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班主任的每一天逃学旷课把旷课学生吸引到教室里来兴趣留住了他逃课.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213347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3.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8班主任的每一天逃学旷课把旷课学生吸引到教室里来兴趣留住了他逃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8班主任的每一天逃学旷课把旷课学生吸引到教室里来兴趣留住了他逃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8班主任的每一天逃学旷课把旷课学生吸引到教室里来兴趣留住了他逃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8班主任的每一天逃学旷课把旷课学生吸引到教室里来兴趣留住了他逃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8班主任的每一天逃学旷课把旷课学生吸引到教室里来兴趣留住了他逃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8班主任的每一天逃学旷课把旷课学生吸引到教室里来兴趣留住了他逃课.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8班主任的每一天逃学旷课把旷课学生吸引到教室里来兴趣留住了他逃课.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8班主任的每一天逃学旷课把旷课学生吸引到教室里来兴趣留住了他逃课.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8班主任的每一天逃学旷课把旷课学生吸引到教室里来兴趣留住了他逃课.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8班主任的每一天逃学旷课把旷课学生吸引到教室里来兴趣留住了他逃课.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8班主任的每一天逃学旷课把旷课学生吸引到教室里来兴趣留住了他逃课.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8班主任的每一天逃学旷课把旷课学生吸引到教室里来兴趣留住了他逃课.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8班主任的每一天逃学旷课把旷课学生吸引到教室里来兴趣留住了他逃课.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8班主任的每一天逃学旷课把旷课学生吸引到教室里来兴趣留住了他逃课.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8班主任的每一天逃学旷课把旷课学生吸引到教室里来兴趣留住了他逃课.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8班主任的每一天逃学旷课把旷课学生吸引到教室里来兴趣留住了他逃课.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8班主任的每一天逃学旷课把旷课学生吸引到教室里来兴趣留住了他逃课.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8班主任的每一天逃学旷课把旷课学生吸引到教室里来兴趣留住了他逃课.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8班主任的每一天逃学旷课把旷课学生吸引到教室里来兴趣留住了他逃课.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8班主任的每一天逃学旷课把旷课学生吸引到教室里来兴趣留住了他逃课.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8班主任的每一天逃学旷课把旷课学生吸引到教室里来兴趣留住了他逃课.docx

《8班主任的每一天逃学旷课把旷课学生吸引到教室里来兴趣留住了他逃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班主任的每一天逃学旷课把旷课学生吸引到教室里来兴趣留住了他逃课.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8班主任的每一天逃学旷课把旷课学生吸引到教室里来兴趣留住了他逃课.docx

8班主任的每一天逃学旷课把旷课学生吸引到教室里来兴趣留住了他逃课

8班主任的每一天-逃学旷课-把旷课学生吸引到教室里来兴趣留住了他逃课.txt人生在世,难敌宿命,沉沦其中。

我不爱风尘,似被前缘误!

我只为我最爱的人流泪“我会学着放弃你,是因为我太爱你”赢了你,我可以放弃整个世界8班主任的每一天-逃学/旷课-把旷课学生吸引到教室里来-兴趣留住了他逃课的脚步

兴趣留住了他逃课的脚步

黄丽珍

刚接这个班的第三天,上午第三节课,我就接到了任课老师的电话:

“你们班的丁丁逃课了。

丁丁是个从上幼儿园就让老师头疼的学生,爱欺负同学,上课爱捣乱,不完成作业……虽然,我刚调到这个学校没几天,对他却是在第一天到校时,就已得到了同班科任老师的提醒了。

我赶紧联系他的家长,让家长赶紧找找。

接着我又找来和他要好的几个同学,询问他可能会去哪。

然后,我就按照学生们提供的地点去寻找。

不一会儿,我就在学校后门外的内沟河旁找到了他。

他正坐在河岸上那窄窄的围栏上。

这孩子真是不让人省心啊!

要是掉到又脏又臭的河里,那可要出大事了。

我暗自庆幸自己找得及时。

我边叫他,边招招手,让他过来。

他倒也听话,向我走了过来。

本来想训他几句,但看他态度还好,就缓和了口气,温和地问:

“你不上课,跑到这儿来干什么呢?

