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专项习题及答案解析及解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262886 上传时间:2023-05-3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71.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专项习题及答案解析及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化学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专项习题及答案解析及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化学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专项习题及答案解析及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化学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专项习题及答案解析及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化学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专项习题及答案解析及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化学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专项习题及答案解析及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化学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专项习题及答案解析及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化学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专项习题及答案解析及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化学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专项习题及答案解析及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化学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专项习题及答案解析及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化学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专项习题及答案解析及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化学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专项习题及答案解析及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化学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专项习题及答案解析及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化学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专项习题及答案解析及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化学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专项习题及答案解析及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化学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专项习题及答案解析及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专项习题及答案解析及解析.docx

《化学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专项习题及答案解析及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专项习题及答案解析及解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化学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专项习题及答案解析及解析.docx

化学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专项习题及答案解析及解析

【化学】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专项习题及答案解析及解析

一、选择题

1.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

B.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C.蔗糖溶于水是由于蔗糖分子变成了水分子

D.钠原子的质子数大于钠离子的质子数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根据微粒的特征分析。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但原子仍可以再分,分成原子核和核外电子,错误;

B、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正确;

C、蔗糖溶于水,是因为蔗糖分子在不断运动,并最终进入水分子间,错误;

D、钠原子和钠离子都属于钠元素,故质子数相同,错误。

故选B

考点:

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点评:

理解和熟记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2.2017年5月9日,中科院发布了四种新元素的中文名称(如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原子序数

中文名称

元素符号

113

Nh

115

Mc

117

Ts

118

Og

 

A.四种元素都属于金属元素

B.“Nh”可表示鉨单质

C.Og是地壳中含量最多元素

D.镆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15

【答案】B

【解析】

【详解】

A、由题中信息可知,117号元素带有“石字旁”,118号元素带有“气字头”,都不属于金属元素,错误;

B、“Nh”可表示鉨单质,正确;

C、地壳中含量最多元素是氧元素,错误;

D、镆原子的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115,错误。

故选B。

3.如图所示的是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和氧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2

B.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C.氧属于非金属元素

D.氧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00

【答案】B

【解析】

A、由原子结构中质子数=电子数可知,8=x+6,x=2,正确;B、由氧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最外层电子数为6>4,故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错误;C、由汉字氧带“气字头”,不带“金字旁”可知,氧属于非金属元素,正确;D、由元素周期表中一格的信息可知,最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氧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00,正确。

故选B。

点睛:

掌握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小格所提供的信息及质子数=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是解题关键。

4.中国志愿者王跃参加了人类首次模拟火星载人航天飞行试验。

有探测资料表明,火星上存在丰富的镁资源。

在元素周期表中,镁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镁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镁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2

C.镁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2

D.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根据化学元素汉字名称的偏旁可辨别元素的种类,镁元素有“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A错误;

B、根据“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电荷数”,则镁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2,故B正确;

C、根据“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镁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2,故C正确;

D、由题意可知“在元素周期表中,镁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可知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故D正确。

故选A。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同元素本质的区别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B.海绵能吸水,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C.符号“Cu”既能表示该种元素,又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该种物质

D.Na和Na+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质子数不同

【答案】C

【解析】

A、不同种元素本质的区别是原子的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不同,故错误

B、海绵能吸水,与分子间有间隔无关,故错误

C、Cu是元素符号,既能表示铜这种物质,又能表示铜元素,还能表示1个铜原子.故正确

D、因为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而Na和Na+的化学性质不同,说明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故错误

故选C

6.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B.原子是最小的粒子

C.原子得到电子或失去电子变成离子D.分子一定比原子大

【答案】C

【解析】

A选项是错误的叙述,分子式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B选项是错误的叙述,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C选项原子得到电子变为阴离子或失去电子变成阳离子,是正确的叙述;D选项是错误的叙述,分子一定大于构成其分子的原子;故答案选择C

7.用“

”和“

”代表两种不同的单质分子,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B.该反应有2种生成物

C.每个生成物分子由3个原子构成D.参加反应的“

”和“

”分子的个数比是2:

1

【答案】A

【解析】

【详解】

A.根据模拟模型可知,反应前有两种分子,反应后生成了一种分子,即该反应是两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此选项正确;B.反应后出现了一种新分子,即该反应有1种生成物,此选项错误;C.根据模拟模型可知,每个生成物分子由4个原子构成,此选项错误;D.根据模拟模型可知,反应后有1个

剩余,所以参加反应的“

”和“

”分子的个数比是6:

2=3:

1,此选项错误。

故选A。

8.一瓶无色透明的液体,经过分析只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那么这瓶液体()

A.一定是化合物B.一定是混合物C.可能是化合物D.可能是单质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纯净物是指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指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只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的物质可能是水或者双氧水,也有可能是水和双氧水的混合物,故此题选C。

考点: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组成方面的知识,解答类似题目可以通过举例的方式。

9.如图是两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甲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甲和乙两种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C.甲和乙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Cl2

D.乙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X是12号元素,是镁元素,故是金属元素,故正确;

B、X、Y两种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故化学性质不相似,故错误;

C、X是镁元素,Y是氯元素,二者形成的化合物是MgCl2,正确;

D、Y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大于7,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正确。

