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上部施工技术课程标准.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218977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0.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桥梁上部施工技术课程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桥梁上部施工技术课程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桥梁上部施工技术课程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桥梁上部施工技术课程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桥梁上部施工技术课程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桥梁上部施工技术课程标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桥梁上部施工技术课程标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桥梁上部施工技术课程标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桥梁上部施工技术课程标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桥梁上部施工技术课程标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桥梁上部施工技术课程标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桥梁上部施工技术课程标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桥梁上部施工技术课程标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桥梁上部施工技术课程标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桥梁上部施工技术课程标准.docx

《桥梁上部施工技术课程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桥梁上部施工技术课程标准.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桥梁上部施工技术课程标准.docx

桥梁上部施工技术课程标准

《桥梁上部结构设计与施工》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

桥梁上部结构设计与施工

适用专业:

高职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

开设学期:

第2学年第3学期

学分:

6

一、课程定位

“桥梁上部结构设计与施工”是高职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核心课程。

本课程是依据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培养目标,按照职业行动领域与职业能力中的桥梁上部结构构件预制与安装、现浇施工工作项目设置的。

其总体设计思路是:

以桥梁上部结构构件预制与安装、现浇施工的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

项目设计以桥梁上部结构构件预制与安装、现浇施工过程为线索来进行。

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校企合作,校内外实训基地等多种途径,采取工学结合的形式,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充分考虑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本课程的前续课程有“工程力学”、“道路工程制图”、“测量技术”、“结构设计原理”、“道路建筑材料”。

本课程的后续课程为“桥梁工程试验与检测”、“公路工程招投标与工程造价”。

二、课程目标

通过任务引领型的项目活动,使学生具备公路桥涵上部结构施工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在掌握常用桥梁上部结构构造和中小桥梁上部结构设计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能够承担中小桥梁上部结构的设计、制定常规桥梁上部结构的施工方案、施工工艺和组织施工等工作任务;同时培养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品质,为发展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1.职业能力目标

(1)能看懂桥梁上部结构构件施工图纸,并能正确审核图纸及工程量;

(2)通过试验检验钢筋、混凝土组成材料是否合格;

(3)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确定混凝土配合比;

(4)复核控制点和水准点;

(5)合理进行预制场地布设及施工机具设备的调配;

(6)根据图纸和施工规范,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案,进行施工组织安排;

(7)准确完成桥梁上部结构构件的放样预制;

(8)熟悉施工技术指标,能够对施工过程中钢筋加工及安装、模板安装、混凝土拌和及浇筑的工艺进行试验检验和质量控制;

(9)熟悉桥梁上部结构构件的安装方法,并能够进行安装质量控制;

(10)正确完成工程内业资料;

(11)能够独立学习和工作,能够进行交流,并有团队合作精神与职业道德;

(12)掌握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的相关规定及内容。

2.专业知识目标

(1)学习桥梁上部结构的基本理论和施工方法的基础知识

(2)使学生具有桥梁上部结构识图、放样、施工、检测能力

3.素质目标

(1)在学习桥梁工程上部结构设计与施工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钻研探索的兴趣,在平时学习实践中不断获取成就感、满足感和兴奋感,并引发他们对后续课程的学习热情和渴望。

(2)训练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工作方法和科学态度,在未来的岗位上有能力进一步学习新技术,解决新问题。

(3)加强实践环节训练,通过层次性的技能和技术训练,使学生具有桥梁工程试验、检测能力,具有合理利用技术进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潜力。

(4)培养学生既具有独立思考,又具有团队精神。

掌握系统工程的方法,善于组织团队,团结协作,共同解决技术问题。

(5)培养学生关注相关学科发展动态,紧跟技术发展前沿,终生适应科技发展水平,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1.课程内容、学时分配

序号

单元

名称

学习内容

主要

教学

方法

课时

理论

实践

1

识读施工图纸核算工程量

1.装配式桥梁上部结构形式;

2.规范中对桥梁作用的确定;

3.主要受力截面的尺寸确定;

4.装配式桥梁上部结构施工图纸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内容;

5.核算桥梁上部结构工程量的方法。

讲解、讨论、演示、试验

18

4

2

原材料试验及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1.桥用钢材的种类与基本要求——强度等级、直径、焊接等;

2.桥用钢材的质量检验;

3.混凝土施工配合比设计——根据施工图混凝土强度等级及现场材料进行施工配合比计算。

讲解、讨论、演示、试验

8

2

3

预制场地建立

1.预制场地的布设的要求;

2.预制场布设考虑的因素——水、电、占地费用、交通、材料堆放、机具设备及临时建筑;

3.预制构件的特点及要求;