”他低着头,一声不吭。

我又再问了一遍,他还是不说话。

我想,现在是上课时间,先让他去上课,免得影响功课。

便对他说:

“你先去上课,放学后,在教室里等我。

”看着他走进教室,我才回到办公室。

还没放学,我就到教室门口等着,怕他溜回去。

放学后,我把他领到了我的宿舍里,虽然办公室比较近,但我想给他留点面子。

来到宿舍后,我给他分析了一翻逃课的危害,教育他以后不要再逃课了。

他好像也很后悔自己的逃课行为,说:

“老师,我以后不逃课了。

这时,他妈妈也得到我的通知来到了我的宿舍。

她一进门,就大声地骂起他来:

“你这个不争气的东西,多生了你这个,不说被政府罚了多少钱,就说苦也不知多吃了多少!

你还整天不好好学习,我还不如没生你更好些!

”我看见丁丁本来还比较恭顺的表情马上变得蛮横起来,双手还握紧了拳头。

我一看这情形,就知道他肯定不服妈妈的管教,多说无益,就打圆场说:

“丁丁已经表态,以后不再逃课了,我们一起原谅他这次,好吗?

”“那好,郑老师,那我们先走了,回去我再教育他。

第二天上午第三节快下课时,我又接到科任老师的电话,“你们班的丁丁又不见了。

”啊!

怎么又逃课了呢?

我赶紧又通知了家长,然后放下手中的活,急忙又跑到学校后的内沟河边去找,他果然又在那。

真是让人纳闷,一个人跑到那有什么好玩的?

这时,我才发现,我昨天的教育一点效果都没有。

他不说逃课的原因,我也没有追问,只是一厢情愿地在那里对他说教,他表面的恭顺,只是为了让我早点结束说教而已。

想到这,不免有点火大,径直把他领到办公室里。

看着他站在我的办公桌前,眼睛还四处张望,一点都不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也难怪,他来办公室就像在自己家里那样熟悉。

我气得不知该说他什么好。

说实话,此时,我不知要说什么。

该说的道理,昨天都才说过,而且一点效果也没有。

相信同样的话,他也已经从以前的班主任那听过不止N遍了吧。

既然无话可说,,那就让他先在旁边站着吧。

我则边改作业,边不时地看他几眼。

我发现,他对放在我对面办公桌的一个篮球特别感兴趣,从一开始盯着看,到后来忍不住偷偷移了移身子去摸一下。

我心里一亮,一个改变他的想法也产生了。

“丁丁,你能帮老师翻一下作业本吗?

”我用商量的语气说。

“可以。

”他愣了一下,可能是没想到我不说教,反而请他帮忙。

“帮我翻到要改的那一页。

“你的动作很快呀!

这么快就全部翻好了!

对我的表扬,他好像无动于衷,但我看到了他的眼神温和了一些。

“你喜欢打篮球吗?

”我单刀直入地问。

“喜欢。

“学过吗?

”本来,我想问他会打吗?

怕他不会,又让话卡住了。

“没有老师教。

我和明明(班里的另一名男同学)他们几个星期六自己去我们家附近的球场上打。

“我们班有几个爱打篮球的呢?

“五六个很喜欢的。

“哦,那很好啊!

我也很喜欢打篮球。

我小学四年级就代表学校参加镇里的篮球赛呢!

有几次得了泉州市第一名呢!

这样吧,我们在班里组织一支篮球队,放学后,由我来教你们,你觉得怎么样?

“好啊!

”他兴奋地说。

我为了留住他逃课的脚步,每天都在放学后教他们打篮球,虽然牺牲了许多课余时间,但总算没白付出。

而丁丁为了能学篮球,第三节课就没再逃课了。

在不断的接触中,他也逐渐向我坦露了心扉。

原来,在四年级的下学期,他学会了抽烟,由于

一、二节上语文数学不敢逃课,到第三节课时,就偷偷跑到外面抽烟。

那天,我问他为什么逃课,他不敢吭声,是怕我闻到他的烟味。

兴趣留住了他逃课的脚步

主持人:

张红(北京教育学院副教授)

班主任:

刘建平、段艳红

张红: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探讨班主任的每一天这个模块儿中的逃学、旷课这个专题,和往常一样,我们给大家请来了两位一线的同行,这位是来自北京市昌平区昌盛幼儿小学的刘建平老师。

这位是来自西城区三里河三小的段艳红老师。

欢迎两位老师。

我们上次说了,班主任的每一天遇到的小事儿多,但也会遇见大事儿,遇见让人头疼的事儿。

我们先来看一个案例,看看这个老师遇到了一个什么样的麻烦事儿。

这个案例带有很强的情境性,一开始老师就很着急,因为科任老师告诉她,你们班的丁丁又逃课了,这个又字儿听起来真沉重,不是第一次了,那么两位老师看完了案例,觉得丁丁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丁丁的问题主要是什么?

