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电逻辑门电路实验报告doc.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264118 上传时间:2023-05-3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0.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电逻辑门电路实验报告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数电逻辑门电路实验报告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数电逻辑门电路实验报告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数电逻辑门电路实验报告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数电逻辑门电路实验报告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数电逻辑门电路实验报告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数电逻辑门电路实验报告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数电逻辑门电路实验报告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数电逻辑门电路实验报告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数电逻辑门电路实验报告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数电逻辑门电路实验报告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数电逻辑门电路实验报告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电逻辑门电路实验报告doc.docx

《数电逻辑门电路实验报告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电逻辑门电路实验报告doc.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数电逻辑门电路实验报告doc.docx

数电逻辑门电路实验报告doc

数电逻辑门电路实验报告

篇一:

组合逻辑电路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指导老师:

樊伟敏

  实验名称:

组合逻辑电路实验实验类型:

设计类同组学生姓名:

__________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七、讨论、心得

  一.实验目的

  1.加深理解全加器和奇偶位判断电路等典型组合逻辑电路的工作原理。

2.熟悉74LS00、74LS11、74LS55等基本门电路的功能及其引脚。

3.掌握组合集成电路元件的功能检查方法。

  4.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功能测试方法及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

  二、主要仪器设备

  74LS00(与非门)74LS55(与或非门)74LS11(与门)导线电源数电综合实验箱

  三、实验内容和原理及结果

  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

  实验报告

  

(一)

  一位全加器

  1.1实验原理:

全加器实现一位二进制数的加法,输入有被加数、加数和来自相邻低位的进位;输出有全

  加和与向高位的进位。

  1.2实验内容:

用74LS00与非门和74LS55与或非门设计一个一位全加器电路,并进行功能测试。

1.3设计过程:

首先列出真值表,画卡诺图,然后写出全加器的逻辑函数,函数如下:

Si=Ai?

Bi?

Ci-1;Ci=AiBi+(Ai?

Bi)C

  i-1

  异或门可通过Ai?

Bi?

AB?

AB,即一个与非门;

  (74LS00),一个与或非门(74LS55)来实现。

Ci=AiBi+(Ai?

Bi)C

  再取非,即一个非门(

  i-1

  ?

AiBi+(Ai?

Bi)C

  i-1

  ,通过一个与或非门AiBi+(Ai?

Bi)C

  i-1

  ,

  用与非门)实现。

  1.4仿真与实验电路图:

仿真与实验电路图如图1所示。

  图1

  1

  实验名称:

组合逻辑实验姓名:

学号:

  1.5实验数据记录以及实验结果

  全加器实验测试结果满足全加器的功能,真值表:

  

(二)

  奇偶位判断器

  2.1实验原理:

数码奇偶位判断电路是用来判别一组代码中含1的位数是奇数还是偶数的一种组合电路。

2.2实验内容:

用74LS00与非门和74LS55与或非门设计四位数奇偶位判断电路,并进行功能测试。

2.3设计过程:

首先列出真值表,画卡诺图,然后写出电路的逻辑函数,即Z=A⊕B⊕

  C⊕D

  ,当代码中

  含1的位数为奇时,输出为1,二极管发光。

然后根据所提供的元件(两个74LS00与非门、

  三个74LS55与或非门),对该逻辑函数进行转化,使得能在现有元件的基础上实现该逻辑函数。

Z=((A⊕B)⊕(C⊕D)),可用设计三个异或门来实现,即两个74LS00与非门(实际用到了6个独立的与非门)、三个74LS55与或非门来实现。

  2.4仿真与实验电路图:

仿真与实验电路图如图2所示。

  2

  图2

  实验名称:

组合逻辑实验姓名:

学号:

  数据选择器

  (三)

  3.1

  实验原理:

设计一个2选1数据选择器。

2个数据输入端和1个输出端Y和1个选择输入端A。

设A取值分别0、1时,分别选择数据D1、D0输出。

  3.2实验内容:

用74LS00与非门设计数据选择器,并进行功能测试。

3.3设计过程:

输出的逻辑表达式为

  Y?

