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石乙炔法生产聚氯乙烯行业安全检查表.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205714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105 大小:45.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石乙炔法生产聚氯乙烯行业安全检查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5页
电石乙炔法生产聚氯乙烯行业安全检查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5页
电石乙炔法生产聚氯乙烯行业安全检查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5页
电石乙炔法生产聚氯乙烯行业安全检查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5页
电石乙炔法生产聚氯乙烯行业安全检查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5页
电石乙炔法生产聚氯乙烯行业安全检查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5页
电石乙炔法生产聚氯乙烯行业安全检查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5页
电石乙炔法生产聚氯乙烯行业安全检查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5页
电石乙炔法生产聚氯乙烯行业安全检查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5页
电石乙炔法生产聚氯乙烯行业安全检查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5页
电石乙炔法生产聚氯乙烯行业安全检查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05页
电石乙炔法生产聚氯乙烯行业安全检查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05页
电石乙炔法生产聚氯乙烯行业安全检查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05页
电石乙炔法生产聚氯乙烯行业安全检查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05页
电石乙炔法生产聚氯乙烯行业安全检查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05页
电石乙炔法生产聚氯乙烯行业安全检查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05页
电石乙炔法生产聚氯乙烯行业安全检查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05页
电石乙炔法生产聚氯乙烯行业安全检查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05页
电石乙炔法生产聚氯乙烯行业安全检查表.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05页
电石乙炔法生产聚氯乙烯行业安全检查表.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05页
亲,该文档总共10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石乙炔法生产聚氯乙烯行业安全检查表.docx

《电石乙炔法生产聚氯乙烯行业安全检查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石乙炔法生产聚氯乙烯行业安全检查表.docx(10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石乙炔法生产聚氯乙烯行业安全检查表.docx

电石乙炔法生产聚氯乙烯行业安全检查表

电石乙炔法生产聚氯乙烯行业安全检查表

电石乙炔法生产聚氯乙烯行业共分为2个单元,分别为VCM单元和PVC单元。

VCM单元包括氯碱生产设备和系统、HCl生产设备、乙炔生产设备、VCM生产设备和系统;PVC单元包括PVC聚合设备和系统。

1.1VCM单元安全检查表

VCM单元分为烧碱单元、HCl合成单元、乙炔生产单元、VCM生产单元4个子单元。

烧碱单元包括电解系统、氯氢处理系统、烧碱系统、氯气包装系统等;HCl合成单元包括HCl合成系统、盐酸储存及输送系统;乙炔生产单元包括电石储存及粉碎系统、乙炔发生系统及乙炔储存及输送系统。

1.1.1烧碱单元安全检查表

1.1.1.1电解子单元安全检查表

电解子单元安全检查表主要依据《离子膜烧碱法生产安全技术规定》、《氯碱(烧碱、聚氯乙烯)行业准入条件》、《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HG20571-95)、《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离子膜烧碱法生产安全技术规定》、《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3部分:

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GB4053.3—2009)、《机械安全防护装置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设计与制造一般要求》(GB/T8196-2003)。

表1-1电解子单元安全检查表

序号

检查项目和内容

检查依据

检查记录

检查结果

1

(三)新建、改扩建烧碱生产装置禁止采用普通金属阳极、石墨阳极和水银法电解槽,鼓励采用30平方米以上节能型金属阳极隔膜电解槽(扩张阳极、改性隔膜、活性阴极、小极距等技术)及离子膜电解槽。

鼓励采用乙烯氧氯化法聚氯乙烯生产技术替代电石法聚氯乙烯生产技术,鼓励干法制乙炔、大型转化器、变压吸附、无汞触媒等电石法聚氯乙烯工艺技术的开发和技术改造。

鼓励新建电石渣制水泥生产装置采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

《氯碱(烧碱、聚氯乙烯)行业准入条件》第二款

2

离子膜法烧碱生产系统必须设置报警联锁装置。

报警联锁装置的设置,应将系统各处氯气压力、氢气压力、槽电压、入槽盐水总管压力、氯气透平压缩机的氯气流量、突然停止交流或直流供电以及重要机械的停机信息输入自动报警和联锁系统,一旦上述指标(或状态)失控,联锁动作,使装置各部机器、设备、各控制阀门都处于安全状态。

