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物检组作业指导书.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28747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58.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2物检组作业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02物检组作业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02物检组作业指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02物检组作业指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02物检组作业指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02物检组作业指导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2页
02物检组作业指导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2页
02物检组作业指导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2页
02物检组作业指导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2页
02物检组作业指导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2页
02物检组作业指导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2页
02物检组作业指导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2页
02物检组作业指导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2页
02物检组作业指导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2页
02物检组作业指导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2页
02物检组作业指导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2页
02物检组作业指导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2页
02物检组作业指导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2页
02物检组作业指导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2页
02物检组作业指导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2物检组作业指导书.docx

《02物检组作业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2物检组作业指导书.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02物检组作业指导书.docx

02物检组作业指导书

目录

总则-2-

1、目的-2-

2、范围-2-

3、职责与权限-2-

4、程序-2-

4.2、取样方法-2-

4.3、样品处理-2-

4.4、检验项目-3-

4.5、检验频次-3-

4.6、强度检测方法-3-

4.8、仪器的校正-3-

4.9、对比样-3-

5、相关文件-3-

6、作业指导-4-

6.1、质量及工艺要求-4-

6.2、职业安全与卫生要求-4-

6.3、环境管理要求-4-

6.4、操作方法和步骤-4-

6.4.3、物检室送检和省质检站对比样的要求-4-

6.4.4、出磨水泥的取样-4-

6.4.5、熟料强度检验样品的制备-5-

6.4.6、水泥物检样品的取样方法及注意事项-5-

6.4.7、试验用的筛子应在试验前进行修正-5-

6.5水泥细度的检测-5-

6.5.1、水筛法-5-

6.5.2、负压筛法-6-

6.5.3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的测定-7-

6.5.3.2安定性检验-9-

1)试饼法-9-

2)雷氏法-10-

6.5.4胶砂流动度的测定-11-

6.5.5水泥密度的测定-13-

6.5.6水泥比表面积的测定-15-

6.5.7强度检验方法-17-

6.5.7.1仪器-17-

6.5.7.2.试体成型-22-

6.5.7.3.试件的养护-22-

6.5.7.4强度试验-23-

6.5.7.5操作注意事项-25-

7、异常情况处理-25-

总则

1、目的

规范检验人员的作业,提高检验人员的工作质量,保证检验数据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2、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熟料、出磨水泥、出厂水泥的物理检验与物理组质量管理。

3、职责与权限

化验室物检组人员负责出窑熟料,出磨水泥、出厂水泥的各项物理性能的检验及小磨试验。

4、程序

4.1检验条件及环境

4.1.1检验人员必须经省级或省级以上技术培训,并持有技术操作证。

4.1.2按照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的要求,必须经上级技术监督部门鉴定的仪器设备,必须经过鉴定并在检定周期内使用。

4.1.3养护的温度必须保持在20±1℃,成型室温度必须保持在20±2℃。

4.1.4物检组长定期按有关自校规程对相应的仪器进行自校。

28天破型后立即全部更换养护水,中途不容许全部更换养护水,当养护水低于试体表面6厘米时,添加养护水。

4.2取样方法

4.2.1出磨水泥,由控制组人员每小时一次分磨从选粉机下的成品输送机处取样,并且控制组人员必须分磨存放,物检组每天取分磨出磨水泥综合样一天为一个编号,正常生产时当水泥磨机开机时间不足8小时,物检人员可以不成型。

4.2.2散装水泥,散装水泥装车工每车在散装罐车上取一次均化样经缩分后保留,每一千吨为一个编号,将所取的散罐车的样品均匀缩分后取样12kg,分二组,6kg送成型室进行全套检验,另6kg放封存室。

4.2.3熟料,控制工每小时一次从出窑专用取样机上上取样,每班分别放一个桶,取样10kg经破碎缩分至5kg进小球磨,每天为一个熟料编号,经小球磨检验熟料,比表面积符合350±10m2/克,再成型,如不符合,重新小磨,直到符合,符合之后检验熟料强度,检验强度依据GB/T17671进行,正常生产当旋窑开机时间不足8小时,物检人员可以不成型。

4.2.4出厂水泥,控制工从包装水泥取样机处取综合样12kg分二份,一份做全套检验,一份作为该编号的封存样送样品室保管,样品从成型之日起开始封存,封存样要妥善保存管理,保存期必须达到该编号最后发出之日计算起90天,不得提前倒掉。