AD0?

AD1?

AD0?

AD1,使用4个与非门即一块

  74LS00芯片即可。

  3.4仿真与实验电路图:

仿真与实验电路图如图3所示。

  3.5

  图3

  3

  实验名称:

组合逻辑实验姓名:

学号:

  (四)

  密码锁

  4.1实验原理:

设计一个密码锁。

密码锁上有三个按钮A、B、C。

要求当三个按钮同时按下,或A、B两

  个同时按下且C不按下,或A、B中任一个单独按下且C不按下时,锁就能打开(L=1);而当按键不符合上述组合状态时,将使报警灯亮(E=1)。

输出逻辑表达式L?

AB?

BC?

AC?

ABBCAC,E=!

L使用四片与非门和一个与门来实现。

4.2实验内容:

用74LS00与非门和74LS55与或非门设计代码转换电路电路,并进行功能测试。

  4.3仿真与实验电路图:

仿真与实验电路图如(转自:

小草范文网:

数电逻辑门电路实验报告)图4所示。

  图4

  4.5

  第七题:

四舍五入电路,用于判别8421码表示的十进制数是否大于等于5。

设输入变量为ABCD,输出函

  数为L,当ABCD表示的十进制数大于等于5时,输出L为1,否则L为0。

  输出逻辑表达式为L?

AB?

ACD,实验原理图

  4

  实验名称:

组合逻辑实验姓名:

学号:

  第四题:

设计一个报警电路。

某一机械装置有四个传感器A、B、C、D,如果传感器A的输出为1,且B、

  C、D三个中至少有两个输出也为1,整个装置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否则装置工作异常,报警灯L亮,即输出L=1

  输出逻辑表达式为L?

ABD?

ABC?

ACD?

ABD?

ABC?

ACD,即使用二片与或非门来实现。

原理图:

  第六题:

设计一个判别电路:

有两组代码

  A2A1A0

  和

  B2B1B0

  ,判别两码组是否相等。

如果相等则输出1信号;

  否则,输出0信号。

  A2与B2进行同或比较,同样对A1、B1和A0、B0进行同或,最后把结果求余。

Y=

  (A2?

B2)(A1?

B1)(A0?

B0),其中?

表示

  同或

  第十题:

设计一个组合逻辑电路,要求有三个输入A2A1A0,二个输出Y1Y0表示一个二进制数,其值等于

  输入“1”的数目。

例如A2A1A0=110时,Y1Y0=10。

  Y1=A0A1+A1A2+A2A0?

A0A1?

A1A2?

A2A0;

  5

  ,实验原理图:

篇二:

数字电子电路数电实验报告组合逻辑电路设计

  组合逻辑电路设计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用基本门电路实现组合电路的设计方法。

  2、掌握实现组合电路的连接及调试方法。

通过功能验证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内容

  

(一)概论

  设计电路的一般过程:

实际逻辑问题→抽象逻辑问题→列真值表→画卡诺图→图形化简→简化表达式→画出逻辑图

  设计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卡诺图或公式化简是实现组合电路设计的关键步骤。

为使电路简单,使用器件最少,往往要对不同的化简方法进行比较,得到一个合理的电路。

对于多输出实现组合电路,为了使得总的逻辑电路最简,在各个输出函数化简时不能孤立地考虑各个输出函数如何化简,而应注意尽可能找出多个输出函数的同类项,使总体设计最简。

  

(二)实践

  实验题目

  装……订……线

  实验要求:

从实验内容所列的题目中选择一个题目进行设计,设计方法和方案不限。

要求首先进行计算机仿真,实现题目功能。

然后在数字实验系统中完成实际操作。

自行设计测试表格,完成实际电路的测试。

  (三)实验设计

  

(1)设计一个四人表决电路

  要求:

四人表决(用电平开关表决,当开关为高电平时表示同意,当开关为低电平时表示反对)时,当多数人通过时(三个以上开关为高电平)用发光二极管显示有效,否则发光二极管显示无效。

