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B卷.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216841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91.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州市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B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广州市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B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广州市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B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广州市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B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广州市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B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广州市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B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广州市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B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广州市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B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广州市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B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广州市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B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广州市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B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广州市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B卷.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广州市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B卷.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广州市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B卷.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州市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B卷.docx

《广州市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B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州市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B卷.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州市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B卷.docx

广州市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B卷

广州市2019年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题B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滴加液体

B.

稀释浓硫酸

C.

蒸发

D.

测溶液pH

2.砷化镓为第三代半导体,用其制成的材料制造的灯泡寿命长,耗能少。

已知砷化镓(GaAs)中As的化合价为﹣3价,Ga的化合价为

A.﹣3

B.﹣5

C.+3

D.+5

3.下列说法的不正确是()

A.淀粉遇到碘酒(或碘水)呈现蓝色

B.淀粉、纤维素没有甜味,因此不属于糖类

C.淀粉、纤维素和油脂组成元素都是碳、氢、氧

D.蛋白质和维生素都是人体必须的重要营养物质

4.下列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反应物与生成物均不可能存在单质的是()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5.下列各组属于同一物质的是

A.冰和干冰

B.火碱和烧碱

C.熟石灰和生石灰

D.小苏打和苏打

6.现有一包由6.5g锌、5.6g铁、6.4g铜混合而成的粉末,把它加入到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反应结束后过滤,洗涤,烘干,测得滤渣中含有三种物质。

则滤渣的质量可能是()

A.49.6g

B.34.8g

C.32.7g

D.18.5g

7.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下列选项不能实现图示转化的是()

选项

A

C

CO2

CO

B

H2O2

O2

H2O

C

CuO

Cu

Cu(NO3)2

D

KOH

KCl

KNO3

A.A

B.B

C.C

D.D

8.已知“

”、“

”表示质子数不同的原子。

下列表示的气体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A.

B.

C.

D.

9.2016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确定为“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

下面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大量开采矿物,保障金属材料的使用

B.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缓解温室效应

C.采用焚烧的方法处理农作物秸秆和垃圾

D.生活中尽量使用含磷洗衣粉,便于给水体提供养分

10.下列反应类型判断错误的是

选项

化学方程式

反应类型

A

2Na+Cl2=2NaCl

化合反应

B

Cu2(OH)2CO3=2CuO+H2O+CO2↑

分解反应

C

C2H5OH+3O2=2CO2+3H2O

置换反应

D

Ca(OH)2 + H2SO4=2H2O+ CaSO4 

复分解反应

A.A

B.B

C.C

D.D

11.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铜用于制作电线

B.金刚石用于切割大理石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12.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除杂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试剂及操作方法

A

FeCl2

CuCl2

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B

KCl

MnO2

加足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C

CaO

CaCO3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至不再生产气体为止

D

Cu

C

在空气中灼烧

A.A

B.B

C.C

D.D

13.已知A,B,C,D,E分别是铁、硝酸铜溶液、二氧化碳、稀硫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E是气体。

有关物质之间转换关系如图所示,其中“-”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②可能会有红色固体析出

B.A可能是硝酸铜溶液

C.反应③可能会产生蓝色絮状沉淀

D.反应①和反应③可能属于同一种反应类型

14.液化石油气的成分中含有丙烯(C3H6)和丁烯(C4H8),将二者的混合气体14g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产生二氧化碳44g,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A.混合气体中碳与氢的质量之比一定是6:

1

B.消耗O2的质量一定为48g

C.混合气体中丙烯(C3H6)的质量分数一定为50%

D.混合气体燃烧生成H2O的质量一定为18g

15.电工师傅使用的“验电笔“中常充入一种气体,此气体通电时会发光,它是

A.氧气

B.氮气

C.氖气

D.空气

16.

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

温度/℃

0

20

40

60

80

溶解度/g

0.18

0.16

0.14

0.11

0.09

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20℃时,

的溶解度为0.16g

C.40℃时,降低

饱和溶液温度会析出溶质

D.60℃时,向100g水中加入0.20g

充分搅拌,固体完全溶解

17.下列操作图示正确的是()

A.

用滴管取液前在瓶中挤出空气

B.

浓硫酸稀释

C.

滴加液体

D.