刘建平:

我觉得他主要的问题是对学习缺乏兴趣。

张红:

对学习缺乏兴趣。

段老师呢?

段艳红:

这里面提到他逃课是因为吸烟,有烟瘾,我觉得这个问题也是导致他逃课的重要原因,属于个别生的,需要帮他来调整。

张红:

用我们通俗的话来说吧,丁丁是个问题学生。

丁丁身上有很多问题,但是,首先老师要解决的是逃课这个问题。

两位老师认为这个案例中的老师解决问题成功吗?

刘建平:

我觉得不够成功,从表面上看她是留住了丁丁的脚步,可实际上呢,她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孩子的问题。

尽管孩子从表面上看不违反学校纪律了,维护了学校纪律,保证了孩子的安全,但是孩子真正的问题,对学习的兴趣问题,她没有解决。

张红:

其实我觉得,除了逃课,有形的逃课是人走了,但无形的逃课是心走了,说兴趣留住了丁丁逃课的脚步,但是还需要探讨的是兴趣是否留住了丁丁的心。

我觉得也值得肯定,先把人带回来再说。

段艳红:

第一步还是很成功的。

张红:

对,第一步还是很成功的,但是第一步这个成功,不瞒两位老师,我总觉得有点儿太偶然。

段艳红:

我觉得也是,这个孩子如果对篮球不感兴趣呢?

张红:

对,我就一直在想这个问题,如果丁丁对篮球不感兴趣,台球也不感兴趣,什么球都不感兴趣,如果他感兴趣,但是老师不会呢?

段艳红:

所以我觉得,用篮球这个兴趣来把丁丁的脚步留住了,是一个偶然的事情,那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遇到这种问题学生的时候,第一步还是应该先走近学生,先让他能够接近你,首先了解孩子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张红:

就是深层的原因。

段艳红:

对。

在了解了他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之后,我们再根据他的原因,想出一些能够对症下药的方法。

张红:

段老师说了个特好的词儿,叫对症下药。

有的时候我们好象解决问题,都是广谱抗菌药。

比如说发烧了,都得吃点儿退烧药,但是它是暂时的管用,这个案例里面,我觉得丁丁情况好象挺复杂的。

你看,他从幼儿园起,就是一个让人头疼的孩子,然后还欺负女同学,而且丁丁的家庭也有问题。

他的妈妈到学校来先责怪他,说多生了你这个孩子,还让政府罚了钱,而且老师也说,关于逃课的危害的分析,他也许已经听过了若干遍。

他不但是个问题学生,还是个程度比较严重的问题孩子。

像这种学生,两位老师以前遇到过吗?

段艳红:

遇到过,现在正在遇到这样的学生。

张红:

那您也跟我们说一说。

段艳红:

我觉得对这种学生,还是要从走近学生开始。

进入他的内心。

这个老师是偶然的用篮球的兴趣,留住了孩子的脚步,其实每个孩子在他诸多的问题背后,还有他的闪光点的,我觉得作为班主任来说,应该积极的通过和孩子多方面的沟通,包括观察,不一定只是聊天,还可以从其他人那里了解到他的情况,比如学生那里,家长那里了解他,还有对孩子既往成长史的了解。

通过这种综合的了解和分析,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找到打开他心灵之门的钥匙,才能有效地去解决孩子的问题。

做个个案分析,个案研究。

张红:

进行个案分析,提出比较科学的策略。

我们把话题回到逃课和旷课,可能在北京小学的孩子出现这种情况还不是太多,跟北京的家长普遍重视有关,另外,管理和约束相对来说比较规范,但是我觉得有一种现象,我觉得您也肯定注意过,就是逃课和旷课背后实质上是厌学,厌学可不一定通过逃课和旷课表现出来。

那您遇到的大概有哪几种情况呢?

