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课堂考探究性教学与高考备考有效性的实践研究试.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127418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课堂考探究性教学与高考备考有效性的实践研究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生物课堂考探究性教学与高考备考有效性的实践研究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生物课堂考探究性教学与高考备考有效性的实践研究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生物课堂考探究性教学与高考备考有效性的实践研究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生物课堂考探究性教学与高考备考有效性的实践研究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物课堂考探究性教学与高考备考有效性的实践研究试.doc

《生物课堂考探究性教学与高考备考有效性的实践研究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课堂考探究性教学与高考备考有效性的实践研究试.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物课堂考探究性教学与高考备考有效性的实践研究试.doc

生物课堂探究性教学与高考备考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生物组张辉华

新一轮的课改的锋芒十分明确地指向学习方式这个触及到了教学领域灵魂的问题上。

如何落实新课程的理念、如何提高生物教学质量、如何加强生物高考备考研究是每个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

在参观学习湖北一学校期间,该校领导的报告中,有一点深深地震撼了我:

该校的老师人人都将成为研究高考的专家,整个学校的老师研究高考的氛围非常浓厚;该校的学生在组织设计课外活动或一些专题晚会时都与相关学科知识紧密相联。

我想:

学生们在活动的过程中,已经悄然改变了他们传统的学习方式,变“接受性学习”为“探究性学习”,这也是为高考服务的。

该校的一些高考备考策略目前已经达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不得不令人深思!

1探究性教学与高考备考的关系

1.1探究性教学的概念

以探究为主的教学,其核心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具体说,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

探究式教学特别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自学能力,力图通过自我探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为高考服务,更为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1.2探究性教学与高考备考的共性

有人说,探究性教学是新课改的产物,而高考备考则是强调传统的应试教学,所以两者是对立的,不应该同时出现。

我认为这个观点是不科学的,理由有如下:

首先,新课程非常重视课堂“三维目标”的落实,其中的“一个维度”就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双基),只是在新课程中倡导通过探究性学习的过程来获得双基。

而传统的应试教学是以“双基”为本位的教学,从学习角度讲,即重学会,重在接受知识、积累知识,重结论,以提高解决当前问题的能力,是一种适应性学习。

高考的命题方向也是在双基上逐渐增加权重。

所以,两者的发展目标具有统一性。

其次,教师实施探究性教学,旨在根本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对象是学生;教师研究高考,而最终参加高考的对象还是学生。

所以,两者具有一致性。

2备考理念的转变

《考试大纲》由考试中心编写,主要依据是新课标,逐步落实新课标的理念和能力要求。

所以,如果光谈课堂教学,不联系高考,那么这样的课堂教学将会显得如此的苍白无力。

所以,进行探究性教学是高考备考中的重要策略之一。

2.1高考落实新理念,课堂教学早体现

当我们还在担任高二教学的时候,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

怎么上课有利于学生高考?

答案是我在一进入高二生物上绪论课时,就采取了探究性的教学理念,并撰写论文《以探究性学习促进学生理解生命》在《生物学通报》上发表。

如何将探究的理念转变为我的教学行为悄无声息地贯彻在课堂中,这是我设计每一节课始终追随的灵魂所在。

如果感觉课堂不满意,则及时撰写教学反思。

我曾撰写了一篇题为《一节仅侧重于两个维度的市级研究课的反思与改进》的教学案例,这是对一节颇不满意的原课堂设计加以修改,本教学案例获浙江省一等奖。

2.2高考落实新理念,撰写教辅早准备

学生应该选用怎样的教学辅导用书可以更加有效地备考?

为此,我参加了黄冈市教学创新课题组,参加编写《黄冈高考兵法·生物》、《课时详解随堂通·高三生物》、《教材精析精练·理科综合》等高三复习用书。

2004年秋,生物新课程首批在广东、海南、山东、宁夏四省实施。

当时面临的问题是配套的教辅资料严重稀缺。

本人获得了参与撰写《高中新课标教材精析精练·生物必修1、2、3》三个模块的资格。

这套书的每一节都分6个环节:

观察与讨论;学法建议;潜能开发;体验探究;学力测评(双基复习巩固、综合拓广探索);学习延伸。

期间,我还不断总结整个章节复习的策略:

《新陈代谢的命题意图、高考走向及复习建议》、《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一章的命题意图及解题启示》、《生命活动调节的命题意图、高考走向及复习建议》、《生态学难题的命题意图及解题启示》等文章都在报刊上发表。

