171:

34.2%z

x=39y=11.2gz=50g

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9

(2)Ba(OH)2溶液的质量为50g

(3)设ROH与HC1反应生成RCl的质量为m

ROH+HCl=RC1+H2O

5674.5

11.2gm

56:

11.2g=74.5:

mm=14.9g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4.9g/(100+50+20-19.7)g]×100%=9.9%

71.⑴Cu2O⑵置换反应    ⑶吸收       ⑷CuO+CO===Cu+CO2C+O2====CO2

72.【数据处理】从图中得知:

产生CO2的最大量为2.2g。

(1)解:

设该样品中Na2CO3的质量为x,则:

Na2CO3+H2SO4==Na2SO4+H2O+CO2↑…………………………………………(1分)

10644

x2.2g……………………………………………(1分)

……………………………………………………………(1分)

(2)则样品中NaOH质量分数为:

………(1分)

答:

样品中Na2CO3的质量为5.3g;NaOH的质量分数为75.0%。

【反思与交流】①NaOH②相同…………………………………………(2分)

73.

(1)H2OCa(OH)2或Ba(OH)2H2C

高温

(2)①NaHCO3+HCl==NaCl+CO2↑+H2O

②Fe2O3+3CO===3CO2+2Fe

③CO2+Ca(OH)2==CaCO3↓+H2O或CO2+Ba(OH)2==BaCO3↓+H2O

④NaCl+AgNO3==AgCl↓+NaNO3

74.答案:

(1)BaCl2+H2SO4=2HCl+BaSO4(2分)

(2)19.6%(2分)

(3)偏高(1分)

因为BaCl2与H2SO4反应后有盐酸生成,从而使滤液中的盐酸的质量增大。

(2分)

75.

(1)变化曲线(如图)1分盐酸数值(73g,146g)1分

CO2的数值(8.8g)1分

(2)解:

设22g样品中Na2CO3质量为X

Na2C03+HCl=NaCl+NaHC03

10636.5

X73g×10%

106:

36.5=X:

73g×10%

X=21.2g…………………··(2分)

22g样品中NaCl的质量为:

22g一21.2g=O.8g…………………··(1分)

76.答案:

(1)过滤;有粘合剂导致溶解慢、有发泡剂产生大量泡沫导致过滤时间长

(2)CaCO3+2HCl==CaCl2+H2O+CO2↑;CO2溶于水,在瓶中加一层油

(3)H2O和HCl的挥发

77.答案:

2NaOH+CuSO4=Na2SO4+Cu(OH)2↓

Na2CO3+BaCl2=BaCO3↓+2NaCl

Cu2+、OH-Ba2+、CO32-NH4+Ca2+SO42-NaOH

78.缺答案。

79.答案:

方案一:

(1)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将被测液滴到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2)排除因盐酸的加入,稀释氢氧化钠溶液而引起pH减小

方案二:

(1)赶走溶液中少量氧气,隔绝氧气

(2)碱

(3)做对比实验,取上述NaOH溶液稀释,加入酚酞溶液出现红色且不褪去

方案三:

(1)7

(2)U形管中左边液面下降

80.答案:

(1)CCaC2

(2)Ca(OH)2+CO2=CaCO3↓+H2O

(3)浓NaOH溶液稀H2SO4

81.

(1)酸性还原

(2)反应过程中产生水,随着反应的进行H2SO4得到稀释,具有酸性,能和锌反应产生氢气。

Zn+2H2SO4==ZnSO4+H2↑

(3)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4)浓硫酸干燥气体

(5)黑色(CuO)粉末变红色无水CuSO4变蓝色

82.答案:

(7分)

(1)做重复实验(1分)

(2)固体氢氧化镁中没有自由移动的OH一离子,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1分)(3)隔绝空气证明红色消失与氧气和二氧化碳无关(1分)

(4)(4分)

实验方法

可能观察到的现象

相应结果与结论

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氢氧化镁和相同质量的热水振荡,各滴加数滴酚酞试液。

一支保持温度不变,另一支自然冷却。

(2分)

保持温度不变的红色不消失(或消失),自然冷却的红色消失。

(1分)

红色消失与氢氧化镁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有关(或无关)。

(1分)

83.

(1)CO2(1分)Na2CO3(或其它可溶性碳酸盐的化学式1分)

D、E(2分,1个1分)CaCO3+2HCl=CaCl2+H2O+CO2↑(2分)

(2)不同意(1分)碳酸钡在药片的消化吸收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