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二轮复习精品教案中国古代史.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219983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2.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二轮复习精品教案中国古代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历史二轮复习精品教案中国古代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历史二轮复习精品教案中国古代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历史二轮复习精品教案中国古代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历史二轮复习精品教案中国古代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历史二轮复习精品教案中国古代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历史二轮复习精品教案中国古代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历史二轮复习精品教案中国古代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历史二轮复习精品教案中国古代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历史二轮复习精品教案中国古代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历史二轮复习精品教案中国古代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历史二轮复习精品教案中国古代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历史二轮复习精品教案中国古代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历史二轮复习精品教案中国古代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历史二轮复习精品教案中国古代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历史二轮复习精品教案中国古代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历史二轮复习精品教案中国古代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历史二轮复习精品教案中国古代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历史二轮复习精品教案中国古代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历史二轮复习精品教案中国古代史.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二轮复习精品教案中国古代史.docx

《历史二轮复习精品教案中国古代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二轮复习精品教案中国古代史.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历史二轮复习精品教案中国古代史.docx

历史二轮复习精品教案中国古代史

专题一中国古代史

【2011年考纲要求】

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西周政权的建立与灭亡;(增加西周政权的灭亡)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秦朝的统一;皇帝制度;中央官僚机构与郡县制;(原表述为中央官制与郡县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汉初郡国并行制;汉朝至唐朝的选官制度;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元朝的行省制度。

(4)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明朝宰相制度的废除与内阁的出现;清朝军机处的设置。

(5)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与历史特点;中央集权制度的历史作用与社会影响。

2.古代中国的经济

(1)农业:

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土地私有制的确立;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原表述为小农经济的含义)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2)手工业:

官营手工业与民间手工业;(增加民间手工业)纺织、冶金和制瓷方面手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就;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3)商业:

市”的形成与发展;主要的商业城市与著名的商帮,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4)主要经济政策:

农抑商;“海禁”与“闭关守国”。

(增加“闭关守国”)

3.百家争鸣及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1)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

子与老子的思想;(增加老子的思想;删除孟子、荀子的思想主张)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家思想的形成。

(2)汉代儒学: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原表述为董仲舒的儒学主张);汉武帝兴办太学和其他确立儒学独尊地位的措施。

(3)宋明理学:

朱理学;陆王心学。

(增加陆九渊的内容)

(4)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李贽、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的思想主张;明清时期儒家思想的发展。

4.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1)科技成就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2)汉字与书画:

字、绘画的起源和演变;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

(3)文学成就:

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的成就;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4)戏曲艺术京剧等剧种的产生与发展。

【复习指导】

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可分为五个时期:

先秦即起源奠基时期、秦汉即形成和发展时期、隋唐曲折发展和鼎盛时期、宋元继续发展时期、明清繁盛与危机并存时期。

把握农耕文明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一、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时期:

先秦文明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要求掌握夏商西周时期形成的农耕经济的雏形;国家产生和初步完善即建立了以血缘为纽带的政治制度——世袭制、分封制。

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制度(商鞅变法)、经济形式(小农经济)、思想文化(儒家思想)。

2、过程与方法:

讲授法、探究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夏商西周时期是我国由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历史阶段,对古代中华民族的政治观以及伦理产生了深刻影响,标准着中华文明的起源。

春秋战国时期是国家产生和完善的重要历史阶段,是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新旧交替、除旧布新成为社会发展的主题,这一时期出现的政治制度、经济形式、思想文化奠定了古代中华文明的基础。

【教学重点和难点】

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小农经济的产生,儒家思想的形成,商鞅变法

【教学安排】两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案

【教学过程】

一、中国古代历史大系

原始社会:

约距今170万年前至公元前2070年前。

奴隶社会:

公元前2070年至公元前476年。

包括夏、商、西周和春秋时期。

封建社会:

公元前475年至公元1840年。

包括战国时期、秦、西汉和东汉;三国、西晋和东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北宋和南宋、元;明、清(前期)。

二、夏、商、周(三代)

(一)重大事件:

公元前2070年禹建夏;启实行王位世袭制;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建周;周公辅佐成王平叛;武王和周公两次大规模分封;公元前770年平王东迁。

(二)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神权与王权的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一)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

(1)分封制:

①分封的对象是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

②特点:

以宗法血缘关系的主要基础;层层封受;地方分权。

(2)宗法制:

①规定宗族内部嫡庶关系的制度,由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

主要内容是嫡长子继承,余子分封;嫡长子为大宗,余子为小宗。

②特点: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嫡长子继承,在同姓宗族中实行;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具有政治制度性质。

③作用:

保证了贵族的政治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

(三)夏商周的社会经济

1.土地制度:

实行奴隶主的土地国有制,具体反映在西周的井田制上。

特点是:

通过分封制受田;受田者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无权转让与买卖;需交纳贡赋。

2.官府手工业和官营商业在手工业和商业中占垄断地位,春秋战国时这种局面被打破,出现民营、家庭手工业和私商(民间商人)。

3.商朝出现青铜农具,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司母戊鼎世界稀有。

商朝烧制出原始瓷器,织出斜纹提花丝织品。

商人善于经商,以贝为货币。

西周晚期出现铁器。

商朝时已造出木板船,推动了水上交通的发展。

三、春秋、战国时期

总的特点:

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公元前770-476,公元前475-221年)

(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化

1.生产力的发展:

①农业:

铁农具的问世和使用范围的扩大,牛耕的出现和推广,大量荒地得到开垦成为私田,耕地采用“垄作法”;

②手工业:

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出现,冶铸、纺织、漆器、造船成为主要手工业;

③商业:

私商的涌现打破了官府垄断商业的局面;

④科技:

算筹记数法、《石氏星表》和人工杂交的应用推动了科技的进步。

2.生产关系的变化:

(1)管仲在齐国改革,实行“相地而衰征”的政策,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土地私有得到承认。

(2)私田主人采用地租剥削方式经营土地,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产生,地主阶级和自耕农阶级形成。

(3)小农经济的形成:

小农经济是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农业经营模式,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特点:

①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②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③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④低生产力下的精耕细作;⑤具有不稳定性,易于两极分化。

(二)战国时期的变法风潮

1.兴起的背景:

(1)春秋以来经济基础的变化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政治制度,建立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统治,发展封建经济,进一步解放生产力。

(2)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和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使各国需要通过变法实现富国强兵,以求生存发展。

(3)“士”阶层的兴起和法家学说为各国变法提供了人才和思想理论条件。

2.变法的情况:

(1)魏文侯任用李悝的变法:

①内容:

“尽地力之教”,推行“平籴法”,制定《法经》。

②作用:

使魏国率先强盛起来。

(2)楚悼王任用吴起的变法:

①内容:

限制贵族权力,裁撤冗员、奖励军功、禁私门请托。

②作用:

使楚国一度成为强国。

(3)商鞅变法:

①背景:

a、b、c同上

(二)1.兴起背景

(1)、

(2)、(3);

d.具备改革的有利条件:

国君拥有比较集中的权力;旧贵族势力相对较弱;民风质朴,讲求实用、功利和尚武,易于接受法家学说;三家分晋,力量削弱;各国人才的流入。

②概况:

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从公元前356年开始推行变法,公元前338年秦惠文王即位,处死商鞅,变法结束。

③内容:

a.经济方面:

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

b.军事政治方面:

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推行县制;建立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制定秦律。

c.文化习俗方面:

“燔诗书而明法令”;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

④目的:

直接目的是富国强兵,在七雄争战中取得优势。

根本目的是废除旧制度,创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制度,即用封建制度取代奴隶制度,维护新兴地主阶级的经济、政治利益。

⑤性质:

一次较为彻底的地主阶级的政治改革。

⑥作用和意义:

a.废除了旧制度(井田制、分封制、世卿世禄制),创建了新制度(土地私有制,户籍制、县制、秦律、重农抑商、二十等爵制),推动了秦国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国力的增强,初步实现富国强兵。

b.为后来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奠定基础,对秦朝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产生了重要影响。

⑦局限性:

严刑苛法轻视教化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痛苦,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后来秦朝的暴政。

3.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作用:

经过一百多年的变法,封建制度得以确立,中国进入封建社会。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和儒学的形成

1.“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①定义:

“百家”指“诸子百家”,即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思想流派。

主要有道家(老子、庄子)、儒家(孔子、孟子、荀子)、墨家(墨子)、法家(李悝、吴起、商鞅、韩非子)等。

“百家争鸣”指上述学者、学派对当时社会上和学术上的问题进行争论、彼此融合的局面。

②背景:

a.春秋战国处于大变革时期b.“士”阶层的兴起和受到各国的重用;c.私学的兴起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d.专制主义的政治统治局面尚未形成。

③历史地位:

①推动了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文化和思想道德的发展;②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③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2.孔子创立儒家学派:

①孔子是中国古代大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他的思想核心是仁,主张“爱人”和“为政以德”,体现了人道主义和民本思想;他重视礼,主张用礼来规范人与人的关系,作为立国立身的基础;他提出中庸思想,用以协调仁和礼的关系,使对立因素达到统一与和谐。

仁、礼、中庸思想成为儒家学说的核心内容,并渗透到后代的社会秩序和个人行为规范中,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维护一统。

②孔子是中国古代大教育家。

他开创了私学,“有教无类”,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他还总结出包括“因材施教”在内的一整套教育理论。

为中国后来教育的推广创造了条件。

③孔子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者。

他整理编撰了古代文化典籍《诗》、《书》、《礼》、《乐》、《易》、《春秋》,使中国古典文化绵绵不绝,树立了继往开来的里程碑。

既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

④世界影响:

汉朝以后,儒家进入了越南、朝鲜、日本等国。

明清以后,《论语》被翻译为拉丁文和英文。

儒家,特别是孔子的思想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3.战国时期儒家的发展:

孟子:

提出“仁政”、“民贵君轻”、“性本善”等主张

荀子:

提出“仁义”和“王道”、“君舟民水”、“性本恶”等主张,综合了法家和道家思想的合理成份,使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战国后期,儒学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四)春秋战国时期的科技和文学艺术

文学艺术成就

(1)春秋时期的《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国诗歌成熟的重要标志,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

(2)战国时期楚国屈原创造出一种新的文学体裁—“楚辞”(又称骚体),并写出《离骚》。

(3)至商朝,汉字已形成完整的体系,到春秋战国时期汉字已演进到篆字的成熟阶段。

演变总趋势是由繁到简。

(4)战国时期我国的绘画艺术也已从萌芽走向成熟,帛画《人物龙风图》等表现出很高艺术水平。

【教学反思】

二、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时期:

秦汉文明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秦朝政治上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成立和巩固;经济上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并不断发展,精耕细作技术日益成熟;文化上,西汉时期儒家思想正式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造纸术科技成就领先世界。

2、过程与方法:

讲授法、探究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秦汉时期中华文明形成和发展,初步认识中华民族在制度上的优越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发展及影响

【教学安排】两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案

【教学过程】

四、秦汉时期

总的特点:

封建社会的初步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初步形成。

(公元前221-公元220年)

(一)秦始皇统一中国

1.秦的统一:

背景:

战国时期各国封建经济的发展和封建制度的确立。

情况:

①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②北击匈奴,收复河套;③征服百越,设闽中、南海、桂林、象郡四郡。

形成东至大海、西至陇西、南至南海、北至长城的疆域。

意义:

结束了春秋战国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2.实行巩固统一的措施:

(1)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①首创皇帝制度,以皇位世袭和皇权至上为核心。

②实行“三公九卿”的中央官制。

③实行以中央任命为核心的地方郡县制。

影响:

这种制度在当时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利于巩固新兴的地主阶级的政权、有利于发展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

这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

但它加重了对人民的压迫,并在封建社会下行阶段严重阻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2)颁布秦律。

这是第一部通行全国的法律,以严刑峻法为特征,体现了皇帝的专制意志。

(3)统一文字、度量衡、货币和车轨。

有利于巩固统一和加强各地区之间经济文化联系。

(4)修驰道、直道、灵渠和长城。

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和巩固边防。

(5)“焚书坑儒”。

实行文化专制主义,强化对全国的思想控制,对古代文化极大摧残。

3.秦始皇的暴政:

(1)表现:

①赋税沉重;②大兴工程、滥用民力;③严刑峻法;④焚书坑儒,文化专制。

(2)结果:

导致陈胜吴广起义,秦朝灭亡。

(二)关于两汉

1.“汉承秦制”又有所变化。

汉初丞相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为削弱相权,加强皇权,汉武帝设“中朝”作为决策机构,“三公九卿”演化为执行机构,称为“外朝”。

东汉光武帝进一步扩大尚书台权力,尚书台成为中枢机构。

地方上郡县制、封国制并行,地方行政区划西汉分郡县两级,东汉变为州郡县三级。

2.封建经济初步发展。

汉初实行“与民休息”政策和重农抑商政策。

(1)农业:

两汉农业生产发展表现在:

发明了耧车和犁壁(比欧洲早一千多年);采用了新式耕作方式垄作法、耦犁、代田法(赵过)和区田法。

(2)手工业:

丝织业的发达;东汉杜诗发明水排,提高冶铁水平。

(3)商业:

开通陆上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长安、洛阳等大城市发展为商业中心;城市里设有“市”,由市令或市长专职管理贸易活动。

3.儒学的新发展。

汉武帝重视人才,采用“举贤良对策”方式发掘治国人才。

两汉时期儒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主要表现在:

①董仲舒著《春秋繁露》,糅合法家、道家和阴阳五行家思想改造儒家思想,提出“春秋大一统”、“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和后人归纳为“三纲五常”的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等新的思想主张;②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为汉武帝采纳。

汉武帝起用儒士参与国家大政;在中央设太学,在地方设郡国学,建立了较完整的中央—地方教育系统;规定儒经为国家教科书,设五经博士负责教授;太学生考试合格即可任官。

对汉代儒学新发展的评价:

①董仲舒是汉代儒家代表人物,也是使儒家思想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关键人物;②董仲舒的儒学新思想适应了维护国家统一、加强中央集权(特别是强化君权)、安定社会秩序、和谐人际关系的时代需求,具有进步意义;③自此之后,儒士成为中国文化和教育舞台上的主角,儒学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④董仲舒新儒学思想中的消极内容在历史上也有禁锢和麻痹人民思想、维护封建专制、封建礼教的负面影响。

4.两汉时期的科技和文学艺术:

(1)科技成果:

西汉发明造纸术,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2)文学艺术成就:

①新文学体裁—“赋”的形成和司马相如作《子虚赋》;②东汉末年楷书的出现;③绘画门类的丰富。

【教学反思】

 

三、古代中华文明曲折鼎盛时期:

魏晋南北朝文明和隋唐文明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三省体制逐步形成,孝文帝改革。

经济上北魏均田制和租调制,北方经济破坏与恢复,南方经济长足发展,商业水平低下。

文化上儒学吸收佛道精神有了新的发展,王羲之的书法与顾恺之的绘画达到很高水平。

了解隋唐时期政治上完善了三省六部制,发展了科举制;唐中后期出现地方割据。

经济上推行均田制与租庸调制,出现曲辕犁,农业发达;制瓷业分南青北白两大类,成为独立生产部门,商品经济发达;城市繁荣,长安、洛阳成为世界性大都市。

文化科技上三教融合;唐诗鼎盛;城市文化繁荣,唐传奇出现;书法、绘画艺术进入新高峰;火药被发明并用于军事。

从这些现象上分析隋唐取得辉煌的原因及意义。

2、过程与方法:

讲授法、探究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基本特征是国家大分裂和民族大融合,经济上,北方战乱生产遭到破坏,南方生产水平不断提高。

隋唐时期,政治上,国家统一,疆域辽阔,社会安定,政治清明,制度先进完善;经济上,政策的调整,生产工具的改进,对内外交通的发达,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和手工业、商业的繁荣;文化上,领先世界,兼收并蓄。

认识中华民族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体会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鼎盛及隋唐文明的繁荣原因,唐太宗是选修考察的热点

【教学安排】两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案

【教学过程】

五、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总的特点

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

(公元220——589年)

(一)基本知识

1.中央政治制度由东汉的尚书台演变为尚书省,继而又设立中书省、门下省,逐步形成三省体制。

2.土地制度方面,屯田制和均田制都有利于北方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有利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和安定人民生活。

3.思想文化方面,这一时期佛教盛行和道教广为流传,佛教和道教的教义融合到儒学之中,使儒学有新的发展。

此外,中国小说的兴起也源于这一时期,还涌现出顾恺之画家,王羲之、王献之等书法家。

(二)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

包括冯太后主持的前期改革和孝文帝亲政后的后期改革。

北魏是鲜卑族的拓拔部建立的政权。

386年拓跋珪重建代国,后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都平城,439年统一北方。

拓跋珪在统治期间实行编户、劝课农桑、重用儒生、实行汉制,拓跋部由游牧生活转为定居生活,初步封建化。

1.改革背景:

①宗主督护制使豪强地主势力膨胀,严重影响政府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同时加重了农民的负担,社会矛盾激化;

②鲜卑族与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民族矛盾激化,导致各族人民起义不断爆发;

③冯太后临朝听政,掌握实权,孝文帝深受汉文化影响;

④拓跋珪执政措施开始了鲜卑族封建化的进程,为孝文帝改革奠定了初步基础。

2.改革内容:

前期:

实行俸禄制、三长制;整顿吏治、严惩贪污;实行均田制和租调制。

后期:

迁都洛阳,推行习俗汉化(易服装、讲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尊儒崇经、兴办学校;采用汉制(官制、礼制、律制);兴修水利、重铸铜币。

3.评价:

改革的作用:

①加速了北魏政权和鲜卑族的封建化进程,促进了鲜卑族对汉族文化的认同,争取到汉族地主对北魏的支持,从而扩大了政权的基础,巩固了统治;②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民族矛盾,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和中华民族的发展;③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调整了生产关系,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④上述这一切,为后来隋朝结束长期分裂,实现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改革的特点:

①由少数民族政权进行改革;②具有缓和统治危机和改变社会形态的双重性质;③涉及面广,影响深远。

结论:

北魏孝文帝是我国古代少数民族杰出的政治家和改革家。

六、隋唐

总的特点:

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589—906年)

(一)唐太宗的政绩(626—649年)

1.继位前:

①追随李渊在晋阳起兵,推翻了隋朝,铲平割据势力统一全国;

②通过“玄武门”事变取得帝位继承权

2.继位后:

①善于总结前代兴衰教训,树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存百姓”,“仁义为本”和“文德治国”的治国思想。

②选贤任能,虚怀纳谏,励精图治,勤于政事。

③完善三省六部制、完善科举制,提高进士科地位;按仁义为本、刑罚为末的原则制定《唐律》。

④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不夺农时,轻徭薄赋;推行均田制(8世纪中期遭到破坏)。

