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四书》心得体会_5篇(共14页)9100字.docx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1251063 上传时间:2023-05-3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9.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四书》心得体会_5篇(共14页)9100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读《四书》心得体会_5篇(共14页)9100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读《四书》心得体会_5篇(共14页)9100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读《四书》心得体会_5篇(共14页)9100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读《四书》心得体会_5篇(共14页)9100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读《四书》心得体会_5篇(共14页)9100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读《四书》心得体会_5篇(共14页)9100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读《四书》心得体会_5篇(共14页)9100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读《四书》心得体会_5篇(共14页)9100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读《四书》心得体会_5篇(共14页)9100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读《四书》心得体会_5篇(共14页)9100字.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读《四书》心得体会_5篇(共14页)9100字.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读《四书》心得体会_5篇(共14页)9100字.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读《四书》心得体会_5篇(共14页)9100字.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读《四书》心得体会_5篇(共14页)9100字.docx

《读《四书》心得体会_5篇(共14页)910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四书》心得体会_5篇(共14页)9100字.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读《四书》心得体会_5篇(共14页)9100字.docx

读《四书》心得体会

  读《四书》心得体会一

  周末我又看了一遍四书。

精确的说,除《孟子》没看,《论语》、《大学》、《中庸》我又看了一遍。

虽然我很反对孔子的为人和他的思想理论,但是为了增长知识还是又看了一遍。

不过总的来说,我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能静下心来看国学书了。

特此,表扬一下自己!

  每次看孔子都有不同的理解,这次也有新鲜的认识。

其实这类书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我很喜欢中国的古典哲学和历史,因为历史中的人物和故事更能体现人性和我们几千年的文化形成,以及现代人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

  在读孔子仁德之时,我突然想起&;易牙献子&;典故,使我困惑不解。

当时齐桓公是春秋时期霸主,整天荒宴无度,生活奢华无比,导致厌食。

于是,易牙把自己的亲生儿子杀掉然后蒸好,献给齐桓公吃,来满足国王的口味。

而还有一个人叫&;竖刁&;,他为了在齐桓公身边侍俸,宁可自阉当太监,而把自己的生殖器割掉。

  第二年,齐桓公卧病在床,易牙,竖刁等人便放肆活动,放出谣言,说齐桓公已不久于人世。

然后封锁宫廷与外界的联系,把齐桓公软禁起来,活活把齐桓公饿死了。

当齐桓公被发现的时候尸体已经腐烂不堪,到处是驱虫叮咬痕迹,惨不忍睹。

  我想,这就是人性的伪装,贪婪,凶狠,狡诈,而且残忍。

而中国人在这方面做的最好!

世界上,有哪个国家历史上的人物能杀了自己的儿子给皇帝吃?

割掉自己的生殖器伺俸自己的君主?

惭愧地说,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有这样的人!

  再回想孔子提倡的仁,孝,德,礼,哈哈..........笑的我是乱七八糟!

!

  读《四书》心得体会二

  曾经在中国有这样的一个人在他年轻时说了这样的一句话:

&;为中华而崛起读书&;周恩来说过这样一句话,所以成为了后来的一代伟人!

为什么要为中华而崛起读书,而中华如何能够崛起呢?

中华需要的是一种精神,朋友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他就不会发展壮大,一个企业如果没有一种精神,他就不会在竞争中求的生存。

如果一个人没有一个精神他就永远不会长大!

那这种精神怎样才能会有呢?

接下来就听我慢慢给你讲,如何拥有这样的一种精神。

  一个人的讲话的声音,跟他的胸怀是有关系的,一个的胸怀是不是跟他的未来、事业、财富都有关系。

一个心胸狭隘的人,他绝对讲不出大格局的话,一个没有使命感的人,讲不出有责任感的话。

鬼谷子讲:

&;口乃心之门户,&;比如说列宁是演讲高手,拿破仑演讲高手,丘吉尔演讲高手。

毛泽东演讲高手,那些能成大事的人都是演讲演说高手。

你们看电视剧《亮剑》里面的李永龙同样也是演讲高手,有句话叫:

人才不一定有口才,有口才的人一定是人才。

  讲课不是老师一个人能完成的事情,教学一定是&;相长&;。

  孔子说:

&;有教无类,道不同,不相为谋。

&;《论语&;卫灵公》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天不语可上也&;《论语&;雍也》

  中国文化有个重要的文化就是&;快乐文化&;!