4.3样品处理

4.3.1出磨水泥检验样在本公司起控制作用,不留样封存。

4.3.2熟料,因本公司起控制作用,在检测后不留样。

4.3.3出厂水泥、散装水泥为成品,样品从成型之日起开始封存,封存样要妥善保存管理,保存期必须达到该编号最后发出之日计算起90天,不得提前倒掉。

化验室处长或处长授权人按照《出厂水泥确认程序》确认合格后通知出厂。

4.4检验项目

4.4.1熟料:

强度、细度、比表面积、凝结时间、安定性、标准稠度。

4.4.2出磨水泥:

强度、标准稠度、凝结时间、安定性、细度。

4.4.3出厂水泥:

强度、标准稠度、凝结时间、安定性、细度。

4.4.4水泥的S03、MgO、氯离子送分析组分析检验,熟料作全分析检验,出磨水泥检测S03、MgO、氯离子。

4.5检验频次

4.5.1熟料、出磨水泥24小时为检验单位,全套物理检验。

4.5.2出厂水泥、散装水泥、每一编号为单位物理检验。

4.6强度检测方法

4.6.1水泥安定性、凝结时间、标准稠度的检验方法按GB1346进行。

4.6.2细度按GB1345

4.6.3比重、比表面积按GB/T208、GB8074

4.6.4水泥胶砂流动度按GB2419

4.6.5水泥强度、熟料强度试验按GB/T17671进行。

4.7异常事故处理

凝结时间、强度、细度、S03、MgO、氯离子不符合国家标准、则按照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理。

4.8仪器的校正

4.8.1电动抗折机、恒应力压力试验机、振实台、胶砂搅拌机、净浆搅拌机、维卡仪、每12个月请有检定资质的鉴定单位检定一次,抗压夹具每6个月检定一次。

4.8.2台称、地磅等每12个月请有检定资质的鉴定单位检定一次,天平每6个月请检定一次。

4.8.3本室操作人员标定,三联试模、一年检定一次、水泥标准筛,测定150次或者3个月检定一次,比表面积测定仪每6个月自校一次。

4.8.4对检测设备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并做好记录。

4.9对比样

4.9外部对比,分品种每两月一次送水泥到贵州省水泥质量监督检验站检验,同时按规定参加中心化验室对比检验。

4.9.2内部对比,每月按照《对比验证制度》全员参与的各项数据对比。

4.9.3每季度一次进行均匀性试验对比。

5、相关文件

GB175《通用硅酸盐水泥》

《水泥企业质量管理规程》

《化验室设备仪器、操作、保养与校验规程》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

6.作业指导

6.1、质量及工艺要求

6.1.1、准确及时的提供熟料、出磨、出厂水泥物理检验数据。

6.1.2、检验方法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要求。

6.1.3、检验仪器符合现行国家水泥物理检验仪器标准要求。

6.1.4、试验条件满足国家标准要求。

6.2、职业安全与卫生要求

6.2.1、岗位人员上岗时穿工作服,处理样品时戴防尘帽、手套、口罩。

6.2.2、仪器设备必须严格按照设备操作要求使用。

6.2.3、水泥胶砂试模的拆、装、擦、搬应佩戴手套。

6.2.4、养护池中取、放水泥试体应佩戴胶手套。

6.3、环境管理要求

6.3.1、检验过程中产生的水泥试体、试饼等固体废弃物按指定位置排放。

6.3.2、多余和过期的试验样品集中存放,统一处理。

6.4、操作方法和步骤

6.4.1、试样代号

6.4.1.1、按照《样品编号制度》执行。

6.4.2、出厂水泥进行以下的基本物理及化学性能

6.4.2.1、出厂水泥进行以下的基本物理及化学性能:

对通用硅酸盐水泥应进行:

细度、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强度、三氧化硫、氧化镁、氯离子烧失量等进行测定。

6.4.3、物检室送检和省质检站对比样的要求

6.4.3.1、凡是送检样必须通过0.9mm的方孔筛,在该编号水泥出厂三天内(寄)送出。

6.4.3.2、送样时必须填写统一的送样单,且送样单必须与质检报告单收在一起。

6.4.3.3、送检的样品质量不能少于6kg,样品用双层食品塑料袋装好。

6.4.3.4、企业应及时报送本公司的检验结果,28天强度出来以后及时上报。

6.4.4、出磨水泥的取样

6.4.4.1、出磨水泥,由控制组人员每小时一次分磨从选粉机下的成品输送机处取样,并且控制组人员必须分磨存放,物检组每天取出磨水泥综合样分品种及等级一天为一个编号,正常生产时当水泥磨机开机时间不足8小时,物检人员可以不成型。