故选B。

10.如图为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钠原子的质子数为11

B.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1价

C.图中n的值为10

D.钠元素位于第三周期

【答案】C

【解析】

【详解】

A、由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钠原子的质子数为11,故选项说法正确。

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而形成带1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则该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故选项说法正确。

C、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11=2+n+1,n=8,故选项说法错误。

D、周期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钠元素的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则在元素周期表中,钠元素位于第3周期,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点睛】

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离圆圈最远的弧线表示最外层。

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11.根据下图的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镁离子(Mg2+)核内有12个质子

B.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g

C.在化学反应中,氯原子容易失去1个电子

D.镁离子(Mg2+)与氯离子(Cl-)的最外层电子数不相等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由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和与元素周期表相关的知识及题中信息知,A.镁离子(Mg2+)核内有12个质子。

故A正确。

B.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

故B错误。

C.在化学反应中,氯原子容易得到1个电子。

故C错误。

D.镁离子(Mg2+)与氯离子(Cl-)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故D错误。

考点∶考查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及与元素周期表相关的知识。

12.宏观辨识和微观剖析是化学核心素养之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及化合价均未发生改变

B.参加反应的

的微粒个数比是4:

3

C.反应涉及到的物质中,

是由原子构成的单质,只有

属于氧化物

D.该反应生成的单质和化合物的质量比时3:

20

【答案】D

【解析】

【详解】

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物分别是镁和二氧化碳,生成物分别是氧化镁和碳,反应的方程式是:

2Mg+CO2

2MgO+C,由此可知:

A、由方程式可知,碳元素从CO2转化为C,镁元素从Mg转化为MgO,碳元素和镁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故错误;B、由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

的微粒个数比是比为:

2:

1,故错误;C、反应涉及到的物质中,

是金属镁,由原子构成的单质,

都属于氧化物,故错误;D、由方程式可知,反应生成的单质和化合物的质量比是12:

[2

(24+16)]=3:

20,故正确。

故选D。

13.关于物质燃烧的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磷在空气中燃烧,反应剧烈,产生大量白雾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D.硫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蓝紫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磷在空气中燃烧,反应剧烈,产生大量白烟;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硫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蓝紫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故选A.

考点:

物质的变化及其现象

 

14.钕玻璃是激光聚变装置的核心元件。

根据元素周期表中钕的信总判断错误的是

A.属于金属元素B.质子数为60

C.中子数为60D.相对原子质量是144.2

【答案】C

【解析】

A、钕字的偏旁是金字旁,故是金属元素,正确;

B、由图可知,钕是60号元素,故质子数是60,正确;

C、质子数+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故中子数=144-60=84,故错误;

D、由图可知,钕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4.2,正确;故选C。

15.硫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元素,含硫矿物在工业上常用于制造硫酸、肥料、纸张、橡胶制品等

根据如图信息,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硫属于非金属元素

B.硫原子核内有16个质子

C.硫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

D.硫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六周期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汉语名称“硫”及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最外层电子数为6,都可判定它为非金属元素,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题目中的元素周期表中的硫元素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硫原子核内有16个质子,说法正确,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由题目中的元素周期表中的硫元素,可知硫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硫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位于第三周期,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6.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表示三种不同的元素

B.②表示的每个原子在化学反应时通常易得到两个电子

C.①③④表示的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

D.①④表示的是阴离子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根据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①和②核内质子数相同,属于同一种元素,图中共表示3种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B、②的最外层上有2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C、①为阳离子,是原子失去2个电子,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是金属元素;粒子③④为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D、①质子数>电子数,为阳离子,④的核内质子数=电子数,为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17.硼是作物生长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硼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硼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相对原子质量为10.81gB.属于金属元素

C.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D.原子核外有6个电子

【答案】C

【解析】

A、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省略不写,不能带g,故错误;

B、硼的汉字结构含有石字旁,故是非金属元素,故错误;

C、由图可知,硼原子的原子序数是5,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故核电荷数是5,故正确;

D、原子中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故原子核外有5个电子,故错误。

故选C。

18.下列结构示意图表示的粒子中,属于离子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C中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故选C。

19.科学家已研究出高能微粒N5+,则N5+的结构可能是()

A.N5+是由5个氮原子构成的单质B.N5+中只有质子,没有中子和电子

C.每个N5+中含有35个质子和34个电子D.N5+中含有35个质子和35个电子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高能微粒N5+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属阳离子,选项A错误;

B、一个氮原子有7个质子,那么N5+中含有35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说明失去了一个电子,那么有34个电子,选项B错误;

C、一个氮原子有7个质子,那么N5+中含有35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说明失去了一个电子,那么有34个电子,选项C正确;

D、一个氮原子有7个质子,那么N5+中含有35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说明失去了一个电子,那么有34个电子,选项D错误。

故选C。

20.芯片是内含集成电路的硅片,下图是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硅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硅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4

C.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g

D.硅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答案】B

【解析】

A、硅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故A错误;B、硅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4,故B正确;C、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相对原子质量没有单位,故C错误;D、氧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其次是硅元素,故D错误。

点睛∶原子序数等于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元素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稀有气体元素。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无

2.无

3.无

4.无

5.无

6.无

7.无

8.无

9.无

10.无

11.无

12.无

13.无

14.无

15.无

16.无

17.无

18.无

19.无

20.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