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方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029927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50.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历史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历史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历史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历史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历史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历史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历史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历史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历史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历史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历史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历史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历史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历史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历史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历史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历史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历史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历史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方案.docx

《历史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方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历史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方案.docx

历史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历史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方案平江三中历史教研组

一、课题的提出背景在新形势下,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它最关键的几个词是“普及性、基础性、发展性、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这样的理念,无疑是丰富的。

在短短一堂历史课上,如何最大程度体现这样的理念,这就对历史课堂的有效性教学提出的更高的要求。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特别是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思想的提出,教育工作者们纷纷投身到课改的洪流中,我校经过几年的实践,发现有些教师仅注重“表”,而不注重“里”。

一堂课上,大量的师生互动,眼花缭乱的学生活动,让我们质疑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难道方法、手段多了,有效性就高了?

如何真正做到有效教学,找到有效的教学策略,还是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话题。

当前的历史教学中,仍然有些教师停留在“我怎样能讲请楚”、如何完成教学任务”的阶段,没有从根本上思考历史课堂的教学策略,这使得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离新课程标准相差甚远。

二、课题提出的理论价值:

国家颁布的《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

“历史教学应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鼓励教师创造性的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采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由此可见,当代的教育要求把教育的全部价值归结到学生身上,以学生的发展为教育的根本。

历史课堂上,虽然学生是主角,但能否做到有效学习,取决于老师的水平。

我们历史教研组开展这项研究,有利于进一步搜集和丰富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的教育理论,为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提供一些实证性资料。

三、课题提出的实践价值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也随之更新。

传统的教和学的模式正在酝酿重大的突破,历史课堂教育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变革。

开展这项研究,有利于我校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教师充分挖掘教学资源,满足学生的主体需要,从而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课题概念的界定及理论依据:

课题概念的界定:

1)“有效”汉语词典中“有效”指有作用、有效果。

这里的有效主要是指对学生有效果、有作用。

通过一系列方法、手段来提高效率,以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有效地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

2)“历史课堂有效性教学”什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育论专家余文森教授做过这样的解释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

具体表现在:

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

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懂了、会了、产生兴趣了,问题就是这么简单。

当然,有效的历史课堂教学策略必须符合历史学科的特点。

历史毕竟是人的主动性活动的产物,历史包括大量的不会重复的特定事件。

所以在教学中要有对历史过程最低限度的讲授和具体历史知识的传授,在此基础上,展开进一步的探究和活动才有保证。

五.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要点研究目标:

立足于高中历史课堂,构建一系列有助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教学策略。

内容要点:

1、《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旗帜鲜明地引导老师们:

反思让新手成为专家型教师。

本课题研究重点之一就是通过教学反思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创设情境策略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3、开展设问式学习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其中包括如何选择一个合适的、有兴趣的问题,如何排列这些学生面对的循序渐进的设问等,以及创建设问式学习的一般教学模式。

4、时代呼唤具有开拓创新、善于合作等品质的新型人才。

在历史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是我们研究的方向。

六.主要观点及可能的创新之处主要观点:

学生发展与否是衡量教学效益最重要的指标。

新课程的教学内容或资源观是开放的,多元的,不再是过去的“唯教材论”。

所以,我们现在的教学最主要的不是研究只讲什么史实不讲什么史实,最主要的通过这些具体的史实让学生获得什么意义和价值。

学生通过学习,能过获得:

客观真实的历史态度、分析比较的思维能力、借鉴反省的自我意识、全面真切的人文关怀,这就是历史学科的基本价值所在。

可能创新之处:

本课题“历史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实践研究”是建立在“新课程”背景下,并立足于我校展开的,这是区别于以往“有效教学”研究的最关键的特征。

七.运用的主要方法和手段

1)文献法:

通过借鉴《教育学》、《历史教学研究》、《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中学历史教学》等文献的研究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案例分析法:

每一环节实施后,进行阶段性分析,注意个案的分析和积累。

3)行动实验法:

尝试把学习和研究得到的有关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理论成果及时应用于教学实践,通过实践验证理论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可行性,同时注意总结。

4)调查研究法:

采用问卷调查、个别谈话和学生座谈相结合的方

法,了解学生学习现状,对学生的想法、需求进行科学的调查研究。

八.研究的具体步骤及进度安排1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2009.9〜2009.11)

着手开展座谈或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现状。

针对几个典型的学案,分析学生在课堂学习上出现效率低的原

因。

组内开展研究课,就课堂某一环节出现“无效教学”展开讨论,

找出原因。

2.第二阶段:

实施阶段(2009.11〜2010.6)

1)这一阶段重点在于就出现的问题,学习新的理论知识,努力构建合理的课堂教学模式。

2)组内开设研究课,实践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广泛听取专家意见,不断完善,并注意积累资料。