所以国学热不是从中国开始的,是从海外热再热回来的。

  说这个&;打&;字就正不明白了。

其实打有矛盾的意思,打也有相合的意思!

打坐,打迪。

我们一再强调金融危机,其实美国金融危机那是什么金融危机。

明显一看那是文化危机,是人性的危机,是人生观价值观,宇宙观的危机,头几年研究什么大国崛起,现在不这么讲了吧!

所谓内犹为患,外采内敛的强盗文化,霸道文化,都站不住脚了,以研究杀人武器为目的,作为强国的标准,这种文化延续不下去,马克思说,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一定胜利。

人类追求最美好的明天还是共产主义,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把地球当成一个家!

共同去维护它,人类才能有未来。

读了《道德经》之后才发现计算机的老祖尊是伏羲,德国的科学家的莱布尼兹发表了二进制,承认二进制是伏羲里面的,《道德经》里面早就有,网络的概念最早提出来的是中国人。

叫老子,有句话叫:

**疏而不失,中国人第一个知道核裂变,但没有做核武器,中国人第一个发现火药。

  &;甲和乙打起来&;,老师告诉,甲和乙是有矛盾,但是一看书:

&;领导和群众要打成一片&;,他说这玩意是矛盾大还是矛盾小啊!

看毛泽东的书更看不懂:

&;我们的军队要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要让人民群众感觉到这是自己军队。

这样的军队才是无望不胜的!

&;国外试验了好几个翻译,都翻译不过来!

  所以中国文字一旦把他翻译成白话文,能量就没有了,在翻译成外文。

意境能量就更减弱了

  所以外国人讲中国汉字就是:

&;古代高科技&;!

今天是一个紫气东来的时候,尤其奥运会开完,就更紫气东来了,接着就是上海世博会,所以现在中国是一步步的往事趴!

一步步往好的方向在发展。

  &;学乐&;典型一副书法作品,一般读书法作品都是从从右侧往左侧读,所以古人写字,从上往下写,所以我们我们古人为什么近视眼很少,因为书写方式是正确的,所以现在有好多书法家告诉我,拿笔要把笔杆放在虎口上,然后三个手指头卡住,我按他的方法试了一下,这么拿笔看不见笔尖,所以你只能有一个方法就是把笨侧过来,或者把脑袋侧过来,这样写字用不了腕用不了纸,只能用劈,所以高考结束有好多同学都出来甩手!

古人写字用软笔从上往下写,从右侧往左写,怎么能近视眼呢/?

除非是遗传!

所以古人看到古人写的字不得不佩服,S`要是改成横的那就完乐

  &;学乐&;,别读成&;乐学&;,:

&;有学历,不一定有文化,因为学历归教育部管,文化归文化部管!

根本不是一个部门。

&;

  记在纸上那是文字还是别人的文字,记到自脑子里的才叫知识。

那叫自己的知识,会用这些知识的那才叫智慧。

毛泽东讲了一句经典的话,精通的目的全在与应用。

所以有些人不要听别人说学习听挺好,从小到大本子文聘拿了一大堆,其实你跟他聊聊你就知道其实他根本没有正经读过几本!

什么也不会干,百无一用是书生。

大家知道汉语已经成了的欧洲第一外语,汉语已经成了美国官方语言。

所以现代好多外国大学中学小学乃至幼儿园,都在上汉语课,但是遗憾的是很难找到汉语老师,我们外语过了七八级的大学生,人家去了一考试,《四书五经》没读过,《经史子集》没读过,《诸子百家》的著作么看过。

人家非常吃惊!

所以中国文字,千万不能用白话文来解释。

学国学看繁体。

因为中国文字字形藏理,字音藏意。

比如说&;学习&;这两个字。

注意《论语》开篇就讲&;学习&;这件事,就是告诉人们人生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什么?

是学习,所以就不像你们一样,把成长当成生命中的一部分,

  :

领导人,不学习,不加强修养,不仅缺心,而且缺德,缺老德了!