4.预制台座设计。

讲解、讨论、演示、试验

8

4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1.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概念;

2.施工方案设计及工艺流程;

3.施工进度框图;

4.施工规范及技术指标;

5.施工组织设计案例。

讲解、讨论、演示、试验

10

10

5

上部结构预制及安装

1.上部结构构件预制施工:

钢筋下料;钢筋的弯制;钢筋骨架的成型;模板制作与安装;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施工工艺;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施工工艺;

2.上部结构构件安装:

常用安装设备;安装方法

讲解、讨论、演示、试验

10

10

6

上部结构现浇施工

1.桥梁上部结构整体现浇、节段现浇施工工艺流程;

2.描述桥梁上部结构整体现浇、节段现浇施工主要施工工序要点及要求;

3.描述桥梁上部结构整体现浇、节段现浇施工可能出现的工程事故及处理方法。

讲解、讨论、演示、试验

14

2

合计

96

68

28

2.学习单元教学设计

(1)学习单元1识读施工图纸核算工程量

课程名称

桥梁上部结构设计与施工

单元名称

识读施工图纸核算工程量

计划学时

理论

18

教学方式地点

教室、实训基地、试验室

实践

4

教学目标

能力(技能)目标

知识目标

正确审核桥梁上部结构构件施工图纸,准确计算钢筋、混凝土、模板等工程数量。

具备识图能力,掌握各种类型桥梁上部结构构件的构造和原理,能够看懂桥梁上部结构构件施工图纸,并能审核图纸及工程量是否准确。

教学内容

1.装配式桥梁上部结构形式;

2.规范中对桥梁作用的确定;

3.主要受力截面的尺寸确定;

4.装配式桥梁上部结构施工图纸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内容;

5.核算桥梁上部结构工程量的方法。

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装配式桥梁上部结构施工图纸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内容

综合素质培养

理论联系实践,实事求是,懂设计才能精施工。

教学方法

讲解、讨论、演示、试验

教学资源

设计规范、施工规范、多媒体、影像资料、实训基地、试验仪器

(2)学习单元2原材料试验及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课程名称

桥梁上部结构设计与施工

单元

名称

原材料试验及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计划学时

理论

8

教学方式地点

教室、实训基地、试验室

实践

2

教学目标

能力(技能)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试验检验钢筋、混凝土组成材料是否合格,根据不同情况及强度等级确定混凝土配合比。

掌握钢筋、混凝土组成材料技术指标,熟练操作钢筋、混凝土组成材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验方法,做出正确评定。

教学内容

1.桥用钢材的种类与基本要求——强度等级、直径、焊接等;

2.桥用钢材的质量检验;

3.混凝土施工配合比设计——根据施工图混凝土强度等级及现场材料进行施工配合比计算。

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根据施工图混凝土强度等级及现场材料进行施工配合比计算

综合素质

培养

理论联系实践,实事求是,用数据评定材料质量。

教学方法

讲解、讨论、演示、试验

教学资源

试验规程、施工规范、多媒体、影像资料、实训基地、试验仪器

(3)学习单元3预制场地建立

课程名称

桥梁上部结构设计与施工

单元

名称

预制场地建立

计划学时

理论

8

教学方式地点

教室、实训基地

实践

0

教学目标

能力(技能)目标

知识目标

能够根据桥位附近地形等情况进行预制场地的布设;能够进行主梁(板)预制台座的设计。

并合理调配各种桥梁施工机具设备。

具备识图能力,熟悉桥梁施工机具设备的性能,具有力学分析计算能力。

教学内容

1.预制场地的布设的要求;

2.预制场布设考虑的因素——水、电、占地费用、交通、材料堆放、机具设备及临时建筑;

3.预制构件的特点及要求;

4.预制台座设计。

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预制台座设计

综合素质培养

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

讲解、讨论

教学资源

设计规范、施工规范、多媒体、影像资料、实训基地

(4)学习单元4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课程名称

桥梁上部结构设计与施工

单元名称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计划学时

理论

10

教学方式地点

教室、实训基地

实践

10

教学

目标

能力(技能)目标

知识目标

对照图纸和现场条件会编制桥梁上部结构构件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掌握桥梁上部结构构件施工工艺流程,熟悉施工组织设计方法,掌握施工技术指标。

教学内容

1.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概念;

2.施工方案设计及工艺流程;

3.施工进度框图;

4.施工规范及技术指标;