3)与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座谈交流,了解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出现的变化,及时反思。

3.第三阶段:

总结阶段(2010.6〜2010.11)依据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汇总和理论性的总结,撰写有关研究报告。

另一方面继续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进行实验。

九.完成本课题任务的条件分析我校有完整的教科研机构,对本课题高度重视。

学校确保本课题的研究经费,保证开题论证、过程研究、结题鉴定的各项费用及时到位;保证购置书刊、资料采集、会议研讨、论文结集等各项经费的如期支

付。

课题组全体成员均奋战在教学第一线,都有八年以上的工作经验,有较扎实的业务知识,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研究水平,掌握着学情的第一手资料。

资料的收集、查找方便。

全组教师对课题有很高的积极性,参与意识很强,希望借助有效教学的研究来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

十.课题组成员:

姓名

专业技术职称

研究专长

邓焕发

中学一级

教学研究

彭均匀

中学一级

教学研究

邱琦

中学一级

教学研究

欧阳金文

中学二级

教学研究

刘松柏

中学二级

教学研究

黄小平

中学二级

教学研究

易凡

中学二级

教学研究

卜一、预期研究成果

在历史教学反思中成长(个案)注重二次反思,提升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一一设问式学习创设情境策略,激发学生兴趣

“历史课堂教学提问的有效性”

课题研究方案五处中学政史地教研组

课题提出

(一)研究现状

西方学者德加默曾提出这样一个观点:

“提问得好即教得好”。

这种看法不无道理。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普遍运用的一种教学形式。

它的主要功能有:

促进学生思考,激发求知欲望,发展思维,及时反馈教学信息,提高信息交流效益,调节课堂气氛,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但事实上,当课堂提问成为我们关注与研究的焦点时,我们才发现,这种最古老、最常用的教学方式被轻视与忽略了。

课堂中经常听到的是教师简单、随意、重复的提问,课堂上占半数还要强调的提问是缺乏科学的依据与科学设计的;学生则是不敢或不愿提出问题,或不能、不善于提出问题。

当我们力图改变这种现状,让学生在思维情境中学会思维,在探究问题中学会探究时,我们不能不把研究重点放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有效性提问的研究上,使有效的课堂提问成为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桥梁、火种与催化剂。

目前十二年一贯制教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那就是:

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然而我们的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

教学没有丰富

的教学收获,资源的贫乏和低效使用限制了教学收获的有效性,许多教学准备的不充分和计划的不科学造成教学的低效,传统课堂教学评价的弊端严重制约着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

教学没有顾及学生在学习中知识和能力以及个性发展的实际需要。

教学设计严重束缚了教学中的灵活性和变通性。

教师没能做好学生学习和探究的促进者、启发者、指导者和合作者。

只重“认知目标”的完成。

同时,受升学考试、上级部门、社会、家长对教育的更多渴求等方方面面的压力,以“考试”为中心,“题海战术”、“封闭式”管理和频繁考试,使学生厌倦了学习,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这种不利于学生成长和创新精神培养的教学方式也困扰着校长和教师。

2007年11月30日,教育部举行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成立。

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指出:

“教育质量监测工作是发展基础教育、提升教育质量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监测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推定学校提升质量的过程。

监测的结果及其分析就是我们评价学校教育、评价教育质量的基础。

”“宝鸡市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估研究”课题研究子课题落户我校。

本课题是我校承担的课题之一。

二)研究价值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中,应该有意识地为学生发现疑难问题、解决疑难问题提供桥梁和阶梯,引导他们一步步登上知识的殿堂。

但是,教学实践证明,并非所有的课堂提问都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只有那些优化了的课堂提问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能否科学地设计出灵巧、新颖、易于激发学员思考的问题,是教学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

那么,应如何进行设计,才能使课堂提问更为科学有效呢?

因此,我们教研组提出了“历史课堂教学提问的有效性”的课题研究。

三)创新之处1、联系:

本课题所说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与国内外研究比照,

它们之间在内在精神、本质涵义上有很多相通之处,都可以把它们看作是一种转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研究。

2、区别:

从研究的范围上看,本课题着重从我校实际出发探讨历史课堂教学提问的有效性问题,具有区域和校本特色;从研究内容上看,本课题侧重于重建课堂,改变和重塑课堂教学,探索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有效性历史课堂教学的提问的基本模式;在研究的类别上,本课题属微观、应用研究,主要是借鉴相关理论指导行动研究,在行动中印证、丰富理论。

在行动中提升教师的理念,改变教师惯有的思维方式和教学行为,使课堂教学发生结构和性质的变化。

是本课题提出的一个重要观点二、课题研究主导思想与理论依据1、中国传统中“启发式”的教育理论

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关于教学

过程中最有代表性的主张是“学思结合”,孔子精辟地指出: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怎样使“学”的过程成为“思”的过程呢?