就是对学习不感兴趣,孩子们有什么表现。

刘建平:

主要表现就是人虽然在座位上坐着,但是他眼神不会看你,或者人在座位上坐着,但是他手里不断地会翻一些书,动一些笔,你能够明显感觉到他人在,但是心不在。

张红:

就是脚步回来了,但是心已经飞出去了。

那您认为,孩子厌学有哪几种原因,根据您的经验,您觉得有哪几个主要原因,您遇到这种情况,应该采取哪几种方法?

刘建平:

我觉得主要原因,与他上学之前他的家庭教育的基础很有关系。

我们现在知道,现在小学的知识,从上一年级开始,相对于很早以前的教材要深很多,家长拿到这套教材时候都会有这种感叹,对于孩子来讲,如果他没有达到一定程度的学前教育,上学时候,他会感觉到很吃力。

张红:

因为学习的困难,而且这个困难可能越累计越多,就会造成一种克服不过去的障碍?

刘建平:

对,还有就是家长在孩子入学之初重视不够。

张红:

他需要重视什么呢?

刘建平:

就是说当孩子刚刚遇到困难的时候,家长没有想到这个小的困难,可能会造成他今后学习上很大的问题。

没有及时地去指导,帮助他。

张红:

我觉得家长想不到也很正常,他们很多人也没有受过较多的正规教育。

所以他们不能从专业的思想看问题,他不觉得这个困难很严重,另外,他们可能还觉得都有老师管着呢。

刘建平:

正是由于他们这种想法,所以孩子在最初有困难的时候,没有得到及时的帮助,就造成了今后更大的困难。

张红:

那么跟我们的教学有关系吗?

刘建平:

跟我们的教学应该说有关系,为什么这么说呢,你想,一个孩子,每天他要上几科,不是上同一科,有的科他会很认真上,有的科他就不能保证认真地去听讲,去完成作业,说明什么呢?

与这个老师对他的吸引力,老师的讲课的内容,精彩程度有很大关系。

张红:

我们案例中说的一个词,叫兴趣。

但是我不知道两位老师如何看待兴趣。

从心理学上来说呢,兴趣首先产生于需要,可是如果按我们的分析,孩子们天生就有渴求知识的需要,他想知道这个,想了解那个,这应该是一种产生学习兴趣的非常良好的基础,可是在入学之后,反而这种兴趣会降低,那么两位老师觉得,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呢?

刘建平:

学习是个苦差事,现在是大家都公认的现实。

一个孩子,在其他的方面,他都能够得到满足,他都能够得到他想要的一切,只有在学习上,他感到痛苦,他是很难把这种兴趣继续下去的。

张红:

就是维持兴趣,不能仅仅靠兴趣。

刘建平:

所以我们对待这种孩子,我们要少批评,多帮助,我们可以把批评的时间,放在辅导上,哪怕他在辅导中得到一点儿收益,然后就着这个收益,去表扬他,这样给他一点自信,这个自信让他不断的、像雪球一样不断的滚,滚来滚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慢慢的就能培养起来。

张红:

所以兴趣也是需要培养的。

刘建平:

对。

张红:

但是我仍然觉得丁丁是个很特别的孩子,我一直很好奇,案例中也没有说,丁丁居然抽烟,而且逃课,案例说丁丁逃课是因为第三节课他要去抽烟。

段老师,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段艳红:

我觉得一开始丁丁抽烟可能是出于好奇,但是后来因为生活中很多事情他不能很好的解决,生活环境对他的影响也是很大的,这个案例中提到了他的母亲被老师请来以后的态度令人吃惊。

孩子在家庭中,能够得到多少关爱,没有关爱,他可能就会在其他地方找兴趣,找快感,或者是找到其他缓解困苦的方法,他就形成了烟瘾。

烟瘾是一种心理的长期依赖,要想让他戒掉这种依赖,就要用另外一种能够长期替代它的,更强烈的刺激,来解决掉烟瘾的问题。

张红:

那我们现在来做一个案例续写工作,我们看这个案例中的老师,她取得了第一步成功,也就是留住了丁丁,用打篮球的方式留住了丁丁。

丁丁也开始袒露了心扉,暴露了自己逃课是为了出去抽烟,也就是说现在已经建立了一种比较融洽的师生关系,那么假设您二位就是案例中的老师,接下来做什么呢?