6.4.4.2、出磨水泥样品检验剩余的样品不保留,第二天不留样封存。

6.4.5、熟料强度检验样品的制备

6.4.5.1、熟料,控制工每小时一次从出窑专用取样机上上取样,每班分别放一个桶,取样10kg经破碎缩分至5kg进小球磨,每天为一个熟料编号,经小球磨检验熟料,比表面积符合350±10m2/克,再成型,如不符合,重新小磨,直到符合,符合之后检验熟料强度,检验强度依据GB/T17671进行,正常生产当旋窑开机时间不足8小时,物检人员可以不成型。

6.4.5.2、从取样到成型不得超过两天。

6.4.5.4、熟料,因本公司起控制作用,在检测后不留样,为半成品样品旋窑链板机处。

6.4.6、水泥物检样品的取样方法及注意事项

6.4.6.1、出厂水泥,控制工从包装水泥取样机处取综合样12kg分二份,一份做全套检验,一份作为该编号的封存样送样品室保管,样品从成型之日起开始封存,封存样要妥善保存管理,保存期必须达到该编号最后发出之日计算起90天,不得提前倒掉。

6.4.6.2、所取的水泥试样必须拌匀后通过0.9mm的方孔筛,并记录筛余物。

6.4.6.3、出厂水泥的样品,经充分拌匀后分成两等份。

一份供本公司按标准做品质指标检验,一份留作内部封存样,样品从成型之日起开始封存,封存样要妥善保存管理,保存期必须达到该编号最后发出之日计算起90天,封存袋必须为食品袋。

6.4.6.5、留样应有留样卡及封条,注明水泥品种、强度等级、出厂编号、包装日期及留样人。

封条上应注明,封存日期、水泥品种、强度等级、出厂编号。

混合材品种和掺量,出厂日期、签封人姓名等。

6.4.7、试验用的筛子应在试验前进行修正

当修正值超0.85-1.15时,不能使用。

在使用10次后应用0.3-0.5N的乙酸或食醋进行清洗,使用三个月或者100次样品后必须用标准粉进行校正:

C=Fn/Ft

C:

试验筛修正系数

Fn:

标样给定的筛余百分数。

Ft:

标样在试验筛上的筛余百分数%。

6.5水泥细度的检测

6.5.1、水筛法

6.5.1.1、仪器

试验筛:

采用方孔边长为0.080mm的铜丝筛布,筛框有效直径125mm,高80mm。

筛布应绷紧在筛框上,接缝必须严密。

筛座内径为140mm。

筛座:

用于支撑筛子,并能灵活带动筛子转动,转速为50r/min。

喷头:

直径55mm,面上均匀分布90个孔,孔径0.5-0.7mm。

喷头底面和筛网之间距离为35-75mm。

水压表:

联结在自来水龙头上,其压力范围为0-0.16MPa。

天平(最大称量为100g,分度值不大于0.05g)

6.6.1.2.测定步骤

水泥样品应充分拌匀,通过0.9mm方孔筛,记录筛余物情况,要防止过筛时混进其他水泥。

检查水中有无泥、砂,调整好水压及水筛架的位置,使其能正常运转。

称取水泥试样精确至0.1g,置于洁净的水筛中,立即用淡水冲洗,冲洗时喷头的水逐渐把倒在一边的水泥稀释并流向一边,通过筛孔流出,同时将筛子在喷头下往返摇动,以加快细粉的通过,防止试样堵塞筛孔。

冲洗时间约20s,使大部分细粉通过。

将筛子放在筛座上进行筛折时,喷头喷出的水不能垂直在筛网上,而要成一定角度,使一部分水以切线方向喷在筛框上,一部分水喷在筛网上,才有使筛子转动,而角度的大小要控制在使筛子的转速约50r/min为宜,水压约(0.05±0.02)MPa,连续冲洗3min。

筛毕,取下筛子,一手持筛,一手持喷头或橡皮管,用少量水把筛余物冲至蒸发皿中,等水颗粒全部沉淀后,小心倒出清水,烘干并用天平称量全部筛余物,接着放在加热器上烘干。

加热器一般采用电炉,蒸发皿不能直接放在电炉盘上,以防急热时筛余物受热不均而爆溅,可用石棉板隔开,或放在距电炉一定高度的金属丝网架上,当全部烘干时,用毛刷轻击蒸发皿,粘在壁上的筛余物便自动集中在皿底上,待冷至不烫手时,用小毛刷轻轻地将筛余物刷入天平盘内进行称量,精确至0.1g。

a)水泥筛余百分数按式下式计算:

F=P/W×100%

F:

水泥试样的筛余百分数%。

W:

水泥试样质量,g

P:

水泥筛余物质量,g 

6.5.1.3、 注意事项

试验前要仔细检查水压、水质、喷头、筛子、筛座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配用的蒸发皿、小毛刷、计时器、托盘天平(感量为0.1g)等器具是否齐全。

冲筛时试样的筛内分布要均匀,喷头喷出的水要成一定的角度,使少部分水以切线方向喷在筛框上,大部分水喷在筛网上,角度的大小应控制在使筛子的转速约50r/min为宜,并防止试样溅出筛外。

喷头应防止堵塞,堵塞孔数不能超过20个。

发现喷头孔洞堵塞,要及时捅通。

使用筛(或更换新筛时)须定期用标准粉(二级)进行校验,当测定值与标准粉细度给定值相差±15%以内时方可使用;否则,需重新更新筛。

新筛使用三个月或测150个样品后须进行校验。

6.5.2、负压筛法

6.5.2.1操作步骤

a)将试验筛置于筛析仪上,检查密封性能。

b)将样品倒入试验筛内,盖上筛盖。

c)插上电源,设定筛分时间,开启开关。

d)自动停机后,称量筛内的筛余物。

6.5.2.2维护保养

a)筛析仪的维修保养

(1)筛析仪工作时应保持其水平位置,避免受外界振动和冲击。

(2)每次使用后,应及时进行清扫,整个设备应保持清洁、干燥。

b)试验筛的维修保养

(1)每次使用后,应对筛网进行清洗。

(2)平时每次使用后,应用刷子从筛网正反两面轻轻清刷,及时清除积灰,并保持清洁、干燥。

c)工业吸尘器的维修保养

(1)工业吸尘袋破损时应立即更换。

(2)在使用时,进风口、出风吸风道等处不能受阻。

(3)长期使用后,如电机刷磨损而不能使用时,应更换上原规格的新电刷。

d)注意事项

应保持整个设备清洁、干燥。

在使用中发现负压下降,应及时清除吸尘袋粉末。

1)在进行设备清洁时,不可使用汽油、酒精等。

6.5.3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的测定

6.5.3.1标准稠度、凝结时间:

6.5.3.1.1检验设备

净浆搅拌机、标准稠度凝结时间测定仪、锥模、小餐刀、平铲刀、擦布、感量为之1g的天平,最小精度为士0.5ml的量水器,沸煮箱、玻璃板、圆锥模、雷氏夹、雷氏夹膨胀值、测定仪、直尺。

6.5.3.1.2检验前的准备工作

a)仪器及称量器皿

1)净浆搅拌机、标准稠度凝结时间测定仪及各项附件应符合标准规定的要求。

A、标准稠度和凝结时间测定仪的底座放置应水平,金属棒上下滑动必须灵活。

B、测定标准稠度时,棒上所装的试锥,安装后要与棒同心表面光滑,锥尖应完整无损,锥模内面光滑,锥模角应成尖状,不能被水泥浆或杂物堵塞,锥模放在仪器底座固定位置时,试锥应对着锥模中心。

C、测定凝结时间时,换上的试针安装后要垂直,表面要光滑,顶端为平面,如发现有弯曲或倒(圆)角时不能使用。

D、核对好仪器零点。

2).净浆搅拌机按规定进行计量检定后,使用时应先进行试车,搅拌机拌和一次的程序是慢速120士3s,停拌15s,快拌120士3s,如不符合规定,应及时调整、纠正。

3).量水器的最小精度为士0.5ml,并应经标定合格后方能使用。

4).天平的感量为1g,称量前检查天平是否灵敏,并对准零点。

5).此外小餐具刀,平铲刀,擦布等都应准备好。

b)试样的处理

试样应充分拌匀,样品通过0.9mm方孔筛,记录筛余物的情况,注意填写样品的编号,将试样密封好,试验前送到试验室。

c)试验条件检查

试验所用水必须是清洁的淡水。

试验时养护箱的温度、湿度必须控制在标准规定范围内。

水泥试样及拌和水温度应与室温相同。

用标准稠度用水量检验,但须另备玻璃板一块,上放圆试模,玻璃板及模内仍涂上薄薄一层机油。

将凝结仪金属圆棒下放至试针与玻璃板接触,调整凝结仪指针对准标尺零点。

6.5.3.1.3操作步骤

a)标准稠度的测定(调整水量法)