《离子膜烧碱法生产安全技术规定》5.1.1 

3

电解厂房内应设置氢气检测报警仪,按规定进行计量检定和定期校验,确保仪表保持完好状态。

《离子膜烧碱法生产安全技术规定》5.1.2

4

电解直流电回路两端应设置对地电压测量仪表。

对地电压偏差应小于端电压的10%,但绝对偏差应小于35伏。

《离子膜烧碱法生产安全技术规定》5.1.3

5

电解系统的氢气总管应装设压力密封槽(安全水封),在非正常状态下能确保自动排放。

氢气放空管宜设置两路管线,当一路放空管遭雷击着火时,能切换到另一路放空管道放空。

氢气放空管必须设置阻火器。

凡条件允许,放空管道可与蒸汽或惰性气体管道连接。

《离子膜烧碱法生产安全技术规定》5.1.4

6

电解系统的氯气总管应设置压力密封槽(正压安全水封),以便在非正常状态下,氯气直接排入事故氯气处理装置。

《离子膜烧碱法生产安全技术规定》5.1.8

7

在采用氯气透平压缩机场合,电解系统氯气总管还应设置氯气负压密封槽(负压安全水封),在非正常状态下,可自动吸入空气,防止产生大的负压

《离子膜烧碱法生产安全技术规定》5.1.9

8

电解系统设置的事故氯气处理装置,必须配置两路独立的动力电源,并能相互切换。

《离子膜烧碱法生产安全技术规定》5.1.10

9

带压输送酸、碱物料的管道法兰处宜设置防喷罩。

《离子膜烧碱法生产安全技术规定》5.1.12

10

生产装置的平台、走梯、设备吊装孔洞、各类地下池、槽,必须设置防护栏杆;机泵联轴节和皮带传动处,必须设置防护罩;沟坑和设备预留孔处必须设置盖板。

《离子膜烧碱法生产安全技术规定》5.1.14

11

电解槽精制盐水、淡盐水和盐酸加入管道以及精制盐水、淡盐水和盐酸总管应当设置防泄漏、防直流电回路接地的声光报警装置和防腐蚀电极。

《离子膜烧碱法生产安全技术规定》5.2.1

12

氯气透平压缩机工艺配管必须设置防湍振回路。

防湍振工况指标(压力、流量)必须输入联锁信号。

《离子膜烧碱法生产安全技术规定》5.2.2

13

电解系统的阴、阳极液循环泵和盐水供给泵必须配置两路动力电源,并能相互切换。

《离子膜烧碱法生产安全技术规定》5.2.3

14

检修电解槽用行车吊钩(或吊具)必须设置电气绝缘件,以防止电解直流电回路接地而烧坏电解槽等设备。

《离子膜烧碱法生产安全技术规定》5.2.5

15

具有易燃易爆的工艺生产装置、设备、管道,在满足生产要求的条件下,宜按生产特点,集中联合布置,采用露天、敞开或半敞开式的建(构)筑物。

《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3.1.2

16

危险性的作业场所,必须设计防火墙和安全通道,出入口不应少于两个,门窗应向外开启,通道和出入口应保持畅通。

《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3.1.12

17

距下方相邻地板或地面1.2m及以上的平台、通道或工作面的所有敞开边缘应设置防护栏杆。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3部分:

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

第4.1.1条

18

根据钢防护栏杆及钢平台的使用场合及环境条件,应对其进行合适的除锈和防腐涂装。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3部分:

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

第4.6.2条

19

在距基准面高度大于等于2m并小于20m的平台、通道及作业场所的防护栏杆的高度应不低于1050mm。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3部分:

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

第5.2.2条

20

在距基准面高度不小于20m的平台、通道及作业场所的防护栏杆的高度应不低于1200mm。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3部分:

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

第5.2.3条

21

通行平台无障碍宽度应不小于750mm,单人偶而通行的平台宽度可适当减小,但应不小于450mm。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3部分:

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

第6.1.2条

22

梯间平台的宽度应不小于梯子的宽度,且对直梯应不小于700mm,斜梯应不小于760mm,两者取较大值,在行进方向的长度应不小于梯子的宽度,且对直梯应不小于700mm,斜梯应不小于850mm,两者取较大值。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3部分:

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

第6.1.3条

23

防护罩结构和布局应设计合理,使人体不能直接进入危险区域。

《机械安全防护装置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设计与制造一般要求》第5.1.2条

24

防护装置的可移除部分应设计得具有合适的尺寸和质量以易于装卸。

《机械安全防护装置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设计与制造一般要求》第5.2.5.1条

25

防护罩表面应光滑无毛刺和尖锐棱角,不应成为新的危险源。

《机械安全防护装置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设计与制造一般要求》第5.4.1条

1.1.1.2氯处理子单元安全检查表

氯处理子单元安全检查表主要依据《氯气安全规程》(GB11984-2008)、《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HG20571-95)、《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3部分:

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GB4053.3—2009)、《机械安全防护装置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设计与制造一般要求》(GB/T8196-2003)。

表1-2氯处理子单元安全检查表

序号

检查项目和内容

检查依据

检查记录

检查结果

1

氯气生产、使用、贮存、运输等作业人员,应经专业培训、考试合格,取得合格证后,方可上岗操作。

《氯气安全规程》3.6

2

氯气生产、使用、贮存、运输车间(部门)负责人(含技术人员),应熟练掌握工艺过程和设备性能,并具备事故处理能力。

《氯气安全规程》3.7

3

生产、贮存、运输、使用等氯气场所,都应配备应急抢修器材,见表1。

防护器材,见表2。

《氯气安全规程》3.8

4

生产、使用氯气的车间(作业场所)及储氯场所应设置氯气泄漏检测报警仪,作业场所和储氯场所空气中氯气含量最高允许浓度为1mg/m3

《氯气安全规程》3.10

5

氯化系统管道应完好,连接紧密,无泄漏。

《氯气安全规程》3.11(a)

6

用氯设备和氯气管道的法兰垫片应选用耐氯垫片。

《氯气安全规程》3.11(b)

7

用氯设备应使用与氯气不发生化学反应的润滑剂。

《氯气安全规程》3.11(c)

8

液氯气化器、贮罐等设施设备的压力表、液位计、温度计应装有带远传报警的安全装置。

《氯气安全规程》3.11(d)

9

氯气总管中含氢≤0.4%。

氯气液化后尾气含氢应≤4.0%。

《氯气安全规程》4.2

10

液氯贮罐、计量槽、气化器中液氯充装量不应大于容器容积的80%。

液氯充装结束后应采取措施,防止管道处于满液封闭状态。

《氯气安全规程》4.4

11

不应将液氯气化器中的液氯充入液氯钢瓶。

《氯气安全规程》4.5

12

液氯气化器、预冷器及热交换器等设备,应装有排污(NCl3)装置和污物处理设施,并定期分析NCl3含量,排污物中NCl3含量不应大于60g/L,否则需增加排污次数和排污量,并加强监测。