这就是孔子的“启发诱导”的教学思想。

学习离不开启发诱导,提问在课堂教学诸因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苏格拉底的教育理论

苏格拉底认为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诞生。

他认为知

识是可以移植的或者以为知识可以经由教学过程直接转入学生的心灵。

教学过程仅是教师协助学生产生某一概念的过程。

所以教师的任务不在于臆造和传播真理,而是要把存在于学生内心的知识导引出

来,变为学生的实际知识与技能。

由此可见研究提问的有效性就十分重要了,好的问题就是好的接生婆,能更好地帮助新思想的诞生。

3、课堂教学论

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对学生掌握创造方法具有决定作用。

课堂教学论中指出设计课堂提问必须以认识论为基础,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知识体系为依据,针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4、

问题”的心理学分析

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思维的关键点上提出问题。

有效性问题有助于摆脱思维的滞涩和定势,促使思维从“前反

省状态”进入“后反省状态”,有效性问题的解决带来“顶峰”的体验,从而激励再发现和再创新,有效性问题有时深藏在潜意识或下意识中,“顿悟”由此而生。

三、课题的内涵界定与研究假设

一)内涵界定1、有效性提问:

指提出的问题能使人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历史课堂教学中有效性提问主要研究历史教师提问的有效性。

2、课堂教学有效性:

从专业角度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

首先,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

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

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

具体表现在:

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二)研究假设1、通过课题的研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去探求知识,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动手动脑的能力,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

不仅要教给学生最基本的知识,培养学生最基本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2、更新教研组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教师实际教育教学的水平,教科研水平。

四、课题研究目标:

以研究科学有效的课堂提问为核心,扎扎实实地开展课例研究,切实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的现状及其分析。

教师有效性提问的内涵和特点。

有效性问题情境的研究。

有效性提问与学生思维发展探究精神的相关研究。

有效性提问与教师教育观念的相关性研究。

教师有效性提问技巧的研究。

六、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实验方法:

一)总体实施步骤

1、通过教研活动,在说课时认真钻研教材,在备课中精心设计提问。

问题设计体现围绕教学目标,层层递进,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2、通过课堂实践,总结出课堂提问更为科学有效的一些方法。

如怎样选择好提问的问题?

怎样以学生的实际现象和日常生活或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提出符合学生智能水平、难易适度的问题?

提问的时机要注意些什么等等。

3、及时做好资料的积累和整理。

二)分阶段实施过程:

本课题研究,拟定为一学年,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2009年11月〜2010年2月)召集本课题组人员,明确课题研究的目的、内容、方法、对象、时间依据以及保证措施,进行研究分工,明确各自任务,统筹安排。

1)建立组织,学习文献,制定和完善实验设计。

2)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明确分工和职责,撰写课题的实施计划。

第二阶段:

实施阶段(2010年2月〜2010年9月)

1、要求组员在平时的教学中边实施边学习边总结。

2、教研组以实践课为抓手,相互听课,分析总结经验。

第三阶段:

小结阶段(2010年9月〜2010年11月)1、收集课例研究资料,作好资料积累。

2、撰写有关“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小论文。

3、整理出一套课堂中提问设计的技巧。

七、课题研究的思路方法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法、文献法、个案研究法等方法进行。

1、行动研究法。

根据本校实际情况,选择高二年级文科班,

在历史学科进行实验。

2、调查法。

在实验前期、中期、后期采用问卷、谈话、观察等方法进行调查,为研究提供依据。

3、经验总结法。

广泛总结实验教师以及学生先进的教学经验和学习经验。

4、文献法。

搜集利用国内外有关资料,不断完善本课题的研究。

5、个案研究法。

选择个案,跟踪调查分析,了解研究方向及成效。

八、成果形式1、每人上一节研究课。

2、课题研究中的典型课例教案。

3、撰写《历史课堂教学中有效性提问研究》论文。

九、完成本课题研究的保障条件1、课题组成员有志于服务教育实践,探索在新形式下学校教育科研的有效方式和方法。

本教研组教师有强烈的科研热情并渴望科研人员给予具体而有效的指导。

2、教研组课题有学校教科研室负责人和学校聘请的专家的指导。

十、课题组成员史静适张娜刘荣欣付玮敏李日岩王景琨王爱玲郭芳萍付芳鲁海超

一、参考文献1.《课堂提问的艺术-发展教师的有效提问技能》、2.何克抗.(2003).《教学系统设计》.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怎样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于漪,《语文教学通讯》2000、6)4.查有梁.“交流-互动”教学模式建构(上).《课程.教材.教法》.2001,4.