用此法将拌和好的净浆立即装入锥模内,用宽约25mm的直边刀轻轻拍打超出试模部份的浆体5次以排出浆体中的孔隙,再轻震五次,将试锥降至净浆表面,即试锥尖端与净浆面刚刚接触后,立即拧紧螺丝,然后突然放松,让试锥靠自重自由下降沉入净浆中,观察在1.5min内试锥下沉深度(注意整个操作应在搅拌后1.5min完成)。

同时记录试锥下沉时试锥下沉深度。

当试锥下沉深度S小于13毫米,或加入142.5毫升水后水泥净浆无法拌和时,不得使用固定水量方法测定,而应用调整水量法。

用调整水量法测定时,以试锥下沉深度S=30±1mm时的净浆拌和水量为该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

如果试锥下沉深度大于或小于上述值时,要及时调整水量重新试验,直至达到上述试锥下沉深度为止。

计算公式如下:

P调=m/500

式中P调---用调整水量法测定的水泥标准稠度(%);

m---测定标准稠度时的拌和水质量(g);

500---国际规定称量水泥的质量(g)。

b)凝结时间的测定

取适量的水泥净浆一次性立即装入试模内,浆体超过试模上端,用宽约25mm的直边刀轻轻拍打超出试模部份的浆体5次以排出浆体中的孔隙,然后在试模上表面约1/3处,略倾斜于试模分别向外轻轻锯掉多余的净浆,再从试模边沿轻抹顶部一次,使净浆表面光滑。

当试件在湿气氧护箱中养护至加水后3Omin时进行第一次测定。

测定时,从湿气氧护箱中取出圆模放到试针下,使试针与水泥净浆面接触(即调整零点),拧紧螺丝。

1-2s之后突然放松,试针垂直自由沉入净浆,观察试针停止下沉时的指针读数。

当试针沉到距底板2~3mm时,即水泥达到初凝状态,当试针下沉的深度不超过0.5~1mm时,即为水泥达到终凝状态。

由开始加水至初凝、终凝状态的时间,即分别称为水泥的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

测定时应注意,在最初测定时应轻轻扶持金属棒,使其徐徐下降,以防试针撞弯。

但测定时其结果以自由下落为准;在整个测试过程中试针插入的位置至少要距离圆模内壁10mm,临近初凝时,每隔5min测定一次,临近终凝时,每隔15min测定一次,到达初凝或终凝状态时应立即重复测定一次,当二次结果相同时,才能定为到达初凝或终凝状态。

每次测定不得让试针插入原针孔内,每次测定完毕,须将试针擦净,将圆模放回湿气养护箱内,整个测定中要防止圆模受振动。

c)确定凝结时间

由加水时起,至试针沉入净浆中距底2-3mm时所需时间为初凝时间,从加水时起,至试针沉入净浆中不超过0.5-1mm时所需时间为终凝时间。

d)影响因素与注意事项

1)养护温度偏高时,水泥水化加速;养护相对湿度偏低时,净浆中水会加快蒸发;制浆时加水量偏少,水泥浆形成凝固结构所需的时间缩短。

上述因素均会导致水泥凝结时间缩短;反之,凝结时间延长。

为减少试验误差,应严格按照规定条件进行试验。

2)水泥凝结程度是根据包括圆棒等活动部分总重量为300±2克的标准试针在净浆中自由沉落时的下沉深度来判断的。

因此,在测定过程中,圆模不应受振动,也不应施加任何外力于圆棒,保证试针自由沉落。

此外,试针不能弯曲,表面要光滑,顶端应为平面,不应有倒角或圆角,以确保净浆受力的可比性。

不符合上述要求的试针不能使用。

6.5.3.2安定性检验

a)仪器设备

1)水泥净浆搅拌机与标准稠度用水量检验方法相同。

2)雷氏夹,所用雷氏夹弹性必须合格。

弹性检查方法是将雷氏夹的一根指针根部悬挂在一根细金属丝上,在另一根指针根部再挂上300g砝码,这两根指针针尖距离较未挂前距离增加应在17.5士2.5mm范围内,当去掉砝码后又能恢复未挂前的距离。