试用基本逻辑门设计该电路。

具体电路形式不限。

并在实验台上进行调试及验证。

  

(2)器材:

数字试验系统一台,TTL型集成电路与门74LS11,或门74LS32各一块。

(3)电路设计过程

  根据设计任务要求建立输入、输出变量,并列出真值表:

A、B、C、D为表决输入信号,Q为输出显示信号。

  第1页/共2页

  三、实验步骤1、选好芯片,并连线

  布线图

  2、测试结果

  真值表

  装

  ……订……线

  四、实验总结

  根据真值表写出逻辑表达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用逻辑表达式化简法简化逻辑表达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本次实验总体效果较为满意,通过做表决器实验,了解到了芯片的用途,与书本相结合。

各个方面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和目标。

本次实验收获较大。

  第2页/共2页

篇三:

关于数字逻辑门电路平均延迟时间的实验测量

  关于数字逻辑门电路平均传输延迟时间的实验测量

  胥学金

  (西南科技大学电工电子中心中国绵阳621010)

  摘要本文在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普通实验技术条件下,给出了几种门电路平均延迟

  时间实验测量方法,以便于大家实验时选用。

  关键词逻辑门电路平均传输延迟时间实验测量方法

  1.引言

  在数字技术中,关于逻辑门电路参数的测试,对掌握电气特性和应用非常重要。

特别是门电路平均传输延迟时间的测量。

现就门电路平均延迟时间(tpd)的定义和有关实验测试方法总结如下,以供实验者在做实验时选用和参考。

  2.tpd的定义

  现以二输入与非门为例,说明门电路平均延迟时间tpd的定义。

TTL与非门传输延迟时间tpd,当与非门输入一个脉冲波形时,其输出波形有一定的延迟,如图1所示。

定义了以下两个延迟时间:

  导通延迟时间tPHL——从输入波形上升沿的中点到输出波形下降沿的中点所经历的时间。

  截止延迟时间tPLH——从输入波形下降沿的中点到输出波形上升沿的中点所经历的时间。

  Vi

  Vo

  图1TTL与非门的传输时间

  PHL

  tPLH

  由于导通延迟时间与截止延迟时间一般不等,所以与非门的传输延迟时间tpd是tPHL

  和tPLH的平均值。

即定义为:

  tpd

  tPLH?

tPHL?

  2

  。

(1)

  一般TTL与非门传输延迟时间tpd的值约为几纳秒~十几个纳秒。

  3.定义法[1]对tpd的实验测量

  在实验测量时,选用CD4069(六反相器)、TTL74LS00(4-2输入与非门),或74HC08(4-2输入与门)等芯片,在含有上述芯片的面包板或实验板上,给芯片加载5伏直

  流电源,用EE1641B函数发生器的TTL输出端,输出4伏/200KHZ方波,作为门电路的输入信号,然后用VP-5220D型双踪示波器,双通道校准后,同时测试芯片上某个门电路的输入/输出端信号波形。

实验原理电路如图2所示。

  图2定义法测tpd实验原理图

  注意,示波器灵敏度打到1V/DIV,扫描时间用uS/DIV并用X10扩展与之配合;示波器信号可选用DC耦合。

  测试过程中,让输入/输出信号波形的上、下幅度,分别关于X标尺对称,并重合,显示边缘清晰,然后在X标尺上读出前、后延迟时间,代入

(1)式计算tpd,并填于表1.中,比较异同。

  从表1中可看出:

  (

  1)实验测试tpd参数与手册tpd

  参数有误差,这里忽略示波器固有延迟时间,但测试数据与手册数据变化趋势一致,说明测试方法正确、结果可信。

(2)测试结果表明,不同门电路芯片

  tpd不同,CMOS比TTL大。

  4.振荡法[2]的实验测量

  用74LS00上3/4个门(或3个以上的奇数个门)接成3级环型振荡器,如图3所示。

  图3振荡法测tpd实验原理图

  上电后,用VP-5220D型双踪示波器,单通道校准后,扫描时间用uS/DIV并用X10扩展,对地测试某个门输出端信号波形,该波形为自激振荡正弦波,靠扰动起振。

读出正弦波周期T,然后用下式

(2)计算tpd,为5.3ns量级(级联法为13ns)。

  计算公式:

  tpd=T/2n……

(2)