测溶液的酸碱度

18.现有①粗盐;②液态氧;③纯碱;④洁净的海水。

对上述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盐—①

B.单质—②

C.碱—③

D.纯净物—④

19.下列变化中,有一种与其它三种不同的是

A.蜡烛燃烧

B.焚烧垃圾

C.干冰气化

D.钢铁腐蚀

二、多选题

20.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方法不正确的是

 

物 质

所含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NaCl固体

泥沙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B

CO

CO2

通过足量的灼热Fe2O3粉末

C

N2

O2

通过足量的灼热铜网

D

铜粉

锌粉

足量的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

A.A

B.B

C.C

D.D

三、填空题

21.用微观粒子的观点,回答下列问题:

(1)汞是由汞_____构成的,水银温度计能测体温的原理是_____。

(2)乒乓球压瘪了,放在热水中能鼓起来,说明_____。

(3)被动吸烟也有害健康是由于_____。

2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硫在氧气中充分燃烧_______________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

(3)磷在空气中充分燃烧______________

(4)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_______________

(5)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根据下图中提供的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A图可知,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

(2)在B、C、D、E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____(填编号,下同);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_;具备稳定结构的是_________。

(3)E这种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填“得”或“失”)电子,由此形成的粒子符号是_______。

(4)一般来说,电子层数相同的原子(稀有气体除外),原子的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减小;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原子,原子的半径随电子层数的增加而增大。

请比较:

氮原子半径______磷原子半径;氧原子半径______氟原子半径。

(填“>”或“<”)

四、实验题

24.某同学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图中的集气瓶分为5等份,并作好标记。

②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入足量的红磷,将导管上的止水夹夹紧,在酒精灯上点燃红磷,并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

③充分反应后,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②集气瓶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③中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由此可得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__________。

(3)如果小组同学操作不当,会使测量结果产生误差,其中偏小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将红磷换成硫粉,完成上述实验,结果发现集气瓶内并未吸入水,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五、简答题

25.某课题组同学为了验证混合气体的成分为CO、CO2、H2,做了以下准备:

资料收集:

①H2+Cu

Cu+H2O ②CO+CuO

Cu+CO2③无水硫酸铜遇水由白色变为蓝色

设计实验装置:

请分析上面信息后回答:

①你认为验证水煤气中各成分的顺序依次是_____。

②装置B的目的是_____,装置c的作用是_____。

③装置D内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④实验中两次用到装置

A.其目的分别是______,______;请你设计一种尾气处理方案:

________________。

26.以下是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流程示意图。

请根据示意图回答:

(1)托盘天平左盘中固体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_g,量筒中水的体积为_______mL;

(2)上述溶液取10g加水40g进行稀释,所得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

(3)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__。

A.物质的溶解通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B.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C.相同温度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含溶质多

D.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27.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生活中处处离不开化学?

(l)厨房用水以自来水为主,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利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是因为活性炭具有________ 的性质,投药消毒的过程中发生了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某同学在胜溪湖取了一些水,为了除去水中的泥土和沙子,在实验室进行了下图装置所示的实验操作,操作中存在的明显错误有_____?

(3)煤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居民冬天取暖的主要能源之一。

将火柴划着不能直接引燃煤块,其原因是_____。

(4)煤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这些气体中会形成酸雨的是_____(用化学式表示)。

(5)城市居民用天然气做饭,当火焰呈现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时,调节灶具的进风口会使火焰呈现正常的蓝色,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__。

六、推断题

28.推断题:

如图所示A~H为初中化学所学物质,E、F均为红色固体,且F与C反应会生成白色固体,G与B混合在常温下作用能生成物质C,H与B混合在加热的条件下作用同样能生成C。

“→”表示转化,“—”表示能发生反应,部分反应物产物及反应条件已省略。

请写出:

(1)C物质的化学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物质的化学式:

____________;

(2)H→C的化学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G→C的化学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七、计算题

29.长期摄入过多食盐

对人体健康不利,它会导致高血压、骨质疏松等

低钠盐适合患有高血压、肾病、心脏病的患者服用,苹果酸钠盐

是低钠盐的一种

请回答:

苹果酸钠盐中钠、碳、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

卫生机构建议,人体每天食盐的摄入量不宜超过6克,说明一个人每天摄入的钠元素不宜超过多少克?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写出计算过程______

若某病人每天食用

苹果酸钠盐,相当于食用了多少质量的食盐?

_____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写出计算过程

八、综合题

30.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如图所示。

(1)瓶中预先装入少量水,可防止瓶底因接触________而炸裂。

(2)有小组对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某一影响因素进行探究,实验记录如下表所示。

该实验探究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编号

V(O2)%

实验现象

90%

燃烧剧烈,持续时间长

70%

燃烧比实验①弱,持续时间短

55%

红热,没有明显的燃烧现象

(3)另有一小组取了含碳量不同、直径均为0.20mm的5根铁丝进行实验(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实验记录如图所示。

分析比较以上实验,可得出下列结论:

①铁丝燃烧产生火星四射现象和______(填元素符号)有关。

②0.20mm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28g纯铁丝在一定量的氧气中燃烧后,收集固体干燥称量,其质量为34.4g。

则有________g氧气参加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_________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