通过对教学辅导用书的编写有关复习经验的总结,为高三的高考复习和对新老课程高考的变迁的认识起了重要作用。

3备考方法的完善

3.1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试题更加重视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考查。

“试题要重视对学生科学素养的考查”,这是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

学生的科学素养包含的因素很多,但从目前高考还只是一种书面考试的角度看,实验与探究性的试题无疑是最能够考查考生科学素养的。

试题突出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考查体现了加强考查科学素养的要求。

浙江省近5年的高考实验题总在回避高中《生物》全一册的5个实验,但今年选择题第4题涉及了还原糖鉴定实验,浙江省近5年的生物非选择题都是一道非实验题和一道实验题,而今年两道都算是实验题,第30题是实验分析,第31题是实验设计、分析和评价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很好体现了“理解所学实验、实习的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具备验证相关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能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究性研究。

”特别是31题的⑵第一次出现了探究性试题,这是当年考试大纲增加的内容。

高考结束后,我继续研究2007生物高考的每一道题。

撰写《生物高考试题解题详析、题型特点及命题趋向》。

统计2007-2000年浙江卷生物高考实验设计情况,试题分别从探究性实验的研究的问题、作出的假设、实验材料和用具、实验步骤、设计表格记录数据、预期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等7个环节进行分类归纳研究。

然后通过纵横跟踪比较法,得出浙江历年高考中的尚未出现的生物实验题的命题方向。

新课标的理念如何在高考得以落实,这也将是影响高考改革走向的一个重要因素。

07年我们重点研究首批实施生物新课程的海南、广东、山东、宁夏四省的理综或生物单科高考试题的命题方向与新课程教学方向。

通过对各省高考试题的连续性研究,我们不仅可以横向比较试题的动态发展,同时还可以纵向预测未来一年高考的命题方向。

3.2解读《考纲》

解读《考纲》,首先要通过跟踪比较近两年《考纲》考试范围变化,特别在“说明”栏中明确指出一些不作要求的内容,高考复习是就不必展开甚至不讲。

其次要通过跟踪比较《考纲》中能力要求的变化。

第三要关注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的命题要求。

生物实验复习备考策略,我纵观近几年的理综(生物)试题发现:

拉距离考能力,非实验题莫属,“得实验(分数),得理综之天下”。

所以,在复习过程中,务必要逐渐渗透探究性实验原理、技能、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我曾作如下尝试:

通过一道典型性的探究性实验题(经改编)→学生读题以后似曾相识,尝试解答→提供参考答案→暴露解题缺陷→总结审题的四个要素、建构实验设计的基本框架、熟悉解题的一般规则。

这在实验复习备考在时间规划和方法上有所突破和创新。

3.3编织网络

目前高考基础题仍占相当比例:

易30%、中50%、难20%。

但发现30%的送分题送不出、得不全。

我认为关键在于第一轮基础知识复习不够落实。

所以自从担任高三教学以来,我一直在思索:

如何构建有效的高考复习对策?

通过对近几年理综高考考纲中的命题指导思想的修订进行深入思考,研究和编织有效的高三复习网络,把每课时分为:

考点明细、概念建构、重点分析、知识拓展、能力提升、真题感悟六部分。

逐渐形成了教师首先跳进题海,把握十年高考试题的脉搏,然后让学生跳出题海,掌握其基本概念基本技能的高考复习思路。

4备考信息的获取

4.1聆听高考专家的报告

我参加了由浙江大学继续教育中心组织的浙江省2007年高考复习备考信息报告会。

听取了北京市和浙江省的特级教师的报告,使我课题的少走很多弯路,研究方向更加明确,研究内容更加具体。

4.2高考阅卷的反馈信息

在参加浙江省高考理综阅卷后,了解阅卷组老师对考试中心提供的评分标准的进一步细化与解读,把这类信息及时反馈给学生,这无疑又在高考备考策略方面锦上添花。

总之,通过编写新课程的系列教学辅导用书,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探究性素材,领悟新课程的编写体系,便于更好地进行生物课堂探究性教学。

积极开设研究课并及时撰写教学反思或案例,有利于促进自身的专业化发展。

通过对高考和各省市高考试题的研究,逐渐调整备考理念,打破了传统的高二只是课堂教学到高三才是高考复习的思路,形成了高中两年的生物教学第一个指向都是高考的创新思维。

构建有效的高考备考策略:

首先,仔细解读并内化每年生物学科《考试大纲》的知识和能力条目,正确把握高考命题的动态变化。

其次,努力做到“三个结合”——纲纲结合:

《考试大纲》与《教学大纲》、纲本结合:

《考试大纲》与《初高中教材》、纲题结合:

《考试大纲》与《高考题集》。

第三,充分考虑影响今年高考命题的因素,如对当年试题的评价;自主命题的因素;新课标的因素;考试自身的因素;命题人员的因素。

第四,明确高考备考的基本原则是:

通过高考复习的基础性,系统性,综合性的不变,应对高考试题的万变,最终达到复习好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提高学科素养、思维水平、学科能力与智慧的目的;具体原则是:

基础、系统原则,精选、综合原则,思想、能力训练贯彻始终原则,稳扎稳打原则,确保在150分钟内考取最大的分值。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1、以既有的成就为基础,确立人生的方向,提供奋斗的策略。

2、突破生活的格线,塑造清新充实的自我。

3、准确评价个人特点和强项。

4、评估个人目标和现状的差距。

5、准确定位职业方向。

6、重新认识自身的价值并使其增值。

7、发现新的职业机遇。

8、增强职业竞争力。

9、将个人、事业与家庭联系起来。

二、正确的心理认知

1、认清人生的价值

社会的价值并不被所有的人等同接受“人云亦云”并不等于自我的人生价值人生价值包括:

经济价值、权力价值、回馈价值、审美价值、理论价值。

2、超越既有的得失每个人都很努力,但成就并不等同。

后悔与抱怨对未来无济于事,自我陶醉则像“龟兔赛跑”中的兔子。

人生如运动场上的竞技,当下难以断输赢。

3、以万变应万变

任何的执着都是一种“阻滞”前途的行为想想“流水”的启示“学非所用”是真理

三、剖析自我的现状

1、个人部份健康情形:

身体是否有病痛?

是否有不良的生活习惯?

是否有影响健康的活动?

生活是否正常?

有没有养生之道?

自我充实:

是否有专长?

经常阅读和收集资料吗?

是否正在培养其他技能?

休闲管理:

是否有固定的休闲活动?

有助于身心和工作吗?

是否有休闲计划?

2、事业部份

财富所得:

薪资多少?

有储蓄吗?

有动产、有价证券吗?

有不动产吗?

价值多少?

有外快吗?

社会阶层:

现在的职位是什么?

还有升迁的机会吗?

是否有升迁的准备呢?

内外在的人际关系如何?

自我实现:

喜欢现在的工作吗?

理由是什么?

有完成人生理想的准备吗?

3、家庭部份

生活品质:

居家环境如何?

有没有计划换房子?

家庭的布置和设备如何?

有心灵或精神文化的生活吗?

小孩、夫妻、父母有学习计划吗?

家庭关系:

夫妻和谐吗?

是否拥有共同的发展目标?

是否有共同或个别的创业计划?

父母子女与父母、与公婆、与姑叔、与岳家的关系如何?

是否常与家人相处、沟通、活动、旅游?

家人健康:

家里有小孩吗?

小孩多大?

健康吗?

需要托人照顾吗?

配偶的健康如何?

家里有老人吗?

有需要你照顾的家人吗?

四、人生发展的环境条件

1、友伴条件:

朋友要多量化、多样化、且有能力。

2、生存条件:

要有储蓄、发展基金、不动产。

3、配偶条件:

个性要相投、社会态度要相同、要有共同的家庭目标。

4、行业条件:

注意社会当前及未来需要的行业,注意市场占有率。

5、企业条件:

要稳定,则在大中型企业;要创业,则在小企业。

公司有改革计划吗?

公司需要什么人才?

6、地区条件:

视行业和企业而定。

7、国家(社会)条件:

注意政治、法律、经济(资源、品质)、社会与文化、教育等条件,该社会的特性及潜在的市场条件。

8、世界条件:

注意全球正在发展的行业,用“世界观”发展事业。

五、人生成就的三大资源

1、人脉:

家族关系、姻亲关系、同事(同学)关系、社会关系。

[解决方案]沟通与自我推销

2、金脉:

薪资所得、有价证券、基金、外币、定期存款、财产(动产、不动产)、信用(与为人和职位有关)。

[解决方案]储蓄、理财有方、夫妻合作、努力工作提高自己的能力条件及职位。

3、知脉:

知识力、技术力、咨讯力、企划力、预测(洞察)力、敏锐力。

[解决方案]做好时间管理、安排学习计划、上课、听讲座、进修、组织内轮调、多做事、反复练习、经常做笔记、做模拟计划。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