5.施工组织设计案例。

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施工方案设计及工艺流程

综合素质培养

理论联系实践,灵活运用的能力。

教学方法

讲解、讨论、演示

教学资源

施工规范、多媒体、影像资料、实训基地

(5)学习单元5上部结构预制及安装

课程名称

桥梁上部结构设计与施工

单元名称

上部结构预制及安装

计划学时

理论

10

教学方式地点

教室、实训基地

实践

10

教学目标

能力(技能)目标

知识目标

能够进行桥梁上部结构构件的预制,并进行安装。

具备识图能力,掌握普通钢筋混凝土梁、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板梁及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施工工艺。

掌握混凝土及桥用钢材的物理力学性能,熟悉桥梁安装施工机具设备的性能。

掌握桥梁施工规范的有关规定。

教学内容

1.上部结构构件预制施工:

钢筋下料;钢筋的弯制;钢筋骨架的成型;模板制作与安装;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施工工艺;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施工工艺;

2.上部结构构件安装:

常用安装设备;安装方法

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上部结构构件预制施工

综合素质培养

理论联系实践,灵活运用的能力。

教学方法

讲解、讨论、演示

教学资源

施工规范、多媒体、影像资料、实训基地、试验设备

(6)学习单元6上部结构现浇施工

课程名称

桥梁上部结构设计与施工

单元名称

上部结构预制及安装

计划学时

理论

14

教学方式地点

教室、实训基地

实践

2

教学目标

能力(技能)目标

知识目标

能够进行桥梁上部结构构件的整体现浇、节段现浇施工。

具备识图能力,掌握普通钢筋混凝土梁、预应力混凝土板梁的整体现浇、节段现浇施工工艺。

掌握混凝土及桥用钢材的物理力学性能,熟悉桥梁安装施工机具设备的性能。

掌握桥梁施工规范的有关规定。

教学内容

1.桥梁上部结构整体现浇、节段现浇施工工艺流程;

2.描述桥梁上部结构整体现浇、节段现浇施工主要施工工序要点及要求;

3.描述桥梁上部结构整体现浇、节段现浇施工可能出现的工程事故及处理方法。

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桥梁上部结构整体现浇、节段现浇施工工艺

综合素质培养

理论联系实践,灵活运用的能力。

教学方法

讲解、讨论、演示

教学资源

施工规范、多媒体、影像资料、实训基地、试验设备

四、课程实施方案

1.教材及参考文献

本课程使用教材:

(1)张辉.桥梁上部结构预制与安装施工.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

(2)于忠涛.桥梁结构与施工.北京: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0

本课程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兵和国交通部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2)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行业标准.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2.教学建议

(1)教师应依据工作过程安排和组织教学活动。

(2)教师应按照每一个学习情境的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编制教学单元设计书。

单元设计书应明确教师讲授(或演示)的内容;明确学习者预习的要求;提出该学习情境整体安排以及各单元训练的时间、内容等。

(3)教师应以学习者为主体设计教学结构,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习者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学习者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者学习信心与成就感。

(4)教师应指导学习者完整地完成课程,并将有关知识、技能与职业道德和情感态度有机融合。

(5)充分利用现有的实训条件。

3.教学条件

为完成本课程的教学活动,应具备如下的教学条件:

(1)多媒体教室,完成相关理论教学内容;

(2)结构试验室,具有桥梁结构的工程性质的试验设备;

(3)测量仪器,包括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等设备;

(4)室外实训场地,具有一定的空间和真实的结构物,满足学生进行路基工程检测的要求。

(5)资料室,有相关的书籍和规范等参考书。

五、课程考评方法

1.考核目的

建立以综合职业能力考核为主线的开放式、全过程的课程考核体系,更好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本门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全面掌握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动态,总结和发现教师与学生在教与学两个环节中的经验和问题,指导教师和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依据课程建设标准,制定本考核方案。

2.考核原则

(1)体现高职高专“教、学、做”结合的原则,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

(2)考核过程中要坚持体现学生的能力,以能力强弱来衡量学生成绩的高低。

(3)采用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成绩评定方式,突出过程性考核和能力考核。

3.考核范围

《桥梁上部结构设计与施工》考核范围以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桥梁上部结构设计与施工》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学习情境和项目任务的教学内容进行考核。

4.考核成绩评价

本课程应以考核知识的应用、技能与能力水平为核心,采用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考核与期末课程结束的总结性、鉴定性考试并重,由多种考核方式构成、时间与空间按需设定的多次考核综合评定成绩的课程考试模式。

(1).记录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

在评价学生学习的过程时,要关注学生的参与程度,也要重视考察学生的思维过程。

(2).理论考核应以《课程标准》为基础,可采用开卷和闭卷想结合的方法。

以学分制为评价管理,建立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3).实践环节的考核记分是体现学生动手能力的一种标志,同时也是培养协商严谨的科学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