  你老在那儿招人,让别人听你的,你都不学习,你招来再好的人,人跟着你上哪里去呢?

  :

&;领导=领袖+导师你不但要指引方向,而且要传道,授业,解惑!

&;

  《论语》开篇就告诉你,人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学习。

从学会生存到终生学习,到一直建立起来学习型的组织。

学习型的团队!

所以你能够虚心学习,这是一件非常积功德事情!

所有的成功者都是什么学习者!

学习这两个字注意好好看一下,学子两边是八卦,学过易经的人知道,中间不是打俩个叉,那叫舀,上面加上宝字盖,那是觉悟的觉觉字头,下面了一为子,

  所以庄子说:

&;得意者万事毕&;

  孔子讲:

&;悟道一以贯之&;

  《说文解字》第一个字就是一,所以在道德经里面,专门有一章讲: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

《道德经》

  侯是侯王将相的侯,贞是贞观之治的贞。

但现在有些没文化的吧后写成猴子的猴,把贞写成真假的真。

那就连边都不沾了,我们大唐为什么有盛世,所以唐朝的皇帝,他说他是老子的后代。

所以他倡导以道德治国,

  失道而后有德,失德而后有仁,失仁而后有义,失义而后有礼!

《道德经》

  所以在唐朝贞观之治的那个时候,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根本不用宣传拾金不昧。

就连监狱里的死囚犯,你给他放了假之后,到日子他就会回来,所以诚信是那个时候,是杀人犯的最低限。

那个时候出现了贞观之治,以道德治国,所以学字,上面是一个觉字头,底下是一个了一,

  :

&;知识是学来的,能力是练出来的,能量是修出来的,智慧是觉悟出来的。

&;所以现在的人学得多,习的少,修的少,更谈不上有些人去追求觉悟。

所以学的东西不一定都是真的。

  :

&;学习会学会一切,包括愚蠢&;。

但是你修出来,觉悟出来的东西那肯定才是真的。

所以真理是学不来的,是要去真修,要去实证。

另外不断的练习。

看哪习字,中国汉字字形藏理,字音同意,所以孔子把这个流程都告诉你:

&;三十而立,唔十有五而至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重新所欲,而不逾矩&;,这个文化都是很深的文化,另外你看看这个&;习&;这么写,上面是&;羽毛&;的&;羽&;,下面一个&;白&;字。

在学文解字中,鸟儿在飞翔的时候把白色羽毛露出来,那个字就念&;习&;。

说文解字里面讲:

&;习数()飞者也,就是不断的重复的练习飞行&;,所以这个&;习&;字,第一个有复习重复的意思。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讲:

&;温故而知新者可以为师&;,所以以后千万别将那句话,那本书我看过,那本课本我读过,那个课我听过,那个人我听过。

《心经》一共二百七十个字,加上摩诃,不家二百六十八个字。

论语也就那么几章,《道德经》一共五千多个字,开卷读一遍,就加实一边。

再说有些经典文化,根本不是用文字来解读的,所以孔子讲得最好一堂课,就是生一个手指头的那堂课,一句话一堂课&;悟道一以贯之&;向外学的不一定都是对的,向内觉察有可能接近真理,儒家叫:

&;自醒&;到家叫:

&;自知者明&;佛家叫:

&;关在在&;禅叫:

&;自悟&;我们的党叫:

&;自觉&;

  释迦摩尼讲得最好一堂课,拈花中也是一句,老子开篇讲:

&;道可道,非常道,&;不是说这些圣人故弄玄虚,那个恒长的大道根本不是用人有限语言和文字能够解释出清的,

  你要问法师:

什么是月亮?

用手指头指着月亮告诉你,那是月亮,但是更多人用这个手指头当月亮,来描绘这个手指头粗的细的长的短的,黑的白的,忘掉这个手指头按照方向看。

那才是月亮。

《道德经》告诉你:

&;道可道,非可道&;。

但是老子却把修养地方法,体道的方法,悟道的方法,觉悟的法门都讲给了你,道不可以写,道是可以修!