段艳红:

他现在已经能够在下课以后打篮球,少去抽烟,不去抽烟,时间长了以后,可能烟瘾会逐渐小一些,但不能够保证他不再继续偷偷地抽。

这时候该怎么办,我想作为一个学生,他主要的任务还是学习,作为一个儿童,虽然到了高年级,他还是对更新鲜的,更多的事物感兴趣,所以这个时候老师,应该更多的给他机会参与班级活动,能够让他的能力得到施展,他的才华能够得到认可。

同时,他的家庭给他的温暖不是很多,这个时候老师可以在学校里,在班级里,给他更多的关爱。

也可以和家长多一些沟通,家校配合起来,可能对孩子的改进会有一些帮助。

张红:

就是说,丁丁的问题还是一个综合治理问题,现在我们取得的这些成功,还都是表象的东西。

我也有一种感觉,他只是转移了问题,但没有解决问题。

因为逃课和旷课的真正问题是学习兴趣问题。

他抽烟,就像现在有的孩子网络依赖一样,实际上是一种替代行为。

现在是把抽烟这种行为转移为打球这种行为,以健康的爱好,替代不健康的爱好,但是还有一个更艰难的任务,也就是要逐步接近本质问题——学习兴趣问题。

对于培养学习兴趣,不知道两位老师有什么好的建议或者说经验。

段艳红:

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还要根据孩子当前具备的能力。

对于丁丁来说,他现在可能学习能力上有不足之处,我们不要给他太难的任务,先让他从他能做到的做起,及时在班级里表扬,对他个人也经常给一些赞美的话。

人总还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赞美的,在教育过程中,他取得一点进步,我们就及时给他激励,再堆加更多好的东西,超过原来问题的堆加,那就渐渐用好的替代不足的地方。

刘建平:

我觉得一方面是在学校做工作,一方面更倾向于让家长多做一些参与性的工作,因为我们从案例中能够看出来,这个家长对这个孩子的态度,可以说是简单粗暴。

我们可以想,家长在这个孩子的学习过程中,也一定没有什么特别好的态度,那么孩子对学习肯定降低兴趣。

假如我们能够做通家长的工作,让家长参与到孩子的学习辅导上来,哪怕在孩子学习的时候,给一句温柔的、鼓励性的话语,对于孩子当时的积极情绪的调动是很有作用的。

久而久之,这个孩子在家长和老师的帮助下,应该在学习上有进步。

张红:

对,他不一定要辅导,就要鼓励、要接纳就够了。

我们给家长的要求也应该是比较明确的,不是说你来辅导丁丁学习,而是提供一个好的学习环境。

我想两位老师也和我有同感,就是面对丁丁这样的孩子,他的问题是复杂的,我觉得老师的第一步做的还是很成功的,留住了丁丁,但是接下来面临的更严峻的问题是什么?

是建设性的任务,而这个建设性的任务,才真正关系到丁丁是否能够连人带心都留在学校。

他也需要一个综合治理的方案,一个全面协调的工程,所以看起来是一件小事儿,但实际上还是需要很多大的谋略、大的思路,运用科学的方法才能取得成功的。

好,感谢两位老师,老师们再见!

兴趣留住了他逃课的脚步

主持人:

张红(北京教育学院副教授)

专家:

延建林、田万生、鲍传友

张红: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探讨班主任的每一天模块儿中的逃学、旷课这个专题。

今天像往常一样,我们给大家请来了三位学科专家,来自清华大学教育学专业的延建林老师。

来自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心理专业的田万生老师。

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科的鲍传友老师。

三位老师好!

欢迎三位老师的到来。

这次我们看一看,老师们遇到了什么样的麻烦,我们一起看这个案例。

案例看完了,这是一个多么不省心的孩子啊,逃学,旷课,抽烟。

延老师,我想问您,如果从咱们教育学的专业角度分析,您认为丁丁为什么会逃课呢?

这个案例的发展,用咱们比较理性的语言分析一下,它大概经过了哪些过程?

延建林:

我们可以先从案例本身的发展看一下。

最开始是丁丁逃课,班主任作出的反应是什么呢?