弹性检查在雷氏夹膨胀值测定仪上进行。

试验前,雷氏夹内侧应薄涂机油。

3)玻璃板若干块,分别为80mm×80mm及厚度为4-5mm。

试验前应薄涂机油。

4)沸煮箱要求能在30±5min将箱内的水加热至沸腾,并能维持沸腾3h以上不再添水,并保持箱中水位一直没过试体。

5)雷氏夹膨胀测定仪,标尺最小刻度为1mm。

6)天平、量水器具及成型用具同标准稠度用水量检验之规定。

试验条件检查同标准稠度用水量检验之规定。

b)安定性检验操作步骤

1)试饼法

A将按标准稠度用水量检验方法拌制好的净浆取一部分分成两等份使呈球形,分别置于边长1OOmm×lOOmm,4-5mm厚的玻璃板上。

轻轻振动玻璃板,并用小刀由边缘向饼中央抹动,做成直径70-8Omm,中心厚约10mm,边缘渐薄,表面光滑的试饼。

试饼制作必须规程,直径过大、过小,边缘钝厚都会影响试验结果。

B将成型好的试饼立即放入养护箱内,养护24士2h。

C从玻璃板上取下试饼,检查有无裂缝,如有因查找原因。

应注意火山灰水泥可能产生的干缩裂缝,矿渣水泥可能发生的起皮。

D将经检查无裂缝的试饼放入沸煮箱水中蓖板上,在30士5min内煮沸并维持3h士5min。

到时放水,开箱,冷却至室温。

E取出试体,如目测观察无裂缝,直尺检查无弯曲,则安定性合格。

两块试饼一合格一不合格时,则判不合格。

用直尺检查时,应多变换几个方位进行观察。

2)雷氏法

A将两个雷氏夹分别放在直径大约80mm、厚度4-5mm的两块玻璃板上,立即将拌好的净浆装满试模。

装模时一手扶住试模,宽约25mm的直边刀在浆体表面轻轻插捣3次抹平,然后盖上稍涂油的玻璃板。

B将成型好的试体立即放入养护箱内养护24士2h。

C脱去玻璃板,在膨胀测定仪上测量并记录每个试件,两指针尖端间距(A),精确至0.5mm。

D将试件放入沸煮箱水中蓖板上,使指针朝上,互不交叉,在30士5min内煮沸并维持3h士5min,到时放水,开箱,冷却至室温。

E取出试体,在膨胀测定仪上测定并记录指针尖端间距(C),当两个试件煮后增加距离(C-A)的平均值不大于5.Omm时,安定性合格。

当二个试件的(C-A)值相差大于4mm时,应重新试验。

F雷氏夹由于结构质薄圈小针长,且对弹性有严格要求,因此在操作中应小心谨慎,勿施大力,以免造成损坏变形。

新雷氏夹在使用前应检查其弹性,正常便用的雷氏夹可每半年检查一次当遇有距离增加超过3Omm的情况,应检查弹性。

上述检查只要弹性符合标准要求仍可继续使用。

c)注意事项

AGB1346标准中规定:

若用试饼法,目测未发现裂缝,用直尺检查也没有弯曲的试饼为安定性合格,反之为不合格。

因此它是判断和报告水泥安定性合格与否的依据,必须执行上述规定,不能有其它提法。

在企业内部生产控制时,为便于区分安定性程度,可将煮后的安定性试饼,分为崩溃、龟裂、松疏、弯曲、完整五种情况(等级)。

B当两个试饼判定结果有矛盾时,该水泥的安定性为不合格。

C沸煮后的安定性试饼,用直尺检查不弯曲,肉眼观察无裂纹的前提下,仅有少量脱皮现象,应判定安定性合格。

D试饼煮沸前应检查并记录有无裂缝或弯曲现象;安定性试饼沸煮前的养护温度与湿度对实验结果关系很大。

如养护温度太高(小于25℃)或湿度不够,可能在沸煮前就使试饼发生收缩裂纹(这不能说试样不安定);如养护温度过低(小于15℃),沸煮后可能产生脱皮现象。

E用有效长度为15mm的平直钢板尺,垂直横放在试饼平面处,平视并变换试饼角度检查水泥安定性试饼弯曲与否,裂纹用肉眼观察。

F雷氏夹成型时一只手轻轻扶持雷氏夹试模,即轻轻向下压住两根指针的焊点处,以使装浆时试模不产生移动,决不能用力捏雷氏夹而造成切口边缘重叠。

G成型插捣次数应按标准规定,插捣的位置不能集中在试模中心,应均匀插到各个部位。

H插捣力量不要太大,只要能使净浆充满试模并排出气泡即可,一般小刀插到雷氏夹试模高度的2/3部位即可。

I插捣和刮平时,小刀必须保持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