⑤崇儒尊孔,尊孔子为“先圣”“宣父”,建国学,校五经,刊行《五经正义》作为儒经的标准读本,推动了隋唐时期“三教合一”的发展。

⑥实行民族团结政策。

采取“战而后和”的策略,解决了东西突厥的问题,在突厥降服后实行羁縻府州的制度;攻取西突厥后,设安西都护府管辖西域地区,对吐蕃则实行和亲政策,文成公主入藏加强了汉藏之间,中原和西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推动了吐蕃社会的进步和民族融合。

⑦推行对外开放政策。

设鸿胪寺作为接待外国使者的官方机构;鼓励外商来唐贸易、居住,可以做官和通婚,对外来文化宗教采取兼收并蓄方针,支持玄奘西行取经和翻译佛经,景教、回教和摩尼教在唐朝时期先后传入中国;朝鲜和日本学者和僧人、使节大量来唐学习唐文化,推动了朝鲜和日本的封建化过程。

⑧晚年,撰写《帝范》,反省自己的过失,并对自己一生作出“益多损少”的较客观评价。

3.对唐太宗政绩的评价:

①上述政绩使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稳定,人口增加,经济恢复和发展,文化昌盛,国家统一,民族融合,对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形成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②唐太宗的治国思想,内外政策和励精图治的务实作风,唐太宗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

③从根本上都是为了维护封建王朝和地主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不可能真正解决封建社会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

(二)隋唐时期的其他知识要点:

1.隋唐时期儒学家提出“三教合一”的主张,儒学进一步吸收佛、道教义,得到新的发展,唐太宗印成《五经正义》成为儒经的标准读物。

2.唐代是中国诗歌鼎盛时期,著名诗人有初唐的王勃,陈子昂;盛唐的高适、岑参、王维、李白(诗仙)、杜甫(诗圣);中唐的白居易;晚唐的杜牧、李商隐。

由于城市的繁荣,唐代出现了适合市民欣赏的短篇小说—传奇。

唐代楷书名家有初唐的欧阳询、盛唐的颜真卿、晚唐的柳公权,草书大家则有张旭、怀素等。

初唐阎立本的传世作品有《步辇图》;盛唐吴道子被誉为“画圣”《送子天王图》。

【教学反思】

四、古代文明的继续发展时期:

宋元文明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政治上国家政权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宋代积贫积弱,民族矛盾尖锐,王安石变法(背景、内容、影响、失败原因),最终元朝实现中国古代第四次大统一,建立了疆域空前辽阔的大帝国。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继续发展和完善:

元朝创立行省制度,有效地管理地方政府,为后世所沿用,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经济上:

全国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

农产品商品化加强。

手工业生产技术和规模进一步发展,私营手工业明显增多;宋出现瓷都景德镇,元烧成青花,元代新兴的棉织业兴盛,黄道婆革新棉纺织技术;商业活动突破了“坊”和“市”的界限,北宋出现最早的纸币“交子”,海外贸易有了重大发展。

文化上:

科技发展出现高峰,印刷术、指南针、火药传播到世界,宋代理学有了重大发展(二程、朱熹);宋词元曲是主要文学形成;文人画、风俗画各领风骚(《清明上河图》)。

分析在此阶段繁荣背后隐藏的危机。

2、过程与方法:

讲授法、探究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宋元时期,政治上由中原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逐步走向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加强;农耕经济继续发展,商品经济高度繁荣;科技领域内的发明创造出现高峰,文化继续发展,理学形成,多元化、市民化的文学艺术作品涌现,是中华文明继续发展阶段。

我们不仅认识到中华民族文明史上的进步,也要看到繁荣背后的危机。

【教学重点和难点】

宋代商业发展的表现及原因,元朝的行省制度

【教学安排】两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案

【教学过程】

七、五代、两宋和元朝

总的特点:

封建国家的分裂,封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民族大融合。

(907—1368年)

(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