《氯气安全规程》4.6

13

为防止氯压机或纳氏泵的动力电源断电,造成电解槽氯气外溢,应采用下列措施之一:

a)氯气生产系统安装防止氯气外溢的氯气吸收装置。

b)配备氯压机、纳氏泵出口氯气联锁阀门或逆止阀。

c)配备电解直流电源、氯压机、纳氏泵出口阀门以及氯气吸收装置启动电源等氯压机、纳氏泵动力电源

联锁的装置。

《氯气安全规程》4.7

14

具有灼烫危害作业应尽量采用机械化、管道化和自动化,并安装必要的信号报警、安全联锁和保险装置,禁止使用玻璃管道、管件、阀门、流量计、压力计等仪表。

《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4.6.2

15

具有灼烫危险的生产装置,其设备布置应保证作业场所有足够空间,并保证作业场所畅通,危险作业点装设防护措施。

《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4.6.3

16

具有酸碱性腐蚀的作业区中的建(构)筑物地面、墙壁、设备基础,应进行防腐处理。

《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4.6.4

17

距下方相邻地板或地面1.2m及以上的平台、通道或工作面的所有敞开边缘应设置防护栏杆。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3部分:

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

第4.1.1条

18

根据钢防护栏杆及钢平台的使用场合及环境条件,应对其进行合适的除锈和防腐涂装。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3部分:

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

第4.6.2条

19

在距基准面高度大于等于2m并小于20m的平台、通道及作业场所的防护栏杆的高度应不低于1050mm。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3部分:

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

第5.2.2条

20

在距基准面高度不小于20m的平台、通道及作业场所的防护栏杆的高度应不低于1200mm。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3部分:

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

第5.2.3条

21

通行平台无障碍宽度应不小于750mm,单人偶而通行的平台宽度可适当减小,但应不小于450mm。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3部分:

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

第6.1.2条

22

梯间平台的宽度应不小于梯子的宽度,且对直梯应不小于700mm,斜梯应不小于760mm,两者取较大值,在行进方向的长度应不小于梯子的宽度,且对直梯应不小于700mm,斜梯应不小于850mm,两者取较大值。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3部分:

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

第6.1.3条

23

防护罩结构和布局应设计合理,使人体不能直接进入危险区域。

《机械安全防护装置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设计与制造一般要求》第5.1.2条

24

防护装置的可移除部分应设计得具有合适的尺寸和质量以易于装卸。

《机械安全防护装置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设计与制造一般要求》第5.2.5.1条

25

防护罩表面应光滑无毛刺和尖锐棱角,不应成为新的危险源。

《机械安全防护装置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设计与制造一般要求》第5.4.1条

1.1.1.3氢处理子单元安全检查表

氢处理子单元安全检查表主要依据《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GB4962-2008)、《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HG20571-95)、《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3部分:

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GB4053.3—2009)、《机械安全防护装置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设计与制造一般要求》(GB/T8196-2003)。

表1-3氢处理子单元安全检查表

序号

检查项目和内容

检查依据

检查记录

检查结果

1

氢气使用区域应通风良好,保证空气中氢气最高含量不超过1%(体积比)下同。

采用机械通风的建筑物,进风口应设在建筑物下方,排风口设在上方。

《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GB4962-2008)4.1.5

2

建筑物顶内平面应平整,防止氢气在顶内凹处积聚。

建筑物顶部或外墙的上部应设气窗或排气孔,排气孔应设在最高处,并朝向安全地带。

《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4.1.6

3

氢气有可能积聚处或氢气浓度有可能增加处宜设置固定式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应设在监测点(释放源)上方或厂房顶端,其安装高度宜高出释放源0.5m~2m且周围留有不小于0.3m的净空,以便对氢气浓度进行监测,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的有效覆盖水平平面半径,室内宜为7.5m,室外宜为15m。

《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4.1.7

4

禁止将氢气系统内的氢气排放在建筑物内部。

《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4.1.9

5

氢气系统停运后,应用盲板或其他有效隔离措施隔断与运行设备的联系,应使用符合安全要求的惰性气体(其氧气体积分数不得超过3%)进行置换吹扫,动火作业应实行安全部门主管书面审批制度。