  其中,T为周期,n=3(环型振荡器上门的个数)。

  5级联法[3]的实验测量

  用CD4069上的5/6个门(也可以用6个,主要是增加延迟时间以利于测量)串联起来,接成如下级联实验电路,如图4示。

  图4级联法测tpd实验原理图

  上电后,用EE1641B函数发生器的TTL输出端,输出200KHZ以上标准幅度方波,作为门电路的输入信号ui,用VP-5220D型双踪示波器,如定义法一样,用双通道测量级联门电路的输入/输出端信号uo波形,读出前、后延迟时间,代入下式(3)计算tpd,并填入下表中。

  Tpd=1/2n*(tlh+thl)…..(3),

  其中,n=5(级联门的个数)。

  然后,撤除门电路输入端上信号和示波器输入通道,把级联门电路的输出端与输入端首尾相联,构成5级环型振荡器,如图5所示。

并振荡法测算tpd==T/2n,其中n=5(串联门的个数)。

填于表2.中,并与级联法tpd比较。

从表2中可看出,即使相同芯片的门电路,tpd不同测试方法间存在有一定的误差,但结果都在几个ns量级。

  图5环型振荡器

  6.尖峰法[3]及其测试

  在逻辑电路,特别是在组合电路中,由竞争引起的冒险要出现尖峰脉冲干扰现象(俗称毛刺)。

它的产生原因[4]有三:

  

(1)信号在传输线路上的延迟时间,或不能同时到达;

(2)信号在芯片上通过有关门电路的传输延迟;(3)信号的上沿升和下降沿时间不为零.等引起竞争,进而可能产生冒险现象。

  若不考滤

(1)、(3)和输出级的延迟,而主要考滤有关组合门电路的延迟时间,或门电路的延迟时间占主要矛盾时(在某些频率不高的电路中是客观存在的),引起组合电路的竞争与冒险原因,主要就是tpd。

因此,若能测量尖峰脉宽的量级,就是tpd的量级。

于是可构造尖峰产生电路,既可观察竞争与冒险,又能测量尖峰脉宽,还能得到tpd的数量级。

实验原理如图6所示。

  其中,图6.1、6.2、6.3,是用CD4069分别与TTL74LS00、74HC08

  和74LS86(4-2输入异或门)构造的.

  表3.

  图6.1在

  Cp为200KHZ

  下,用示波器测得“0”型输出uo尖峰脉宽为26ns.

  图6.2在Cp为200KHZ下,用示波器测得“1”型输出uo尖峰脉宽为24ns.

  CH1

  图6.2“1”型尖峰产生电路

  图6.3在Cp为200KHZ下,用示波器测得“1”型输出uo尖峰脉宽为22ns.

  图6.3“1”型尖峰产生电路

  7.结语

  以上是我们在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实验中,用双踪示波器测量逻辑门电路平均传输延迟时间tpd的4种方法,其中,定义法概念清楚,容易理解;振荡法和级联法简单,易于测量;尖峰法在一定条件下成立,误差较大.感兴趣读者,可以一试.以上方法仅供实验者参考,欠妥之处,望同仁批评指正.

  参考书

  [1]数字逻辑及数字集成电路,王尔乾等,清华版,1998.[2]电子技术基础实验(2版),何金茂,高教版,XX.5.[3]数字电路典型实验范例剖析王泽保等,邮电版,XX.5.[4]数子设计引论,沈嗣昌,高教版XX.4附:

  作者:

胥学金,男,43岁,工程师,西南科技大学教师,长期致力于电子技术实践教学和科研

  工作,已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Email: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