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标准QHNXL01玻璃纤维编绕增强塑料通信电缆保护套管.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268713 上传时间:2023-05-3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76.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标准QHNXL01玻璃纤维编绕增强塑料通信电缆保护套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企业标准QHNXL01玻璃纤维编绕增强塑料通信电缆保护套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企业标准QHNXL01玻璃纤维编绕增强塑料通信电缆保护套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企业标准QHNXL01玻璃纤维编绕增强塑料通信电缆保护套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企业标准QHNXL01玻璃纤维编绕增强塑料通信电缆保护套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企业标准QHNXL01玻璃纤维编绕增强塑料通信电缆保护套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企业标准QHNXL01玻璃纤维编绕增强塑料通信电缆保护套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企业标准QHNXL01玻璃纤维编绕增强塑料通信电缆保护套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企业标准QHNXL01玻璃纤维编绕增强塑料通信电缆保护套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企业标准QHNXL01玻璃纤维编绕增强塑料通信电缆保护套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企业标准QHNXL01玻璃纤维编绕增强塑料通信电缆保护套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企业标准QHNXL01玻璃纤维编绕增强塑料通信电缆保护套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企业标准QHNXL01玻璃纤维编绕增强塑料通信电缆保护套管.docx

《企业标准QHNXL01玻璃纤维编绕增强塑料通信电缆保护套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标准QHNXL01玻璃纤维编绕增强塑料通信电缆保护套管.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企业标准QHNXL01玻璃纤维编绕增强塑料通信电缆保护套管.docx

企业标准QHNXL01玻璃纤维编绕增强塑料通信电缆保护套管

Q/HNXL

湖南湘陆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HNXL01-2019

玻璃纤维编绕增强塑料通信电缆保护

2019-08-01发布2019-09-01实施

本标准按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

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定编写。

本标准由湖南湘陆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陆回春喻定文。

玻璃纤维编绕增强塑料通信电缆保护套管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玻璃纤维编绕增强塑料通信电缆保护套管(以下简称“套管”)的分类与标记、规格、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抽样、标志、运输和堆放储存、出厂合格证。

本部分适用于以热固性树脂为基体、玻璃纤维无捻粗纱或玻璃纤维无捻粗纱布作为增强材料,采用编绕拉挤工艺制成的通信电缆保护用的套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446纤维增强塑料性能试验方法总则

GB/T1549纤维玻璃化学分析方法

GB/T1634.2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第2部分:

塑料、硬橡胶和长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GB/T3854增强塑料巴柯尔硬度试验方法

GB/T5352纤维增强热固性塑料管平行板外载性能试验方法

GB/T8237纤维增强塑料用液体不饱和聚酯树脂

GB/T8924纤维增强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氧指数法

GB/T18369玻璃纤维无捻粗纱

GB/T18370玻璃纤维无捻粗纱布

DL/T802.1电力电缆用导管技术条件第1部分:

总则

3分类、标记及规格

3.1分类

3.1.1按成型工艺分为定长机械缠绕和编织缠绕拉挤两类;

3.1.2按环刚度(5%等级分为SN8SN16SN25三类;

3.2标记

3.2.1套管的标记应按如下方式表示:

DB-BWFRP+规格+Q/HNXL01-2019

3.2.2套管的标记(按顺序)含义如下:

a)D表示电缆用套管;

b)B表示玻璃纤维

c)BWFRP(Braiding-Windingfiberreinforcedplastics)表示编织缠绕拉挤

方法。

323规格应按如下方式表示

“公称内径×壁厚×长度+产品环刚度等级”。

标记示例:

DB-BWFRP100×2.0×6000SN8

表示编织缠绕拉挤工艺生产的内径100mm,厚度2.0mm,长度6000mm,环刚度等级为SN8的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电缆套管。

3.3规格

套管的规格以公称内径、公称长度及壁厚表示,结构形状应符合图1规定,规格应满足表1要求。

说明:

d——公称内径;L——公称长度;e——公称壁厚。

图1玻璃纤维增强塑料通信电缆套管形状

表1通信电缆套管规格(mm)