氢气系统动火检修,应保证系统内部和动火区域的氢气体积分数最高含量不超过0.4%。

检修或检验设施应安好可靠,个人防护用品穿戴符合要求。

《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4.3.2

6

氢气系统中氢气中氧的体积分数不得超过0.5%,氢气系统应设有氧含量小于3%的惰性气体置换吹扫设施。

《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4.3.4

7

氢气系统设备运行时,不准敲击、带压修理和紧固,不得超压。

禁止处于负压状态。

《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4.3.5

8

氢气系统可根据工艺需要设置气体过滤装置、在线氢气泄漏报警仪表、在线氢气纯度仪表、在线氢气湿度仪表。

《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4.3.8

9

氢气管道应设置分析取样口、吹扫口,其位置应能满足管道内气体取样、吹扫、置换要求;最高点应设置排放管,并在管口处设阻火器;湿氢管道最低点应设排水装置。

《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4.4.5

10

氢气管道宜采用架空敷设,其支架应为非燃烧体。

架空管道不应与电缆、导电线路、高温管线敷设在同一支架上。

氢气管道与氧气管道、其他可燃气体、可燃液体的管道共架敷设时,氢气管道与上述管道之间宜用公用工程管道隔开,或保持不小于250mm的净距。

分层敷设时,氢气管道应位于上方。

《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4.4.6

11

氢气管道应避免穿过地沟、下水道及铁路汽车道路等,当穿过时应设套管。

氢气管道不得穿过生活间、办公室、配电室、仪表室、楼梯间和其他不使用氢气的房间,不宜穿过吊顶、技术(夹)层,当穿过吊顶或技术(夹)层时,应采取安全措施。

氢气管道穿过墙壁或楼板处,应敷设在套管内,套管内的管段不应有焊缝,氢气管道穿越处孔洞应用阻燃材料封堵。

《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4.4.7

12

室内氢气管道不应敷设在地沟中或直接埋地,室外地沟敷设的管道,应有防止氢气泄漏、积聚或窜入其他沟道的措施。

埋地敷设的管道埋深不宜小于0.7m。

湿氢管道应敷设在冰冻层以下。

《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4.4.8

13

氢气管道与其相连的装置、设备之间应安装止回阀,界区间阀门宜设置有效隔离设施,防止来自装置、设备的外部火焰回火至氢气系统。

氢气做焊接、切割、燃料和保护气等使用时,每台(组)用氢设备的支管上应设阻火器。

《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4.4.9

14

室内外架空或埋地敷设的氢气管道和汇流排及其连接的法兰间宜互相跨接和接地,氢气设备与管道上的法兰间的跨接电阻应小于0.03Ω。

《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4.4.11

15

氢气排放管应采用金属材料,不得使用塑料管或橡皮管。

《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8.1

16

氢气排放管应设阻火器,阻火器应设在管口处。

《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8.2

17

氢气排放口垂直设置。

当排放含饱和水蒸汽的氢气时,在排放管内应引入一定量的惰性气体或设置静电消防装置,保证排放安全。

《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8.3

18

室内排放管的出口应高出屋顶2m以上。

室外设备的排放管应高于附近有人员作业的最高设备2m以上。

《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8.4

19

排放管应有防止空气回流的措施。

《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8.6

20

排放管应有防止雨雪侵入、水气凝集、冻结和外来异物堵塞的措施。

《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8.7

21

具有易燃易爆的工艺生产装置、设备、管道,在满足生产要求的条件下,宜按生产特点,集中联合布置,采用露天、敞开或半敞开式的建(构)筑物。

《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3.1.2

22

危险性的作业场所,必须设计防火墙和安全通道,出入口不应少于两个,门窗应向外开启,通道和出入口应保持畅通。

《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3.1.12

23

距下方相邻地板或地面1.2m及以上的平台、通道或工作面的所有敞开边缘应设置防护栏杆。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3部分:

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

第4.1.1条

24

根据钢防护栏杆及钢平台的使用场合及环境条件,应对其进行合适的除锈和防腐涂装。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3部分:

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

第4.6.2条

25

在距基准面高度大于等于2m并小于20m的平台、通道及作业场所的防护栏杆的高度应不低于1050mm。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3部分:

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

第5.2.2条

26

在距基准面高度不小于20m的平台、通道及作业场所的防护栏杆的高度应不低于1200mm。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3部分:

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

第5.2.3条

27

通行平台无障碍宽度应不小于750mm,单人偶而通行的平台宽度可适当减小,但应不小于450mm。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3部分:

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

第6.1.2条

28

梯间平台的宽度应不小于梯子的宽度,且对直梯应不小于700mm,斜梯应不小于760mm,两者取较大值,在行进方向的长度应不小于梯子的宽度,且对直梯应不小于700mm,斜梯应不小于850mm,两者取较大值。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3部分:

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

第6.1.3条

29

防护罩结构和布局应设计合理,使人体不能直接进入危险区域。

《机械安全防护装置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设计与制造一般要求》第5.1.2条

30

防护装置的可移除部分应设计得具有合适的尺寸和质量以易于装卸。

《机械安全防护装置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设计与制造一般要求》第5.2.5.1条

31

防护罩表面应光滑无毛刺和尖锐棱角,不应成为新的危险源。

《机械安全防护装置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设计与制造一般要求》第5.4.1条

1.1.1.4蒸发工序及固碱子单元安全检查表

该单元安全检查表主要依据《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HG20571-95)、《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1部分:

钢直梯》(GB4053.1—2009)、《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2部分:

钢斜梯》(GB4053.2—2009)、《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3部分:

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GB4053.3—2009)、《机械安全防护装置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设计与制造一般要求》(GB/T8196-2003)。

表1-4蒸发工序及固碱子单元安全检查表

序号

检查项目和内容

检查依据

检查记录

检查结果

1

具有易燃易爆的工艺生产装置、设备、管道,在满足生产要求的条件下,宜按生产特点,集中联合布置,采用露天、敞开或半敞开式的建(构)筑物。

《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3.1.2

2

危险性的作业场所,必须设计防火墙和安全通道,出入口不应少于两个,门窗应向外开启,通道和出入口应保持畅通。

《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3.1.12

3

具有灼烫危害作业应尽量采用机械化、管道化和自动化,并安装必要的信号报警、安全联锁和保险装置,禁止使用玻璃管道、管件、阀门、流量计、压力计等仪表。

《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4.6.2

4

具有灼烫危险的生产装置,其设备布置应保证作业场所有足够空间,并保证作业场所畅通,危险作业点装设防护措施。

《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4.6.3

5

具有酸碱性腐蚀的作业区中的建(构)筑物地面、墙壁、设备基础,应进行防腐处理。

《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4.6.4

6

在非正常条件下,可能超压的下列设备应设安全阀:

1.顶部最高操作压力大于等于0.1MPa的压力容器;

2.顶部最高操作压力大于0.03MPa的蒸馏塔、蒸发塔和汽提塔(汽提塔顶蒸汽通入另一蒸馏塔者除外);

3.往复式压缩机各段出口或电动往复泵、齿轮泵、螺杆泵等容积式泵的出口(设备本身已有安全阀者除外);

4.凡与鼓风机、离心式压缩机、离心泵或蒸汽往复泵出口连接的设备不能承受其最高压力时,鼓风机、离心式压缩机、离心泵或蒸汽往复泵的出口;

5.可燃气体或液体受热膨胀,可能超过设计压力的设备;

6.顶部最高操作压力为0.03~0.1MPa的设备应根据工艺要求设置。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5.5.1

7

常减压蒸馏装置的初馏塔顶、常压塔顶、减压塔顶的不凝气不应直接排入大气。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5.5.8

8

钢直梯全部采用焊接连接,焊接要求应符合GB50205。

安装后的钢直梯不应有歪斜、扭曲、变形及其他缺陷。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1部分:

钢直梯》

第4.4.1条

9

根据钢直梯使用场合及环境条件,应对梯子进行合适的除锈和防腐涂装。

《固定式钢梯及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