  &;常无欲以贯奇妙,常有欲以观其微,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至又玄,众妙之门&;《道德经》

  大道是妙不可言,《道德经》还告诉我们,好多休息的方法,&;含德之后,比子赤子,峰()寀虺()蛇不螫(),猛兽不惧,掘()鸟不搏&;。

就是说刚身下来的婴儿,太纯真了。

你把它放到狼窝狗窝,鸡窝等等,和那些飞禽走兽在一起,那些飞禽走兽不但不伤害他而且还呵护他,喂养它。

是这样的吧,为什么,因为孩子太纯太真了,不论在全世界,还在全中国,真正把事业干的成功的人,你和他们一接触,他们都很仁厚,很慈悲。

都很有亲和力。

赤子之心是从这里来的。

  修身文化:

婴儿孤弱筋肉而握固,未知装阳而含而腹作,精致之至也《道德经》

  我跟大家讲很多东西是学不来的,比如说胆识你怎么学呢?

魄力你怎么学呢?

一个肺气足的人他就有魄力,脾气足的人它有运作能力,精气足的人有智商,有理想有志向。

所以领导人要精满,气足神旺。

所以精气越足,理想就越大。

在幼儿园,你要问一下那些孩子,长大了要干什么?

越小的孩子越会说:

主席!

上了小学精气开始有消耗,问他长大了干什么?

省长,上了中学你再问他,市长,上了高中你再问他,局长。

进入大学的时候科长,一谈恋爱,尤其是热恋中,什么长不想当了,只想当个家长。

所以中医里面讲:

&;欲不可早&;,所以《论语》里面讲:

&;少年戒之在色&;所以你们这些家长,在孩子在未成年,乃至成熟,在身体还没有完全之后,尽可能的不要过早破身!

否则会玩物丧志。

一旦成家之后一定要有回复精气神的方法。

谈有《三宝》,天有三宝,&;三光为宝&;。

叫:

&;日、月、星&;。

地有三宝,三柔为宝,叫:

&;水、火、风,&;人有三宝,三品为宝,叫:

&;精、气、神&;。

西方有一句谚语,叫:

&;精力就是权力&;,就是&;庇股修生之道&;,汽车没五千公里,都要更换机油一次,跟何况人呢,毛主席说了:

身体乃是革命的本钱,所以大家把身体保养好就是对家庭,对社会,对单位最大贡献。

同意吗?

我再说一遍很多东西根部就不是学的,是你觉悟出来的。

但我问过很多人,一辈子,从生到死,也没有给过自己七天的时间,是向内关照的,也有些人没有给过自己三天的时间,是&;虚急静笃&;的,你问他为什么,他说忙,所以一个&;忙&;字,就是一个&;心&;字加一个&;亡&;字,则为心亡则为忙。

  孟子说:

&;哀大莫过于心死&;。

所以你问他为什么不好好修修心,人家说放不下,&;你有什么可放不下地呢?

恐怕到了有一天你放得下也得放下,放不下也得放下。

一个人懂得主动放下,你可能才有未来,你的团队你的企业可能才有未来,等到被动放下你可能来不及了。

所以老子说:

&;知止而不殆。

知足者福&;。

一个人能知道什么时候停下,那就叫智慧。

&;学&;跟&;习&;中间有一个字,就是&;时&;,&;学而时习之,&;所以这个&;时&;当&;随时随地&;讲,

  《大学》讲:

&;(作新民),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作新民。

  所以海尔把它当成企业文化:

&;日事日毕,日清日高&;。

当毛泽东把这句话解读的更好: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我上火车颛出来了三本书,而下火车则翻完了俩本书!

可能上火车之前是那个张博,可能一下火车有成另一个张博,这就叫:

&;作新民&;。

毛泽东则说了一句话:

&;说三天不学习就撵不上刘少奇&;,所以我在这里就讲,如果你三天没有碰,或没见过一个人就请你最好不要轻易评价这个人,你知道人家这三天人家干什么去了,可能三天之前不会讲话,可三天之后从那个《静兰阁》里面出来就变成了演讲高手了,这样的事情在武打片里面经常出现,有一个人突然失踪几天,你知道进那个沟了,掉那个洞里了,你知道在里面碰到谁了,看到谁了,看到什么东西了,人家出来西门吹雪,孤独求败,所以以后你不要将那个话,那个人我认识他,你认识多长时间你没有见到人家了,如果你认识这个人是作新民的人,请你不要评价他,你可能在朱元璋一起要过饭,后来人家当皇帝了,你可能几个月之前跟释迦摩尼一起拖过钵,你可能再见到他,还提着说:

&;咋俩要饭那个时候,让狗撵出来。

&;说这些事换有意思吗?