5.皮连生,庞维国(译).(1999).《教学设计原理》.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6.钟启泉.(2003).《(新版)现代课程论》.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7.续润华.(2006).《我国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若干热点问题探究》.北京:

中国档案出版社.

8.应湘,向祖强.(2007).《教师专业发展与学生成长》.广州:

暨南大学出版社.

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课题研究实验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1.背景与意义新课程改革轰轰烈烈地在神州大地上铺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成了这次课程改革的宗旨。

新课程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又要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

本课题旨在改变以往“灌输式”的课堂教学,采用多种有效课堂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生活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探究,主动合作,主动发展,在知识的获得过程中造就良好积极的情感体验。

做到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转变教师教学行为和

学生学习方式的任务,目的在于促进每一位学生都能有效地学习,按照自己的个性特长得到尽可能充分的发展。

然而,审视目前的课堂教学,我们不难发现:

低效、无效的现象依然存在,传统的被动、单一的接受式学习在教学中仍居主导地位。

呆读死记、题海战术、机械操练、反复练习的做法依然制约着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学生是搀一步,挪一步,教师是辛辛苦苦工作,不敢放松一步。

学生是

“容器”,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占据讲台滔滔不绝,充分扮演“演员”的角色,学生则充当忠实的“听众”和“看客”。

这种一个教师牵着几十个学生鼻子走,也不管学生是否听懂,是否愿意听的“填鸭式”教法,严重忽视了天真活泼的学生个性心理特征,扼杀了学生智力潜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往往是事倍功半,得不偿失。

国内外大量研究说明,不同的学习过程会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

有时甚至还

操练式学习对发展学生的高层次思维非但没有显著效果,

有负面效果。

如果我们的课堂教学不改变,仍然按照老一套教学,“穿新鞋,走老路”,“换汤不换药”,或者只是换一套教科书,教师的教学理念、角色观念、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考试评价制度都不发生改变,那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就难以实现。

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

因此,课堂教学变革就成为课程改革中的重要一环。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将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这一切都要求教师在实施新课程中必须加强课堂教学变革实验与研究,以教学研究和教育科学研究来推动课堂教学变革,以课堂教学变革来推进新课程的实施。

这就是我们研究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教学现状分析在实施新教材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广大教师的观念、施教水平以及教育教学资源等因素的影响,教学过程中出现了“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用旧方法教新教材,课堂教学不能促进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三维目标得不到落实,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不到培养。

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

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新课程理念与教师传统教学方式的矛盾,影响了课程改革的逐步有效的推进。

因此,进行中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策略的研究,对提高教学质量,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深化课程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该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分析

1、课题研究现状和趋势分析就国外研究来看,有效教学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有效教学”的提出也是“教学是艺术还是科学”之争的产物。

它的核心问题是教学的效益,即怎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

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

我认为,所谓有效,主要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和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果的唯一指标。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开之际,讨论和研究如何促进教学的有效性问题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

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和思考,我校申请了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并被列为我校的重点工作来抓。

为了了解这一课题在同一领域的研究现状,把握发展趋势,我查阅了大量的教育理论专箸、期刊、报纸及网络资料。

从中我发现,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人们越来越关注学生在课堂中是否进行有效的学习,如何组织、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的研究。

但从总体上看,有效的课堂教学的成功模式还远没有建立起来,尚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虽然,许多学校和教师接爱了课改新理念,改革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但教和学的有效性还不高。

特别是缺少成功的有效课堂教学的案例研究,而且只有教师自己才适合于做这种研究,当然专业人员的参与不可或缺。

也需要提炼总结出有效性教学的一套策略。

所谓“策略”,即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用的一系列解决具体问题的行为方式。

有效性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要求每一个教师不断地反

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持续地追问“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

我的教学有效吗?

”“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

”坚持以人为本,实施有效教学,在探索性、自主性、研究性的学习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课程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

2、对本课题理念内涵的基本解读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在这有限的时间内师生既要共同完成预定的学习目标,又要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主动探究、合作学习中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创造出高效的学习效益。

二十世纪西方国家提出的“有效教学”理念值得我们借鉴。

1.概念界定:

1“有效”:

是指教师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获得的具体进步和发展。

关注的是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者学得好不好。

2“教学”:

是指由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关注的是“教”学生如何“学”。

3策略研究:

“策略”一词在新华字典中的解释为:

根据形势发展而制定的行动方针和斗争方式,本课题中的“策略”就是根据教材因素,学生实际而采用的艺术和方式方法。

“策略研究”就是为创设学生主体活动的情景,激发、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自由地获取知识而运用的艺术及方式方法的研究。

2.有效教学的具体内容:

1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要明确“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