把学生带到办公室进行说教,同时还通知了他的家长,这是他采取的措施。

接下来又发生什么呢?

学生继续逃课,班主任呢,又继续说教,但是后来发现,根本不顶用。

那怎么办呢,他就继续把他带到办公室,后来发现他似乎对篮球有兴趣,于是就开使用打篮球来诱导学生,然后他为了打篮球,他就不逃课。

从整个案例发展来看,我们似乎已经看到,丁丁为了打篮球,已经不再逃课了。

但事实上,当进行到这一步的时候,我们仔细看一下班主任采取的这些措施,它实际上漏了一个很关键的环节,就是对丁丁为什么逃课,缺乏一种很深入和细致的了解。

张红:

案例中给咱们提供的原因就是因为抽烟,好象第三节课去抽烟,但是再往前去推理呢?

延建林:

从这个案例当中,只是到了最后,才告诉我们,丁丁不逃课了,班主任和丁丁进一步接触、了解,最后发现,丁丁原来是因为抽烟要逃避第三节课,仅仅做到这一步,可以说比制止丁丁逃课又进了一步,但是接下来,至少从案例的叙述,包括班主任的分析,孩子为什么抽烟,没有搞清楚。

所以整个教育呢,我感觉到就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没有真正关注到全面的教育,仅仅想办法让他不逃课,至于为什么逃课,为什么抽烟,没有去找原因。

学生逃课,在中小学是比较普遍的现象。

逃课行为的产生,可以有多个因素,比方说,社会方面的因素,有好多学校周边开网吧,好多孩子迷恋网吧,然后想方设法离开教室。

再比方说,还有家庭方面的原因,在这个案例当中,我发现有一个比较重要的细节,那就是当学生发生逃课的时候,妈妈来了,但是妈妈的表现,我是不满意的,她进门之后是一味地指责丁丁。

张红:

有一些很有意思的信息,叫“多生了你这个”。

延建林:

这又是埋怨,从这些信息反馈当中,我们还可以了解,丁丁是不是家庭背景有一些什么原因,比如说家庭子女多,父母照顾不过来,或者是家庭关系不怎么样,这些原因有可能使孩子注意力分散,从学习上转移到其他方面,包括抽烟,他有可能通过抽烟摆脱家庭里面的一些不愉快的事情,这都有可能。

再一个他抽烟,还有可能模仿其他的孩子。

逃课,还有可能整个学校的风气不太好,他可能是一种从众行为。

再有,这个孩子可能对学习不感兴趣。

第一节课,第二节课,因为是班主任的课他没逃,那么第三节课是代课老师的课,他就开始逃了,是不是对这个老师的课没有什么兴趣,或者他不喜欢这个老师等等。

表象上看他是一个逃课的问题,事实上背后的原因是很多的。

这个班主任在解决过程当中,仅仅采取了一种方法,让孩子打篮球,为了打篮球而不去逃课,就是把他的兴趣转移了,诱导他不逃课,但是真正的原因在哪里,班主任并没有找到。

我们说教育是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它表象上是逃课,但是背后涉及的原因很多,因此我觉得班主任在日常管理工作当中很重要的一点,并不仅仅是把一时孩子出现的问题解决了,而是要关注全面的教育,关注学生人格的健康成长。

他为什么逃课,我们要做多方面的分析,找到原因,然后对症下药。

这样,我们并不仅仅是解决了学生一时的逃课问题,关键是关注到他今后的成长与发展。

张红:

这个案例老师使用了一个词叫兴趣,他说兴趣留住了丁丁逃课的脚步,我们可以通过案例做这样的假设,丁丁对上学是没有兴趣的,那么在没有找到新的兴趣之前,他采取了逃课这种行为,然后老师诱导他,或者他本来就有对篮球的兴趣,然后打篮球这个兴趣就留住了丁丁逃课的脚步。

可是我也有一种感觉,就是兴趣是由需要引发出来的,这个问题是真的解决了,还是被转移或压制了呢?