所以在做的各位,我为什么很尊重很敬佩你们,你们来的目的就是做新民来了而且做到了&;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读《四书》心得体会三

  提起四书五经,我会想起《范进中举》,我会想起《孔乙己》,想起那些八股文下的文人,但我最终发现我错了,我走了一个极端,我想很多人和我一样走了极端。

自从国人不读四书五经以来,就没有这样的人吗?

照常有。

但另一个端点却没有,在各个领域里,已经没有以前的&;大家&;了,有的都是读过、上过私塾读过四书五经的人。

我在网上跟随着台湾王财贵教授和大陆南怀谨老先生的足迹,他们的讲演,以及他们十年来的亲身努力。

我深深的感到了自己的渺小。

  我探询着周围的人,除了学中文的在四年大学时间里读四书五经外,就是学英文专业的了,他们在修外国文学史的同时要修自己的文学史,其他专业的根本就接触不到。

我们离我们古老的文化越来越远了。

物极必反,当我留意着&;国学&;的时候,发现社会上&;国学&;也越来越热了。

  我和女儿也开始了我们的读经典生活。

读完了《弟子规》,我们开始《大学》&;&;随着读书的进行发现我们的生活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单纯的女儿多了一份思索,随着古文的阅读,现代文的阅读也在增加,有时候到了被我们称之为&;书虫子&;的地步。

最显著的变化要属遇到挫折了,不再委屈地掉眼泪,而是多了一分沉稳,通过自己去读书来对付遇到的挫折,而且读书的同时更多了一份思索,分析书中的人和事,经常问一些我意料不到的问题。

  读《四书》心得体会四

  朱熹在大学章句序中的第一句写到:

&;《大学》之书,古之大学所以教人之法也。

&;意思是《大学》这部书,是古代大学教书育人的纲要和准绳。

为什么呢?

带着这个疑问,我阅读了《四书章句集注》《四书》中的《大学》。

  《大学》被朱熹分为了经篇和传篇。

经一章向人们展示的是儒家的&;三纲八目&;的要义,逻辑分明,层层推进。

&;三纲&;指的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指的是&;格物、致知、成一、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十篇的传的文则是引经据典地阐释&;三纲八目&;,其内容言简义丰。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的宗旨在于显明本有的清明德行,在于把这种修养取得的成就恩泽人间百姓,从而使人人都达到至善的境界。

解释&;在明明德&;的传一章引用了《康诰》《大甲》《尧典》主要是&;为了说明弘扬人性中美好善良的品质从三皇五帝时期就开始了,并不是我们标新立异的产物。

&;我认为它包涵了&;性本善&;的意味。

《大甲》曰:

&;顾諟天之明命。

&;中的&;天之明命&;就是指上天平等赋予每个人的德性。

它强调了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美好的,但是可能由于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的不同才导致了人们在品行和德性方面的差异。

因此&;皆自明也&;,即要我们自己加强自身的修养。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也&;在亲民&;。

《四书章句集注》中&;程子曰:

&;亲,当作新。

&;&;朱熹说&;新者,革其旧之谓也,言既自明其明德,又当推以及人,使之亦有以去其旧染之污也。

&;《新民与亲民&;&;作为中国古代政治哲学的一个问题》一文提到&;新民&;指使民众提高觉悟,实现精神、思想的更新;而&;亲民&;则指使民众富足、安顿而获得必要的生存基础,进而亲善于政权结构,易于统治,服从管理。

&;如果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认为&;亲民&;适合古代社会而&;新民&;更适合现代的社会。

因为&;新民&;更强调了一种自我的革新,社会的革新。

正如朱熹所说的,首先要自己&;去其旧染之污&;,对自己的旧观念,旧思想进行改造和更新,然后再&;推以及人&;,那么领导者就不担心人民不归顺他。

对于个人来讲,&;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是一种非常好的提升自我的办法:

通过不停歇地随时反思自我、改过自新从而&;得道&;。

如孔子的&;吾日三省吾身&;。

  通过&;明明德&;、&;亲民&;然后&;止于至善&;。

&;止于至善&;的意思是人人都达到至善的境界。

朱熹说:

&;言明明德、新民,皆当止于至善之地而不迁。

盖必其有以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

&;在我看来,这是通过&;明明德&;、&;亲民&;后达到的一种效果,是一种理想的状态。

但是这似乎太理想化了,不管从古代社会还是现今社会来讲都有点脱离了实际。

然而,我们首先要&;知其所止&;然后才能谈论&;止于至善&;。

书中所描述的&;止&;是从精神层面上来讲的止于仁、敬、孝、慈、信。

不可否认,这对于现在来讲仍然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我理解的&;知其所止&;更强调了自己应该找准自己的人生位置,然后才能为之奋斗。

  经篇勾勒出&;三纲八目&;的要义,然后传篇对其展开阐释。

其中&;八目&;又包含着&;内修&;和&;外治&;两大方面: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内修,而&;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外治。

  在内修方面,先是格物致知,然后是诚其意,正其心。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

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为穷,故其知有不尽也。

&;由于我还不太懂朱熹这番话,于是我通过查找一些资料来加深对格物致知的了解。

&;格物指努力穷就事物之理,当人民通晓事物之理后,人的知识也就完备彻底了;致知完全是作为认识过程找能够的格物在人所得知识的一个自然结果;所以朱熹认为,若没有格物谈致知是无法办到的。

知悉用&;格物所以致知&;来说格物和致知的关系,一方面说格物以致知为目的,另一方面致知是在格物的过程中实现的。

&;人的知识在认真研究外界事物中获取,日积月累就能达到&;知之至&;的境界。

这里我思考了一个问题:

对于教师,该怎么样帮助学生&;格物致知&;呢?

过去的教师&;填鸭子&;的形式显然已经不符合现今教育的要求了。

再联系&;格物&;,我认为它更强调了是自己对事物的思考,而不仅仅是借用别人的知识,从而达到&;致知&;。

从知识储备方面,内修要求&;格物致知&;,那么从精神修养方面呢,就要求&;诚其意,正其心&;了。

意诚则必须从慎独开始,正心则要求保持平和的心态。

我觉得无需哆嗦这两者,因为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在不断的自我改善中达到的。

  读《四书》心得体会五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之为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就是针对小学而言的。

学校是教人掌握文字知识,而大学则是教人如何为人。

《大学》的根本宗旨在于&;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也是《大学》的中心思想和核心价值。

  明德是大学之道的根本原则,也就是说人要崇尚善性与良好的德行,就是像忠、孝、仁、义等品质,所以要做到这些就不得不注重个人的修养,只有先治理好自己的人生才有资格把别人甚至集体,乃至国家治理的有条不紊。

&;亲民&;则可以说是大学之道的核心任务,在此的&;亲&;可不是我们现代文中的意思,不是亲近,而是古文言文中的释义,通&;新&;,就是说要努力做个新人,创造新人,把人落后的一面彻底改变的人。

大学的最终目的就是最后那句&;在止于至善&;,做到前面两句,就能够明辨是非,能够善恶分明。

  要做到以上的最高境界,就应当达到那八个具体的步骤。

先&;格物&;就是要求我们探求事物的本来原理,不要被表面现象给蒙蔽了,&;致知在格物&;;再致知,&;格物而后知&;是要求我们得到知识后,之后的事就是心意诚实,以真诚去追求真理,然后在真理中心安下来而不为物欲所蒙蔽,才能公正诚明,无所偏失。

做到以上的人才能有资格修身,就是提高自己的品德,这样的人才能被人接受,并且受人拥戴。

然后就是最后一级,保护好家庭,协调好家里的关系,从而使各个家庭安定祥和,这样一个国家才可能稳定,稳定了才可以达到昌盛,而国家安定天下就太平了。

  我们可以达到的很可能微不足道,但是慢慢去体会和完善就可以做到,其实开始做就可能做到的,所以我希望我能做到,你也可以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