公称内径,d

公称壁厚,e

公称长度,L

SN8

SN16

SN25

4000或6000

50

1.5

2.0

2.5

56

1.5

2.0

2.5

100

2.0

2.5

3.0

150

2.5

3.0

4.0

4技术要求4.1原材料

4.1.1树脂

采用不饱和聚酯树脂作为基体材料,其性能应符合GB/T8237中通用IG型的规定。

4.1.2增强材料

增强材料应采用无碱玻璃纤维无捻粗纱及其制品,严禁使用陶土坩埚生产的高碱和中碱玻璃纤维及

其制品作为增强材料。

玻璃纤维无捻粗纱应符合GB/T18369的规定,玻璃纤维无捻粗纱布应符合GB/T18370的规定;

无碱玻璃纤维其碱金属氧化物含量应不大于0.8%。

4.2外观

a)套管表面应无龟裂、分层、针孔、毛边、毛刺、杂质、贫胶区、气泡等缺陷。

b)内表面应光滑平整,外表面应色泽均匀,套管两端面应平齐、无毛边、毛刺。

C)承口、插口两端内侧边缘均应有倒角,以防止电缆拉入套管内或从套管内拉出时受到损伤。

4.3尺寸偏差

a)套管公称内径偏差应符合表2规定。

b)套管公称壁厚的偏差应符合表3规定。

C)套管公称长度的偏差为公称值的±20mm

表2通信电缆套管公称内径的偏差单位:

mm

公称内径

公称内径偏差(d)

50

±).3

56

±).3

100

±).4

150

±).5

表3电缆套管公称壁厚的偏差单位:

mm

公称壁厚

壁厚偏差

ev5.0

±0.2

5.0≤eV8.0

±0.3

8.0≤ev12.0

±0.4

e≥12.0

±0.5

4.4技术性能指标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通信电缆套管的技术性能指标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4通信电缆套管技术性能指标

序号

项目

单位

技术性能指标

1

拉伸强度

MPa

≥120

2

浸水后拉伸强度

MPa

≥105

3

巴氏硬度

/

≥38

4

环刚度(5%)

kPa

应符合表5的规定

5

弯曲负载热变形温度(1.80MPa)

C

≥160

6

落锤冲击

/

按表6规定条件,管壁结构不应有明显分层、裂痕或断裂。

7

接头密封性能

0.1MPa水压下保持15min,接头不应渗水、漏水。

8

浸水后压扁线载荷保留率

%

≥85

9

碱金属氧化物含量

%

≤0.8

10

氧指数

%

≥26

表5通信电缆套管环刚度(5%)等级单位:

kPa

SN8

SN16

SN25

≥8

≥16

≥25

表6通信电缆套管落锤冲击

公称内径,mm

落锤重量,kg

冲击高度,mm

50

0.8±.01

1200±0

56

0.8±.01

100

1.00±0.01

150

1.60±.01

5试验方法

5.1试样的制备、数量和试验条件

试样制备及试验应符合DL/T802.1和本部分所规定的方法和要求,试样应选择生产完成5天及以上的套管。

5.2外观

目测套管的内、外表面和两端面。

5.3几何尺寸

a)套管的插口端内径和承口端内径应采用精度为0.02mm的游标卡尺分别测量两者最大、最小内

径,测量值应符合表2要求。

b)套管的壁厚应采用精度为0.02mm的游标卡尺在导管两端分别测量其最大、最小厚度,测量值

应符合表3要求。

C)套管的长度应用精度为1mm的钢卷尺进行测量。

5.4拉伸强度试验

应按附录A规定执行。

5.5浸水后拉伸强度试验

浸水后拉伸强度应将套管在100C±2C热水中浸泡2h后取出擦干,按5.4进行试验。

5.6巴氏硬度试验

巴氏硬度试验应按GB/T3854规定执行,允许除去试样表面的油漆涂层。

5.7环刚度试验

环刚度试验应按GB/T5352的规定执行,计算出管径向变形率为5%寸的环刚度。

5.8弯曲负载热变形温度试验

弯曲负载热变形温度试验按GB/T1634.2规定执行,测定试样在受最大弯曲应力为1.80MPa时的

热变形温度,试样应直接在套管上沿纵向取样。

5.9落锤冲击试验

落锤冲击试验是取200mn±10mm长套管试样,撞击条件按表6的规定,每个试样各撞击一次,撞击后,试样内外壁结构不应有明显分层、裂痕或断裂。

5.10接头密封性能试验

接头密封性能试验是将承口与插口组装好的接头在0.1MPa水压下,保持15min,接头处不能出现

渗水、漏水现象。

对于BWFRP所采用的套管接头,组装好的接头在0.1MPa水压下,保持15min,接头

处不能出现渗水、漏水现象。

5.11浸水后压扁线载荷保留率试验

浸水后压扁线载荷保留率试验按GB/T5352的规定执行,在套管上取(300±10)mn长试样作试验

作浸水前压扁线载荷试验与浸水后压扁线载荷试验,并将试样浸水后的压扁线载荷除以浸水前的压扁线

载荷得出保留率。

浸水试验条件:

浸水温度为100C±2C,浸泡时间不少于2h。

5.12碱金属氧化物含量试验

按GB/T1549规定执行。

5.13氧指数试验

按GB/T8924规定执行。

6检验规则

产品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检验项目和试验方法要求见表7。

表7检验项目和试验方法

序号

检验项目

型式检验项目

岀厂检验项目

试验方法

1

外观

5.2

2

几何尺寸

5.3

3

拉伸强度

-

5.4

4

浸水后拉伸强度

-

5.5

5

巴氏硬度

5.6

6

环刚度

5.7

表7(续)

7

弯曲负载热变形温度

(1.8OMPa)

-

5.8

8

落锤冲击

-

5.9

9

接头密封性能

-

5.10

10

浸水后压扁线载

荷保留率

-

5.11

11

碱金属氧化物含

-

5.12

12

氧指数

-

5.13

注:

“√表示应执行,表示可不执行。

7.抽样与判定规则

抽样与判定规则按DL/T802.1规定执行。

8标志、运输和堆放储存、出厂合格证

标志、运输和堆放储存、出厂合格证按DL/T802.1规定执行。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分离盘法测定机械缠绕管的环向拉伸强度

A.1从套管上切取环形试样,如图A.1所示,试样的最小宽度应不小于8mm最大宽度取决于管材厚

度、制造方法和使用的设备,试样宽度不应超过分离盘宽度。

最少要求三组试样。

环形试样宽度均匀,两端截面平滑,试样表面应无缺陷、无划痕,试样加工精度应达到:

宽度误差±0∙2mm以内。

A.2试验环境条件应符合GB/T1446的规定。

A.2,其直径应能与套管的内径吻合。

A.3试验设备应符合GB/T1446的规定。

拉伸试验的分离盘见图

A.4试验加载速度应为(10±2)mm/mir。

 

图A.1套管的环形试样

 

图A.2环形拉伸试验的分离

A.5试验步骤

A.5∙1用游标卡尺寸分别测量试样的宽度和厚度,在垂直对称位置测量四点,精确到0.02mm,取以上四

点宽度和厚度的平均值。

取其中一点在试样上作好标志,与该点相距180°处另取一点,并加以标注。

A.5.2把试样装到试验装置上的分离盘的外周缘,将以上选定的两点放在与将要拉伸加载方向相垂直的

方向(水平方向),既分离盘的裂口处。

A.5.3按规定的速度均匀连续拉伸分离盘,给试样施加载荷,直到试样破坏,记录破坏载荷。

若试样没有完全破坏或断续破坏,则该试样作废,另取试样。

A.6计算

套管的环向拉伸强度按下公式计算: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式中:

σ—试样的拉伸强度,MPa

P—破坏载荷,N;

b—试样宽度,mm

h—试样厚度,mm

A.7试验结果的数据处理

环向拉伸强度数值修约到0.1MP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