田万生:

我觉得这个问题没有真正解决,案例说是由于打篮球,他就不逃课了,我认为没有必然联系,有可能强化了他另外一种兴趣。

张红:

也就是说他坐在这儿就是为了熬时间,到第三节下课再去打篮球。

田万生:

我不知道有什么课,或者是自习课,但是我总觉得第三节课没有引起他的兴趣。

张红:

他留住了丁丁的身体,没有留住他的心。

田万生:

第一节课,第二节课不可能全是班主任的课,班主任不可能上语文,上数学,我不知道小学是怎么上。

就是两节课他都不逃,第三节课就逃课了,这里边一个重要的问题,他抽烟,无论怎么样,都是不良行为。

作为班主任,这种不良行为,也是要改变他的责任之一,他没有直接从这上面入手,而是引导他从打篮球方面入手,从表面上看是他不逃课了,可能有其他原因。

我认为他要做的还是解决不良行为,因为全人教育,不是光引起兴趣,业余时间该抽烟还抽烟,不能是这种教育,和去网吧是一样的,他要上瘾以后,那以后都要用行为疗法来矫正的,班主任也有重要的责任。

另外一个,必须要跟家长沟通,从案例里面看,他家里在教育上,一定有很严重的问题。

张红:

丁丁有很多需要没有得到满足。

田万生:

他家里的教育和学校的教育是不一致的,从他妈妈说的那两句话,看丁丁的反应就能知道,他的家庭教育里边肯定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班主任必须要和家长了解问题,使家庭教育配合学校的教育,这才是全人的教育。

所以我认为,一个是提高丁丁对第三节课的兴趣,这是很重要的一条。

很多的老师上课学生捣乱,不听课,我说不能全是学生原因,老师讲的怎么样,老师讲课能不能引起学生兴趣,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所以,班主任应该从这三点入手,解决这个问题。

张红:

就是说还可以做这些工作,进一步联络家庭,然后使家校能够协同起来,进一步协同课任老师,能够真正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目前案例中提供的是丁丁人是留下了,但心有没有留下还很难说,只是从抽烟转移到篮球上了,并没有真正解决学习兴趣的问题,内心的学习需要还没有被激发起来。

同时也提醒老师,关注丁丁的抽烟行为,他和逃课不是同一个行为,并不是说解决了逃课,那种行为会自动消失,老师还可以从这几个角度去做工作。

鲍老师,关于班级,有一点在理论上也是有争议,说他像一个组织,那么组织就有群体和个体,哪些个体游离在群体边缘或逃离群体呢?

我觉得逃课也是这种行为,您从管理学学科角度上来分析一下这种行为。

鲍传友:

从管理学角度讲,当一个组织中成员从组织中逃离,实际上就意味着组织的目标与个人目标的分离。

他找不到自己实现目标的可能性。

如果我们组织不能帮助个人实现目标,就像我们刚才讲的,就会发生逃课现象。

在西方有一个著名的管理学派就讲到这个问题,他用一个比较专业化的名词叫效力和效率,他用效力和效率表达一个组织和个人不同的目标,一个组织要有目标,就是他必须有效力,那么一个组织要有效力,就要帮助个人实现自己的目标,那么这叫效率,这两个一致了,那么组织和个人都会发生很大不同。

如果这两个发生冲突,导致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的冲突,实际上就是个人效率得不到提高,因此就会出现逃离,这是从管理学角度讲。

我们看到班级中的问题学生实际上是非常复杂的,这也是我们班级管理的头疼的大问题。

我们过去做班主任时候,实际上最棘手的,我们耗尽了所有的精力,都是在问题学生身上。

我个人的观点,一个教师他是不是有智慧,一个教师教学效果到底好坏,不是看好学生,应该是看问题学生在班里面的转化程度,这个恰恰是最能反映老师的智慧的。

所以这里面我有几点看法,要做好问题学生的工作,它实际上是非常复杂的工作,它需要班主任的智慧,耐心,责任感。

要解决问题,首先要知道问题学生对我们教育的重要性,因为现在课改特别提出教师要关注全体学生,关注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

问题学生是不能被排除在教育之外的,即使他有问题。

另外,问题学生不解决,他的特征就是问题,你要不去管理它,他就可能造成更大的安全问题。

案例里边讲到,这个学生跑到河边去抽烟很危险。

我也遇到过一个案例,在一个学校,因为一个学生在物理课上捣乱,老师就把他清除到课堂以外,结果这个学生只要上物理课就不来了,一开始老师以为我叫他不要进来他就不进来,很得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